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事求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浅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王正苇“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它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些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些理论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的形成,都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离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理论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难以成为科学的理论。
我们只有掌握这个精髓,才能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一、毛泽东思想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髓。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毛泽东思想,贯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无论是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和建设理论、还是党的建设理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理论都体现了这一精髓。
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但是毛泽东在晚年背离了自己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曾经遭受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挫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在总结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事实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依据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的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标签:标题]篇一: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 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1思想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就是冲破禁锢,摆脱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它侧重于破除一切过时的旧观念、旧传统、旧框框,使思想获得自由;实事求是就是研究实际情况,从中找出客观规律,使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它侧重于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如果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就会落后于实际,更谈不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只有思想摆脱了各种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才能面对现实,使思想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从而达到从实际出发,认识客观事物,掌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目的。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虽各有侧重,但却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阻碍。
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 把握规律性, 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学创新、 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学创新、文化创 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 指导。 指导。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 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四、与时俱进
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 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 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要求她所领导的国家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求她所领导的国家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 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 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不 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 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 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 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与时俱进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大法宝
我们讲解放思想,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 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题。” ——邓小平 邓小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 的前提条件。 的前提条件。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中实事求是是实质和核心。
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谈“实事求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谈“实事求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实事求是”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思想保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能否做到实事求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初步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即要实事求是。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首次同时使用了“实事求是”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做了进一步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对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作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解释。
实事求是思想的提出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已经融入了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
作为一个批判的、开放的、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从实践和发展中汲取新鲜血液,不断开拓未来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成为中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不断丰富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事业,今后在前进的道路中还会遇到这样的或那样的新问题、新情况,还要应付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应该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逻辑起点,又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范畴。
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摘要:“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具有全面、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它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意义。
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地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键词:实事求是实践1.实事求是的定义实事求是中“‘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诠释,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内涵。
(二)“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内涵首先“,实事”和“是”的矛盾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其次“,实事”和“是”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第三“,求是”就是探求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
(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实事求是”隐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基本原理。
其二“,实事求是”隐含了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两次飞跃”和认识辨证过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四“)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内涵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现实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而“实事求是”的最重要的落脚点,则是认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切实警惕和反对主观主义,否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3.实事求是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进行了实践论的重新解说,使之成为一个集中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命题。
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程论文设计》题目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学号01061114姓名高东专业班级2010级自动化(2)班指导教师李红梅日期2012年5月18日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摘要] 基于《党的章程》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基本内容,阐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实事求是”为指导原则的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所取得的成果,从而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的胜利。
[关键词]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线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类发展也是如此,人类是极具智慧的高等动物,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否认清事物的本质显得至关重要,具体地说就是我们是否能够从实际发去看待事物显得至关重要。
在马克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中就明确提出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唯一标准。
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够使人们达到思想中预想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才能够被证实。
不从实际出发看待问题,只是凭空的想象那是空想主义,是永远都行不通的。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看待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二而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在新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也曾强调,在不同的时期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与矛盾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解决不同时期的问题与矛盾时我们必须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
若不根据当前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新的问题就提不出来,而且原有问题与矛盾也解决不了。
江泽民把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思想概括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既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作业【结合实际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姓名:郭健班级:化工14-A1学号:120143301108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结合实际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由于这学期刚刚学习这门课程,加上以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且借鉴网络查询信息得出以下结论:1、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告诉我们: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因而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的题为<<论新阶段>>中提出开始,已经走.过了72个春夏秋冬,共有两个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从这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当的丰富从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中国人民开始实践马克思主义。
在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大众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中,深刻和创造性地分析了中国各个阶级情况和社会形态,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同时共产党人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创造性的得到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班级:电子商务4班学号:131309926姓名:刘丹红内容提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在中国的革命及其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中得出的理论结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不断开创马克思列宁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前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实的思想路线,才能使广大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1.毛泽东最早提出实事求实的思想路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自觉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这是邓小平做出的科学评价。
在1929年的土地改革初期,毛泽东在他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主义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
”并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一概念。
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和1930年的《反对资本主义》中,首先提出了实事求实的基本思想。
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什么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
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录像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基本内容内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要求。
三、“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意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中的运用。
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看待世界,只强调客观性而没有能动性,唯心主义看待世界,只强调能动性而没有客观性,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截然相反的缺陷,却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都不讲实践。
于是,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人类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思维的真理性,应该由实践来证明,等等。
马克思找到了思维的客观性和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即实践,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四、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个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来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⑴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
解放思想是把思想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状况中解放出来。
怎么样来理解这里所说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呢?“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指的是什么?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观偏见:把苏联模式的神圣化、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形成固定化的观念。
比如说,我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干计划经济,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解放思想才能坚持实事求是。
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其观念支配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的观念也就是其行为的界限。
换言之,人有可能去想什么,才有可能去做什么。
当人们的大脑受到某些虚假的、僵化的观念的支配,因而失去了批判的活力的时候,他们便会跪倒在这些观念之前顶礼膜拜,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不可能越出这些观念许可的范围。
这就是我们讲解放思想的必要性。
解放思想构成我们达到实事求是的前提与途径。
离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可能成为因循守旧的遁词。
其次,实事求是又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必须是沿着实事求是开辟的道路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最终归宿。
离开实事求是讲解放思想,只能导致怀疑一切,解放思想就可能成为不结果实的花朵。
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具体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实现的。
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逻辑起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都首先从解放思想开始的。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得以成功召开,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又源于这之前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于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
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于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引用实例论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党和政府应更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关键词:事实求是、实践、改革开放、思想路线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便对全人类的历史进程起了重要影响。
从来没有一种社会科学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如此彻底的指出社会进步的原理。
他的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是一个奇迹,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让工人们第一次醒悟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如此痛苦,他不但给人类社会指明了最终的目标共产主义的实现,也给出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指导,其一切从现实出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其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起始。
很多国家都想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其民族的希望,他们努力了,他们发起革命,他们有人失败,但更多的是最后的成功,苏联和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论又要回到现实中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再完善其理论。
马克思要求其追随者不是去解释世界,而是要改造世界,这样就会遇到众多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有把革命热情和变革的要求同历史的视角对科学性的宣称联系起来的罕见能力。
使它显得与众不同,然而正是这样,马克思遗留下来的思想就几乎不可避免地被简单化,僵硬化和教条化。
马克思主义成了千百万信奉者的简单信念,给他们灌输了最后胜利的信心。
这样就必然造成这样一种后果:他们离马克思的最初的思想越来越远,并成为这种教条主义,也就是我们厂听到的一种异端观念“修正主义”。
这是在实践中应该避免的。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实事求是中的“是”有科学、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
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二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应该是什么,公平、正义、合理指的究竟是什么;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可能是什么,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什么。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看生产力的大小,生产力的强弱在于人民劳动创造的能力,所以“劳动光荣”是一直引领社会的前沿,“五一”劳动节也展现出的各岗位的劳动精英,劳动模范,是我们社会的一面鲜活的旗帜,大力弘扬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境界,先进的生产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生活环境更加的优美,人们生活环境惬意,有助于社会的稳定,生活和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要以先进的典型事迹和模范行为来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这就需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最美"活动正是应此而举办的.通过一系列的"最美"活动,评选出一大批道德模范,他们或展现了我国亿万家庭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或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他们身上,群众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通过大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表彰道德模范,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
积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自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基本内容、功能与作用、建设途径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彰显。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凝练成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从价值理念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价值观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和灵魂
第17卷第4期2019年8月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Vol.17,No.4Aug.,2019【庆祝建国70周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一以贯之着一条主线,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的真经和密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顶塔和明灯。
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出自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毛泽东同志曾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从反映论的角度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高度概括,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2]也就是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哲学内涵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它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也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髓聚“神”。
精髓一词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神”讲的是内核,对于一种理论来说,其理论品格就是它的“神”。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而言,其理论品格可以集中概括为: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
科学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坚持理论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坚持内在包含批判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辩证法,“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人民性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和灵魂刘超(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72)[摘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相伴随,实事求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格,促进了这一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同时自身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
关于实事求是的理解
关于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确的思想路线就是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得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为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的领导工作在不同的程度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但是在之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重新得到了确立,而且还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思想路线也可以叫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则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就在一封信中分析了党内存在的种种思想错误。
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指出要否定“本本主义”,即否定“教条主义”,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坚决不能搞“本本主义”;对于旧的思想的借鉴不能照搬照抄,应该要有新的思想的融入,应该要有创造性。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某些党内人士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只言片语,或者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得中国革命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于是在1937年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理论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和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并且指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在延安整风期间,为统一全党的思想并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的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性。
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
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对于实事求是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而实事求是也表现出非凡的意义和理论指导性。
在新中国建立后,人们对怀有极大的个人崇拜。
极左思潮的年代里"大跃进”使得人民生活遇到极大困难,动辄就背语录使人们忽视科学发展的规律,而文革的发生更是将整个社会推向极端的疯狂。
这些都是忽略了实事求是之后对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实事求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建立上,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非常巨大的。
首先,实事求是在政府和公益组织公信力的建立方面是根本依据,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
如今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已成为不争事实,虽然同时代强烈的个人崇拜形成鲜明对比,但是社会稳定依然取决于公民对于政府的信赖程度。
由于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收到的捐款急剧下降;由于腐败现象的不断发生,民众对于政府愈发不信任;由于法制的不完善,人民对于政府管理的信心不足。
这些对于整个社会的信任风气的建立是极其有害的,如果人民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他人,不相信自己,又何谈和谐社会的建立。
因此,无论是公益机构或是政府部门,都应当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实事求是地向民众汇报工作规划,实行程度等等问题,而不是遇到问题首先想着如何隐瞒,这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是幼稚而拙劣的做法。
只有这样,上访才不会则困难,不会官商勾结,不会以贪污腐败为荣。
实事求是才能建立真正健康的社会风气,使得整个社会向积极向上的方向进步。
其次,实事求是能够培养人们正确的做人做事态度。
现在的社会中,扶起跌倒的老人这本身是毫无争议的事情,却在一次次善心遭到讹诈时,整个社会的信心都丧失。
同时,小悦悦的死又让人不禁质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让人们对一个弱小生命的消失如此冷漠。
可是如果没有人利用人们的善良去讹诈金钱,而是真实地讲出事情发生的经过,就不会让每个人都活得战战兢兢。
_实事求是_的哲学内涵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实事求是 的哲学内涵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岳海峰(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 要: 实事求是 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要注重形式,更根本的是注重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精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条件;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依托。
关键词:实事求是 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641(2010)05-0039-03实事求是 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 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前进、就胜利;背离 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倒退、就失败。
不仅如此,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品牌, 实事求是 深深镌刻在广大民众心中,得到他们的普遍赞同,成为他们最普遍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深入挖掘和领悟 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 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实事求是 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哲学命题。
汉书 河间献王传 称,河间献王刘德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其诠释为 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意为研究学问要注重掌握事实根据,然后从中得出真实结论。
可见, 实事求是 在中国古代反映的是一种可贵的理性精神和价值观念。
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对 实事求是 这个中国传统哲学命题作了崭新的诠释。
他说: 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皇甫世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传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开始运用创新马克思主义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
其间,时而凯歌行进,时而挫折失误,一路坎坷,但最终还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今天,认真总结、分析、研究、探讨这段历史,汲取经验教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
我下面讲的四个问题,主要是给大家增加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一些当前的研究动态,提高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意义的认识。
同时,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一些看法。
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只有毛泽东一人有这个思想,党的其他领导人就没有此类思想。
李大钊同志早在1919年8月写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提出了把主义适用到实际中去,“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有些不同”,(《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本着主义作实际的运动”(同上,第4页)的思想。
此后还多次提到此类思想。
除李大钊外,恽代英、张太雷、陈独秀、周恩来、李达、蔡和森、瞿秋白等同志都先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讲过此类的话和思想。
还应该承认,共产国际在此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4年七八月份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作出决定,共产国际执委会“一般地不要直接干预各国共产党内部组织上的事务”,应该由各国党的领导者“独立地来正确解决共产国际运动的政治任务和策略任务”。
各国党要“善于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问题的武器”,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应用到各国的“具体环境中去,应用到具体条件中去”,“避免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和笼统公式去代替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髓-精品文档
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髓任何时代都有本时代的哲学,任何时代都有本时代的哲学,正如马克思所言:正如马克思所言: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是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断植入中国民族文化土壤的过程。
土壤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没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一、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分析(一)实事求是的内涵释义(一)实事求是的内涵释义实事求是这一说法古已有之,“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唐代颜师古注:“务得事实,“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每求真是也。
”实事求是从本意上讲是指治学时根据事实材料求真求实的学风。
实事求是最初指的是一种治学方式,并不是一个哲学命题,并没有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并没有受到学界的重视。
并没有受到学界的重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毛泽东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中对实事求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作了详细的阐释。
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毛泽东从实践的操作层次上对实事求是进行了阐述,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实事求是,关键是“求”,即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实事求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实事求是”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思想保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能否做到实事求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初步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即要实事求是。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首次同时使用了“实事求是”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做了进一步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对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作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解释。
实事求是思想的提出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已经融入了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既有
中国特色又有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
作为一个批判的、开放的、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从实践和发展中汲取新鲜血液,不断开拓未来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成为中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1
结果。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不断丰富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事业,今后在前进的道路中还会遇到这样的或那样的新问题、新情况,还要应付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应该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逻辑起点,又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范畴。
实事求是用中国式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稳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和体现。
1937 年 7—8 月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从哲学上继续深化了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途径的探索。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及从矛盾
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联结的核心问题出发,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供了认识论的依据。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实事求是”贯串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产物,毛泽东和邓小平不同于一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知识分子,他们重视从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理论,而不是从理论的视角进行学术研究。
“实事求是”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内容上要注重调查研究,熟悉中国国情,坚持在革命实践中自觉运2
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革命实践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升华;二是在形式上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民族的思维方法、语言形式等特点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
这两个条件中,第一个更为根本。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真理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依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就是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进行概括和总结,提炼和升华。
三、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及“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3
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同时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其中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
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纵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以贯之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而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是党的各项创新理论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事实证明,正是依靠和运用解放思想这个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总结汲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丰富和发展。
把握了这个精髓,就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上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历史联系,把握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内在联系。
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精髓,才能真正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懂、掌握、用好这个理论体系,也才能真正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
4
四、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点
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正在从事的最根本的实践,我们在学习中只有分析、研究、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
义的内容,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正如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那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成果,都离不开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
因此,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