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词鉴赏(四)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古诗词意境鉴赏ppt(共24张)
![高考复习古诗词意境鉴赏ppt(共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c3a8afdfd5bbfd0a7956738f.png)
域特征( 幽深、幽僻等)和场面 大小(雄浑壮阔、空旷辽远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意境鉴赏常用术语
类别 用语 壮阔类 雄奇优美、雄浑壮阔、阔大悠远、富丽堂皇 明丽类 瑰丽、恬静优美、恬淡自然、幽静、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深远类 幽深、奇险迷蒙、迷茫、缥缈、暗淡、幽暗、 昏暗
• (2005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第二联用 了“片云”“孤月”二个意象,第三联用了“落 日”“秋风”二个意象,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分 别赏析二、三两联。
学以致用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成都草堂,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此诗选取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 意象,描绘了一幅江山秀丽,花草飘香,燕子 筑巢,鸳鸯暖睡的初春美景图,(步骤一)营造 了明净绚丽、生机勃勃的意境(步骤二) 。表现 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 骤三)。
答案:氛围:幽静、清冷;
心情:孤单、寂寞。
换个问法: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两句。 怎样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意境鉴赏常用术语
类别 用语 壮阔类 雄奇优美、雄浑壮阔、阔大悠远、富丽堂皇 明丽类 瑰丽、恬静优美、恬淡自然、幽静、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深远类 幽深、奇险迷蒙、迷茫、缥缈、暗淡、幽暗、 昏暗
• (2005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第二联用 了“片云”“孤月”二个意象,第三联用了“落 日”“秋风”二个意象,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分 别赏析二、三两联。
学以致用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成都草堂,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此诗选取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 意象,描绘了一幅江山秀丽,花草飘香,燕子 筑巢,鸳鸯暖睡的初春美景图,(步骤一)营造 了明净绚丽、生机勃勃的意境(步骤二) 。表现 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 骤三)。
答案:氛围:幽静、清冷;
心情:孤单、寂寞。
换个问法: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两句。 怎样答?
高考复习古诗词意境鉴赏ppt(共27张)
![高考复习古诗词意境鉴赏ppt(共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1d8ff07927d3240c8547ef13.png)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 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 , 凄。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 蜀山兀 , 阿房出 。 , 四海一;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心也。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意? 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 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是指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 观物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 意象=物象×情思 • 意境=意象+氛围+情感
角度四:看空间
空间包括地域特征( 幽深、幽僻等)和场面 大小(雄浑壮阔、空旷辽远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意境鉴赏常用术语
类别 用语 壮阔类 雄奇优美、雄浑壮阔、阔大悠远、富丽堂皇 明丽类 瑰丽、恬静优美、恬淡自然、幽静、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深远类 幽深、奇险迷蒙、迷茫、缥缈、暗淡、幽暗、 昏暗
古诗词意境鉴赏
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
《阿房宫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 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 灭六国者六国也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 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 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将重蹈覆辙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语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f5084a32d7375a51780b4.png)
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意象:传递诗意 表达诗情 构建诗境
二、思想感情
诗词既反映现实,体现其社会作 用,又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 出其抒情性,情与志是并重的。
首先是知人。
1.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 比如:“建安风骨”、陶渊明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花间派”温庭筠 “婉约派”李清照、周邦彦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
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
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 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荷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层层递进中的深沉诗意: 做客思乡的一般含义——羁旅的孤独——悲秋的情感—— 多病的苦闷——离乡万里——人在暮年
悲壮慷慨
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 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 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 结、愤慨不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四讲 诗情生命
一、高洁的品性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 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 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 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8675a049649b6648d74771.png)
例: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 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 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 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 程恍惚如梦之意。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 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 主旨等。
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杨
柳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 鹃 凄凉、哀伤 鹧 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 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思维导图)PPT课件(共30张)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思维导图)PPT课件(共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fa20b84da58da0116c1749a3.png)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借用典故来抒情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76093ab307e87101f696d2.png)
5、试题分值:11分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 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 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 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 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熟悉诗歌的常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 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3、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 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 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 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 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熟悉诗歌的常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 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3、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课件(共17张PPT)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242478195f312b3169a5e2.png)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14
§ 古诗词鉴赏题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 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 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12
第三步,弄清怎么写的
13
◆注意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也就是说,要注意诗词是怎么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作者往往运用了一定的表达方法 和表现技巧。
常见的方法和技巧有: 比兴、对比、对照、比较、照应、衬托、铺垫、渲染、烘托、想象、联想、象征、炼字、用 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物咏怀、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精雕细刻、白描勾勒等。 准确地分析这些方法,解题将会事半功倍。
◆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平白朴实; ◆宋代的苏轼、柳咏、辛弃疾、姜夔等,分豪放、婉约两派。婉约派以柳咏、李清照为代表, 柳咏的词主要写离情别绪、缠绵绯恻,李清照的词含蓄清新。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14
§ 古诗词鉴赏题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 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 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12
第三步,弄清怎么写的
13
◆注意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也就是说,要注意诗词是怎么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作者往往运用了一定的表达方法 和表现技巧。
常见的方法和技巧有: 比兴、对比、对照、比较、照应、衬托、铺垫、渲染、烘托、想象、联想、象征、炼字、用 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物咏怀、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精雕细刻、白描勾勒等。 准确地分析这些方法,解题将会事半功倍。
◆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平白朴实; ◆宋代的苏轼、柳咏、辛弃疾、姜夔等,分豪放、婉约两派。婉约派以柳咏、李清照为代表, 柳咏的词主要写离情别绪、缠绵绯恻,李清照的词含蓄清新。
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
![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af3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4.png)
高考古诗词
重点古诗词分析
针对高考热门古诗词进行深 入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高考命题趋势
分析近年来高考语文古诗词 命题的特点和趋势,为学生 备考提供指导。
解析高考考题
通过对高考真题进行解析, 帮助学生了解出题思路和答 题技巧。
总结
课程回顾
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 进展,确保对古诗词鉴赏有全 面的认知和理解。
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古诗词鉴赏、高考古诗词、总结以及参考资料。
古诗词鉴赏
特点
古诗词的句式优美、意境深远, 常用修辞手法鲜明。
鉴赏方法
通过了解诗文背景、理解诗人 情感、品味诗句以及分析诗歌 结构,来全面鉴赏古代诗词作 品。
经典古诗词鉴赏
• 李白《将进酒》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鉴 赏》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帮助高三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提升其高考语文成 绩。课程内容包括《古诗词的特点》、《鉴赏方法》、经典作品欣赏,以及 高考古诗词分析与命题趋势等。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同学们将对古代文化有 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引言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古诗词鉴赏,提高高三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素养,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点梳理
总结重点知识点和考点,帮助 学生做好知识梳理和复习。
学习建议
给予学生学习建议和备考指南, 鼓励他们在高考中展现出最好 的水平。
参考资料
书籍推荐
推荐一些经典的古诗词鉴赏相关书籍,供学生进一 步深入学习和阅读。
网站推荐
介绍一些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ca99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6.png)
“乌鹊”比喻尚在徘徊选择的贤才, “何枝可依”表现了贤才彷徨的处境与心情,也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2024年可用课件
4
活动一 链接教材,归纳设误类型(怎么考?)
艺术手法赏析有误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判断错误,张冠李戴,如把“虚写”说成“实写”, 把“设问”的说成“反问”,典故内容解释有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6
选项设误类型:
1.词句内容理解有误(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内容的理解) 2.情感主旨分析错误(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3.艺术手法赏析有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故理解) 4.形象意境分析不当(形象特点或意境氛围概括不当) 5.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6.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体裁、题材、文化常识或背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9
活动二 转换角色,命制试题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A.
设误角度: 命题解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题设误诗角岁度:晏 离 鸿 断 , 望 阙 天 遥 病 鹤 孤 。
命题解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C.
莫设误谩角拘度:牵 雨 花 社 , 青 云 依 旧 是 前 途 。
4.下列对《扬州慢》(选必下)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渲染了扬州城的勃勃生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含蓄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统编版《古诗词诵读》PPT4
![统编版《古诗词诵读》PPT4](https://img.taocdn.com/s3/m/200afb75e53a580217fcfe09.png)
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作者的爱憎情感更鲜明。
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具有音调之美。 诗歌接着又写后方思妇断肠,征人回首,遍地动荡,绝域苍茫,呈现出宏阔视野,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素材积累·高适名句】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教案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中册
【核心素养】
1.了解高适的生平及其边塞诗,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剖析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描绘的画面。 3.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4.剖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其现实批判意义。 5.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鉴赏并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了解其现实批判意义。
之意。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而且有 ②(边一疆 )的解荒释凉下:列飘词飖语那的可含度义,苍茫更何有!
【第素五材 个积数累字·:高标适识名文句章】,某课第一篇文章为1,第二篇文章为2 但(开一元 )二解十释四下年列,词张语让的平含卢义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 为开整元首 二诗十歌一提年供后了,一幽个州大节的度环使境张背守景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 第“守五珪个隐数其字状:,标而识妄文奏章克,获某之课功第”(一《篇旧文唐章书为·张1守,珪第传二》篇)文。章为2
故“大乡漠今”“夜穷思秋千”“里塞,草霜”鬓“孤明城朝”“又落一日年”“。斗兵”六个意象营造 怎样的意境?烘托出了士兵们的心境怎样? 开①元“萧二条十”自一然年条后件,恶幽劣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概括。 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作者的爱憎情感更鲜明。
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具有音调之美。 诗歌接着又写后方思妇断肠,征人回首,遍地动荡,绝域苍茫,呈现出宏阔视野,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素材积累·高适名句】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教案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中册
【核心素养】
1.了解高适的生平及其边塞诗,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剖析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描绘的画面。 3.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4.剖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其现实批判意义。 5.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鉴赏并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了解其现实批判意义。
之意。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而且有 ②(边一疆 )的解荒释凉下:列飘词飖语那的可含度义,苍茫更何有!
【第素五材 个积数累字·:高标适识名文句章】,某课第一篇文章为1,第二篇文章为2 但(开一元 )二解十释四下年列,词张语让的平含卢义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 为开整元首 二诗十歌一提年供后了,一幽个州大节的度环使境张背守景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 第“守五珪个隐数其字状:,标而识妄文奏章克,获某之课功第”(一《篇旧文唐章书为·张1守,珪第传二》篇)文。章为2
故“大乡漠今”“夜穷思秋千”“里塞,草霜”鬓“孤明城朝”“又落一日年”“。斗兵”六个意象营造 怎样的意境?烘托出了士兵们的心境怎样? 开①元“萧二条十”自一然年条后件,恶幽劣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概括。 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古诗词鉴赏(四)
2020/12/11
1
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
不直接写出或说出事物的本名, 而是用与它相关的词语来代替本名。 使语言表述形象生动,富有变化。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 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2020/12/11
5
4、夸张
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 或缩小,给人以突出的异乎寻常的感 觉,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8、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
9、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20200/1、2/11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一、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1、比喻
2020/12/11
3
2、比拟 把物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愿为双黄鹄,奋翅起高飞。
2020/12/11
4
3、借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0/12/11
18
6、渲染与烘托
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 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 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
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烘托一般 从侧面用笔。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2020/12/11
14
2、用典 典,典故。分为语典和事典两类。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2020/12/11
15
3、象征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可感
知的事物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抽 象意义,或思想,或感情。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身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
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
观罗敷。 2020/12/11
19
7、白描 用简洁的语言文字,不加渲染烘
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20/12/11
20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2020/12/11
6
5、双关 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借助语言或
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 物,来获得双重意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020/12/11
7
6、对偶 把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
句并列在一起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 思。
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 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2020/12/11
10
9、设问 10、反问
2020/12/11
11
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等)
情景关系、衬托、渲染、白描、 用典、象征、联想、想象、侧面烘托、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20/12/11
8
7、互文
相互为文,即一个完整的意思, 根据表达需要,有意地将它拆开,分 别放在两句中,在解释时必须前后结 合,才能理解语意。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
2020/12/11
9
8、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
2020/12/11
16
4、联想与想象 联想: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
想象: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 术形象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 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0/12/11
17
5、虚实相生 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
前之景、现实之景(实),也可以写 其假设之景。想象之景(虚)。
2020/12/11
12
1、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诗 人常用另一种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关 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 与反衬。
正衬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12/11
13
反衬 乐哀相衬、动静相衬等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 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1
2020/12/11
1
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
不直接写出或说出事物的本名, 而是用与它相关的词语来代替本名。 使语言表述形象生动,富有变化。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 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2020/12/11
5
4、夸张
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 或缩小,给人以突出的异乎寻常的感 觉,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8、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
9、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20200/1、2/11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一、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1、比喻
2020/12/11
3
2、比拟 把物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愿为双黄鹄,奋翅起高飞。
2020/12/11
4
3、借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0/12/11
18
6、渲染与烘托
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 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 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
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烘托一般 从侧面用笔。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2020/12/11
14
2、用典 典,典故。分为语典和事典两类。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2020/12/11
15
3、象征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可感
知的事物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抽 象意义,或思想,或感情。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身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
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
观罗敷。 2020/12/11
19
7、白描 用简洁的语言文字,不加渲染烘
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20/12/11
20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2020/12/11
6
5、双关 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借助语言或
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 物,来获得双重意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020/12/11
7
6、对偶 把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
句并列在一起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 思。
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 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2020/12/11
10
9、设问 10、反问
2020/12/11
11
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等)
情景关系、衬托、渲染、白描、 用典、象征、联想、想象、侧面烘托、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20/12/11
8
7、互文
相互为文,即一个完整的意思, 根据表达需要,有意地将它拆开,分 别放在两句中,在解释时必须前后结 合,才能理解语意。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
2020/12/11
9
8、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
2020/12/11
16
4、联想与想象 联想: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
想象: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 术形象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 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0/12/11
17
5、虚实相生 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
前之景、现实之景(实),也可以写 其假设之景。想象之景(虚)。
2020/12/11
12
1、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诗 人常用另一种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关 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 与反衬。
正衬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12/11
13
反衬 乐哀相衬、动静相衬等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 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