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分配问题》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 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      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认识连比。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生长点:1.重点: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三个数量连比的意义,正确计算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一堆黄沙, 运走的吨数与剩下吨数的比是4:3, 把运走的吨数看作( )份,剩下的就有这样的( )份,总吨数就有这样的( )份。

运走的吨数占这堆黄沙的(),剩下的吨数占这堆黄沙的()。

2、公鸡和母鸡只数的比是5:7。

公鸡的只数是总只数的(),母鸡的只数是总只数的(),公鸡是母鸡的(),母鸡是公鸡的()。

3.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定的比来分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课1.教学例5(1)提问:3:2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学生讨论。

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③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号,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5,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方法一:3+2=5 30÷5X3 30÷5X2方法二:30X3/(3+2) 30X2/(3+2)方法三:30÷(1十3/2)方法Ⅳ:30÷(1+2/3)(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列出比例式,并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

2. 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灵活运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和小华一共收集了30个邮票,其中小明的邮票是小华的邮票的两倍,请问小明和小华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例题:甲、乙两人共收集了40个邮票,其中甲的邮票是乙的邮票的三倍,请问甲和乙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2.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甲的邮票数 / 乙的邮票数 = 3 / 13. 教师引导学生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甲的邮票数 = 40 ×(3 / 4) = 30,乙的邮票数= 40 × (1 / 4) = 10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丙、丁两人共收集了50个邮票,其中丙的邮票是丁的邮票的四倍,请问丙和丁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按比例分配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男生的数量是女生的两倍,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2.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男生的数量 / 女生的数量 = 2 / 13. 教师引导学生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男生的数量= 60 ×(2 / 3) = 40,女生的数量= 60 × (1 / 3) = 20五、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比例式的列出和解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公式和万分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思考与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概念及解法(1)比例分配的概念比例分配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某些物品或数额。

在比例分配问题中,一般需要先确定物品/数额的总量,再按照给定比例进行分配。

(2)比例分配的解法① 比例公式法设物品/数额总量为S,分成n份,每份分得的物品/数额数量分别为$x_1,x_2,\\cdots,x_n$,比例为 $k_1:k_2:\\cdots:k_n$,则每份分得的物品/数额数量可用下式计算:$$ x_1:x_2:\\cdots:x_n=k_1:k_2:\\cdots:k_n\\\\x_1=\\frac{k_1S}{k_1+k_2+\\cdots+k_n},\\x_2=\\frac{k_2S}{k_1+k_2+\\cdots+k_n},\\ \\cdots,\\x_n=\\frac{k_nS}{k_1+k_2+\\cdots+k_n} $$② 万分数法万分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比例分配解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比例中的数字乘以10000,然后直接按比例分配。

万分数与比例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text{万分数}=0.01\\% $$例如,比例5:3的万分数为5000:3000,即5:3=5000:3000。

2.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1)例题小明家的月收入为10000元,月支出为6000元,其余部分用来购买日常用品。

小明计划按照4:3:3的比例分配,求他在购买日常用品上的花费。

解:应用比例公式法,我们可知:$$ 4+3+3=10\\\\ \\begin{aligned} &\\text{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quad=10000\\times\\frac{3}{10}\\\\ &\\quad=3000\\ \\text{元}\\end{aligned} $$故小明在购买日常用品上的花费为3000元。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模型。

2. 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3. 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概念,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模型,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模型。

(3)教师示范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5. 课后作业(1)布置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学习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按比例分配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给予指导和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文档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文档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情景导入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拉萨路小学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图片)计算机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为拉小的一员,你们想不想了解学校的电脑房是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评析:从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复习铺垫我们学校2019 年只有一个计算机室。

提问:请你们猜猜看当时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2019年计算机房的条形统计图,48 台学生电脑和3 台教师电脑。

)提问: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比1。

48:3=16:1教师电脑和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1 比16。

3:48=1:16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教师电脑台数的16 倍。

483=16教师电脑的台数占学生电脑台数的。

348=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48(48+3)=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3(48+3)=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总台数看作单位1。

)小结: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也就是说在电脑总台数中,学生电脑占16 份,教师电脑占1 份,一共是17 份,学生电脑占总台数的,教师电脑占总台数的。

【评析: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做铺垫。

】二、新授1.教学例1(改编)2019年我们面对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普及课,这时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购进了一批电脑。

(1)出示2019 年的条形统计图。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104台,教师电脑8 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教学目标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②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③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④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3.出示投影图: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学生说,老师写在胶片上:①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②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某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小队。

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60÷5=12(吨)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实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例1 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按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分析:①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

(画图)②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①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板书)总份数: 3+2=5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单元《按比分配》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比例的概念,按比分配的方法,以及如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按比分配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有一块巧克力,小明想要其中的1/3,小红想要其中的1/4,他们应该如何分配?”3. 练习: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按比分配的方法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将它们按照2:3的比例分给小红和小刚,请计算小红和小刚各自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答案:小红应得到6个苹果,小刚应得到4个苹果。

2. 题目:一家电器店将利润按照4:5的比例分配给店长和员工,如果店长得到了3200元,请问员工应该得到多少元?答案:员工应得到400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和难重点的确定,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精心设计。

再次,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学过程的细节,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的反思和拓展延伸,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于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按比分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按比分配》的课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按比分配的概念和应用整体上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理解并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比例的转换和分数分配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2)熟练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教师应强调比例尺的概念,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比例尺在地图、平面图等场景中计算实际距离。
举例:在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公里,如何计算地图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
(3)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分配问题:培养学生将按比分配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家庭预算分配、购物优惠等。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按比分配是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将一定的数量进行分配的方法。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购物打折、家庭预算分配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一家三口按照2:3:5的比例分配1000元压岁钱,具体如何计算每个人分得多少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的概念和按比分配的计算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比例的转换和分数分配问题,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2023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 学习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基本方法;2. 能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各种应用问题;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3.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先让学生分组在班级内进行笔算活动:假设班级有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现要发一盒30颗糖果,请求出男生和女生各应得多少颗糖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大家的笔算方法,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问题的根本在于“按一定比例分配”。

2. 呈现概念:在学生自行探讨、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呈现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3. 分析方法:通过多组具体的数值应用问题,讲解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包括建立比例等。

4. 练习应用:通过一些典型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课堂比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某班级总人数是60人,其中男女各半,现要为学生涂墙,男生负责涂墙的3/5,女生负责涂墙的2/3,求男女生分别应涂墙多少面积?(2)某厂家生产电子集成电路板,5个工人需要生产100个PCB板,现经过质量检验,结果有8%的产品不合格,求合格数量的PCB板应该由多少名工人生产?(3)某家公共厕所,供男女用厕所3个,其中男用厕所比女用厕所多1个,正在用厕所的人数比等待的人数多1人,问男女生各在等候多少人?(4)某公司自有汽车50辆,按比例分给2个管理单位,第一个单位得汽车的1/3,第二个单位得汽车的2/5,问两个单位分别得到多少辆汽车?5. 课堂综合运用:根据学生自主思考,并依据能力,以小组形式编写5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目,与智力大比拼。

四、课后复习1. 反复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逐步掌握基本计算方法;3. 多进行应用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2. 利用生活实际环境中所发生的按比例分配问题做引入,不仅触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3.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强小组合作与竞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2.能够日常生活中运用比例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在题目的条件下确定比例,计算题目中所涉及的数据。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比例概念及表示法。

2.比例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和日常应用。

四、教学难点分析题目中涉及的比例关系,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比例概念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比例场景引导学生,对比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教师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比例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比例应用题的步骤。

3.课堂练习:设计多种类型的比例应用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4.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练习类似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比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菜谱上的配料、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比例等,引导学生对比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比例的定义:比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用两个数的比值表示,用冒号或分数表示,如“3:2”、“3/2”。

2.比例的表示法:冒号表示法、分数表示法、百分数表示法、小数表示法。

3.比例应用题的解决步骤:(1)确定题目中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比例关系;(2)根据已知的比例和已知数量,求出未知数量;(3)检验所求结果是否符合题意。

4.示例讲解:例1:小明打篮球,他的身高为1.2米,身高和球的比例为5:3,求篮球的高度。

解:身高和球的比例为5:3,所以小明打篮球时,篮球的高度也是5:3,设篮球的高度为x,那么有1.2/5=x/3,解出x=0.72,所以篮球的高度为0.72米。

例2:张三开车去旅游,总行程为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行驶的里程与全程的比例为3:5,求张三行驶的高速公路里程。

解:张三行驶的高速公路里程与全程的比例为3:5,设高速公路行驶里程为x,那么有3/5=x/800,解出x=480,所以张三行驶了480公里的高速公路。

精选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文档

精选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文档

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文档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文档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案是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情景导入老师,这里有一些照片。

让我们看看。

(电脑展:拉萨路小学学生学习电脑信息技术的图片)计算机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为拉小的一员,你们想不想了解学校的电脑房是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评析:从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复习铺垫2022我们学校只有一个机房。

提问:请你们猜猜看当时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2021年计算机房的条形统计图,48台学生电脑和3台教师电脑。

)提问: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可以回答:第1页(学生计算机与教师计算机的比例是16:1。

48:3=16:1。

教师计算机与学生计算机的比例是1:16。

3:48=1:16。

学生计算机的数量是教师计算机数量的16倍。

483=16。

教师计算机的数量占34。

8=学生计算机的数量占48(48+3)=教师计算机的数量解释。

3(48+3)=学生计算机与教师计算机的比例为16:1。

(计算机演示)学生的计算机数量占总数的%。

(16/16+1)教师电脑数量占总数的%。

(1/16+1)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总台数看作单位1。

)学生计算机与教师计算机的比例为16:1,即在计算机总数中,学生计算机占16台,教师计算机占1台,共17台,学生计算机占总数,教师计算机占总数。

[评估和分析:为以后学习的比例分配铺平道路。

]2、新补助金1.教学例1(改编)2022,为4至6年级的所有学生开设信息技术普及课程。

这时,学校购买了一批计算机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1)显示2022的条形图。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doc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doc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题关键: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掌握怎样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准备1.复习比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妈妈有10块糖,平均分给哥哥和弟弟。

每人可以得到几块糖?提问:妈妈是怎样分的?如果妈妈分给弟弟6块,分给哥哥4块,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多少?提问: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配的问题。

学习新课1.讲解例2。

例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这道题是一道分配问题的应用题,想一想:分谁?按照什么分?求的是什么?分析思考:看到播种大豆和玉米面积的比是3∶2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倍数关系?小组讨论。

④玉米的面积与播种总面积的比是2∶5,玉米面积是播种面积的各小组选代表汇报,教师提前把学生要汇报的内容制成活动投影片,逐步出现。

解答例2。

①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方法a:3+2=5播种大豆的面积10053=60播种玉米的面积10052=40方法b:总面积平均分成的份数为3+2=5③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验?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2.练习:第62页中的做一做。

六一班和六二班订《少年科学》的人数比是3∶4,两个班共订了49份。

两个班各订了多少份?弄懂题意。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配》教案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配》教案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配》教案教学内容:分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分配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说明分配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学例11、活动。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口答说明,教师利用实物木棒第一种放法:_________第二种放法:_________第三种放法:_________第四种放法:_________2、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为什么?经过简单交流,学生不难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3、做一做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为什么?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

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找到数学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

二、学例21、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

2、说你的思维过程。

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4本书。

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3、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结果。

与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4、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52=21 (至少放3本)72=31 (至少放4本)92=41 (至少放5本)说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分配问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分配问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分配问题》教案第1课时分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分配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说明分配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学例11、活动。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口答说明,教师利用实物木棒第一种放法:第二种放法第三种放法:第四种放法2、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为什么?经过简单交流,学生不难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3、做一做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为什么?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

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找到数学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

二、学例21、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

2、说你的思维过程。

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4本书。

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3、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结果。

与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4、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52=21 (至少放3本)72=31 (至少放4本)92=41 (至少放5本)说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教学目的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习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习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②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③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④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3.出示投影图: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学生说,教师写在胶片上:①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②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XXXX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均匀分给5个小队。

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60÷5=12(吨)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方才我们解习题的方法叫均匀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相熟,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习题。

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均匀分配吗?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均匀分配给各单位吗?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依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习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习题。

例1 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依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学生读习题,剖析习题中的条件与问习题,老师把条件与问习题简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习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剖析:①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

(画图)②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均匀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①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均匀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板书)总份数: 3+2=5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

六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教学目的1.使先生了解的意义.2.掌握运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3.培育先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教学重点掌握运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题的实践运用.教学进程一、温习引入〔一〕填空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二〕口答运用题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当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义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1.先生口答:1002=50〔平方米〕2.教员提问这是一道分配效果,分谁?〔100平方米〕怎样分?〔平均分〕六年级先生和二年级先生承当异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义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3.说话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效果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依照什么分配吗?明天我们继续研讨分配效果.〔板书:分配〕二、讲授新课〔一〕把温习题2添加条件假设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二〕教员提问1.分谁?〔100平方米〕2.怎样分?〔按3∶2分〕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三〕思索:由假设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倍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样想的?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 202=40〔平方米〕方法二:3+2=5 100 =60〔平方米〕100 =40〔平方米〕方法三:100〔1+〕=60〔平方米〕 60 =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方法四:100〔1+〕=40〔平方米〕 40 =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五〕比拟思绪:这几种方法中,你以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第二种,思绪简捷,计算简便〕副标题#e#1.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绪?〔1〕求出总份数〔2〕各局部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3〕依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六〕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检验?1.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能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2.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方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七〕练习一个农场方案在100公顷的地里收获大豆和玉米.收获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收获多少公顷?〔八〕教学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义务,依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1.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分配什么?依照什么来分?怎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2.先生独立解题〔1〕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2〕一班应栽的棵数:280 =94〔棵〕〔3〕二班应栽的棵数:280 =90〔棵〕〔4〕三班应栽的棵数:280 =96〔棵〕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90棵、96棵.〔九〕小结1.观察我们明天学习的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总数量和各部重量的比,求各部重量.2.怎样解答?先求总份数,各部重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重量.3.我们把具有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效果叫做运用题.板书〔补充课题〕:按比例4.教员提问:分谁?怎样分?板书:把一个数量依照一定的比来停止分配.三、稳固练习〔一〕六年级〔2〕班共有42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二〕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区分是多少厘米?1.还是效果吗?2.假设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三〕判别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7+3=10 20 =14〔厘米〕 20 =6〔厘米〕【错,要分的不是20厘米】〔四〕思索:平均分是不是的运用题?依照几比几分配的?四、课堂小结明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这种运用题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解答?五、课后作业〔一〕一个乡共有拖延机180台,其中大型拖延机和手扶拖延机台数的比是2∶7.这两种拖延机各有多少台?〔二〕修建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种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这种混凝土,需求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三〕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四〕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依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求药粉多少千克?六、板书设计。

《分配》教案(通用6篇)

《分配》教案(通用6篇)

《分配》教案(通用6篇)《分配》篇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填空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口答应用题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口答:100÷2=50(平方米)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板书:分配)二、讲授新课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2、提问: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按3 :2分)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六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2/3(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小组汇报结果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20×3=60(平方米)20×2=40(平方米)方法二、3+2=5 100× 3/5=60(平方米)100× 2/5=40(平方米)方法三、100÷(1+2/3 )=60(平方米)60× 2/3=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方法四、100÷(1+3/2 )=40(平方米)40× 3/2=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第二种,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①求出总份数②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③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分配问题》教案
第1课时
分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分配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说明分配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学例1
1、活动。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口答说明,教师利用实物木棒
第一种放法:第二种放法
第三种放法:第四种放法
2、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为什么?经过简单交流,学生不难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3、做一做
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为什么?
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

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找到数学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

二、学例2
1、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
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

2、说你的思维过程。

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4本书。

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3、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
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结果。

与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4、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52=21 (至少放3本)
72=31 (至少放4本)
92=41 (至少放5本)
说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5、做一做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为什么?
想:每个鸽舍飞进2只鸽子,共飞进6只鸽子。

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1个或2个鸽舍,所以,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2、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家庭作业》第20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