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示范课评课记录

合集下载

地理公开课评课记录

地理公开课评课记录

地理公开课评课记录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堂特别的地理公开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老实说,地理这门课有时候挺让人觉得乏味的,不是吗?不过,今天的课堂可真不是那种让人打瞌睡的课。

咱们的老师就像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一堆有趣的知识,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想想吧,地图、山川、河流,还有那些历史小故事,听着都让人有点心痒痒。

一进教室,老师就开门见山,先给我们放了一个短视频,画面上是那些壮观的自然景象,天啊,简直像走进了国家地理频道。

高山耸立,江河奔流,那气势就像一首交响乐,震撼得让人心潮澎湃。

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瞬间。

老师边放视频边跟我们分享那些地方的奇闻轶事,讲到兴奋处,声音都提高了好几个分贝,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

瞧瞧,教学就是要这样,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说到这里,咱们班的小明就忍不住插嘴了,他一向对地理不太感兴趣,今天却完全被吸引住了。

他抓住机会问老师:“老师,那些山的名字都是什么呀?”老师一听,哈哈大笑,接着就开始给我们讲起了世界著名的山脉,什么喜马拉雅、安第斯,还有咱们身边的泰山。

每讲一个名字,他都用那种特别神秘的语气,像是在说一个个古老的传说,惹得我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简直就像在听故事一样。

老师不仅会讲,还会让我们参与其中。

他突然问:“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最美?”哇,话一出口,大家的手就像火箭似的,纷纷举了起来。

有的人说是大海,有的人说是森林,还有的人说是沙漠。

老师听了,乐得合不拢嘴,像个小孩子一样,特别开心。

大家的热情一上来,教室里瞬间就变成了热闹的集市,讨论声此起彼伏。

说真的,这种气氛太棒了,完全没有一丝沉闷的感觉。

老师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小活动。

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准备一个简短的介绍。

哇,瞬间又热闹了起来!小组里的成员们开始忙活,各种查资料、画图、准备道具,像个小小的地理博览会。

看着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有的人还自告奋勇,想要模仿当地的舞蹈,活像在排练一场小品。

老师还把这次活动变得特别有趣。

高中地理听课评课记录

高中地理听课评课记录

高中地理听课评课记录篇一:地理学科评课稿地理评课稿(整理)(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看教学思路设计写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1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

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

充2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听、评课记录、听课感想

听、评课记录、听课感想

听课记录时间:20xx年12月6日上午第三节课地点:高一(2)班授课教师:林丽老师授课内容:地理科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听课实录: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本节(导入不够新颖,较简单)二、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师讲述过多,要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2,主要表现(结合学生自己生活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讲解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师生互动,但是以中国的省区状况及差异引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方式欠妥)三、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纬度地带性(教师以非洲大陆上的自然带的经向差异讲解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其他教师点评:此处可以以中国东部季风区由南往北的自然带的变化为例,更好理解,让学生参与讨论,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在讲解地带性土壤类型时出现了小的知识性错误,优待改进2,经度地带性(教师以中国北方由东北大兴安岭向西到西北塔克拉姆干大沙漠的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为例讲解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纬向地带性,较好)其他教师点评:此处应该强调前提条件,即是在同一条纬线上3,垂直地带性(教师以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自然带差异讲解了以水分和热量条件为基础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较好)4,非地带性(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以及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景观差异为例讲解了非地带性特点,此处可以略微讲解,不需要过详)四、课堂小结(运用多媒体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有利于学生形成小型知识网络)五、课后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要求学生做课后练习,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应该及时进行讲解)总评: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教学内容丰富,注意了多媒体与黑板教学的合理使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但是从整体上看,教师教学思路不够顺畅,讲解时间较长,而学生活动时间较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较好的体现出来。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及评议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及评议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及评议
地理课堂内容概述
本次地理课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理经纬度的概念及应用
-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和人文地理因素
学生反馈和评议
学生对本节地理课堂的评价和反馈如下:
- 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增进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 教师讲解生动活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气氛较为活跃;
- 课堂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图表和实例的使用使得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具体易懂;
- 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课堂建议和改进
针对本次地理课堂的提高,学生希望以下方面能得到改进:- 增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更具实用性;
- 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地观察,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 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回应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表示感谢,并承诺在接下来的课堂中
继续努力改进教学。

针对学生的建议,教师将会:
-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入更多实例和案例,让地理知识更贴
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理解;
- 通过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结论
本次地理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了正面评价。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教师也将会继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地理课堂的质量和学习效果。

地理说课评议记录

地理说课评议记录

地理说课评议记录地理说课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状况进行教学。

下面是店铺整理地理说课评议记录的范文,欢迎阅读!地理说课评议记录篇一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章第节《》。

课型是新课。

我将按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反馈练习设计这四个环节去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就高中地理整个知识系统而言,本节是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

如果就章节联系而言,本节承上启下,所以本节是本模块本章的重要内容。

此外,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从教材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锁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而高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有涉及到相关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关的认知,因此,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状况,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3、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难点:(教师过渡:为了能够充分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认为用个课时去处理。

)4、说课时安排:课时二、说教法及学法1、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高一地理示范课评课记录

高一地理示范课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时间:9月25 第二节授课人:林勇堂授课内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授课思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黄赤交角的大小,定义引伸出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针对高一学生基础较差的现实,组织知识网络,讲解基础。

在讲课过程中插入练习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

在讲课过程中添入活动内容体现研究性徐学习,最后小测验利用了学案,同时巩固了知识。

评课参与人:高一组全体人员,高二组全体人员,高三组全体人员高一组代表:付明丽课件的运用十分到位,效率高,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课讲的主次分明,黄赤交角明了突出。

公转示意图形象生动,由全部到局部点出,学生理解深刻。

不足:题目较少,学生练习有些少,学生讨论后应多做些题,更好的掌握基础。

高二组代表:尹中秀时间短但是课件制作的十分的好,很不容易。

课件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整堂课流畅。

重难点突出,黄赤交角的讲解形象。

重点突破,近远点的速度快慢原因讲解很好。

质疑反思,学生讨论十分恰当。

不足:昼长的变化是动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应该运用更多的动画,使其更加形象。

高三组代表:尤志轩运用课件效率很高,讲课过程一气呵成。

(1)以教学大纲为本,知识延伸的好;(2)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脉络清晰;(3)讲解全面,但注重基础性知识;(4)有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加大;(5)媒体的运用,直观形象,以后应尽量的使用。

总结性评价:评价人:陈主任从其他老师及学生的反映看,效果很好。

示范课的作用是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学习。

首先在上课之始展示教学的三维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习有目的性。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节约时间,。

多媒体现象除了巨大的威力,画图美观科学,结合动画的使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展示画面的同时,穿插提问讲解,师生互动的好。

学生积极参与,讲练结合及时训练。

多媒体使用的一个缺点就是把握不好速度的问题,要注意给学生一个思考回味的时间。

讲课的时候前半段讲得较快,有些前紧后松。

高一地理听课记录范文(共14篇)

高一地理听课记录范文(共14篇)

教学过程:1、导入,引用林语堂之语。

2、标注序号:朗读全文(默读),学生朗读一遍。

(随堂评议:读音、释义共进)3、逐段读(找学生读错的地方)4、“何为其然也”,“何为”――“为何”(因为什么)5、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渺渺乎予怀”中的“渺渺”何意?6、找出情感的变化。

每一段的情感是不同的。

7、情感因何而来,由何而去?找语句。

8、第一段读出了快乐第二段读出乐与悲第三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挟飞仙以遨游”――渴望――失望9、为何转喜为悲?10、分享:教师30岁,学生15岁,加起来是苏轼写本文的年龄。

11、每个学生选择文本中一两句名言,自己站起来背诵。

过程思索:处处小心,点点如意,环环相扣。

步步为营,符合认知规律。

整体点评:这是一位纯静干练的教师,普通话很好,很标准。

沉着,大气。

本文成功之处有三:一曰读。

默读全文;让几个学生分别读一段,逐段朗诵全文。

二曰理解。

抓住每一段的感情线索逐段理解:愉快---乐;悲伤----高兴。

情感因何而来,因何而去?问学生:你从第一段读出了什么愉快?读“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等。

第二段谈谈乐与悲。

从渴望读出失望:“挟飞仙以遨游-----”。

第三,如何转悲为喜了?人可以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从小人生到大人生。

最后一段:你从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这是一节好课。

《雷雨》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导入:闭上眼睛听雷雨的声音,引出课题二、预习:自我读读课文,那几段是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教师的语言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白自我学习的任务。

)三、检查预习:读了课文,你明白是一场怎样的雨?四、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句子写雨下得很大?能够用横线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生:第五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清了。

用因为所以说说。

生:因为……所以师:还有谁会说?生:因为雨下在窗户上,所以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地理听课评议记录

地理听课评议记录

地理听课评议记录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地理学导论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____年X月X日(星期三)9:00-10:30地点:教学楼xxx教室评议记录:1. 教学目标明确李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就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介绍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这对于我们理解地理学的整体框架和发展历程非常有帮助。

2. 教学内容丰富李老师在这堂课上介绍了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详细解释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多个实例讲解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案例的引入,使我们对地理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 教学方法多样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举例、互动等。

她使用图表和实地考察等教学工具,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特别是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提问我们对地理学的认识和理解,积极鼓励我们发表观点,增强了课堂的活跃度。

4. 讲解清晰易懂李老师在讲解地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她聪明地运用归纳和比较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增加了我们对地理学的认知深度。

5. 教学态度端正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

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合理的评价,积极引导我们思考,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她对待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友善和关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堂地理学导论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李老师教学设计得非常合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讲解清晰易懂,教学态度端正。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地理学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对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有了更多的期待。

高中地理教学法评课记

高中地理教学法评课记

高中地理教学法评课记
介绍
本次评课记是对高中地理教学法的评价和总结,旨在探索有效
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评课,评价目前所采用的地理教学法的优点和问题。

2. 提出改进地理教学法的建议,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3. 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方法
评价现有教学法
1. 分析目前使用的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表现。

2. 考虑教学法对学生研究效果和兴趣的影响。

3. 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困难。

提出改进建议
1.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地理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2. 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如以案例、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加深学
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 在课堂中加入多媒体和互动教学的元素,提高学生的研究积
极性。

促进交流和合作
1. 在教师团队中组织教学经验分享会,交流各自的教学心得。

2. 鼓励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共同研究和改进地理教学方法。

3.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究。

结论
通过本次评课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理教学法的优点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地
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
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公开课评课记1

高中地理公开课评课记1

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中地理教研组公开课评课记录一、评王名扬老师课1.葛志刚老师评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以及美育目标,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系统设计。

其次,教学进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问答的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以及原有知识储备,并有机结合课本自身实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次,在教学突破口选择上,把握了本课的主旨:“南极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这一核心问题,并让学生自主找答案,依次通贯全文。

最后,以考点为依据,在讲的基础上注重练习,使学生的知识尽快地掌握和巩固,也是这堂课的亮点之处。

总的来说,王老师的这堂课带给我们很多学习的地方,我们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但是,在我看来,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瑕疵。

即:王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学生互相讨论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

还有可能因为王老师说话语速较快或其他原因,使得下面听得不是非常清楚,如果王老师在这两个方面稍加注意,相信这堂课将是完美无缺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陶金玉主任评王老师的公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下面我就粗浅的评论一下他那堂课的得与失。

在地理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要想方设法地精心上好每一堂课。

而在公开课中,它不仅能展示了教师的才华,而且更能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

王老师真正做到了使课堂教学返朴归真,这也正是他一贯“朴实、真实、扎实”教学风格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比较准确。

王老师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后来,我还体会到那么几点。

如他没有运用华而不实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他的教学语言没有半分的夸张,他也没有过头的表演动作,更不会有对学生的调侃和煽情。

或许是对王老师朴实、实在的为人比较了解吧,我对他的公开课还是以“朴实、真实、扎实”作为结束语。

地理教研组评课活动记录(3篇)

地理教研组评课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地理教研组于2021年11月10日开展了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等方式,提升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评课活动,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发现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地理教研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观摩课: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地理教师共同观摩一节优秀地理课。

2. 评课:观摩课后,各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反思: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四、活动过程1. 观摩课本次观摩课由我校地理高级教师王老师主讲,课题为“地球的运动”。

王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

在课堂上,王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评课观摩课后,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评课活动。

首先,王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1)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4)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不足:1)部分教学内容讲解不够深入,学生理解不够透彻。

2)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课堂纪律管理有待加强,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3. 反思在评课活动结束后,各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进行了反思。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反思:(1)李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重难点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要加强课堂提问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张老师:我认识到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今后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纪律教育,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高中地理《地理大发现》听课评课记录

高中地理《地理大发现》听课评课记录

高中地理《地理大发现》听课评课记录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高中地理《地理大发现》授课时间2023年3月20日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高一年级一班二、课程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1.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探索精神的起源、科技的发展、经济的需求。

2. 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历程。

3.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世界地图的更新、殖民地的开拓、物种的交流、全球化的启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航海家的航海历程和贡献。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理大发现的相关图片、地图和视频。

2. 地图模型:直观展示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的变化。

3.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四、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听讲,参与小组讨论,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生们对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五、评价与建议优点1. 教师讲解清晰,条理分明。

2.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3. 教学手段多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建议1. 在讲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时,可以增加一些地图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航海路线。

2. 在讨论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3. 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展板、编写相关的历史故事等,巩固学生的成果。

六、总结本节课张老师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生动的语言和深入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们对地理大发现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也培养了地理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评课教研活动记录地理

评课教研活动记录地理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28日开展了地理学科的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探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活动共安排了2节课,分别由两位地理教师进行授课。

听课教师认真聆听,详细记录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

2. 评课环节课后,听课教师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以下是评课内容:(1)教师A的课堂教学优点:1. 教师A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 教师A课堂氛围活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师A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地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

不足:1. 教师A对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2. 教师A在课堂提问环节,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够具体,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教师B的课堂教学优点:1. 教师B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 教师B善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师B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参与度高。

不足:1. 教师B对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2. 教师B在课堂教学中,对地理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未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3. 研讨环节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活动的教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以下是研讨内容:(1)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1.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地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

地理评课记录

地理评课记录

地理评课记录在本次地理课程的观摩中,我有幸参与了一堂生动且富有启发性的地理课,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评课记录。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这堂课的主题是“地球的气候类型”,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让学生了解全球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掌握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的气候问题。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环节教师以一段生动的视频展示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现象,如热带雨林的繁茂、极地的严寒、沙漠的干旱等,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

2、知识讲解在讲解气候类型的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清晰的图表和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气候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例如,通过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再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详细分析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同时,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将相似气候类型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3、小组讨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教师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气候类型,共同探讨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进行了汇报,教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案例分析教师引入了一些实际的气候案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某地区气候异常导致的自然灾害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气候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课堂总结在课程的结尾,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三、教学效果与学生表现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能够准确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和特点,并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的气候问题。

高中地理公开课评课记1 3900字

高中地理公开课评课记1 3900字

三一文库()〔高中地理公开课评课记1 3900字〕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中地理教研组公开课评课记录2005.11.29一、评王名扬老师课1.葛志刚老师评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以及美育目标,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系统设计。

其次,教学进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问答的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以及原有知识储备,并有机结合课本自身实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次,在教学突破口选择上,把握了本课的主旨:“南极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这一核心问题,并让学生自主找答案,依次通贯全文。

最后,以考点为依据,在讲的基础上注重练习,使学生的知识尽快地掌握和巩固,也是这堂课的亮点之处。

总的来说,王老师的这堂课带给我们很多学习的地方,我们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但是,在我看来,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瑕疵。

即:王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学生互相讨论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

还有可能因为王老师说话语速较快或其他原因,使得下面听得不是非常清楚,如果王老师在这两个方面稍加注意,相信这堂课将是完美无缺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陶金玉主任评王老师的公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下面我就粗浅的评论一下他那堂课的得与失。

在地理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要想方设法地精心上好每一堂课。

而在公开课中,它不仅能展示了教师的才华,而且更能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

王老师真正做到了使课堂教学返朴归真,这也正是他一贯“朴实、真实、扎实”教学风格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比较准确。

王老师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后来,我还体会到那么几点。

如他没有运用华而不实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他的教学语言没有半分的夸张,他也没有过头的表演动作,更不会有对学生的调侃和煽情。

地理听评课记录

地理听评课记录

地理评课记录授课教师:刘刚学生:高一年级课型:气候类型的判断时间:2015年10月15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地点:二楼报告厅优点:1. 本节公开课从学生吸收知识方面,已基本达到目的.2. 从结构上来说,整体结构比较完整。

3. 本节需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已掌握,课堂上学生练习方面很好。

4. 本节课的效果不错,课件运用很恰当、合理。

不足方面:1. 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趣味性。

2. 在上课技巧方面,在最后总结部分应需再次强调知识重点。

3. 课堂上练习的习题比较单一,应再拓展延伸,挖掘学生的潜能。

4. 教师们应在继续研究怎样探讨,如何把本枯燥的课上成激情高涨的课。

总结:总体上本节公开课基本上算是一节成功的模范课。

首先从模式上说,基本上符合我校提出的“双自主,双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各个环节层层相扣。

其次,教师的教态大方,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

学案不但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师生合作比较好。

另外,从学案设计方面,学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师生互动,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反馈及时,训练方式灵活多样,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再者,课堂开始时的导入自然,水到渠成,重点突出,适时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并能启发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另外它也有需提高之处。

第一,从整体步骤上来说,总结部分稍显欠缺,仓促,若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做出总结,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堂气氛较沉闷,不活跃,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从教学模式上来看,需让学生更好的自己探究总结,教法较单一,不能总停留在“师问生答”或“集体回答”上。

另有,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也应多样化一些,尽量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有,学案本身像是教案之简写,内容不详细,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自学,学案安排上应更合理,设置应更严密,应更加注意细节方面的问题。

逐步促使我校推广的“双自主,双发展”的教学模式上升一个新台阶。

地理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

地理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地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参与人员:地理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流程:1. 观课环节:全体成员共同观摩一位教师执教的地理示范课。

2. 评课环节:听课教师针对示范课进行评课,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总结环节: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六、活动内容:1. 观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观摩了张老师执教的《地球的运动》一课。

张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2. 评课环节(1)优点:①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②张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究地球的运动。

④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不足:①课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部分环节可以适当精简。

②课堂互动环节可以更加丰富,增加学生参与度。

③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总结环节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以下几点:(1)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观摩了一节优秀的地理示范课,为全体地理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2)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地理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关注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地理教研组要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七、下一步工作要求:1. 全体地理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地理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地理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关注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地理课评课稿-(1)

地理课评课稿-(1)

绥阳中学20xx─20xx学年地理科公开课评课记录时间:20xx年4月4日公开课授课教师:罗红宇授课班级:高三(12)班参与人员:全体地理教师公开课内容:高一地理必修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型:复习课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授课教师:罗红宇作陈述性发言一从达成教学目标上分析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

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听课教师发言:1、黄兴梅老师:罗老师执教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堂中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课记录
时间:9月25 第二节
授课人:林勇堂
授课内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授课思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黄赤交角的大小,定义引伸出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针对高一学生基础较差的现实,组织知识网络,讲解基础。

在讲课过程中插入练习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

在讲课过程中添入活动内容体现研究性徐学习,最后小测验利用了学案,同时巩固了知识。

评课参与人:高一组全体人员,高二组全体人员,高三组全体人员高一组代表:付明丽
课件的运用十分到位,效率高,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课讲的主次分明,黄赤交角明了突出。

公转示意图形象生动,由全部到局部点出,学生理解深刻。

不足:题目较少,学生练习有些少,学生讨论后应多做些题,更好的掌握基础。

高二组代表:尹中秀
时间短但是课件制作的十分的好,很不容易。

课件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整堂课流畅。

重难点突出,黄赤交角的讲解形象。

重点突破,近远点的速度快慢原因讲解很好。

质疑反思,学生讨论十分恰当。

不足:昼长的变化是动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应该运用更多的动画,使其更加形象。

高三组代表:尤志轩
运用课件效率很高,讲课过程一气呵成。

(1)以教学大纲为本,知识延伸的好;(2)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脉络清晰;(3)讲解全面,但注重基础性知识;(4)有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加大;(5)媒体的运用,直观形象,以后应尽量的使用。

总结性评价:
评价人:陈主任
从其他老师及学生的反映看,效果很好。

示范课的作用是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学习。

首先在上课之始展示教学的三维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习有目的性。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节约时间,。

多媒体现象除了巨大的威力,画图美观科学,结合动画的使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展示画面的同时,穿插提问讲解,师生互动的好。

学生积极参与,讲练结合及时训练。

多媒体使用的一个缺点就是把握不好速度的问题,要注意给学生一个思考回味的时间。

讲课的时候前半段讲得较快,有些前紧后松。

但是课堂容量较大。

可将时间放慢一点,平均一点。

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时间多一点。

讲课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