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秦楼·水浴清蟾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过秦楼·水浴清蟾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69698da700abb68a982fbbe.png)
过秦楼·水浴清蟾|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即景思人之作。
先写秋夜之景:夜空里一弯新月,凉风使树叶晃动,街头人马声已归于沉寂。
这唤起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当年凭栏闲看她的娇憨可爱,历历在目。
又转写今日孤独,离别后天各一方,音信阻隔,连梦也无。
又写所思之人:自别离后怕梳妆,镜里容颜日瘦,“梅风”三句在景语中进一步表述人生来都要自然老去的不可抗拒。
接下说自己为了所思之人而伤感,只能数着稀落的星星发呆。
此词深婉缠绵地表现了男子思念情人的细腻真情,很有意识流的色彩。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过秦楼;水浴清蟾①》作者:周邦彦水浴清蟾②,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③,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④。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⑤。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⑥。
梅风地溽⑦,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⑧。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注释】①过秦楼:词牌名。
②清蟾:明月。
③笑扑流萤:扑捉萤火虫。
④更箭:古代以铜壶水滴漏,壶水中立箭标刻度以计时辰。
⑤梦沉:梦灭没而消逝。
⑥趁时匀染:赶时髦而化妆打扮。
⑦溽(rù):湿润。
⑧舞红:落花。
【题解】本篇当是周邦彦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至绍圣三年(1096)知溧水县时所作,是怀人之词。
大概是词人想念汴京的旧情人,慨叹千里分隔,不能厮守。
【句解】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清蟾”,代指月亮。
中国古代神话说月亮里住着一只蟾蜍,故月亮又称“蟾宫”。
起首三句写夜景,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声音刚刚消失,月亮像是从水里洗过一样,清洁明亮,晚风吹过树叶,发出悦耳的声响,空气清凉。
“叶喧凉吹”四字,自李商隐《雨》诗“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化出,而凝练华美过之。
宋祁《玉楼春》翻译赏析
![宋祁《玉楼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01de9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7.png)
宋祁《玉楼春》翻译赏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译文]绿柳梢外的淡烟漫笼里,轻晓的寒气悠悠飘荡,寒意已减。
枝头上红杏盛开,一簇簇红艳艳的,好不热闹![出典]北宋宋祁《玉楼春》注:1、《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注释]1.皱:即绉纱,比喻细细的水波纹。
2.棹:船桨,代指船。
3.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浮生于水面。
4.肯爱:怎肯吝啬。
5.晚照:晚日的余辉。
3、[译文]:城东的景色越来越美,微风吹皱了整个湖面,那漾动的碧波,是欢迎游客的浅笑。
清晨略带些寒意,轻烟薄雾笼罩着翠柳,枝头的红杏争鲜斗艳,蜂飞鸟鸣,莺歌燕舞,春意盎然。
平生只恨遗憾太多,欢娱太少,何必吝啬金钱,轻视快乐?让我们一起端起酒杯挽留斜阳,请他把美丽的余晖在花丛间多停留会儿,让欢乐在人间常驻吧!4、宋祁(公元998-106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
宋祁早年家境并不好,但他和哥哥宋庠都是天资聪颖的神童,在文学上都有天赋,乡试、省试、殿试,每次都是兄弟两个一起上阵,均名列前茅,传为一时佳话。
最有意思的是在殿试时,主考官将宋祁定为“状元”,但刘太后不同意,她认为做弟弟的不能排在哥哥之前,于是将宋庠定为“状元”.就这样,哥哥宋庠成了状元,弟弟宋祁虽然不是状元,但也等于状元,兄弟俩便有了“双状元”的美誉,并称宋庠为“大宋”,宋祁为“小宋”.“二宋”从此名扬汴京。
宋祁入仕后,在晏殊的载培下,平步青云,过上了富贵奢华的生活。
当时大宋天下太平,繁荣富足,宋祁仕途顺畅,在晏殊的熏陶下,也热衷诗酒歌舞,喜欢享受、主张“行乐还须年少”,他经常在府邸大摆筵席,昼夜狂欢。
宋祁的这种灯红酒绿、轻歌曼舞的奢侈生活经常遭到哥哥宋庠的批评。
宋庠为人正派,虽然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简朴,毫不张扬。
有一个元霄节晚上,宋庠仍在书院点烛刻苦研读《周易》,而宋祁则“点华灯拥歌伎醉饮”.第二天,宋庠便给宋祁写了封信,批评弟弟“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还记得那年上元在州学吃冷炙残羹否?”.宋祁看后却很不以为然,他笑着回复道:“不知那年吃残羹冷炙,到底为甚?”宋庠无语。
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
![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492e8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3.png)
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1[宋]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玉楼春》全词翻译赏析
![《玉楼春》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c2df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c.png)
《玉楼春》全词翻译赏析《玉楼春》全词翻译赏析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译文]在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
夕阳的余辉,照映在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
[出自]北宋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馀粘地絮。
注释:桃溪:据《幽明录》载,东汉时,刘、阮二人入天台山采药,曾因饥渴,登山食桃,就溪饮水,于溪边遇到两位仙女,相成婚。
半年以后,二人思家求归。
及到出山,才知道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了。
此典故意指对失去爱情的追悔。
赤阑桥:红漆栏杆的桥。
岫:山,峰峦。
译文:悔不在桃溪安心住,折断的秋藕丝难续。
当年相依在赤栏桥上,如今独自踏遍黄叶路。
薄雾中的青山无重数,雁群披着夕阳的光芒把关山度。
人就像天上的云朵,被风吹入江中形影难觅。
情就像空中的柳絮,被雨打落地上难分难离。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和他的情人分别之后,重游旧地,怅触前情而写下的。
它用一个人所习知的仙凡恋爱故事即刘晨、阮肇遇仙女的典故起头。
据《幽明录》载,东汉时,刘、阮二人入天台山采药,曾因饥渴,登山食桃,就溪饮水,于溪边遇到两位仙女,相爱成婚。
半年以后,二人思家求归。
及到出山,才知道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了。
这种由于轻易和情人分别而产生的追悔之情,在古典诗歌中,是常用天台故事来作比拟的。
如元稹《刘阮妻》云:“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
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就是“桃溪”一句最好的注释。
温庭筠《达摩支曲》“拗莲作寸丝难绝”,是“秋藕”一句所本,不过反用其意。
第一句叙述委婉,是就当时的主观感情说,这是因;第二句言辞决绝,是就今日的客观事实说,这是果。
一用轻笔,一用重笔。
两两相形,就将无可挽回的事态和不能自己的情怀和盘托了出来。
三、四两句,由今追昔。
“当时”,应首句;“今日”,应次句。
当时在赤阑桥边,因为等候情人而更觉其风光旖旎;今日到黄叶路上,因为独寻旧梦而愈感其景色萧条。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原文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cd0e08ccbff121dd36839d.png)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原文桃溪不作从容住①,秋藕断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②,雁背夕烟红欲暮。
人如后入江云,情似余粘地絮。
【注释】①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
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
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留,很快就分别了。
②岫:山。
【题解】本篇是周邦彦元祐四年(1089)自庐州府教授离任时所作。
词人将别桃溪,回想起从前的旖旎生活,内心无限惆怅,颇是难舍。
【句解】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桃溪二字,既是地名,又是用典。
桃溪,在今安徽舒城县北三十里,源于六安,流入巢湖。
周邦彦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至元祐四年(1089),任庐州教授。
庐州州治在今安徽合肥,桃溪在庐州府境内。
元祐四年,周邦彦自庐州府教授离任,将别桃溪。
所以说桃溪不作从容住。
又因为民间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在桃溪遇到仙女的传说,此处也暗用这个典故。
桃溪二字,与下句秋藕相对,同时还是的标志。
终于要离开住了三年的庐州了,要与桃溪作别而去,就像春天一样,总是离去。
秋藕,自然是表示时间,但同时也含有特殊的寓意。
藕断丝连是人们熟知的,如今却偏要反过来说秋藕绝来无续处。
丝与思语义双关,实际说的是相思难续。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赤栏桥,也就是红色栏杆的桥,普天下都是。
但此处指庐州(合肥)南城之赤栏桥。
南人姜夔《淡黄柳》词序里说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可以为证。
黄叶路,是说路上飘满黄叶,自然是说。
这两句,在句法上是对偶,在内容则是对比。
今日与当时,自是今昔对比。
独寻对相候,一者黯然魂销,一者两情相悦。
黄叶路对赤栏桥,一则衰飒,一则明艳。
须知,今日独寻之黄叶路,即是当时相候之赤栏桥。
桥还是那座桥,路也还是那条路,变了的只是时节和心境。
这二句分承前二句而来。
当时相候赤栏桥,上承桃溪不作从容住,说的是春天。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3b01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5.png)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①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②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③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注释】①桃溪:据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花溪上遇女仙,留居半年,归乡时人世已过七世。
这里借喻与女子相恋。
秋藕绝:喻指双方欢情已绝,语本南朝齐·谢脁《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夏李沈朱实,秋藕折轻丝。
”②赤栏桥:有红色栏干的桥。
黄叶路:指秋天落叶遍地的路。
③列岫:山峦在原野上排列着;语本南朝齐·谢眺《郡内高斋闲望》诗:窗中列远岫。
”“雁背”句:化用唐·温庭筠《春日野行》诗:“鸦背夕阳多。
”【译文】只为当初在她那仙境般的住所不能安心地呆下去,结果只落得我与她就象秋藕折断,再也接不到一起。
往日我们多次在赤栏桥上约会,可如今只剩我一人在铺满黄叶的路上寻觅。
烟霭中,无数山峰并肩排列,满地青色无边无际;大雁远飞的天边,一轮红日缓缓西坠,黄昏渐渐降临大地。
啊,人散了,犹如云朵被吹落江面毫无踪迹;我的相思之情,却象雨水打湿的飞絮,黏着地面不肯脱离。
【集评】清·周济:“只赋天台事,态浓意远。
”(《宋四家词选》)清·陈廷焯:“美成词,有似拙实工者。
如《玉楼春》结句云:‘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
呆作两譬,别饶姿态,却不病其板,不病其纤,此中消息难言。
”(《白雨斋词话》卷一)近代·陈洵:“上阕大意已足,下阕加以渲染,愈见精采。
”(《海绡说词》)近代·俞陛云:“此调凡四首,以此首为最。
上、下阕之后二句,寓情味于对偶句中,‘江云’、‘雨絮’,取譬尤隽。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现代·俞平伯:“末句好在一‘腻’字。
即全篇亦好在腻字上,唯过片两句,大笔濡染耳。
玉楼春李清照译文
![玉楼春李清照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3f69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1.png)
玉楼春李清照译文“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词儿啊,咱就这么理解。
你看那红梅啊,它就像那红酥一样,娇娇嫩嫩的,那琼苞似的花骨朵儿都开始绽放啦。
它在那向南的枝头上,也不知道是不是都开遍了呢。
这红梅啊,咱都不知道它到底蕴含着多少香气,只看到它那含苞待放的模样里好像藏着无限的情思呢。
再说说词人自己吧。
李清照说自己在那春天的窗户底下,一副憔悴的模样。
为啥憔悴呀?那心里的愁闷可多了去了。
她连靠着阑干去赏赏这红梅都没那个心思,愁得不行呢。
她心里可能在想啊,这美好的东西不知道啥时候就没了,就像这红梅,说不定明天一场风来,这花就败了。
她就想啊,要是想喝酒呢,那就赶紧的来喝吧。
这感觉就像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想法。
今天能做的事儿就今天做,别等到明天,明天这红梅可能就被风吹没了,这酒今天不喝,明天可能就没那个心情了。
李清照写这词儿的时候啊,就把自己那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红梅的那种观察融合到一起了。
她看到红梅,就想到自己的境遇,自己的心情。
她的这种愁啊,可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
她可能是在思念着谁,或者是感慨着时光的流逝,又或者是对生活里的一些事儿感到无奈。
就像我们平常人一样,有时候看到一朵花,一片云,就会突然心里涌起好多情绪,李清照就把这种情绪用这么美的词儿给写出来了。
咱读着这词儿,就好像能看到那个在窗前憔悴的李清照,也能看到那娇艳的红梅,还能闻到那红梅若有若无的香气,感受到她心里那种纠结又惆怅的情绪呢。
这就是李清照词儿的魅力呀,她总是能把自己的情感和周围的景物联系起来,让我们读的人也能感同身受。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b1eb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f.png)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宋朝周邦彦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译文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秋天的莲藕一断就没有连接之处。
回想当时互相等候在赤阑桥,今天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
烟雾笼罩着排列耸立的山岫,青苍点点无法指数,归雁背着夕阳,红霞满天,时正欲暮。
人生好象随风飘入江天的白云,离别的情绪好比雨后粘满地面的花絮。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注释玉楼春:词牌名。
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或加字令)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桃溪:虽说在宜兴有这地名,这里不作地名用。
周济《宋四家词选》所谓“只赋天台事,态浓意远”是也。
刘晨阮肇天台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树,山下有一大溪,见《幽明录》、《续齐谐记》。
韩愈《梨花发赠刘师命》:“桃溪惆怅不能过。
”魏承班《黄钟乐》词:“遥想玉人情事远,音容浑似隔桃溪。
”用法均相同。
秋藕绝来无续处:“秋藕”与“桃溪”,约略相对,不必工稳。
俗语所谓“藕断丝连”,这里说藕断而丝不连。
赤阑桥:这里似不作地名用。
顾况《题叶道士山房》:“水边垂柳赤栏桥。
”温庭筠《杨柳枝》词:“一渠春水赤栏桥。
”韩偓《重过李氏园亭有怀》:“往年同在弯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今日独来春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诗虽把“朱栏”“弯桥”分开,而本词这两句正与诗意相合,不仅关合字面。
黄叶路点名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41c98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6.png)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宋词
注释翻译赏析
词的上阕以“桃溪”起笔,引用了刘、阮遇仙的典故,暗示了自己与情人的离别。
“秋藕绝来无续处”一句,用“藕断丝连”的比喻,表达了与情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两句,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词的下阕主要描写了重游旧地的感受。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江云,将情比作地絮,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和离别后的孤独之感。
整首词以抒情为主,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当前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词。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严谨: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描写了不同的情景,上阕主要描写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下阕主要描写重游旧地的感受,上下阕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2. 用典巧妙:词中引用了刘、阮遇仙的典故,既增加了词的文化内涵,又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3. 比喻贴切:词中用“人如风后入江云”和“情似雨馀粘地絮”两个比喻,将人比作江云,将情比作地絮,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和离别后的孤独之感,使抽象的情感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4. 语言优美: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桃溪”“秋藕”“赤阑桥”“黄叶路”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欧阳修《玉楼春》翻译赏析
![欧阳修《玉楼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ee1c3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d.png)
欧阳修《玉楼春》翻译赏析欧阳修《玉楼春》翻译赏析《玉楼春》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翻译】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
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鉴赏】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
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
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
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
“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
“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
“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
“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
“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
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
玉楼春宋祁全文古诗拼音版及赏析
![玉楼春宋祁全文古诗拼音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940f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8.png)
玉楼春宋祁全文古诗拼音版及赏析玉楼春宋祁全文古诗拼音版及赏析1古诗带拼音版yù lóu chūn玉楼春dōng chéng jiàn jué fēng guāng hǎo ,gòu zhòu bō wén yíng kè zhào 。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lǜ yáng yān wài xiǎo hán qīng ,hóng xìng zhī tóu chūn yì nào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fú shēng cháng hèn huān yú shǎo ,kěn ài qiān jīn qīng yī xiào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千金轻一笑?wéi jūn chí jiǔ quàn xié yáng ,qiě xiàng huā jiān liú wǎn zhào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阅读答案1、“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请运用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学到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的'情趣?参考答案:1、不能调换。
因为“闹”,乃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
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
它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
写出了红杏竟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王国维评价为“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说极为精当。
2、诗人惜春、恋春、留春,情真意切,想像新奇。
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
![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cd64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e.png)
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玉楼春宋晏殊全文、赏析1[宋]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1】玉楼春:词牌名。
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2】长亭路:送别的路。
长亭,古代驿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3】年少抛人:人被年少所抛弃,言人由年少变为年老。
【4】残梦:未做完的梦。
【5】三月雨:"五更钟、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时候。
【6】一寸:指愁肠。
【7】还:已经。
【8】千万缕:千丝万缕,比喻离恨无穷。
作品赏析: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
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在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
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据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
’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叔原曰:“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
’传正笔而悟。
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
”这是晏几道为其父此词“年少”语所作的无谓辩解。
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用的的确是“妇人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抛人去”者的薄情。
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
李清照《玉楼春》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玉楼春》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09470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5.png)
玉楼春[宋] 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分类标签: 描写梅花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
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娇娇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赏梅的矛盾心态。
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美好,都抓住了梅花特征,用语准确,“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未放”的巧妙说法。
用词新巧,显示了词人独出心裁的创造性。
上片皆从此句生发。
“探著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
初唐时李峤《梅》诗云:“大庚敛寒光,南枝独早芳。
”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则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
三、四两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是对偶句,仍写未放之花,“酝藉”、“包藏”,点明此意。
而“几多香”、“无限意”,写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精神饱满,慧思独运。
词上片主要写之情态,下片写转赏梅之人。
“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
“憔悴”和“闷”、“愁”,讲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春窗”和“阑干”交代客观环境,表明她当时困顿在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
这是一幅名门闺妇的春愁图。
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
反映了她自己“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的心态。
此词盖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出当时正常的心态。
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字在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
这是作者心中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等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
《玉楼春》全诗翻译赏析
![《玉楼春》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dc3bb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f.png)
《玉楼春》全诗翻译赏析南宋刘克庄《玉楼春》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注释:别本题作[戏呈标节推乡兄]。
节推,节度推官,宋代州郡的佐理官。
长安:借指都城临安(杭州)。
青钱:指铜钱,古时钱币因成色不同,有青钱和黄钱两种。
无何:没有什么,意谓什么正事都不做。
呼卢:古时一种赌博,又叫樗蒲,削木为子,共五个,一子两面,一面涂黑,画牛犊,一面涂白,画雉。
五子都黑,叫卢,得头彩。
掷子时,高声大喊,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叫呼卢。
李白《少年行》:“听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机中字:用苏惠事。
晋窦滔妻苏惠字若兰,善属文。
滔仕前秦符坚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
苏氏在家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用以赠滔。
诗长八百四十字,可以宛转循环以读,词甚凄惋。
玉人:指歌妓舞女之类。
神州:中国,此指国家的领土。
水西桥:刘辰翁《须溪集·习溪桥记》载“闽水之西”(在福建建瓯县“,为当时名桥之一,又《丹徒县志·关津》载”水西桥在水西门。
“此处泛指妓女所居之处。
译文1:年年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里东奔西跑,竟然把客舍当成了家里,家里反而像成了寄宿的地方一样。
每天都拿着青铜大钱买酒狂饮,整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一天混到晚,每天晚上点起红烛掷骰赌博,经常都是彻夜不眠一直到天亮。
你应该知道,妻子的真情容易得到,妓女的心思却难以触摸猜透。
西北的神州还有没收复,男子汉应该有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切不要为了红粉知已而把而轻易地流下几行男儿泪。
译文2:好一位同乡的林老史,身在国都,应卯官衙,却年年岁岁,冶游无度。
他跃马街市,有家不归,白日纵酒,夜晚豪赌,实在可叹!家有贤妻,他却从不理会她的坚贞严操;青楼的娼妇,他倒要百般去奉承她的心事。
待到了明了那娇滴滴的玉人儿其实是一番虚情假意,他还要跑到水西桥下大滴其伤心沔,实在可卑!译文3:京城里、年年跃马又扬鞭,旅馆似家园、家园却像寄宿店。
《玉楼春·春景》原文及译文
![《玉楼春·春景》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d9d9e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5.png)
《玉楼春·春景》原文及译文《玉楼春·春景》原文及译文本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玉楼春·春景》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玉楼春·春景》原文:宋祁〔宋代〕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玉楼春·春景》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
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玉楼春·春景》赏析: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
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
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
“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
“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
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
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
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
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本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上阙写初春的风景。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古诗词阅读理解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古诗词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55012f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5.png)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玉楼春周邦彦桃溪【注】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注】桃溪:首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
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
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
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两句,暗示“桃溪”一别,彼此关系断绝,重游旧地,词人无心久住。
B.“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分承“桃溪”相遇与“绝来无续”,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做鲜明对比。
C.“情似雨馀粘地絮”,运用比喻手法,把离别情绪比作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写出了词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
D.这首词写词人与恋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
整首词于排偶中显得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2.“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是写景佳句,请从写景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1.A2.这两句写景色彩鲜明,画面感强。
在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
夕阳的余晖,照映在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
朦胧黯淡的晚景、空旷的环境,衬出词人惆怅孤独的心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
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
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项,“词人无心久住”错误。
“桃溪不作从容住”意思是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暗用前人典故,切合旧地重寻的情事。
A错误。
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鉴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e48cf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2.png)
【诗歌鉴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诗歌鉴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静》原文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雾中有无数的青山,日落时鹅的背是红色的。
人们喜欢风进入河后的云朵,喜欢雨,剩下黏糊糊的絮状物。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注释玉露春:品牌这个词的名字。
2、桃溪:虽说在宜兴有这地名,这里不作地名用。
3.秋藕无续:此处传说藕断丝断。
4、赤阑桥:这里似不作地名用。
周邦彦翻译的《玉屋里的春天》?桃溪并不平静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秋天的莲藕一断就没有连接之处。
回想当时互相等候在赤阑桥,今天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
浓烟笼罩着巍峨的群山,绿色的斑点无法辨认。
归来的鹅背着夕阳,满天都是红云。
天快黑了。
生活就像白云随风飘进河里。
离别的情感就像雨后粘在地上的插科打诨。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赏析《玉屋春?桃溪悠悠》是宋代诗人周邦彦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述了神仙的爱。
首先,指出桃溪,并引用刘阮会见神仙的典故。
自怜是肤浅的。
“秋藕”这句话很重。
“桃溪”和“秋藕”又暗又亮。
它们在春天和秋天是不同的。
“当时”和“今天”有强烈的对比和深厚的感情。
“赤岚桥”和“黄叶路”在春秋时节是又黑又亮的。
“喜欢的人”和“喜欢的感觉”的结尾句简洁合理。
整个单词和句子都是深情的,这些单词都是深情的。
他们前后都互相照顾。
它们像珠子一样多。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
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此词纯用对句,从而创造了一种与内容相适应的凝重风格。
整首词于排偶中,仍具动荡的笔墨,凝重之外而兼流丽风姿。
第一句“桃溪”用的是东汉刘阮遇见神仙的故事。
据说东汉时,刘晨和阮昭去天台山采药。
他们在桃溪边遇到了两个女人。
他们非常漂亮,所以他们互相吸引。
他们待了半年,想家了。
两位女士互相送行,并指示他们回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词是周邦彦元祐四年(1089)自庐州府教授离任时所作。
词人将别桃溪,回想起从前的旖旎生活,内心无限惆怅,颇是难舍。
文学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
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首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
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
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
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
唐人文中常用遇仙、会真暗寓艳遇。
桃溪不作从容住,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留,很快就分别了。
这是对当时轻别意中人的情事的追忆,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过用笔较轻。
用桃溪典,还隐含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切合旧地重寻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象秋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重新连接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
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譬
喻旧情之难忘,这里反其语而用其意,便显得意新语奇,不落俗套。
以下两句,侧重概括叙事,揭出离合之迹,遥启下文。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三四两句,分承桃溪相遇与绝来无续,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作鲜明对比。
赤阑桥与黄叶路,是同地而异称。
俞平伯《唐选释》引顾况、温庭筠、韩偓等人诗词,说明赤阑桥常与杨柳、春水相连,指出此词黄叶路明点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
同样,前两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
三四正与一二密合相应,以不同的时令物色,渲染欢会的喜悦与隔绝的悲伤。
朱漆栏杆的小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蜜意;而铺满黄叶的小路,则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
由于是独寻黄叶路的情况下回忆过去,当时相候赤阑桥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连,而今日独寻黄叶路的情景也因美好过去的对照而愈觉孤孑难堪。
今昔之间,不仅因相互对照而更见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渗透而使感情内涵更加复杂。
既然人如后入江云,则所谓独寻,实不过旧地重游,记忆中追寻往日的缱绻温柔,孤寂中重温久已失落的欢爱而已,但毕竟寂寞怅惆中还有温馨明丽的记忆,还能有心灵的一时慰藉。
今昔对比,多言物是人非,这一联却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显得新颖耐味。
赤阑桥与黄叶路这一对诗歌意象,内涵已经远远越出时令、物色的范围,而成为一种象征。
换头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这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的傍晚。
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
峦。
夕阳的余辉,照映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
两句分别化用谢朓诗句窗中列远岫与温庭筠诗句鸦背夕阳多,但比原句更富远神。
它的妙处,主要不景物描写刻画的工丽,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义;而于情与景之间,存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
那无数并列不语的青嶂,与独寻者默默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残红,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霭之中了。
结拍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馀粘地絮。
两句,收转抒情。
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显示了当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见其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
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则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胶着,还将那欲摆脱而不能的苦恼与纷乱心情也和盘托出。
这两个比喻,都不属那种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类型。
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创新的结果。
但由于它们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读来便只觉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画之迹。
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词眼,全词所抒写的,正是这种执着胶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
此词纯用对句,从而创造了一种与内容相适应的凝重风格。
整首词于排偶中,仍具动荡的笔墨,凝重之外而兼流丽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