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1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1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1.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1.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
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
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
再次,对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2实施分层教学的步骤
2.1创设良好的氛围
分层教学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
为了不给后进生增加心里负担,我反复做了分层前的准备工作。
分层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阶层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学生普遍都能接受。
2.2学生层次化
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情况,按前期的课堂提问表现,平时形成性测试情况,学习能力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
在此基础上,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含有好、中、差学生的层次学习小组,为了避免由于分级分组造成学习不良学生受歧视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采用班级内异质分组做法,这种分组不打破学生座次,不宣布学生等级,只宣布每组学生姓名和对每组人员的分别要求。
这样不但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又能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间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产生,而且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希望,学生的荣誉感、好胜心会激励组内互助组间的竞争,引导学生间进行多向交流,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奖励并恰当调整其目标要求,诱导学生的注意、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2.3教学目标层次化
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具有多向性和科学性。
制定分层目标必须精心钻研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学生,三者不可缺一。
层次目标要明确而具体,从教材内容上来说可分为记忆性目标、理解性目标和运用性目标。
在制定目标时做到保“底”而不封“顶”,保证每位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改变过去“一刀切”、“一步到位”的做法,对待后进生采取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优生则允许超大纲、超进度,这样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准确把握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4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
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
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
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
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
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例如,高一“函数概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 什么叫函数?映射?
② 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
③ 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④ 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
⑤ 你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
⑥ 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
然后让A层学生回答① ② 题,B层学生回答③ ④ 题,C层学生回答⑤⑥题。
通过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
又可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函数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
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了函数概念后,又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① 函数由哪三个要素组成?与映射有何关系?
② 如何求自变量x取a时的函数值f(a)?并说明f(a)与f(x)的异同。
③自变量是否一定用x表示?两个函数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④说出二次函数f(x)=2x2+2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并求f(0),f(1),f(a),f(x+1)。
⑤下列各式能表示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1)y=x-12)y=11-x3)y=x-1+ 11-x4)y2=x2⑥下列各组中是否表示同一函数?为什么?
1)y=x2与z=u2 2)y=x与y=x2x3)y=x2与y=(x)2先让C层学生解决
①②题后,请B层学生解决③④题,再由A层学生解决⑤⑥题。
从而使全体学生悟出道理,学会方法,掌握规律,提高了信心。
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
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趣味数学,以便活跃课堂,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
2.5作业布置层次化
作业要求也分层次。
对困难生一般布置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
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提高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
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综合性),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困难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2.6课后辅导层次化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培优工作的目的,是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爱好数学的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于学习化学确有困难的.学生扶他一把,通过课后个别辅导及时补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对学困生的辅导,还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补救上,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取得好的成效。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做法,可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困难生每堂课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优生每堂课都能吃的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
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