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骶髂关节炎病因与治疗
厚 德 博 学
精 医 济 世
显现根性症状更明显而臀部压痛点基本 消失。 骶髂关节周围炎波及坐骨神经时也 可有腰椎间盘突出相似的临床表现,但 该病人有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可加 以区别。
LOGO
厚 德 博 学
精 医 济 世
2
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有臀部疼痛及压痛,但压痛点比较 表浅,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正常,可以 鉴别
症。
2.骶髂关节非感染性炎症,包括类风湿骶髂关节炎,Reiter 骶髂关节炎,牛皮癣性骶髂关节炎,致密性髂骨炎。
3.骶髂关节感染性炎症:结核性骶髂关节炎(仅限注入抗结
核药物),化脓性骶髂关节炎(仅限注入敏感抗生素)。 4.骶髂部转移癌 肌综合征。 转移病灶、淋巴肉瘤。
5.其他骶髂部痛症,包括骶髂肌炎,丛性坐骨神经痛,梨状
LOGO
厚 德 博 学
精 医 济 世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于根性症状较轻,由于保护性姿势 使得臀部肌群受牵拉而劳损,出现臀部的 深压痛,酷似骶髂关节炎的表现,但CT可 发现椎间盘突出等影像学表现,而骶髂关 节影像学正常。骶髂关节阻滞治疗后臀部 症状可明显减轻,一般24-48小时后症状可
LOGO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病因
由于重复的一般性外伤或超额负载, 使透明软骨面变成纤维软骨面。此种退行 性变过程可促使骶髂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 劳损、退行性变 样改变,严重者可发展至骨化强直。尤其
是在老年人其骶髂关节软骨下骨质可形成
硬化性改变,并于关节下端有骨质增生甚
至有骨刺形成有时尚可发现小的囊样变区
域。 厚 德 博 学
LOGO
精 医 济 世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病因
一.急慢性损伤: 1.外伤,用力姿势下的负重 。 2.单边长期坐卧。 二. 骶髂关节本身病变:风湿、类风湿、强直
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分析
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提高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炎影像学X线、CT和MRI检查诊断资料,分析检查方法与诊断。
结果骶髂关节CT和MRI检查优于X线检查。
结论加强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能对临床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43-01骶髂关节炎是脊柱关节病重要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诊断的骶髂关节炎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为提高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水平,本文对56例脊柱关节病患者的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对临床可疑病例,而X线片检查尚未显示明确的(一般为骶髂关节炎0级、Ⅰ级)或Ⅱ级以上的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者,或骶髂关节炎可疑不肯定病例。
1.2一般资料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CT检查:28例中男25例,女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35岁,平均22.1岁;病程最短9月,最长4.5年,平均3.6年。
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MRI检查:28例中男26例,女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33岁,平均20.9岁;病程最短7月,最长5年,平均3.2年。
1.3 临床资料1.3.1 进行X线检查后,又进行CT检查:28例进行X线检查,其中0级4例、Ⅰ级16例、Ⅱ级8例;后又进行CT检查,其中0级0例、Ⅰ级5例、Ⅱ级23例。
Ⅰ级11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39.29%;Ⅱ级有15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53.57%。
1.3.2 进行X线检查后,又进行MRI检查:28例进行X线检查,其中0级3例、Ⅰ级16例、Ⅱ级9例;后又进行MRI检查,其中0级0例、Ⅰ级3例、Ⅱ级25例。
Ⅰ级13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46.43%;Ⅱ级有16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57.14%。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的早期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骶髂关节炎的症状如何表现
骶髂关节炎的症状如何表现骶髂关节炎主要表现为髂骨耳状面结构不清,骨质呈均匀性密度增高,其内缘以骶髂关节为界,并不侵犯关节面,其外缘构成清晰的直线或弧线,将骶髂关节炎病变部骨质硬化区构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大体上可分为三角形、新月形、梨形三种。
骶髂关节炎病变范围大部侵及耳状面的全部或上、下2/3部。
大多为双侧病变,病变大小、形状可不对称,少数为单侧性。
若骶髂关节炎病变在腰椎,可见腰椎椎体前上角骨质密度增高,椎间隙清晰无变化。
【症状】1、在立位屈曲时产生严重腰痛,或造成一侧骶髂关节向前或向后的半脱位,所以临床有跛行足及足后根痛。
2、挤压患侧髂骨缘或双侧髂骨缘均可能出现压痛,但有时需与腰骶椎结核相鉴别,X线摄片有助诊断。
【临床表现】1.发热常达40℃以上;2.疼痛,主要是髋部及大腿,有时向下肢放射,剧烈,不能负重,负重时疼痛加重;3.炎症三反应,即白细胞高,血沉快, C-反应蛋白阳性明显;4.托马氏征及“ 4 ”字试验(+ );5.关节后部红、肿、压痛及瘘道形成;6.直肠刺激征(脓液向小盆腔波及);7.关节穿刺:从后方可刺出脓液;8.X 线早期无明显改变,晚期示关节面硬化显示虫蚀样改变,关节面增厚,有时有死骨;9.CT.MRI 对诊断有决定指导意义 CT 可清楚显示骶髂关节面的骨破坏。
磁共振成像T1 像为黑色,T2像为白色,且可以清楚的显示病灶的范围。
【并发症】很多人都会把骶髂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混为一谈,有些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也很可能将骶髂关节炎当做是AS。
专家解释到,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关节病的一种,约有90%患者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
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
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所以不象坐骨神经痛。
有些病人无骶髂关节炎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
约3%强直性脊柱炎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强直性脊柱炎为多个脊柱段同时受累。
骶髂关节炎分级纽约标准
骶髂关节炎分级纽约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骶髂关节炎是一种以疼痛和僵硬为主要症状的关节疾病,主要发生在骶髂关节处。
而在临床上,对骶髂关节炎的分级常常采用纽约标准,这是一种用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准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骶髂关节炎分级的纽约标准吧。
1. 纽约标准的背景及意义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纽约标准的背景及其意义。
纽约标准是由美国纽约大学的医学专家们制定的,旨在对骶髂关节炎进行分级评估,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通过对病情的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2. 纽约标准的具体内容纽约标准将骶髂关节炎分为5个不同的分级,分别是:0级:无骶髂关节炎的临床或放射学证据;1级:骨头有慢性硬化或侵蚀,不具有骶髂关节炎的特异性变化;2级:双侧骶髂关节有至少一个明显的银屑状关节面或骨化(非侵蚀);3级:双侧骶髂关节有至少一个侵蚀性损害(骶髂关节间隙变窄);4级:明显融合和/或弯曲变形。
通过这五个级别的划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不同的分级对应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所处的分级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自己所处的分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可能会面临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可以根据分级来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缓疾病的进展。
4. 纽约标准的不足之处及展望虽然纽约标准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纽约标准主要是以放射学检查结果为依据,而放射学检查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患者的病情。
纽约标准只是对疾病进行了简单的分级,并没有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骶髂关节炎的分级标准,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通过结合临床症状和放射学检查结果,制定更加全面和细致的分级标准,以提高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骶髂关节病变CT诊断
退行性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退行性关节病鉴别诊断
分类 年龄 性别 分布 骨硬化 骨侵蚀 关节内骨性强制 关节旁骨贅 韧带骨化 退行性关节病 老年 男及女 双侧或单侧 髂骨 轻度、局限 无 少见 常见 不太常见 强直性脊柱炎 年轻 男大于女 双侧对称 髂骨 可能扩展 常见 常见 少见 常见 致密性髂骨炎 年轻 女大于或等于男 双侧对称 髂骨 三角形 无 无 少见 无
2.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 本病较为多见,尤以青年人发生 率较高,但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1)疼痛: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步向上方椎节,多呈 进行性侵犯发展。 (2)双侧性:骶髂关节病变多为双侧对称性,并侵及 全关节,关节间隙从模糊到破坏,最后关节间隙 消失。 (3)脊柱同时受累:本病除骶髂关节外,脊柱椎体间 关节亦受侵犯,后期椎节呈竹节样改变。 (4)其他:本病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快,且类风湿因子 等项化验指标多为阳性。
血管、神经经过:相当于骶髂关节中部水
平,有臀中皮神经从骶髂关节后面跨越,
该神经为感觉神经.即使损伤也不引起明
显功能障碍。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关节面光整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 密度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 钙化
25岁 正常骶髂关节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 皮下脂肪清晰
53岁 正常骶髂关节
5. 骶髂关节转移瘤
骶髂关节转移性肿 瘤:有其它器官肿瘤 的病史,局部疼痛, 而且有明显的压痛, 病程长者,可出现恶 液质。X线检查:局 部有不规则、边界不 清的结节样或片状样 致密影。若能找到原 发病灶则诊断更为肯 定。
6、化脓性骶髂关节炎
发热常达 40℃以上 疼痛,主要是髋部及大腿,有时向下肢放射,剧 烈,不能负重,负重时疼痛加重 炎症三反应,即白细胞高,血沉快, C-反应蛋白 阳性 托马氏征及“ 4 ”字试验(+ ) 关节后部红、肿、压痛及瘘道形成 直肠刺激征(脓液向小盆腔波及) 关节穿刺:从后方可刺出脓液
骶髂关节炎分级纽约标准
骶髂关节炎分级纽约标准1. 引言1.1 骶髂关节炎简介骶髂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骶髂关节区域,属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
该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却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骶髂关节是连接骶骨和髂骨的关节,其功能是支撑和保护下半身的重要关节之一。
当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下背部和臀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骶髂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环境因素等有关。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晨僵、夜间痛、炎症反应等,容易被误诊为椎间盘突出、骨骼肿瘤等其他疾病。
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骶髂关节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后,并重点探讨骶髂关节炎分级纽约标准的意义、应用及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和帮助。
2. 正文2.1 骶髂关节炎病因骶髂关节炎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但有多种假说可以解释其发生原因。
一般来说,骶髂关节炎的发生可以与遗传因素、炎症、外伤等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导致骶髂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族史中有骶髂关节炎的人更容易患上该疾病,说明遗传因素在骶髂关节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炎症也是引起骶髂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炎症可以导致骶髂关节组织的损伤和破坏,进而引发关节炎的发生。
骶髂关节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炎症、外伤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骶髂关节炎的发生。
研究人员仍在努力深入探索骶髂关节炎的病因机制,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2.2 骶髂关节炎临床表现骶髂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背部和臀部的疼痛。
患者通常在早晨或长时间静坐后感到疼痛加剧,疼痛呈慢性持续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疼痛外,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还包括僵硬感、活动受限、步态异常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受压症状,甚至会出现肿胀、红肿等炎症表现。
在疼痛加剧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夜间疼痛、疲劳等症状。
临床骶髂关节炎发病机制、分类、病因、诱因、高危因素、诊断依据、治疗措施及预防
临床骶髂关节炎发病机制、分类、病因、诱因、高危因素、诊断依据、治疗措施及预防骶髂关节炎是骶髂关节处,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生炎症的疾病。
它是以慢性炎症、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特点的疾病。
该病的发作与感染、髋关节病变、内分泌疾病有关。
骶髂关节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之间的一个非常紧密的连接,它由骶骨的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
关节面扁平,彼此对合非常紧密,属于平面关节。
其周围有许多强韧的韧带加强,因而骶髂关节活动度很小,有利于支持体重和传递重量。
其对于骨盆的稳定性也非常的重要,一旦这个关节产生炎症或者是有比较大的滑动,会导致整个下肢的负重功能的丧失,同时引起患者骶尾部严重的疼痛。
分类及病因骶髂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并未完全明确。
下面为两种骶髂关节炎的常见病因。
原发性骶髂关节炎遗传:有骶髂关节炎家族史的患者,其患病率相比正常人增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软骨退化、关节间隙狭窄,容易引起关节性反应。
继发性骶髂关节炎感染:感染的病原菌容易侵犯骶髂关节,从而引起骶髂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容易导致关节出现炎症。
骶髂关节炎诱因和高危因素①妊娠妊娠期间相较于平时负重增加,更容易诱发骶髂关节炎。
②臀部摔伤重力作用向下摔伤导致臀部受力,骶髂关节受到外力损伤,容易诱发炎症。
③家族遗传病史者有家族疾病史的人,患有骶髂关节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④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机体各项指标大多都处于低下状态,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性增加。
⑤急性腰扭伤当弯腰提重物时,骶髂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受损,因此骶髂关节稳定性下降,也是诱发骶髂关节炎的常见因素。
⑥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软骨病变,可能累及骶髂关节。
⑦长期不良姿势如长期跷二郎腿,可引发骶髂关节部位的炎症发生。
⑧其他如久站、跑步、偏侧负重、潮湿受凉、天气变化等。
诊断依据1.典型症状腰臀部疼痛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
MRI下骶髂关节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MRI下骶髂关节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李攀龙
【期刊名称】《西部医学》
【年(卷),期】2018(030)011
【摘要】影像学一直是诊断和评估骶髂关节炎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可早期发现并评估骶髂关节改变,在诊断骶髂关节炎相关疾病及协助临床决策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临床上引起骶髂关节炎的疾病很多,如脊柱关节炎、关节退行性改变、感染、
肿瘤等.临床中误诊原因多为对影像学的误读所致,且误诊给社会及患者带来巨大精
神及经济负担.本文总结了骶髂关节在脊柱关节炎及相关鉴别诊断中的MRI影像学特点,强调临床工作中,影像学提示出现骶髂关节炎可能涉及如风湿免疫科、感染科、肿瘤科、内分泌等多学科的疾病.很多病例影像学虽然提示有骶髂关节炎改变,但临
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征、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临床特点加以综合分析和判断,避免误诊.因此,本文对不同疾病引起的骶髂关节炎的核磁共振表现做一综述.
【总页数】5页(P1704-1708)
【作者】李攀龙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特征 [J], 黄正平;古洁若
2.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特征 [J], 苏俊华;
3.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采取螺旋CT与MRI扫描的临床价值比较 [J], 梁健成; 张延伟; 肖衍
4.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采取螺旋CT与MRI扫描的临床价值比较 [J], 梁健成; 张延伟; 肖衍
5.多模态MRI对骶髂关节炎及其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J], 蒋亚兰;蒋锐;张晓;刘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何国武
【期刊名称】《白求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13)002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
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6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CT扫描与X线检查结果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
结果 CT扫描提示,6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中,双侧骶髂关节炎53例,单侧骶髂关节炎7例;而X线检查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45例,单侧骶髂关节炎9例,疑似异常5例,正常1例。
骶髂关节炎CT特点为:髂骨侧关节面下出现侵蚀、硬化而变模糊,皮质部分近乎消失,骨质糜烂成融雪状,骨小梁模糊,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缩窄或消失,关节周围骨质疏松;X线特点为:关节面毛糙,骨质侵蚀、硬化,关节腔隙增宽或狭窄,关节出现强直。
结论相对X线检查,CT扫描对于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198-199)
【作者】何国武
【作者单位】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骨科,050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3
【相关文献】
1.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2.女性强直性脊柱炎与女性致密性骶髂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3.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探讨
4.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
5.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骶髂关节痛相关解剖、病因及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和诊断
临床骶髂关节痛相关解剖、病因及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和诊断骶髂关节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骶髂关节痛是指排除特异性感染、急性创伤、肿瘤等原因后,骶髂关节(SIJ) 区域的疼痛与不适,伴或不伴腹股沟、下肢等部位疼痛。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更多见于老年人、产后女性和年轻运动员等。
其患病率因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占非特异性腰痛的15%~25%。
中老年病人中男女比例接近,病程长短不一。
二、骶髂关节的解剖骶髂关节的组成包括骨性结构和韧带。
骨性结构由骶骨及髂骨组成,骶骨呈楔形,尖端自上向下、自前向后以凹面紧密嵌入髂骨的凸面。
韧带包括骶髂关节前韧带、骶髂关节后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骨间韧带。
骶髂关节是一个滑膜关节,其结构包括关节囊、滑液、关节软骨和滑膜。
骶髂关节是躯干与下肢应力传递的枢纽,也是骨盆应力集中区域,除了支撑上半身的轴向负荷,同时也有旋转负荷,也能像减震器一样保护机体。
骶髂关节稳定性部分是由附着在上面的韧带提供,能够保证关节的完整性和抗剪切力。
直接与骶骨相连的韧带有: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骨间韧带和骶髂背侧长韧带。
髂腰韧带影响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同时也影响腰椎的稳定。
血供和支配神经骶髂关节血供来自臀上动脉、髂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的关节支;神经来自臀上神经的关节支和第1~2骶神经后支。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任何原因导致骶髂关节的轴向过负载和/或旋转过负载,均可引发骶髂关节痛,主要包括下肢不等长、脊柱侧弯、妊娠、步态和生物力学异常、慢性累积性损伤、增龄所致退行性改变以及脊柱融合手术史等。
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包括:1.机械应力损伤累积性损伤导致骶髂关节应力增加,骨膜被激惹,关节功能障碍和关节韧带腔压力增高,从而刺激韧带部位等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2.韧带松弛和关节错位骨盆的骨性稳定结构为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关节周围韧带松弛等因素导致其稳定性下降,再加上外力作用,致使关节轻度错位、失稳、功能受限,所附着的软组织伴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外周神经被卡压,产生疼痛。
骶髂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骶髂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骶髂关节炎是骨关节炎中的一种,骶髂关节炎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大多由其他疾病引起有症状,能及时就诊,得了骶髂关节炎如何诊断?怎么治疗尤为重要,与强直性脊柱炎很难区分。
骶髂关节炎是关节炎中的骨关节炎的一种分支。
大多数的骶髂关节炎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许多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骶髂关节炎,所以诊断出骶髂关节炎还是不够的,应进一步检查是何种原因引起的。
但是骶髂关节炎一般与坐骨神经不相关。
原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髋部肌肉等软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软骨呈退行性变。
年龄越大,积累的损伤越多,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降低,因之易遭受损伤而产生退行性变。
肥胖体形的人发病率较高。
查体及检查:1.Piedallu征患者取坐位,检查者自后方观察其髂后上棘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情况下,患侧偏低;腰前屈时,则患侧位置升高程度超过健侧。
2.对抗性髋外展试验阳性。
3.退变性骶髂关节炎X线平片上显示退变征,视病程不同而出现退行性变的各期表现,以增生及骨刺为主。
1、宣传防病知识、保护关节:首先要让患者对该病有所认识,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防止关节过度运动和负重,避免关节机械性损伤。
严重时应制动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
减轻体重,使用把手、手杖以减轻受累关节负荷。
与职业有关者,应调换工作。
进行有关肌肉群的锻炼,可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2、药物方法,当疼痛时可以用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不要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或降低作用。
如果是局部压痛点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1%普鲁卡因5~10ml作痛点注射,5~7天1次,3~4次为一疗程。
还有传统的中药,建议不要随便选择手术。
3、物理疗法:热疗、水疗、红外线、超短波、电刺激等均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
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效果较好,可以松弛肌肉,缓解疼痛,并能防止神经根相邻的组织形成粘连,但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骶髂关节炎演示课件
THANKS。
发病机制
骶髂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 免疫异常、创伤、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 能导致骶髂关节滑膜增生、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等病理改变 ,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关节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骶髂关节炎的发病率相 对较低,但近年来有上
升趋势。
年龄分布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壮年和中年女
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用于控制 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但需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使用。
糖皮质激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严重疼 痛或炎症的控制,但需谨慎使用以避 免副作用。
手术干预时机及方式
手术时机
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需求,可选 择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融合术或
髋关节病变
如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 湿关节炎等,需通过影像 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鉴别。
骶髂关节结核
患者多有结核病史,X线平 片可见骨破坏累及骶髂关 节,椎间隙高度正常。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评估患者的炎症活动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显示骶髂关节的炎症改变和骨质破坏程度。CT和 MRI可更详细地显示关节病变和周围软组织情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领域前沿动态关注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骶髂关节炎诊断和 治疗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骶髂关节炎诊 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在骶髂关节炎中 的研究进展
骶髂关节炎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研 究进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骶髂关节MRI对关节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 年 1 月第 7 07 1 卷第 1 期 C i s R m d s l i ,oe br 07 o 7 o 1 1 h ee e ei &Ci c N vm e20, l , . n e ns V N 1
・
8 ・ 71
( 收稿 日期 :0 7 0 — 6 2 0 - 5 1)
骶髂 关节 M I R 对关节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范智 斌 温 鸿雁 王 峻
骶 髂关节炎(i) sj包括 多种风湿性疾病 . 其中强直性脊柱 炎 (nyoigsod li, S 预 后最为严重 , akls n yt A ) n p is 尤其 是青壮 年 ,
r F 和 I_ r _ N L 6水平 。 相关分析显示 T F 和 I_ N— L 6与糖代谢
in t i u ess m. aeo ga 19 , 11】 2 1 14 . n ae mm n yt Di tl i,9 8 4 (0: 4 - 2 8 e b o 1
3 Hr c rJ Gab r D, nia , r o Hmcao a M , ta. Reain b t e y irv e 1 lt ewe n c - o
参 考 文 献
1 Ame i a Dib ts As o ito r m a e e s c a in. Cl c lp a t e r c mme d - c i a r c i e o ni c n a to s in .Dibee r 2 0 2 S p l . a t sCa e, 0 4, 7 u p : 9
萄糖载体 2Cu2 功能甚至引起 8细胞凋亡 。炎症 因子还可 (l ) t 促进 8淋巴细胞分 化产生大量 IG,进而促 进杀伤性 T淋 巴 g
SpA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幻灯片
D.D. 机能不全性骨折
▪ 骨质疏松/骨脆性增高所致,主要是 由于骨的弹性抵抗力减弱(骨矿物质 丢失) , 不能承受正常体重或肌肉生 理性活动的作用力而引起
▪ 好发人群:女性、绝经后、局部放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常骶髂关节
斜冠状位 semicoronal
斜横断位 semiaxial
T1W
T2-STIR
层厚 = 4mm,层间距 = 0.4mm
9~12层
骶髂关节的影像解剖
❖ 骶髂关节的方向 – 向前外倾斜,C形关节面 ❖ 关节软骨位于关节的腹侧部分
稍亮信号 – T2-FS/STIR,T1-FS 骶骨侧软骨较髂骨侧厚 ❖T1韧-F带S 部分位于关节的背侧部T2分-FS 脂肪信号 – T1W高信号 ❖ 滑膜部分位于关节的后上1/3
6、椎间小关节破坏、强直
Why MR
有效药物 临床应用 早期 诊治
❖ 男,22岁反复下腰痛1月余,双眼红4天 ❖ HLA-B27 94.3%,CRP 5 .35mg/L,ESR 8 mm/h。
T2W-FS-COR
T1W-FS-COR+C
T2W-FS T1W-FS T1W-FS+C
how AS的骶髂关节炎
结构性破坏(慢性)病变
Structural damage lesions
(T1W – 骨,T1-FS/STIR – 软骨)
骨髓水肿(骨炎) 关节囊炎 滑膜炎 肌腱末端炎
骨质硬化 骨质侵蚀 骨髓脂肪沉积 骨桥/骨性强直
T2W-FS
T1W-FS+C
T2W-FS T1W-FS T1W-FS+C
强直性脊椎炎
局限于骨骼和关节间隙
鉴别诊断
不超出解剖结构范围
骶髂关节解剖与常见疾病诊断
骶髂关节解剖与常见疾病诊断发表时间:2019-07-19T11:15:54.9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应彩云[导读] 本文就骶髂关节解剖、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渝北 401120【摘要】骶髂关节位置较深,个体存在差异性较大,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间隙较窄,后部被较强厚的韧带和骨质遮盖,只在一小段层面未有骨质覆盖,因此目前疾病对骶髂关节的累及主要还是靠影像学检查。
由于其解剖的复杂性、疾病多样性及部位的特殊性,最终导致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进展缓慢。
深入开展对骶髂关节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文就骶髂关节解剖、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一、骶髂关节的解剖骶髂关节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关节面凹凸不平,但彼此结合紧密,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环绕并连接着骶髂关节,限制并固定着关节的活动。
骶髂关节个体差异性较大,关节位置较深,关节间隙呈窄条形,关节后部被较厚的韧带和骨质覆盖,只有一小段层面未有骨质覆盖,因此目前临床对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1]。
骶髂关节结构牢固,活动度虽小,但它可以做轻微的上、下、前、后运动。
在前后运动时,可伴随关节作旋转运动。
潘进社等[2]报道显示,骶髂关节的活动度会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且与人们的年龄呈正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度增加。
骶髂关节病种较多,但发病率较低,CT的普及应用,提高了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但是病变特点不典型,也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
虽然CT检查能够反映疾病的部位及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3],但是目前临床上对脊柱关节病的治疗已经从疾病的早期阶段开始[4]。
因此深入开展对骶髂关节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2.1 X线平片检查:常规拍摄体位包括正位(前后位)和斜位。
骶髂关节炎训练方法
骶髂关节炎训练方法
骶髂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症,主要表现为下腰背部的疼痛。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
以下是骶髂关节炎的一些训练方法:
1. 骶髂关节拉伸训练: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
把患侧腿搭在床边,挺直上身,然后上身尽量向后倾斜,家属也可以辅助按在患者的臀部和肩膀,加大对骶髂关节的牵拉,维持20-30秒。
2. 核心肌群力量训练:患者取平卧位,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然后屈膝、屈髋、抬臀,此动作保持3秒,再慢慢地放下。
放下时,双腿可不直接接触床面,距离床面有一小段距离,这样对肌肉的力量锻炼更为有效。
3. 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脊柱下肢运动等。
4. 卧床时,可以做后弓的腰部的五点支撑锻炼以及飞燕的活动。
5. 平时下地走路时可以悬吊单杠,主要起到牵引的作用,缓解骶髂关节的疼痛。
6. 卧床期间做一下肢体抬高的锻炼以及卧床小腿、大腿腿部的平衡锻炼。
以上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锻炼时注意骶髂部位的保暖。
急性期禁止锻炼,患有骶髂关节炎,一定要定期复查、随访。
同时,骶髂关节炎患者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如适当慢跑、游泳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专业的医疗建议。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减,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以骶髂关节炎为突出表现的痛风一例
Hainan Med J,Feb.2024,Vol.35,No.3海南医学2024年2月第35卷第3期图1骶髂关节CT、MRI及双能CT表现Figure1CT,MRI,and dual energy CT manifestations of sacroiliac joint注:A,骶髂关节CT显示右侧骶骨面可见“虫蚀样”骨破坏及边缘硬化(黑箭);B,骶髂关节MR显示右侧骶骨及髂骨可见大面积骨髓水肿(黑箭);C,双能CT在骶骨及右侧髂骨均可见尿酸盐晶体(呈绿色)沉积(黑箭)。
Note:A,CT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indicats bone erosion and sclerotic edges on the right sacral surface(black arrow);B,MRI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shows extensive bone marrow edema in the right sacrum and iliac bone(black arrow);C,Dual energy CT shows green urate crystal deposition in both the sacrum and right iliac bone(black arrow).2讨论痛风性关节炎为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内导致的急性关节炎,好发于四肢小关节,表现为发作时受累关节明显红肿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晚期可出现皮下痛风石形成。
发生于骶髂关节的痛风性关节炎非常少见,在影响中轴关节的痛风患者中,大约有10%的患者出现骶髂关节受累[1]。
骶髂关节痛风在临床表现上会出现间歇性腰背痛、翻身困难、晨僵及脊柱活动障碍,在骶髂关节影像学上亦可表现为骶髂关节炎,故与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极其相似,容易产生混淆。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合并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强直性脊柱炎并不少见[2-3],更容易造成误诊。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退变性骶髂关节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如何诊断鉴别,退变性骶髂关节炎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常见检查:常见检查:骶髂关节检查法、CT检查、骨与关节MRI检查、提腿试验、陆温试验、戈德伟特试验*一、检查X线片上主要显示退变征,视病程不同而出现退行变的各期表现,以增生骨刺为主。
*以上是对于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退变性骶髂关节炎易混淆疾病。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如何鉴别?:*一、鉴别本病主要与各种引起骶髂部及臀部疼痛的疾患进行鉴别,尤其是以下四种病变:1、强直性骶髂关节炎本病较为多见,尤以青年人发生率较高,但本病具有以下特点:(1)疼痛: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步向上方椎节,多呈进行性侵犯发展。
(2)双侧性:骶髂关节病变多为双侧对称性,并侵及全关节,关节间隙从模糊到破坏,最后关节间隙消失。
(3)脊柱同时受累:本病除骶髂关节外,脊柱椎体间关节亦受侵犯,后期椎节呈竹节样改变。
(4)其他:本病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快,且类风湿因子等项化验指标多为阳性。
2.骶髂关节结核临床上亦较多见,其特点如下:(1)常为单侧性:其多侵犯单侧关节,病变主要位于关节下部。
(2)病变部位:结核病灶多发生在骶骨或髂骨的骨骼内,先为局部骨质破坏,之后波及关节,引起间隙增宽,并形成死骨。
(3)寒性脓肿:骶髂关节结核时,如脓液聚集在髂腰韧带下,可沿腰大肌流至大腿;亦可由坐骨大孔穿出至臀大肌深处,由梨状肌下方沿坐骨神经下行至大腿后部或大转子处;少数情况下感染可蔓延至坐骨直肠窝。
3、Reiter病本病少见,临床上多有三联征,即骶髂关节、膝关节及足部关节炎,尿道炎,以及结膜炎。
一般尿道炎先发作,关节炎常为不对称性。
X线片上显示关节面破坏,四周骨质明显硬化。
4、布鲁菌性骶髂关节炎临床上有骶髂部及多发性关节痛,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X线片上多为不对称性双侧关节受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9 8・
白求恩医学杂志 2 0 1 5年 4月第 1 3卷第 2期
J o u r n a l o f B e t h u n e M e d i c l a S c i e n c e , V o 1 . 1 3 。 N o . 2 , A p r i l . 2 0 1 5
活质量。
2 . 1 x线检查结果
x线检查结果显 示 , 6 0例患者 中, 双侧
骶髂关 节炎 4 5例 , 单侧骶 髂关 节炎 9例 , 疑 似异 常 5例 , 正 常1 例 。5 4例骶 髂关 节 炎患 者 中, 早期 3 1例 : 关节 轻 度破 坏、 硬化, 主要 表现 为关 节 面轻微 粗糙 , 偶 见局 限性 骨 质硬 化, 关节腔 隙无 明显改 变 ; 中期 l 5例 : 关节 重度 破坏 、 硬化, 呈 进展性关 节炎表现 , 伴有较严重 的侵 蚀 、 硬化, 关 节腔 隙增 宽或狭窄 , 出现部 分关 节强直 ; 晚期 8例 : 关节腔 隙消 失 、 关
[ 3 ] 何德云 , 秦诚 , 陈延林 , 等. 阑尾周 围脓肿手术方式 的探讨 [ J ] .
广西医学 , 2 0 1 1 , 3 3 ( 1 0 ) : 1 3 1 8 — 1 3 2 0 .
程度与病程关系密切 , 应尽量早 期手术 。③ 残端应 给予“ 8 ”
字或“ u ” 字缝合处理 , 缝 合后 给予 “ 充气试验 ” 确定无漏 液后 以大网膜覆盖。④残端 闭合 后 , 应 再次 细查 , 寻找 是否有 残
余 脓肿。⑤ 腹腔冲洗采用局部 甲硝 唑或碘伏液 冲洗 , 必要 时
取T r e n d e l e n b u r g位 , 以降低腹腔感染几率 J 。 综上所 述 , 双孔腹腔镜下阑尾周 围脓肿 一期手术 治疗与 开腹二期手术治疗 比较 , 虽 手术 时间延 长 , 但 可降 低术 中 出
何 国武
[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 资料 , 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 。方法 收集我 院诊 治的 6 O例
骶髂关节炎患者的I f 缶床资料 , 并根据 c T扫描与 X线检查结果探讨骶髂关节炎 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结果
C T扫描提示 , 6 O例骶髂 关节炎
隙缩窄或消失 , 关节周 围骨质疏松 ; X线特点为 : 关节面毛糙 , 骨质侵蚀 、 硬化 , 关节腔隙增宽或狭窄 , 关节出现强直 。结论
扫描对于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 , 值得在 临床推广使用 。 【 关键词] 骶髂关节炎 ; 临床特点 ; 诊断方法 ; 多层螺旋 C T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R 6 8 4 . 3 [ 文献标志码 ] B [ D OI ] 1 0 . 1 6 4 8 5 / j . i s s n . 2 0 9 5  ̄8 5 8 . 2 0 1 5 . 0 2 . 0 5 7
节 大部分出现强直。
4 9例疗效分析 [ J ] . 浙江医学 , 2 0 1 3 , 3 5 ( 2 4 ) : 2 1 9 0 2 - 1 9 1 .
( 2 0 1 5 - 0 1 - 2 9收稿 2 0 1 5 03 - . 1 8修回)
孙 双 田) ( 本文编辑
骶 髂 关 节 炎 的临床 特 点及 诊 断 方 法
患者 中, 双侧骶髂关 节炎 5 3例 , 单侧骶髂关节炎 7例 ; 而 x线 检查显示 , 双侧骶髂关节炎 4 5例 , 单侧骶髂关节炎9例 , 疑似异常 5例 , 正常 1例 。 骶髂关节炎 C T特点为 : 髂骨侧关节面下 出现侵蚀 、 硬化而变模糊 , 皮质部分近乎消失 , 骨质糜烂成融雪状 , 骨小梁模 糊 , 关节骨性强 直 , 关节 间
相 对 x线 检查 , C T
骶髂关节炎发 病机制 复杂 , 早期 症状不 明显 , 易 发展 为 强直性骶髂关节 炎。其 临床诊 断还存在 着诸 多的 问题和 不 足, 影响 了治疗 , 降低 了患者生活质量” 。骶髂关节炎 的诊 断还 易与骶髂关 节结核 相混 淆。笔者 回顾性 分析 我院收 治 的6 o例 骶髂关节炎 患者 的临床影像 资料 , 以提 高骶髂关 节 炎的诊 断与鉴 别诊 断水平 , 从而早诊断 、 早 治疗 , 提高患者 生
发症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 0 5 ) 。且观察 组均顺 利完成
手术 , 未见中转开腹手术 患者。表 明双孔腹腔镜 下阑尾脓肿
一
血量及住 院时间 , 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 参考文献 】
[ 1 ] 周世勇 , 李 忠礼 , 艾飞 , 等. 对7 1 2例 阑尾炎诊 治的 回顾性 分析 [ J ] . 贵 阳中医学 院学报 , 2 0 1 3 , 3 5 ( 3 ): 1 9 5 — 1 9 7 . [ 2 ] 刘涛, 何若 冲. 腹腔镜 手术治疗 复杂性 阑尾 炎 6 0例临床 分析 [ J ] .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 0 1 4, 1 4 ( 1 1 ): 1 5 7 6 — 1 5 7 7 .
[ 4 ] 胡海涛 , 赵普. 腹腔镜手 术治疗 阑尾周 围脓肿 3 1 例[ J ] . 中国
微创外科杂志 , 2 0 1 3 , 1 3 ( 1 1 ) : 1 0 4 9 . 1 0 5 1 . [ 5 ] 王继爽 , 袁国伟 , 俞国定 . 腹 腔镜 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
期手术治疗可缩 短住 院时 间、 减少发生 率。但观察组仍见腹腔积液 、 肠瘘及残 余脓肿 患 者 。为进一 步降低 并发症 发生 率 , 笔者认 为 : ① 无法 确定 阑
尾位置者 , 可沿结肠带仔细寻找 , 但需 注意对输尿管 的保护 。 ② 避免粗暴操作 , 分离过程 中详细辨别周 围组织 。粘连 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