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债券金融监管研究报告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ebd93b14791711cd791723.png)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长:范一飞朱鹤新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朱隽纪志宏阮健弘孙国峰邵伏军陆书春周学东徐忠温信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导小组范一飞朱鹤新王兆星陈文辉李超刘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编写组总纂:周学东匡小红黄晓龙陶玲杨柳统稿:杨柳张甜甜执笔:第一部分:正文:孙寅浩刘通王一飞马志扬王磊刘珂专题一:孙寅浩姜宁馨专题二:郭旻蕙专题三:纪宝林李宏瑾专题四:苗萌萌李知常陈勇专题五:刘通纪宝林谷仕平第二部分:正文:楼丹陈敏莫依依专题六:周媛专题七:郭旻蕙专题八:李敏波莫依依专题九:许玥莫依依专题十:王少群刘浏专题十一:程世刚孙寅浩专题十二:陈盼专题十三:苗萌萌第三部分:正文:刘通周乙彬孙毅专题十四:刘勤苗萌萌陈盼陈伟专题十五:丁洪涛专题十六:谢丹刘婕李岩吴文光段小钰专题十七:陈敏李恺宁专题十八:谢丹朱强朱汉宁杜萌专题十九:刘通专题二十:刘勤专题二十一:冯泽旭专题二十二:欧阳昌民孙彬丁菁专题二十三:张昕宁附录:纪宝林刘通杨青刘浏莫依依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勇于明星于海旭王婧王大波王文静王尊州卢钇辰刘诗颖李庆佟岳男季军赵文赵民胡永博战天舒姚丰夏伟亮高霞殷实董进董英超谢容雷昭明综述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
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2017年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6.9%,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也高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期的经济增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通货膨胀总体温和,2017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体平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915亿美元。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 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2018年 4月27日)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 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2018年 4月27日)](https://img.taocdn.com/s3/m/4383adfaad51f01dc381f10c.png)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的基本思路,全面覆盖、统一规制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意见》按照产品类型统一监管标准,从募集方式和投资性质两个维度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分类,分别统一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要求。
坚持产品和投资者匹配原则,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强化金融机构的勤勉尽责和信息披露义务。
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严格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要求,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分类统一负债和分级杠杆要求,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
加强监管协调,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功能监管。
《意见》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合理设置过渡期,给予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有序整改和转型时间,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各项要求。
金融机构应按照《意见》的相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完)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居民和企业投融资需求、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行业研究报告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cec6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e.png)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行业研究报告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及其对金融机构的 影响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与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金融市场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首先,全球 贸易和投资的增加推动了金融市场跨国交易的需求,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其 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参与者能够更便捷地进行国际交易和结算,推动 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再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推动, 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自由地跨国运营和扩大业务规模。最后,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 的发展为金融市场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使得投资者 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国际投资。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行业研究报告
金融机构的融资与投资策略
金融机构的融资与投资策略
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优化
金融机构在融资与投资策略中,资本结构优化是关键。首先,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 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确定适宜的资本规模,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资本占用。其次 ,金融机构应合理配置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以平衡风险和回报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考虑资本成本,并在融资中寻求低成本的资本来源,如债券 发行和吸引长期投资者等。最后,资本结构优化还需要综合考虑监管要求和市场竞 争,以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
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首先,金融 市场的开放促进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速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其次,金融市场 的开放也推动了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促进跨国金融机构的兴起。此外,金融市场的开 放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机遇,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未来,金融市场的开放将继续 推进,金融机构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https://img.taocdn.com/s3/m/050cfd5e48d7c1c708a145a5.png)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2018 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2018 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 年12 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 年1 月1 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 年3 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
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
2019 年1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
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
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 年度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 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 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 年的72%下降到2017 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 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证券业协会2018课题名单
![中国证券业协会2018课题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a35066c33687e21af45a9a3.png)
52 6 加强和完善股权市场集中统一监管体制研究
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 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何诚颖 何诚颖
国信证券 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部总经 理、博士后工作站主任
国信证券 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部总经 理、博士后工作站主任
王旭
辽宁股权交易中心 总经理
张云峰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党委书记、总经 理、副董事长
19 3
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 3
资本市场助力脱贫攻坚研究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21 3
券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 清华大学
胡开南 中泰证券 风险管理部首席风控经理
路颖
海通证券 研究所所长
万华伟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总裁
麻晓勇
申万宏源证券 战略规划总部副总经理(主 持工作)
平安证券 运营总监 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开发总部
职员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马龙官
申银万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申万宏源 博士后工作站站长
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毕劲松
首创证券 总经理
40 5 金融科技在我国证券行业的应用前景研究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张建军
万联证券 党委副书记、总裁
41 5
基于客户画像的证券公司智能化金融服务体 系建设研究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8
6
境外场外市场发展动态、监管与自律管理研究
辽宁股权交易中心股份 有限公司
49
6
区域性股权市场风险防控、监管与自律管理规 范发展研究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监管政策全梳理2017-2018年
![金融监管政策全梳理2017-2018年](https://img.taocdn.com/s3/m/9a8723de08a1284ac850436f.png)
发文机构
银监会 保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证监会 中证登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保监会 保监会 证监会
文件名
《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 《关于清理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道类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 《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风险控制指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商业银行“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不断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 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稿》
文号
银监办发【2016】58号 保监资金【2016】98号
银监发【2016】31号 银监办发【2017】43号 银监办发【2017】45号 银监办发【2017】46号 银监办发【2017】53号 银监发【2017】4号 银监发【2017】5号 银监发【2017】6号 银监发【2017】7号 保监发【2017】34号 保监发【2017】35号
2018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0df358b307e87101f6964c.png)
2018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研究报告目录一、群雄逐鹿:大资管时代下的头角崭露 (4)1.1、大资管新规落地,统一监管大幕拉开 (4)1.2、资管新规影响有限,保险产品优势凸显 (5)1.3、多维度政策规范,步入良性规范发展周期 (6)二、鉴古观今:风险收益均衡下的全能发展 (8)2.1、规模稳步增长,发展稳中向好 (9)2.1.1、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扩张,业务能力稳步提升 (9)2.1.2、保险资金运用松绑,多类资产并行投资 (11)2.1.3、长久期配置稳定收益,多元布局应对利率调整 (14)2.2、聚焦典型案例,探寻发展路径 (15)2.2.1、中国人寿:规模庞大,各资管平台协同效应明显 (16)2.2.2、中国平安:全方位布局,稳健收益,持续创造价值 (20)2.2.3、中国太保:第三方业务运行稳健,助力养老体系建设 (22)2.2.4、新华保险:资产配置稳健,资管产品出新 (25)三、对标海外:从美国经验看先进发展模式 (27)3.1、行业:分账户运作、收益稳健的成熟市场 (27)3.2、公司:投资高效精准,具体风格略有不同 (35)3.2.1、保德信:全球业务布局,多元管理提升投资能力 (35)3.2.2、PIMCO:专注债券市场,铸成行业典范 (39)四、发展前景:转型探索拓展市场空间 (41)4.1、资金端:内生增长添动力 (41)4.1.1、保费深度较低,内生动力十足 (41)4.2.2、保费密度不足,蓝海空间广阔 (42)4.2、资金端:渠道来源再优化 (44)4.2.1、第三方业务拓展收入来源,规模快速发展 (44)4.2.2、保险系基金增添市场活力,多元布局实力雄厚 (46)4.2.3、年金风格契合,资管利润丰厚 (47)4.3、资产端:多元投资强优势 (50)4.3.1、债券投资为主力,积累丰富经验 (50)4.3.2、优选非标产品,风控优势明显 (51)4.3.3、养老地产顺势而为,前景广阔 (52)4.4、管理端:模式创新提效率 (54)图表目录图表1:资管新规政策四大原则梳理 (4)图表2:2017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情况 (5)图表3: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 (6)图表4:保险资管专项投资监管政策 (7)图表5:2017年末我国保险资管资金分类及规模 (8)图表6:2014-2017年保费收入及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年增速 (9)图表7:2013-2018年3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长率 (10)图表8:保险资管公司覆盖业务能力 (11)图表9:保险资管公司覆盖业务能力 (11)图表10:2018年5月保险资金占比情况 (12)图表11:2013-2018年5月保险资金流向 (12)图表12:2013-2018Q1保险资管投资计划总规模 (13)图表13:2016Q1-2018H1保险资管各类投资计划规模 (13)图表14:2016Q1-2018H1保险资管各类投资计划数量 (14)图表15:2009-2017年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 (15)图表16:中国人寿资产管理规模 (16)图表17: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 (16)图表18:国寿投资控股投资案例摘选 (17)图表19:国寿投资控股收入结构图 (18)图表20:2018H1国寿安保投资类型占比 (19)图表21:国寿养老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 (19)图表22:平安资管投资管理资产及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 (20)图表23:平安资管净利润及第三方业务收入 (21)图表24:平安资管主要资产管理产品 (22)图表25:2013-2017年太保资产第三方管理资产情况 (23)图表26:2013-2017年太保资产第三方业务管理费收入情况 (23)图表27:2013-2017年长江养老投资管理资产与受托管理资产情况 (24)图表28:2013-2017年长江养老参与企业年金情况 (24)图表29:新华人寿资产管理规模 (25)图表30:新华人寿投资收益率表现 (26)图表31:2017年末新华人寿金融产品评级情况 (27)图表32:1976-2016年美国寿险资产投向分布 (27)图表33:2016年美国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分布 (28)图表34:2008-2016年美国寿险资金收益率 (29)图表35:2016年美国寿险一般账户资产分布 (30)图表36:2016年美国寿险独立账户资产分布 (30)图表37:2010至今美国利率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 (31)图表38:2016年美国寿险一般账户债券期限分布 (32)图表39:2016年美国寿险一般账户债券等级分布 (32)图表40:1990年至今标普500变动情况 (33)图表41:2005年及2016年美国寿险独立账户资产 (34)图表42:2016年美国寿险海外资产分布 (35)图表43:2017年保德信集团收入构成 (36)图表44:2008-2017年保德信AUM规模 (36)图表45:2008-2017年保德信资产管理收入 (37)图表46:2017年末保德信资产管理分类 (38)图表47:保德信资产管理分类趋势 (38)图表48:PIMCO管理资产规模 (39)图表49:我国GDP增速较快 (41)图表50:我国保险深度处在较低水平 (42)图表51:发达经济体的保险密度较高 (43)图表52:我国的保险密度正在加速增长 (43)图表53:保险资管第三方业务规模 (45)图表54:保险资管第三方业务收入 (45)图表55:主要保险系基金(截至2018年7月12日) (46)图表56:截至2017年末保险资管公募基金事业部情况梳理 (46)图表5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47)图表5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低于基金支出 (47)图表59:企业年金覆盖职工数及同比增速 (48)图表60: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及同比增速 (49)图表61:保险资金中债券投资情况 (50)图表62:资产证券化法规汇总 (51)图表63:保险资金其他资产投资情况 (52)图表64: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53)图表65:泰康之家发展历程 (53)。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有关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f6965c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6.png)
国家发展改⾰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有关⼯作的通知⽂号:发改办财⾦[2017]1958号颁布⽇期:2017-11-28执⾏⽇期:2017-11-28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产建设兵团发展改⾰委,有关中央企业,有关登记托管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九⼤精神,增强⾦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守住不发⽣系统性⾦融风险的底线,按照委领导指⽰要求,请各地发展改⾰委和有关中央企业认真对已发⾏企业债券的募集资⾦使⽤、募投项⽬建设等情况开展检查,抓紧建⽴企业债券管理数据库,同时启动开展2018年度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抓紧对已发⾏企业债券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为加强对企业债券募集资⾦的使⽤管理,切实发挥债券资⾦效益,防范债务风险,请各省级发展改⾰委对辖区内已发⾏、仍处于存续期的全部企业债券组织开展⼀次专项检查,并形成专项报告于2018年1⽉20⽇前报我委。
检查应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存续期债券总体情况。
包括存续期债券⽀数及规模、各年度还本付息额、发⾏⼈⾏业及区域分布等情况。
(⼆)债券募集资⾦投⼊领域情况。
包括债券资⾦是否按要求投⼊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项⽬,如有募集资⾦投向变更是否按规定履⾏相关程序,是否违规将募集资⾦投向纯公益性项⽬领域等情况。
(三)募投项⽬运营效益情况。
包括募投项⽬是否如期开⼯、实施建设,建设进度是否与募集资⾦使⽤进度匹配,项⽬业已形成的资产或收益权是否按募集说明书约定向债权代理⼈办理抵质押⼿续,已完⼯募投项⽬的运营效益情况等。
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募集资⾦使⽤和募投项⽬建设中存在违规⾏为,请各省级发展改⾰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对相关责任⽅进⾏惩戒。
情况严重的应汇总报告我委,我委将分类记⼊企业债券信⽤信息档案,并在事中事后监管、信⽤评价⼯作中予以体现。
同时,请各省级发展改⾰委建⽴健全相关⼯作机制,给予必要⼈⼒和⼯作经费保障,确保今后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企业债券募集资⾦使⽤、募投项⽬建设情况的检查或抽查,特别是要严防募集资⾦投向纯公益性项⽬领域,避免增加地⽅政府债务规模。
2019 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
![2019 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d1655eaa300a6c30d229f71.png)
1122019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总第96期2019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第一期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理论模型与改革措施赵荣权 宋加山 王 玙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价——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李俊玲 戴朝忠 吕 斌 胥爱欢 张景智影子银行、资本监管压力与银行稳健性吴俊霖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邓晓娜 杨敬峰 王 伟普惠金融发展的测度体系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例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普惠金融发展如何缓解贫困?——一个文献评述张正平 窦慧敏基金公司调研、投资价值挖掘与公司股价波动——以中小板为例丘彦强 许 林第二期全球经济格局下的中国经济金融战略研究黄志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关键政策利率的选择——基于国际经验及两区制阈值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张炎涛 王溪岚第三方评级、资金存管对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影响刘营军 徐 婧 张龙耀绿色信贷、银行异质性和银行财务绩效张 琳 廉永辉债券市场泡沫结构性分化及交叉传染效应研究郭文伟 李嘉琪金融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理论述评王 宇 肖欣荣刘 健 刘 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衍生品市场的潜在风险与模式构建黄 维第三期“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实施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法系特征与经济发展的跨国实证黄 宪 杨 娟 黄彤彤如何重塑金融韧性?——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分析框架李彤玥 朱太辉商业银行规模和收入结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李久林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研究——基于修正的KMV模型王星予 余丽霞 阳晓明意大利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的救助基金模式研究郑联盛 王 波 徐文松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目标与制度安排——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周俊文 党建伟 高明互联网金融“穿透式”监管研究许恋天第四期巴塞尔协议Ⅲ操作风险资本监管的新标准法与实施挑战鲁政委 陈 昊财产保险公司的复杂性与破产风险研究王向楠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机制及改革路径研究——以中国首家房地产美元债违约为例贾 阳1132019年第12期智能投顾的业务属性和准入监管研究陈 娟 熊 伟金融发展如何支持企业创新:研究综述和展望钟 腾金融机构董事会治理有效性评估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王运通 杨 婧金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体系构建研究操 群 许 骞第五期企业风险、影子银行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研究——基于DSGE 模型分析蓝 天 张春光 葛金锋商业银行大型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董 申 王金玲 陶 然 孙 硕 谭士杰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跨国实证的视角邵梦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理论、路径与实证研究赵洪瑞 李克文 王芬芬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赵碧莹奖惩机制下绿色信贷的演化博弈分析李善民证券期货市场自动化交易的风险与监管研究李 臻第六期商誉、高溢价并购与股价崩盘风险刘 超 徐丹丹 郑忱阳信贷资产流转对信贷市场供求的影响研究刘一楠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披露监管研究——基于美国经验的分析安邦坤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陀螺”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李 健 王丽娟 王 芳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代 凯 邱 倩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基于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李从刚 许 荣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的溢出效应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研究江红莉 蒋鹏程第七期金融压力指数及其政策应用: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马 勇 黄 科区块链与金融基础设施——兼论Libra 项目的风险与监管邹传伟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视角下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动机朱映惠 邵旭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银行风险承担研究——基于结构冲击的视角严春晓 刘江丽监管科技与合规科技:监管效率和合规成本陶 峰 万轩宁融资融券保证金调整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检验郝永敬 呼晓英如何破解联保贷款中的“搭便车”问题——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戴菊贵 金莉莉第八期如何有效防范化解信贷市场风险?——研究综述与展望杜金富 徐洁勤 徐晓飞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测算与监管研究姜 哲 张 靖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银行监管制度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许立成基于动态D 藤Copula 的CoVaR 度量刘慧敏 付英姿 许东旭技术创新、市场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耦合机制的实证分析王金涛 逯 进金融危机预警模型与先导指标选择王克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与中国股市波动周方召 贾少卿1142019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总第96期第九期行业合规与P2P网贷平台发展:促进或抑制田 杰 赵 源 王淑敏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实施评估机制研究刘子平金融风险与风险传染——基于CCA方法的宏观金融网络分析刘 磊 刘健 郭晓旭股市异常波动期间限制卖空机制的效果研究——基于2015年A股市场的自李锋森然实验家庭财富、社会资本与民间借贷供给的异质性——基于CHFS2015的实证研究蒋耀辉 林孔团 刘相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AHP-DEA方法的评价框架陆怡舟 赵韩婷 张 萌中国金融业深化对外开放的负面清单机制研究——基于CPTPP和GATS的马 兰比较分析第十期宏观审慎政策、杠杆率与银行风险承担宋 科 李 振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微观杠杆率及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李 程 赵一杰金融强监管对银行个体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刘惠好 焦文妞金融监管中的数据共享机制研究杨 帆开放条件下股市汇市互动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张 鹏欧盟银行单一处置机制研究于品显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开放银行数据共享机制研究杨 东 程向文第十一期如何破解对数字虚拟货币监管的难题华秀萍 夏舟波 周 杰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陈志强 程卫红 苏昱冰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存在监管资本套利吗?李 杰 殷培培 邱雪玲助贷业务的运作模式、潜在风险和监管演变研究朱太辉 龚 谨 张夏明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研究廖儒凯 任啸辰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价格机制改革效果研究熊发礼 林乐芬美国反洗钱“长臂管辖”的渊源与演变蔡宁伟第十二期巴塞尔协议Ⅲ市场风险新监管标准实施对商业银行的挑战罗 瑜 赵 蕊 陈 璐双层股权结构本土化的潜在风险与防范制度研究——兼评科创板特别表决权李 俪规则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演变与监管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范云朋 尹振涛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衡量与识别郑金麟 张业圳 谢八妹我国公司债市场监管效果度量与制度完善吴 涛 龚金国 陈 莉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影子银行——基于微观视角的非对称性研究黄志刚 刘丹阳证券市场跨境监管研究——以EMMoU为视角刘凤元 邱 铌。
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_转换
![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_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ec3ecf0f102de2bd960588ea.png)
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去年9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后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省政府高度重视,吴政隆省长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抓好落实。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一、拓展融资渠道,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服务、细分市场、创新产品、优化流程、完善机制,着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至2018年11月末,全省中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5.78万亿元,同比增长9.74%,增速比6月末提高0.47个百分点。
(一)畅通政策传导机制。
一是建设银企对接平台。
推动建设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运营模式,以企业征信服务为核心,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和金融机构产品,为各类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务。
自平台上线以来,已注册企业3.4万余家,上线金融机构73家、金融产品181项、成功撮合3100多项融资需求、授信金额超过120亿元(不含苏州子平台)。
二是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认真落实总行定向降准政策,去年实施4次定向降准,共为我省法人金融机构释放资金969亿元。
加强再贷款再贴现的精准投放,向人民银行总行申请再次调增我省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限额,全省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限额使用率分别达到93.6%和96%。
鼓励金融机构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目前银行业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平均下调约30个基点。
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目前省内已有6只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发行债券25亿元。
年度盘点新世纪评级2018年研究成果汇集
![年度盘点新世纪评级2018年研究成果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cd61c6040066f5335a8121e1.png)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零售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房地产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汽车制造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旅游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出版发行行业 2018 年信用展望 水泥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纺织服装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电气设备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港口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电力行业 2018 年度信用展望 收费公路行业省级企业集团信用质量专题分析 2018 年广东省收费公路信用质量分析 港口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旅游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煤炭开采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出版发行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水泥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互联网游戏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纺织服装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房地产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零售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家用电器行业 2019 年信用展望 造纸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医药制造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汽车制造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钢铁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电气设备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基础化工行业 2019 年信用展望 收费公路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信息技术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民航机场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航空运输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食品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水务行业 2019 年度行业信用展望 化肥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饮料制造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有色金属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电力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建筑施工行业 2019 年度信用展望
金融研究行业研究报告
![金融研究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c885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e.png)
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创新带来了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但也伴随着未知 和复杂风险。金融工具如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交易等正在崭露头角,提 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但也引发监管难题和新型风险,需要创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与金融稳定性
全球化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使得金融稳定性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深刻影响。国际金融机构、 跨境交易和外汇市场的发展,使金融体系更加脆弱。风险传染和全球性金融危机成为日益 突出的问题,要求国际合作和监管协调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数字化金融服务
金融市场趋势的首要关键是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兴起。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金融机构 越来越依赖数字化技术来提供服务。这包括在线银行、支付应用、区块链技术以及 人工智能算法交易。数字化金融服务提供了更便捷、高效、安全的方式来管理资金 ,吸引了广大客户。未来,数字化金融服务将继续扩展,包括更多的个性化金融产 品和自动化投资工具。
金融科技(FinTech)
金融科技继续塑造金融市场。新兴的FinTech公司通过创新支付、借贷、投资和风险管理等 领域,迅速改变了金融服务的面貌。金融机构也积极合作或收购FinTech公司以保持竞争力 。未来,FinTech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创新和竞争。
金融市场趋势
智能投资
智能投资工具的发展在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投资策略 越来越受欢迎。机器学习算法和量化交易系统能够更精确地预测市场趋势,提供智能化的 投资建议。未来,智能投资将继续改变投资者的方式,并对资产管理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监管框架的演进
监管机构在维护金融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的演变,监管框架也必须不 断演进。趋向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跨境监管合作和监管科技的应用是当前的趋势。监管 机构需要平衡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
2020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
![2020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45d90d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4.png)
1122020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总第108期2020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第一期货币的本质与未来肖远企普惠金融究竟如何影响居民生活?——来自我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夏仕龙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声誉风险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史小坤 石乐陶 王文中我国银行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规制王远志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江红莉 刘丽娟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基于银行信贷行为视角谭春枝 梁翠云 耿晓旭经济新常态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变化研究——基于风险约束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罗春婵 王璐璐第二期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驱动因素研究——基于GMM模型的实魏礼军证分析金融系统期限转换与我国中长期融资优化韦艾君市场约束、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回归控制法的郜栋玺研究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兼论农村邓晓娜金融机构改革新三板资本市场质量评估与改革政策研究陈 辉 吴梦菲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述评——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苗文龙 闫娟娟考虑动态调整的金融稳定指数构建王 晰 杨 琳 白智奇第三期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影响实体企业公司治理吗——基于基金与上市公司李学峰 杨盼盼的视角影子银行发展、金融结构演进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1997—2017朱 凯 王 君年全球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分析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影子银行监管效果研究严佳佳 吴必源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演化路径研究——基于前景理论李志强 王亚平 张倩倩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绩效——基于环境规制视角李晓青 郑小妮 刘金豪历史数据缺失情况下银行信贷决策研究——基于谨慎信任场和机器学曾凡龙 倪 静习的模型构建问题银行治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路径研究原晓惠 熊启跃第四期宏观审慎框架下的银行资本监管及其最优规则——基于“双重道德风李建强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资本估值调整与交易对手风险管理研究——基于跳扩散过程的偏微分赵胜民 冯美芳方程银行间市场国债利率风险传导机制研究——中美利差、汇率和通胀因郭 栋素的时变检验机构规模、财务杠杆与金融系统性风险溢出——基于区域、行业及机郭文伟 周 媛 王礼昱构异质性的视角113 2020年第12期货币市场流动性如何影响股票市场波动——兼论市场风险防控与资本市场开放谭德凯 田利辉 李孝琳印度《破产法》与企业破产清算处置研究——兼论对中国破产法律体系改革的启示郑联盛 艾 莺 胡 滨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框架、要点与措施尹振涛 王甲旭第五期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银保监会政策银行部公司治理研究课题组信用风险约束下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研究莫 媛 陈晶仪 曹 瓅中国影子银行的经济学分析: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李文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公司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环境信息披露为例陈开军 杨倜龙 李 鋆银行业市场竞争是否缓解了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基于我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证据彭德荣 廖卫东 刘 淼股价崩盘风险指标是可靠的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违规数据库的检验董永琦 丘彦强 肖 万我国金融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傅巧灵 吴 瑾 孙睿芳第六期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践与反思王兆星虚拟货币:一场失败的私人货币社会实验?吴 云 朱 玮区块链数字货币的证券法律属性研究——兼论我国《证券法》证券定义的完善柯 达我国绿色信贷效率评价及改善路径研究朱 宁 赖晓璇网络小额贷款的信用衍生品构造与定价研究邹辉文 朱申楠银行竞争程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来自FDIC 公布的美国4631家银行的经验证据顾晓安 袁婷婷基于网络结构模型的系统性风险研究:现状与展望唐文进 李 爽 陶云清第七期完善公司治理 促进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周 亮村镇银行信贷投放:分散还是集中?张 岳 彭世广一种新的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方法:SVM-KNN组合模型申 晴 张连增社会网络与分析师职业竞争力刘 静 林 树纳入房地产定价效率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设计——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徐 妍 安 磊消费信贷产品监管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美国《多德-弗兰克法》1031(d)条款的评析吴晓晨保险资金参与衍生品交易的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监管应对李 铭 陈丽莉第八期虚拟资产的国际监管思路及其对建立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长效机制的启示李文红我国银行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非对称性及变迁——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李珊珊企业房地产投资如何影响技术创新——异质性特征、渠道机制与治理路径任晓怡 向海凌 吴 非高铁开通能否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基于异地独立董事的视角叶德珠 潘 爽 林正鑫1142020年《金融监管研究》总目录总第108期宏观杠杆率、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再论我国的宏观债务风险李艳军涨幅限制、投资者情绪与IPO 抑价潘胜文 吴川东车联网下UBI 车险的数据告知和保护机制研究朱家禛第九期大数据、监管科技与银行监管刘春航银行分支机构扩张与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与机制分析江康奇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响应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实证殷 贺 江红莉 张财经 蒋鹏程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管理层激励与企业创新——基于A 股上市公司的凌士显 刘 澳实证研究企业交叉上市、股票信息量与现金持有决策刘晓曦 董 凯 陈 慰证券交易所监管问询有效性研究综述与展望郭照蕊 李一秀信托业监管体系重构:问题剖析、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夏小雄第十期投融资期限错配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李天钰 刘 艳银行贷款市场势力与风险承担——基于规模修正Lerner 指数与传统Lerner 指数的对比检验周 晔 梁利梅业绩承诺到期、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上市公司监管沈红波 陈 恩 余思娴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体系研究——基于《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王 颖 郭金龙 方景芳监管规则(1-5 号)》我国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金融情报信息交换机制优化研究——基于国兰立宏际标准的视角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研究李晓楠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投融资期限错配:抑制还是加剧沈 璐 陈祖英第十一期中国影子银行报告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课题组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银行国际化的动机演变与经济影响:文献综述许 荣 王子豪 刘怡君 赵 昶气候变化与保险业:影响、适应与减缓王向楠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与系统性银行危机陈奉先 薛 伟 赵颖岚如何科学评估新三板企业实物期权价值——基于期权定价理论与模糊郑 征层次分析模型董事长或CEO 权力影响企业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董彦良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第十二期商业银行高管延付薪酬与系统性风险——基于管理者短视偏差中介效吴成颂 张青青应的新视角分析证交所问询监管有效性研究——基于问询函的实证检验于孝建 郑嘉榆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研究综述尹 豪投资者情绪、特质风险与A+H股票价格差异研究李 媛 吴菲菲最低风险自留监管有利于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吗——基于发起银行最幸丽霞 王雅炯 郭 铭优化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的视角绿色证券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六大高耗能行业上市企肖黎明 李秀清业的检验独立董事的信息披露监督定位与勤勉义务研究王怡丞 左进玮。
《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重点选题
![《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重点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733f2ead51f01dc381f108.png)
《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重点选题《金融监管研究》于2012年创刊,旨在传播金融监管思想,提升金融监管理论与政策研究水平,服务金融监管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近年来,《金融监管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坚持办刊宗旨,严把文章“质量关”,在学术界、政策层、金融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研究》已连续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核心期刊,并持续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评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且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一直位居金融类专业期刊前列。
期刊编辑部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与广大读者对期刊的厚爱与支持。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当前金融监管、改革、发展领域政策研究、理论探索和业务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将重点刊发以下方面的文章:1.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系统性风险防控3. 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与金融机构体系优化4. 金融机构股权管理与公司治理5. 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风险防控6. 发展直接融资、科创版、注册制改革、新三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7. 证券法改革和证券市场法治建设8. 金融风险处置与问题金融机构退出机制9. 金融业深化对外开放与金融机构海外风险防控10. 普惠金融发展与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11. 金融科技(Fintech)、规制科技(Regtech)和监管科技(Suptech)12. 绿色金融、科创金融、金融开放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13. 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与债券市场违约等专项风险化解与防控14. 金融法律法规和规则体系建设与金融大数据平台建设以上选题仅供参考,也欢迎其他相关领域的高质量稿件。
财经金融专题研究报告
![财经金融专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3e21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0a.png)
财经金融专题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财经金融领域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然而,与之相伴的风险也日益凸显,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构成挑战。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聚焦财经金融领域,以探究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风险特征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为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财经金融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其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最后,丰富金融学科研究体系,推动金融理论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假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宏观经济因素密切相关;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风险具有放大效应;金融监管在维护市场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范围限定在我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本研究报告将简要概述研究过程、发现、分析及结论。
报告内容紧密结合研究对象,力求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在财经金融领域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理论框架方面,经典的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为金融市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金融计量经济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为金融市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主要研究发现方面,大量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宏观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如通货膨胀、利率、政策变动等,对金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金融创新对市场风险具有放大效应,如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上升。
然而,现有研究在金融市场风险度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和不足。
一方面,关于风险度量的方法众多,如VaR、CVaR等,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受到监管政策、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在保证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金融监管政策动态
![金融监管政策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e67b73d0f61fb7360b4c65e4.png)
3. 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发布《养老金信息分类标准》 2018年11月,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发布XBRL分类标准,适用于截 至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职业退休保障机构(IORPs)信息。该分类标准为国家主管部门 (NCAs)提供了向EIOPA提交欧洲经济区所有养老基金统一信息的技术手段。此外,这一分类 标准也可用于从养老基金向国家主管部门提供信息,从而获取效益并进一步提高所报信息的清 晰度。
2018 年第 12 期
111
8. 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 2018年11月,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促进资本市场长 期健康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 的规定,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拓宽回购资金来源、适当简化实施程序、引导完善治理安 排,鼓励各类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强化激励约束,促进公司夯实估值基 础,提升公司管理风险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018 年第 12 期
113
银行业金融机构交叉金融业务风险调查研究
河南银监局交叉金融业务课 题组
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问题和改革研究
国元证券和合肥工业大学联 合课题组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与防控机制研究
朱 贺 张秀民
存款保险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理论假设与实证检验
潘锡泉
外部监管—内部审计联动与商业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
4. 美国证监会通过规则增加经纪商必须向投资者提供关于订单处理的信息 2018年11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其已投票通过修正案,要求经纪—交易商向投资者 披露其如何处理投资者交易指令的新增和强化信息。杰伊 · 克莱顿主席指出,自证监会最初采 用其指令处理和路径披露规则十八年来,技术和创新已经推动了股票市场功能和投资者交易方 式的重大变化,该修正案将使投资者更容易评估其经纪商如何处理其交易指令,并最终对与其 开展业务的经纪商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款 利率 上限 上调
3.50
3.00
资管 新规 征求 意见 稿 关于积极稳妥 降低企业杠杆 率的意见 表外业务风险管 理指引(征求意 见稿) 央行MPA考核 升级:银监会 7大监管文件 大集合 产品清 理 理财穿透 登记工作 通知 全国金 融工作 会议
关于规范金融 企业对地方政 府和国有企业 投融资行为有 关问题的通知
监管政策收紧几乎贯穿了过去两年的债券市场走势,目前市场正在进入第三波监管密集出台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7年3月-4月:政策以“三三四十”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政策以资管新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大额风险暴露等重要文 件的征求意见稿和银监会4号文为代表; 第三阶段是2017年4月底及今后一段时间:政策以资管新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大额风险暴露的 正式稿及相关细则为代表。
2.50
央行重启 14天和28 天OMO操作
2.00
央行上调 公开市场 操作利率 从5BP
央行 宣布 降准 100BP
资管 新规 正式 落地
1.2 本轮金融去杠杆重要监管文件列表
日期 20160318 20160517 20160727 20160727 20161129 20161209 20161123 20170323 20170329 20170329 20170406 20170407 20170407 20170407 20170410 20170420 20170423 20170428 发文机构 银监会 保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证监会 中证登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保监会 保监会 证监会 文件名 《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 《关于清理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道类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 《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风险控制指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商业银行“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情况 专项检查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 理工作的通知》 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稿》 银监发〔2011〕31号 银监办发〔2017〕43号 银监办发〔2017〕45号 银监办发〔2017〕46号 银监办发〔2017〕53号 银监发〔2017〕4号 银监发〔2017〕5号 银监发〔2017〕6号 银监发﹝2017﹞7号 保监发34号 保监发〔2017〕35号 无 文号 银监办发〔2016〕58号 保监〔2016〕98号
1.2 本轮金融去杠杆重要监管文件列表(续)
日期 20170716 20170831 20170905 20170908 20171020 20171115 20171115 20171115 20171117 20171124 20171206 20171215 20171215 20171222 20171225 20171229 20171229 20171229 20171230 20180105 发文机构 证监会 证监会 证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一行三会及外管局 银监会 银监会 保监会 央行 银监会 财政部 银监会 一行三会 证监会 基金业协 银监会 文件名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 《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规定》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 《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国进出口银行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监督管理办法》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办法》 《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 《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债券交易监管的通知》 《证券投资基金增值税核算估值参考意见》 《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保监厅函〔2017〕446号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7]第18 号 银监发〔2017〕55号 财税〔2017〕90号 银监发[2017]56号 央行302号文 证监办发[2017]89号 银监发〔2009〕106号 保监厅函[2017]274号 银监会令2017年第3号 银监会令2017年第4号 银监会令2017年第2号 文号 新八条底线 证监会公告[2017]12号 证监会公告[2017]13号
2018年债券金融监管研究报告
2018年6月
CONTENTS 目录
监管文件进入第三个密集落地窗口 市场正在经历同业加杠杆的逆过程 同业链条拆解过程造成的市场影响 金融监管影响下的债市将何去何从
SECTION 1Leabharlann 监管文件进入第三个密集落地窗口
1.1 2018年二季度,监管进入了第三波密集落地阶段
10年国债收益率
4.50
4.00
新八条、 保本基金
理财监管管理办 法(征求意见稿)
央行上调 公开市场 操作利率
一行三会资 管新规(讨 论版)
央行上 调公开 市场操 作利率
央行 金融 稳定 报告
商业银行流 动性管理办 法(征求意 见稿)
大额风险暴 露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 稿)
关于进一 步深化整 治银行乱 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