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bf101ff7ec4afe04a1dfca.png)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作者:张锐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6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摘要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肌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问题。
此后,核心力量训练慢慢被国内外的学者重视起来。
关键词核心力量研究方法探讨国内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主要结合各个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健美操、高尔夫球等,主要探讨核心区域稳定训练对体育项目训练成绩的取得或者训练效果的提高的影响,在所查阅的国内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论文中突出的实验法则主要是实验室测量法和室外运动测量法。
国外关于核心力量的训练研究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核心力量训练对防止运动员损伤和运动康复的影响,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皮表肌电检测仪器,只有少数论文是核心力量训练结合体育项目进行研究。
因此看来,国内外在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实验设计过程分析(一)受试对象的选择国内外关于核心训练的实验中的受试对象大都来源于普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等,实验分组设计普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即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前测后测设计。
(二)实验过程核心训练方法的检测主要是采用一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设计,对核心部位的肌肉进行训练的方法。
一种是克服自身体重进行的各种身体支撑的动态和静态的练习组合,一种借助相关运动器材,例如瑞士球、平衡盘、拉力带等,使身体的静态平衡被打,迫使身体由不平衡或不稳定的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训练,进而提高身体的核心力量的锻炼效果。
国外的文献中对实验数据的收集集中在采用EMG对相应肌肉反应进行检测收集,并结合肌肉参与的频度范围,对数据进行分析,突出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研究,而国内学位论文对核心力量的检测主要通过一些训练指标的测量进行统计,例如立定跳远、原地纵跳高度、十字跑、20米起动跑等作为训练过程的评定指标,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分析,分析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
武术套路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
![武术套路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69c7d66f1aff00bed51e8d.png)
wi t h r o u t i n e r t i a n i n g f o r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wu s h u a hl t e t e s ’ p h y s i c l a q u a l i t i e s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s a r e : 1 )b o t h c o l e s r t e n g h t r t a i n i n g a n d R o u t i n e t r a i n i n g C n a
武 术 套 路 训 练 中核 心 力 量训 练 的 实验 研 究
窦芳 芳水 , 沙 川 华
( 成 都 体 育 学院 武术 系, 成都 6 1 0 0 4 1 )
摘要 : 将能促进核心 区肌 肉力量发展 的“ 核心 力量训练” 引入武 术套路 训练 中, 与常规训 练对武 术运动 员 身体 素质 的影响进 行 对比。研 究发现 : 1 ) 核 心力量干预 训练与常规训练均能有效增加 套路 运动 员核心 区等 长肌力与运 动 员人体 平衡能 力, 且前 者训 练效果更 明显 ; 2 ) 本 实验 中采用的训练 器械对训 练有积极 作 用; 3 ) 设计核 心 力量 训练 方案 时, 应 注意与套路 特点及 难度 动作要 求吻合 , 要 考虑运动 员基本 身体素质 , 同时随训练阶段 以及运动 员身体素质的 变化灵活调整 。 关键 词 : 核心 力量训 练 ; 武术套路 ; 实验研 究 中图分类号 : G 8 0 8 . 1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5 3 8 3 ( 2 0 1 4 ) 0 1— 0 0 5 9— 0 3
e f f e c t i v e l y e n h a n c e t h e a hl t e t e s ’ C O e l d i a he t s i s a n d b o d y ’ S b l a nc a e , b u t f o r me r e f e c t i s mo r e o b v i o u s . 2 )T r a i n i n g e q u i p me n t u s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d o e s a p o s i t i v e w o r k ; 3 ) Wh e n d e s i g n i n g c o r e s r t e n g h t t r a i n i n g p r o g r a m ,o n e mu s t p a y a U e n i f o n t o he t c h ra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w u s h u nd a he t d i ic f u l t y o f r qu e i r e me n t s ,c o n s i d e r a hl t e t e s ’ b a s i c p h y s i c l a d i a he t s i s ,a nd a t he t s a t r l e t i me a d j u s t he t s t a g e o f t r a i n i n g nd a a hl t e t e s p h y s i c a l c h ng a e s .
“核心力量”在传统武术中的解读与辨析
![“核心力量”在传统武术中的解读与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d0f7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0.png)
1、太极拳:在太极拳中,“核心力量”主要集中在腰部和腹部。练习者需 要通过腰部旋转、折叠的动作来引导力量的传递,同时以腹式呼吸来调整气息, 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
2、形意拳:形意拳中的“核心力量”则更加注重背部和臀部的肌肉训练。 练习者需通过背部和臀部的发力来驱动身体的动作,从而表现出形意拳的刚猛之 势。
“核心力量”在传统武术中的解读 与辨析
目录
01 一、“核心力量”在 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性 三、“核心力量”在
03 不同武术流派中的理 解与实践差异
02 二、“核心力量”在 传统武术中的含义
04 四、“核心力量”在 现代武术中的应用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核心力量”的概念是武术 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次演示将从“核心力量”在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性、 含义、不同理解及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解读与辨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武术 中“核心力量”的内涵与实践。
“核心力量”在传统武术中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意念集中:传统武术中的“核心力量”不仅仅是肌肉的力量,更重要的 是意念的力量。练习者需要通过意念的集中来调动身体各部位的力量,达到“意 到、形到、力到”的效果。
2、以柔克刚:传统武术强调“以柔克刚”,在发力过程中要遵循“形圆、 意圆、神圆”的原则,利用腰胯的旋转、折叠来产生强大的力量。这种发力方式 与现代运动中的“核心力量”有所不同,更加强调了意念与柔韧性的重要性。
总之,“核心力量”作为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概念,在现代武术中仍然具有重 要的应用价值。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现代武术的技术体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人类健康做出 更大的贡献。
谢谢观看
3、康复保健:现代武术对康复保健也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腰肌劳损、 脊柱病变等腰部问题,通过特定的武术动作和呼吸练习,可以帮助恢复腰部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武术队训练计划和总结
![武术队训练计划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c407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9.png)
武术队训练计划和总结武术队训练计划和总结700字训练计划:在训练计划中,我们着重考虑了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和武术技巧训练两个方面。
在每周的训练中,我们安排了以下内容:1. 身体素质训练:包括跑步、拉伸、力量训练、核心训练和灵活性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队员们的耐力、力量和柔韧性,为他们日后的武术技巧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武术技巧训练:根据队员们的不同水平和特点,我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组进行不同的训练。
初级训练包括基本的拳法、腿法和基本功练习;中级训练加入一些高级的拳法套路和应用技巧;高级训练则注重提高队员们的发力和速度,以及练习更复杂的套路和技巧。
3. 模拟比赛训练:我们定期组织内部模拟比赛,并邀请其他武术队参与。
这样的训练可以让队员们在真实比赛的环境下测试自己的技巧,培养比赛经验和应变能力。
4. 调整和复盘:每周的最后一天,我们会进行调整和复盘,总结训练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下周的训练计划。
这可以让队员们及时改正错误,不断提高训练效果。
总结: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整个武术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形体更加健美饱满,力量和柔韧性明显增强。
在技术上,队员们的拳法、腿法和基本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套路和技巧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在比赛中,武术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队员们克服了紧张和压力,勇敢地展现自己的实力。
他们不仅在技术上表现出色,还展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对武术的热爱。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些队员在技术上还存在着一些小问题,需要加强练习。
另外,我们在比赛中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下一阶段的训练中,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的训练为武术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努力和坚持训练,我们的队员们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武术队争取更多的荣誉。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dc959ddd88d0d233d46a44.png)
练中引起 了 多人 的关注, 很 但在格斗对抗性项群 中的研 究, 国内学术界却是个新的研究课题 。 在 文章通过论 述其概 念 , 并结合 实践经验 阐明核 心训 练在提 高运 动成 绩方 面的 作 用及 训 练 方法 。
关 键词 : 对抗 性 项群 核 心 力量训 练 训 练方 法
中图分 类号 : 8 G5
技 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包括摔跤 、 拳击 、 柔道 、 散手 、 击
剑、 跆拳道等项 目, 我国竞技运动 的优势项 目, 是 也是历届 奥运 会我 国最具潜力 的夺金增长点。 有一 对一竞技 . 具 大部分项 目按 体重分级别 比赛 , 以对手躯干为攻击 目标 , 通过训练 和比赛培养 运动员在激烈对抗性活动 中的实战技能 ,并 能及 时对对 手的活 动作 出快速反应 , 以绝对胜利或得分取胜等竞技特点 。 近年来 ,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 体育训练 中引起 了很 多人的 关注, 但在格斗对抗性项群 中的研究 , 在国内学术界却 是个 新的 研究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 资料 法 、 专家访谈法 、 实验 比较法 等研 究方法 , 过论述其概念 , 通 并结合实践经验 阐明核心力量训 练在 提高技能 主导类格斗对抗 性项群运动成绩 方面 的作用及 要义 , 并根据与运动训练相关的理论 知识 ,提出了关 于核心力量训 练
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归纳 了基本的训练思路 , 当前从事此方 面 为
重 要。 核心力量训练 , 越来越被业 内专家和教练员们认为是 运动 员力量训 练的一个重要部分 。 但是对 于核心训练 的认识 , 多数人 还只是 一个模糊 的概念 , 不能真正领会核心训练的实质和要点 , 因而未能在竞技运动训练 中充分发挥 出应有 的作用 。
(. i ts) J Pl e 。 H a
武术套路项目中核心力量的研究
![武术套路项目中核心力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c3e2e2bceb19e8b8f6ba7f.png)
DOI:10.16655/ki.2095-2813.2018.22.013武术套路项目中核心力量的研究①张永强(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摘 要:“核心部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躯干部位,主要有腰部、髋关节等主要的活动关节及其肌肉系统组成,主要的作用是在力量上下的传导,重心稳定的控制上。
它在稳定和支持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特殊技术体育锻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已得到各国体育专家的认可。
此外,它已被应用于中国20多个体育项目。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深度访谈和比较分析,对武术套路的核心力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而广泛的研究。
关键词:武术套路 核心力量 核心稳定性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a)-0013-02①作者简介:张永强(1995,2—),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武术项目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民族传统项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武术运动已成为国际,国内运动竞赛的重大比赛项目之一,竞赛竞争日趋激烈。
人们对武术训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索,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中,专项力量训练是优秀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已成为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所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武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核心力量的传动。
1 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简介悬吊训练是通过吊挂悬垂身体上不同的部位,使人们在吊索支撑和反作用的受力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对身体的各个运动感单元,肌肉中本体感受功能有充分的锻炼,并且对于肌肉在活性上有积极促进意义。
让肌肉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有力量上的转移,从而达到核心肌群在人们重心变化过程中调整稳定状态的作用。
同时还对瑞士球、平衡板、泡沫管、振动棒、弹性杆、小蹦床、稳定球、半球滚轮、滑板,充气垫以及各种垫上的核心练习,对这些仪器进行特殊练习。
跳深练习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跳深练习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d12a7dfaa00b52acfc7caf0.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跳深练习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学生姓名学号系、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3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跳深练习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学生姓名学号系、年级专业体育系指导教师职称2008 年 5 月 2 日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2 研究综述 (2)2.1武术的起源及其在普通高校的发展状况 (2)2.2高校武术运动员传统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 (2)2.3跳深练习的研究进展 (3)2.4跳深练习的生理学机制 (3)3 实验对象及方法 (5)3.1实验对象 (5)3.2实验分组 (5)3.3数理统计方法 (7)4 实验结果 (7)4.1跳深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 (7)4.2跳深训练对纵跳摸高能力的影响 (8)4.3跳深训练对立定三级跳远能力的影响 (9)5 讨论分析 (9)6 结论与展望 (11)6.1结论 (11)6.2展望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目的:探讨跳深练习方式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方法:于2007-03/2007-08在邵阳学院体育系武术专选班随机选取大学生27人,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人,各组主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跳深练习组、单纯离心练习组、单纯向心练习组分别以不同的练习方式进行训练,观察训练14周后受试者的体重、下肢最大力量、纵跳摸高、立定三级跳远能力的变化。
结果:跳深训练14周后下肢最大力量、纵跳摸高、立定三级跳远均出现了明显增加(P<0.05)。
结论:长期的跳深练习可以明显影响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效果比单纯的离心练习或单纯的向心练习要好。
关键词跳深练习;武术;运动员;爆发力The Influence of Drop Jump Training on Explosive Power ofWushu Athletes in UniversityAbstract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Drop Jump exercise on the extremitas inferior power of Wushu athletes study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 randomly select 27 Wushu athletes from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aoyang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07 to August 2007, and randomly grouping four groups, nine per group, and all groups are comparable in principal baseline data. PDJ(drop jump group),SE(simple ecentric group),SC(simple concentric group) trained in different exercises, and we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maximum strength of extremitas inferior, vertical jump height, broad jump performance, knee relative peak torque after training 14 weeks. Result: All groups improved in maximum strength of extremitas inferior, vertical jump height, broad jump performance, significance (P<0.05)after Drop Jump training 14 weeks(P<0.01).Conclusion:Drop Jump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extremitas inferior power of Wushu athlete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Keywords: Drop Jump; Wushu; athletes; explosive power1 前言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健身气功竞赛功法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
![健身气功竞赛功法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46932fbcd126fff7050bd3.png)
l e t e s a r e t h i n k i n g a b o u t i n t r o d u c i n g t h e t r a i n i n g i n t o t h e Q i g o n g e x e r c i s e s .T h i s r e s e a r c h i s a n a t t e mp t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o l e o f t h e c o r e s t r e n g t h t r a i n i n g i n t h e i f t n e s s Q i g o n g c o m p e t i t i o n .Me t h o d : 6 ma l e Q i g o n g a t h l e t e s a r e p i c k e d o u t a s t h e e x —
刘金 丽 , 沙川华 , 贾奇侠
( 1 . 成都体 育 学院武术 系 , 四川 成 都 6 1 0 0 4 1 ; 2 . 成都体 育 学院运动 医学 系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3 .重庆 交通 大学体 育部 , 重庆 4 0 0 0 7 4 )
摘要 : 方法 : 以 6名男子健身气功运动员为实验对象 , 对其进行为期 3个月 的核心力量追踪训练干预 的实验研究 。测 试 内容包
中 图分 类 号 : G 8 5 2 .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9 1 5 4 ( 2 0 1 3 ) 0 7— 0 0 6 4— 0 4
Ex p e r i me n t a l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I n t r o d uc t i o n o f Co r e St r e ng t h Tr a i n i ng
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与力量训练
![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与力量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17ac8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c.png)
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与力量训练武术是中国传统的独特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武术有着丰富多样的门派和拳术,其中包含了许多技巧性和美学性极高的动作。
而作为武术表演的主要载体之一,武术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表演能力,还要有出色的柔韧性和力量。
本文将就展开探讨,为读者带来更深入的了解。
一、柔韧性训练在武术运动员中的重要性柔韧性是武术运动员在进行各种高难度动作和招式时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具有较高柔韧性的运动员可以更加灵活地展现各种招式,提高技艺的表现力。
同时,良好的柔韧性还可以减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的概率,对于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和竞技状态至关重要。
在武术训练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柔韧性的训练。
比如传统的拉伸运动,能够有效地增加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而瑜伽等柔和的训练方式则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武术中的一些特殊训练方式,比如分腿、劈叉等动作,也是对柔韧性的有效锻炼。
通过长期的训练,武术运动员可以逐渐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水平,使得他们在比赛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二、力量训练对武术运动员的重要性除了柔韧性,力量也是武术运动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良好的力量水平可以使运动员在进行技术动作时更加稳健、有力量,同时也可以提高爆发力和持久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更大的优势。
武术中的力量训练通常包括了上肢、下肢和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
上肢的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举重、俯卧撑等训练方式来进行,以增强拳法和掌法的威力;下肢力量训练则主要通过踢腿、深蹲等方式进行,以提高腿部的爆发力和稳定性;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则可以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方式进行,以提高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通过这些训练方式,武术运动员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力量水平,使得他们在比赛中更具有竞技优势。
三、柔韧性与力量训练的结合柔韧性和力量是武术运动员在训练中需要并重的两个素质。
柔韧性可以使得运动员的动作更加优美、流畅,力量可以使得动作更具威力和稳健。
普通高校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力量训练的研究
![普通高校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力量训练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fdaf21647d27284b735185.png)
咖睁 茸 21年第 期 L0 01 9 l _ 8
普 通 高 校竞 技 武 术 套 路难 度动 作 力 量训 练 的研 究
王 雷 ① 张 佳 楠 ②
( 西 安体 育 学 院 研 究 生 部 ②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体 育 学 院 ) ① 摘 要 本 文依 据能量代谢特点 、难度技 术动作特点及 力量的增长原理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面,对其进行专项化 区分 , 目的是从 众 多专项力量 练 习方法 中选 用适合的方 法,同时要有效地把握训练 阶段 中练习方 法的 负荷控制 ,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竞技 武术 难度 动作 力量训 练 竞技武术套路 的展 示主要 是通过 动静急迅 ,动如脱兔 ,静如松 , 技能的动作和能提高运动素质新水平 的专 f动作作 为专项素质 训练手 J 段” 。②根据 力量增长的原理来 确定肌 肉对于外界 的刺激 ,会产生适 应性的反应 一定强度 的刺激 ,会 引起一定的生理反应 发展肌 肉力 量的生理过程是 :刺激一反应一适应一增 刺激一反应一再适应一增 U 长 力量 ③根据武术运动 中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 鲥的特点来 确定 ,武
lJ B r nr .t i y o h l a sie td n 4 e  ̄ a A Sa l f te u g k bi t mb r pn : s y i a u meh ncl cai a
3 讨 论 与 分 析
增加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 。①预备阶段 :时 『约一个半 月,每周 洲练 日 】 3 ,每次 l 小 时。由于队员从未接受过专 门的力量训练 ,这一阶段 次 _ 5 主要是让队员对运动 洲练的负荷有个逐渐适应过程 这一阶段的 训练
采取直线式增加负荷 ,强度变化不大 ,负荷的上升 主要表现在练 习的 次数 、 『 及重量的 不断增 加 时 日 】 。②进 入阶段 :时 问一个 半月 ,每 _ 皓 J 训练3 ,每 次l 小时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 点是增 J 负荷量和强度 次 - 5 J u 运 动负荷采用每届 增』 一次负荷 ,保持一『 的阶梯式上升 的方法 , J J u 古 】 主 要通过负重和不负重相结合 ,以及增』 练 习次数和练 习速度加大运动 J u 负荷 。③强化 阶段 :时间一个半月 ,每J 洲练8 ,每次 1 小时 。通 『 吉 J 次 . 5 过专项 力量素质与难度动作 同步 训练 以达到相互转 化力量的于段来实 现 这一阶段的训练特点是 :有前两个阶段 的练 习基础 , J上学生 再 J u 处于暑期 .能保证休息时『 ,吲时能增J 洲练次数 ,I此在 洲练 中采 H J J u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核心力量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研究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核心力量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1425725acfa1c7aa00cc6d.png)
核心 肌肉群担负着稳 定重心 、 传导力量 等作 用 , 是整体 发力 有五千多年 的历史 ,在我们努 力学习西方训 练方法和思想 的 同
的主要环节 , 对上 下肢 的活动 、 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 强 时 , 不能忽略掉祖辈们 留下的训 练学 的理论与方法 。
关 键词 : 传 统 武 术 力 量 训 练 核 心 力量 功 能 性 力 量
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众多 , 演 练形 式和技击模式也存在很大的 的发力特 征 , 在了解规律 的基础上 寻找其力量的薄弱 环节 , 采用 差异。 不 同武术流 派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有所 不同 . 但是在其 训练 有效的训练手段 , 最终达到高效的协调用力能力 。 过 程中包含着大致相 同的体能训练方法和理念 。 传统武术强调力 传统武 术的体能训练 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传统武术 的基本功练 习中有大量 的平衡 和稳定 练习 , 多数
功能性力量应更加突出多关节 的运 动模 式 , 强调关节之 间力
门派采用 的练 习形式为站桩 。 所谓站桩 , 表 面意思指身体 如木桩 量 的协 调发挥 。 传统武术 中要求发 力必须“ 腰马合一 ” . 从一个整 站立不动 , 它起 源于古老的宗教仪式 , 是对 身体平衡 、 力量 、 和稳 体 的运动链 出发来完成技击动作 , 把运动看做是整体 的运动 而不 定能力的锻炼方法 。 现在常见的桩功有马步桩 、 燕式平衡桩 、 朝天 是某一环节的单独运动 , “ 力从地起 , 达于腰 , 发于手” 充分体现 了
5 、 结 语
2 、 核 心 力 量 训 练 和 功 能 性 力 量 训 练 ( 1 ) 中国传统武术力量训练蕴 含着核心 力量训 练和功能性力 核 心 力量 训 练 和 功 能 性 力 量 训 练 是 近 年 来 体 能训 练 系 统 中 量训练的理念 。 可 以说 , 核心力量 和功能性力量 只不过是 中国传
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及训练技巧
![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及训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2bb62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8.png)
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及训练技巧作者:唐翌翔来源:《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3年第10期关键词:武术散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技巧武术散打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格斗运动。
运动员不仅需要拥有高水平的体能和技巧,而且需要具备强大的爆发力。
在散打比赛中,瞬间爆发力的发挥能决定一个回合甚至整场比赛的胜负。
因此,训练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尤为重要。
1爆发力及武术散打爆发力的含义1.1爆发力爆发力是指人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大的力量发挥出来的一种能力。
它是力量和速度的结合,通常用于描述短暂、高强度的运动表现,如举重、短跑、跳跃等。
爆发力的发挥需要肌肉快速收缩和放松,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运动员发挥爆发力的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
神经系统能快速传递信号,使肌肉迅速收缩和放松,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爆发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体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能帮助人们迅速摆脱危险或完成紧急任务。
1.2武术散打爆发力武术散打爆发力是指武术散打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力量发挥到最大,从而打击对手或克服阻力的一种能力。
它是武术散打运动员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将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比赛结果。
爆发力不是单一的力量,而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还包括速度和心理素质的表现。
2武术散打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技巧2.1速度训练2.1.1反应速度训练反应速度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判断对手动作和启动应对策略的速度。
首先,设计与实战相似的训练场景,让运动员根据对手的假动作或实际动作做出反应。
这种训练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做出反应。
例如,模拟拳击、踢腿动作,让运动员在实战中锻炼反应速度。
其次,利用突然的声音刺激,让运动员在听到信号后迅速做出反应。
这种方法能帮助运动员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从而加快反应速度,也可以在训练中加入铃声或其他突然的声音刺激运动员,帮助运动员练习快速反应能力。
最后,让运动员在训练中预测对手的动作,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
武术套路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探讨
![武术套路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e49da7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f.png)
40武术套路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探讨王武剑 山西省体操武术运动中心摘要:在武术套路的训练当中,对核心力量的训练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核心力量的训练课程不仅仅只是为了能够让学员们能够具有更加强健稳定的身体,同时也是让身体能够具有更强的专项力量,以便能够让学员们在训练的过程当中能够提供更强更稳定的力量支撑。
因此本文主要对武术套路训练当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概念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对其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出在进行这一个过程当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意义,并有效总结出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单位和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武术套路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实验研究当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的过程当中,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经常性的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情况如果比较严重的话还会使得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进而让运动员在这种不稳定的运动状态下无法充分发挥出他们本来应当具有的实力,无法在赛场之上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所以对运动员你采取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和以往的武术套路训练有所不同的是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过程当中会对运动员们的训练加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在其中,并且在训练的过程当中还会加入一些在二维或者三维的训练方案,有效地强化了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对于肌肉力量的有效支配,充分弥补以往传统训练当中对于腹肌和小肌肉力量群等的训练不足的问题。
所以本文将主要针对核心力量的训练进行有效的分析,有效扩宽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方式和策略,为后续的武术套路训练核心力量的训练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支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进行实验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体育学员的二十名男性的体育特长生,通过将这二十名学生进行随机的分为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A 组以及依然采取常规训练的B 组。
通过对这二十名学生进行两种模式训练过后的结果进行充分对比来探讨和研究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和具体实验数据。
核心力量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探宄
![核心力量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探宄](https://img.taocdn.com/s3/m/8c447d0ee009581b6bd9ebe2.png)
核心力量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探宄作者:董凯强来源:《青少年体育》 2016年第9期董凯强(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在武术训练中,通过核心力量的练习与专业技术动作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各项指标。
经过剖析得知,核心力量的重要功能是稳定身体,更是肌肉发力的根蒂,基本上所有武术的技术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
所有的技战术的动作都不能依赖于某单一肌群完成动作,它必定需要运动员的至少多个肌肉群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20 世纪末,一些在欧洲和美国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躯干肌肉对于身体稳定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对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问题做了专题研究。
该研究在多年的武术训练基础上,通过核心力量与武术专业训练相结合进行研究,提出武术专项体能训练的新概念和新方法,为研究者提供素材,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见解和参考。
1 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认识从人体躯干部位来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该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刚性相接的重要作用,它既能有效地衔接身体的力量,又能使其得到整合,使武术的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从而起到杠杆的作用。
因此,在欧美国家进行武术运动训练实践的一些优秀教练,都会加强对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他们明白这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武术体能训练中,以腰为主的训练内容将作为重中之重来安排,因为核心部位是构成专项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通过以腰为主的核心力量练习,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不断增强,可以使武术的基本运动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为高难美动作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提高控制身体稳定的能力,提高动作难度系数,从而能够使武术运动员的成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2 核心力量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核心力量即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合理分配,共同维护核心区域的力量。
以腰为中心的核心区域通过创建身体的支撑点,控制身体的平衡,以达到身体的稳定。
武术是一项需要动员全身肌肉参与的、表现难美型的运动,武术比赛时要求动作自然协调、行云流水,给人美的享受。
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ec45f94693daef5ef73d55.png)
在研 究 的准备 阶段 , 助 中 国知 网 、 京体 育 大学 借 北 图 书馆等 平 台 , 阅 了此 领域 的大 量 文 献 资料 。并 通 查 过互 联 网查 阅 了国外 的 最 新研 究 动 态 和 电子 书籍 , 为
域是国内外大部分专 家学者公认 的核心力量训练 区 域, 也就是 肩关 节 以下髋 关节 以上 的 区域 , 包括 附着在
性训练或功能性训练 , J最早起源于康复训 练中的力
量训 练 , 世纪 9 上 0年 代 , 先 被 欧 美 专 家 引入 到 竞 技 首
体育训 练 中 。
11 研 究对 象 . 福 建省 武术 队 l 0名男 子太 极拳 运动 员 。
1 2 研 究方 法 . 1 2 1 文 献 资料法 ..
E uai , i a 7 8 6 C ia d c t n Rz o2 6 2 , hn ) o h
10 8 ;. eto su S a d n stt o hs a 0 0 4 2 D p. fWuh ,h n o gI tuefP yi l ni c
Ab t a t: hi e s a h ma e ad e n l sso h o e ta nngwi h t o fl rar e,e p r n e v e sr c T sr a e c d e p a ay i ft e c r r i i t te me d o i ttu h h e x e tit r iws, x e i e p r・
竞技项 目, 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对武术 套路技术动作 的 发挥起 到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身体 素质 和体 能训 练理 念 滞后、 方法 陈旧 已经成 为 目前 武 术套 路训 练 中 的一 个
Ke y wor ds: u h o u; o e tan n me h d W s u Ta l c r r i i g; t o
核心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手训练中的作用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手训练中的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a1122a0722192e4536f6c1.png)
与舞蹈 动作 的变化 , 但 它是一切 动作 的基础和发力源 。 中段 的稳定 身体 控制精 确 以及 在空 间转换 的 瞬间使 选手 保持 正确 的身 体姿
性 就决 定着整个舞蹈套路 的稳定性 。因此 加强核心力量训练 可以 态 , 需要 良好 的身体 平衡控制能力 。 身体 的平衡控 制是 舞蹈选手安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核 心 力量 概 念
例如舞蹈 中的快速 移动旋转 , 是一种不稳定平衡状态 , 若要使
选手在旋转过程 中保 持身体平衡就要尽可能地使 人体转动轴始终
核心通常指我 们所说的躯干 ,包 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 围的肌 通过人体总重心 , 只有通过加强核 心控制力 的训练 , 竖脊肌稳 固躯
角, 这与大多数体育舞蹈教师 的训练 内容单一有直接 的关 系。
例如牛仔舞 的跳跃 动作 。最重要 的就 是要保持身体在空 中的
不走样 , 这就需要强 大的核心力量来维持 和控 制身体 说体育舞蹈水平 并不高 ,在一些 大型体育舞蹈赛事 上难 以崭露头 姿态不变形 ,
在空 中姿态 的稳定 性 , 只有加 强核心肌群 的控制力 , 竖脊肌稳 固躯
节 以下髋关 节 以上包括 整个 臀部 的区域 ,虽然它不像 四肢直接参
一
因此加 强核 心核心肌群 的控制 力 , 提 高核 心稳定 表现力 的竞技舞 蹈项 目。对 于普 通高校的体育舞蹈选 手而言最重 高难度技术动作 。
提高身体 平衡控制能力 。 平衡能力是 维持身体姿势 的能力 , 是
切静态 与动态 的基础 能力 。 在体育 舞蹈动作 技巧 中 , 重 心平 稳 、
体育舞蹈是 一项在音乐 的伴 奏下 ,以身体姿态 和步型为主要 干, 才能确保舞者保持正确 的身体姿势 , 从而能够更加完美 的完成 要 的就是对身 体姿态 的控制和把握 , 这 就要求选 手 “ 身体 中段 ” 的 性 , 是保证动作技术完成的基础 。 稳定性 。 身体 中段 是体 育舞蹈运动项 目的核心区域 , 主要是指肩关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初探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290cd66f78a6529647d53dc.png)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初探作者:代乔乔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17期摘要:在体育运动中,体能训练是一切运动的根基和核心,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能,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水平。
而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很好的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区域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为运动员的训练和从事此类研究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体能训练一、研究目的身体的稳定性正是来源于人体的核心肌肉群(肩关节以下,髋骨关节以上高阔骨盆所在内区域,是由腰、髋骨关节、骨盆形成的一个整体,里面包含29块肌肉),在田径训练中,无论是田赛还是径赛,核心力量的训练都十分重要。
[1]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西南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和部分数据库检索以及书籍阅览,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的情况,为本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
[2]2.访谈法本研究通过对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选班、重庆一中田径队和篮球队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问。
[3]3.实践法通过自己的专业训练和比赛,提升训练者的潜能和水平。
[4]三、结果与分析1.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田径运动中,最具观赏性的100米来说,100米要求的就是要运动员具有极好的爆发力、反应力,才能更好的啟动、衔接和冲刺。
核心力量能够缓解四肢承受的载负荷,减少损伤的发生。
这些都是核心力量对田径运动的意义所在。
[5]2.核心力量训练的依据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由康复和健身演变而来的新型训练身体素质的方式,对身体力量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训练者的认可。
3.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因人而异原则(1)核心力量训练核心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别,分别是抗伸展练习,抗旋转练习,抗侧屈练习。
3.4.1抗伸展力量训练Ⅰ抗伸展力量训练的概念抗伸展是前侧核心肌肉的主要功能,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屈曲动作来练习,比如卷腹或者仰卧起坐(肩带向髋),又或者膝盖向上和反向卷腹(髋带向肩)。
[6]Ⅱ抗伸展力量训练的要求发展核心前侧能力以阻止腰椎伸展,这可能是核心训练中最关键的部分,应该将其设为核心训练的起点。
核心力量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核心力量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50afb7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1.png)
核心力量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世界上各国专家对竞技体育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得到了更加丰富的诠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训练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欧美学者认识到躯干对于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作用,并将这个以往用于健身和康复领域的力量训练方法延伸到竞技体育领域。
他们从力学、神经科学和生理学等不同角度对人体躯干肌肉群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构建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框架。
所谓“核心”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含32 块肌肉。
腰腹部是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核心区的范围更广,涉及的部位更广,肌肉更多。
核心区是人体的中心部位,集三维为一体,包括水平面、额状面和矢状面。
核心区在解剖结构上分为三个子系统,控制子系统:控制身体活动的神经系统;被动子系统:由骨骼和关节间的韧带系统组成;主动子系统:由核心区相关的肌肉组成。
运动神经中枢位于脊柱,但脊柱是人体骨骼结构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在高强度的竞技运动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脊柱稳定性的问题。
骨盆和髋关节的肌肉,如臀大肌、臀中肌等被认为是下肢肌肉,这些肌肉具备支配下肢运动和稳定核心部位的功能。
核心稳定性不仅涉及到核心区浅层发力肌肉,还涉及深层稳定性肌肉。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的站和坐是两个主要的姿势,两种姿势的转换需要通过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核心肌肉的做功形式有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种,但由于核心肌群在人体中的固定和支持的作用,其肌肉收缩形式以等长收缩为主。
每个动作转换都需要工作性质不同的肌肉协调完成。
核心部位的力量不单是单块肌肉的收缩力,更是神经对多块肌肉的支配和控制能力。
对核心区控制系统的训练,神经系统的训练是核心区本体感受功能训练的重点。
神经对核心稳定反射性调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核心稳定状态进行干预,一种通过运动前期的预兴奋反射性提高参与肌肉的力量,为姿态的调整和承受外部负荷做好准备;一种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肌梭和腱梭反馈式调整肌肉的力量并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用力,解决核心部位的稳定、稳定程度和稳定与不稳定交替转换的问题。
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肌肉的工作研究 开题报告
![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肌肉的工作研究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e7ba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6.png)
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肌肉的工作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健康和美好形态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体育锻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体育锻炼中,核心力量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同时也可以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耐力。
然而,在实际训练中,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
二、研究目标1.了解核心肌群的组成和作用;2.探究常见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及其优缺点;3.分析不同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4.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
三、研究内容1.核心肌群组成与作用(1)横膈膜:位于胸腹腔之间,是呼吸运动的重要肌肉。
(2)腹直肌:位于腹部,主要作用是抬起上身和压缩腹部。
(3)腰大肌:位于背部,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4)髂腰肌群:位于髋部,主要作用是控制骨盆的稳定性。
2.常见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及其优缺点(1)仰卧起坐:该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锻炼腹直肌,但对其他核心肌群的锻炼效果不佳。
(2)平板支撑:该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锻炼横膈膜、髂腰肌群和腰大肌等核心肌群,但需要较高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俯卧撑:该训练方法能够锻炼胸部、三角肌和三头肌等上半身肌群,同时也能够锻炼核心力量。
3.不同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1)田径运动员:需要注重提高髋部和腰部的稳定性,以提高跳跃和奔跑的效果。
(2)游泳运动员:需要注重提高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提高游泳速度和耐力。
(3)篮球运动员:需要注重提高核心肌群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以提高灵活性和敏捷性。
4.行之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1)平板支撑:每次持续30秒至1分钟,每组3-5次。
(2)仰卧起坐:每次进行20-30个,每组3-5次。
(3)俯卧撑:每次进行10-15个,每组3-5次。
核心力量训练对初三中考体育项目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以立定跳远和实心球为例
![核心力量训练对初三中考体育项目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以立定跳远和实心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03e2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1.png)
核心力量训练对初三中考体育项目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以立定跳远和实心球为例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许多运动领域的康复训练方法,它着重于加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集运动、艺术和娱乐于一体的运动形式,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巧。
本文旨在探讨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舞蹈基础素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舞蹈中的应用已经受到广泛。
研究表明,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和稳定性,提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从而有助于体育舞蹈运动员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提高表现力。
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还可以预防和减少体育舞蹈运动中的损伤风险。
本研究的问题是: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舞蹈基础素质的影响是什么?基于此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假设: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巧表现,增强其核心稳定性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选取50名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参与实验,其中25名为实验组,另外25名为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为期12周的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60分钟。
对照组不进行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
通过身体指标、技巧表现和核心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12周的实验,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对实验组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巧表现产生了显著影响。
具体结果如下:身体指标方面:实验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BMI等指标无显著变化,但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显著降低,说明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优化体形和降低体脂含量。
技巧表现方面:实验组运动员在舞蹈基本功、技巧难度和表现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这可能与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提高了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和稳定性有关。
核心稳定性方面:实验组运动员在完成平衡性、腹部平板支撑等测试中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核心稳定性。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舞蹈基础素质具有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作者:王洁
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第10期
摘要:文章运用生理学、训练学、解剖学等知识,结合武术运动项目在高校开展的专项特点,对高校在训运动员和教练员就核心力量训练现状进行研究,以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武术专项体能训练产生的作用,存在的意义及基本训练方法。
研究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可以从本质上提高武术运动员机体各机能水平,而且对于提高武术专业竞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一研究为高校武术运动中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教练员安排核心区力量训练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核心力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0—0036—02
力量素质是每一个运动项目提高竞技水平必须首先发展的体能素质。
当竞技水平发展出现瓶颈期时,一般的教练员都会将力量素质的训练作为突破口来提高技能水平。
核心力量的相关训练业已成为不同类型运动项目体能训练中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武术运动也不例外。
在高校,武术运动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他们有的是想提升自己的武术水平,有的是想强身健体,而要想达到这些目的,一个强有力的躯干核心力量作为支撑是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本文对山西师范大学男、女武术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及运动员力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高校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内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传专业武术专项课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武术专业训练中的功能训练方法特别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周刊及互联网上搜集到的有关武术训练的文献资料,并对所下载的资料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相关武术专业教练员、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访谈,得到所需要信息。
1.2.3 实地调研法
在山西师范大学武术训练馆定点调研,对前来上课的学生、教师进行跟踪观察与实地体验,对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武术课的运用进行总结。
1.2.4 理论分析法
通过查阅的大量文献与资料,结合专家多年执教经验和体能训练经验,对搜集得到的资料分析和归纳总结。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核心区的部位及组成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普遍认为“核心区”一般是指:髋关节、骨盆、腰三个部分结合成的整体,这个区域是人躯体中间环节。
具体而言,核心区就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部分(包括骨盆及相关肌群。
解剖学上认为附着在腰椎一骨盆—髋关节的肌肉中有起止点的肌肉为33对+1块,其中,有7对+1块肌肉的起止点均在核心部位,主要起核心固定作用,其余绝大部分肌肉只有起点位于核心部位。
我们认为这一解释是合理的,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研究。
并于核心区力量,赵佳博士指出:这是核心区肌肉在稳定人体核心区部位及重心的同时使人体产生最有效的位移及旋转的力量能力,核心区力量又包含核心稳定性力量和核心动力性力量,是一个二元概念。
2.2 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竞技体育的比赛,其目的就是为了要战胜对手。
在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开展已有二十余年,但是对于武术运动而言,高校开展武术运动队的情况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高校大多都以篮球和田径为主,因为这些项目的比赛是常规性的,训练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比赛,而武术只有较少数院校拥有自己的队伍。
从生理学意义上说,高校22~24岁的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他们的各项身体机能发育已经成熟。
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其竞技五要素(体能、技能、战术、心理、运动智能)已不能局限于四肢力量、耐力、速度的训练,因为这些基本训练对于武术运成绩的提升已经不能再有进一步的影响,而更应当注重核心区域力量的训练。
为了促使武术运动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以提升核心区力量为基础。
因为,武术运动在大学校园中练习的主要差距是来源于核心力量。
就教练员而言,高校高水平武术教练大多都比较年长,他们在体能训练时受传统训练的影响,大多只注重技术套路的教学和四肢力量的训练,而对于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并不十分重视。
依据项群理论,武术运动同时包括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如:武术套路)和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如:散打)。
无论是哪一项群,如果躯干支撑力量薄弱,就会造成运动员上下肢体配合不够协调、稳定性差,这样就会使武术动作在练习、比赛时受到限制。
高校武术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发育逐渐成熟,这种成熟使得武术教练员应该更加注重核心区力量的训练,促进肌体的协调发展,提高运动水平。
2.3 高校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
2.3.1 减少运动员伤病
我国各高校运动会对武术运动员的年龄是有限制的,因此地、市训练单位在选拔运动员时年龄普遍较小,大多选择处于青春发育期(10-15周岁)的运动员进行训练,他们身体的绝对力量不大,所以他们的大负荷(负荷强度)训练能力就比较弱,但是如果想要参加比赛并取得名次,他们的训练负荷量双必须非常大,这就使得青少年运动员在几年内就会由于长时间徒手训练而产生伤病。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优秀武术运动员在最佳竞技阶段选择了退役的主要原因,这种人退役并不是因为竞技能力的衰退,而是因为伤病早早地结束运动生涯。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来改进,通过提升武术运动员的综合运动保护能力,减少运动伤病的产生。
2.3.2 提升运动员训练水平
对于部分运动员,他们对于武术套路技术比较感兴趣,也更容易掌握相关技术动作,或是在散打的对攻、防守中能够运用的得心应手。
这部分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心理素质,而这种良性的素质是建立在优秀的核心力量基础之上的,核心力量可以在动作稳定性、准确性、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也只有这样的保障才可能实现其综合竞技能力的提升。
2.3.3 培养运动员自学、自练能力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运动员在参训前期的一些活动中,通过各种运动形式无形中发展了其核心区的力量,在此基础上他们接受武术技战术动作的整体感、整体的稳定性、技术的掌握程度都比刚刚参加训练的运动员高。
这部分学生在成为运动员之后,能更快了适应专业化训练,也能够较快地按照教练的指导来完成相应技术动作,有的运动员甚至在教练员的训练之外,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自练。
这部分运动员的能力需要他们对于自身技术掌握娴熟作为基础,而这种基础又必须有优良的身体素质作为铺垫,核心力量是这些身体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3 结语
(1)核心力量训练是高校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在提高运动员各项专业技能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训练中,高校武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
其身体的控制力、反应速度、平衡能力、攻防转换等能力,同时可以减少运动损伤,也能帮助受伤运动员得到更好的康复,从而为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保障。
(2)核心区肌群力量的提升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要努力使整个机体协调起来,共同提高,确保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能够得到来自核心区域肌群的稳定躯体、传输能量的作用。
在非稳定器材、地面上进行的平衡能力训练可以增进大、小脑神经肌肉系统的支配能力,而且对于有效增加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稳定性有很强的影响。
(3)当部分武术运动员在长期训练后,出现瓶颈期时(运动竞技能力无法提升),可以尝试从核心力量方面找原因。
由于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项目,其对于平衡、转体、柔韧等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武术运动常用的训练方法外,加强核心力量训练,这样的训练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趣味性,使训练效果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