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点+针对训练)2
记叙文知识点及考点归纳
记叙文知识点及考点一、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现手法的作用(1)象征: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丰富了文章内涵,给人以启迪。
(2)衬托(正衬——相似,反衬——相反):用……衬托了……的……(特征),使……形象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作者本意是……,而先……,然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使情节更曲折,使人印象深刻。
(4)虚实结合:将……的虚写与……的实写结合,突出……(事物)的……(特征),表现了(表达了)……。
(5)动静结合:将……的动与……的静结合,二者互相映衬,充满情趣。
(6)托物言志:抓住……(事物)的……特点,精心刻画富有哲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理想(或者……人生观)。
(7)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抒发的……感情更含蓄,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注: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作用是:直接抒发……的情感。
(8)以小见大:从人们所熟知的……小事中领悟到……的生活道理,突出表现中心,更具有震撼力。
2.结构手法及作用(1)首尾照应(前后呼应):……与……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2)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的……内容,引出下文的……内容,使上下文自然衔接,结构严谨。
(3)设置悬念: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
(4)埋下伏笔:此处使用伏笔,为后文……以暗示(或埋伏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紧凑。
(5)详略得当:详写了……有利于更生动、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了……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
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
3.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或者把……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情感,观点)。
记叙文:紧扣六要素,把握文章主体(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紧扣六要素,把握文章主体(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中父亲鼓励、指导我爬下悬崖的事件: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时间:暮色苍茫地点:在悬崖上人物:我和爸爸起因:我在悬崖上不敢下来经过:父亲鼓励我、指导我,让我爬下悬崖结果:我成功地爬下了悬崖六要素是记叙文的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应六要素都俱全,尤其是新闻。
在几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二、考查方向:1、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2、根据记叙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能力提升:1.时间、地点:时间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记叙了一批勇敢的探险家探险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顺叙的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有三种情况:①看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
如鲁迅的《风筝》,“我”由眼前北京冬季天空浮动的风筝,回忆起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的故事。
②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
③先写事情的结局,再叙述事情的缘由。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开头写到“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记忆的这样清楚?作者在后文叙述了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交待了事情的缘由。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有两种:①插入的内容跟主要情节的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
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眼前的紫藤萝花想到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花,插叙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
②是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中心事件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
如《羚羊木雕》一文,在介绍万芳时,就插叙了万芳与“我”的友谊。
二、考查方向: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三、能力提升:1.根据记叙顺序的特点来判断文章使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
(1)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只要把握住文章所记叙的事情的脉络就可以正确判断。
记叙文主要内容归纳训练(有答案)
概括内容、梳理情节一、课前热身:1、请写出记叙文六要素:2、写出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耸.立训诫.迂.回凝.视啜.泣瘦骨嶙峋..头晕.目眩.4、文学常识积累:四书:五经:二、叙事类文章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时间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
找出文中的六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常见题型: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答题方法: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境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么样。
可以先把主体事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然后再补充要素。
答题格式: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结果注意事项:①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根据主次情况有所取舍。
②可以先找主体事件,然后再补充必要的要素。
③一般来说,我们概括的可以比标准答案稍长,但不能太长,三、本节课训练目标——梳理情节首先要注意情节和内容的区别,情节是事物的变化经过,而内容只是一种存在的情况。
常见题型:①用填空的方式概括部分内容。
(这是最常考的题型)②文中共写了几件事,请依次概括。
答题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注意事项:①准确简洁,对要点不能遗漏,不能以偏概全。
而且很多题有字数要求,一定要精炼②避免前后情节交错。
四、练习母亲的心(15分)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记叙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结构(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结构(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1.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如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
(3)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如《最后一课》一文,“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在村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情况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4)以一事为线索的。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
(5)以实物为线索。
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如《羚羊木雕》一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羚羊木雕”展开的。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有一些文章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
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就是文章的线索。
(7)以人物某一特征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背影”作为线索组织全文的。
(8)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2.线索是结构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手段,为了作品结构的完整统一,一篇作品的主要线索只能有一个,并且应贯穿始终。
实际上,除了抒情作品和一些内容、情节极其简单的叙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重线索。
记叙文要点 复习记叙文的知识要点、完成记叙文阅读训练
记叙文要点复习记叙文的知识要点、完成记叙文阅读训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复习记叙文的知识要点、完成记叙文阅读训练记叙文阅读:《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要求是:能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理清记叙的顺序以及倒叙、插叙的作用;弄清记叙的人称及表达的作用;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略安排的作用;能辨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并理解多种表达方式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够从课文中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是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文体,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形象地描写和叙述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一般记叙文:1. 分析记叙文的要素。
了解人称和顺序。
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 能理清文章结构,会分段落层次。
概括其大概意思,能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认识过渡句,理解它们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3. 能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并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4. 理解多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能识别各种修辞方法,并明了其作用,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在掌握一般记叙文的文体知识要点外,其他文学作品的文体知识也应注意。
阅读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首先要根据具体内容、整体感知文章脉络。
然后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或心理描写和所处的特定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思想感情的变化,从中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是写这件事的发生、发展,这当中会涉及到好多人。
分析这类文章应从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进程上着重把握这事情包含的深刻意义,文章反映了怎样一个社会现象,或赞颂怎样的社会风尚,给人们以什么样的启迪和教育,这样就能很好把握文章思路,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
阅读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要抓住文章对具体“景”和“物”的描写,通过这些具体描写要理清作者是借景生情,还是寓情于景,还要注意作者借“物”要赞美什么。
(完整版)记叙文常考知识点及题型
记叙文基本知识1、词句段赏析(含义、作用)2、标题分析(含义、作用)3、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4、分析人物形象。
5、提炼主旨。
6、结合实际谈看法。
记叙文常考知识点及题型一、表达方式。
二、修辞。
三、表现手法。
四、描写方法。
(重点:环境描写)五、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重点:插叙的作用)六、标题的含义七、标题的作用八、开头段的作用九、中间段的作用十、结尾段的作用十一、赏析句子十二、赏析词语十三、概括主要内容。
十四、梳理文章情节。
十五、概括人物性格。
十六、提炼行文线索。
一、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是形象鲜明突出,使说理形象化、同宿易懂。
虚化的事物具体化。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3、夸张:突出强调某一事物或感受,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
4、排比:丰富语言内容,增强气势,加强语气,(抒情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使语句简练工整,音韵和谐。
6、反复:突出强调,加强语气。
7、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导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8、反问:发人深省,其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强烈地表达……的感情。
9、对比:把……和……对比,突出强调了……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包括:象征、想象、对比,衬托、伏笔、铺垫、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前后照应、欲扬先抑、巧设悬念等。
(一般不包括修辞手法)1、对比:把……和……对比,突出强调了……2、象征:化抽象为具体,意蕴深刻,委婉含蓄。
3、铺垫、伏笔: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使文章结构紧凑巧妙。
4、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5、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
6、欲扬先抑:突出强调……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7、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巧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情景交融,隽永优美,耐人寻味。
初中语文 记叙文练习 把握写作手法,赏析文章内容(含答案)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把握写作手法,赏析文章内容(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主要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托物言志:在状物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所喻之人,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思想情感6.对比手法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7.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8.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9.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10.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1.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12.借物抒情: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13.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14.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2020年江苏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六 记叙文阅读2.考点针对训练——词语理解及赏析 句子理解及赏析
考点3 词语理解及赏析考点4 句子理解及赏析考点针对训练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7分)瓦孙茂①当炊烟蜿蜒爬上房瓦时,我已不再觉得那是简单的瓦,瓦在椽上安身立命,那时候,瓦像一个朴素的美人,静静地躺在房檐上,等待夕阳给它化一个美美的妆。
②夕阳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总是能恰如其分地给大地上的屋子涂染色彩。
傍晚,褐黑的瓦身上,像镀了一层金光,变得灵动起来。
捏一片黑瓦在手里,沉甸甸的,瓦不光是黑泥混合的薄片,而是遮风避雨的物具。
在太阳下,这些物具带有灵性。
③在农村,老房子都是瓦屋,墙基泥土打制,屋顶黑瓦吊顶,每当雨水倾泻而下,人在屋子里能听到“嘭、嘭”的敲打声。
那声音极好听,夏天的晚上,这样的声音更加明显,我很多时候就是枕着雨打瓦的声儿睡着的。
以前村里人的房子是怎么建的呢?依山而建,傍河而居,很奇怪,墙上不开窗户,只有屋顶开一面天窗。
挪去一块青瓦,换置透亮的油纸,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能见到一束清亮的光照进来。
④大了大了,家家建了楼房,都是水泥浇灌而成,瓦屋渐渐少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人对瓦房的怀念油然而生。
人成长到一定年纪,总会对过去的东西念念不忘。
回不去的童年,人只能在安静的夜晚,一个人伏案写作,浸润其中,让文字带你重新住一次瓦屋。
在夏天的雨夜,听瓦沟里潺潺的流水声。
⑤瓦上房时是黑的,尾随岁月的更迭,风吹雨打太阳晒,屋舍瓦楞上长满绿茸茸的青苔,经年累月,瓦终究还是变了颜色,成了幽幽的青瓦,猛地一看,像刷了一层油漆。
瓦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次雨水的洗刷才算够?就像人,一生究竟要承受多少磨难才算够呢?时间不会放过任何事物,包括人。
岁月的吻痕总是愿意爬附在屋瓦上,把它侵蚀,让它慢慢变老。
从远处看,房子像一本读不完的书,瓦就一页一页地盖在楞条上,一块跟着一块,井然有序,只有这样,雨才不会滴漏。
⑥炊烟在乡村是常客,当炊烟飘上去蹲在瓦上,瓦便活了。
瓦有了呼吸,雨水就进不来,一年四季,不用愁房子漏雨。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 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新闻、通讯、游记、童话和一些记叙性的散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是作为记叙文来教学的。
多年来,记叙文因其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又耐人寻味,能带给学生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启迪,而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专家青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全国各地中考试题都对记叙文阅读能力进行了考查,无一例外 , 可见记叙文阅读是中招语文考试的重头戏 , 也是检测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重点。
新课标对记叙文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 ,领会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3) 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因此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综合理解、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在考试中,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
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针对记叙文或记叙性文段的阅读考点 ,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强化训练。
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 概括要点 , 用心体会写作意图 , 把握文意记叙类文章中,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归纳中心思想要求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核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从分析体裁入手叙事散文有两种类型 : 一类通过叙事表达的感悟 , 如《走一步 , 再走一步》,通过回顾自己在悬崖上一步一步爬下来的事 , 表达在困难时候应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的感悟;一类是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藤野先生》表现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
(2021原创)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考点句子含意、内容概括理解.原因分析、标题作用、内容概括、词语赏析、标题赏析、句段作用、情感变化考点针对训练(2021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题训练)我所怀念的孙茂①时光踏着碎步急促走来,拂去岁月的吻痕,于时光深处漏下记忆。
记忆中最愉悦的时光,就是最怀念的时光。
②一年里,我最怀念三个时节。
一是开春,清明刚过,布谷鸟咿呀咿呀成天叫喊,嗓子像是不会干。
万物生辉的时节,清明鸟也来凑热闹,“清明,酒醉;清明,酒醉”,闹哄哄的,像是催促农人,该点种谷物了。
心里虽生躁动,可春天是一年的大好时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仿佛一夜春风,满山的草木都绿了。
草木葳蕤,山峦复活,乡间洋溢着春的气息,让人有种“久旱逢甘霖”的舒服感。
③二是盛夏,我喜欢夏天,尤其下雨的时候,心里莫名激动,因为下雨天人不用上山干活。
下雨天,雨水给那些禾苗浸润和滋养,给大地冲洗身子。
顽皮的我通常会趴在窗幔数雨滴,看瓦楞上落下多少雨花,雨花砸在地面又成了什么模样,我看到雨水开心地在地面滚来滚去。
那一刻,我的内心也无比开心。
观雨,实在是一件开心的事,两只手杵着下巴,呆呆注视,像是给雨行大礼。
有那么一瞬间,想要为雨写一首安静的诗,送给某个心动的人。
那时候,空气很好,时间很慢,雨滴刚刚好。
④三是冬天,尤其怀念冬天农人在田间焚烧地物,炊烟七扭八歪缓缓升起,被风吹散,婆娑的样子,赏心悦目。
我喜欢闻这种烟雾,很亲切。
⑤冬天最令人激动的就是下雪。
雪,是世界的精灵。
一夜寒风,大雪如约而至,白雪把整个村庄裹挟起来,即使之前多么污秽,大雪飘来,村庄瞬间净洁了,连空气都掺杂一丝丝的甜。
清早起来,村庄被弥漫的炊烟和薄雾所覆盖,窗台上漫灌着好看的窗花,凑近头对着玻璃哈一口热气,花纹晕染开来,开成一朵不知名的小花。
一声鸟啾,叫醒了世界。
木圈里的雄鸡照常哼着起床歌,歌声是村庄的定点闹钟。
下雪的天气,整个世界很静,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空灵。
记叙文 精析标题,体会主旨(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精析标题,体会主旨(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1.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一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种。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去世。
2.标题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二、考查方向:1.为什么以此为题。
2.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4.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5.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能力提升:1.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答题技法技法一: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技法二: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技法三:析内容主旨。
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思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技法四:析背景、线索。
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2.品味标题精妙之处的解题思路(1)揣摩标题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2)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提示情感主旨等。
(3)最后分析其效果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等。
记叙文基础常识训练
请举例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歌声写得生动而富
于感染力的。
答案示例: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生动地状绘了歌
声的魅力。例如第③段中,用“寒冬腊月”的季节 特点、厚重棉帘子的质感和冰雪的寒意,来反衬歌 声的“令人心热如焚”;用“简陋的食堂里热气弥 漫、灯光昏暗、烟气弥漫、肉香弥漫”来正衬歌声 的弥漫、激荡,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氤氲的氛围里, 沉醉在迷人的歌声中,感受到满室的春意。(共7 分。手法1分,作用1分,举例1分,分析2分,语言 表达2分)
3.请举例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歌声写得生动而富 于感染力的。(不超过150个字)(7分)
题目类型:主题理解题
答题步骤: 1、认真度题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2、找到相关信息段落,明确答题区间 3、根据题目要求,流畅组织语言。
注:题目可能涉及到文章的写法,可能涉及到 给你的启发,可能让你联系实际去回答,可 能让你谈某个重点语句的理解。无论哪种, 都要指向作品的主题。
四、实战演练讲解
全面审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做题的关键
把握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变化与差别 弄清楚题目的考查点
(一)新疆的歌
1.文中有三处明确记叙了作者在当地听《黑
黑的眼睛》这首歌。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 表格。(4分) 典型题一:梳理文章全部或部分情节,单线 梳理或多线梳理——整体感知能力
答题需注意: 根据题目确定区间,分清在哪里找答案 研读给出的答案,把握其暗示作用,有时可以作为 格式的参考 文中如果有答案尽可能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注意 不是生硬地从文中找个词语就抄,如果找到的词语 可以承担答案,就用它。如果不可以,就要自己概 括。 一定要概括全,不能只看一点一句就开始概括。 原文意识。一定要结合原文说,思考与表述不能太 过于主观,要有原文依据。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归纳中心内容,整体感知文章(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归纳中心内容,整体感知文章(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渐形成对生活一定的看法。
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这就是记叙文章的中心意思。
归纳中心意思时常常用“通过……表达……”的句式来表述。
“通过……”就是要概括出文章所写的内容,语言要简明;“表达……”就是要总结出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1.写人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表现(赞扬)了……品质(精神)”。
2.写事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事),说明了……(道理)”。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文章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二、考查方向:1.归纳文章主旨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根据文章主旨谈感悟及收获。
三、能力提升:1.怎样归纳中心思想:(1)看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
(2)看开头。
文章的开头是各种各样的。
有的文章开头总起全文,直接了当地点明了中心思想。
(3)看结尾。
文章的结尾如果是总结性的,中心思想也较明显,较易归纳。
(4)看主要人物。
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和主要事件的意义来分析中心思想。
(5)看重点段落。
文章的重点段是表现中心的重点部分。
(6)看中心句。
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它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抓住这些句子分析,能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7)看议论和抒情部分。
(8)看文中的对比和衬托。
文中有时常把正反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它能更鲜明、有力地反映现实,揭示文章的中心。
(9)看文中的关键词句。
文章里的词句,有的带有赞许、肯定、喜爱、拥护的意味;有的带有贬斥、否定。
厌恶的意味。
我们应反复体味,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初中语文记叙文文体类知识必备(附带答案及详细解析)
记叙文文体类知识必备(建议背诵)一、散文1.散文(叙事散文)的六要素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散文按照所写内容通常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背影》一文:时间——推算为八年前,即1917年(事情发生在1917年,文章写作在1925年);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和“我”;起因——“我”去北京读书,父亲到车站送别;经过——父亲车站送别,展现深沉的父爱;结果——怀念父亲。
2.文章的线索3.写作手法(1)常用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5种: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抒情、议论、说明、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①描写②抒情①议论①叙述(顺序)(3)常见表现手法4.叙述人称及作用二、小说1.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三要素中占主要地位。
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格特征。
如《故乡》中善良麻木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自私冷漠的菲利普夫妇等。
(2)情节。
情节是小说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过程,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完整的故事是由生动的情节构成的。
(3)环境。
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与所处的时代、位置的各种关系,如《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
自然环境是环绕在人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
2.人物形象的塑造[详见“一、散文”“3.写作手法”“(2)表达方式”的“①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记叙了一批勇敢的探险家探险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顺叙的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有三种情况:①看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
如鲁迅的《风筝》,“我”由眼前北京冬季天空浮动的风筝,回忆起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的故事。
②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
③先写事情的结局,再叙述事情的缘由。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开头写到“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记忆的这样清楚?作者在后文叙述了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交待了事情的缘由。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有两种:①插入的内容跟主要情节的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
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眼前的紫藤萝花想到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花,插叙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
②是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中心事件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
如《羚羊木雕》一文,在介绍万芳时,就插叙了万芳与“我”的友谊。
二、考查方向: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三、能力提升:1.根据记叙顺序的特点来判断文章使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
(1)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只要把握住文章所记叙的事情的脉络就可以正确判断。
(2)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有明显的界限,而且有必要的文字过渡,抓住这些关键的过渡性的词语,就能正确判断了。
(3)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插叙位置一般都位于文章中间部分。
2.倒叙和插叙的区别。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果提到开头来说,然后再顺叙全文的中心事件,最后再回到倒叙与顺叙的接榫的地方上来,结束全文。
倒叙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是叙述顺序上的变化,位置在前。
插叙是在顺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叙完接着顺叙中心事件。
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插叙的部分是安排在顺叙的过程之中,位置居中。
插叙的目的,有时是为了对某事件做注释、说明,有时是为了突主题。
四、针对训练锁王(2017·山东烟台)①连日来,锁王卞明都愁眉不展,几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纷纷打来电话,要求退掉已经订好的防盗门。
往日门庭若市的铜星锁厂突然间变得冷冷清清。
②这都是让那小偷害的!近段时间以来,蓝月、紫桥等多个小区都发生了小偷入室的现象,这些失主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安装了铜星牌防盗门锁或保险柜锁。
但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小偷破门而入竟然没有拿走任何东西,这不是明摆着冲卞明这个锁王来的吗?卞明如何能再担得起锁王的美誉?③为了扭转乾坤,让铜星锁厂起死回生,卞明决定设计出技术指标更过硬的防盗门锁和保险柜锁。
此后,卞明闭门谢客,专心研究,终于设计出了两种新锁。
样锁做好后,卞明为了挽回声誉,策划了一场名为“锁王求败”的擂台赛,只要有人能在二十分钟内将卞明设计的两把新锁全部打开,就奖励十万元。
如果到最后,谁都不能打开卞明设计的新锁,那么卞明还是锁王。
④摆好了播台,卞明不由得想起了早些年同是锁厂工人的大师兄古义和师弟孔礼。
锁厂破产后,古义和卞明分别办起了小型的锁厂。
卞明凭借不断改进锁的防盗技术以及略胜一筹的营销手段,挤掉了资金困难的大师兄古义。
如今古义是公安局备案的开锁专家,而另一边听说孔礼以手中开锁的技术在社会上闯荡,却不小心走上了歪路,不知道现在身在何方。
⑤这个小偷,会是谁呢?⑥开锁擂台赛正式开始了。
卞明在擂台上贴出了一副横批为“锁王求败”的对联。
卞明对台下的人说:“有人称我为锁王,是因为我生产的锁小偷打不开,如今我也来求败,看看我还是不是锁王!”⑦一晃二十天过去了,各路英雄好汉都信心满满地登上擂台,但一把锁也没打开,然后又都心有不甘地离去。
⑧终于到最后一天了,卞明让工作人员把两把新锁摆在两朵大红花前,如果今天下午五点之前还没有人能打开这两把锁,他就宣布这两把锁为锁王并举行庆典。
⑨擂台上依旧风平浪静,期待的精彩没有出现。
快到下午五点了,主持人就要宣布结果,“我来试试!”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不慌不忙地走上台来。
⑩卞明一看,面露喜色,连忙站起来。
来人正是卞明的大师兄古义。
他是在公安局里备案的鼎鼎有名的开锁专家,曾义务为市民开锁,分文不取。
?古义走到锁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工具,然后将工具插入..防盗门锁孔中。
围观的人们一下子安静下来,偌大的擂台场变得鸦雀无声。
?几分钟过去了,古义面色凝重起来。
?突然,“咔嗒”一声,防盗门锁瞬间被打开了!古义凭借手中细如发丝的工具,竟然把锁王研制的新型防盗门锁打开了!?卞明的心咯噔一下,毁他名声的难道是大师兄古义??古义把打开了的锁举起来,向观众展示了一下,然后放下防盗门锁,径直去开保险柜锁。
台上台下都出奇地安静?古义用细如发丝的工具慢慢地探向..保险柜锁的锁孔。
大师兄为人忠厚,当年就是怕伤了师兄弟间的和气,选择了退让。
结果这一退让,他兵败如山倒,产品滞销又遭资金链断裂,他的锁厂被迫倒闭了。
大师兄不可能坏我的名声的。
那么,会是师弟孔礼?锁厂破产后,孔礼竟然去偷窃,最后还被判了刑,出狱后还要让古义照顾他。
?“时间到!”古义遗憾地拿出小工具,对囷观的人们说:“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开这把锁。
恭喜,它是新的锁王。
”?卞明欣慰地说:“我师兄古义是开锁专家,他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打开我的锁,那么我宣布,我的铜星牌锁是——”?“慢!我来试试!”只见一个人一闪而过,从容地走上台来。
卞明噎住了。
?人群中有位原锁厂的老职工,认识此人:“他是我们原锁厂的工人孔礼,以前就没有他开不了的锁。
”○21孔礼来到保险柜锁前,谁也不看,他的手中忽地现出一物,金光闪闪,竟是一丝软金。
他不慌不忙地将软金伸进了锁孔。
○22主持人看着手表,大声地报时:“还有两分钟!”○23孔礼的手指时而像柔软的氷波一样起伏,时而又静止不动。
开锁手法果然不同凡响。
○24“还有一分钟!”主持人的声音刚落,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声——保险柜锁被打开了。
现场一阵喧哗!○25新锁都被打开了,卞明这个锁王被打败了,卞明梗着脖子说;“这次开锁的奖金归孔礼了。
”○26孔礼却冷冷地对卞明说:“这几年,我专开铜星牌锁,就是恨你不讲师门情义,逼垮了大师兄的锁厂。
”○27卞明和古义都没有想到孔礼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两人无比震惊。
○28卞明真诚地说:“孔礼,我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误会。
请相信,我是真心想研制出安全的锁,为老百姓服务的。
当年的竞争,我并没有使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卞明的解释孔礼并不接受。
○29古义上前说:“我的头脑不如卞明灵活,创新点子不多,破产也是迟早的事,怨不得卞明。
再说,当初卞明劝我和他合作,也是我拒绝的。
倒是你,学开锁是为了能制造出更牢固的锁,守护住人们的财产安全。
你怎么能本末倒置,专门开锁了呢?师傅的教导你咋忘了呢?这么多年了,你也该走一条正道了。
”○30孔礼看着古义,想着自己从监狱里出来一直都是古义在照顾和接济他,良久,一行热泪流了下来。
?几天后,孔礼又再次来到了公安局,不过不同的是,以前他是被警察抓来的,这次是他的两位师兄陪他来的。
○32两年后,卞明和古义、孔礼共同设计出了一款新的防盗锁,这把锁在全国锁王大赛中一举夺魁。
(文章有删改)1.小说中,“锁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读文本,概括人物的主要特点。
人物共性个性古义为人忠厚、善良、乐于助人卞明①头脑灵活、勇于创新、爱惜荣誉孔礼②3.第④段在记叙顺序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①(古义)然后将工具插入..防盗门锁孔中。
②古义用细如发丝的工具慢慢地探向..保险柜锁的锁孔。
5.下面对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卞明策划“锁王求败”擂台赛,是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进而扭转乾坤,让铜星锁厂起死回生。
B.第⑦段写各路英雄好汉开锁失败,无功而返,从侧面表现了新锁质量之高,开锁难度之大。
C.第○24段“现场一阵喧哗”,属于社会环境描写,“通过开锁后现场观众的反应,表现了开锁者的技艺高超。
D.小说结尾新锁王的诞生,表明事业成功要恪守职业操守、具备创新精神,更需要团队的合作。
参考答案1.别人打不开(技术指标过硬)的锁和这种锁的设计者。
(大意对即可)2.①技术高超、重(师门)情义。
②知错能改、法律意识淡薄(做亊手段偏激)。
(大意对即可)3.插叙;补充故亊情节,交待人物关系,同时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大意对即可)4.“插人”“探向”两个词语体现出古义由从容、自信到试探、谨慎的心理变化。
(大意对即可)5.C(本题综合考查理解文意、分析写法、分析描写方法和分析理解结尾内涵的能力。
A项,针对①—③段而设,答案藏在第③段首;B项,探究第⑦段上下文语境,由第⑧段的内容看,确定运用侧面烘托方法,突出新锁质量高,开锁难度大;C项,属于场面描写或侧面描写,分析作用时,应该说“通过开锁后现场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开锁者的技艺高超。
”D项,探究上文语境,通过“锁王求败”擂台赛的始末,和卞明、古义、孔礼师兄弟三人的人生纠葛以及最后的结果,推究出事业成功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
)至深至纯师生情(2017·河北)——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①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
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
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
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
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
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