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喻山水教案
诸子喻山水
10.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 者,谓之神。
【释义】:所以战争没有固定的态势,水流没有固 定的形态。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夺取胜利的,就 叫作用兵如神。
‚自然‛是一部能启人心智的奥妙无穷的大书。只要你 用心去读,就一定会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情和无穷的乐 趣:
读‚蓝天‛,我们可以读出她的纯美、天真、浪漫, 读出她的博大、深邃,蓝天犹如一面镜子,可以调整人的 心灵,使人脱俗净念;读‚白云‛,我们可以读出她那份 自由,那份悠闲,读出人生超脱的野趣,读出游子飘忽的 行踪,读出生命的流动,读出淡泊的情怀;读‚时雨‛, 我们可以读出春的缠绵,读出夏的潇洒,读出秋的苍凉, 读出冬的静穆,可以读出羁旅愁思,可以读出国势飘 摇……世间万事万物均有其特有的物态,都有不同的变化, 都启人联想,发人深省,令人感奋,给人教益。
7.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 言。……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 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释义】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 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 了。……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 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释义】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 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 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 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遍 覆毕载而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不立好恶、不择小助 而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没有因积 怨造成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归真返朴,把道作为归宿。 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 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现代诠释】君王 要有宏大的气魄, 宽广的心胸,才能 使民富国强,才能 建立功业且德泽后 世,才能达到国家 大治。
诸子喻山水教案
诸子喻山川教课设计教课目的学习古代先哲们以山川为喻所论述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真理。
学习本文以山川设喻说理的形象化谈论的技法。
累积文中常有文言实词和虚词。
说明:本文选用了孔子、孟子、韩非子、管子、老子、孙子等六位先哲们有关“为人”、“为事”的谈论资料,这些资料是独立的,但也有某种联系。
在说理方法上,把抽象转变为形象,他们都是以山川的物态、物性为依靠,把对人生的理解,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责任感的探究形象地体现出来,这类灵巧的思想形式,无疑组成了教材教课的亮点;在内容方面,这几则资料拥有互阐性和互补性。
教课过程中,假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组织教课,既能够化繁为简,防止交错内容的重复教课,又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取“为人”、“为事”的道理,较好地达成人文性教课目的。
诸子,作为刚跨入高二的学生来说,文字仍旧是一大阻碍。
频频朗读,借助工具书,达成本文常有实词虚词的累积,仍旧是教课中不行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领悟各则资猜中寓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本文形象化谈论的方法。
说明:本文节选诸子,拥有丰富的文化、文学内涵,教师设计教课要考虑基础性课程特色和高二学生的实质认知水平,环绕教课目的,抓住要点,打破难点,切忌求广求深和八面玲珑,对诸子资猜中的真理商讨,能够鼓舞学生从文本出发而又能自作掩饰的多元解读,拓展学生思想空间,关于难点的打破,力争做到教师“举一”而学生“返三”,增添讲堂的思想容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企图导入新激发兴趣 1、同学们,相信你们大部分同学都有旅行的经历,请大家沟通一下,到过哪些名山大川,有什么感觉?大自然中的山川,不单能给我们带来美感也给我们带来灵感,今日让我们从诸子大家对山川的体悟中,学习为人为事的道理。
1、让学生自由讲话,教师作适合点拨。
要求:既要有详细的旅行景点,又要阐发自己的感觉。
假如感觉仅逗留在山奇水异的美感上,教师可适合的指引,最好是从山川中感悟到一些“为人”、“为事”的道理。
14 诸子喻山水
分析:“浅水”变成了“金海”,“夕阳”起 到了重要作用;“小草”为什么能“装点世界”,依 靠的是自身的韧性。两者之间的共性是都有从“渺小” 到“博大”的变化;其不同点是前者依托的是外在的 因素,后者则是凭借自身的实力。一个人从“平凡” 到“伟大”也离不开外在的环境与自身的努力。
比 喻
循序而渐进 厚积而薄发
诸 子 说 水
三、作业: 熟悉课文注释、翻译;
背诵这四则。
诸 子 说 水
一、背诵检测: 二、课文分析:
老子简介:姓李名耳,一说老子即老聃。道教 创始人,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孔子同 时代,出生略早于孔子,著有《道德经》(又名《老 子》)。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老子死后,他的思想被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 (著有《南华经》又名《庄子》)进一步发展,老子 和庄子的思想成为后来道教哲学的主要思想,对中国 历史影响十分深远。
诸 子 说 水
四、迁移拓展: 2、自然是一部能启人心智的奥妙无穷的大书。只要
你用心去读,就一定会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悟和无 穷的乐趣。 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雨雷电、鸟售 虫鱼、世间万物有其特有的物态,令人深思、教益。
练笔:请运用设喻说理的表现方式选取一 种事物谈感悟。 提示:须抓住物象特征合理展开联想、想 象,揭示出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感悟。
诸子喻山水
2007.9.12
诸子喻山水
一、导入:
水的自然物性和现象具有怎样的 象征意义?
①水滴石穿的坚韧毅志; ②甘居下游的谦下精神; ③纯洁透明的高洁品质; ④随流赋形的适应能力; ……
初中语文《诸子喻山水》教学导案
初中语文《诸子喻山水》教学导案【教学设想】山水元素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诸子喻山水》是一篇从先秦诸子著作中选取的有关章节组合而成的课文,以山水为中心,设喻说理,展示了诸子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蕴含了许多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人生真谛。
这节课尝试着从诸子对自然山水的思考中了解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不同的价值追求,感受那个时代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荣的魅力。
【课堂实录】一走进山水,感受温度师:网络流行语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游山玩水已经称为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其实,古人也“好入名山游”,并喜欢思考探求,就像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先哲圣贤就已经开始在天地山水间找到人生的关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诸子喻山水》,跟随先贤的步伐,走进山水,感悟人生。
师:诸子喻山水,喻,如何理解呢?生:明白,知晓。
师:喻(于)山水(板书),从山水中明白道理。
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生:比喻。
师:喻(以)山水。
诸子从山水中获得启发,再以山水譬喻道理,那么诸子从山水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先请大家同桌两人一组,互相翻译六则短文,检测预习情况。
三分钟时间,开始。
(学生自读,翻译。
)师:翻译过程中有没有不太清楚的地方。
生:容光必照焉。
师:第二则中有个注释,“容光”是什么?(生:小缝隙)。
容光必照焉,言下之意,光线会照射到所有能容纳光的小缝隙。
还有吗?(生沉默)暂时没有了,我们就在赏读内容的过程中强化字词的积累。
二徜徉山水,体悟深度师:诸子从山水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你读完又有怎样的启发呢?再给大家两分钟,自由诵读六则短文,感悟其中的哲理。
(学生自由诵读,感悟)师:通过诵读,相信大家都有了初步的感知。
能否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则谈谈你的理解?生:第四则,让我想到了《劝学》里面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大海不推辞涓涓细流,所以才能汇成大海,山不拒绝小的土石,所以就可以成就它的高大。
诸子喻山水
关于《孟子》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是他本人和门徒 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 录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学性强,富有气势。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 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 孟轲关于个人修养以及如何理解古诗的一些看法,对 后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说:“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气”指一种光明正大的 意气情感。后世的文气说(主要讨论作家才性与文章 风格的关系)即由此发展而来。他又说,读古人之诗, 要“知人论世”,要“以意逆志”,都是很精辟的见 解,为后世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原则。
【现代诠释】孟子借回答弟子徐 辟的提问,用水喻人品学识,强 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 声望与实际不相符,要求人们像 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 ,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 息。
【原文】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 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 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
本文中的十一则材料分别选自哪六部著 作,请对作品及相关作者的情况作一简 要介绍。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 学说。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 “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 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 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 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 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 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 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 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 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 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 一部 《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 方法和理论,但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 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守株待兔”、“郑人买 履”、“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等,都是生动的寓言故事, 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诸子喻山水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诸子喻山水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主题:诸子喻山水年级:高二上册教材版本:沪教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诸子喻山水,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诸子喻山水的文化内涵。
2. 理解诸子喻山水中的修身养性思想。
3. 运用修辞手法分析和写作山水景色描写。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分析诸子喻山水的抽象哲学思想。
2.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山水描写。
教学准备:1. 教材《沪教版高二语文》第一册,诸子喻山水的篇章。
2. 展示PPT或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3. 中英文词典、辞典、词组词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问候,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 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山水及其文化内涵的兴趣。
二、课文讲解与分析(30分钟)1. 通过讲解课文,介绍诸子喻山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诸子喻山水的文化内涵和修身养性思想。
3. 分析诸子喻山水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
三、阅读理解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分组进行讨论。
2. 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写作练习(3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山水景色的描写练习。
2. 给予学生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提示。
3. 学生进行个别写作,并互相交流修改。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导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3.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山水名画的欣赏和赏析。
3.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演讲,分享他们对山水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的写作成果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课文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高二】诸子喻山水教案
【高二】诸子喻山水教案目标1.学习先贤以山水为隐喻所阐述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学。
2、学习本文以山水设喻说理的形象化议论的技法。
3.古汉语实词和虚词的积累。
说明:本文选取了孔子、孟子、韩非子、管子、老子和孙子的讨论材料。
这些材料是独立的,但也有一些联系。
在推理方法方面,他们将抽象转化为图像。
他们都依赖于山川的自然状态和自然状态,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自我意识和对社会责任的探索。
这种灵活的思维方式无疑构成了教科书的亮点;就内容而言,这些材料是相互解释和补充的。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教学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组织,不仅可以化繁为简,避免交叉内容的重复教学,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获得“做人”、“做事”的真理,从而更好地完成人本主义教学目标。
作为刚进入高二的学生,写作仍然是一大障碍。
反复阅读,借助工具书,完成本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仍然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1.要点:理解每种材料中包含的真相。
2、难点:学习本文形象化议论的方法。
解释:本文节选诸子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文学内涵,教师设计教学要考虑基础性课程特点和高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围绕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忌求广求深和面面俱到,对诸子材料中的哲理研讨,可以鼓励学生从文本出发而又能自圆其说的多元解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对于难点的突破,力求做到教师“举一”而学生“返三”,增加课堂的思维容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程激发兴趣1、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旅游的经历,请大家交流一下,到过哪些名山大川,有什么感受?2.大自然中的山水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还能给我们带来灵感。
今天,让我们从每个人对山川的理解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1.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给出适当的建议。
要求:既要有具体的旅游景点,又要阐发自己的感受。
如果感受仅停留在山奇水异的美感上,教师可适当的引导,最好是从山水中感悟到一些“为人”、“为事”的道理。
十四诸子喻山水学案
十四、诸子喻山水学案出题人:才金颖教学目标:1、学习以山水为喻阐述道理的形象化的议论方法。
2、熟记课文中的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
3、领会先哲以山水为喻阐述的人生道理学案: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字(),()时期人,()学派创造人。
被尊为()《》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2、孟子,名(),字(),()时期人。
()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3、老子,姓(),名(),字()春秋时期思想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即《》,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
4、孙子,名(),字(),春秋末期,()家学派代表。
《孙子》或称为《》,被推崇为“”,“世界第一兵家名书”。
5、韩非子,()时期人,先秦()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6、、管仲,名(),字(),春秋时期政治家。
二、字词积累及句子翻译,理解课文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解释加点字:为:虽:覆:句子翻译:理解:此则以()为喻,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道理。
2、①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②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③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④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
⑤上下交朴..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非子大体》解释加点字:遍覆..:必.:小助:富:大人:而富:上:伏:患:交:朴:舍:名:成:垂: 治:至:翻译句子:①②③④⑤理解:作者以“”为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解释加点字:辞:厌:圣:翻译句子:理解:作者以()为喻,说明了()道理。
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十四、诸子喻山水
5、管仲与《管子》
管仲(约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 字仲,谥号敬。春秋时期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南)人, 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因助齐桓公成为 “五霸”之一,而被尊称为仲父。托名管仲所作的 《管子》一书,包含着对管仲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见 到的《管子》,是在刘向所编版本的基础上,由历代 学者校订而成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 治、军事、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现存为86篇, 分为8大类,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荀子》:“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列子》: “愚公移山”的故事 《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可见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成中华民族的共识。 西方人也强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则
《韩非子 大体》中,作者以“太山不立好恶,故 能成其高”为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君王要有宏 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 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民族精神当中很 早就强调包容的意识。从山水当中古人就得到了启示, 这并非是韩非的发现。与韩非同时的李斯在《谏逐客 书》里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 细流,故能就其深”,意思与韩非完全一样。《易经》 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是强调包容性 的一面。韩非和别人略有不同的是,他更强调治国的 一面,这和他的法家思想是一致的。
第三则翻译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 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 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贤明 的君主不会满足他有的贤能之士(嫌弃 百姓),所以能够聚集众多的百姓 ; 读书人不厌倦学习,所以才能达到圣人 的境界。
诸子喻山水教案范文
诸子喻山水教案范文课程名称:诸子喻山水教案课时数:2课时适用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诸子喻山水作品的背景和特点;2.掌握几位重要诸子喻山水作品的内容和传世原貌;3.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山水画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山水画常见元素的思考。
2.展示诸子喻山水作品的图片(20分钟)通过展示《列子•说符》、《庄子•胠箧》等几位诸子的山水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意象,了解诸子喻山水的艺术表达方式。
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3.知识讲解(20分钟)根据学生对作品的问题和疑惑,讲解有关《列子•说符》、《庄子•胠箧》等作品的背景和内容。
同时,向学生介绍其他诸子喻山水作品的重要性和特点,并展示相关作品的图片。
4.学生讨论(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探讨中国古代诸子喻山水作品的意义和影响,并整理出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1.学生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现场分享讨论结果,让学生彼此交流和补充。
2.艺术实践(3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山水景色或照片,以及学习课堂所讲述的诸子喻山水作品,进行素描或彩绘创作。
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山水的理解和感受。
3.作品展示与评价(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互相评价和欣赏。
引导学生从表现技法、意象构思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4.教师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回顾学生在创作中的收获和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教师对下节课内容进行预告。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山水画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艺术实践:通过实际创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诸子喻山水的艺术魅力。
4.作品展示与评价:通过展示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五单元十四《诸子喻山水》教案
诸子喻山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记课文中的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初步了解诸子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探究以山水为喻阐述道理的形象化的议论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先哲以山水为喻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引发自我从自然界获得启示与感悟。
二、教学重点:熟记课文中的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领会先哲以山水为喻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探究以山水为喻阐述道理的形象化的议论方法。
四、教时安排: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并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导入:很多同学在暑假外出旅游,美丽的山水风景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谈谈你们的感受,如果没有外出,也没有关系,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看到巍巍高山,滔滔大江时,你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先秦诸子们从“山水”中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悟?1、课题中“喻”——用……做比喻2、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圈画疑难词汇。
3、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难点词汇。
为、虽、必、毒、辞、垂、交、舍、至、厌、知、乐、舍、盈、本、涸、声闻、耻、小、达、利、几、正、尤、莫、下、易、因、常等作业:整理重难点词汇并掌握。
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第二课时:重点:领会每则短文所寓含的哲理,探究以山水为喻阐述道理的形象化的议论方法。
1、检查词汇掌握情况。
2、(8班)以《论语雍也》一则为突破口,讨论两大问题:(1)智者乐水(水具有怎样的物态性质?引发哪些联想?智者为何乐水?)(2)仁者乐山(山具有怎样的物态性质?引发哪些联想?仁者为何乐山?)从而对每则短文阐述的道理有深入的理解。
(3班)讨论各则短文所寓含的哲理,并尽量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3、思考诸子以山水喻理的不同侧重点,从而对诸子的思想、学术主张、政治态度有初步理解。
完成学案33页研读课文自主探究一、二。
4、总结设喻说理的议论方法的特点:以山水的种种物象来比喻人生体验和感悟,从而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给人以鲜明清晰的认知和生动形象的美感。
【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高二语文课本必修5
《【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高二语文课本必修5》摘要:、提示学生词音乐()、闻();通假必、厌、知、混混、尔、科、正;多义厌、覆、舍、尤、因、等;活用词圣、乐、耻、等,、子曰仁者乐山指导学生整体品分三层次进行()诸子抓住山哪些方面设喻?()系生活实际你会有哪些思考?(与体山相似),还可以采用比较法组织教学选择两则喻山(或喻水)节从山(或水)形象、寓、说理特上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语言、学、化层面研语教案是教学设计表现形式是语教师整教学程用支撑课堂实践理论基础所以下面编就和分享沪教版高二语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希望对有助!沪教版高二语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教学目标、学习古代先哲们以山水喻所阐述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学习以山水设喻说理形象化议论技法3、积累常见言实词和虚词说明选取了孔子、孟子、韩非子、管子、老子、孙子等六位先哲们有关人、事议论材这些材是独立但也有某种系说理方法上把抽象化形象他们都是以山水物态、物性依托把对人生理对我认识对社会责任感探形象地呈现出这种灵动思维形式无疑构成了教材教学亮;容方面这几则材具有阐性和补性教学程如我们把它作有机整体组织教学既可以化繁简避免交叉容重复教学又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人、事道理较地完成人性教学目标诸子作刚跨入高二学生说仍然是障碍反复诵借助工具完成常见实词虚词积累仍然是教学不可或缺重要环节教学重与难、重领会各则材寓含道理、难学习形象化议论方法说明节选诸子具有丰富化、学涵教师设计教学要考虑基础性课程特和高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围绕教学目标抓住重突破难切忌广深和面面俱到对诸子材哲理研讨可以鼓励学生从出发而又能圆其说多元拓展学生思维空对难突破力做到教师举而学生返三增加课堂思维容量提升学生主学习能力教学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学们相信你们多数学都有旅游历请交流下到哪些名山川有什么感受?、然山水不仅能给我们带美感也给我们带灵感今天让我们从诸子对山水体悟学习人事道理、让学生由发言教师作适当拨要既要有具体旅游景又要阐发己感受如感受仅停留山奇水异美感上教师可适当引导是从山水感悟到些人、事道理铺垫从学生亲身历、感兴趣话题切入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跟上教学节奏也可以减少哲理性常出现沉闷气氛有助学生走入从作品入手走进作者《诸子喻山水》十则材分别选哪六部哲学著作?请学对作品及相关作者情况作简要介绍对作者作品简介教师要适当指导要作品基情况及核心容;作者基情况(名、、;生活代人生历职业等) 积累化、学知识作必要准备从词句入手走进、请借助课释及工具生生词对别有疑问词作标识、指定学生对句子疏通标识有疑问句子课堂上交流、提示学生词音乐()、闻();通假必、厌、知、混混、尔、科、正;多义厌、覆、舍、尤、因、等;活用词圣、乐、耻、等、对疏通应采取直译和译相结合方法学生口译教师作适当评进行常见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是古学习重要环节而疏通是研必路这环节定要落到实处方法上可采用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主从技法入手揭示寓主要写法喻从技法入手抓住、喻体相似逐步揭示寓是条不错途径对研以孔子《论语雍也》作切入口设计教学主要围绕两问题展开、孔子说知者乐水;智者什么乐水?指导学生品分三层次进行()水有怎样物态物性?()这些物态物性会引起你哪些生活想?(与水物态物性相似)(3)智者什么乐水?、子曰仁者乐山指导学生整体品分三层次进行()诸子抓住山哪些方面设喻?()系生活实际你会有哪些思考?(与体山相似)(3)仁者何乐山? 、学生整体把握基础上探讨这些问题()水常态是动不舍昼夜动力有方式是避高趋下因地制流盈科而进;秉性利物不争、柔克刚;水终极目标是海能成海是因善下不择助等等()生活想光易逝往事不再;事要实循序而进随机应变;人应该心胸宽阔名实相甘居人下柔有刚(3)智者达事理、周流无滞其核心动与水物态物性相通因而乐水、学生整体把握基础上探讨这些问题()诸子以山、成其高设喻山成败吾往、吾止;成其高原因不立恶、不辞土石()系生活思考事成败责任己要坚持不懈、强不息;人要反省己宽容别人(3)仁者安义理厚重不迁核心静与山物性相融因而乐山长寿这样教学设计涉及容虽然并不周全但是从各独立节到它们逻辑系组织教学也许更合编者愿也有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另外由山水生发想和思考能提高学生进行多元化思维德兴趣从主旨入手作适当拓展、借助哪些特定人、事完成寓呈现?、从主旨方面作适当拓展处提供两方向()诸子人、事思想对世影响()诸子人、事现实义、主要选取了山止、进君治国士治学兵形势等特设情境完成人、事道理呈现启示我们人要省察己宽容别人有而不争;事要实循序而进坚持不懈适变通、思路参考()可以从世名人作品及人、事型事件上依据()可以从当今主流人生观、价值观角评判其义教材只不是例子了发挥例子效必须作适当拓展或许有助激活学生陈积知识、情感或许有助赋予传统化知识新活力布置作业、节选诸子让学生课外、写500短记叙次旅游历重写出感悟学生按照要主完成作业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能力思路拨还可以采用比较法组织教学选择两则喻山(或喻水)节从山(或水)形象、寓、说理特上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语言、学、化层面研练习举隅、请从选出喜欢节列举你喜欢理由(三以上)、相关,了孔子、孟子、韩非子、管子、老子、孙子基哲学思想3、国传统化赋予了山水丰富化涵有人称作哲理山水、诗情山水等请任选几诗情山水作品进行,并与《诸子喻山水》比较表情达上异看了高二语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人还看高二语《春挂上了树梢》教案及原高二上册语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3高二语《咬嚼》教案原高二语必修五《边城》教案5高二上册语春挂上了树梢教案6高二上册语长相思教学教案7高二语课《登高》原创教案。
诸子喻山水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学习古代先哲们以山水为喻所阐述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2、领会各则材料中寓含的道理。
3、学习本文形象化议论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古代先哲们以山水为喻所阐述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2、领会各则材料中寓含的道理。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旅游的经历,请大家交流一下,到过哪些名山大川,有什么感受?2、大自然中的山水,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感也给我们带来灵感,今天让我们从诸子大家对山水的体悟中,学习为人为事的道理。
学生活动:1、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求:既要有具体的旅游景点,又要阐发自己的感受。
如果感受仅停留在山奇水异的美感上,教师可适当的引导,最好是从山水中感悟到一些“为人”、“为事”的道理。
为解读文章铺垫。
二、从作品入手走进作者教师活动:《诸子喻山水》中的十一则材料分别选自哪六部哲学著作?请同学对作品及相关作者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学生活动:对作者作品的简介,教师要适当的指导。
要求:作品基本情况及核心内容;作者的基本情况:(名、字、号;生活时代,人生经历,职业等。
)三、从词句入手走进文本教师活动:1、请大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对个别有疑问的词作好标识。
2、指定学生对句子文意疏通,标识有疑问的句子,课堂上交流解决。
学生活动:1、提示学生注意的字词:读音:乐(yào)、闻(wèn);通假字:必、厌、知、混混、尔、科、正;多义字:厌、覆、舍、尤、因、之等;活用词:圣、乐、耻、小等。
2、对文意的疏通应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口译,教师作适当的点评。
四、从技法入手揭示寓意教师活动:本文的主要写法在“喻”,从技法入手,抓住本、喻体的相似点,逐步揭示文章寓意,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对于文本的研读,以孔子《论语·雍也》作为切入口来设计教学,主要围绕两个大问题展开:1、孔子说“知者乐水”;智者为什么乐水?指导学生品读文本,分三个层次进行:(1)水有怎样的物态物性?(2)这些物态物性会引起你哪些生活联想?(注意与水的物态物性相似点)(3)智者为什么乐水?2、子曰:“仁者乐山”,指导学生整体品读文本,分三个层次进行:(1)诸子抓住山的哪些方面设喻?(2)联系生活实际你会有哪些思考?(注意与本体山的相似点)(3)“仁者”为何“乐山”?3、指定学生对句子文意疏通,标识有疑问的句子,课堂上交流解决。
诸子喻山水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学习孔子、孟子、韩非在以山为喻时所阐述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2.学习本文以山等设喻来阐述观点的形象化的议论方式。
3.识记一、二、三章节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每节短文中所蕴涵的哲理或作者要阐述的观点。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第一步:用关于山水的音乐和图片导入新课,可引导学生阐述对山水的感悟,教师加以提醒和引导。
第二步:提问学生,教师提醒和引导:说说对孔子、孟子、韩非、管仲的了解。
第三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讨论1.学生读第一章。
注意生字的发音。
请学生翻译,注意关键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让学生分析孔子以此为喻所说明的道理和目的。
2.学生读第二章。
注意“萌蘖、濯濯”的发音。
请学生翻译此段,注意“以、为、是”等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提醒学生注意重要句式:以其郊于大国也。
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了解本段所说的人生哲理。
要求学生抓住“仁义”一词及孟子的思想主张便可容易理解。
3.学生读第三章。
请学生翻译此段,注意“治、至”等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然后分析、讨论本段所显示的哲理意味。
要抓住“治”的分析,区别韩非和管仲的不同侧重。
4.学生朗读第四节并进行简单翻译。
教师总结、纠错并指出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理解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道理:兼容并包。
目的:立国、治学要海纳百川。
(辞、厌)。
第四步:讨论、分析:课文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因为学生可能对“喻”的理解仅限于表面,所以必须提示,以澄清误解。
教师补充“喻”的理解:“设喻”?或“喻、感悟、理解”兼而有之?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总结:《诸子喻山》是借助对山的有关议论,展示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对山、对与山有关事物的思索和感悟,表达了他们由此而悟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学习时要通过对文意的理解领悟这些深刻的内涵。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上册《诸子喻山水》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上册《诸子喻山水》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是高二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学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与分析,文学思想的理解,语言表现的把握等。
本次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诸子喻山水》。
《诸子喻山水》是一篇富有哲理、浅显易懂的散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儒家思想。
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对寓意隐喻的探究。
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内容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诸子喻山水》文学作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掌握作品结构,深入阅读文学作品;2.学习文学作品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构建方法;3.尝试对作品的意象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人文关怀、人文素养教育;5.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写作等能力,使其成为具有文化品质的公民;教学内容包括:作品阅读、分析、解读,个人思考和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整体阅读教师在授课前先让学生阅读本次课程所涉及的原文,即《诸子喻山水》一文。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整个文章的构思,并着重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教师在课程安排中需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应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第二步:小组分析在小组分析阶段,教师按照不同的小组组成原则将同学分成数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
教师先带领学生分析作品的构思和沟通技巧,然后引导小组学生进行作品分析,分别讨论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寓意与象征等等。
第三步:班级互动讨论在班级互动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进行班级互动的讨论。
学生展现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和看法,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激发自己的对图像及意象的思考与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喻山水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古代先哲们以山水为喻所阐述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学习本文以山水设喻说理的形象化议论的技法。
积累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说明:
本文选取了孔子、孟子、韩非子、管子、老子、孙子等六位先哲们有关“为人”、“为事”的议论材料,这些材料是独立的,但也有某种联系。
在说理方法上,把抽象转化为形象,他们都是以山水的物态、物性为依托,把对人生的理解,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责任感的探索形象地呈现出来,这种灵动的思维形式,无疑构成了教材教学的亮点;在内容方面,这几则材料具有互阐性和互补性。
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组织教学,既可以化繁为简,避免交叉内容的重复教学,又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为人”、“为事”的道理,较好地完成人文性教学目标。
诸子,作为刚跨入高二的学生来说,文字仍然是一大障碍。
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完成本文常见实词虚词的积累,仍然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领会各则材料中寓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本文形象化议论的方法。
说明:
本文节选诸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文学内涵,教师设计教学要考虑基础性课程特点和高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围绕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忌求广求深和面面俱到,对诸子材料中的哲理研讨,可以鼓励学生从文本出发而又能自圆其说的多元解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对于难点的突破,力求做到教师“举一”而学生“返三”,增加课堂的思维容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
激发兴趣1、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旅游的经历,请大家交流一下,到过哪些名山大川,有什么感受?
大自然中的山水,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感也给我们带来灵感,今天让我们从诸子大家对山水的体悟中,学习为人为事的道理。
1、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求:既要有具体的旅游景点,又要阐发自己的感受。
如果感受仅停留在山奇水异的美感上,教师可适当的引导,最好是从山水中感悟到一些“为人”、“为事”的道理。
为解读铺垫。
从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可以让
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跟上教学节奏,也可以减少解读哲理性常出现的沉闷气氛。
有助于学生走入文本。
从作品入手走进作者《诸子喻山水》中的十一则材料分别选自哪六部哲学著作?请同学对作品及相关作者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对作者作品的简介,教师要适当的指导。
要求:作品基本情况及核心内容;作者的基本情况:积累文化、文学知识,同时为阅读文本作必要的准备。
从词句入手走进文本1、请大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对个别有疑问的词作好标识2、指定学生对句子文意疏通,标识有疑问的句子,课堂上交流解决。
提示学生注意的字词:读音:乐、闻;通假字:必、厌、知、混混、尔、科、正;多义字:厌、覆、舍、尤、因、之等;活用词:圣、乐、耻、小等。
对文意的疏通应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口译,教师作适当的点评。
进行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是古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而疏通文意是文本研读的必经之路,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方法上可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
从技法入手揭示寓意本文的主要写法在“喻”,从技法入手,抓住本、喻体的相似点,逐步揭示寓意,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对于文本的研读,以孔子《论语•雍也》作为切入口来设计教学,主要围绕两个大问题展开:
孔子说“知者乐水”;智者为什么乐水?指导学生品读文本,分三个层次进行:
水有怎样的物态物性?这些物态物性会引起你哪些生活联想?
智者为什么乐水?2、子曰:“仁者乐山”,指导学生整体品读文本,分三个层次进行:诸子抓住山的哪些方面设喻?联系生活实际你会有哪些思考?
“仁者”为何“乐山”?1、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来探讨这些问题:
水的常态是“动”,“不舍昼夜”的动力来自于有“本”,方式是“避高趋下”“因地制流”“盈科而后进”;秉性为“利物不争”、“柔之克刚”;水的终极目标是海,能成海是因为“善下”“不择小助”等等。
生活联想:时光易逝,往事不再;“为事”要务本求实,循序而进,随机应变;为人应该心胸宽阔,名实相符,甘居人下,柔中有刚……
智者达于事理、周流无滞,其核心在“动”与水的物态物性相通,因而乐水。
2、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来探讨这些问题:
诸子以“为山”、“成其高”设喻。
“为山”的成败在“吾往”、“吾止”;“成其高”的原因在“不立好恶”、“不辞土石”。
联系生活的思考:“为事”成败责任在己,要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为人”要反省自己宽容别人……
仁者安于义理厚重不迁,核心在“静”,与山的物性相融,因而乐山长寿。
这样的教学设计涉及的本文内容虽然并不周全,但是从各自独立的章节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来组织教学,也许更符合编者的意愿。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由山水生发的联想和思考,能提高学生进行多元化思维德兴趣。
从主旨入手作适当拓展1、文中借助哪些特定的“人、事”来完成寓意的呈现的?2、从主旨方面作适当的拓展:此处提供两个方向:
诸子“为人、为事”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诸子“为人、为事”的现实意义。
1、主要选取了“为山”止、进,为君治国,为士治学,为兵形势等特设情境,来完成“为人、为事”的道理呈现,启示我们“为人”要省察自己,宽容别人,有为而不争;“为事”要务本求实,循序而进,坚持不懈,适时变通……
思路参考:
可以从后世名人的作品及“为人、为事”的典型事件上找依据。
可以从当今主流的人生观、价值观角度去评判其意义。
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为了发挥好例子的效果,必须作适当
的拓展,或许有助于激活学生陈积的知识、情感,或许有助于赋予传统文化知识新的活力。
布置作业1、节选诸子,让学生课外阅读。
写一篇500字短文,记叙一次旅游经历,重点写出感悟。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作业。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思路点拨
此文还可以采用比较法组织教学,选择两则喻山章节,从山的形象、寓意、说理特点上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学、文化的层面研读。
练习举隅
请从文中选出最喜欢的章节,列举你喜欢的理由。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孔子、孟子、韩非子、管子、老子、孙子基本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山水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人称作哲理山水、诗情山水等。
请任选几篇诗情山水的作品进行阅读,并与《诸子喻山水》比较表情达意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