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查(阳性)室使用记录
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
![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aae45f58f5f61fb73666dd.png)
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编号: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方案验证方案起草人:日期:验证方案批准人:日期:企业名称年月目录1.引言1.1概述1.2验证的目的2.验证标准3.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确认4.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确认4.1风速测定4.2压差测定4.3温湿度测定5.洁净度测定5.1悬浮粒子测定5.2沉降菌测定6.验证结果及评价7.责任8.时间安排1.引言1.1概述无菌检验室是专供医疗器械无菌检验用,微生物限度检验室是专供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用,阳性对照检验室是专供医疗器械菌检时阳性对照实验用,这三个实验室专用。
,检验室顶棚安装自净器一台,向室内送洁净空气,洁净级别为10000级,室内还安装层流罩一个,层流罩下洁净级别为100级。
1.2验证的目的1.2.1检查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1.2.2检测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运行性能应能达到药品菌检要求及验证标准。
1.2.3洁净度测试,确认检验室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
3.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确认3.1部件安装确认检查人: 日期:3.2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测试,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沿过滤器出风侧及内边框来回扫描。
检漏测试结果记录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确认记录上。
4.自净器和层流罩的运行确认4.1风速测定采用风速仪贴近高效过滤器出风口测定,一般测定4个点,求出平均风速。
层流罩测定8个点,求平均风速。
4.2压差测定采用微压表测定4.3温度、相对湿度测定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定自净器和层流罩测试人: 日期:结果分析及评价:5.洁净度的测定5.1悬浮粒子测定5.1.1方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每个检验操作室测试3次,每个检验操作室采样点2个,层流罩下采样点4个,采样点的高度离地面1m。
求平均值。
悬浮粒子测定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30分钟后进行。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管理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148ee89b89680203d82598.png)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管理规程一、目的规范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区、一般区的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的管理。
三、内容1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准备间1.1准备间应保持清洁,严禁吸烟和饮食。
1.1.1工作人员进入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准备间,必须穿戴一般工作服,离开时脱去,放于指定地点,一般工作服按《一般生产区工作服清洁操作规程》定期清洁。
1.1.2工作人员操作前后或离开准备间,必须用肥皂或0.1%新洁尔灭洗手。
1.1.3严防一切器材和培养基被污染,已污染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作相应的处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1.1.4工作衣、帽、口罩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湿热灭菌后洗涤。
如有菌液污染手部,应先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后,浸入0.1%新洁尔灭消毒液内片刻,再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刷干净。
1.1.5接种环(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酒精灯外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1.1.6废弃培养物和带菌的实验用品应先进行湿热灭菌,再清洗干燥。
1.1.7阳性菌专用的无菌工作服使用后应先进行湿热灭菌后,按《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洗涤,再经湿热灭菌后备用。
1.2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区1.2.1洁净区内应有消毒设施、消毒毛巾及挂衣钩等。
检测室有放置试验用品的工作台和实验操作有关的仪器,室内应设置适当的日光灯。
1.2.2检测室内备好消毒液、酒精灯、镊子、消毒棉球、打火机及天平等。
1.2.3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区应定期检查空气洁净度。
1.2.4出入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区的管理规定1.2.5一切物品按要求经消毒或灭菌程序处理后,方可传入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区。
1.3 物品进出规定进:清除外包装,放进传递窗后关闭传递窗(阳性菌传递窗在物品放入前开启风机)。
开启紫外灯照射消毒30分钟后,从传递窗另一侧取进。
出:检验后物品放入传递窗,关闭传递窗,再从传递窗另一侧取出。
1.4 人员进出规定进:准备区用肥皂洗净手,脱一般区工作鞋,进到缓冲间从鞋柜取出并穿上已消毒的工作鞋,脱一般区工作服,进入一更换上洁净拖鞋,洗手液洗手烘干。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62fd7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5.png)
更改历史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1.0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的供试品。
3.0 职责质量部负责按本规程的要求执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
4.0 工作程序4.1 洁净区间的确认微生物计数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即待检样品、产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4.2 培养基4.2.1 应使用按中国药典处方及规定的方法制备的培养基。
4.2.2 所用培养基可按中国药典规定的处方及制备方法自行配制,也可使用按中国药典规定的处方生产的脱水培养基进行配制;或购买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
4.2.3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若不即时使用,应置于无菌密闭容器中,在2~25℃、避光的环境下保存。
4.2.4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氧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4.2.5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控制菌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4.2.6 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控制菌检查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或控制菌检查。
4.3 菌种及菌液制备检查所用的菌种及菌液制备见附件 1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附件3 控制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稀释剂、冲洗液及其制备的要求见附件1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4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供试品微生物计数、控制菌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所用的培养基每批均应进行适用性检查,检查可在供试品检查前或与供试品检查同时进行。
具体要求见附件1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附件3 控制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5 方法适用性试验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流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88a20fcc17552707220884.png)
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流程实验前:1.对实验器皿的准备:对玻璃器皿进行清洗,将洗净干燥的平皿、乳钵、刻度吸管等用牛皮纸包裹,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160℃干热灭菌2小时或放入高压蒸汽灭菌柜于121℃湿热灭菌30分钟,备用。
2.对实验用培养基及稀释液的准备:按规定比例配制实验所需的各种培养基及稀释液,包好,放入高压蒸汽灭菌柜于121℃湿热灭菌30分钟,备用。
3.洁净服的准备:将当天实验所用洁净服放入高压蒸汽灭菌柜于121℃湿热灭菌30分钟,备用。
实验中:1.将实验所需器皿、培养基、洁净服、样品、稀释液放入相应的传递窗中,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
2.打开洁净室的通风设备1小时以上,观察洁净室各个规定区域的压差是否符合相应规定范围,若不符合,则因通知设备部门及时进行调整。
3.进入洁净室,换上工作鞋,用洗手液洗手,烘干,换上洁净服,戴上口罩、手套,并与喷手器下用75%乙醇或0.1%新洁尔灭对双手进行消毒。
4.进入万级洁净走廊,观察各个规定房间的温度、湿度、压差是否符合规定,并与传递窗中将经紫外灯照射后的样品、器皿稀释液及培养基,放入相应的实验室(如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无菌检查室)。
并将培养基的温度控制在45℃以下(若培养基出现凝固现象时,因微波炉加热融化;若温度太高时,则因用纯化水降温至不烫手背宜。
5.打开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照射30分钟,然后再打开超净工作台的通风设备。
用75%乙醇或0.1%新洁尔灭对实验所用工作台面进行擦拭消毒(消毒时应遵循由里到外,由上到下,由洁净要求高到洁净要求低的原则)。
6.按照适宜的次序于超净工作台内摆放好稀释液、天平、消毒液、集菌仪、剪刀、镊子等物品,用75%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将样品内包装表面用碘酒棉球以及75%酒精棉球依次进行消毒。
将营养琼脂平板与超净工作台的做、中、右各置一个(平板需经下预培养48小时且无菌生长),开盖暴露30min,测定的沉降菌每平板不得超过1cfu,则符合百级超净工作台的沉降菌标准(注:在洁净工作台进行操作时,为防止污染,应用酒精棉球对双手反复消毒)。
微生物分析室换气次数检测记录
![微生物分析室换气次数检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5c35e710912a216147929f3.png)
0.450.45
0.60.6
0.450.45
0.450.45
0.60.6
0.450.45
0.450.45
0.60.6
0.450.45
0.450.45
0.60.6
0.450.45
0.450.45
0.60.6
0.450.45
0.450.45
校验有效期至:
风量值
(m3/h)
车间体积
(m3)
2.42.8 2.42.8 7.22.8 2.42.8 2.42.8 7.22.8 2.42.8 2.42.8 7.22.8 2.42.8 2.42.8 7.22.8 2.42.8 2.42.8 7.22.8 2.42.8 2.42.8 7.22.8 2.42.8 2.42.8 7.22.8 2.42.8
9
换气次数=总风量值/车间面
结果计算: 积/车间高度
风量=风速3600风口面积
微生物分析室换气次数检测记录
仪器编号:SFY.01
风速值(m/s) V2 V3 V4
V5
V(m/s)
风口面积 (m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50.45
0.450.45
0.60.6
0.450.45
0.450.45
0.60.6
0.450.45
KANGGU
洁净度级别: 十万级、万级
监测频次:1次/月
检测仪器:风速仪
采样日期
测试地点
阳性间一更(十万级) 阳性间二更(十万级) 阳性间对照间(万级) 微限室一更(十万级) 微限室二更(十万级) 微生物限度室(万级) 无菌室一更(十万级) 无菌室二更(十万级)
无菌室(万级) 阳性间一更(十万级) 阳性间二更(十万级) 阳性间对照间(万级) 微限室一更(十万级) 微限室二更(十万级) 微生物限度室(万级) 无菌室一更(十万级) 无菌室二更(十万级)
USP微生物室管理规定
![USP微生物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70b077701f69e3143329416.png)
USP药典《1117》章节就是这个: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简介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良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是基于很多原则,包括以下活动:无菌技术、培养基的控制、菌种的制备、仪器设备的管理、细致的记录和数据的评估、人员的培训。
众所周知,微生物测定数据的可变性、可靠性和重现性是基于公认方法的使用和坚持良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
培养基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测定的基础,培养基的质量因而成了保证微生物实验成功的关键。
培养基的制备、合理的贮存、培养基的质量检验,能确保提供持续高质量的培养基。
在按照可接受的来源和标准中的配方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培养基和成分。
与脱水和制备好的培养基一起的还常常伴有供应商的配方和说明。
因为不同的培养基可能有不同的制备要求(如:加热、填加物、ph值的调节等),按照说明确保制备可接受的培养基是重要的。
一份描述效期和建议贮存条件的COA是同制备好的培养基一起的,同时附有用于培养基的促生长试验和灵敏度测试的菌种。
水普遍用于微生物培养基的稀释。
纯化水是最常用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也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
稀释用水的体积应该记录。
使用脱水培养基和培养基组分来制备培养基时要准确称量。
使用己校正的具有适合的称量范围的天平。
使用清洁的容器和工具,防止配方中带入外来物质,改变培养基的最终组成。
称量也应该记录。
脱水培养基先在水中分散,并完全溶解和灭菌。
如果必要可以加热使溶解,但要防止过度加热,因为所有的培养基或多或少有对热敏感的。
用于培养基制备的设备应适于加热控制,持续搅拌,溶质混合。
培养基变黑(梅特拉反应和非酶的棕色着色剂)通常显示过度加热。
当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补充物时,添加后应充分混合。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放在清洁无菌的玻璃器具中,也可以加入抑制性物质。
抑制性物质可以由器具清洁时产生也可由先前贮存在此器具的物质产生。
必须确保清洁过程能有效去除残留和异物,确保清洁剂用纯化水充分清洗。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334c1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e.png)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责任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含染菌量及操纵菌的检查。
5 内容5.1 总则:5.1.1供试品应随机抽样。
通常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再污染。
5.1.3 操纵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参照试验,参照菌株为大肠杆菌[CMCC(B)44102],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者操纵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参照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均匀状态下取样,凡有抑菌成份或者防腐剂的供试品应做特殊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5.1.7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操纵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者10cm2为单位;操纵菌检验报告以每1g、每1ml或者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者“未检出”。
5.2仪器、用具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移液管:用纱布包住移液管,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立即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烘箱烘干。
微生物限度及阳性对照室温度、湿度、压差记录
![微生物限度及阳性对照室温度、湿度、压差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774787e02768e9951e73883.png)
江苏万特制药有限公司文件编号:R-SMP-QC-0007-04 版本号:01微生物限度及阳性对照室温度、湿度、压差记录
日期/时间
温度、湿度压差
记录人复核人房间名称温度(℃)相对湿度(%)房间名称压差(Pa)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阳性对照室一更(限度室)~缓冲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
/ 走廊~阳性对照室
合格标准: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压差:一更(限度室)~缓冲间≥5Pa,微生物限度检查室~走廊≥5Pa,走廊~阳性对照室≥5Pa。
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表
![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cdcabc56e518964bcf847c41.png)
(18~24h)
RV沙门选择培养
(18~24h)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分离培养
(18~48h)
三糖铁琼脂斜面穿刺接种
(18~24h)
供试品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结果
□检出沙门菌□未检出沙门菌(规定:不得检出/10g)
五、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配制批号:)、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配置批号:)、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配置批号:)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均值
结果
cfu/gml(规定:≦8000cfu/gml)
cfu/gml(规定:≦80cfu/gml)
三、大肠埃希菌检查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配制批号:)、麦康凯液体培养基(配置批号:)、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配置批号:)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增菌培养
(30~35℃,18~24h)
麦康凯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
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通用)
样品名称
检验编号
批号
规格
检品来源
数量
检验依据
消毒时间
紫外:
检验日期
完成日期
供
试
液
制
备
1.常规法:取供试品10gml,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稀释至100ml,用匀浆仪等适宜的方法混匀,制成1:10供试液。
2.薄膜过滤法:取本品用开口面积为20cm2的灭过菌的金属模板压在内层面上,将无菌棉签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1支棉签再擦抹5次,每个位置用2支棉签共擦抹10次,共擦抹5个位置,擦拭总面积为100cm2。每支棉签擦抹完后立即用灭菌剪刀将棉签头剪断,将剪下的棉签头投入盛有30ml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灭菌广口瓶(或大试管)中。全部擦抹棉签投入瓶中后,振摇1分钟,静置10分钟,即得供试液。
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
![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304c789eb172ded63b7bf.png)
编号:IV-03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方案验证方案起草人:日期:验证方案批准人:日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月目录1.引言1.1概述1.2验证的目的2.验证标准3.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确认4.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确认4.1风速测定4.2压差测定4.3温湿度测定5.洁净度测定5.1悬浮粒子测定5.2沉降菌测定6.验证结果及评价7.责任8.时间安排1.引言1.1概述无菌检验室是专供药品无菌检验用,微生物检验室是专供药品微生物检验用,阳性对照检验室是专供药品菌检时阳性对照实验用,这三个实验室必须专用。
每个检验室面积均为20.2M2,检验室顶棚安装自净器一台,向室内送洁净空气,洁净级别为10万级,室内还安装层流罩一个,层流罩下洁净级别为100级。
1.2验证的目的1.2.1检查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1.2.2检测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运行性能应能达到药品菌检要求及验证标准。
1.2.3洁净度测试,确认检验室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
2.验证标准3.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确认3.1部件安装确认检查人: 日期:3.2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测试,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沿过滤器出风侧及内边框来回扫描。
检漏测试结果记录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确认记录上。
4.自净器和层流罩的运行确认4.1风速测定采用风速仪贴近高效过滤器出风口测定,一般测定4个点,求出平均风速。
层流罩测定8个点,求平均风速。
4.2压差测定采用微压表测定4.3温度、相对湿度测定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定自净器和层流罩测试人: 日期: 结果分析及评价:5.洁净度的测定5.1悬浮粒子测定5.1.1方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每个检验操作室测试3次,每个检验操作室采样点2个,层流罩下采样点4个,采样点的高度离地面1m。
求平均值。
悬浮粒子测定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30分钟后进行。
药品微生物检查记录
![药品微生物检查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6c5151f3c1ec5da51e2701d.png)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RV 沙门菌增菌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培养基(疑似+/未检出-) 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斜面(疑似+/未检出-)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供试品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结果
□检出沙门菌
□未检出沙门菌
标准规定:不得检出/10g
四、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
结果
均值
结果
cfu/g
标准规定:≤104cfu/g
cfu/g
标准规定:≤104cfu/g
三、沙门菌检查(30~35℃)
培养基: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批号:
)
RV 沙门菌增菌液体培养基( 批号:
)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培养基(批号:
)
三糖铁琼脂培养基( 批号:
)
检查项目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增菌培养
药品微生物检验记录
检验号
品名
批号
规格
请验部门
温度
检验日期
年月 日
湿度
报告日期
年月 日
紫外消毒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
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 年版四部通则 1105、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供试品制备
取供试品 10g 加入稀释液 100ml, 混匀,制成 1:10 的供试液
一、需氧菌总数检查
培养基: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批号:
)
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批号:
)
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批号:
)
检查项目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预培养
培养温度:
32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和阳性对照室管理规程
![32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和阳性对照室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2edc17fc4ffe473368ab4b.png)
1.2.1.3未按规定经过洁净处理的所有物品及一切个人物品(包括手表、手帕、笔记本、食品、装饰品等)。
1.2.2出入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阳性对照室的规定:
1.2.2.2.2出:实验后物品放入传递窗传出。注意:传递窗门应气密,两侧门不能同时开启。
1.2.2.3人员进出程序:
1.2.2.3.1进:第二更衣间脱外衣,换洁净拖鞋后,洗手烘干,进入第三更衣间穿戴洁净服,进入缓冲间酒精消毒,进入微检室。
1.2.2.3.2出:出到第三更衣间脱洁净服,叠放整齐后放收纳箱中待清洗。到第二更衣间洗手烘干,将洁净拖鞋放鞋架,穿工作鞋和工作服后出。
1.2.3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阳性对照室工作人员安全规定:
1.2.3.1使用过的清洁工具要浸渍消毒,放入固定地点保存。清洁用拖布、抹布不能用易掉纤维的材料,一般用丝绸、尼龙绸、聚胺酯类等。
1.2.3.2禁止在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阳性对照室内吸烟、吃东西、喝水,保存食品、饮料。
1.2.3.3试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立即洗手,洗手前不得吸烟、吃东西、上厕所、佩戴个人的饰物。
1.2.2.4穿戴洁净服程序:
1.2.2.4.1先戴帽子,以站立姿势穿洁净服,应避免洁净服接触地面,然后罩口罩,最后穿上无菌鞋。
1.2.2.4.2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阳性对照室一切专用物品不得随意拿出;无菌操作中不得外出(如上厕所、接电话、聊天、接待外人等);进出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阳性对照室要随手关门;不能通过传递窗将大的物品搬进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阳性对照室时,先要在一般环境中擦洗干净后在缓冲区内进行进一步清洁、消毒之后再搬进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或阳性对照室;不同洁净室有各自专用的清洁用品,不得混用。
阳性对照检验规程
![阳性对照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dc49ca9b89680203d82577.png)
标题正文
1.目的对控制菌的培养基效果进行验证。
2.范围适用于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对照试验。
3.职责QC及QC主管对此规程负责。
4.实验准备对照菌种、营养琼脂小斜面、供试品的配制、1ml灭菌移液管、5ml灭菌移液管、
灭菌生理盐水、酒精灯、白金耳、Ф90mm灭菌平皿。
4.1对照菌株大肠杆菌[CMCC(B)44 102]
沙门氏菌[CMCC(B)50 094]
4.2培养基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BL)营养琼脂培养基
胆盐硫乳琼脂培养基(DHL)营养肉汤培养基
四硫磺酸盐增菌培养基(TTB)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培养基制备配制方法见TM-005“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件。
4.3试剂0.1%亮绿溶液碘溶液
试剂配制方法见TM-005“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4.4稀释剂0.9%无菌氯化钠溶液
4.5小斜面15×150试管1支,注入营养琼脂培养基4.5ml,灭菌后趁热放成斜面即可。
4.6供试品任取一批号空心胶囊按TM-005“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制成供试品,用于大肠杆菌配制对照试验;同样任取一批号药用明胶制成供试品,用于沙门氏菌对照试验。
4/4
标题正文
8.菌种检查每月定期将阳性对照菌种接种至新的营养琼脂小斜面上,以保持营养琼脂斜面的
新鲜,防止菌种变异。
并每半月一次检查阳性对照菌种的生长情况及营养琼脂斜面
的新鲜程度,以保证阳性对照菌种的强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9.记录检验结果填写于F-R-QC-032“阳性对照检验原始记录”(见附件)
10.附件F-R-QC-032 阳性对照检验原始记录。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7dc541bd64783e08122b42.png)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2.设备、仪器及用具、试液、培养基2.1 无菌室: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0%,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
2.2 其他设备:净化工作台(洁净度为100级)、生化培养箱(23~28℃)、恒温培养箱(30~35℃)、电热恒温水浴锅、高压蒸汽消毒器、电热恒温干燥箱(最高工作温度300℃)、冰箱。
2.3 托盘天平、显微镜。
2.4 玻璃器皿2.4.1 锥形瓶、吸管、试管、培养皿90mm、量筒、烧杯、研钵、载玻片、盖玻片。
2.4.2 洗涤:吸管、锥形瓶、培养皿、烧杯等用清洁液浸泡,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2~3遍,晾干。
使用过后如与细菌接触,应121℃湿热灭菌20分钟,倒出内容物,然后清洗、晾干。
2.5 酒精灯、灭菌剪刀、接种环、灭菌镊子、大小橡皮乳头(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并定期用70~75%乙醇溶液浸泡)、记号笔。
2.6 无菌衣、帽、口罩(用牛皮纸包严)灭菌,备用。
2.7 试液2.7.1消毒液:0.1%新洁尔灭或络合碘、75%乙醇溶液、5%来苏溶液。
2.7.2 稀释剂: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56g,磷酸氢二钠7.23g、氯化钠4.30g、蛋白胨,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于锥形瓶或试管内,每瓶100ml或每管9ml,加塞,121℃灭菌20分钟备用。
2.7.3 靛基质试液(柯凡克试剂或欧-波氏试剂)、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酸性品红指示剂、沙黄染液、甲基红指示液、α-萘酚乙醇试液、40%氢氧化钾。
2.8 培养基2.8.1 选择: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计数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胆盐乳糖培养基;MUG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乳糖培养基、枸橼酸盐培养基、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胆盐硫乳琼脂(DHL)。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及其仪器的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及其仪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7329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3.png)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2.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3.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
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5.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6.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
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7.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8.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 3%来苏儿溶液中 5-10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 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 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9.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 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10.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11.所有微生物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12.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13.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
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4.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5.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6.爱护仪器设备,遵守仪器使用规范,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每天观察培养箱、冰箱、干燥箱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微生物分析室洁净室沉降菌检测记录
![微生物分析室洁净室沉降菌检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a4dc061f90f76c660371a2f.png)
嘉兴康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洁净度级 别:十万 级技、 术万 指级 标: ≤3个/皿
微生物分析室洁净室沉降菌检测记录
检测日期
检测地点
平皿编号及菌落数
平均值(个/皿)
空白对照长菌数 (个/皿)
1
2
阳性间一更(十万级)
1
2
阳性间二更(十万级)
阳性对照间(万级)
1
2
1
2
微限室一更(十万级)
1
2
微限室二更(十万级)
M1-1号
培养皿
n
菌落数
Mn-n号培养皿 菌落数
结论
QMR-067-00
检测人 复核人
n--培养皿 总数
生效日期:2016年05月18日
2
阳性间一更(十万级)
1
2
阳性间二更(十万级)
阳性对照间(万级)
1
2
1
2
微限室一更(十万级)
1
2
微限室二更(十万级)
1
2
微生物限度室(万级)
1
2
无菌室一更(十万级)
1
2
无菌室二更(十万级)
结果计 算:
1
无菌室(万级)
M1+M2+...…Mn
2
M--平均 菌落数
M2-2号培养皿 菌落数
平均菌落数 M(个/皿)
1
2
微生物限度室(万级)
1
2
无菌室一更(十万级)
1
2
无菌室二更(十万级)无菌室(万级)121
2
阳性间一更(十万级)
1
2
阳性间二更(十万级)
阳性对照间(万级)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1f5f593259eef8c75fbfb36e.png)
微生物试验检测设备仪器:酶标仪、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干燥箱、冰箱、冰柜、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离心沉淀器、微量振荡器、电子天平、生物天平、高压锅、超净工作台、煤气灶、煤气罐、移液器、酒精灯、手术剪、止血钳、镊子等。
实验检测项目:一、血清学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操做方法2.凝集反应⑴鸡白痢和鸡伤寒的诊断⑵鸡霉形体的诊断3.免疫扩散试验(AGP)操作方法⑴鸡传染性囊病的诊断⑵鸡淋巴白血病的诊断二、孵化厅的微生物学检测1.种蛋表面的细菌检测2.绒毛的细菌检测3.终止胚的细菌检测4.一日龄雏鸡的健康检测5.空气中细菌的检测6.设备表面细菌的检测7.水样的细菌的检测三、鸡舍的细菌检测1.空气中细菌的检测2.物体表面细菌的检测3.水样的细菌检测4.垫料的细菌检测5.饲料的细菌检测四、消毒剂及其使用效果的测定五、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检测流程一、血清学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操做方法1.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1.1.1 在“V”型微量反应板上进行。
每孔加入50微升(用微量进样器或将16号注射针头磨去斜尖,调整针头孔径使每滴恰好25微升)pH 7.2的0.01摩尔/升PBS液或生理盐水,向第1孔滴加新城疫抗原50微升,吸放3~5次混匀,然后从第一孔吸出50微升加入第二孔,以相同方法混匀,再从第二孔吸50微升加入第三孔,如此做倍比稀释至倒数第二孔,再从倒数第二孔吸出50微升弃去,最后一孔不加病毒(抗原)作为红细胞对照。
1.1.2 吸取0.5%鸡红细胞悬浮液,每孔滴加50微升,加毕后在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5~30秒,使其混合均匀,静置室温下或37℃温箱中作用20~40分钟。
1.1.3 当对照孔红细胞全部沉入孔底中间,即可判定各孔的红细胞凝集情况。
以病毒最大的稀释度孔出现100%凝集现象者为这个病毒的凝集价,即一个血凝单位。
1.2 血凝抑制(HI)试验1.2.1 4单位抗原(病毒)的配制如上述血凝试验表中病毒的血凝价为第八孔(256,即1:256倍稀释),4个单位的病毒则除以4,即64倍(64)稀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