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资料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绘画技巧与表现1. 第一课:学习铅笔绘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铅笔的运用方法,学会用铅笔画出简单的物体。
教学内容:铅笔的种类、铅笔的运用方法、铅笔画的基本技巧。
2. 第二课:学习彩色铅笔绘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彩色铅笔的运用方法,学会用彩色铅笔画出丰富的画面。
教学内容:彩色铅笔的种类、彩色铅笔的运用方法、彩色铅笔画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探索等途径,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教材、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画纸、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欣赏与评述3. 第三课:欣赏名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世界著名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名画的介绍、欣赏方法、评述技巧。
4. 第四课:学会评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对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评述的方法、评价标准、评价实践。
七、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欣赏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探索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品展示、讨论参与度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九、教学资源教材、绘画作品、多媒体设备、评价表等。
十、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手工制作5. 第五课:学习剪纸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学会创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教学内容:剪纸的历史、剪纸的基本技巧、剪纸的创作方法。
6. 第六课:学习折纸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学会创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全册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绘画基本技巧学习线条的运用和变化学习形状的组合和表现学习色彩的搭配和运用2. 第二章:素描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练习素描静物和风景3. 第三章:水彩画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练习水彩画人物和风景4. 第四章:版画学习版画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练习版画人物和风景5. 第五章:手工制作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练习手工制作人物和风景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和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讨论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学生的创作和合作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一部分2. 绘画工具:画笔、画纸、颜料等3. 观察对象:静物、风景等4. 展示平台:教室展示墙、作品集等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六部分六、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绘画媒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 通过多种绘画活动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第六章:多样化的绘画媒介学习油画、水粉画、蜡笔画等其他绘画媒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进行多种绘画媒介的实践和创作。
2. 第七章:艺术欣赏与创作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结合欣赏内容进行创作练习,尝试不同的表现风格。
3. 第八章:美术与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如广告设计、服装风格等。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视觉艺术、美术、造型艺术等。
2. 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3. 美术的评价标准:审美、技巧、创意、表现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教具:图片、范画、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新课: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评价标准。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或雕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实践绘画或雕塑,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幅绘画或雕塑作品,下周交上来。
2.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美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第二章:线条与色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知识: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表现力等。
2.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关系、色彩的表现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教具:图片、范画、绘画工具、色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
六年级上册美术计划、教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美术计划、教案全册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3. 美术语言的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 采用讲授法,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美术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分析其风格特点,并简要阐述原因。
第二章:绘画技巧与材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2. 让学生熟悉并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线描、色彩、素描等2. 绘画材料: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蜡笔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 采用演示法,展示各种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
2.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和材料,创作一幅自己的绘画作品。
第三章:美术创作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创作:人物、风景、静物等2. 美术欣赏:国内外著名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尊重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 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了解美术的历史发展及其重要人物3. 掌握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第二章:线条与形状1. 学习线条的表现力和运用方法2. 练习用线条描绘物体轮廓和细节3. 探索形状的变化和组合第三章:色彩与搭配1. 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2. 练习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掌握冷暖色调的运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观第四章:光影与透视1. 学习光影的基本知识,包括光线的来源、强度、方向2. 练习光影的运用,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3. 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练习简单的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第五章:构图与创意1. 学习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对比、统一2. 练习构图的运用,使画面更加美观和有趣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创意绘画实践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讨论、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完成情况、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画架、多媒体设备等。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六章:版画基础1. 学习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木刻、石版画等。
2. 掌握版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如画稿、刻版、印刷。
3. 创作一幅简单的版画作品,体验版画的艺术魅力。
第七章:雕塑与泥塑1. 了解雕塑和泥塑的基本概念,掌握雕塑的基本技法如捏、揉、压等。
2. 学习泥塑的制作方法,如塑造、刻画、修整。
3. 创作一个具象或抽象的雕塑或泥塑作品,展示空间感和造型能力。
第八章:民间艺术1. 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形式,如剪纸、泥玩具、刺绣等。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与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并能辨别美术作品的冷暖色调2: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画面冷暖对比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以及冷暖色调的一般处理方法。
难点:运用冷暖色调处理画面。
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画工具等。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色轮挂图,提问:以前我们学过三原色和三间色,请在色轮上指出来2:用白纸将色轮遮住一半,只露出红、橙、黃等色彩。
问:看到这些色彩,联想起什么东西?(学生答:太阳、火)由于這些色彩接近火與太陽的颜色,使人联想到温暖,因产生一种温暖、热烈、光明、突出的感觉,因此叫暖色。
用白纸将色彩遮住别一半,露出蓝、绿、紫等色彩。
提问:看到这些色彩,联想起了什么?和刚才说的暖色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冰雪、夜晚)由于这些色彩反映冰雪、夜晚和颜色,使人产寒冷、凉爽、幽静、阴暗、深远等感觉,因此叫冷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冷暖》3:板书课题三:新授1:课件欣赏美术作品,讲解冷暖色调一幅美术作品,如果大面积色彩是暖色,那么这幅作品就是暖色调,如果冷色点绝大部分,那这幅作品就是冷色调。
《喂食》,画面呈橙红色调,也就是暖色调,充分表现了孩子活泼可爱及母子间亲热的温暖气氛,而用冷色调是难以表达这种亲情的。
《清澈的湖》,画面呈蓝绿色调,也就是冷色调,渲染了大自然的宁静、幽远、清新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反之,用暖色调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2:讲解并与学生讨论画面色调中的冷暖对比课件出示作品让学生讨论,,使他们了解不同冷暖倾向的色块摆在一起,便产生冷暖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秋日的蓝天映衬着红橙色的枫叶,使得色彩对比更明显,色彩更生动活泼,主体物更突出,艺术效果更佳。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篇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精心编写和调整教案,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练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欣赏陶艺的艺术美。
2、尝试自己在老师的辅导下感受制作陶艺的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欣赏陶艺和亲手制作一个陶艺作品。
难点是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兴趣不用担心,学生的想象在这堂课也会自然的很丰富,关键是学生可能遇到技术问题而失去信心。
课前准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前一天的傍晚到附近田里采集黏土。
(抛去上面有杂质的部分,挖取下面橙色的土。
然后仔细捣,去出小石子和渣滓。
然后象揉面一样揉。
注意泥的湿度。
最后用塑料布包裹起来备用。
)还要准备水粉颜料和毛笔。
老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易转盘。
就是用一快直径20cm的圆形三夹板在圆心的下面丁一棵图钉。
然后是每人一把泥塑小刀。
还有老师用的课件(有原始人制作陶器和近代制作陶艺的视频,还有丰富的陶艺作品图片。
)。
再有老师用的陶艺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首先播放原始人制作陶器的视频。
一边视频播放一边老师生动的讲解原始人是怎样发明陶器,进而自己也生动的参与表演。
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制作陶艺的冲动。
二、老师给大家示范陶器的制作,叫上几个学生上来帮忙。
情景设计是一群原始人在给自己制作生活用品。
先分工。
由一个学生捣土,另外一个学生准备颜料和水,而现在老师故意做出在思考的样子等待。
然后老师开始制作。
做好叫这俩学生给陶器彩绘和做装饰。
三、课件展示近代成熟的陶艺制作工艺。
展示丰富的陶艺作品。
指导阅读课本。
四、学生作业:预设两个方案。
1、可以根据老师刚才的作品制作,然后在其基础上做自己的装饰,包括雕塑上的装饰和色彩装饰。
2、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制作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
老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
- 研究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线条的表现力- 了解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力和作用。
- 研究基本线条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 进行线条表达主题的创作练。
第二单元:色彩的运用- 掌握基本色彩的概念和特点。
- 研究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方法。
- 进行以色彩表现情感的创作练。
第三单元:构图与空间感- 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 研究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进行构图与空间感的创作练。
第四单元:素材的运用- 研究如何运用不同的素材进行绘画创作。
- 探索素材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 进行素材创作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 指导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和实践活动。
-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互相交流和合作。
- 赏析评价:学生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介绍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回顾前一单元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教学讲解和示范。
4. 指导学生进行练和实践活动,解答他们的问题。
5. 定期组织学生展示和评价作品,提供反馈和指导。
6. 总结本单元的研究成果,展示学生的作品。
7.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精选12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3、培养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是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地思考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
课前准备:1、师准备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
2、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教时数:1教时授课人: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学期我们一起学过了“会动的小纸人”这节课。
小朋友还记得会动的小纸人是那一部分会动啊!是纸弹簧会动(复习纸弹簧制作方法)二、新授今天我们又要来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玩具了,师出示玩具请小朋友观察它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个玩具它会“摇”。
它是怎样摇起来的,为什么会摇呢?欣赏书中图例,看小朋友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玩具。
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自学,看看这些玩具你都会做吗?书上根据各种形状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怎样的会摇的玩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1、用鸡蛋壳来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动物……2、用彩色纸剪贴和画3、用废旧易拉罐,纸卷,吸管……三、布置作业动手来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五、评一评、议一议六、小结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们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优秀9篇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
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4.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
5.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
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3.细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质准备。
根据当地的天气、地理环境、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准备(例女百:路线图、备忘录、衣服、雨伞、洗漱用品、零食、药品、钱、照相机等)。
课件展示要准备的物品二、观赏背包1.出示背包,引导观察、思考:(1)旅行使用的包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2)这些产品的结构、材质、构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2.了解背包的结构。
(1)背包的结构: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三角锥体。
(2)构成:功能袋、背带、拉链、装饰图案。
(3)材质:皮革、帆布、尼龙布料、普通布料。
(4)样式:手提、肩挂、背负、一个功能袋、多个功能袋组合、附件、纽扣。
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包1.旅行包2.会议、公务包3.购物的手袋4.时装包5.书包课件展示背包的结构、构成、材质、样式三、绘画指导1.教师示范画背包,学生总结步骤、方法。
2.小结表现方法:(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点与哪种立体形相近。
(2)从不同角度观察背包。
(3)表现背包的背带、拉链等细节。
(4)添画生活用品,学生做教材中的小训练。
课件演示步骤:背包摄影图片----背包的剪影----与背包近似的立体形----背包的线描作品----添加生活用品四、作品欣赏1.欣赏学生作品。
2.分析学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7篇)第十二册美术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提高审美情情趣,培养创作能力2、学习封面设计知识3、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2、构思、构图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封面设计范画教学()过程: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发现和欣赏动物动态造型之美。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具有动态的动物造型。
3、鼓励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团结协助的。
教学重点:1、在表现动物的具体特征之外,更要表现出动物的运动姿态。
2、将动物的灵敏、矫健等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把握动物动态的具体特征,如头、躯干、四肢等产生的变化,重视对动物运动时的速度感、力量感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资料赏析动物和人一样它们也有多姿多彩的运动看了它们的运动表现,你能试着画出它们最精彩的动作或说说它们的运动特点。
看了它们的运动表现,你能试着画出它们最精彩的动作或说说它们的运动特点。
看了它们的运动表现,你能试着画出它们最精彩的动作或说说它们的运动特点。
豹和虎在追赶猎物,身体成”s”奔跑的姿态。
马、斑马和驴子不同的奔跑的姿态。
熊跳跃的姿态。
大象奔跑的姿态。
长颈鹿走路的姿态。
你能说说它们的运动时有什么特点吗?斗羊跳跃的姿态。
鹿奔跑跳跃的姿态。
不同鸟飞翔的姿态。
二、操作技巧:操作提示1、通过欣赏分析资料图文,展示各种表现方法,提问学生最喜欢哪种表现方法。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
3、在表现动物动态时要对它们的内部结构等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准确的表现它们的动态。
4、在理解结构的基础上可大胆进行变形。
三、作品展示王春雨作品(鸡.钢笔速写)鸡身短圆,胸部发达,站立时高扬。
而弯颈张嘴、收胸腹、挺腰和和垂尾等动作,用线条准确地面好它。
必须深入细致地观察,找出规律,把握形体特征和习性,才能生动地表现它的形和神。
小狗猫和老鼠猫和老鼠都放开四脚,身体和脚成“小弧线”看谁跑得过谁。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学生能够运用剪贴、拼贴等技法创作美术作品。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美术词汇进行创作和表达。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美术素养。
2. 学生能够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尊重艺术规律。
3. 学生能够学会珍惜美术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绘画技巧1. 第一课时:线条的运用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线条的画法,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练习、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1)讲解线条的基本画法。
(2)示范线条的运用技巧。
(3)学生实践练习,小组内互相评价。
2. 第二课时:形状的运用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形状的画法,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练习、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1)讲解形状的基本画法。
(2)示范形状的运用技巧。
(3)学生实践练习,小组内互相评价。
第二单元:剪贴与拼贴1. 第三课时:剪贴技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剪贴技巧,并能够创作出有趣的剪贴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练习、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1)讲解剪贴的基本技巧。
(2)示范剪贴的创作过程。
(3)学生实践练习,小组内互相评价。
2. 第四课时:拼贴技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拼贴技巧,并能够创作出有趣的拼贴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练习、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1)讲解拼贴的基本技巧。
(2)示范拼贴的创作过程。
(3)学生实践练习,小组内互相评价。
第三单元:美术词汇与表达1. 第五课时:美术词汇的学习与运用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词汇,并能够运用到创作中。
2023新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3新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2. 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色彩与笔法
-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常见的画笔和笔法技巧
2. 第二单元:素描与构图
- 素描的基本用法和技巧
- 构图的原则和方法
3. 第三单元:水彩与绘画
- 水彩的基本特点和用法
- 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
1. 第一课时:介绍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呈现教学内容和目标
- 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兴趣
2. 第二课时至第六课时: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 分别介绍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研究重点
- 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活动
3. 第七课时:总结和复
- 回顾每个单元的研究内容和技能
- 练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学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笔试和实践考核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创造力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电子教材:使用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电子教材
2. 绘画工具:提供适合学生使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与美术相关的书籍和杂志
以上是《2023新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全面提升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通过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基本概念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
解释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背景。
1.2 色彩的基本知识讲解颜色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学习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协调、互补等。
1.3 绘画的基本技巧学习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铅笔、水彩、油画棒等。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线条、形状、明暗等。
第二章:素描技巧2.1 素描的基本概念解释素描的定义和作用:通过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形态和质感。
强调素描的重要性:培养观察力和绘画基础。
2.2 素描的基本技巧学习素描的基本步骤:构图、打草稿、修改等。
掌握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粗细、曲直、虚实等。
2.3 人物素描讲解人物素描的基本要点:比例、结构、表情等。
练习绘制不同角度和姿势的人物素描。
第三章:水彩画技巧3.1 水彩画的基本概念介绍水彩画的定义和特点:透明、湿润、色彩鲜艳。
强调水彩画的表现力和技法。
3.2 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学习水彩画的画笔运用:勾勒、涂抹、晕染等。
掌握水彩画的配色原则和色彩搭配。
3.3 风景水彩画讲解风景水彩画的基本要点:构图、光影、色彩等。
练习绘制不同季节和主题的风景水彩画。
第四章:剪纸艺术4.1 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介绍剪纸艺术的定义和起源: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强调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点。
4.2 剪纸技巧的掌握学习剪纸的基本步骤:设计、剪刻、折叠等。
掌握不同剪纸技巧:单层、多层、镂空等。
4.3 创意剪纸作品讲解创意剪纸的基本要点:创新、构图、装饰等。
练习绘制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创意剪纸作品。
第五章:陶艺制作5.1 陶艺制作的基本概念介绍陶艺制作的定义和过程:制作陶器和陶瓷艺术品。
强调陶艺制作的手工技巧和创作能力。
5.2 陶艺制作的技巧和步骤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成型、修坯、上釉等。
掌握陶艺制作的步骤:设计、制作、烧制等。
5.3 创意陶艺作品讲解创意陶艺作品的基本要点:创新、功能、美观等。
2023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套美术教案
2023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套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内容和重点。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绘制自然风景1. 绘制大自然中的风景,如山水、花草等。
2. 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技巧来表现绘画主题。
第二单元:描绘静物1. 观察和描绘静物,如水果、花朵等。
2. 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来表现静物的形状和色彩。
第三单元:创作人物形象1. 描绘人物的形象,如自画像、朋友的形象等。
2. 运用适当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特征。
第四单元:美术作品欣赏1.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油画、水彩画等。
2. 分析和理解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美术作品或讲解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示范绘画技巧和方法。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绘画活动,引导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画笔、颜料、画纸等。
3. 美术作品图片和实物展示。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和表现能力。
2.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和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2. 组织美术实践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艺术展览等。
3. 给予学生更多的绘画任务和挑战,提高其美术表现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套美术教案以简单的教学策略和内容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最新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一册
最新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一册第一课传统花鸟画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2. 学会运用绘画材料制作传统花鸟画。
教学重点1. 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和画法;2. 绘画材料的使用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掌握传统花鸟画的笔触和色彩运用;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幅传统花鸟画。
教学准备画纸、颜料、毛笔、水、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传统花鸟画的概念和历史,展示部分精美的传统花鸟画作品,激发学生研究和欣赏的兴趣。
二、讲授1. 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和画法;2. 绘画材料的使用和技巧。
三、实践指导学生练传统花鸟画的内容和技巧,并进行现场指导。
四、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制作一幅传统花鸟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作文。
第二课色彩运用与配合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原理和色彩搭配;2. 研究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组成;2. 色彩在画面中的协调与转化。
教学难点1. 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2. 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幅配色协调的画作。
教学准备画纸、颜料、毛笔、水、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色彩原理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色彩运用的兴趣。
二、讲授1. 色彩的基本组成;2. 色彩在画面中的协调与转化。
三、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幅配色协调的画作,并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四、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制作一幅配色协调的画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作文。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全册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美术基本知识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3. 美术的基本技法:画、涂、剪、贴等第二单元:绘画技能1. 素描:石膏几何体、静物、人物头像等2. 水彩画:风景、静物、人物等3. 蜡笔彩画:动物、人物、风景等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作品欣赏法: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反思和评价。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美术基本知识讲解与练习第二周:素描技能学习与练习第三周:水彩画技能学习与练习第四周:蜡笔彩画技能学习与练习第五周:作品欣赏与分析六、教学策略:1. 导入:通过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实践: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思维,培养独特的艺术风格。
5. 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美术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
2. 教具: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示范作品:收集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用于教学示范和欣赏。
4.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示范作品。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图片或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023最新-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4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为您带来了4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拓印出肌理,细心观察和品位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六年级美术上册《巧用肌理》教案。
2、通过作品欣赏,了解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肌理。
通过触摸和视觉感受,发现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获得肌理。
教学准备:学生:用于拓印的有较粗糙表面和规律的纹理的物品;油画棒;颜料;排笔;调色盘;水洗……教师:范画若干;用于拓印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将桌上的工具材料摆放整齐,教案《六年级美术上册《巧用肌理》教案》。
二、感受肌理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摸一摸,什么感觉(平滑)2、将这张纸揉成团,再展开、摸一摸,什么感觉(凸凸不平),看一看上面有了一些什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张纸被揉成团后形成了很多褶皱,这些褶皱、纹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肌理(板书)3、什么是肌理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后被引申为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纹理。
4、思考: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凸凸起伏,形成了规则和不规则的纹理。
(树叶、钥匙、指纹、石头、篓子等)学生回答后小结: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得都非常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屏幕,在大自然中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触觉来感受的。
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视觉来感受的。
三、制作肌理1、欣赏两组作品:①课件中作品②范作2、探究拓印方法,这些肌理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呢?①学生猜测,教师是按学生所说方法示范②课件提供揉纸拓印的方法,实物拓印的`方法还有手绘的方法3、学生练习,并且每人选出一张最得意的作品贴到展示纸上,并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4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4篇第十二册美术全册教案篇一二、讲授新课:1、谈话图书的大家庭里成员众多,既有各类装饰精美的普通图书,也有翻开来呈现出立体景观、合起来却又便于携带的立体图书。
2、欣赏范作3、设计的方法及过程(1)构思首先主题明确封面、书脊、封底、扉页以及小插图都是为书的内容服务,不可偏离主题。
(2)制作在构图上应该根据内容选择适当形式,在形式上使人感到协调、舒适。
注意立体感,以及收夹效果。
(3)上色在明度、色相、底色与浮纹中要全面考虑。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参考例图,编绘、设计、制作一本书。
可分成小组,同学间相互商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业。
5、作业评价办个图书展销会,展示并推销自已出版发行的书,还要了解观众对书的反应和意见。
课题:吸引人的招贴画(一)教学()目的:1、学习招贴画的有关知识2、设计巧妙奇特,富有创意,具有鼓动性3、色彩鲜明醒目教学()重点及难点:1、招贴画知识2、招贴画的表现方法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吸引人的招贴画(一)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招贴画招贴画又叫招贴广告,是张贴在各种公共场所的广告宣传画。
“借张贴以广招徕”。
2、招贴画的分类及特点大致可分为“公共性”和“商业性”两大类。
公共宣传画以社会活动为主题,比如和平、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福利、清洁卫生等。
商业性的如各类商品的销售宣传,还有音乐、戏剧、体育、美术为题材的教育或艺术宣传画。
3、招贴画的设计设计与制作必须考虑展出的场所及张贴的环境。
招贴画大都展示在容易为大众注目的户外公共场所。
因为要在数秒钟的瞬间给观众留下印象,设计必须具备简洁、强烈、明快而有效的视觉效果。
表现方法:有夸张、比喻、象征等。
招贴画的内容:分为图象与文字两大部分。
4、欣赏招贴画(投影)(1)世界环境日招贴画(2)鞋类广告的招贴画5、采用讨论、辩论等方法对例图进行有益的研究,在活动中要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6篇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并制作采访结果。
教学准备:相机、话筒、钢笔彩笔、纸、报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带上相机、画笔,小记者们上路吧!二、组织采访活动:1、师强调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明、团结。
2、各组按原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三、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结果:1、用文字形式表达。
2、照片(待冲洗)。
3、用绘画或综合方法。
四、引导欣赏报纸,简要指导编辑报纸。
五、展示采访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做小记者的感受。
六、汇总编辑成一张大报纸。
《标志的应用》篇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学设计说明及教学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艺术字、自选图形知识制作班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的学习汇报,还有最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也是在进行自我激励,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班徽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播放课件《标志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有特点的标志应用(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商标标志、电视台标志),产生联想,然后适时与学生共同总结标志设计的三种构成方式:图形、文字、图文结合。
二、1、提出本课任务: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本班设计一个班徽,要求: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
2、提供参考样式:让学生参考几个班徽形象设计,给学生一个引导的方向,而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创作。
3、师:为完成本课任务我们需要应用以下内容,现在以组为单位讨论这三个问题(五分钟):1)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2)调节图形之间的层次关系(上、下)3)组合图形(以上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汇报讨论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1.凝固的音乐——建筑课时: 2 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显性目标教学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欣赏古建筑图片。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节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4.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凝固的音乐——建筑2.有特点的人脸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重点 :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 :掌握墨色浓淡,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眼力大比拼: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2.欣赏漫画: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三、讲授新课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什么叫“三停五眼”?“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3.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 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1、什么是“三停五眼”?“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有特点的人脸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3.戏曲人物课时; 2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3.讲解绘画方法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1.京剧知识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丑行:文丑、武丑。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
2.作业要求:a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戏曲人物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文丑、武丑。
4.图形的魔术组合课时 : 1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重点 :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这幅画上画了什么?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3.你还想怎样组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