论语检测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还可以指《诗》《书》《礼》《论语》《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正确NC.小人,西周、春秋时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

也指人格卑贱或见识短浅的人。

D.±,在春秋时期,土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

也泛指读书人。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项,“还可以指《诗》《书》《礼》《论语》《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错误,应该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任重而道远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C.请问其目其“恕呼D.见贤思齐焉就有道而正焉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并列。

B项,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相当于“的“。

<:项,代词,它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D项,均为语气词。

3、下列有关《论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一)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答案解析:解析:《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I I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答案解析:解析:敏:勤勉。

《论语 十二章》检测题(含答案)

《论语 十二章》检测题(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过关测试题(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文学常识(5分)《论语》是家经典著作,是记录的一部书。

与合称为“四书”。

二.解释画线的词(每空1.5分共60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4.为人谋而不忠乎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6.传不习乎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人不堪其忧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14.于我如浮云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三军可夺帅也1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三.翻译下列句子(2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四.用“/”划分句子停顿,每句断两处。

(2分)1.人不知而不愠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4分)六.下列“而”字用法与“不义而富且贵”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温故而知新B.七十而从心所欲C.学而不思则罔D.学而时习之七.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章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案一.儒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大学》《中庸》《孟子》二.1.按时同“悦”愉快 2.生气恼怒有才德的人 3.每天多次反省3.替竭尽自己的心力 5.诚信 6.老师传授的知识7.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8.立身,指有所成就迷惑上天的旨意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法度9.学过的知识做10.迷惑疑惑11.能忍受12.……的人以为……快乐13.吃冷水胳膊14.对于15.几个人在其中优点学习16.河流这17.军队改变18.坚定恳切仁德三.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01《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检测题 (学生版)

01《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检测题 (学生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专题《<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

”7、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8、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9、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10、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1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二、词语解释题1、时.习:。

2、不亦说...乎:。

3、吾日三省...吾身:。

4、为人谋而不忠.乎:。

5、十有.五:。

6、温故.而知新.:。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饭疏食...,饮水.:。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笃.志:。

11、切.问而近.思:。

三、翻译句子题(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吾日三省吾身。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内容理解题1.在“温故”和“知新”、“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认为的?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是什么?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论语检测题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论语检测题

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检测题一、填空:1、《论语》成书于__________之际,是一部_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即“出来做事”。

开_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答案:1、春秋战国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2、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

二、翻译、背诵与理解:(课本中出现的例句)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八、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1-5)检测

论语(1-5)检测

《论语》选读阶段检测答案【基础知识】一、指出下列各组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为政以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

环抱,环绕。

)道之以政(道,同“导”。

训导。

)道千乘之国(道,同“导”。

治理)是谁之过与(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2.《克己复礼》周监于二代(监,同“鉴”。

借鉴。

)盖十世希不失矣(希,同“稀”。

少。

)民无所错手足(错,同“措”。

放置。

)其为仁之本与(与,同“欤”。

疑问语气词。

)于女安乎(女,同“汝”。

你。

)盖阙如也(阙,同“缺”。

空缺。

)孝弟也者(弟,同“悌”。

敬爱兄长。

)4.《知其不可而为之》趋而辟之(辟,同“避”。

避开。

)是鲁孔丘之徒与(与,同“欤”。

疑问语气词。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而,同“尔”。

你)(辟,同“避”。

避开。

)植其杖而芸(芸,同“耘”。

除草。

)使子路反见之(反,同“返”。

返回。

)5.《仁者爱人》出则弟(弟,同“悌”。

敬爱兄长。

)愿无伐善(无,同“毋”。

不。

)吾其被发左衽矣(被,同“披”。

披散。

)与师言之道与(与,同“欤”。

疑问语气词。

)二、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古今异义词1.《为政以德》民免而无耻(两个词,没有羞耻心)节用而爱人(两个词,爱惜人民)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指军事等重大行动)举善而教不能(指能力不足的人)2.《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一旦)先生馔(年长者)是以为孝乎(固定结构,把……当作)弟子服其劳(即子弟,年轻人)4.《知其不可而为之》使子路问津焉(打听渡口。

两个词)遇丈人(对老人的尊称)明日,子路行(第二天)子路从而后(动词“从”和连词“而”的组合)5.《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惠爱别人)弟子入则孝(年轻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文化典籍)冕衣裳者与瞽者(指穿着礼服的贵族)己欲达而达人(使别人行得通,动宾短语)三、指出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1.《为政以德》富.之(使动用法。

使……富裕)足.食,足.兵(使动用法。

使……充足)于斯二者何先.(名作动。

把……放在前面)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

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1

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1

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材料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B.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C.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D.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有道",字面的意思是有学问有道德,在文中活用作名词,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B.“文质”,“文"指道德品质,“质”指外在表现,后来也指语言风格的华美和质朴。

C.“本末",“本”指树根,代表事物的根本,“末"指树梢,代表事物的细枝末节。

D.“庶人”,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在中国古代社会属于下层阶级。

01《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检测题 (教师版)

01《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检测题 (教师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专题《<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词语解释题1、时.习:时,按时。

2、不亦说...乎: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3、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4、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5、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6、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8、饭疏食...,饮水.:饭,吃。

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10、笃.志:笃,坚守。

《论语》检测及答案

《论语》检测及答案

《论语》检测卷班级:姓名:一、解释加点词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吾日三省吾身5、为人谋而不忠乎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而不不惑10五十而知天命11、六十而耳顺12、七十而从心所欲13、不逾矩14、温故而知新15、学而不思则罔16、思而不学则殆17、人不堪其忧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饭疏食,饮水、、21、曲肱.而枕之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匹夫不可.夺志也2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翻译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你知道儒家有哪些重要思想?儒家最重要的思想:1、仁,2、民贵君轻,3、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这三个必答,其他如“仁义礼智信”等也可选答。

有教无类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教:教育;类:类别。

有两种解释: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

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

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10 论语十二章 过关检测

10 论语十二章 过关检测

《论语》十二章过关检测班级姓名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每空1分,共50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饮水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博学而笃.()志.(),切问..(),仁.()在..()而近思其中矣。

二、填空。

(每空1分,共45分)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共篇,以语录体和体为主。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2、《论语》与《》、《》、《》合称为“四书”。

3、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3、表明了学须有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4、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5、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6、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7、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论语》阅读检测试卷含答案

《论语》阅读检测试卷含答案

《论语》阅读检测试卷含答案《论语》阅读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

(31分)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与《》、《》、《》一起,被合称为家文化的四大经典作品。

2.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_____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4.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而亲仁。

行有余力,________________。

”5.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理解书里面的内容,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什么也学不到。

正如《论如》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明复是研究的重要方法,且对研究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孔子关于这一意思的言论是:“________,”。

9.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曰:“性相近也,_______________”12.子曰:“道不同,____________。

”13.孔子关于教诲人不该该有贫繁华贱之分的言论是:“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20分)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正确的选项是()。

论语检测试题

论语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孔子的弟子约有多少人?()A、二千 B 、三千 C 、四千 D 、五千2、孔子弟子中贤良者多少?()A、70 B 、60 C 、50 D 、723、孔子被封为何王?()A、文惠王 B 、文宣王 C、武惠王 D、文惠王4、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A、第一个 B 、第二个 C 、第三个 D 、第四个5、孔子开创了什么教育?()A、贵族教育 B 老百姓教育 C 、素质教育 D 、私塾教育6、孔子最喜悦的弟子是以下哪一位?()A、子路 B 曾皙C、颜回 D 、公西华7、现存《论语》共多少篇?()A、19 B 、20 C 、25 D、288、从何时起,《论语》被定为科举考试必读教科书?()A、宋 B 、元 C、明 D 、清9、《论语》“论”字作何解?()A、说 B 、谈论C、选择语录D、通“伦”10、《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A、每篇的主题 B 、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C、每篇第一章的主题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11、下边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A、四海以内皆兄弟 B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以下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 )A、朽木粪土B、人浮于事C、祸起萧墙D、一匡天下13、《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做怎样翻译?()A、碰到贤良的人便超出他,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要自我反思。

B、见到圣人就想想怎样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当反思一下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

C、到能的人就考自己和他一有能,到没有才能的人就想想自己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D、看能的人相互学,看没有才能的人相互省察。

14、孔子累了丰富的教课,以下不属于此的名句是()A、学而之 B 、巧舌令色 C、温故而知新 D、教课相15、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此中的“学”就是()A、我在所的学 B 、指增添各种知C、有志于用来提升精神境地的真谛D、指仁道德的范16、以下“温故而知新”理解的是?()A、从温去的知中能够获得新知。

新高考语文默写背诵60篇过关检测

新高考语文默写背诵60篇过关检测

新高考语文默写背诵60篇过关检测一、文言文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过关检测(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2)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劝学(节选)(《荀子》)过关检测(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一、检测1.孔子,名(),字(),是()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2.《》是记载()及其弟子()的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宋代的朱熹把《论语》与《》《》《》合称为“四书”。

3.注音说()愠()吾()省()十有.()五逾()4.填上横线上的字,并翻译加点字词,翻译整个句子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堂检测必做题一、判断题。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4)《论语》的“论”读“lùn”。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二、填空1.孔子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时,“”是学习的方法;“”是学习的乐趣;“”是与人交往的态度。

2.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3.曾子道德修养很高,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是否热爱学习;“”反省自己是否讲诚信;“”反省自己交朋友是否诚实。

4.孔子讲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最高境界是“”这一阶段人的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选做题: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
一、给加点字注音(10分)
千乘.之国夫子哂.之以俟.君子铿.尔
浴乎沂.风乎舞雩.喟.然吾与.点也
冠.者五六人比.及三年
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8分)
夫子哂.之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吾与.点也舍.瑟而作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6分)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2.莫春者,春服既成
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36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 宗庙之事,如.会同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愿为.小相
D. 摄乎.大国之间浴乎沂,风乎.舞雩
2.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 异乎三子者之撰
C.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子路率尔.而对曰
C.鼓瑟希,铿尔. D.夫子莞尔.而笑
4.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咏而归 D.范曾数目.项王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

B.孔子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称为“六经”。

C.《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D.《论语》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为“四书”。

《论语》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五、原文填空(20分)
1.君子喻于义,。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君子坦荡荡,。

4.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工欲善其事,。

6.三军可夺帅也,。

7. ,必有近忧。

8.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

10.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并回答问题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①。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

孔子曰:“赐②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释]①府:指国库。

②赐:子贡的名。

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6分)
答:
2.用“|”给选文第二段断句。

(4分)
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

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一做法。

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赎回更多为奴的鲁国人。

(2)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鲁国法律规定,能从邻国赎回被掳作奴仆的鲁国人的公民,可以从国库支取报酬和奖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了奴仆,回来之后却推让、拒绝领取报酬和奖金。

孔子责怪他做错了,因为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赎回奴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