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州市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1.课外活动即第二课堂,是我们自由发展才智的新天地.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践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B.现代农业按照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C.将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添加到老酸奶、果冻中
 D.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B、根据适量使用化肥、农药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减缓环境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工业明胶含有一些重金属,使人中毒进行解答;
D、根据大气污染的气体进行解答.
解答:解:
A、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故错误;
B、适量使用化肥、农药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减缓环境污染,故正确;
C、工业明胶含有一些重金属,能使人中毒,所以不能用废弃的皮鞋等废旧物生产工业
明胶代替食用明胶添加到老酸奶、果冻中,故错误;
D、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不会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不能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2分)维生素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可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草莓B.

C.
米饭和馒头
D.
大豆油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营养素的来源以及主要生理功能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
A.草莓中富含维生素;
B.鱼中富含蛋白质;
C.米饭和馒头中富含糖类;
D.大豆油中富含油脂.
故选A.
点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成了现代入愈来愈重视的问题之一,这种社会热点也必是中考热点,特别是营养素或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存在形式、食品中毒原理等,在历年中考中都会有所涉及.
3.(2分)“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化学式为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胞嘧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胞嘧啶属于有机物B.胞嘧啶由4种元素组成
 C.胞嘧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4:1 D.胞嘧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 .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由化学式C4H5ON3可知,它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由化学式C4H5ON3可知,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胞嘧啶(C4H5ON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48:16=3:1,故错误;
D.胞嘧啶(C4H5ON3)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5):16:(14×3)=48:5:16:42,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分)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溶液
B.
过滤C.
滴加液体
D.
称量10.05g固体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
解答: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
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
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
盘天平称量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分)全球低碳行动吉祥物“碳宝”(见图)蕴含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内涵.下列做法中碳宝不赞同的是( )
 A.开发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使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可降解塑料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题意,“碳宝”蕴含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内涵,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开发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碳宝的理念.
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故选项不符合碳宝的理念.
C、使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碳宝的理
念.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可降解塑料,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白色污染等,
故选项符合碳宝的理念.
故选:B.
点评: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6.(2分)我国首次在世界上拍摄高分辨图象的水分子内部结构(见图),在水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和改变水的特性将成为可能.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中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利用水分子成像技术,可解析雾霾的成因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水分子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高分辨图象技术来分析;C.根据水分子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每个水分子中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
B.高分辨图象技术可以观察到水分子的内部结构,故可用来解释雾霾的形成原因,故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分子,故错误;
D.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7.(2分)2014年3月24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曝光:湖南石门河水砷超标1000多倍,需要长期进行砷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工作.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砷是一种高毒性的非金属元素
 B.砷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3
 C.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D.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中砷元素化合价为+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砷,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故
选项说法正确;
D、氧元素显 2价,设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2x+( 2)×3=0,则x=+3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8.(2分)某实验小组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滴有酚酞试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B点时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D.实验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
B、B点的pH=7,显中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消失,酚酞试液变为无色,进行分析
判断.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B、B点的pH=7,显中性,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故选项说
法正确.
C、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消失,酚酞试液变为无色,是通过证明碱
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如下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使用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结晶时使用玻璃棒也起到引流作用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也耐腐蚀
 D.稀盐酸中能解离出氢离子;硫酸溶液中也能解离出氢离子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
C、根据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疏松多
孔解答;
D、根据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据此性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在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流到漏斗以外,结晶时使用玻璃棒是搅拌
和转移固体,故错;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错;
C、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不
耐腐蚀,故错;
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故对.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金属的锈蚀和酸的通性,题目难度不大,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0.(2分)近年来木糖醇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悄悄地代替蔗糖进入生活,能有效防止龋齿.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60g
 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
 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B、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C、据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D、据该温度下木糖醇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图可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
B、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60g,正确;
C、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
出木糖醇晶体,正确;
D、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木糖醇的质量大于80g,
所以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能灵活应用解答相关问题.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5分)我国加强对稀土等相关产品的出口配额管理措施,却遭遇美日欧盟提起诉讼,世界贸易组织最终裁定中国败诉.稀土元素称为“21世纪黄金”.则:
(1)稀土系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此过程发生了 化学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储氢合金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金属热还原法制备稀土元素.氯化铈(化学式为CeCl3)在高温条件下与足
量的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铈,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CeCl3+3Mg
2Ce+3MgCl2 .
(3)稀土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中国稀土资源储藏量占有全世界30%,同样需要绿色生产开发.请列举出有效保护稀土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为 整合稀土产业合理开发,实行绿色开采,回收利用最大利用化等 .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资源的保护;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稀土系储氢合金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解答.
(2)氯化铈(化学式为CeCl3)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铈,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稀土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结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土系储氢合金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储氢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氯化铈(化学式为CeCl3)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铈,
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CeCl3+3Mg2Ce+3MgCl2.
(3)有效保护稀土金属资源可采取整合稀土产业合理开发,实行绿色开采,回收利用最大利用化等.
故答案为:(1)化学;金属;(2)2CeCl3+3Mg2Ce+3MgCl2;(3)整合稀土
产业合理开发,实行绿色开采,回收利用最大利用化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材料的范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2.(8分)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如图提供的实验室常提供的制取和收集气体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锥形瓶 .
(2)用B装置制取气体应具备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 反应物均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D ,发生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烧的木条法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收集满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浓硫酸 (填名称).
(5)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F 装置可以代替C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F装置? F装置充满水后正放,气体由c端进入(或E装置充满水后倒放,气体由b端进入)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认识常见的仪器;(2)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取装置,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浓硫酸的吸水性来分析;(5)F装置可以代替C装置,使用方法是:在F装置中装满水,将气体从C管通入.
解答:解:(1)仪器a是锥形瓶;
(2)装置B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
(3)在实验室中,常用固态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液态的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故选择A制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用D收集;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4)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要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可在F中加入浓硫酸;
(5)F装置可以代替C装置,使用方法是:F装置充满水后正放,气体由c端进入(或E装置充满水后倒放,气体由b端进入).
故答案为:(1)锥形瓶;
(2)反应物均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
(3)AD;CaCO3+2HCl=CaCl2+CO2↑+H2O;
(4)将燃烧的木条法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收集满;浓硫酸;
(5)F装置充满水后正放,气体由c端进入(或E装置充满水后倒放,气体由b端进入).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3.(8分)我国重点推动城乡供水与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水务工作.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铁矿在空气中焙烧流程中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请将硫铁矿和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S2+11X=2Fe2O3+8SO2,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O2 .
(2)大量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能形成 酸雨 ,危害环境.可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通入呈碱性的氨水中吸收二氧化硫,则氨水的pH 大于 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室中,欲用38%(密度为1.18g/mL)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则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量筒 、 烧杯 (填两种仪器名称).
(4)上述流程中需用30%的盐酸“酸溶”焙烧后的残渣(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5)利用结晶方法制备氯化铁晶体时,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搅拌以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2)根据大量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以及氨水呈碱性,pH大于7进行解答;
(3)根据溶液配制的仪器进行解答;
(4)根据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根据玻璃棒的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和4FeS2+11X=2Fe2O3+8SO2可知,X 的化学式为O2;
(2)大量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氨水呈碱性,pH大于7;
(3)在实验室中,欲用38%(密度为1.18g/mL)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则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5)利用结晶方法制备氯化铁晶体时,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以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1)O2;(2)酸雨;大于;(3)量筒;烧杯;(4)
Fe2O3+6HCl=2FeCl3+3H2O;(5)搅拌以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熟悉常用酸碱的性质,难道较小.
14.(7分)某研究小组利用比较方法,探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是否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合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探究一: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如图1),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3)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同样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
2=CaSO3↓+H2O,则该反应 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4)探究二:二氧化硫也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等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
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进行实验】该小组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5)试管中品红溶液变无色,再取该无色溶液加热,又变为红色,则请你分析其可能原因是 不稳定的物质加热分解,无色溶液又变回红色的品红 .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这是
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
(6)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溶液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SO2+Ca (OH)2=CaSO3↓+H2O,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两种化合物没有互相交换成分;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试管中品红溶液变无色,再取该无色溶液加热,又变为红色,是因为不稳定的物质加热分解,无色溶液又变回红色的品红;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会造成空气污染.
解答:解:(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CO2+H2O=H2CO3
(2)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溶液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答案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SO2+Ca(OH)2=CaSO3↓+H2O,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两种化合物没有互相交换成分,故答案为:不属于
(5)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试管中品红溶液变无色,再取该无色溶液加热,又变为红色,是因为不稳定的物质加热分解,无色溶液又变回红色的品红;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答案为:不稳定的物质加热分解,无色溶液又变回红色的品红;吸附;
(6)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会造成空气污染;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5.(6分)“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探究小组发现若反应过快,产生的气体不易及时收集,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快慢的因素,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是否用催化剂有关
【设计并实验】该探究小组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温度时进行四次实验.记录所生成的氧气体积和反应所需时间,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的
质量分数
过氧化氢溶液
体积(mL)
温度二氧化锰的用
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①5% 1 20 0.1 4 16.75
②15% 1 20 0.1 4 6.04
③30% 5 35 2 49.21
④30% 5 55 2 10.76
【收集证据】(1)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组合是 ①② .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