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民法及
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3框 民法的作用教
《民法的作用》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中第一课第三框《民法的作用》的内容,民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什么是民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民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民法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重点】民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民法的作用。
1、多媒体课件;2、达标训练活页纸。
一、 课堂导入材料: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人某某体地位,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继承我国民事法治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
思考:(1)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法律本质?(2)请简述我国民法的作用。
总结:(1)体现了我国法律本质是人民利益和意志。
(2)民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民法是维护高效、诚信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民法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行为规X;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促进某某政治。
二、课堂探究探究点1近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在众多领域制定和完善了许多相关配套的政策和制度。
如,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收入分配制度,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等等。
思考:这些政策的制定有什么意义?总结:(1)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3)有利于实现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益。
探究点2《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条款,被称为中国版的“好撒玛利亚人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2框 民事活动的基本
《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1、下列经济行为中符合法律规范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是()A、买卖双方地位平等B、采用创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能力C、依法签定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不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D、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2、平等,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主要是指()A、双方要等价交换B、双方要买卖公平C、买卖双方的地位平等D、买卖双方要遵纪守法3、“缺斤短两”的行为违背了()A、公平原则B、平等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D、买卖双方平等的原则4、下图中人物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A、平等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协商原则D、自愿原则5、自愿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市场交易不能强买强卖B、市场交易不能以貌取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C、市场交易不能缺斤短两,坑蒙拐骗D、市场交易不能掺杂使假,以次充好6、简答题。
(1)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包括哪些?(2)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有哪些?(3)简述公序良俗原则?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考查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正确答案选C。
2、【答案】C【解析】考查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正确答案选C。
3、【答案】A【解析】考查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正确答案选A。
4、【答案】B【解析】考查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正确答案选B。
5、【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自愿原则的理解。
故选择A。
二、主观题6、【解析】此题旨在考查民法基本原则的认识与理解。
【答案】(1)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以求达到当事人之间利益和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其具体含义包括: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依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合同解释上,应依诚实信用原则;依诚实信用原则弥补法律规定之不足。
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一样赋予司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在法律规定不足时,从民法的目的出发,依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2框 民事
《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中第一课第二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的内容,使学生懂得我们作为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包括平等、资源、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2、达标训练活页纸。
一、课堂导入甲、乙是邻居,甲疾病住院急需钱,乙拿出1万元送上门并说:“先用着,以后再说。
”后甲病愈,乙追要1万元钱,甲称受赠之钱可以不还,但乙称当初是借钱给甲,现要追还。
思考:此案如何处理?法律依据何在?二、课堂探究李某与张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李某向张某出售商品房一套。
合同签订后,李某向张某如期交付了房屋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张某也如约支付了房款。
但张某不久即发现李某的户口尚未迁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将其户口从商品房上迁出。
思考:李某要求可以吗?三、课堂讨论吴某与张某于2016年10月2日举行结婚典礼。
同日吴某将拍摄婚礼活动的一卷胶卷交给某彩色扩印公司冲印,并预交冲印费240元,彩色扩印公司开出一张印单交给吴某,印单上事先印好了“如遇意外损坏或遗失,本赔偿同类同号胶卷一卷或相当价值的现金”的字样。
后彩色扩印公司将该胶卷遗失。
吴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彩色扩印公司引用免费条款,只同意赔偿一个胶卷的钱。
思考:吴某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四、考点分析1、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法律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资源、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法官依法审理民事纠纷时也应当遵循这些基本规则。
2、平等原则。
●概念: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地位平等,各自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现行法依据:《民通》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意义:反映了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
3、自愿原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 民法及民事权利
(1)案例透视•他们该怎么办?
(2)总结:人身权的内容和要求。
(3)播放视频:《自媒体侵犯黄晓明名誉权 公开发声明道歉》
(4)案例:某某2名偷车贼被脱衣挂牌游街。
(5)总结: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4、财产权:
(1)播放视频:《某某一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
(2)思考:学校砸手机的行为是否侵权?
民法及民事权利
课题
民法及民事权利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2017年11月6日
主备人:罗毅强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民法的含义和地位,了解民法所保障的民事权利,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能力目标:能运用知识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是否受到侵害,侵犯了哪些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具备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形成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5)播放视频:《莫言作品侵权案嫌犯被判6个月》。
(6)播放视频:《华为正式起诉三星侵犯其知识产权》。
(7)总结: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惩罚。
6、继承权:
(1)新闻展播:欲将180万补偿款全给儿子,老人被女儿告上法庭。
(2)提问:你认为法院最终会如何判决?女儿是否具有继承权?
教学
准备
明确教学任务和培养目的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民事权利的内容。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修改
一、民法的含义和地位。
1、展示:日常生活的纠纷。
2、提问: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能怎么做?依据是什么?
3、总结:民法的含义。
【教育专用】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框民事活动基本原则
《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习题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最低是_____周岁。
()A.14B.16C.18D.202、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活动基本原则的是()A.平等、自愿B.公平、诚信C.团结、友善D.公序良俗3、小军今年12岁,在春节时,迷恋上了网络直播,瞒着父母把自己的压岁钱2000元打赏给了一个网络主播。
对小军的这一民事行为,你认同的观点是()A.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无效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无效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有效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有效4、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平等原则②公平原则③自愿原则④诚信原则⑤公序良俗原则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5、民法中的平等原则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男女平等C.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D.民事活动的结果平等6、下列不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的是()①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②家庭暴力行为③在公共场所发放产品宣传单④串通投标的行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7、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民事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②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合理分配义务③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④根据自己的意愿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义务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8、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中,体现了民事活动的基本特征,______是民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特有的原则。
()A. 自愿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开原则D. 合理性原则9、在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中,兼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双重特性的是_____原则。
( ) A.自愿 B.公平C.等价有偿 D.诚实信用10、王某经常在公寓住宅中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喧哗、播放音乐。
王某的行为违背了()A.平等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C.自愿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11、刘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了一件衣服价格之后,摊主强迫其购买;李某知道他手中一幅名画不值钱,但是当做真迹卖给王某。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三框《民法的作用》课件
(4)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民法促进民主政治。民法有利于树立公民的权利意识,保障公
民的权利不受公权力的非法侵犯和干涉。民法有利于树立人人平等 的法制观念,从客观上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的发展。
2、民法为_____提供基本保障,民法保护我们每一个人 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以及其他与我们的生活_______的权 利。民法为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______,是维护 其他权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______。
3、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______和______。
4、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___________。民法体 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调节_________主体之间的矛 盾,保护人们在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的范围内谋求自身的利益,不允 许以损害____________的利益为代价实现自身的权利。
疑难解答
如何运用民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遵守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关心日常生活小事,运用法律知识去看问题,分析
问题。 (3)树立法治观念,遇到侵权行为,要依法办事,用正
当合法的方式维权。①制止侵权行为,并尝试与侵权者 协商解决。②未成年人可寻求父母、老师或其他监护人 的帮助,积极维护自身权益。③向相关部门求助,由相 关负责人协商或仲裁。④运用法律武器,通过最有效的 法律保障向侵权者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①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 ②民 法使市场参与者在允许的范围内发挥各自的作用 ③民法 为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④民法促进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 民法及民事权利讲义 粤
新课导航
学生自读课本P66-67页:
1、什么是民法?民法的地位? 2、民法保障哪些民事权利? 3、民事主体如何行使民事权 利?
第一篇章
1
认识民法
第一篇章:认识民法
★ 1、什么是民法? P66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4.执法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搜身。 不是
5.李某由于陈某欠钱不还,将其关押在小屋子里,
让其家人拿钱赎人。 是
6.超市保安怀疑小华偷了超市的货物,将其带到超
市办公室搜身。
是
人格尊严 权
肖像权
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侵权表现
丑化、故意损毁、以肖 像进行人身攻击
1、公开他人日记的内容。—是 2、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
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 —是
3、李某用望远镜窥探对面楼张某的私生活。—是 4、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否
• 材料一:一天早上,小敏上学时,为了节省时间,跨 越护栏,横穿公路,差点被车撞到;在班上,小敏因 个 为子此矮她小 很、 生皮 气肤 ;知黑小识被敏产同喜权学欢取写笑作“,小常矮以子“”小“草黑”姓名猪署权”名,在 某报纸上发表文章。
★ 3、我们享有哪些人身权利?
(1)人身
权
A、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自然人享有
①生命健康权(生命权、健康权);
民 法
②身体权; ③人身自由权
④人格尊严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荣誉权、隐私权);
⑤婚姻自主权;
B、 法⑥人个、人非信法息人权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民法及民事权利
《民法及民事权利》习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A.所有的财产关系B.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C.经济管理关系D.纵向财产关系2、民事权利可以分为()①人身权②财产权③知识产权④继承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财产权主要包括()A.物权和债权B.继承权和被继承权C.股权和投资权D.人身权和知识产权4、2017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加大打击侵权力度。
这一做法有利于()①激发社会创新热情②保障公民财产权利③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④杜绝不正当的竞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利的是()A.电视台新闻报道中使用了小强翻越马路隔离栏的影像资料B.父母为14岁的小江保管压岁钱C.选举领导小组不允许16岁的小涛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D.12岁的小海所投稿件在某报刊发表,但该报社以其年龄小为由拒付稿酬6、近百部文学作品电子书在没有得到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被摆在苹果公司应用程序商店措施。
22位中国作家因此集体起诉苹果公司,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A.言论自由权B.商标权C.知识产权D.名誉权7、(2017山东威海中考)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它保障了公民的()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 B.隐私权智力成果权C.姓名权智力成果权 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8、(2017浙江湖州中考)漫画如图中的人物的行为提醒我们应该()A.积极保护智力成果 B.依法维护名誉权利C.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D.维护财产收益权利9、下列属于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中,对应不正确的是()A.小明因学习刻苦而获得“学习标兵”的称号——名誉权B.小刚的妈妈去派出所为其改名——姓名权C.小红禁止同桌同学给老师起绰号——名誉权D.小华每天都写日记记下自己的经历——隐私权10、下列属于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是()A.归学生所有的免费课本B.居民未取得房产证的住房C.灾区民政局收到的捐款D.学校添置的文艺演出服装11、5岁的独生子小军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双双身亡,留下遗产2 万元,他的姑姑将此遗产据为己有,并把小军送往福利院。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3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民法的
3. 网络时代高速发展,使得网络虚拟财产种类越 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民法总则》明确对虚 拟财产保护,这说明( )C A. 人权是维护其它权利前提和基础 B. 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 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此举不但表达了时 代特征,也是尊重基本人权及人格尊严表达 D. 民法在构建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社会中发 挥着举足轻重作用
6/10
5. 企业与企业竞争是活动,进行活动要依摄影 应。( )A A. 民事基本标准 B. 社会民事权利 C. 民法民事标准 D. 刑事义务
7/10
二、简答题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人权宣言》指出: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平等,而且一直是自 由平等。”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民法是怎样保 障每一个社会组员在权利方面自由和平等。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2课时 民事活动基本标准 民法作用
1/10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以及法官依法审理民事纠纷 时应该遵照标准。( )D A. 富强、民主、文明、友好 B. 自由、平等、诚信、友善 C. 公平、自愿、诚信、道德、法律 D. 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生态环 境保护
• (5)民法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在构建自 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中发挥举足轻 重作用。
10/10
8/10
(1)民法要求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照对应基本 标准,包含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生 态环境保护等标准。 (2)法官依法审理民事纠纷也应该遵照这些基本标准。 (3)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民法保障每个人依法 享受基本权利,为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3框民事活动基本原则民法的作用
知识梳理
(2)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 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 维护公共利益 (3)民法____________,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体 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调节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保 护人们在合法的范围内谋求自身的利益。 (4)民法促进民主政治。民法有利于树立社会成员的权 利意识,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不受公权法力治的观非念法侵犯和 干涉。民民法主有政利治于树立人人平等的____________,从客 观上推动____________的发展。
产,对爱护环境的守法企业不公平,违反了公平的基本
规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随堂检测
5. 法院的这起民事纠纷案以汤姆的工厂被关闭收尾,
附近的居民又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再次感受蓝天
白云,鸟语花香。这体现了
(B )
A. 民法促进民主政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B. 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 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规则和行为规范
D. 民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强化训练
1. 以下说法符合民事活动平等原则的有 ①法人与自然人都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B)
②销售者和消费者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生产者在民事活动中享受的权利比消费者要多
④顾客就是上帝,消费时想怎样就怎样
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③④D. ①③④
随堂检测
在A市有和一、聚力两所比较出名的广告公司,两公
司竞争激烈,经常无中生有,互相诋毁。某天,外市的
“大众传媒”准备到A市收购其中一家广告公司,和一提
前贿赂“大众传媒”的收购人员,并做好假资料瞒骗
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 民法及民事权
《民法及民事权利》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中第一课第一框《民法及民事权利》的内容,使学生明确自己作为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主要民事权利。
自觉依法进行民事活动,提高保护自身合法民事权益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民法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民事权利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自己作为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主要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继承权和其他权利。
【教学重点】民法以及民事权利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保障我们的民事权利。
1、多媒体课件;2、达标训练活页纸。
一、课堂导入场景:小玲和朋友自爱文具店买笔记本,出门时小玲被店主要求搜身。
思考:小玲该怎么做?店主的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对这件事你的看法是?二、课堂探究X某2007年4月完成一幅作品《春溪》,一直悬挂于家中客厅。
2014年夏天,万全酒厂的厂长李某去X某家做客。
见到该画并为作品中的绿树幽溪所动。
遂借回家欣赏。
李某后来根据该画的绿树幽溪完成一个商标设计。
2015年12月5日申请注册。
2016年2月10日取得注册。
X某向法院诉称李某侵犯其著作权,李某以X某没有发表作品而无著作权抗辩。
思考:(1)李某的说法合法否?说明理由。
(2)李某是否侵犯X某的著作权?为什么?总结:(1)李某说法不合法。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故李某抗辩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X某著作权。
适用于《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情形(李某未经X某许可,原封未动照搬其作品,用于商业活动)。
三、课堂讨论某饭店在某某市经营多年,后经工商部门核准,更名为“某饭店某某公司”。
2016年,其发现个体工商户X某某在其经营的某某某饭店招牌中突出使用“某饭店”字样,并在其提供的火柴盒、单据和宣传材料中使用“某饭店”名称。
某饭店遂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X某某诉至法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及民事权利》习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C.经济管理关系
D.纵向财产关系
2、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①人身权②财产权
③知识产权④继承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财产权主要包括()
A.物权和债权
B.继承权和被继承权
C.股权和投资权
D.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4、2017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加大打击侵权力度。
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激发社会创新热情②保障公民财产权利③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④杜绝不正当的竞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利的是()
A.电视台新闻报道中使用了小强翻越马路隔离栏的影像资料
B.父母为14岁的小江保管压岁钱
C.选举领导小组不允许16岁的小涛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D.12岁的小海所投稿件在某报刊发表,但该报社以其年龄小为由拒付稿酬
6、近百部文学作品电子书在没有得到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被摆在苹果公司应用程序商店措施。
22位中国作家因此集体起诉苹果公司,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
A.言论自由权
B.商标权
C.知识产权
D.名誉权
7、(2017山东威海中考)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它保障了公民的()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 B.隐私权智力成果权
C.姓名权智力成果权 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
8、(2017浙江湖州中考)漫画如图中的人物的行为提醒我们应该()
A.积极保护智力成果 B.依法维护名誉权利
C.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D.维护财产收益权利
9、下列属于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小明因学习刻苦而获得“学习标兵”的称号——名誉权
B.小刚的妈妈去派出所为其改名——姓名权
C.小红禁止同桌同学给老师起绰号——名誉权
D.小华每天都写日记记下自己的经历——隐私权
10、下列属于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是()
A.归学生所有的免费课本
B.居民未取得房产证的住房
C.灾区民政局收到的捐款
D.学校添置的文艺演出服装
11、5岁的独生子小军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双双身亡,留下遗产2 万元,他的姑姑将此遗产据为己有,并把小军送往福利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军的姑姑侵犯了小军的继承权
B.小军应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C.小军太小,遗产应由姑姑拥有
D.小军的姑姑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此法中关于“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高也可罚百万元”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受教育权 C.财产权D.隐私权
13、下列有关财产权的说法正确是()
①财产权为人们幸福、安康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②财产权保障我们对财产的归属和流通方面的权益
③我们对汽车、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就属于物权
④我们可以对自己房屋进行买卖、出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14、小刚一家人用多年的积蓄购买了一栋楼房并办理了房产证,小刚的爸爸开着自家车去城里上班,由于工作积极、认真,表现突出,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小刚的妈妈在工厂上班,当技术员,自己设计的新型专利产品,并获得市技术专利奖。
小刚在家有一个小厨子,里面
存有自己的日记本,个人平时积攒的零钱。
在学校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被评为“学习标兵”。
分析小刚一家人享有了哪些权利?
15、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1)以上案例违法行为的类别是什么?
(2)其违反的法律是什么?
(3)案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A中电视台曝光小强翻越马路隔离栏属于正常的新闻报道,并未侵犯小强的肖像权;B中小江父母保管未成年人压岁钱是履行监护责任的表现;C中小涛没有年满18周岁,不能享有选举权利;D中报社没有支付稿酬,侵犯了小海的智力成果权,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利的行为。
6.C【解析】文学作品是作者的智力成果,苹果公司的这种做法侵犯了作者的智力成果权,故应选C。
7.A【解析】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体现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A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法律对公民智力成果权、姓名权的保护,BCD排除。
故选A。
8.C【解析】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
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结合材料和课本,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做到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网传他人私人生活照片,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热衷打听别人的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选择倾诉对象,增强保护意识,C是正确的选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9.A 10.A 11.C
12.D【解析】个人信息属于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如果出售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D是正确的,与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财产权无关,排除,故选D。
13.A【解析】收益权是指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A中出租自有房屋,获得租金是行使收益权的表现。
B是对财产的使用权;C是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D是获得收入的方式,不是财产所有权。
14.小刚的爸爸依法享有财产权、荣誉权、劳动权。
小刚的妈妈依法享有财产权、知识产权、劳动权。
小刚依法享有财产权、隐私权、荣誉权、受教育权。
15. (1)民事违法行为。
(2)民法通则。
(3)说明公民的民事权利是受到民法保护的。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