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6年随访研究
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短期效果观察
![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短期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41156f5941ea76e58fa04f3.png)
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短期效果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孙笑,王禹,温良,翟刚,解聪【摘要】目的:观察硅油填充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200501/200701我院收治的24例24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等。
结果:术中发生视网膜脱离3例3眼(12%)。
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0.3者1眼(4%);0.12~0.3者16眼(67%);≤0.1者7眼(29%);植入人工晶状体21眼(88%);未植入人工晶状体3眼(12%)。
结论:硅油填充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硅油填充油;白内障;超声乳化;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Abstract AIM: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silicone oil removal from pars plana in eyes with silicone oil tamponade . METHODS: Twenty four eyes of cataract with silicone oil tamponade were perform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silicone oil removal from pars plana. The visual acuitie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 RESULTS: Three cases presented retinal detachment in the operation.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visual acuity in 1 eyes were >0.3, 16 eyes were from 0.12 to 0.3 and 7 eyes were ≤0.1.21 eyes were implanted PC IOL, 3 eyes were not.CONCLU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silicone oil removal from pars plana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othed for the cataract after silicone oil tamponade.KEYWORDS: silicone oil tamponade;cataract;phacoemulsification;silicone oil removal from pars plana0 引言随着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广泛开展,硅油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且屈光指数接近玻璃体[1]而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的玻璃体切除手术中。
采用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眼外伤后无光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采用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眼外伤后无光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6b6210c281e53a5802ff4d.png)
恢复 ,阻止肝 纤维化进展 。其抗病 毒机制与干扰素完 全不同 ,对干扰 素治疗 无应答 的乙型肝炎患者仍具 有相当疗效 。恩替 卡韦抗病毒治疗
慢性 乙型 肝炎具有高效 、起 效快的特点 ,但 长期应用有耐药现象有 耐 药 出现 。因此临床常 将阿德福 韦酯与 中药联 用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 本组应用 阿德 福韦酯与 中药 苦参素治疗慢性 乙型肝 炎 ,能提高协 同治 疗 ,提供 临床疗效 ,改善肝功 能。苦参素是从 中药苦参与苦豆子 中提 取的生物碱 ,其成分是氧化 苦参碱 与极少量氧化槐果碱 ,具有抗炎 、 抗病毒 、抗 纤维化、调节免疫 、稳定细胞膜 ,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 、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J 。
2 0 0 ・临床 研 究 ・
干扰素不产生免疫应答的因素 。 阿德福 韦 酯是一 种腺 嘌呤核 苷酸 类似 物 ,治疗慢 性 乙型肝 炎 的 核苷 ( 酸 )类似物药 物 ,通 过竞争性 抑制H B V D N A聚合酶从 而抑制 D N A的合 成 ,抑制病毒的复制 ,并可减 轻肝脏 炎症反应 ,促进肝功能
be t we e n T- l y mph o c y t e c y t o ki n e l e v e l s a n d s e r o — r e s p o I 1 s e t o h e pa t i t i s
B v a c c i n e s [ J ] . Wo r l d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 0 0 8 , 1 4 ( 2 2 ) : 3 5 3 4 - 3 5 4 0 .
导 报, 2 0 0 9 , 2 8 ( 6 ) : 9 .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最新进展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8c9c925ccbff121dd368375.png)
mieafungin[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2): antifungBl
233.
[5]Sabo JA,Abdel [J].Ann
Rahrnan
SM.Vorieonazole:A
new triazole
[J].中国药师.2007,10(1):71.
Pharmacother。2000.34:1032—43.
Agents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龟disease[J].Antimlcrob
2017—22.
Chemother,2000,44:
[9]
Barehiesi F。Schimizzi
AM,Najv舡LK.Donepezil
Agents
treatment of
VS.SLxI—
lar
’
Thomas
R…等报道了修改后的Cohen法,用10-0尼龙线
穿进角膜,经巩膜后穿出,然后作一标准巩膜缝线,缝线环绕 4圈打一活结。角膜端缝线剪齐,留3 nllTl长。Thomas R等回 顾性研究137人(154只眼)应用可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的 患者,38%的患者需拆线,术后3周内拆线眼压随之下降有意 义(P<0.01),70%的患者在术后1周内眼压下降大于5 Hg(1
9.
dementia[J].Antimierob
Chemother,2001,45:1355—
[10]Georgopapadakou
treatment of
acute
NH.Efficacy invasive
and
safety
of voriconazole in
内界膜剥除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前膜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内界膜剥除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前膜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6f2d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8.png)
・20・临床眼科杂志2021年第29卷1期Joumal P CAnical OphthnAoAgy,2221,V o U29,No.1•临床研究-内界膜剥除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前膜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付燕杨娜耿任飞李丽英张月玲顾朝辉【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内界膜(IOM)剥除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复位术后黄斑前膜(ERM)发生的有效性和对视力及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方法收纳2212年)月至22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RRD行玻璃体切割术后成功复位者,共114例(12只眼)纳入研究,根据玻璃体切割术中是否行IOM剥除分为IOM剥除组和无OM 剥除组。
所有受检者行23G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眼内填充,视网膜成功复位者均于玻切术后3~5个月行硅油取出术。
术前及玻璃体切割术后1、3、6、12个月进行复查,至末次随访。
比较两组间视力和黄斑区微结构的改变包括中央视网膜厚度(CRT)、椭圆体带(EZ)和外界膜(ELM)连续性,是否存在黄斑水肿及视网膜下液(SRF)。
结果术后114只眼中ERM形成者19只眼,占12.7%o94.7%ERM形成者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
术后3、6、12个月,组间ERM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术后1m2个月B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RM形成和未发生ERM 者AgMAR BCVA分别为(0.52±0.312,3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1,P<0.05)。
两组间CRT、EZ、ELM连续性、黄斑水肿和SRF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预防性OM剥除可有效预防RRD术后ERM 发生,且对视力和视网膜微结构改变无影响。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内界膜剥除;视力;玻璃体切割术[临床眼科杂志,2021,29:2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in preventing epiretinal membrane formation afte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Fu Yag,Yang Na,Geng Renfei,Li Li-ying,Zhang Yueling,Gu Zhaohui.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Baohing First(Central Hospital,Baohing071000,China[Abstract t Objective To i/vestW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mphyActic internai limiting membrane(ILM)peeling in the prevenUon of eyimacular membrane(ERM)after rgeymaWgenous reti/ai deWchment(RRD)reductWc,as welt as its effect on visual acuity and reti/ai s WucWae.Methods A wtai of 114 consecutive patients(114eyes i with rgeymaWge-nous reti/ai detachment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vit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2016to2013were reWospectiveA analyzed i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IOM peeling group(49eyes i and non-ILM peeling group(65eyes i,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the OM was removed during vitrectomy.Alt patients underwent23g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silicone oii tamponade,and silicone oii removvi was peWormed at3〜5months after the sumem•The patients were reexamined before operaUon and at1,3,6and12months after vitrectomy.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and macular microstructures,i/cluPing central retinal thich/ess(CRT),egipsoia zone(EZ),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conU/uity , macular edema and subreU/ai UPP(SRF)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awups.Resalts s Among114eyes,ERM was formed in12eyes(4eyes in the OM peeling group and15eyes in non-ILM peeing group),and94.7%of ERM occurred within6months fter the sumem•The prevvlenco of ERM formation was sipnificanUy higher in the non-ILM peeing group than the OM peeling group at3,6and12months after the suraem(P<0.45).The BCVA of the two groups at1,3,6 and12months after the surgerg was significanU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he surgee,and the diRerenco was stan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Rerenco in BCVA at diRere/t Ume points after the surgee,The BCVA for parUcipants with ERM and without ERM was(0.59±0.51and0.31±0.68),respectiveA with sw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Rerenco(h=-2.331,P<0.45).No difference was ohserved in CRE ,EZ ,ELM conU/uity,macular edema or SRF between the two geups.Conclusions PeahyActic OM peel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ERM formationDOI:12.3969//imu.J206-C420.420/71.725基金项目:保定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1241ZF243)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二科778007通讯作者:顾朝辉(Email:zhaQhui-gu@)after RRD and has no eCect on visucl acuip and retina-micestectpe.【Key worht】RheymaWgecous reU/ai deWchmects: EpireC/ai membrane;Internai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Vitrectomy[J CUn Ophthalmol,2021,29:20]临床眼科杂志2021年第29卷1期Jpanal P CAnical OphthdAoAay,2021‘VoU29,No.1・21・黄斑前膜(sieU—i membenv,ERM)形成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UeymaWgexoas retinai detachmeat,RRD)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之一[],ERM形成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是患者术后视觉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常见原因[]。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治疗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b1e33e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3.png)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治疗于晋懿;卢弘【摘要】葡萄膜炎是一种难治性的致盲眼病.其中,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免疫抑制治疗.现有的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激素和激素替代制剂.常用的激素替代制剂包括:抗代谢药、磷酸酶抑制剂、烷化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及一些正在研制的新药.当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应用激素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应该考虑应用激素替代制剂.每种免疫抑制剂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所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在达到提高治疗葡萄膜炎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可能减轻副作用控制并发症,提高葡萄膜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4(034)007【总页数】6页(P695-700)【关键词】葡萄膜炎;免疫抑制剂;激素替代制剂;联合治疗【作者】于晋懿;卢弘【作者单位】10002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10002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葡葡萄膜炎是指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玻璃体及视神经的炎症总称。
据统计,目前我国葡萄膜炎患者有(300~400)万,其中35%患者视力受到严重损害[1]。
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提出的病因学分类将葡萄膜炎分为:感染性葡萄膜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创伤性和中毒性葡萄膜炎、伪装综合征四大类,其中,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被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
目前治疗所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激素和激素替代制剂,激素仍然是主要的免疫抑制剂,但是当需要连续超过1个月使用大剂量激素(>60 mg或每人>1 mg·kg-1)来控制炎症,或者出现副作用需要停用激素时,就要应用激素替代制剂,也就是替代激素疗法[2]。
本文对国内外目前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疗法作一综述。
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如NF-κB和AP1的活化实现的,给药方式包括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平坦部巩膜下造瘘术疗效分析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平坦部巩膜下造瘘术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53b4f404a1b0717fd5ddcf.png)
瘘滤 过 术 .治 疗 难 治 性 晚 期 新 生 血管 性 剧 烈 疼 痛 仍 要 求 保 留 眼 球 者 发 晚期 新 生 血管 性 青 光 眼 l眼 .不 得 不
位 ③ 在颞 上 象 限距 角 巩 缘 2 m 处, m 制 22 手 术 后 眼 压 控 制 状 况 : 状 体 平 坦 . 睫
1 资料 与方 法
作 以穹 窿 部 为 基 底 的 连 间 球 筋 膜 的扇 形 部 造 瘘 术 6 l眼 . 次 手术 后 眼 控 制在 一
在 分 11 一般 资 料 :从 1 9 . 9 4年 开 始 没 定 至 球 结 膜 瓣 上直 肌 与外 直 肌 之 间 . 离 2 mm g以 下 的 5 1 H 2眼 (5 % )其 中 低 8. 2
吴川 华 童 静 童 德 生
31 : { 新 生 血 管 性 青 光 眼 (evsua 新 生 血 管 性 青 光 眼 2眼 (.%) 葡 萄 膜 若 是 眼 压 突 然 下 降 .可 能促 使 前 房 H 血 noaclr g uo I N G) l c1a. V .是 某 些 视 网 膜 疾 病 的 炎 继 发 晚 期 新 生 血 管 性 青 光 眼 l眼 或 驱 逐 性 脉 络 膜 a T 常 见 而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多 继 发 于 糖 尿 病 ( .%) 他 7眼 ( 1 ) 1 5 : 其 1. 。 %
维普资讯
浙江创伤外科 20 0 6年 l 第 1 0月 1卷 第 5期 Z J ru t , c br 0 6. 11, o5 H J Tamai O t e 0 Vo.1N . c o 2
改良内界膜染色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内界膜染色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69aa2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7.png)
改良内界膜染色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的临床应用安良宝;何伟【摘要】目的:评估改良吲哚菁绿视网膜内界膜染色法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br>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4-12因特发性黄斑裂孔在我院行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并注气术的连续患者27例27眼的病历资料,术中将5mg/mL吲哚菁绿、50%高糖溶液和黏弹剂适量混合后做为染色剂行黄斑裂孔孔周乳斑束间内界膜局部染色,观察其在术中的应用效果。
<br> 结果:术中局部染色后的内界膜着染成淡绿色,可视性好,有助于辨识和撕除内界膜,撕除孔周内界膜范围2 PD ×2PD,术后黄斑裂孔闭合24眼(88.9%),黄斑裂孔未完全闭合3眼(11.1%),裂孔直径均较术前有明显缩小,其中1例1眼患者术后2 mo内接受再次手术,采用扩大内界膜剥除范围术后裂孔闭合。
随访6~15mo,所有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br> 结论:改良吲哚菁绿局部着染内界膜的方法可以减少术中吲哚菁绿在眼内的弥散和残留,可降低吲哚菁绿对黄斑裂孔区裸露色素上皮、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毒性作用。
%?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odified staining technique of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 ILM ) with indocyanine green ( ICG ) in surgeries for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 IMH) . <br> ? METHODS: Twenty -seven eyes of 2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hich had undergone 23 gauge pars plana vitrectomy, ILM peeling and intraocular gas tamponade. ILM was stained around the IMH with a mixture of5mg/ml indocyanine green, 50% hypertonic glucose and moderate viscoelastic. The application efficacy was observed. <br> ?RESULTS:TheICG-staining ILM showed viridescent with good visibility, which helped recognizing and peeling ILM.The range of peeling was about 2PD×2PD.Macular hole was closed completely in 24 eyes ( 88.9%) postoperatively.Macular hole was closed partly in 3 eyes (11.1%) postoperatively, but shrank in diameter.It was worth mentioning that one eye among which showed macular hole closure completely after undergoing a second surgery with an expanding peeling 2mo after the first surgery.The visual acuity of all patients improved in 6~15mo follow-up. <br> ?CONCLUSION:The modified staining technique of ICG for ILM peeling surgery can reduce residual and diffusion of ICG in eyes, and reduce the toxicity of ICG to retina, exposed epithelia and optic nerve.【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2164-2166)【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吲哚菁绿【作者】安良宝;何伟【作者单位】110034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何氏眼科医院;110034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何氏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明显提高了黄斑裂孔的手术闭合率[1],因ILM 薄而透明,术中可视性差,直接剥除较为困难,ILM剥除起瓣操作时易损伤视网膜组织。
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浅前房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13f2fb7c1cfad6185fa70d.png)
首 先 采 取 保 守 治 疗 。本 组 中 2 8 眼
( 7 7 . 7 %) 经 复方 托 品 酰 胺 充 分 散 瞳 或 结 膜 下注 射 强 力 散 瞳 剂 , 于 滤 过 泡 对 应 的 眼 睑处 放 一梭 形 小 纱 枕 , 加 压 包 扎 。局 部 注 射 地塞 米 松 3 m g或 全 身 应 用 皮 质类 固 醇, 全身滴 注 2 0 % 甘露 醇 , 或 静 推 速尿 , 前房恢复 。
巩 膜 瓣 的缝 线 , 重新 缝合 , 同 时 剪 除 被 拉
的球结膜 , 给予修补 。②对确诊脉络膜 脱 离( 3只 眼) , 行脉络膜上腔放 液 。③恶 性 青光 眼 1 只眼 , 行 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 晶
状体植入 术。 } 述 患 者 术 后 前 房 恢 复 良 好, 眼压正常。
超结合 眼底 检查 确诊 。脉 络膜脱 离 因术
中不 当 的切 口 , 或 小梁 切 开 房水 流 出 时 眼
压骤降 , 使房 水直接进 入脉络膜 上腔或毛 细 管通透性增加 , 使 滤过液积于脉络膜 上腔 所 致 。也 可 凶非 眼压 因素 , 炎症 和 静
脉 充 血 造 成 。2 眼 采 取 结 膜 下 注 射 地
cHt NEs E C0M M UN| T Y DocTO R s
沦著 ・ 临 廉 沦坛
抗 青光眼滤过 手术 后并发浅前房 的临床分析
孙 晓 宇 4 6 6 3 0 0河 南 沈 丘 县 人 民 医 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09. 1 7 9
只眼…现 浅 前 房 , 发病率 2 8 . 3 % 。其 中 I 。2 5眼 , Ⅱ。1 0眼 , Ⅲ。1眼 。 术 后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慢性并发症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慢性并发症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https://img.taocdn.com/s3/m/22bb33ca5fbfc77da269b166.png)
Hale Waihona Puke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肝移植 3 糖尿病肾病 2 糖尿病 2 生存率 2 并发症 2 颅骨缺损 1 颅骨修复术 1 非酶糖基化 1 难治性癫痫 1 阿魏酸钠 1 长期生存率 1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1 酸中毒 1 证候/诊断 1 计算机辅助设计 1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1 血液透析 1 良性终末期肝病 1 自然史 1 腹腔镜 1 胼胝体离断术 1 胰岛素抵抗 1 胆囊切除术 1 胃肿瘤 1 胃切除术 1 肝衰竭 1 肝细胞癌 1 肝硬化 1 肝炎,丙型 1 肝炎 1 肝功能衰竭 1 组织激肽释放酶 1 线粒体质子转运atp酶 1 红细胞 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1 糖尿病,2型 1 稳定期 1 病毒性肝炎 1 牙周病 1 渐进成型 1 氧化应激 1 氢离子浓度 1 死亡病例 1 死亡原因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 慢性重型肝炎 1 急性 1 心脏导管插入术 1 幽门螺杆菌 1 小干扰rna 1 基因治疗 1
53 t淋巴细胞 54 hla相合 55 2型糖尿病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经睫状体平坦部取硅油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经睫状体平坦部取硅油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06f41690b1c59eef8c7b448.png)
e e fc t r e t i c n i t mp n d y so a a— a twih sl o eol a o a e.Re u t i s ls:Viin a trs r e y i r v d t a y n e r e .p se so fe u g r mp o e o v r i g d g e s o t - ro a s l u t r urn p r to ,a d i r o ua e si ln ai n i u c sfx to n 8 e e .c r e le irc p ue r p u ed i g o e a i n n nta c lrln mp a t to n s lu ia in i y s o n a n—
d t eil p e rr g 0 e e .Re u r n e i a e a h n c u r d i y s a t ro e a i n oh l p a u ai 1 y s aa n c r e t r t ld tc me to c re n 2 e e fe p r t ,wh c r n o ih we e
[ 摘要 ]目的 : 探讨经 睫状体平坦部硅 油取 出, 巩膜 隧道 切 口 白内障超 声乳化 术 及折 叠人 工 晶体植 入联
合 术 的 治 疗 观 察 及 优 点 。 方 法 :9例 硅 油 填 充 眼 完 成硅 油 取 出联 合 白 内 障 超 声 乳 化 及 人 工 晶体 植 入 术 。 结 2
18 14
Hale Waihona Puke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nr noi n e Mog l aMe 00年 第 4 第 】 dJ2 1 2卷 o期
经 睫 状 体 平 坦 部 取 硅 油 联 合 白 内 障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https://img.taocdn.com/s3/m/1ae7545afe4733687f21aa0b.png)
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4.05.022通信作者:葛坚,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Email:gejian@mail.sysu.edu.cn ㊃标准与规范探讨㊃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㊀㊀为了进一步规范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美国㊁欧洲和亚太地区眼科学会相继制定了各自地区的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㊂多年来我国一直沿用1987年制定的‘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议“,该建议为提高我国青光眼防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㊂200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以美国青光眼建议工作模式(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PPP) (2005)为基础,结合我国青光眼临床工作特点,制定了‘中国青光眼工作指南(2005)“㊂然而经过两年的临床实践,广大眼科专家认为该指南较为繁琐,临床应用针对性不足,因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于2008年重新讨论并制定了‘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08)“,为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㊁简洁的工作指导㊂近年来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因此规范我国青光眼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㊂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于2013年在广西省桂林市和广东市清远市召开学组全体委员工作会议,通过开放㊁自由㊁民主的讨论,以眼科循证医学为基础,对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达成共识性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在对青光眼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参考使用㊂一㊁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1.眼压检查:在现有的各种眼压计及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或被公认的类似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㊂测量时应记录测量前使用降低眼压药物的情况㊂眼压异常时应除外影响眼压的其他因素㊂2.眼底检查:在使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的基础上,建议采用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法和眼底图像记录技术进行眼底检查,以观察并记录眼底变化㊂应重点观察并记录视盘的盘沿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杯盘比的改变,视盘检查可采取国际公认的ISNT法则或我国首先提出的鼻侧最宽原则㊂3.视野检查:在现有的各种视野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使用国际标准的计算机自动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在分析视野检查结果时应注意其一致性和可靠性㊂4.前房角检查:先进行静态观察,在不改变前房角解剖状态的条件下区分房角宽窄,并采用Scheie分类法进行分级㊂后进行动态观察,确定房角开放㊁关闭和周边前粘连的程度和范围㊂记录房角检查结果时应注明动态与静态,建议按时钟方位对房角全周进行文字和画图描述,并记录虹膜周边部的形态(膨隆或后凹)和小梁网的色素分级,同时应记录检查时的眼压及用药情况㊂二㊁POAG的诊断1.定义:POAG是一种慢性㊁进行性的视神经病变,病理性高眼压是造成视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㊂POAG的特征是获得性的视神经萎缩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丢失,且无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病变的眼部及全身疾患,眼压升高时房角始终保持开放㊂2.分类:(1)高眼压型:病理性高眼压[一般认为24h 眼压峰值超过21mmHg(1mmHg=0.133kPa)],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形态改变)和(或)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引起眼压升高的其他因素,诊断为POAG㊂(2)正常眼压型:24h 眼压峰值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眼压ɤ21mmHg),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改变)和(或)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眼底及视野变化,诊断为正常眼压型青光眼㊂(3)高眼压症:眼压多次测量超过正常上限,但未发现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和(或)视野的损害,房角为宽角,并排除了继发性青光眼或较厚角膜㊁检测技术等其他因素导致的假性高眼压,可诊断为高眼压症,但要定期随访眼底视盘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㊂眼压>25mmHg且中央角膜厚度ɤ555μm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建议给予降眼压治疗㊂三㊁PACG的诊断1.定义: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㊂根据临床表现可将PACG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㊂2.筛查:建议针对高龄㊁具有浅前房㊁窄房角解剖特征的人群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㊂前期文献已证实房角镜检查和UBM检查的一致性在80%~90%以上,因此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建议优先考虑用房角镜,有条件的医院建议用房角镜联合UBM检查㊂3.分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临床前期㊁先兆期㊁急性期㊁缓解期㊁慢性期㊂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早期㊁进展期和晚期㊂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㊂4.激发试验: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的激发试验,即监测短期房角闭合状态(采用明暗光UBM或3min暗适应对房角进行评估),随后以1h的暗室试验判断眼压水平㊂改良后的闭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以房角关闭及眼压升高两项指标为判断标准,从而决定是否对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危眼进行及时处理㊂激发试验阳性可作为诊断依据,激发试验阴性不能排除PACG㊂建议采用ISGEO分类㊁按房角关闭机制分类和临床症状学分类3种分类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临床或相关研究㊂四㊁POAG的治疗原则1.根据患者的眼压㊁视野和眼底损害程度,结合医院的条件和医师的经验,可选择药物㊁激光和滤过性手术给予降低眼压治疗㊂2.降低眼压治疗时,应尽可能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目标眼压㊂3.可应用的局部降眼压药物制剂:建议前列腺素类衍生物可作为POAG一线用药㊂(1)前列腺素类衍生物;(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3)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4)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5)拟胆碱能类药物㊂根据患者目标眼压的需要,选择单一或者联合药物治疗㊂单独用药不能达到目标眼压,可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㊂4.激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作为部分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治疗㊂5.手术治疗:(1)对药物或激光治疗不能控制病情进展㊁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考虑滤过性手术治疗㊂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㊁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㊁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㊁睫状体光凝术等㊂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患者年龄㊁疾病程度㊁药物治疗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的益处㊂(2)根据患者年龄㊁眼部情况,术中㊁术后选择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㊁5-氟尿嘧啶)可减少滤过手术失败风险㊂(3)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适用于滤过性手术失败和(或)药物治疗无效的青光眼㊂(4)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各种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㊂6.视神经保护治疗也应引起关注㊂五㊁PACG的手术治疗原则1.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㊁前房角粘连闭合范围累计<180ʎ㊁无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方式行周边虹膜切开或切除术㊂2.滤过性手术的适应证: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㊁前房角粘连闭合范围>180ʎ㊁药物无法控制的眼压或视神经损伤较重者,应选择滤过性手术,推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㊂3.对于房角关闭>180ʎ但仍有部分开放区,眼压升高,行滤过手术具有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可采取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术后眼压仍高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㊂4.急性前房角关闭发作时,应给予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迅速降低眼压㊂若眼压无法控制或无下降趋势,可在手术前急诊进行前房穿刺术以降低眼压,或者在手术中采取必要的降低眼压措施㊂5.原发性急性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尚无任何青光眼体征的对侧眼,存在前房角关闭的可能时,应采用激光或手术方式行预防性周边虹膜切开或切除术㊂如存在非瞳孔阻滞因素,可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㊂6.滤过性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指征:符合滤过性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手术指征参照白内障手术适应证㊂7.单纯白内障手术的指征: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又需要做虹膜周边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可采用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来治疗㊂形成共识意见的专家组成员:葛㊀坚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执笔)王宁利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孙兴怀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徐㊀亮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赵家良㊀中国医学科学院㊀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以下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陈晓明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蔡鸿英㊀天津市眼科医院段宣初㊀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眼科方爱武㊀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傅㊀培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贺翔鸽㊀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黄丽娜㊀深圳市眼科医院吕建华㊀河北省邢台眼科医院林㊀丁㊀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刘旭阳㊀深圳市眼科医院潘英姿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任泽钦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孙乃学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王大博㊀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汪建涛㊀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吴仁毅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吴玲玲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徐㊀岩㊀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谢㊀琳㊀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杨新光㊀西安第四医院眼科余敏斌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袁志兰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袁援生㊀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原慧萍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张㊀虹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郑雅娟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周和政㊀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卓业鸿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编辑:赵巍)志谢㊀爱尔康(中国)眼科产品有限公司对我国青光眼研究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作者单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刊名:中华眼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年,卷(期):2014(5)被引用次数:15次1.赵光明,周衍文,赵平,曲勃青光眼引流管外露致低眼压综合征一例[期刊论文]-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03)2.麦志昌,林沾醒,陈建丽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前房角超声生物显微镜下的变化[期刊论文]-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06)3.高宏杰,李朋英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02)4.冯俊,于静,唐由之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6年随访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02)5.傅浩勤,毛文娟,张剑虹,许薇琦,朱圣洁影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血管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4(05)6.沈琪敏,黄慧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2014(24)7.王艳玲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1)8.韩光杰,周和政,张文强,江文珊,刘川P50型与P20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对开角型青光眼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03)9.刘洁琼,王丽平,沈扬,冬雪川,张纯,古雅兰,杜晨,宋昱伴轻度认知障碍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多导睡眠图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9)10.王圣霞,张璇,唐凤英,杜允宏5年复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期刊论文]-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1)11.李浩,吴志鸿夜间眼低灌注压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02)引用本文格式: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 2014(5)。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青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青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6b61d10ff00bed5b9f31d72.png)
青睫综 合征 患者均 行非 穿透性 小梁手 术+ 裂霉 素涂布 , 合植 入 透明质 酸钠 凝胶 或 TFu , 丝 联 .lx 术后 观察
眼压 、前 房反应 情况 、视力 、视野及 疾病 复发 情况 。术后 随访 6 1 ~ 8个 月 。 结 果 术 后眼 压 1.8 5 + 7
3 讨 论
其 房角是 开放的 。因而我们 对这类 患 巩 膜上 。 间断缝合巩膜 瓣 2 , 分 针 连续
者施 行 了非 穿透性小 梁手术 。现就 1 层缝 合筋膜 层及结膜 瓣 。 6 例 的临床 资料 回顾性 分析 如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早年 认为 青 睫综合征是 一种 自限
11 一 般 资料 .
选 择我 院 2 0 0 4年 2 非类 固醇抗 炎药滴 眼 。 持续 3个月 。 观 损 害0。青 睫综 合征 眼压升 高 的机制
月 至 20 0 6年 2月 收入 院 的青 睫 综 合 察 眼压 、 前房 反应 情 况 、 力 、 野及 目前 尚未完全 明 了。可 能存在 房水 流 视 视
2 结 果
青 睫综合征发 作时 前房深 。房角
复 正 常 , 发 试 验 常 为 阴 性 。R ia等 激 at t
1.6岁 。病史 5 3 05 ~ 0年 。平均 1.2 统计 学软件进 行数据 分析 ,手术 前后 开放 。 61+ 房水 流畅 系数较低 , 但缓解 期恢 发 现患 者房角发 育异常 ,房角镜 下可 见 S h ab c w le线 增 厚 、 移 , 梁 网异 前 小
点 为反复 发作的 睫状 体炎 .伴 有 眼压 S hl m 管 内壁及 邻 管 小 梁 组织 。 cem 切 控 制 。  ̄ mmH 47 g眼压 者 1 。无黄斑 眼 升高 ,有 自限性 ,但 有些病 例反 复发 除 梯形深层 巩膜瓣 。植入透 明质 酸钠 水 肿 。视 野 无 变 化 。 作 。 物降压欠 佳 。 会 出现 青光 眼性 凝胶 (K E )或 T型青光 眼引流物 药 也 SG L 视盘 和视野 损害 。 需要手 术干预 。 由于 ( -l ) 后者 用 1 — T Fu , x 0 0尼 龙线 固定 于
经睫状体平坦部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后发性
![经睫状体平坦部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后发性](https://img.taocdn.com/s3/m/c3f099cf6f1aff00bed51ef2.png)
( 1 3 . 0 3 ±2 . 5 5 )个 月 。所 有 患者术 后随 访 6 个月。 选取 同期行 Nd: Y A G 激光后囊膜切 开术 6 0例 ( 6 0
睫状体平坦部切 口行 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 后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安全 、有
效的方法 ,是对 Nd: Y AG激光后囊膜切 开术 的有利补充 。 【 关键 词】 晶状体后囊膜; 睫状 体平坦 部; 后发性 白内障
白 内障超 声 乳 化 联 合人 工 晶体囊 袋 内植 入 是 目前 治疗 各种 白内障 的首选 手 术方式 。术后存 留于 晶状 体囊 袋 内的 晶状 体上 皮细 胞移行 增 生 ,在 后囊 膜 上 形成珍 珠样 小体 ,后囊 膜混浊 或皱 缩 ,即后发 性 白 内障 ,最终 导致视 力下 降 。 目前 临床上 多采用 Nd: Y AG 激 光治 疗后 发性 白内障 ,疗效 显著 。但 存在 术后 玻璃 体炎症 、视轴 区漂浮 物及 视 网膜 脱 离 的风 险 。我 院 自 2 0 1 1年 采用 经睫状 体平 坦部 切 口 行 晶 状 体 后囊 膜 切 开联 合 前 段 玻璃 体切 割 治疗 后
、
资料 和方 法
1 .一般 资料 :2 0 1 1年 l 0月至 2 0 1 3年 5月就
诊于我院 已行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术后 发生 的后 发性 白内障患者 ,经 检查 决定行 经 睫
状 体 平 坦 部 切 口的 晶状 体 后 囊 膜 切 开 联合 前 段 玻
联合手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
![联合手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e3cacf25ed630b1c59eeb52f.png)
为 常规 白 内障超 声乳化术联合标准 闭合式 三通道玻 璃体切 除及眼 内光 凝、 囊袋 内植入后 房型人 工晶体 ; 术式 2组 3 3眼 , 为经扁平部玻璃体 术中先切 除晶体及 后囊膜 , 留前囊并吸刮上皮层、 保 后段玻 璃体切 除和 眼 内光凝后 , 再从
角巩 膜 缘 切 口 , 人 工 晶体 植 入 前 囊 上 、 状 体 沟 内 , 型 切 除 前 囊 中央 直 径 4 5~5m 的 前 囊 组 织 。 结 果 术 将 睫 环 . m
者 常同时存在 。玻璃 体切除术联 合晶状 体超声 乳化吸 除术 , 可使 手术 视野 更加 清晰 , 眼后段 手术操 作 方便 ,
提高 患者术 后视力 , 减少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 的痛苦 , 近年来联合 手术得 到 广泛 开展 。现将 我科 自 20 0 7年 起对 P R变合 并 白 内障患者行 两种 如下。
广东医学 21年 1 月 第3 卷第 1 期 G agog eil o 01 0 2 9 undn d aJu M c
Ot21, o 3 , ( c 01 V1 2 N. . . 1
. 57. 27
联 合 手术 在 合并 白 内障 的增 殖 性 糖 尿 病 视 网膜 病 变 中的疗 效
后 随访 2个月至 3年 , 术式 1组视 力改善 3 2眼( O0 % ) 术式 2组视 力改善 2 8 .0 , 3眼( 97 % ) 两组术后视力改善 6 .0 , 眼数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6 , 0 0 ) x 4 7 3 P< .5 。术式 1组 术后 发 生虹膜新 生血 管(N 1眼( .0 ) 术 式 IV) 25% ; 2组术后发 生 I V 7眼 ( 12 % ) 两组 术后 I V发 生率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 3 , 0 0 ) N 2.1 , N 5 8 7 P< . 5 。结论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摘除眼内异物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摘除眼内异物](https://img.taocdn.com/s3/m/0e18570803d8ce2f0066239e.png)
性 。异物 取 出率高 , 可取 出用 传 统 后 巩 膜 切 口不 能取
素 , 于必 须用 气泡 填 充 的 伤 眼 则 在 气 液 交换 之前 向 对 眼 内注 射标 准 剂量 的 抗 生 素 , 其 弥 散 后 再行 气 液 交 待 换 [ 以 防止药 物 浓度 超 过 安 全 限度 。考 虑 到 眼 内异 ,
物 相对 容易 发 生眼 内炎 , 所 有 患 者 均 未 一期 植 入 人 故
状体 扁 平部 玻 璃 体 切 割 术摘 除 眼 内异 物 ,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并
复 查 时视 力提 高 l (25 )不 变 5眼 ( 12 ) 下 降 l ( .% ) 术后 6个 月矫 正视 力 ≥O o O眼 6 .% , 3 .% , 眼 63 , .5者 l (5 ) 结 论 2眼 7 % 。 经 睫 状 体 扁 平 部 玻 璃 体切 割 术 可有 效 摘 除 眼 内异 物 , 理 并 发 症 , 救 伤 眼 的视 功 能 。 处 挽
膜 脱离 3例 , 有 眼 内炎 3例 。术 前视 力 : 感 0 3 伴 光 .。
为 l m×l m, 大 为 3 m×1 r m m 最 m 6 m。其 中 5例异 物 位 a 于 玻璃 体 腔 内 ,0例 异物嵌 顿 于视 网膜上 , 例 位 于视 1 1 网 膜下 。出 院 后 定 期 随访 , 年 时 随 访 结 果 如 下 :0 半 1
坦 部切 口后再 取 出 如 果 异 物 已 被 包裹 , 分 离 其 周 先 围包裹 组织 暴露 异 物 后 , 用 异 物镊 取 出。对 于 嵌 顿 再
经睫状体扁平部超声粉碎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v级核白内障一例
![经睫状体扁平部超声粉碎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v级核白内障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250b29866fb84ae45c8d8a.png)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19, 8(4), 169-172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hjohttps:///10.12677/hjo.2019.84026Pars Plana Vitrectomy with Fragmentationin Emery V Cataract after Glaucoma Filtering Surgery: A Case ReportGuojun Liu*, Liying Bing, Chengfang Li, Minhui Du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Qingda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Qingdao Hiser Hospital),Qingdao ShandongReceived: Dec. 2nd, 2019; accepted: Dec. 23rd, 2019; published: Dec. 30th, 2019AbstractEmery V cataract surgery after glaucoma filtering operation, with low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density and poor anterior chamber conditions, has great difficulty and increas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C). We treated such a patient by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 with Fragmenta-tion combined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and the patient obtained a wonderful effect.Now we share the case with colleagues. The patient, a 76-year-old woman, complained of blurred right vision for 5 years which increased for 2 years 10 years after glaucoma filtering surgery.Ophthalmic examination: Visual acuity was 0.01 in the right eye and NLP in the left eye; intra ocu-lar pressure (IOP) was OD 10.3 mmHg and OS 10.8 mmHg. Flat filtering bleb can be observed in the right eye. The central depth of the anterior chamber was about 2.5 CT, and the periphery was about 1/4 CT. Translucent gelatinous tissue accumulation and anterior synechia of the iris was observed near iris hole above at 12 o’clock. The fibrosis membrane was observed around pupil-lary edge, and the iris adhereed backwards to the anterior capsule of the lens at 4:00-5:00.The lens is blakish brown, and fundus cannot be observed. The number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right eye was 751/mm2, and B-type ultrasonography revealed vitreous floaters and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The patient is diagnosed with cataract OD, after glaucoma filtering operation OU. We performed PPV with fragmentation (23-gauge 3-port PPV + pars plana ultrasonic frag-mentation) combined IOL implantation. Levofloxacin eye drops and tobramycin dexamethasone eye drops were used in the following days. In the fourth day, the right visual acuity was 0.3, and the intra ocular pressure is normal. Slit-lamp microscopy reveals right eye cornea clear and IOL sulcus implant. A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was of the right eye 0.4, and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12 mmHg. The cornea was transparen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density was calculated 740/mm2 by specular microscope. Conclusions: Emery V cata-ract after glaucoma filtering operation with low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density and poor ante-rior chamber conditions, can be treated by PPV with Fragmentation combined IOL implantation.This surgical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worth promoting.KeywordsHard-Nuclear, Cataract, Pars Plana Vitrectomy with Fragmentation, Glaucoma,*通讯作者。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84f4c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a.png)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冯俊;巢国俊;唐由之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年(卷),期】2006(16)1
【摘要】目的探讨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
全性.方法对经过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仍眼压失控的难治性青光眼13例13只眼,采用唐由之研究员设计发明的"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进行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等指标变化.结果对接受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的13例13只眼,经过最长9个月的观察随访,眼压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控制,视力稳定或提高,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初步临床观察表明,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
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冯俊;巢国俊;唐由之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5;R779.62
【相关文献】
1.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J], 冯俊;唐由之;于静
2.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护理 [J], 付海英;李书玲;李亚静;
王影
3.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J], 吴烈;唐由之;杨迎新;苏航;康玮
4.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J], 喻仲华
5.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31例 [J], 冯俊;王影;巢国俊;唐由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医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dff43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8.png)
中医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睫状体是人类眼睛中位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一个组织,是调节眼压的重要部分。
常见的眼压相关疾病如青光眼、高眼压等都与睫状体的功能有关。
目前,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降低眼压来避免视神经受损,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更安全、更有效地调节眼压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睫状体平坦部,使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孔隙化,达到调节眼压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微创、简单、有效,但其详细的治疗机制尚不明确,且治疗效果也需要经过更多的实验和临床验证。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探索中医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治疗机制和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包括:1.实验研究(1)动物实验: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建立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动物模型,观察睫状体滤过孔的形成和眼压的变化,初步探讨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治疗机制。
(2)细胞实验:利用眼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药物对睫状体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睫状体滤过孔的形成机制。
2.临床研究(1)病例选择:选择一定数量的青光眼或高眼压病人,进行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观察其眼压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该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2)随访和记录:对受试者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记录眼压变化、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等情况,总结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中医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治疗机制和临床效果,为青光眼等眼压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该研究还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治疗眼部疾病的机制和效果,促进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o ma s u r g e r y . M ETHOD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w a s ma d e o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s u r g i c a l d a t a f r o m 3 5 e y e s o f 3 5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g l a u c o ma wh o u n d e r we n t s u r g e y r u s i n g p a r s p l a n a i f l t r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i n Ey e Ho s p i ・
S i x — y e a r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o n p a r s p l a n a il f t r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t r e a t i n g g l a u c o ma F E NG J u n , Y U
,
t a l , Ch i n a Ac a d e my o f C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o v e r a p e r i o d ro f m J a n u a y r 2 0 0 5 t o Ap r i l 2 0 1 4 . A 6 y e a r l o n g — t e r m
2只眼视 力 下 降 : 且 无严 重 术后 并发 症 。 结论
远 期 效果好 , 具有较 高的安 全性 , 易于操 作 。
睫状 体平 坦部 滤 过术 对 于各 类 型青 光眼 的 治疗成 功 率较 高,
【 关键 词 】 青光眼; 睫 状体 平坦 部 滤过 术 ; 降眼 压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7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4 3 7 9 ( 2 0 1 5 ) 0 2 — 0 1 1 1 一 o 4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 0 1 5年 4月 第 2 5卷 第 2期
・
・
l 1 l・
论著 : 临床 经 验 ・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 6年 随访研 究
冯 睫状体 平 坦部 滤过 术 治疗 青光 眼的 期 效果 。 方 法 中国 中医科 学院眼科 医院 2 0 0 5
年至 2 0 1 4年接 受 睫状 体 平坦 部 滤过 术 治疗 及 术后 临床 观 察 满 6年 及 以上 的 青光 眼 患者 3 5例 ( 3 5只眼 ) , 观 察 分析 这 些 青光 眼患 者眼压 、 视 力 变化及 手 术安 全性 。结 果 通过 为期 6年 的 术后 随访 , 接 受睫 状体 平坦 部 滤 过 术 治疗 的各 类 型青 光 眼手 术 成功 率 为 7 4 . 2 8 %, 总成 功 率为 9 1 . 4 2 %; 3 0只眼视 力稳定 , 3只 眼视 力提 高 ;
J i n g , T A NG Y o u z h i . E y e Ho s p i t a l , C h i n a Ac a d e m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l a S c i e n c e s , B e l l i n g 1 0 0 0 4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E T o ma k e a l o n g - t e r m c l i n i c a l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p a r s p l a n a i f l t r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f o r g l a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