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人体》阅读答案
《奇妙的人体》ppt课件
![《奇妙的人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e717727e21af45b307a8bf.png)
C、350
7、人体共有( )个汗孔。 A、220万 B、230万 C、200万 万 8、每只手共有( )个关节。 A、26 B、24 C、25 D、23
D、215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了 解了人体的奇妙,更重要的是,我 们学会了敬重生命,珍爱自我,发 现潜能。
√
12、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体外需要一天 时间,全程19米多一点。( ) X 13、健康的骨关节表面都有一层不光滑的 软骨组织和不起润滑作用的黏状液体。( ) X
第二站
选择题 做好答题的准备了吗?
1、人脑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的数目 相差无几,为( ) A、150亿 B、130亿 C、129亿 D、132亿 A、150亿 2、血液是生命的河流,沿着( )公里长的血 管永不停息地流动着。 A、10000多 B、8000多 C、8500多公里 D、9000多 D、9000多 3、心脏每天排出血液( )升 A、8500多 B、9000多 C、7800 多 D、9500 多 9000多
4、人的一生中排出的血液总量大约为( ) A、3亿公斤 B、4亿公斤 C、2亿公斤 C、2亿公斤 5、人体共有( )块骨头 A、260 B、206 C、 216 D、226 B、206 6、人的腿和脚每平方厘米平均要承受( ) 公斤的压力。 A、360 B、370 C、350 D、345
奇妙的人体 一丁
导入:人体非同一般,人体
究竟奇妙在哪里?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 人体的奇妙? 明确:人脑、血液循环系统、心脏、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及手脚, 皮肤。
小学科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奇妙的人体5 消化与吸收-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奇妙的人体5 消化与吸收-章节测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f140c40b4e767f5bcfce8a.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们应该养成的良好饮食习惯描述错误的()。
A.吃饭时看书,能记得很牢固B.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C.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要适量D.尽量不饮酒,保护消化器官健康。
【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饮食习惯的知识点。
【解答】为了保护消化器官,吃饭时不要看书、写字,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
2.【答题】在人体各种系统中,摄入和吸收供人生命延续的营养的系统是()。
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血液循环系统【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作用。
【解答】消化系统是摄入和吸收供人生命延续的营养的系统。
3.【答题】消化系统中,负责解毒的器官是()。
A.肺B.胃C.胰脏D.肝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各器官的作用。
【解答】肝细胞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可将药物或毒物水解,所以是负责解毒的器官。
4.【答题】过度暴食暴饮,可能引发的疾病有()。
A.急性肠炎B.肺炎C.龋齿【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
【解答】略。
5.【答题】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内被吸收掉。
A.胃B.大肠C.小肠D.血液【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各器官的作用。
【解答】在消化的过程中,小肠是负责吸收营养物质的。
6.【答题】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输送到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和身体正常活动的。
A.胃B.大肠C.小肠D.血液【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各器官的作用。
【解答】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和身体正常活动的。
7.【答题】除肝脏外,在我们身体中还具有部分解毒功能的器官是()。
A.胃B.口腔C.肾脏D.大肠【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各器官的作用。
【解答】肝脏、肾脏都具有解毒的功能。
8.【答题】观察人体中的器官时,如胃科医生常用的仪器是()。
A.望远镜B.内窥镜C.显微镜D.平面镜【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内窥镜的知识点。
【解答】内窥镜能沿着人体内的自然孔道或切口导入病人体内,对各器官进行检查,帮助医生诊断,内窥镜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7课《奇妙的人体》word导学案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7课《奇妙的人体》word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82daa71fe910ef12df8cc.png)
《奇妙的人体》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把握课文要点,理清作者的思路,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能筛选课文信息,学习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
3、能认识到人体是奇妙且伟大的,今天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所创造的奇迹是我们的祖先做梦也想不到的。
从而学会激励自己敬重生命,珍爱自我,发挥潜能,为将来打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学习重点】1、学习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初步具备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能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分类筛选、整理信息。
【学习时数】1课时分析标题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初中生物课上所学知识,对照自己的身体,说出我们人体内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器官和系统?这些器官和系统各自有哪些具体的作用?2、“人体”是中心词,“奇妙”是修饰语,对“人体”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表明我们的人体非同一般,而是奇妙的。
那么,人体究竟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人体的奇妙之处吧。
【预习导学】1、快速阅读课文,整理感知文章,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去说明了人体的奇妙。
明确:人脑、血液循环系统及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及手脚、皮肤。
2、这一部分主要说明的是那些自然段?明确:2—9自然段如果分三部分,课文如何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明确:一(1):人体是大自然的奇迹。
二(2—9):分别介绍了人脑、血液循环系统及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及手脚、皮肤这6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三(10):对人体进行总评价:人是万物之精华,自然界美的化身。
三、学习课文(一)人体,其构造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句中“其”、“之”在文中是什么意思?(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确:“其”在文中是代词,指代“人体”;前面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最后一个是代词,代指“人体”。
(二)请同学们从左到右,每大组依次选下面一个部分,四人一小组商量,最后两个部分我们一起解决。
人体奇妙之处结构功能大脑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皮肤在解决问题时,一并解决下列问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3800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1.png)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gōu)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
我们要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liáng)、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寒蝉效应”。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展现大国①、拿出大国②、发挥大国③、我们期待着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共同续写新时代两国人民友好的故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纽带②(gōu)通③桥(liáng)④障碍(2)根据语境,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适的是()A.①作用②格局③担当 B.①格局②担当③作用C.①格局②作用③担当 D.①担当②格局③作用(3)请根据语境,简要解释“寒蝉效应”的意思(不超过40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作品。
跟随经典,游历山河。
随王湾宿北固山,体会“(1),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的开阔;随曹操登碣石山,领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的磅礴;随李白观峨眉山,欣赏“峨眉山月半轮秋,(3)”(《峨眉山月歌》)的优美。
随马致远体悟“(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的秋意。
诵读经典,品悟哲思。
“学而不思则罔,(5)”(《〈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对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阐述;“非淡泊无以明志,(6)”(《诫子书》)是(7)(填人名)教诲儿子人生当志存高远。
“僵卧孤村不自哀,(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不以衰老自弃,内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壮志。
三、语言表达3.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张图片,根据你的理解,为这张图片拟个标题并说明理由(注:图中照片为意大利比萨斜塔)。
四、名著阅读4.《朝花夕拾》中,童年鲁迅对下列两本书持怎样的态度?请选择一项并说明理由。
(整理)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篇:奇妙的人体.
![(整理)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篇:奇妙的人体.](https://img.taocdn.com/s3/m/2de82b1e7375a417876f8f17.png)
第一篇:奇妙的人体•01为什么眼睛能看见东西?•02为什么眼泪是咸的?•03为什么人会常常眨眼睛?•04为什么眼泪流不完?•05为什么眼珠子不怕冷?•06为什么瞳孔的大小会变?•07为什么眼皮会跳?•08为什么人在打哈欠时会眼泪汪汪?•09为什么眼珠有不同的颜色?•10为什么有的人晚上看不见东西?•11为什么有的人分不出颜色?•12为什么鼻子能闻到气味?•13为什么人会流鼻涕?•14为什么鼻子有时会不通气?•15为什么人的嗅觉有时会失灵?•16为什么人要打喷嚏?•17为什么有人睡觉时会打呼噜?•18为什么嘴唇是红色的?•19为什么舌头能尝出味道?•20为什么唾液有消化作用?•21为什么耳朵能听到声音?•22为什么耳朵能帮助身体掌握平衡?•23为什么会有耳垢?•24牙齿是怎样“分工”的•25为什么牙齿会出血?•26为什么牙齿会长蛀牙?•27为什么刚生下来的小孩没有牙?•28为什么人吃酸东西时会“倒牙”?•29为什么人要换牙?•30为什么人会长头发?•31为什么有人天生是卷头发?•32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头发?•33为什么少年也会生白发?•34为什么头发掉了还能长出来?•35为什么人会秃顶?•36皮肤有什么作用?•37为什么人会出汗?•38为什么皮肤遇热会变红?•39为什么人会起“鸡皮疙瘩”?•40为什么撞头后会起包?•41为什么有些人会长雀斑?•42为什么有的人皮肤黑,有的人皮肤白?•43为什么人有冷热的感觉?•44为什么洗澡时手指和脚趾会起皱褶?•45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46为什么剪指甲不会疼?•47为什么指甲剪掉后还会再长?•48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49为什么脑子越用越灵活?•50为什么人需要睡觉?•51为什么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52为什么人睡着了会做梦?•53为什么做梦时会说梦话?•54为什么人睡觉时会磨牙?•55为什么锻炼左手有助于发展智力?•56为什么人的身体会有感觉?•57为什么人会老?•58为什么心脏会“永不疲倦”地跳动?•59为什么儿童的心脏比成人跳得快?•60为什么人会有脉搏?•61为什么跑步时心脏跳得快?•62为什么人有血压?•63血液有什么作用?•64为什么认得血液是红色的?•65为什么伤口能自动愈合?•66为什么血液能循环?•67为什么称白细胞为“人体卫士” •68为什么站久了脚会发麻?•69为什么人要呼吸?•70为什么人会有痰?•71为什么人会打嗝?•72为什们人要打呵欠?•73为什么吸进空气呼出的却是二氧化碳?•74为什么人要咀嚼食物?•75为什么肚子会咕咕叫?•76为什么平躺时吃的东西也能到胃里?•77食物是怎么被消化掉的?•78为什么胃不会把自己消化掉?•79为什么人要有骨骼?•80为什么拇指只有两节?•81骨头里面有什么?•82为什么关节能弯曲?•83人有尾巴吗?•84为什么婴儿的骨头比成人的多?•85为什么人的身体可以动?•86为什么锻炼能使肌肉发达?•87为什么有的肌肉不休息?•88为什么肌肉有时会酸痛?•89为什么人有时小腿会抽筋?•90人在什么时候发育最快?•91为什么会有双胞胎?•92为什么肚子上会有肚脐眼?•93新生命是怎样开始的?•94人体是由什么组成的?•95为什么有的人长得高、有的人长得矮?•96为什么人早上比晚上高?•97为什么人走路时手脚左右交错摆动?•98身体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吗?•99为什么男人长胡子女人不长胡子?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人看东西靠的是眼球。
《奇妙的人体》阅读答案
![《奇妙的人体》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aa26c658fb770bf68a55c2.png)
《奇妙的人体》阅读答案奇妙的人体①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
人体,其构造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②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它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人脑平均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为150亿,耗能的功率仅在10瓦左右。
如果用与脑神经元数目相同的相应半导体器件制造一台计算机,其体积将有1万立方米,是人大脑体积的600多万倍,需要电能10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量。
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储存107—1010比特的信息,而人脑的信息容量可达1015比特。
③人的心脏像一部有双重功能的水泵,通过压力将血液注入循环系统。
血液是生命的河流,沿着9000多公里长的血管永不停息地流动着。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人体细胞来发挥的。
血液把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输送给细胞,然后再提取细胞排出的废物。
血液从心脏流出再返回,一次完整的循环连一分钟也用不了。
血液流动的血管粗细不一,粗的直径约2、5厘米,有自来水管那么粗;细的如毛细血管,细到血球必须排成一行才能依次通过。
血液中有红血球和白血球。
圆饼形的红血球数量约有25兆,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
白血球约有250亿,它是卫士,一旦发现外敌入侵,就会迎上去攻击;同时它也是清洁工,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④心脏由粗壮而A(jiānrèn)的肌肉构成,大小仅相当于一个拳头,但它的机械性十分惊人。
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每昼夜约跳动10万次。
它每天排出血液9000多升,在人的一生中排出的血液总量大约2亿公斤。
心脏的B(bànmó)类似阀门,使血液顺着单一方向流动,避免倒流。
现在,心脏已不再被认为是灵魂的住所、智慧的源泉,但是它那优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能仍然使人赞叹不已。
⑤随着科学向自然奥秘的进军,人们不断发现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的现象。
【精品文档】神秘的人体“天网” 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X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范文word版 (3页)
![【精品文档】神秘的人体“天网” 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X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范文word版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4456baec3a87c24028c48c.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神秘的人体“天网” 阅读训练及答案(201X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神秘的人体“天网”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
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这暂且不论。
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
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
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
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
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
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
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
奇妙的人体
![奇妙的人体](https://img.taocdn.com/s3/m/1ce02b412b160b4e767fcfc9.png)
奇妙的人体之-皮肤
奇妙的人体之-皮肤
皮肤结构 皮肤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 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它 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 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 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 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在生理上起着 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有 几种颜色(白、黄、红、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种、年龄 及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 (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 肌肉等。
课后知识
△人们讲话发出的声波能量极其有限,但若是让全 球的人同时讲话,那么他们发出的声波综合能量 超过1个小时发电站输出的发电量。
△我们的5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不断接收 各种不同的感觉数据。但是,这些接收的感觉数 据只有1%是通过大脑加工处理的,而其余99% 的数据则被当做无关紧要的信息而筛选掉了。
课后知识
△一个人静躺在床上的话,每分钟只需吸入大约8.8升空气。 改躺为坐,则需翻倍,消耗17.6升。散步耗氧是静躺的3 倍,为每分钟26.4升。跑步的话则高达每分钟55升。 △缺乏睡眠比饥饿更容易使人死亡。人不睡眠可能只能熬10 天即会死去,而挨饿则可能挣扎着度过几周。 △人的大脑传送的神经冲动最快的可达每小时约250公里。
奇妙的人体
一丁
炎陵县技术学校 唐南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领会“万物之精华,自然界美
的化身”之奇妙,培养学生珍爱生全的意识。
2、帮助学生理解说明文运用大量数据来说明事物特征
初中语文 读本议论文阅读习题集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
![初中语文 读本议论文阅读习题集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297a3a0b4e767f5acfce94.png)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陈夏法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归真,重回大自然”的时候,我们不防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
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有一半多是水液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
人身上有如此之多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从水中来说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已无可非议,它早已编入各种教科书。
那么在变成人类之前的猿猴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毕竟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
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就会被呛死。
因而,人们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
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
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就说明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仍在人的胚胎早期,留下了鳃的痕迹。
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
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
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蝌蚪时期,鳃裂发育成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发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所有脊椎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
那么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淼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
《奇妙的人体》读后感
![《奇妙的人体》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9eaa9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c.png)
《奇妙的人体》读后感英文回答:"The Marvelous Machine: The Human Body" is an illuminating exploration of the intricate workings of the human body. Penned by award-winning science writer Danny Penman, this captivating narrative delves into the complex systems and processes that sustain our existence.Penman skillfully weaves together scientific facts, engaging anecdotes, and thought-provoking insights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and accessible account of human physiology. From the microscopic realm of cells to the intricate network of organs, the book unravels the mysteries of our bodies, revealing their remarkable resilience, adaptability, and potential.Throughout the book, Penman highlights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bodily systems, demonstrating how each component plays a vital role in maintaining balanceand harmony. He explores the intricate dance between the nervous, endocrine, and immune systems, showcasing their collaborative efforts in regulating body functions, responding to external stimuli, and fighting off disease.Penman's writing is both informative and engaging, captivating readers with his ability to simplify complex scientific concepts without sacrificing accuracy. He employs vivid imagery and relatable analogies to bring the wonders of the human body to life, making the subject matter accessible to a wide audience."The Marvelous Machine"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the ingenuity and sophistication of the human body, inspiring awe and gratitude for the extraordinary system we inhabit. It encourages readers to appreciate the body's incredible capacity for healing, regeneration, and adaptation, while also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nurturing this precious resource.中文回答:读完《奇妙的人体》一书,我感触良多,这本书以其生动易懂的语言和详实的科学知识,让我对人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https://img.taocdn.com/s3/m/d4c2c8a333687e21ae45a974.png)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第七课奇妙的人体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七课奇妙的人体选修()授课人:课时:一节课型:深学课文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人体器官的结构合功能,增强科普知识。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3.感受科技说明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中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并扩展听说读写能力。
2掌握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并认识到人体是奇妙伟大的,从而让学生懂得敬重生命,珍爱自我。
教学重点: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说明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指导法,激发法,探究法教学工具:教科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课前测试------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1.恒星(héng xīng)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2.半导体(bàn dǎo tǐ)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3.直径(zhí jìng)通过一平面图形或立体(如 HYPERLINK"/view/323536.htm" \t "_parent" 圆、HYPERLINK "/view/135981.htm" \t "_parent" 圆锥截面、球、立方体)中心到边上两点间的距离。
4.譬如(pì rú)比如。
5.截然(jié rán)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二.课文的题材是什么?答:科技说明文3、检查预习情况4、导入新课给同学们展示人体的模型,让他们说出各个器官的名字、在人体内的位置以及器官的作用。
奇妙的人体课文一段和二段中的比喻句
![奇妙的人体课文一段和二段中的比喻句](https://img.taocdn.com/s3/m/4aec04e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d.png)
奇妙的人体课文一段和二段中的比喻句奇妙的人体一段和二段中的比喻句奇妙的人体课文一段和二段中的比喻句,大家都知道。
那么三到十六段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的呢?我们也能模仿这样去学习吗?下面就让我为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第七、八自然段采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来写的;十至十五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的;十九、二十四自然段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来写的。
另外第十七段中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在里边,这些比喻句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哦!首先,第七自然段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皮肤”睡觉时“呼吸”与“心跳”的情景来展示人体特点,从而说明“只有身体健康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其次,第八自然段主要运用了联想的方式进行叙述。
第一部分中讲“黑眼睛、红嘴唇……”这些词语表现出大熊猫可爱之处,而作者又将大熊猫与北极熊相比较,显得更加可爱,引起读者的兴趣。
最后,第十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人类和各种动物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老虎”非常喜欢孩子,因此他成了“森林医生”;小鹿像个“救护员”,保卫着“我们的家园”等等。
所以作者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再看十六自然段主要围绕“身高”“脸长”两个特点来叙述的,同时也强调了“身材匀称是审美的基本条件之一”。
并且举例说明了身材苗条是多么重要。
最后,十七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大熊猫的睡姿及人类与它亲近的原因:树上树下,躺着趴着,没有不适合睡觉的地方;毛茸茸的爪子可以帮助小动物在夜晚捕食或者攀援;憨态可掬的形象很受人们喜爱;温柔敦厚的性格使它易于饲养管理等。
所以作者建议人们应该尊敬大熊猫,保护它们。
综上所述,这篇课文向我们阐述了人体是一个由多种器官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具有生命活力,需要细心呵护。
这节课对我的启发很大,如果说人体是一架精巧绝伦的机器,那么哪怕只是一根头发丝儿,都隐藏着许多奥秘。
所以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持身体健康。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https://img.taocdn.com/s3/m/034378e19e3143323968934f.png)
奇妙的人体之-----心脏与血液系统
2.人体的心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答:心脏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起作用的, 心脏通过压力将血液注入循环系统。血 液把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 然后再提取细胞排除的废物,促进新陈 代谢。
奇妙的人体之-----心脏与血液系统
奇妙的人体之-----心脏与血液系统
奇妙的人体之-----人脑
1.第一句话中,“人成为万物之灵”的 条件是什么?
奇妙的人体之-----人脑
1.第一句话中,“人成为万物之灵”的 条件是什么? 条件是大脑与手的结合,这里可以理解 为思想与劳动的结合使人从一般动物的 群体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
奇妙的人体之-----人脑
奇妙的人体之-----人脑
奇妙的人体之-----骨骼
概括第三自然段的要点
关键数据信息:重量占体重的18%,人 体有206块骨头(一半以上分布在手和 脚上),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键控 制,腿和脚每平方厘米平均承受350公 斤压力,跳高时承受的压力是跑步时的 4倍;手有25个关节,可以摆出58种截 然不同的动作。
奇妙的人体之-----骨骼
奇妙的人体之-----呼吸系统
个人任务 1.搜集关于呼吸系统的各种科学数据。 2.呼吸系统是怎样完成呼吸的?把过程 用画出来
概括第三自然段的要点
关键数据信息:人每分钟呼吸18次,每 次吸进0.5升空气。肺泡只有一,粒米的 1/10,人肺共有3亿个肺泡。全身放松的 情况下,肺和心脏可提供的空气和血液 是实际需要的10倍。
1.人的骨骼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进行 说明的?
答:既结实又轻便,运用列数字和作比 较来说明轻便;用列数字、举例子、作 比较来说明它的结实
奇妙的人体之-----皮肤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阅读题答案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87d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1.png)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阅读题答案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阅读题答案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归真,重回大自然”的时候,我们不防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
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有一半多是水液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
人身上有如此之多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从水中来说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已无可非议,它早已编入各种教科书。
那么在变成人类之前的猿猴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毕竟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
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就会被呛死。
因而,人们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
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
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就说明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仍在人的胚胎早期,留下了鳃的痕迹。
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
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
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蝌蚪时期,鳃裂发育成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发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所有脊椎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
那么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淼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
奇妙的人体 (1)
![奇妙的人体 (1)](https://img.taocdn.com/s3/m/9a71d50d6bec0975f465e2c9.png)
《奇妙的人体》1、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它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①“万物之灵”的含义:指各种生物中有思想,最聪明,本领最高的主宰者。
②“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条件是什么?人脑与手结合。
③怎样理解人脑与手结合后,“人成为万物之灵”?思想和劳动结合,使人从一般的群体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
2、第二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①做比较。
作用:依次把人脑和恒星、计算机等做比较说明,使读者有清晰的认识。
②列数字。
作用:用多个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使读者有准确清晰的认识。
3、现在,心脏已不再被认为是灵魂的住所、智慧的源泉,但是它那优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能仍然使人赞叹不已。
“技能”本来指人具有的掌握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这里的主语是心脏,显然是把心脏当做人,表现出对心脏的赞美之情,突出人体器官的奇妙。
4、一到三段①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A、人脑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相当,耗能的功率仅有10瓦。
B、血液中有红血球。
红血球是圆饼形的,有25兆之多,功能是输送氧气,还能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C、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输送给人体细胞,带走细胞排出的废物。
D、人脑在人体中最奇妙,它构造精妙,效率高超,消耗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媲美。
②本文围绕着“人体”从多方面来解说其奇妙之特点,下列对这多方面的内容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D)A、奇妙的神经系统。
B、多效的血液循环系统。
C、结构复杂、功能奇特的消化系统。
D、构造精妙、效率高超、消耗低微的人体。
③说法不当的一项是(D)A、第二段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第二段说明了人脑具有体积小、耗能低、容量大的特点。
C、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
D、第三段主要说明心脏的功能与构造。
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
![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1115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3.png)
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奇妙的“人体海洋” 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奇妙的“人体海洋” 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奇妙的“人体海洋” 阅读答案1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陈夏法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归真,重回大自然”的时候,我们不防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
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有一半多是水液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
人身上有如此之多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从水中来说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已无可非议,它早已编入各种教科书。
那么在变成人类之前的猿猴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毕竟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
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就会被呛死。
因而,人们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
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
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就说明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仍在人的胚胎早期,留下了鳃的痕迹。
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
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
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蝌蚪时期,鳃裂发育成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发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奇妙的人体 jiaoxue
![奇妙的人体 jiaoxue](https://img.taocdn.com/s3/m/7cbb29ff4693daef5ef73d1b.png)
《奇妙的人体》日日清1. 请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词语A. jiān rèn(坚韧)B. bàn mó(瓣膜)C. pì(媲)美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人体(人体的器官)3、全文的中心句是:人体的结构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4、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外,用得最多的两种是作比较、打比方。
请各举一例(1)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2)人的心脏像一座有双重功能的水泵等等5.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脑的特点。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体积小、容量大、耗能低的特点。
6. 本文先后从人体的哪些方面来说明人体“奇妙”的特点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皮肤7、血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分)答:血液把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质送给细胞,然后提取细胞排出的的废物。
8. 阅读第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空气——气管——小支气管——肺泡——薄膜——毛细血管——红血球——提取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然后顺原路返回)9、第5段说“胃在正常消化时所产生的胃酸能把地毯烧穿”,这句话意在说明什么?(2分) 说明胃酸腐蚀性极强10. 人的骨骼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进行说明的?既结实又轻便,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来说明轻便;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来说明它的结实11. 结合学过的生理知识,谈谈青少年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健体?坚持跑、跳、投和游泳等体育运动,增大肺活量,提高身体的柔韧程度。
12、本文围绕着“人体”从多方面来解说其奇妙之特点,下列对这多方面的内容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奇妙的神经系统B、多效的血液循环系统C、结构复杂、功能奇特的消化系统D、构造精妙、效率高超、消耗低微的人体13.联系课文,下列说法正确的在后面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人脑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相当,耗能的功率仅有10瓦。
《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
![《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9963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9.png)
《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妙的“人体海洋”》阅读答案1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
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①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
②经科学测定,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水达到45—50千克,占体重的60%—70%,③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水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蛰等)所含的水一样多;④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水达91%;⑤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⑥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
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夫·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的接近。
在海水中:氯为55。
0%,纳为30。
6%,氧为5。
6%,钾为1。
1%,钙为1。
2%,其他元素为6。
5%;而在人血中:氯为49。
3%,纳为30。
0%,氧为9。
9%,钾为1。
8%,钙为0。
8%,其他元素为8。
2%。
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就不成其为海水。
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
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
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
奇妙的人体课文讲解61
![奇妙的人体课文讲解61](https://img.taocdn.com/s3/m/7ecbd13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9.png)
保护人体,排汗。 每天出汗0.5升以上
❖ 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 句中“与……相差无几”是什么意思
❖ “与……相差无几”表示“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 别”。
示例: 这个学校的学生人数与
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相差无 几。
他说的与我说的相差无 几。
第二自然段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从中说明了人脑的什么特点?
工程学方面的知识:人脑的结构、 呼吸器官、骨骼;
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心脏跳动、 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化学方面的知识:消化系统把原 材料加工成能量和身体所需要的各种 建筑材料的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后知识
❖ △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每小时脱落60万个上皮 细胞。如此计算,他每年丧失的皮肤就达 0.68公斤。如果按70岁寿命计算,则一生 中将失去47.7公斤皮肤。
推动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血流量, 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
气体交换
由唾液、食道、胃、小肠 通过层层消化,获取食物中
构成
人体所需要的各类物质
骨骼
重量占体重的18%,人体 有206块骨头,由650条
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
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
皮肤
一般将近2平方米,重约2.9 千克,厚不到1.5毫米;有 200万个汗孔。
课后知识
❖ △人的眼睛在天黑1分钟后对光的敏感增强10 倍;天黑20分钟后增至 6000倍;而在天漆黑 后40分钟,眼睛对光的敏感性达到极限位, 比天黑前增强25000倍。
❖ △人的大脑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 平均每秒钟达到10万次。
课后知识
❖ △人们讲话发出的声波能量极其有限,但若是让全 球的人同时讲话,那么他们发出的声波综合能量超 过1个小时发电站输出的发电量。
《奇妙的人体》ppt课件
![《奇妙的人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65109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8.png)
随堂知识竞赛
• 第1站 • 判断正误题 • 你准备好了吗
• 1、人脑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 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 数量相当,耗能的功率仅有10瓦
•X
• 2、血液中有红血球 红血球是圆饼形 的,有25兆之多,功能是输送氧气,还能 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X
• 3、心脏每分钟跳动910次左右,每昼夜约跳 动12万次 它每天排出血液10000多升
•X
• 4、心脏的瓣膜类似阀门,使血液顺着双向流 动,它可以倒流
•X
• 5、人的呼吸是不知不觉的,在身体放松的情 况下,每分钟呼吸28次,每次吸进1升空气
•X
• 6、我们体内的呼吸系统很像1个风箱,隔膜 向下压,胸膛壁随之向外扩张,使空气流进,填 补因体积变大后出现的真空
呼吸系统
人吸入空气呼出2氧化碳的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气——气管——小支气管—
—肺泡——薄膜——毛细血管—— 红血球——提取氧气,排除2氧化碳
呼吸系统
随着胸廓的扩张和回缩,空气经呼吸道进出肺称为呼吸运动 肺的舒缩完全靠胸廓的运
动 胸廓扩张时,将肺向外方牵引,空气入肺,称为吸气运动 胸廓回缩时 ,肺内空气被排出体外,
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 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1个人
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
馆,以前的观点是最善于用脑的人,1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
力的10%,但现代科学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类对自己
的大脑使用率是100%,大脑中并没有闲置的细胞 人脑中的
主要成分是水,占80% 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
2 血液中有红血球 红血球是圆饼形的,有25兆之多,功能是输 送氧气,还能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人体》阅读答案奇妙的人体①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
人体,其构造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②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它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人脑平均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为150亿,耗能的功率仅在10瓦左右。
如果用与脑神经元数目相同的相应半导体器件制造一台计算机,其体积将有1万立方米,是人大脑体积的600多万倍,需要电能10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量。
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储存107—1010比特的信息,而人脑的信息容量可达1015 比特。
③人的心脏像一部有双重功能的水泵,通过压力将血液注入循环系统。
血液是生命的河流,沿着9000多公里长的血管永不停息地流动着。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人体细胞来发挥的。
血液把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输送给细胞,然后再提取细胞排出的废物。
血液从心脏流出再返回,一次完整的循环连一分钟也用不了。
血液流动的血管粗细不一,粗的直径约2.5厘米,有自来水管那么粗;细的如毛细血管,细到血球必须排成一行才能依次通过。
血液中有红血球和白血球。
圆饼形的红血球数量约有25兆,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
白血球约有250亿,它是卫士,一旦发现外敌入侵,就会迎上去攻击;同时它也是清洁工,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④心脏由粗壮而A(jiān rèn)的肌肉构成,大小仅相当于一个拳头,但它的机械性十分惊人。
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每昼夜约跳动10万次。
它每天排出血液9000多升,在人的一生中排出的血液总量大约2亿公斤。
心脏的B(bàn mó)类似阀门,使血液顺着单一方向流动,避免倒流。
现在,心脏已不再被认为是灵魂的住所、智慧的源泉,但是它那优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能仍然使人赞叹不已。
⑤随着科学向自然奥秘的进军,人们不断发现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的现象。
譬如,从心脏上取下的一个细胞,在脱离心脏后仍能继续跳动。
科学家还发现,在培养皿中的两个心脏细胞,各自按照自己的节奏跳动,但是当它们接触到一起时,便同步按照相同节奏一起跳动。
⑥呼吸几乎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的。
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我们每分钟呼吸18次,每次吸进0.5升空气。
我们体内的呼吸系统很像一个风箱,隔膜向下压,胸膛壁随之向外扩张,使空气流进,填补因体积变大后出现的真空。
气管向下分成两个支气管,各与左肺右肺相通。
两个支气管又分出许多小的支气管与肺连成许多小通道。
从结构上看,肺的`外形很像一棵树。
因此有人把肺的结构称为支气管树。
支气管树上最小的枝叉分别与肺泡相连。
一个肺泡只有一粒米的1/10,人肺共有3亿个肺泡。
肺泡之间是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网,肺泡与血管中间有透明的薄膜相隔,通过这种薄膜,红血球可以提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随着人体运动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肺和心脏可提供的空气和血液是实际需要的10倍。
⑦人体还是一座复杂的工厂,能够把原材料加工成能量和身体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
消化系统是这座奇特工厂的主要车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人体所需要的物质,除氧是从呼吸获得以外,其他都必须从食品中提取。
我们吃东西之前,口内就准备好了唾液。
唾液中主要是水以及各种消化酶,唾液的功能是帮助咀嚼和吞咽食物。
食道一直通到胃,是一根长20多厘米、直径不到2.5厘米的管子,食道壁布满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使食物慢慢往下移动。
胃壁可以动食物,并可分泌酶和胃酸,使之与食物混合。
胃在正常消化时所产生的胃酸能把地毯烧穿,胃壁上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着胃壁不受胃酸的腐蚀。
整个消化过程大部分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胃主要起原料堆积站的作用。
小肠的内壁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绒毛,绒毛的作用是促使营养变得更能使人体吸收。
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体外需要一天时间,全程9米多。
⑧人的骨骼既结实又轻便,仅占体重的18%。
健康的骨关节表面都有一层光滑的软骨组织和起润滑作用的粘状液体。
据说,这种液体的润滑作用是迄今为止任何人造的润滑剂都无法与之C(pì)美的。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
固定肌肉与骨骼的极为坚韧,能承受每平方英寸8吨的压力。
全身的骨头有一半以上分布在手和脚上。
在跑步时,人的腿和脚每平方厘米平均要承受350公斤的压力,跳高时所承受的压力是跑步时的4倍。
手是人体构造的精华,是大脑的得力侍从,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
手还是世界上最多能的工具,每只手共有25个关节,可以做出58种截然不同的动作。
⑨人的所有这些奇妙而又复杂的自然结构,都包在一层类似外衣、有弹性又不透水的皮肤里。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
一个人普通的皮肤将近2平方米,重量约2.9公斤,厚度不到1.5毫米。
皮肤上有汗孔,人体共有200万个汗孔,这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一部分。
人在剧烈活动时,体内温度可以比平时高出7度;这些余热就是靠出汗来散发掉的。
我们的肌肉伸缩时产生的能量,1/4是有用的,剩余的3/4则转化成热量。
表面看来,人只有在剧烈活动时及在高温条件下才出汗,其实不然,人始终处于出汗状态,每天要出0.5升以上的汗。
⑩今天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所创造的奇迹是他的祖先做梦也想不到的。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人是多么好的艺术品,他的外形美妙奇特,它的动作又像天使。
人是万物之精华,自然界美的化身。
1. 请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A. jiān rèn(坚韧)B. bàn mó ( 瓣膜)C. pì( )美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人体的器官(或人体)3、全文的中心句是人体的结构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4、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外,用得最多的两种是作比较、打比方。
请各举一例(1)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2)人的心脏像一座有双重功能的水泵等等5. 第②段画线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脑的特点。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体积小、容量大、耗能低的特点。
6. 本文先后从人体的哪些方面来说明人体“奇妙”的特点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皮肤7、血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分)答:血液把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质送给细胞,然后提取细胞排出的的废物。
8. 阅读第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空气——气管——小支气管——肺泡——薄膜——毛细血管——红血球——提取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然后顺原路返回)9、第5段说“胃在正常消化时所产生的胃酸能把地毯烧穿”,这句话意在说明什么?(2分)说明胃酸腐蚀性极强10. 人的骨骼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进行说明的?既结实又轻便,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来说明轻便;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来说明它的结实11. 结合学过的生理知识,谈谈青少年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健体?坚持跑、跳、投和游泳等体育运动,增大肺活量,提高身体的柔韧程度。
12、本文围绕着“人体”从多方面来解说其奇妙之特点,下列对这多方面的内容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奇妙的神经系统B、多效的血液循环系统C、结构复杂、功能奇特的消化系统D、构造精妙、效率高超、消耗低微的人体13.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在后面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人脑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相当,耗能的功率仅有10瓦。
( )(2)血液中有红血球。
红血球是圆饼形的,有25兆之多,功能是输送氧气,还能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 )(3)胃的作用只是原料堆积作用,消化的过程是在小肠进行。
( )14、第二段第一句话中,“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条件是什么?(1分)条件是大脑与手的结合,这里可以理解为思想与劳动的结合使人从一般动物的群体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
15、第二段中出现的“数量”与“数目”含义一样吗?请简要分。
(3分)一样,该段第2句中之所以先用“数量”后用“数目”是为了避免行文中用语重复后面一句仍用了“数目”可作印证。
16、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第②节主要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人脑体积小、容量大、耗能低的特点。
B、血液有将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输送给人体细胞的主要功能。
C、第④节重点解说了身体放松情况下,人体的呼吸系统工作的情形。
D、小肠承担了整个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吸收过程的大部分工作。
17、下列说法与本文不吻合的一项是(A )A、人脑在人体中最奇妙,它构造精妙,效率高超,消耗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美。
B、人体轻微的炎症在不用药的情况下,可以靠血液中的白血球来消除。
C、在腹部作来回按有利于胃肠动,有助于食物消化。
D、适量运动不仅能加速人体血液循环,促进人体对氧气、水分和营养物的吸收,还能增大肺活量,使人体气体交换更加完全。
18、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①现在,心脏已不再被认为是灵魂的住所、智慧的源泉,但是它那优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能仍然使人赞叹不已。
本指人具有的掌握、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这里把心脏视作人,表现出作者对它的赞美之情,突出人体器官的“奇妙”。
②胃壁可以动食物,并可分泌酶和胃酸,使之与食物混合。
动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它的意思是使食物动。
③据说,这种液体的润滑作用是迄今为止任何人造的润滑剂都无法与之(pì)美的。
和它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这里的“之”指代这种液体的润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