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_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解析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高二语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高二语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总体设计教材概述写议论的第一步就是树立论点,而且论点要正确、深刻、新颖。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多向思考,属于思维指导性质的话题,也是一篇指导学生如何确立论点的专题。

本篇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

因此,分析问题应从多方面思考,在多向思维中,逆向思维很值得重视。

然后再谈找到多种议论角度后,怎样进行比较筛选,找到最佳角度。

由此看,教学的难点是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突出逆向思维的优越性。

重点是如何找到最佳立论角度,总结选取立论的一般原则。

思路方法本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思维品质。

因此本设计按照从实践到理论,从特殊到一般的原理,以训练题贯穿始终,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通过做题归纳方法。

教学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

时安排:1时三维目标1多思善想,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2比较筛选,学习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

教学设计导语设计诗词导入面对漫天风雪,柳宗元吟出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诗句,虽不乏诗人的孤傲,但毕竟满目凄清。

而久居边塞的岑参,面对“胡天飞雪”,却慷慨激昂:“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毛泽东笔下的雪景,更是激越豪放,气势磅礴:“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同为雪景,却意境迥异,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

难怪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写作也是这样,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从而选取立论的角度。

故事导入一位王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

王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了花瓶里。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 • • •
凡尔纳:成功在于不懈努力 妻子:鼓励给人信心促人成功 赫哲尔:从事一项事业需要胆识 凡尔纳与赫哲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 马
• 布置作业和疑难解答 • 预习 ①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而不胜; ②做什么事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 ③要不断完善自我。
拓展探究
•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当初他的第一部 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 出版社退回。他当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 将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 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 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 还与儒勒•凡尔纳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 版合同。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旧课复习
新课讲授
•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地 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 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 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 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 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 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 死。
• (1)从安泰角度分析: • 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 ②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 ③时刻不忘中国母亲的栽培。 • (2)从母亲的角度分析: • ①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 ②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 ③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3)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 • 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②出奇才能制胜; • ③要讲究方法。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执着于理想,行动于脚下泰勒斯因观察星空而掉在坑里,虽然他准确预告了第二天会下雨,但还是受到了人们的嘲笑,而黑格尔则赞美了他。

一个能够仰望高空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会以此为奋斗目标不懈奋斗,以达到这一理想。

而那些无理想的人,只会躺在已有的成就上吃老本,只会坐吃山空,从那一高度一步步返回原地,继续从零开始,而自己还浑然不觉。

所以,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天子很好的少年天才,在父亲的愚昧无知、只贪图蝇头小利的可以耽误下,不思进取,终究丧失了他的天资,“泯然众人矣”。

一个人应当有理想,而只有有了理想,才有了奋斗的动力:一个学生就会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作为理想;一个农民会把种出高产的农作物作为理想;一个工人会把做出高质量的产品作为理想……当人人为理想不懈奋斗并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在进步。

我们也就会在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道路上进一大步。

但是,只有理想却没有行动,一味地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妄图建立空中楼阁,其结果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终一无所获,搞不好还会损失已有成绩。

正如我们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搞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一样。

其结果必定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当我们想着那些理想时,也一定要看看脚下,想想当前,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先做好,一步步地接近完美的理想。

切不可与现实脱节。

理想不等于空想,如果我们想急于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理想就如同水中之月,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我们立足根本,又为理想而不懈奋斗,那么,我们一定会使自己成功。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看到泰勒斯观察星星的事,我联想到的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边走边思考哥德巴赫猜想,而一头撞到了电线杆上,陈景润因为被讥笑为傻子。

但是,陈景润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者年代不同,内容不同,但其实质却是如此地一致。

人,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除非他像庙里的泥塑木雕,仅仅坐在那里供善男信女们来参拜而整天无所事事。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讲义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讲义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讲义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思考与表达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而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选取恰当的立论角度,更是决定我们思考和表达质量的关键。

一、什么是立论立论,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它是我们进行讨论、写作、辩论等活动的基础。

一个好的立论,不仅要明确清晰,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说服力。

比如,当我们面对“读书是否有用”这个问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回答“有用”或“没用”,这就过于笼统和肤浅。

而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分析,指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思维能力,从而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一个相对完整和有说服力的立论。

二、为什么要选取立论的角度1、避免观点的单一和片面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

如果我们只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去看,很容易陷入思维的局限,得出的观点也可能不够全面和客观。

例如,对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这个话题,如果仅仅从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沉迷、影响学习这一个角度去立论,就忽略了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锻炼青少年的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积极方面。

2、增强观点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在众多的观点中,独特的立论角度往往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的观点脱颖而出。

以“成功”为例,大多数人可能会从努力、机遇等常见的角度去论述。

但如果我们从“失败是成功之母”,强调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这样的立论角度就会显得更加新颖独特。

3、提高论证的有效性合适的立论角度能够让我们在论证过程中更加有理有据,逻辑更加严密。

比如,讨论“环境保护”,如果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这个角度立论,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共赢,来进行更加系统和有效的论证。

三、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1、多角度思考面对一个问题或现象,我们要尝试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

可以从个人、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多个角度入手。

比如,“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个人角度,可以探讨手机如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娱乐方式;从社会角度,可以分析手机对社交关系、公共秩序的影响;从科技角度,可以研究手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带来的变革。

多思善想__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案剖析

多思善想__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案剖析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案学习目标:学习并掌握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1、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和围绕题目作多角度分析思考。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知识链接:议论文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立论的方法:一篇议论文的立论,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

开头提出什么问题,最后仍要归结到什么问题。

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离题发挥,或者变换论题。

如果有几个分论点,分成几个部分来论证,那么,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从属于中心论点。

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

这样读者看完一部分,就能清楚地了解一个分论点;看完全文,就能清楚地了解全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讲逻辑性,论证必须紧扣中心,前后一贯,首尾一致,这是写议论文的一个重要原则。

信息链接:历代名家对《鸿门宴》中项羽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一、合作讨论:怎样选取立论切入的角度?(一).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A、滥竽充数:课本P73B、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

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

”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

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正面:反面:侧面:迁移训练: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导入有不少同学平时作文往往千篇一律,平淡肤浅,缺少新意,这除了生活阅历浅,思想认识水平低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制约,话题出来后不能展开联想或只能想到熟识的东西,如谈到蜡烛,只能想到老师,谈到拔河,只能想到想到团结等等。

这些都是思考角度单一,缺少创新思维的表现。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很多事物本来就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来思考的,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过:“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可见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时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立意。

二、学生自读表达交流中的“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要求找出文中的要点:1、思考的角度有哪些?2、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三、话题练习: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的双手,我们来谈谈对于手的认识好吗?如果以手为话题写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立意呢?2、请学生从这则材料中分析出几个角度: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

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头看这匹马。

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有一人执笔。

大约5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为评讲作准备。

1、手:1)、默默地为我们劳动从来没有怨言,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些在社会上默默奉献的人。

2)、人们古时候用手走路, 直立行走以后, 会生产并使用工具。

3)脏手,意味着社会上接受别人贿赂的坏风气。

4)、手的用处很大。

吃饭、写字、打球、开车都用到手。

上课发言也要用到手。

5)、一个巴掌拍不响鼓掌用到双手。

手还可以传递感情。

6)、看到手,我就想到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有十根手指, 缺一不可。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分析PPT课件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分析PPT课件
9
•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 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过渡句)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 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 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 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 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 前进。 (末段为“结论”部分)
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
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
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
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
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
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
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叙)
.
19
从母亲角度分析
可以提炼出: ⑤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
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⑥ 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⑦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
20
从赫拉克勒斯角度分析
可以提炼出: ⑧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⑨出奇才能制胜; ⑽要讲究方法。
.
21
多角度思维--发散思维
抛弃习惯性思维 , 遇事从多种角 度和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维 , 考 虑多种因素 , 想像各种可能,甚至包 括某些人以为不切实际的、可笑的方 法,只有到最后,才靠直觉和逻辑进 行判断、筛选, 这就是发散性思维。这 是创新思维的精髓之一。
从安泰角度分析
无敌英雄安泰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 母亲,忘掉并因此失去了自己力量的来源。 可以提炼出的论点:①人只有不离开根本, 才能有所作为;运用逆向求异分析,进行 假设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离开大地母 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至空中 决斗,由此可以提炼出的论点: ② 自知者 明,只有自知,才能无往而不胜; ③ 要扬 长避短; ④ 要不断完善自己。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 角度
一位王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 满了牡丹。王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老 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了花瓶里。老翁的邻 居见到牡丹却对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 朵都缺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王 员外忙说:“牡丹花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 富贵无边吗?”老翁听了颇有同感,又向王 员外要了更多的牡丹花,开心地走了。
为什么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
角度不同
王员外对人事所持的态度是积极乐 观的态度。
邻居是消极悲观的态度。
一、变换角度 多向思维
请同学们围绕“门”进行思考, 可以确立那些观点?
走后门——社会上的官场腐败 长城和上海关——过去的封闭和现在的改
革开放
生死门——生与死带给人们的深沉思考
对“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思考 可以有多个角度,写在下面。
二 反弹琵琶 逆向思维
求异思维
两种类型:
1、对一般的常用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如对 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2|针对某一文章的某一具体观点,提出自 己的不同看法。这种商榷性的文章,针锋 相对,旗帜鲜明、毫不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确定最佳角度
主客观两方面 客观方面: 切中要害 新颖独特 主观方面: 生活积累 发挥特长
正面: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 才能成功。
反面: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所以可以开拓 新的广阔的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侧面:
1、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的一项本领。 2、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不殆。 全面:决定问题 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
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有十个临时来探险 旅游的人:一个32岁的未婚女歌星;一个42 岁的单身汉——细菌学家;一个法官;一个同 性恋的医生;一个美国副总统;还有一个非洲 部落的酋长和他怀孕的妻子;一个有四个孩子 的父亲,他是个长期失业者,家庭生活一直靠 做工的妻子维持;一个38岁的寡妇,她独自 扶养三个不到7岁的孩子;一个离了婚的男子, 家中尚有一对10岁的孪生儿子。传来预报: 当日晚上将发生强烈地震,该岛极有可能沉入 海底。当时岛上只有一架可以搭载四人的直升 飞机,并且只能飞出一次,别无其他的交通工 具和出路。

横看成岭侧成峰——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流淌,境内湖泊众多,河港密布。一部家乡 的历史,应该就是一部与水共存的历史。东 荆河水,莫非就是我梦中的沧浪之水么?沧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家乡的河滩,满目皆水,到处 都是水流的脚印。细细的、柔柔的印痕,细 细的、柔柔的脚步。可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 脚步,踏出了开阔,踏出了欢乐,踏出了一 片生命的天地。是的,她们成功了,再坚硬 的岩石也不能不在她们脚下俯首称臣。她们 或许不是奇迹,但她们却用自己纤细的手指 创造出了奇迹!东荆河水对我耳语:我们或 许无法改变与生俱来的特性,但是只要有梦, 便有希望;只要用力呼吸,便能看到奇迹!
什么言语呢?唯有敬畏而已。在这里,黄河以 一个强者的姿态告诉我:真正的胜利者,不 是站在前台指指点点的人,不是自以为是、 不可一世的人,而是面对世间的纷繁,勇往 直前、永不退缩的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的是你么?百米之外,即闻水声如雷。近 看,即见水滴千万奔腾而下,激起银浪无数。 一阵风过,身边便如细雨纷飞,使人不禁生 疑:莫非来自天边?一路所见,尽是奇观异 彩,唯她,洁白晶莹,不染纤尘,一改先前 所见的柔媚。与彩霞携手,借高山深涧,只 为一展水之力量、水之玄妙。这时,瀑布的 声音告诉我:只要有心,柔弱亦可化为刚强; 只要有志,平凡亦可化为奇迹。
正面:凡事应先做调查研究,不打无准 备之仗,才能成功。 反面:正因为那里不戴帽不穿鞋,才 可以开拓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 有作为。 侧面:每个人总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本 领。 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 百战百胜。 全面:决定事情不能盲目行动,必须 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小结:立论 有多向性,要 善于从不同的 方面来立论。
立论的灵魂——深刻性(深)
论点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挖掘出事物的 生活的底蕴。 深刻性——立论的灵魂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 由“果”溯“因”法:析“因”立论,把握 “因果链条”,先立足于原材料所述事件的 “果”,再去追溯,列举造成此“果”的种 种“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___如储存 的论据材料和思想认识水平情况——去择其 一“因”进行立论。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1.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 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3.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 如金。 4.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5.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 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6.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 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7.从水的作用引申角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所发议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 启示;
3、针对性要强——
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强 现实意义。
训练3
1.根据下边材料,联系实际,运用辩 证思维,看能提炼出几个观点。
古希腊神话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 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 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 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 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 扼死了。
1.从安泰角度分析,无敌英雄安泰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 地母亲,忘掉并因此失去了自己力量的来源。据此,可 以提炼出这样的论点: 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②党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③时刻不忘祖国母亲的栽培。 运用反向求异分析,进行假设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 离开大地母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至空中决 斗,由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论点: ④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能自知,才能无往而不胜; ⑤要扬长避短; ⑥要不断完善自己。
多角度思考
正面:
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才 能成功。
反面:
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以可以开拓 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讲义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讲义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讲义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而在写作中,确立一个清晰、新颖、有深度的论点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这就需要我们多思善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选取立论。

一、什么是立论立论,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某个问题或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一个好的立论应该是明确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并且能够通过后续的论证得到支持和证明。

例如,如果我们面对“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这个话题,可能会有这样几种立论:“手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手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

二、为什么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不同的立论角度能够展现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果大家都从一个常见的、单一的角度去立论,文章就会显得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和吸引力。

而通过多思善想,选取独特的角度,能够让我们的观点在众多论述中脱颖而出。

其次,恰当的立论角度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论证。

一个好的立论角度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论证素材和更清晰的论证思路,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有力、有条理。

最后,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能够提高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思考立论角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能性,这有助于培养我们全面、客观、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1、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比如对于“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强调手机对于学习和与家长沟通的便利性;也可以从家长的立场出发,担心手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可以从学校和老师的立场出发,考虑手机对教学秩序和校园管理带来的挑战。

2、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思考问题,也能帮助我们找到独特的立论角度。

以“环境保护”为例,从生物学的角度,可以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化学的角度,可以研究污染物质的化学性质和治理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则可以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导言在人生中,我们需要做出无数的决定。

而在这些决定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那就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充分了解选项,思考权衡利弊,然后做出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多思善想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帮助读者应用这种方法。

多思善想的优点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是一种权衡不同选项的方法。

与其他决策方法相比,其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思维模式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鼓励我们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思考。

它提醒我们在做出决策之前深入了解各种选项,并把各个选项之间的关系和可能的结果放在一起考虑。

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决策。

2. 帮助更好的解决问题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可以在处理问题时帮助我们更好地权衡各种因素。

无论是做日常生活决策还是在工作中面对重要问题,多思善想的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审视想法和选项,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和好的选择。

3. 提高效率如果我们把决策当做某种操作去做,在我们快速处理决策时,我们有可能会忽略某些重要的因素或者过于依赖某种看似最优的策略。

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强制我们花更多时间去调研和思考,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减少后续面对问题的错误和麻烦的几率。

4. 增加我们的选择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帮助我们探索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它鼓励我们思考各种可能性并考虑这些可能性的前景和风险。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开阔我们的思路,并且有机会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

适用场景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适用于各种场合。

以下是一些最适合这种方法的情况:1. 抉择在面对抉择时,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审查自己的不同选项。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优秀的解决方案。

2. 复杂决策面对复杂的决策问题时,多思善想选取立论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仔细权衡不同方案和因素,从而减少错误和麻烦的几率,并找到最适合我们的决策方案。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岳亚檬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岳亚檬

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 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 众。 •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够深入 群众。 •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 队精神。
示例2:邹忌讽齐王纳谏
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①、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 有几个审视角度; ②、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 审视角度; ③、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 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④、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 的角度就不同。
①为什么好心人却办了错事呢?
1、尊重自然界规律,不要人为地横加干涉; 2、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要统一; 3、帮助人要了解其实际需求,不能想当然。 ②为什么绿海龟会遇到“灭顶之灾 ”呢? 1、信息的重要性; 2、信息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3、错误信息导致灭亡等等。 ③为什么老鹰能“饱餐”呢?
等待时机,走向成功。 小结: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 审视角度。
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审题练习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 过于“水”,而攻坚者又莫 胜于“水”。“水”蕴含着 深厚的哲学韵味。试从不同 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 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1、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 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3、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 如金。 4、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5、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 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6、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 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7、从水的作用引申角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汇报人:日期:contents•理解题目背景•思考对立论的理解目录•学习对立论的技巧和方法•实践对立论的应用和展示理解题目背景01CATALOGUE0102解释题目背景立论是指针对某个问题或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论证,并加以阐述和解释。

题目要求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个立论的角度进行阐述。

分析题目内容题目可能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主题,需要仔细分析和理解。

需要对每个可能的立论角度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最佳的立论角度。

需要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在确定立场时,需要充分考虑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背景,以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确定自己的立场思考对立论的理解02CATALOGUE对立论是指针对特定话题或观点提出相对的或相反的观点和论证,是辩证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对立论在思维训练和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路、全面理解问题,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批判性和创新能力。

对立论的定义和重要性对立论的重要性对立论的定义对立论的选取需要针对特定的话题或观点来进行,因此需要明确话题或观点的内涵和外延。

找准话题或观点在对立论的选取中,需要分析话题或观点的不足之处,找出其中的漏洞和缺陷,从而提出相反的观点和论证。

分析话题或观点的不足对立论的选取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可以是历史、现实、文化、经济等角度,也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进行考虑。

选取不同的角度如何选取对立论的角度对立论的常见错误和陷阱在对立论的选取中,需要注意偷换概念的问题。

一些人可能会利用语言或概念上的模糊性,故意将话题或观点的概念偷换成另一个概念,从而进行错误的论证。

以偏概全在对立论的选取中,也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

一些人可能会选取某个片面的观点或论证,将其代表整个话题或观点,从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方面。

学习对立论的技巧和方法03CATALOGUE对立论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论题和观点,这是后续论述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 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 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 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 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 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 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 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 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 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总结: 面对同一事件,不同时期、不同 人物对项羽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论点
论点是对事实和材料进行具体的、科学 的分析而概括、提炼出来的,能反映客观事 物的本质的观点,是符合社会实际的立场、 观点的,符合当前的方针政策,有着明确的 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驳 斥什么,爱什么、恨什么,都很明确,毫不 含糊。论点是贯穿全文的论述中心,大多就 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论点的特点
正确性:论点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 理论性:论点言之成理,是从发现的问 题、论证的内容或作文材料、题目中分析得 出的,有着深刻的理解。 鲜明性:论点集中、醒目,表现论点的 语句简明、扼要,体现了材料的精髓。
立论的角度
选择符合材料主旨的角度
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 选择新颖的角度
选择深刻的角度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 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 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 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 亡 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 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总述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 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 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立论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 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 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 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有时是在破的基础上 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 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 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 的论点。
角度新
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 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但 要注意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 面或主观。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 题 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 今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的角 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 容,要全部创新这样的观点。
思想新
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于事物的切中 肯綮的见解和认识。如论证“近墨者 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 墨者未必黑”“让墨者变白”“黑的影响 力 未必大”等角度立论,论证我们新的认 识,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从人物角度分析: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 系群众。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深 入群众。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 义、团队精神。
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 主要包括: 多向思维 侧向思维 反向思维
2.立论要符合实际 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 确,不要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 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 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 要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出现偏 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立论要新颖别致 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 而不是脱离现实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 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是对材 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 立 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 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角度新、思想新、 境界新。
参考角度
一、从牧羊人角度出发:乌鸦不从自身实际出发, 才落得被捉的下场, 由此可见,不能刻意模仿 他人,一切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乌鸦做了别人不敢做也不 敢想的事,尽管没有成功,依然值得鼓励。 三、呼吁善待弱者,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与意愿。 四、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能 用迥然有别的眼光来审视(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 意 )。
一般的,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即 中心论点,但有的议论文为了把复杂的内容 论述得更加严密、透彻,把道理讲得更全 面、深刻,就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来 论证。论点位置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出现在 标题、开头、结尾或文章的中间。
1 .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2 .开篇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 的”。 3 .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 出 眼光,自己来拿”。 4 .结尾 如《捕蛇者说》论点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 蛇
我们学过《鸿门 宴》,知道项羽 是个有争议性的 人物。请同学们 对他进行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 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 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 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 我擒也。 ——刘邦
立论的要求
1.立论的切口要小
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 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 经 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 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 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 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 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能运用最少的 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多向思维
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 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 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 一个方面。
侧向思维
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 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 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 式。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流体静 力学的基本原理,鲁班从草拉破了手得 到启示,发明了锯子。
选择有针对性的角度
最佳角度
角度小:“小”便于展开议论,
不 容易离题; 角度新:“新”使人有新鲜感, 能 吸引人; 针对性强:针对性强能解决实 际问题,有现实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立论的方法
一篇议论文的立论,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 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头提出什么问题,最后仍 要归结到什么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离题 发挥,或者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分成几 个部分来论证,那么,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 有关,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 点来进行。这样读者看完一部分,就能清楚地了解 一个分论点;看完全文,就能清楚地了解全文的中 心论点。议论文讲逻辑性,论证必须紧扣中心,前 后一贯,首尾一致,这是写议论文的一个重要原则。
境界新
从特定的材料入手,使老论题有新意,拓 深论题的新境界,使立论深刻、新颖、独特。 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 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 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 这个角度立论是可以的。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 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立论,论证“妥协也 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 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 新,境界全新。
滥竽充数
《韩非子· 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 必三百人。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宣王说 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 一一听之,处士逃。”
分小组讨论: 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中, 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 度,使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 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 之地。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 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反向思维
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 式。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 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 电,最后终于在1821年制成了世界上 第一台发电机。
迁移训练
以“雪”为题, 运 用发散思维, 写出三个以上 的主题。
主题之一: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 染,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主题之二: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 白的外衣掩饰世间。 主题之三: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 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