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
雨晴古诗带拼音原文翻译
![雨晴古诗带拼音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f71b8f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a.png)
雨晴古诗带拼音原文翻译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拼音版:
《yǔqíng 》
táng wáng jià
yǔqián chūjiàn huājiān ruǐ,yǔhòu quán wúyèdǐhuā。
fēng diéfēn fēn guòqiáng qù,quèyíchūn sèzài lín jiā。
译文:
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
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
赏析:
这首小诗,生动的写出了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
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
“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
古诗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翻译赏析
![古诗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3cc0d969eae009581becca.png)
古诗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翻译赏析《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作者为宋朝诗人陈与义。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前言】《雨晴》由宋代诗人陈与义于公元1年(宣和五年)所作七言律诗,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
【注释】①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②纤云:细云。
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
③小滩:喻纤云。
④语鹊:语鸥:喳喳叫的鸟鹊。
⑤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⑥残雷:即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⑦供:提供。
稳睡:安稳入睡。
⑧报:回报,报答。
⑨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⑩星河:天上的银河。
尽意:尽情。
【翻译】西南方露出蔚蓝色天空映照江面清澄,一如横卧江上小滩蓝天上有一抹微云。
喜鹊飞立墙头欢叫羽毛依然浇湿,楼外远处还不断传来残余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赏析】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首联、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
“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
“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喻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
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后三字都用比喻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喻前后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领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
“犹湿”,即写出雨后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
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
《雨晴》陈与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雨晴》陈与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a7945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c.png)
《雨晴》陈与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雨晴》由宋代诗人陈与义于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所作,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
作品原文:雨晴陈与义天缺①西南江面清,纤云②不动小滩③横。
墙头语鹊④衣⑤犹湿,楼外残雷⑥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⑦,急搜奇句报⑧新晴。
今宵绝胜⑨谁与共?卧看星河尽⑩意明。
作品注释:①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②纤云:细云。
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
③小滩:喻纤云。
④语鹊:语鸥:喳喳叫的鸟鹊。
⑤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⑥残雷:即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⑦供:提供。
稳睡:安稳入睡。
⑧报:回报,报答。
⑨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⑩星河:天上的银河。
尽意:尽情。
作品译文:西南方露出蔚蓝色天空映照江面清澄,一如横卧江上小滩蓝天上有一抹微云。
喜鹊飞立墙头欢叫羽毛依然浇湿,楼外远处还不断传来残余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创作背景:宣和五年(1123)陈与义担任了太学博士,受到了皇帝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因而心情略有变化,面对夏末秋初,天气转晴,骤雨方歇,写下这首《雨晴》诗。
作品鉴赏: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首联、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
“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
“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喻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
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后三字都用比喻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喻前后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领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
雨晴诗歌全文解析
![雨晴诗歌全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fdfc5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2.png)
雨晴《雨晴》是唐代诗人王驾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选取简单平常的景物,描绘了雨过天晴后花园的衰败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全诗语句生动有趣,情感表达淋漓尽致。
原文版本一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二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初见”“全无”是精准的概括,令人感受到雨前、雨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致。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落红满径,枝条是上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很大很久。
好端端的百花争艳的美好春色,却被这一场春雨给闹杀了。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佳期,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离开,纷纷飞过院墙。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清寥落,诗人的心也就更是悲苦怅惘。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大胆而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独享春色,诗人想得却是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
王驾《雨晴》原文翻译习题
![王驾《雨晴》原文翻译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84fdf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b.png)
王驾《雨晴》原文|翻译|习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雨晴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雨晴》原文唐代: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雨晴》翻译译文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注释⑴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⑵叶底:绿叶中间。
底,底部。
⑶蜂蝶:蜜蜂和蝴蝶。
纷纷:接连不断。
⑷疑:怀疑。
春色:春天的景色。
邻家:邻居的家。
《雨晴》习题一①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或映衬),表达了一种惜春之情。
②第三句明写蜜蜂、蝴蝶纷纷过墙去,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在怎样的心情?答:扫兴、失望、怅然若失的思想感情。
③第四句是“神来之笔”,你如何理解?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答:疑春色在邻家,也十分在理,不然那蝴蝶怎会对自家毫无眷恋而“纷纷过墙去”呢?其实一墙之隔,那春色是不会如此“厚彼薄此”,偏偏钟爱邻家!诗人只不过是借此抒发欲留春色而不能的叹惋之情罢了。
4、诗歌的前两句用怎样的手法,吐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答:紧扣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怨雨之情。
5、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两句,奇趣横生,尤其是“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同意。
望着残红及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诗人懊丧、怅惘,这时突发奇想,“却疑春色在邻家”,诗人的想像似乎小、真实有据又天真烂漫。
“疑”字极有分寸,增加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末句起了点石成金的作用,经他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王驾《雨晴》鉴赏《雨晴》译文及赏析
![王驾《雨晴》鉴赏《雨晴》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d7d81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e.png)
王驾《雨晴》鉴赏《雨晴》译文及赏析《雨晴》是由王驾所创作的,这首七言绝句,精巧地选择雨晴后的景物,来进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雨晴》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雨晴》唐代: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一)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二)《雨晴》译文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后却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来到园中又纷纷飞过院墙,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雨晴》注释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叶底:绿叶中间。
底,底部。
蜂蝶:蜜蜂和蝴蝶。
纷纷:接连不断。
疑:怀疑。
春色:春天的景色。
邻家:邻居的家。
《雨晴》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第一句“雨前初见花间蕊”。
蕊(读rǔ),花心。
这句是倒叙,作者追忆雨前的花园景象,意思是说:下雨之前,花儿刚刚开放。
“初见”二字,表明诗人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刚刚见到花开,天就下起雨来了,只好躲进屋中,等待雨晴,这两个字写出诗人赏花不成的遗憾心情。
第二句“雨后全无叶底花”。
这句写眼前景象。
意思是说:不料久雨过后,连一朵花也见不到了,全在雨水中凋谢了。
“全无叶底花”,这几个字内容丰富。
一、写出明处的花全被雨水打落了。
二、写出诗人不甘罢休,拨开花叶,想找到藏在叶底的没受雨淋的花来,可见赏花之心多么热切。
三、“写出连叶底的花也“全无”一朵,整个花园一片浓绿,锦色全无,这是多么令人失望、令人惆怅啊!第三句“蜂蝶纷纷过墙去”。
这句写到蜜蜂和蝴蝶的失望。
蜜蜂和蝴蝶也是喜花爱花的,它们在久雨中好不容易盼到天晴,兴冲冲地飞到诗人的庭院,结果大失所望,不得已纷纷飞过墙头而去。
现在,不但花儿没了,蜂蝶也走光了,诗人的庭院真是寂寞极了,诗人的心也是伤感极了。
《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
![《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0eaa8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e.png)
《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雨晴》唐代: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一)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二)译文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注释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叶底:绿叶中间。
底,底部。
蜂蝶:蜜蜂和蝴蝶。
纷纷:接连不断。
疑:怀疑。
春色:春天的景色。
邻家:邻居的家。
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初见”“全无”是精准的概括,令人感受到雨前、雨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致。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落红满径,枝条是上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很大很久。
好端端的百花争艳的'美好春色,却被这一场春雨给闹杀了。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佳期,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离开,纷纷飞过院墙。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清寥落,诗人的心也就更是悲苦怅惘。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大胆而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独享春色,诗人想得却是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
古诗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翻译赏析
![古诗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b1d8852d380eb62946dbe.png)
古诗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翻译赏析《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驾。
其古诗全文如下: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前言】《雨晴》是唐代诗人王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选取简单平常的景物,描绘了雨过天晴后花园的衰败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语句生动有趣,情感表达淋漓尽致。
【注释】⑴蕊: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⑵叶底:绿叶中间。
底,底部。
⑶蜂蝶:蜜蜂和蝴蝶。
⑷纷纷:接连不断。
⑸疑:怀疑。
⑹春色:春天的景色。
⑺邻家:邻居的家。
【翻译】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
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
【鉴赏】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的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更加怅惘。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
《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
![《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39e1c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4b.png)
《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雨晴》译文、注释及赏析《雨晴》唐代: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一)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二)译文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注释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叶底:绿叶中间。
底,底部。
蜂蝶:蜜蜂和蝴蝶。
纷纷:接连不断。
疑:怀疑。
春色:春天的景色。
邻家:邻居的家。
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初见”“全无”是精准的`概括,令人感受到雨前、雨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致。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落红满径,枝条是上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很大很久。
好端端的百花争艳的美好春色,却被这一场春雨给闹杀了。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佳期,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离开,纷纷飞过院墙。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清寥落,诗人的心也就更是悲苦怅惘。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大胆而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独享春色,诗人想得却是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
唐代-王驾《雨晴》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王驾《雨晴》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f094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c.png)
唐代-王驾《雨晴》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
此诗作于其归隐之后。
原文:
雨晴
唐代-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翻译: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注释:
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叶底:绿叶中间。
底,底部。
蜂蝶:蜜蜂和蝴蝶。
纷纷:接连不断。
疑:怀疑。
春色:春天的景色。
邻家:邻居的家。
王驾的雨晴原文和译文
![王驾的雨晴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1b9c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a.png)
王驾的雨晴原文和译文
王驾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自然流畅而著称。
其中一首《雨晴》更是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分别呈现《雨晴》的原文和译文,并对其进行分析。
原文:
雨晴
新晴初过雨,轻暖碧桑林。
燕子飞来妇,莺啼花底人。
山明水复绿,风送香囊馥。
日照江山丽,云生翠岭秀。
译文:
雨过天晴,轻柔的阳光照亮了蓝色的桑树林。
燕子飞来,花下的人听到鸟儿的欢叫声。
山水清晰明亮,风吹来了芳香。
阳光照耀着美丽的江山,云朵在翠绿的山峰上生长。
从原文和译文中可以看出,王驾的诗歌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写出了四季变化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在《雨晴》中,他描绘了雨过天晴的美好景象,用轻柔的语言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
在第一句中,他用“新晴初过雨”来形容雨后的清新,用“轻暖”来形容阳光的温暖,用“碧桑林”来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
在第二句中,他用“燕子飞来妇”来形容燕子的飞翔,用“莺啼花底人”来形容莺鸟的鸣叫。
这些描写清新、自然、流畅,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在第三句中,王驾用“山明水复绿”来形容大自然的恢弘与美丽,用“风送香囊馥”来形容芳香的气息。
在第四句中,他用“日照江山丽”来形容阳光的照耀,用“云生翠岭秀”来形容云朵在山峰上的美丽。
这些描写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表达了王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总的来说,王驾的《雨晴》是一首具有清新淡雅、自然流畅的诗歌。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这首诗歌不仅是王驾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一。
《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十二篇
![《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十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8c0e1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9.png)
《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十二篇《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雨晴朝代:唐朝作者: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
蜜蜂蝴蝶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还是怀疑春色在邻居家的院子里。
注释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赏析: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的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更加怅惘。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多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但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十分调皮、非常会捉弄人的。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
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
![《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e6d04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5.png)
《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雨晴》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雨晴唐代: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一)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版本二)译文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后却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来到园中又纷纷飞过院墙,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注释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叶底:绿叶中间。
底,底部。
蜂蝶:蜜蜂和蝴蝶。
纷纷:接连不断。
疑:怀疑。
春色:春天的景色。
邻家:邻居的家。
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第一句“雨前初见花间蕊”。
蕊(读rǔ),花心。
这句是倒叙,作者追忆雨前的花园景象,意思是说:下雨之前,花儿刚刚开放。
“初见”二字,表明诗人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刚刚见到花开,天就下起雨来了,只好躲进屋中,等待雨晴,这两个字写出诗人赏花不成的遗憾心情。
第二句“雨后全无叶底花”。
这句写眼前景象。
意思是说:不料久雨过后,连一朵花也见不到了,全在雨水中凋谢了。
“全无叶底花”,这几个字内容丰富。
一、写出明处的花全被雨水打落了。
二、写出诗人不甘罢休,拨开花叶,想找到藏在叶底的没受雨淋的花来,可见赏花之心多么热切。
三、“写出连叶底的花也“全无”一朵,整个花园一片浓绿,锦色全无,这是多么令人失望、令人惆怅啊!第三句“蜂蝶纷纷过墙去”。
这句写到蜜蜂和蝴蝶的失望。
蜜蜂和蝴蝶也是喜花爱花的,它们在久雨中好不容易盼到天晴,兴冲冲地飞到诗人的庭院,结果大失所望,不得已纷纷飞过墙头而去。
现在,不但花儿没了,蜂蝶也走光了,诗人的庭院真是寂寞极了,诗人的心也是伤感极了。
这句通过描写蜂蝶的飞走,加深了抒情的意味,使惜春气氛更加浓重了。
《雨晴》宋代诗人陈与义书写雨季景色的诗词鉴赏
![《雨晴》宋代诗人陈与义书写雨季景色的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ee2ec2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6.png)
《雨晴》宋代诗人陈与义书写雨季景色的诗词鉴赏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
不同的地区,其季节的划分也是不同的。
对温带来说,特别是中国的气候而言,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对于热带草原只有旱季和雨季。
在寒带,并非只有冬季,即使在南北两极亦能分出四季。
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描写季候的古诗鉴赏吧。
【雨晴】宋代: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雨晴】译文雨过云开,西南的江面清平湛蓝,一抹微云横卧江上小滩一动不动。
立在墙头的叽叽喳喳的鸟雀羽毛仍湿,楼外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今夜这如此美妙的情境无人共享,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注释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纤云:细云。
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
小滩:喻纤云。
语鹊:语鸥:喳喳叫的鸟鹊。
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残雷:即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供:提供。
稳睡:安稳入睡。
报:回报,报答。
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星河:天上的银河。
尽意:尽情。
【雨晴】创作背景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陈与义担任了太学博士,受到了皇帝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因而心情略有变化,面对夏末秋初,天气转晴,骤雨方歇,写下这首《雨晴》诗。
【雨晴】人物介绍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雨晴】赏析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诗歌鉴赏】陈与义《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陈与义《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9f23d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6.png)
【诗歌鉴赏】陈与义《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陈与义《雨晴》原文天空很短,西南部河流清澈,纤维云不移动,小海滩是水平的。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保持一点冷静,保持稳定的睡眠,寻找奇怪的句子来报道新的情况。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陈玉仪译《雨与阳光》西南方露出蔚蓝色天空映照江面清澄,一如横卧江上小滩蓝天上有一抹微云。
喜鹊飞立墙头欢叫羽毛依然浇湿,楼外远处还不断传来残余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雨露与阳光》陈玉仪《雨晴》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
这七条法则描绘了炎夏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雨后感受新凉的快乐心情。
在整首诗中,诗人捕捉到雨后自然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刻。
晴朗的天空,漂浮的白云,喧闹的喜鹊,低沉的雷声,构成了一幅多层次、多角度、气势恢弘的壮丽山水。
虽然诗中没有一句爱的话,但欢乐之情已经通过风景叙事的线条涌出。
整首诗清晰、优美、生动、有趣。
首联、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
“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
“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喻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
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后三字都用比喻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喻前后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头联上写着:“墙上的喜鹊衣服还湿着,楼外的余雷也不均匀。
”年,由于喜鹊的叫声,诗人的视线自然地从仰视变为俯视,描写也从形式变为声音。
“未雨绸缪”,也就是说,雨后阳光明媚,喜鹊的心情活泼可爱。
在下一句中,用“余雷”的低声,描述兼顾了形状和声音,变成了文字声音。
《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
![《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7d4f9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3.png)
《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8篇《雨晴》原文及翻译赏析1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翻译西南方露出蔚蓝色天空映照江面清澄,一如横卧江上小滩蓝天上有一抹微云。
喜鹊飞立墙头欢叫羽毛依然浇湿,楼外远处还不断传来残余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注释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纤云:细云。
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
小滩:喻纤云。
语鹊:语鸥:喳喳叫的鸟鹊。
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残雷:即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供:提供。
稳睡:安稳入睡。
报:回报,报答。
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星河:天上的银河。
尽意:尽情。
赏析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5]首联、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
“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
“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喻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
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后三字都用比喻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喻前后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2] 领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
“犹湿”,即写出雨后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
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
“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
这一联,鹊能“语”又有“衣”,雷能“残”又有“气”,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富有生气。
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形成对比,和谐一致,交织成一首雨晴时大自然的交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雨晴
作者:王驾
来源:《作文周刊(初二·读写强化版)》2015年第14期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诗歌赏析】
这首即兴小诗,写诗人在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表现了诗人淡淡的惜春之感。
诗人平中见奇,营造了一个饶有诗趣的意境,令人过目不忘。
前两句起笔平实自然,“雨前”“雨后”的景色对比,交代了全诗的环境和时间。
下雨前,诗人刚刚看见春花吐蕊开放,经过雨打风吹后,却只剩下片片绿叶挂在枝上,鲜花都零落在地,一片狼藉了。
本是花儿初开之美事,但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巨大反差下,赏花人未免扫兴不已。
下面承接上句,不光花残雨急,连往日流连于园中嬉戏的蝴蝶和蜜蜂也都纷纷过墙,一去不复返了。
难道这些蜂蝶也和诗人一样败兴而走吗?小园本来冷清无人,更兼花落蝶飞,此情此景,诗人的惆怅之情不言自明。
结尾诗人笔锋一转:难道隔壁邻居家的园子里还有春色停驻吗?但是高墙为界,不能确定,一个“疑”字可谓“神来之笔”,让全诗活了起来,让读者仿佛不光看到了蜂蝶戏花的情景,大片春光也尽入眼底,全诗的平常之景一齐焕发异彩,妙趣横生。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朴素简约,明白如画,意境清闲幽雅,如一幅高雅、清新的雨后春
景图。
【达标训练】
1.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 ; ; ; ; ; ; ;
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
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