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实验八
实验八Fe3+、Al3+离子的分离
实验八 Fe 3+、Al 3+离子的分离——液-液萃取与分离[实验目的]学习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初步了解铁、铝离子不同的萃取行为。
学习萃取分离和蒸馏分离两种基本操作。
在6mol ·L -1盐酸中,Fe 3+离子与Cl -离子生成了[FeCl 4]-配离子。
在强酸-乙酸萃取体系中,乙醚(2t E O )与离子结合,生成了离子(2t E O ·H +)。
由于[FeCl 4]-离子与2t E O ·H +离子都有较大的体积和较低的电荷。
因此,容易形成缔合物2t E O ·H +·[FeCl 4]-,在这种离子缔合物中,Cl -离子和2t E O 分别取代了Fe 3+离子和H +离子的配位水分子,并且中和了电荷,具有疏水性,能够溶于乙醚中。
因此,就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了。
Al 3+离子在6mol ·L -1盐酸中与Cl -离子生成配离子的能力很弱,因此,仍然留在水相中。
将Fe 3+离子由有机相中再转移到水相中去的过程叫做反萃取。
将含有Fe 3+离子的乙醚相与水相混合,这时体系中的H +离子浓度和Cl -离子浓度明显降低。
离子2t E O ·H +和配离子[FeCl 4]-解离趋势增加,Fe 3+离子又生成了水合铁离子,被反萃取到水相中。
由于乙醚沸点较低(35.6),因此,采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就可以实现醚水的分离。
这样Fe 3+又恢复了初始的状态,达到了Fe 3+、Al 3+分离的目的。
[实验用品]仪器:圆底烧瓶(250mL )、直管冷凝器、尾接管,抽滤瓶、烧杯、梨形分液漏斗(100mL)、量筒(100mL)、铁架台、铁环液体药品:FeCl 3(5%)、浓盐酸(化学纯)、乙醚(化学纯)、K 4Fe(CN)6(5%)、NaOH(2mol ·L -1、6mol ·L -1)、茜素S 酒精溶液、冰水、热水材料:乳胶管、橡皮管、玻璃弯管、滤纸、pH度纸[基本操作]1.萃取,参见第六章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实验一:假期里,爸爸带着小军出门旅行,他们抵达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在那边小军看到奇异独到的火山群,小明忍不住向爸爸提了一个问题:火山是怎么形成的?请试着帮爸爸给小军解答一下,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火山的形成可能和地下的压力有关我的方案: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将番茄酱放入土豆泥中,而后在下边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出来。
我的发现: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缝向上涨,在地壳比较单薄的部位也许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我的结论: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缝向上涨,在地壳比较单薄的部位也许地壳裂缝距地壳较近处,上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实验二:近几年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危害,试想一下地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学生一我的猜想:地震是因为地下岩层发生破碎产生的我的方案: 1、将桌子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到桌子上。
2、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
我的发现:经过挤压,在压力作用下,毛巾成了褶皱状。
我的结论: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遇到的力大到不可以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忽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惹起地震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学生二我的猜想:地震是因为地下岩层发生破碎产生的我的方案: 1、两手握住木棍的两端2、两手用力,将木棍折断我的发现:木棍折断时发出“啪”的声音,同时手有激烈的震感。
我的结论: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遇到的力大到不可以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忽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惹起地震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实验三:一天,小明和小军在溪边嬉戏,小明对小军说:“你发现没有,这里的石头都是圆的,和路上的石头不一样样,路上的石头有棱角。
实验八小龙虾的解剖
实验八小龙虾的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龙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了解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具备初步识别甲壳动物常见种类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小龙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
三、实验材料活体小龙虾,解剖器具,解剖盘,放大镜,显微镜四、实验操作(一)、外部形态结构的解剖及观察1. 解剖步骤:(1). 首先左手持虾,使其腹面向上;然后用镊子将虾左侧附肢摘下,并按原来顺序排列在解剖盘或硬纸片上,用放大镜自前向后依次进行各附肢的观察。
(2). 用剪刀剪去小龙虾头胸甲的右侧鳃盖,观察呼吸器官—鳃。
(3). 用镊子自头胸甲后缘至额剑处,仔细地将并没有胸甲与其下面的器官剥离开;再用剪刀自头胸甲前部两侧到额剑后剪开并移去头胸甲;然后用剪刀自前向后,沿腹部两侧背板和侧板交界片处剪开腹甲,用镊子略掀开背板,观察肌肉附着于外骨骼内的情况;最后小心地剥离背板和肌肉的联系, 观察肌肉及循环系统。
(4). 摘除心脏,观察生殖腺。
(5). 用镊子轻轻移去生殖腺,剪去一侧肝脏,观察整个消化系统。
(6). 剪去胃和肝脏,观察排泄系统。
(7). 剪去除食管外的其他内脏器官和肌肉,沿中线剪开胸部底壁,小心剥离观察神经系统。
2. 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1). 头胸部及其附器的观察头胸甲;额剑;复眼;颈沟;鳃盖;鳃腔。
附肢(13对):A 头部及其附器:共5对小触角:大触角:大颚:第一小颚:第2小颚:B 胸部及其附器:共8对,原肢无2节。
3对颚足、5对步足(2)腹部及其附器5对游泳足:原肢2节;前2对腹肢,雌雄有别。
雄虾第一对腹肢变成管状的交接器,雌虾的退化;雌虾第二腹肢细小,外肢退化。
第三、四、五对腹肢形状相同,内,外肢细长而扁平,密生刚毛。
1对尾肢:内外肢特别宽阔成片状,外肢比内肢大,有横沟分成2节;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
(二)、内部器官系统的解剖和观察1.呼吸器官:观察足鳃,关节鳃,肢鳃足鳃:着生在附肢基部两侧关节鳃:着生在体壁与附肢间的关节膜上肢鳃:为附肢的一部分形成。
实验八 损伤小白鼠一侧小脑的效应
损伤小白鼠一侧小脑的效应一:实验目的一侧小脑损伤后的动物,躯体运动表现异常,通过对异常运动的观察,了解小脑的运动机能二:实验原理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等机能,当小脑损伤后,随着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失调及平衡失调三:实验动物与器材小白鼠,常用手术器械,大头针,乙醚,棉花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用乙醚麻醉小白鼠(呼吸变慢时表示动物已麻醉)2、自头顶部至耳后沿正中线剪开皮肤,将颈肌向下剥离。
透过透明的颅骨即可看清小脑的位置,用大头针刺穿颅骨,直达小脑(2-3mm),搅毁该侧小脑(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脑干)。
3、待小白鼠清醒后,可见其向一侧旋转或翻滚。
如损伤较轻,小白鼠向健侧旋转;损伤较重时,则向损伤侧翻滚。
4、将实验用完的小白鼠断颈处死后弃之。
五:思考题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小脑的生理机能答:小脑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六:拓展与思考向豚鼠右耳灌入氯仿溶液,约8分钟后豚鼠出现明显反应。
豚鼠向灌注了氯仿的耳朵一侧翻滚,情形犹如小白鼠重度毁脑的反应,说明其内耳的前庭系统受到破坏,前庭系统在调整身体姿势和维持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体心音听诊一:实验目的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二:实验原理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得高低。
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指导
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指导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了解植物叶子的样子。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左眼向目镜看,左手旋转调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右手拿笔做记录。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观察时不要随意挪动显微镜,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二:帮同学找父母【活动名称】帮同学找父母【活动目标】知道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外貌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
【活动材料】父母的照片【活动过程】1.组长收集自己小组内同学父母的照片。
2.组间交换照片。
3.小组内观察其他小组同学父母的照片,找出其体貌特征,和班内同学的体貌进行对比,帮同学找到父母。
【活动结论】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之处,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实验三:空气的成分实验【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探究空气是否是单一气体的实验)【实验材料】水槽、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等【实验方法】1.取一个水槽,倒入少量的有颜色的水,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然后用去掉瓶底的矿泉水瓶罩住。
观察现象。
2.先把水槽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拧开瓶盖,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蜡烛刚被罩住时能燃烧,过了一会儿蜡烛熄灭了。
瓶内的水面上升了。
2.木条的火焰立即熄灭了。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气体,有一部分气体能支持燃烧,有一部分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四: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实验名称】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砖块、纸条、木条等【实验方法】1.尝试用酒精灯的火焰点燃砖块。
2.分别用酒精灯的火焰点燃木条和纸条,对比被点燃时间。
3.观察点燃的酒精灯,然后盖上灯帽,观察现象。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材料
小五科学上册抽测实验说明
实验一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竹筷
实验二:探究卵石的成因
实验器材:广口瓶(带盖)、烧杯、碎砖块、水
实验三声音的产生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木槌、音叉、水槽(盛一半水)
实验四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大鼓、鼓槌。
实验五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鼓槌、鼓、碎纸屑。
实验六水的蒸发吸收热量实验
实验材料:温度计、棉纱、支架、水、钟表。
实验七水沸腾实验
实验材料: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热水、秒表
实验八水蒸气凝结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两块玻璃片、试管夹、热水
实验九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材料:广口瓶、温水、冰块。
实验八 蛋壳中钙镁含量测定
2、测定
移25mL待测液至锥形瓶 加25mL纯水 加5mL缓冲液 一份待测样 加2d EBT 用0.0100mol/L EDTA滴定ຫໍສະໝຸດ 滴定终点 平行测三份,数据处理
四、数据处理
项目
m蛋壳/g VEDTA初/mL VEDTA末/mL VEDTA /mL V平均/mL 平均偏差mL 蛋壳中的Ca含量%
二、仪器与试剂
1、仪器:烧杯、250mL容量瓶、25mL移液 管、洗耳球、电炉、50mL酸式滴定管、铁 架台、蝴蝶夹。 2、试剂:0.01000mol/L的EDTA标液、缓冲 溶液、EBT、6mol/L的HCl、95%乙醇、去 离子水 3、样品:鸡蛋壳
三、步骤
1、蛋壳预处理
蛋壳洗净 加水煮5~10min 去蛋白蛋壳 小火烤干 研磨 称取0.2g蛋壳粉 滴加少量浓HCl 微火加热至溶解 蛋壳溶液 定容至250mL 有泡沫可加2d 95%乙醇 待测液
实验八 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林若川
一、原理
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CO3、 蛋白质、色素及少量Fe、Al。在pH为10的溶 液中,用EBT作指示剂,可用EDTA测定钙 镁离子的含量。 加入EBT时: Ca2+(Mg2+)+EBT(蓝)=Ca-EBT(酒红)+4NH3 用EDTA滴定发生反应: Ca-EBT(酒红)+H2Y2-=CaY2-+2H++EBT(蓝)
1
2
3
五、实验安排
1、EDTA每小组150mL 2、缓冲剂用洁净10mL量筒到讲台缓冲剂洗 瓶量取,并立即转移入锥形瓶。 3、若蛋壳粉定容无泡沫可不加乙醇。
实验八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调节和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图,加深对各种干涉条纹特点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设备】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扩束镜、小孔光阑、白炽灯、毛玻璃显示屏。
【实验原理】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简介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百多年前,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为了要测量“以太风”而设计出来的一种精密测长仪器,它是用“光的分振幅法”,将一束光分成两束相干光,经过分得很开的路径以后重新相遇而干涉的原理制成的。
由于仪器设计得巧妙,用途广泛,测量长度精密准确,为当时空前启后的发明,从而迈克尔逊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
实验室最常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其原理图和结构图如图1所示。
[1]底座 [2]水平调节螺钉脚 [3]导轨架 [4]丝杆 [5]拖板 [6]动镜M1 [7]调节螺钉(3只) [8]定镜M2 [9]调节螺钉 [10]水平拉簧螺钉 [11]垂直拉簧螺钉[12]分光板 P1 [13]补偿板P2 [14]粗调手轮 [15]读数窗口 [16]微调手轮 [17]米尺[18]支架杆和夹紧螺丝 [19]显示屏M1和M2是在互相垂直的两臂上旋转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背面各有三个调节螺旋,用来调节镜面的方位;M2是固定的,M1由精密丝杆控制,可向臂轴前后移动,其移动距离由-2-4转盘读出。
仪器前方粗动手轮值为10mm,右侧微动手轮的分度值为10mm,可估-5读至10mm,两个读数手轮属于蜗轮蜗杆传动系统。
在两臂轴相交处,有一与两臂轴各成45°的平行平面玻璃板P1 ,且在P1的第二平面是镀以半透(半反射)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近似相等的反射光1和透射光2,故P1板又称为分光板。
P2也是一平行平面玻璃板,与P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P1相同。
由于它补偿了1和2之间附加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
从扩展光源S射来的光,到达分光板P1后被分成两部分,反射光1在P1处反射后向着M1前进;透射光2透过P1后向着M2前进,这两列光波分别在M1、M2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到达E处,既然这两列光波来自光源上同一点,因而是相干光,在E处的观察者都能看到干涉图样。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9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名称:研究木材特点 实验目的:研究木材的特点。 实验用品: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 电池、导线、小灯泡、水槽等。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烧木材,看哪种容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比较软硬。 4、将木材放在水中,看木材的浮沉现象。 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实验结论: 木材易燃,有花纹,软硬程度不同,有沉有浮,干木材不导电。 实验日期: 2014年11月17日
实验14 实验名称: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实验目的:研究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实验用品:温度计、支架、棉纱、表。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浸入水中,记录这 时的温度。 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结论: 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实验日期: 2014年12月8日
实验15 实验名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目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用品:瓷盘、湿巾、支架、酒精灯、火柴、水。 实验步骤: 1、两个同样的瓷盘,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一个放置 在桌面上,一个放在火上加热。观察哪个蒸发的快。 2、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展开,一块折叠两次,观 察哪块蒸发的快。 3、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放在阴凉处,一块放在通 风处,观察哪块蒸发的快。 实验结论: 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加快蒸发。 实验日期: 2014年12月8日
实验2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地震的成因。 实验用品: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 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 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 岩层在受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 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实验日期: 2014年9月17日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演示实验4个,分组实验23个
年级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需准备的实验器材、药品等
分组
演示
实验方法
五年级上册
一、生物与环境
2、种子发芽实验(二)种子来自芽实验植物种子、花盆、小铲、泥土、水、滴管、剪刀等。
√
实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放大镜、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装置。
滑动和滚动
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
实验
8、设计制作小赛车
设计小赛车
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一辆做好的小车。
√
制作
√
制作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秒表、冷水、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等。
√
观察
五年级上册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温度对岩石的作用
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
实验
4、土壤中有什么
土壤的组成
湿、干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
实验制作
5、光与热
光与热
凹镜、凸镜,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
实验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颜色与光和热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
实验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纸盒、泡沫塑料、能装水的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五年级科学上实验
实验名称: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材料:桌子 【方法合理,结论正确, 运用其他方法亦可】 实验步骤: 1.用手轻轻挠桌腿,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 2.将耳朵贴在桌面上,手继续挠,认真倾听。 实验现象:听到了手轻挠桌腿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中传播。 注意事项:手挠桌腿时,力度要适中。
实验名称:探究木材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木材、放大镜、酒精灯、小刀、水槽、锤 子、镊子、带小灯泡的简单电路等【方法合理,结论正确, 运用其他方法亦可】 实验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探究的项目可多、可少】 1.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纹理。 2.用小刀刻各种木材,了解它们的软硬程度。 3.将木材放入水中,看木材的浮沉现象。 4.把不同的木材放入电路中,看木材是否导电 5.用点燃的酒精灯点燃木材,观察现象等等。 实验现象与结论:木材有纹理,软硬程度不同,有的软、 有的硬。木材放入水中有的浮,有的沉。干木材不导电, 湿木材导电(很弱)。 大多数木材容易燃烧。
实验名称:音叉发声实验 实验材料:橡胶槌、音叉、水、水槽 实验步骤: 用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后,迅速用音叉接触 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音叉振动,水花四溅。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注意事项:敲击音叉迅速把音叉接触水面时 ,只把音叉上部一小段接触水面即可。
实验名称: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实验材料:两支蜡烛、火柴、大鼓、鼓槌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较 远处作比较。 2.敲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鼓前的蜡烛火焰敲鼓时晃动的严 重,远的晃动的轻微。 实验结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注意事项:两支蜡烛要放在鼓的同侧,一近 一远,并且与大鼓鼓面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名称:探究金属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铜铁铝等金属、小刀、锤子、热水、 酒精灯、放大镜、简单的电路 实验步骤: 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延展性和硬度 。 3.放入盛热水的水槽中,看是否容易传热。(与陶 瓷作对比) 4.用放大镜观察金属的光泽。 5.把各种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实验现象与结论: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 金属较软)、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易导电、 易传热等。
实验八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实验八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引入:高分子是一类特殊的大分子,同一高聚物溶液中,由于分子的聚合度不同,常采用高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反映高分子的某些特征。
分子质量的表示方法也有多种,数均分子质量,重均分子质量,黏均分子质量,Z均分子质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
本试验采用乌式黏度计测定了聚乙烯醇的黏均摩尔质量,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并有很好的实验精度,是测定高聚物黏均分子质量的最常用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要掌握哪些内容。
【实验目的】1. 了解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2. 掌握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定高聚物溶液粘度的原理与方法。
3. 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实验原理】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
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
测定高聚摩尔质量的方法很多,而不同方法所得平均摩尔质量也有所不同。
比较起来,粘度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有很好的实验精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用该法求得的摩尔质量成为粘均摩尔质量。
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是它在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纯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记作η0;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
这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记作η。
实践证明,在相同温度下η > η0 ,为了比较这两种粘度,引入增比粘度的概念,以ηsp 表示:ηsp =(η -η0)/η0 =η/ η0 - 1 = ηr -1 (5)式中,ηr 称为相对粘度,反映的仍是整个溶液的粘度行为,而ηsp 则是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后仅仅是纯溶剂与高聚物分子间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之和。
高聚物溶液的ηsp 往往随质量浓度C 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ηsp /C 为比浓粘度,定义ln ηr /C 为比浓对数粘度。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课题实践活动名称种子发芽实验实践器材、药品(含自制、自备器材及挂图) 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 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绿豆芽、实验盒、绿豆芽、水、纸巾蚯蚓、泥土、水、盒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生态瓶、小鱼、水草手电筒、木块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手电筒、带小孔的卡纸手电筒、书本、镜子温度计、镜子凹透镜、凸透镜、白纸各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纸温度计、黑色纸袋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手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地形图教学录像岩石、塑料瓶、酒精灯、镊子、水土壤、杯子、水、放大镜、玻璃棒盒子、含有沙、石的土壤、饮料瓶有无植物覆盖的土地、饮料瓶、水装有土壤的盒子、饮料瓶、水盒子、土壤、小树、草、喷水器、设计好的家园小车、垫圈、绳子、挡板小车、橡皮筋、尺子小车、气球、笔杆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书本测力计、砂皮纸、木块测力计、不同重量的物体实验类别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A A\D B A B A\B A A A A A A A A A B A A A种子发芽实验(一)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做一个生态瓶改变生态瓶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反射光与热光与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力的大小运动与摩擦力运动与摩擦力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做一个生态瓶改变生态瓶影子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照亮目标光的强弱与温度透镜的使用物体的颜色和吸热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观察地形图火山与地震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寻找土壤的成分雨如何影响土地探索侵蚀的实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接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用气球能驱动小车吗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33 34 35 36 37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运动与设计运动与设计设计制作小赛车测量物体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滚珠轴承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设计我们的小赛车测力计、小车大、小瓶盖、玻璃球、铅笔各种图片自行车小车、气球、橡皮筋、。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8-教科版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点燃蜡烛前,香烟向上流动;点燃蜡烛后,香烟向实验箱内流动。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杠杆的平衡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活动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风的形成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活动了解风的形成过程。
实验器材
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五上科学实验
• 实验名称:研究地震成因的实验 • 所需仪器:木棍 • 过程现象:木棍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地壳,将木棍用力弯曲,相当于 地球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木棍发生变形,继续用力,木棍折断发 出“啪”的声音,手感觉到震动,说明岩层受到地球的力大到不能承 受时,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这种断裂引起的地震波传到地表 上,即引起地表的震动,发生地震。
实验九:雨的形成模拟实验
• 实验名称:雨的形成模拟实验
• 所需仪器:三脚架、酒精灯、烧杯、石棉网、瓷 盘
• 过程现象:将烧杯装上水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烧杯下放置石棉网,瓷盘盖在烧杯上,几分钟后, 水沸腾生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小瓷盘上凝结成小 水珠,在自然界中也就是形成了雨
• 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 所需仪器:纸筒、薄膜 • 过程现象:纸筒相当于外耳道,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薄膜,相当于鼓 膜,在另一端大声说话,薄膜振动,我们发出的声音不同,薄膜振动 不同,说明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又通 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从 而听到了声音。
实验三:声音的产生实验
•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
• 所需仪器:鼓、黄豆
• 过程现象:把黄豆洒在鼓面上,用鼓槌敲打鼓面, 黄豆会发生跳动,说明鼓面震动,鼓面震动产生 了声音,不敲打时,黄豆不会跳动,说明鼓面没 有震动,也听不到声音,从而说明了振动产生声 音,不震动就没有声音产生。
实验四: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五:水蒸气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的实 验
• 实验名称:水蒸气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的实验 • 所需仪器:烧杯、温度计、棉花 • 过程现象:首先观察一下温度计在常温下的温度,把它记在记录单上, 然后用棉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住,沾上少许水,每隔两分钟观察 一下温度计温度的变化,把它填在记录单上,观察后发现温度计温度 降低,说明水蒸气蒸发时吸收热量。(读温度计的刻度时,视线与刻 度在一条直线上)
8. 实验八 苯乙烯-顺丁二烯二酸酐共聚反应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八苯乙烯-顺丁二烯二酸酐共聚反应苯乙烯-顺丁二烯二酸酐共聚反应一、实验目的:1. 本实验要求掌握共聚合的基本基本原理和操作手段,了解基本的影响因素。
2. 初步掌握高聚物中官能团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苯乙烯一顺丁烯二酸酐共聚反应及其组成测定苯乙烯一顺丁烯二酸酐共聚反应是用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的溶液聚合,由于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溶剂而沉淀析出,因而又称沉淀聚合。
其反应方程如下:O O O +CHH C CH O O OH 2C n顺丁烯二酸酐由于结构对称,极化度低一般不能自聚。
但是它能与苯乙烯相好地共聚,这是因为顺丁烯二酸酐上有强吸电子基,使双键上电子云密度降低,因而具有正电性,而苯乙烯具有共扼体系的结构,当带正电性的单体进攻时,双键上显负电性,因而电性相反的两种烯类单体容易交替地进入聚合链生成交替共聚物。
其反应过程如下:C.C H 2H+OO O δ+δ-C C H 2H δ+H C CH CO C O O CH 2C H H C H C CO C O O苯乙烯(M1)和顺丁烯二酸酐(M2)共聚的竞聚率r 1=0.04,r 2=0.015,r 1〃r 2=0.006 若两种单体以1:1(mol)投料,则得到的接近交替共聚的产物。
这种聚合物是悬浮聚合的良好外散剂,如双加入少量二烯单体并取得低交联的聚合物,可以制备水溶性增稠剂。
通过共聚物在计量的碱中水溶液中溶解,剩余的碱用标准酸滴定,共聚物的组成。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实验仪器:搅拌器、三口瓶、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布氏漏斗、吸滤瓶、锥形瓶、滴定管、烧杯、滴液漏斗实验试剂: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甲苯、酚酞指示剂、AIBN(重结晶)(H 3C H 3C CNCN N C CN CH 3CH 3)四、实验装臵图五、实验步骤及现象分析共聚物的制备实验步骤现象分析1.在250m1 的三口烧瓶上装上温度计、搅拌器、球形冷凝管及氮气导管2.将25.75g(29.5ml,0.25mol)苯乙烯及2.95g (0.03mol)顺丁烯二酸酐加入三口瓶中,水浴加热,体系温度升至50℃后,在搅拌下,顺丁烯二酸酐溶解。
实验八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和组成分析
实验二十五、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和组成分析[实验目的]1. 了解三草酸合铁(III )酸钾的合成方法。
2. 掌握确定化合物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巩固无机合成、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制备:(1) (NH 4)2Fe(SO 4)2+H 2C 2O 4=FeC 2O 4(S)+(NH 4)2SO 4+H 2SO 4(2) 过量K 2C 2O 4情况下,用H 2O 2氧化FeC 2O 46FeC 2O 4+ 6H 2O 2 +6K 2C 2O 4=4K 3[Fe(C 2O 4)3]+2Fe(OH)3(s)(3)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Fe(OH)3可加入适量的H 2C 2O 4将其转化为产物Fe(OH)3+3H 2C 2O 4+3K 2C 2O 4=K 3[Fe(C 2O 4)3]+6H 2O 2组成分析:(1)用重量分子法测定结晶水含量将一定量产物在110℃下干燥,根据失重可以计算结晶水含量。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草酸根含量5C 2O 42-+2MnO 4-+16H +=2Mn 2++10CO 2+8H 2O (3)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铁含量Zn 粉还原Fe 3+为Fe 2+,然后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MnO 4-+5Fe 2++8H+=5Fe 3++Mn 2++4H 2O (4)确定钾含量配合物减结晶水、C 2O 42- ,Fe 3+含量即为K +含量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三草酸合铁(III )酸钾的合成(1)Fe C 2O 4的合成 (NH 4)2Fe(SO 4)2.6H 2O (5g) 溶液静置 FeC 2O 4(二) K 3[Fe(C 2O 4)3].3H 2O 的合成20ml H 2O 5d H 2SO4酸化,△ 25ml 饱和K 2C 2O 4, 搅拌 △至沸倾去清液 洗涤沉淀FeC 2O 410ml 饱和K 2C 2O 4 水浴△ 40℃滴加12ml H 2O 2 搅拌棕色Fe (OH )3沉淀水浴△ 75℃-85℃ 8ml H 2C 2O 4 亮绿色透明溶液(2)组成分析1.结晶水称量产物在110℃下干燥,根据失重可以计算结晶水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