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前序铺垫话语手段

合集下载

5古代汉语中的语序问题

5古代汉语中的语序问题

3、注意点
第一、 否定句中,只有当宾语为代词时候才需 要前置,否则就不能前置。
(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 (8)流血及屦,未绝鼓音。《鞍之战》 (9)大毋侵小。《左传· 襄公十五年》 (10)吾久不闻汲黯之言。《史记· 汲黯列传》 (11)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战国策· 秦策》
3、注意点
第一、
疑问句中宾语如果不是疑问代词,而 是其他代词或名词,一般是不能前置的。 (13)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 子罕》 “谁”是疑问代词,充当宾语的时候必须 前置,而句中的 “天”是名词,尽管也是充 当宾语,但是不能前置。
第二、疑问代词只有作宾语才能前置,
如果作定语,就不能前置。


但是,语言毕竟是属于历史范畴的东西,是
社会时代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历 史的发展变化,语言也必然发生某种变化。 就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而言,实 际上也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方面,其 中在先秦典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语序就是 “宾语前置”。

1、类型
第一、宾语

+ 代词“是”或“之”+ 动词。
(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 僖公五年》 (2)宋何罪之有? 《墨子· 公输》 (3)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 先 进》 (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 僖公十五 年》
第二、 惟(唯)+ 名词宾语 +“是”或“之”+ 动词谓 语。 (6)率师以来,惟敌是求。 《左传· 宣公十二年》 (7)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也。《荀子· 荣辱》 (8)惟余马首是瞻。《左传· 襄公十四年》 (9)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尚书· 牧誓》

汉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的语法手段汉语作为一种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语言之一,具有独特的语法体系和丰富的语法手段。

本文将从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方面,介绍汉语的语法手段。

一、词汇的语法手段1. 词类的使用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不同词类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语法作用和功能。

名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或补语;动词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或作谓语等。

2. 词语的搭配在汉语中,词语的搭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不同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搭配关系,如动宾结构中的动词和宾语的搭配、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等。

正确的词语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二、句法的语法手段1. 语序的运用汉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谓宾的顺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但汉语的语序是比较灵活的,通过改变语序可以强调某个成分或改变句子的语气。

2. 句子成分的使用汉语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不同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承担不同的语法作用,通过合理使用句子成分可以使句子的结构更加丰富。

三、修辞的语法手段1. 修辞手法的运用汉语修辞手法有很多种,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问等。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强表达的效果。

2. 修辞语的使用修辞语是指那些具有独特意义或表达感情、态度的词语,如感叹词、赞美词、反问词等。

通过使用修辞语,可以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汉语的语法手段中,词汇、句法和修辞是三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语法手段,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丰富,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运用这些语法手段,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二、宾语前置 三、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 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 次序。 对于靠词形变化表达意义的语言而言,词序对它 的约束力并不大。 词序在汉语中却十分重要。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 随意变化,如果词序变化了,句子的意义往往也 要随之变化。如: (1)我打你。 (2) 你打我。 汉语的词序历史上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 的变化。即基本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5、强调介词的宾语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 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为 政》) 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 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 离娄上》) 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左传· 昭公元年》)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疏》)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 宾语可以从谓语中心语的后面移至谓语中心语的 前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面几种: 1、疑问代词作宾语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宾语用代词复指 4、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5、强调介词的宾语

1、 疑问代词作宾语

4、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没有以上的 前置条件,也可以直接将宾语移至谓语中心语之 前,人们称之为“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齐桓公伐 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 卫风· 氓》)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把秋天作为日期。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 小雅· 节南山》)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一)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一)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9320--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一)期末备考题库9320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zhuàng这个音节包含()音素。

A.五个B.六个C.三个D.四个正确答案:D(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貌和神离B.民生凋敝C.直接了当D.惨绝人环正确答案:B(3)下面哪一组全是会意字()。

A.竹休甘B.牧采寒C.见解衷D.本亦棘正确答案:B(4)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的中间被阻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的是()。

A.塞音B.擦音C.塞擦音D.边音正确答案:D(5)普通话声母中浊音声母有()。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正确答案:B(6)“一群”中的“一”应读()。

A.阴平B.阳平C.上声D.去声正确答案:D(7)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民族共同理解的词汇是()。

A.常用词汇B.基本词汇C.一般词汇D.常识词汇正确答案:B(8)下面哪一组里的“头”全是词缀()。

A.滑头念头老头刊头船头B.甜头想头盼头馒头砖头C.丫头舌头木头烟头锄头D.喉头后头望头苦头龙头正确答案:B(9)中响复韵母是()。

A.iɑo、iu、uɑn、unB.iɑo、ia、uɑi、ueiC.iɑo、uei、ai、aoD.iɑo、u、iɑn、uɑn正确答案:A(10)-i(前)是()。

A.舌尖、前、高、不圆唇单韵母B.舌面、前、高、不圆唇单韵母C.舌面、前、高、圆唇单韵母D.舌尖、前、高、圆唇单韵母正确答案:A(11)yuàn这个音节中()。

A.u是韵头B.ɑ不是韵腹C.y是声母D.ü是韵头正确答案:D(12)“唱一唱”中的“一”应读()。

A.阴平B.阳平C.去声D.轻声正确答案:D(13)“月”的正确拼音是()。

A.üèB.yuèC.yüèD.iuè正确答案:B(14)“开水”中的“水”是()。

A.一个词B.词根C.词缀D.一个语素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B(15)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的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是()。

汉语语序和虚词运用

汉语语序和虚词运用

汉语语序和虚词运用汉语语序和虚词运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一听到这诗句,人们立刻就想起了徐志摩,就想到了他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几乎成为诗人徐志摩的专利和特有的标志了。

“轻轻的”、“我”、“走了”,多么简单而平常呀!我们谁都说过的!为什么用在徐志摩笔下就特别美呢?这就要从我们汉语的语序说起了,语序,它既是一种语法手段,也是一种修辞手段。

有意把两个语言单位的位置加以对调,以求新颖别致 ,被称为序换修辞。

序换 ,可以是词内序换 ,也可以是语内序换、句内序换。

我们先来看这几个字:读、书、好,经大师之手巧妙序换组合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仅三个字,变成三句内涵深刻的话,将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现代汉语的语序比较固定:一般情况下,单句的顺序是主语谓语宾语,有修饰语的是定语中心语(主语)、状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谓语)补语。

编成口诀就是: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这三个句子中的好字,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别充当了谓语、状语、定语,语义就不再相同。

有句俗语“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也是巧用“不”“怕”“辣”三个字的语序,将三省市的人不怕辣味的程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这是为了表达需要有意变换语序的例子。

但语序变换是有规则的,不是随意的。

有的语序改变了,句子就不通了。

例如:“我喜欢这盆蝴蝶兰。

”如果说成:“这盆喜欢我蝴蝶兰。

”你一定会说:什么话!不像话!又如:我平时听惯了清晰、和蔼、甜丝丝的外婆的声音。

这种句子表义不明确。

为了避免误解就应当调换一下语序:我平时听惯了的外婆的那种清晰、和蔼、甜丝丝的声音。

再如:2008年10月8日《厦门晚报》第11版有一则国际新闻《失业男枪杀5家人后自杀》。

读到这个新闻标题,读者很可能以为失业男枪杀的是5个家庭的人。

其实不是。

从前置语列策略论汉日的请求语言行为

从前置语列策略论汉日的请求语言行为

前置语列策 略通常情况下较容易 出现在请求语言行为的辅助行为语( p o i oe 阶段 ,直接左右请 s prv m vs u te ) 求行为 的成功与否 。进行请求行为时,根据双方社会地位之不 同,以及所处情境之不 同,实施请求者为了 能够顺利实现请求 目的而使用适 当的语 言行为和非语 言行为 。比如说是使用强制命令要求还是谦恭请求 , 是开 门见山地直率请求还是委婉请求 。但无论是语言行为还是非语言行为 ,在语言表达方式和策略上 的选 择都因说话人的母语文化而不 同。 鲛岛翻 ,山下[ 3 1 ・ ,陈 古江嘲 在论文 中都提到过 日 语学习者 的前置语列的使用问题 。特别是 山下[ 3 1 在论文 里指 出,以汉语为母语 的 日 语学习者 的议论文里 ,不论是前置语列的使用次数还是种类等 ,都大大低于 日
大致 可 分为 以下 三个 阶段 。
()起始行为语(e e ) 1 a r r: l t s其功能是吸引听话人的注意。 ()辅助行为语( p o i oe : 2 s prv m vs其功能是说服对方答应说话人的请求。 u te )
() 中心行 为语 (edcs其功 能是 标 明所 完成 的行 为 。 3 haat: )
协助本次调查的汉语母语者均为在中国本土生活工作的人 。问卷的设计如下。
问卷 分 为 日语 版 和汉 语 版两 种 ,问题 内容 相 同 。问题 设 计 的 背景 场 面均 为公 开 场所 。 出场人 物 有 “ 我
( 指调查协助者 ,即执行请求行为的人) ”和 “ 被请求的人” ,以及其他在场 的第三者。同时为了探讨请求方
” “ , 恐缩 寸 ” ,
“ 失礼 寸 ”等,是为了语言交际的顺利展开而在进入正题前所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它广泛应用于各种 不论在汉语还是在 日 中 ,请求行为都是普遍而且敏感 的,是人类社会交际中不可避免的社会活动。 语 Bo n ei ot 为请求行为是威胁他人不愿意被打扰的 N gte ae r &Lv sn认 w n eav c 的一种行为活动。请求语 言行为 iF

现代汉语实用语法

现代汉语实用语法

现代汉语实用语法现代汉语实用语法,是研究汉语语言规则、结构和用法的一门学科。

掌握实用语法对于学习和正确使用汉语至关重要。

下面分为六个方面,从词类、句子成分、语序、语态、句法和修辞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词类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和叹词等。

每个词类都有其特定的语法规则和用法。

例如,名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和补语;形容词可以作定语和表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等。

二、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和定语等。

掌握句子成分的构成和功能,可以正确理解和使用句子。

主语一般位于句首,谓语一般位于主语之后,宾语一般位于谓语之后。

状语可以修饰谓语或整个句子,补语可以完成谓语的意义,定语可以修饰名词。

三、语序汉语的语序是主谓宾的基本顺序,即主语放在句首,谓语放在句中,宾语放在句末。

此外,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倒装语序、把字句和被字句等。

倒装语序可以用于强调句子成分,把字句可以表示动作的发出和接受,被字句可以表示动作的承受。

四、语态汉语的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被动语态的结构是“被+动词+主语”,其中动词要改为被动形式,主语则作为动作的承受者。

五、句法句法是研究句子结构和句子间关系的学科。

汉语的句法主要包括主谓结构、并列结构、从属结构和独立结构等。

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由中心词谓语和中心词主语构成。

并列结构是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分句组成,从属结构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独立结构是可以单独存在的结构。

六、修辞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的手法,通过运用修辞手段可以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设问、对偶、反问、排比等。

比喻是通过比较的手法来加强表达的效果,夸张是通过夸大的手法来强调某种特点,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对偶是通过对称的结构来对比表达,反问是通过反向的疑问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排比是通过同类事物的列举来加强表达的力度。

汉语中请求行为的前序话语及其策略性

汉语中请求行为的前序话语及其策略性

的 劳 动 或 代 价 , 取 发 话 人 所 希 望 的 行 动 , 现 发 采 实
话 人 的 行 事 目 的 。 正 如 Brwn 和 L vn o 指 出 o e is n
的 , 求 言 语 行 为 在 本 质 上 是 “ 子 威 胁 行 为 ”( 请 面 即 F c h e tnn t,简 称 F A) 。其 特 殊 性 在 a eT rae igAcs T 于强加性 , 请 求 者 可将 请 求 视 为 对其 面 子 的威 被 胁 和行 为 自由 的 侵 犯 , 至 是 运 用 权 力 的 表 现 。 甚 倘 若 请 求 实 施 不 当 , 仅 不 能 实 现 交 际 目标 , 请 不 置 求 者 于 尴 尬 境 地 , 可 能 影 响 到 交 际 双 方 的 人 际 还 关 系。因此 , 实 施请 求 时 , 话 人 往 往会 采 取一 在 发
关 键词 : 求言语行 为 ; 求 策略 ; 求前 序列 ; 话 分析 请 请 请 会 中图分 类号 :0 0 H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8 2 2 1 0 17 4 5( 0 0) 9—0 0 0 1 2— 6 天河 ]李 军 - ] 。但 这 些 研 究 大 部 分 都 在 , 1等 4
扩充的言语行为理论与话语分析
了一 项 规 模 宏 大 的 国 际 问 合 作 研 究 计 划 — — 跨 文
化 言 语 行 为 表 现 方 式 计 划 ( rs— utrlS e c C osC l a p e h u A tR aiain P oe t 简 称 C AR , 们 按 照 c e l t rjc , z o CS P) 他
请 求 (e us) 一 种 普 遍 存 在 的 言 语 行 为 , rq et 是

古代汉语—特殊的语序

古代汉语—特殊的语序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古汉语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一、谓语前置所谓谓语前置”,就是指为了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用法,如光荣啊,人民的军队!”多' 美啊,祖国的山河!”但古汉语中谓语前置的现象更为常见。

古汉语中的谓语前置句,主要用于感叹句和疑问句,通常在谓语后面缀以语气词。

1谓语前置的感叹句《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孟子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谓语前置的疑问句《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孟子梁惠王上》:何哉,君所谓踰者?"主谓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宾语前置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

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

例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 兄”不前置)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乍介词与”的前置宾语)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









4言语行为取决于言语事件的语用环境。在分析 言语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交际的互动性与社交 因素。 我向你道歉。 你简直就是一头猪 5言语行为可能对听话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或后果, 也就是说,特定语境中言语行为具有语用取效 功能。 甲:你真傻! 乙:你什么意思? 这里很冷
三、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
四、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1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和条件 语言使用是一种受规则制约的行为。 两种规则:调节性规则:礼仪规则,交通规 则。 构成性规则:足球规则,象棋规则。

B某些结构后的不定式如果是施为动词,其实施行 为的功能仍然存在。 很高兴通知你得到了提拔。 让我首先向你表示祝贺 受党委的委托,宣布你为优秀党员。 被动施为句:实际上是被动形式的显性施为句。多 出现于书面通知或告示中。 穿越铁路线时,旅客请走行人天桥。 禁止践踏草坪。 乘客请系上安全带。
缺陷,它不能对日常言语交际中某些话语的非陈述
功能,比如行事功能进行解说。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 理论 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哲学家约翰· 奥斯丁 (John L. Austin)首先提出的,在此后的20、 30年间,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语 言学家们先后对其合理性、理论意义和实际 应用价值作了大量的考究,在语言学界一度 出现了一个言必称“行为”的局面。如今对 这一理论曾经有过的争议已渐渐平息,言语 行为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已经确立,并 被广泛运用。
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源于表述句和施为句 的区分。前者具有真假值,后者无真假之分。他 认为:日常交际中很多有意义的话语既不真也不 假,比如,施为句就既不存在真假之分,却有意 义,说话人可以以言行事。

从前置语列策略论汉日的请求语言行为

从前置语列策略论汉日的请求语言行为

从前置语列策略论汉日的请求语言行为请求语言行为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语言行为,其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策略。

本文将从前置语列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汉日两种语言中的请求语言行为,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前置语列策略前置语列策略即在语言表达中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或语境,提前暗示或引导对方理解、接受或拒绝某种请求。

这种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请求的成功率或减少面子损失。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前置语列策略的运用方式各有不同。

二、汉语的请求语言行为在汉语中,请求语言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委婉:汉语中的请求常常采用委婉的方式表达,避免直接、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以免对对方造成困扰或尴尬。

比如,使用词语“请”、“麻烦”等来缓和请求的语气。

2. 礼貌:在请求语言行为中,礼貌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汉语中的请求通常会加入礼貌词语或称谓词语,以示尊敬和友好。

比如,使用“麻烦您”、“请问”等词语在请求中使用。

3. 间接:汉语中的请求常常采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避免直接询问或要求对方做某事,给对方留有余地和选择的权利。

比如,使用疑问句或虚拟语气来表达请求,如“您可以帮我做一下吗?”、“如果您方便的话,能否帮我一个忙?”等。

4. 借助第三方:为了增加请求的成功率,汉语中的请求有时会通过委托第三方来达到目的。

比如,请求者可以通过请教、请示、代为转达等方式来间接表达自己的请求。

三、日语的请求语言行为在日语中,请求语言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直接:与汉语不同,日语中的请求语言行为更为直接,不太善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请求。

日语中的请求常常采用简洁明了的句式来表达,直接问对方愿不愿意或能不能做某事。

2. 礼貌:虽然直接,但礼貌依然是日语中请求语言行为的重要因素。

日语中的请求会使用敬语来表示尊敬和客气,比如使用“お願いします”(拜托您了)来表达请求。

3. 明示意愿:为了使请求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日语中的请求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不使用间接的方式。

现代汉语语序顺序口诀

现代汉语语序顺序口诀

现代汉语语序顺序口诀
1.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就像大树有树干和枝杈,主谓宾是那粗壮的树干,定状补是旁枝末叶。

2. 定语常在主宾前,好似门卫守两边,忠心耿耿把关严。

3. 状语有时在句首,像个先锋冲前头,情况状态它先抖。

4. 谓语后面跟着补,补语就像小跟屁虫,紧紧黏着不放松。

5. 主语就像大当家,威风凛凛镇全家,没有它来不像话。

6. 宾语像是座上宾,等着主语来相迎,位置就在谓语后。

7. 定语如果很冗长,就像长长的麻花糖,缠绕主宾不慌张。

8. 状语多样有讲究,如同调味的小香油,为句子添彩有一手。

9. 补语作用真不小,恰似查漏补缺的小棉袄,让句子意义更完好。

10. 主语在前先开口,仿佛舞台上的大歌手,一马当先来起头。

11. 谓语紧跟主语后,就像接力赛里的接棒手,快速反应不能溜。

12. 宾语乖乖在最后,像是等着被安排的小木偶,等着谓语来招手。

13. 长长的定语像藤蔓,把主宾紧紧来裹缠,让表达丰富又好看。

14. 状语像一阵小清风,吹到句子的前或中,带来各种新内容。

15. 补语是个小补丁,哪里残缺补哪里,句子完整就靠你。

16. 主语是那大明星,主谓宾里它最行,整句围着它转不停。

17. 宾语好似小宝藏,谓语找到它才爽,藏在句末闪光芒。

18. 定语华丽像彩绸,装饰主宾乐悠悠,让句子美出新高度。

汉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的语法手段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例如:“我吃饭”。

但是汉语
并不限制于此,可以通过语序的调整来强调或改变“主谓宾”的次序,以达到修辞或表达重点的目的。

其次,汉语中的短语和句子间可以通过标点符号、连词和助词的
运用来进行连接和衔接。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因为它们健康。


这里使用了逗号和因为连接了两个句子,使得句子之间具有逻辑关系。

汉语的语法还强调了词语的屈折变化和词序的灵活运用。

名词、
代词、形容词和动词都存在不同的屈折形式,以表达不同的语法功能
和时态。

同时,词序的改变也可以改变句子的语义和重点。

除此之外,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手段,如状语的位置灵活性、被动语态的表达、焦点的调整等。

这些手段都可以使句子更具有表达
力和变化。

总之,汉语的语法手段丰富多样,通过灵活运用词语的变化和语
序的调整,可以实现丰富的表达和交流效果。

汉语国际中文面试语法知识

汉语国际中文面试语法知识

汉语国际中文面试语法知识1. 汉语语法的基本要素1.1 词汇在汉语中,词汇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要素之一。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语言单位。

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类型的词语。

1.2 词序在汉语中,词序是指词语出现的顺序。

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结构,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不过,汉语的词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3 词性在汉语中,词性指的是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功能。

常见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

1.4 句子成分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而句子的构成要素称为句子成分。

常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不同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

2. 汉语语法中的常见问题2.1 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在汉语中,一般情况下主谓一致是不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汉语的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主谓一致需要特别注意,比如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时。

2.2 时态和语态时态和语态是汉语语法中的重要内容。

时态指的是动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常见的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语态指的是动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常见的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2.3 修饰语的位置修饰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者动词的词语。

在汉语中,修饰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词语之前。

但是,有时修饰语也可以放在被修饰的词语之后,这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决定。

2.4 介词的使用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在汉语中,常见的介词有“在”、“上”、“下”、“中”等。

介词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习惯来判断,需要注意介词的正确使用。

3. 汉语语法的运用3.1 句式的变化句式是指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汉语中,句式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词序、增加或省略词语、使用不同的句子成分等方式实现。

通过灵活运用句式的变化,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和有趣。

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理论

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理论
首先,所谓“形合”与“意合”对任何语言来说都不是绝对的,汉语缺乏形
式的变化,不代表汉语不具有一定的表达形式。在汉语中,对陌生人说“你能不
能把糖递给我”,或者说,“你能够到糖吗,我够不到”也是经常见到的表达用法。
塞尔(
1979
)曾经论述过此类问题,他认为“请求言语行为一般是通过疑问句的
形式来是想的,如英语中常通过询问对方的能力、意愿、时间的原因或通过使用
择直接性的请求策略,尤其是在与越亲密的人际交往中,直接程度就越高,以体
现交际双方友好、亲密的关系。甚至在与某些陌生人或关系并不很亲近的人们交
际中,为了拉近距离、表现友好,也经常使用相对委婉的直接策略。
程明(
2008
)认为,“偏爱清晰且直截了当地进行日常话语交流,这在一定
程度上也反映了孔子思想——清晰地表达话语。孔子认为日常生活用语要清楚且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6
另外,从根本上说,片面地推翻“汉语中的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这一概念,
也是不合理的。
CCSARP
提出的三种请求言语行为实施策略是一个有机整体,其
中规约性间接请求与非规约性间接请求又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如果将“规约性间
接请求”推翻,势必应该找到一个新的系统来囊括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类型。而
1.4根本规则
根本准则:说话人设法使听话人做这一动作。
这是说话人发出请求言语行为的动机,如果说话人不设法使听话人做这一动
作,那就不存在带有言外之的的话语,请求言语行为也就无从行使。
1.4
2.汉语请求言语行为分类及其类型分布特征
2.1汉语请求言语行为基本策略类型划分
为了讨论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普遍性和其与语境因素的关系,一项名为

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汉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美丽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和精妙的语法结构。

以下是几种汉语主要语法手段,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1. 词语顺序
汉语的词语顺序比较自由,但一般情况下遵循“主谓宾”、“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顺序。

例如:“我喜欢吃饭”、“他明天要去北京旅游”。

2. 状语和补语
状语和补语在汉语中起到重要的补充说明作用。

状语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常见的有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等;补语则可以补充主语或宾语的信息,常见的有表语、宾补等。

3. 语序和语气的变化
汉语中的语序和语气会随着上下文的变化而改变。

例如,在强调句中,会将强调的成分放在句首;在疑问句中,会将句末加上语气助词。

4. 经验语法
汉语的经验语法是指根据经验和习惯而形成的语法规则。

例如,汉语中一些固定的词语组合和敬语表达方式都属于经验语法。

5. 分句和子句
汉语中的分句和子句是指由主谓宾关系组成的完整句子,可以作
为独立句子使用,也可以被其他句子所包含。

例如,“他是一个好人”和“他会说几种外语”的子句。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掌握这些语法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表达汉语。

同样,加强语法基础的学习也是提高汉语能力的重要
途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助你更好地掌握汉语。

语序·肯定和否定·虚实

语序·肯定和否定·虚实

语序·肯定和否定·虚实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排列的顺序。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序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语序的不同往往也会带来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含义。

在汉语中,语序是以主谓宾的顺序为主,但同时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规则和变化。

肯定和否定是语言中表达态度和观点的重要手段,肯定和否定的语言结构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在汉语中,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词语和语序来实现,而虚实则是与语序和肯定和否定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探讨一下语序、肯定和否定、以及虚实在汉语中的特点和使用。

首先来看一下语序在汉语中的特点。

汉语的语序有时候是比较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但总体上是以主谓宾的顺序为主。

比如"我看书"、"他吃饭"等句子中,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但在疑问句、感叹句、倒装句等情况下,语序会有所变化。

比如"你去了哪里?"、"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今天作业没做完"等句子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语序调整。

在汉语中,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词语和语序来实现。

肯定形式一般使用"是"、"有"、"在"、"会"等词语来表示,同时语序一般按照主谓宾的顺序排列。

比如"他是个好人"、"这里有一本书"、"她在学习"等句子中,都是肯定的表达方式。

否定形式则一般使用"不"、"没"、"无"、"非"等词语来表示,同时语序也会有一定的调整,一般是把否定词放在谓语前面。

比如"他不是个坏人"、"这里没有一本书"等句子中,都是否定的表达方式。

汉语中还有一种叫做"无所谓"的表达方式,它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顺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之语句排序讲义

语言文字运用之语句排序讲义

语言文字运用之语句排序方法技巧: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

②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

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⑤思维规律: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二、锦囊妙计(一)基本方法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

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二)题型探析与解题技巧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排序题型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各类排序题的连缀技巧分别予以说明。

1、非语境类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

但作为排序训练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掌握好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技巧。

一般说来,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

(1)把握基本内容。

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

(2)初步分层归类。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

汉语的语序

汉语的语序

古汉语的语序古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宾语前置、谓语后置和定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恶、奚、安、焉”等,可用于问人、问事、问地点。

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例: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燕策》)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盗者孰谓?谓阳虎也。

(《公羊传·定公元年》)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战国策·齐策》曰:“奚冠?”曰:“冠素。

”(《孟子·滕文公上》)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疑问代词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

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

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为后来写古文的人沿用。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吾何以传汝曹哉?(汪琬《传是楼记》)(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这种句式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条件: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未、无(毋)、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 )发展 了奥斯 汀的言语行为理 论 ,并 将这 er 1 理论 系统 化 ,把 其 提 高 为 解 释 人 类 语 言 交 际 的理论 ,认 为语 言交 际 的最 小单 位 是 言 语 行 为 。 他还认 为 言语 行 为是 表 达 意 图 的话 语 。 言 语 行 为不仅 要求 有 语 言 知识 ,而 且 能 在 特 定 的 文 化 中正确 的使 用语 言 。他 将 言 语 行 为分 为 陈 述类 、 指令类 、承诺类 、表达类 、宣告类 等 五类 。其 中 ,请 求 语 属 于 指令 类 。提 出 间 接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是塞 尔 对发 展 、完 善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做 出 的一 个 重要 贡献 。选 用 他 于 1 7 9 9给 间接 言 语 行 为下 的定义 : “ 间接 言语行 为是 通 过实 施 另 一 种施 事
V L1 03 o lN .
是说 话人在 发 出请 求 言语 行 为 时 ,并 不 直 接 向
受 话人说 明 自 己的请 求 意 图 ,而是 先 通 过 一 定 的铺 垫话语 进 行 调 节 ,达 到 交 际 中 的得 体 性 原 则 和礼貌性 原 则 ,然 后 引 出未 说 明或 未 说 出 的

己的请求 话语进行处理 ,以保证请 求话语的得 体性 和有 效性 ,“ 垫 ”就 是请 求 言语 行 为交 际 铺 中经 常运 用 的一种 话 语手段 。
二 、请 求言 语行 为和 铺 垫
请求 是 一 种 普 遍 存 在 的言 语 行 为 ,它 指 发 话 人希望 受 话 人 实施 或 停 止 实 对 请 求 言语 行 为 的注 意 外 ,还 具 有 特 殊 的 语 用 调 节 作 用 。
图,其实质就是发话人 要受话人付 出一定 的劳 动或代价 ,采取发话人所希望 的行 动,实现发 话人 的行 事 目的。 同 时 “ 求 ” 也 是 一 种 带 使 请 役 性质 的言 语 行 为 ,为 此 ,该 行 为 的 实 施 可 能 威 胁 到 对 方 的 面 子 ,涉 及 礼 貌 及 其 程 度 问 题 。 所 以 ,在 人 际 交 往 中 ,很 多 时候 说 话 人 往 往 不 是 直接 向对 方 发 出请 求 ,发 话 人 往 往 会 采 取 一 定 的策 略 来 加 以调 整 ,使 这 一 本 质 上 不 礼 貌 的 行为变得礼 貌 ,从而达 到交际 目的。铺垫本义 是指事 物 发 展 过 程 中 的前 期 准 备 工 作 ,是行 将
我们把 “ 垫 ” 作 为 一 种 话 语 手 段 ,具 体 在请 铺
求 行 为这 一 言 语 行 为 中分 析 。所 谓 铺 垫 ,指 的
作者简介 :韩 彩凤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语法学 和语 义学 。
49
21 0 1年第 3期 ( 总第 4 ) 6期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6 92年 ,英 国著 名 的语 言 学 家 和哲 学 家 奥 斯 汀 ( . ut ) 首次 提 出言语 行 为 理 论 。他 认 JA s n i
为 ,语 言 是 一 种 行 为 , 即 言 语 行 为 ( p eh sec
at 。后 来 ,美 国哲 学 家 、语 言 学 家 塞 尔 (. c) JR


言语 行 为理论
说话 人想 要 办 的事 。如 果 说 话 人 直 截 了 当 地 表 明 自己的请求 ,那 么 请 求行 为就 有 可能 不 成功 。 因此 ,在 实 施 请 求 行 为 时 ,考 虑 到 得 体 性 原 则 和礼 貌 性 原 则 ,说 话 人 一 般 都 会 实施 间 接 请 求 言语 行 为 ,通 过 使 用 各 种 不 同 的话 语 手 段 对 自
2 1 年第 3期 ( 01 总第 4 ) 6期
2 1 年 6月 01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 U N F G AN Z U O E N V R nY O R AL O U G HO P N U I E S
Vo No. k 11 3
J I 0 1 u L2 1
来 临 的事 物 的衬托 ,多用 手写 作手 法 的分 析 中 。
行 为 的方 式来 间接地 实施 某 一种施 事行 为 ” 。
塞 尔将 间接 言 语 行 为 又 分 为 规 约 性 间 接 言 语行 为 和非规 约 性 间 接 言 语 行 为 ,并 且 塞 尔 深 入地研 究 了规 约 地 用 为 实 施 间接 指 令 的一 些 句 子 ,特别 是 请 求 言 语 行 为 的 研究 ,说 话 人 在 想
汉 语 请 求 言 语 行 为 的前序 铺 垫 话 语 手 段
韩 彩 凤
( 南师 范大 学文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华 500 ) 10 6

要:“ 求”普遍存在于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是言语行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 ,其特点不仅 请
体 现在 句子层 面 ,更体现 在话 语信 息 的编 码 上 ,为 了保证 话 语 的得 体 性 和 有 效性 ,请 求 言语 行 为 前
让别 人 为 自己做 某 种 事 情 时 ,在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都应该 讲礼貌。在言语交 际中,当说话 人请求 别人 为 自 己办 事 时 ,讲 礼貌 ,才 能 达 到 最 佳 交 际效果 ,听 话 人 乐 意 为说 话 人 效 劳 ,从 而 办 成
收 稿 日期 :2 1 0 o 0 l一 3一 7 、’
通常都 采 用铺 垫话语 手段 。本 文从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出发 ,讨 论 了请 求 言语 行 为前 铺 垫 手段 的 必要 性 、
铺 垫话 语 的 类型 、策略及 构 成 。
关 键 词 :请 求言语行 为 ;铺 垫 ;话 语 手段 和 策略 中 图分类 号 :G1 4 文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0 8 (0 1 0 0 4 0 6 2— 3 5 2 1 ) 3— 0 9—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