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煤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质量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即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热力学能(内能)热力学能(内能)——体系内部能量的总和。

构成: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分子间势能、电子运动能、核能等。

是一种热力学状态函数◆无法知道他的绝对值,但过程中的变化值却是可以测量的。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述:能量只可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不能自生自灭。

状态1 (U 1)→→◤吸收热量Q ,对体系做功W ◢→→状态2 (U 2) ∆U = U 2 - U 1 = Q + W热力学第一定律有称能量守恒定律。

它是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规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

1、恒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如果体系的变化是在恒容的条件下,且不做其他非膨胀功(W ’=0,则:W=We+W ’=0)此时: ΔU = Q+W = Q V∑=BB Bν0即:热力学能变等于恒容热效应。

或说:在恒容的条件下,体系的热效应等于热力学能的变化。

*在弹式量热计中, 通过测定恒容反应热的办法,可获得热力学能变ΔU的数值.【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恒压热效应与焓变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很多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大气层中(一个大气压,103kpa)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一个体积有变化,但压力恒定的过程(恒压过程)。

为了方便地研究恒压过程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重要的热力学状态函数——焓。

1、焓变——化学反应的恒压热效应现设体系的变化是在恒压、只做膨胀功(不做其他功,如电功等)的条件下进行的状态1 →→◤吸收热量Q,对外做功W◢→→状态2(T1, V1, U1, p)(T2, V2, U2, p)在此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记作Qp*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p (∆V) = p(V2-V1)因此,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W = -p (∆V) = -p(V2-V1)于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如下的关系:U2 - U1 = U = Q + W= Qp - p(∆V)= Qp - p(V2-V1)所以:Qp = (U2 - U1) + p (V2 - V1)= (U2 + pV2) - (U1+ pV1)定义热力学状态函数焓,以H表示H = U + pV则:Qp = (U2 + pV2) - (U1+ pV1)= H2 - H1 = ∆H★★★(1 焓H是一种状态函数,只与体系的起始状态有关。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些定律在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大守恒定律的内容。

首先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换句话说,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增加。

这个定律的实质是质量的守恒,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化学反应,也适用于物理变化和核反应等各种情况。

接下来是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是在分子层面上发生的,当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能量应该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无论是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还是化学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能量的守恒都是一个基本原则。

最后是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是物质带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电荷在任何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任何产生或消失的离子或电子数目必须满足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平衡方程式。

这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原则,它们贯穿于化学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得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可以被准确描述和预测。

无论是实验室中的化学合成,还是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这些守恒定律都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总结起来,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三大守恒定律。

它们分别描述了物质质量、能量和电荷在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守恒规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影响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影响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影响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中的两个基本定律,它们对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这意味着化学反应中的所有物质的质量都必须得到保留,而不能凭空消失或产生。

这对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化学反应必须是可逆的,即反应物和产物可以相互转化。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为我们设计和控制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其次,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定律表现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关系。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必须相互平衡,以确保整个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并为我们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总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还为我们设计和控制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遵循这些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来创造有用的物质和实现能量的高效转化。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原则。

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将介绍一些实验方法和案例。

一、实验方法1.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理。

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准确称量反应前后的物质,然后进行化学反应。

最后再次称量生成物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如果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非常小,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2.气体体积法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产生气体。

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实验中,利用容器收集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并计算气体的体积。

由于气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体积的变化推测质量的变化。

3.溶解度法在一些溶液反应中,反应物溶解于溶液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浓度来验证质量守恒。

根据溶质的溶解性质,可以通过溶解度的变化推测质量的变化。

二、实验案例1.铁与硫反应在铁与硫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利用重量法验证质量守恒原理。

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铁和硫,放入封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反应后,再次称量生成物,发现质量变化非常小。

这表明在铁与硫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2.氢氧化钠溶解实验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利用溶解度法验证质量守恒原理。

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溶解。

溶液反应后,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

通过计算溶液的总质量和剩余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三、结论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原理是一个基本的物质变化定律。

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如重量法、气体体积法和溶解度法,可以有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这一原理的应用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化学工业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 拓展]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4.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易错易混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 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练习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A.m的数值为64B.若W为水,则X 或Y必定为酸或碱C.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D.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2.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 6.5g 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物为Zn,Mg,m可能是0.2gB.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2gC.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1g ,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D.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40% B .60% C .30% D .50%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I(浓)==△===MnCl2+2X+Cl2↑,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H 2OB. H 2O2C. HClOD. O 2点燃5.下列有关“ 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g 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2 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 2 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 和2g O2 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6.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1g B .1.6g C .4.2g D .8.5g7.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必然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

总结:①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②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③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例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 + CO 2→淀粉+ O 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例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确定化学式【例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 )和双氧水(H 2O 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 H 2O 2 = N 2 + 2 H 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A. N 2B. NH 3C. NH 2D. N 2H 2【例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CuO + X△Cu + H 2O 反应中X 的化学式为 。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计算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发生的过程,而质量守恒定律则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一原理不仅在实验室中应用广泛,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也被称为拉瓦锡尔定律,于18世纪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尔提出。

该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以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为例,假设我们有100克的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应该保持不变。

当甲烷和氧气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反应物的质量。

质量计算步骤在进行化学反应质量计算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求解。

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和新产物的形成,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发生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对于甲烷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可以写为:CH4 + 2O2 → CO2 + 2H2O。

2. 计算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化学物质每摩尔的质量。

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来计算。

在甲烷与氧气反应中,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04 g/mol,而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3. 计算反应物的质量根据给定的物质量,可以通过除以摩尔质量来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

例如,如果我们有100克的甲烷,可以使用甲烷的摩尔质量来计算其摩尔数(100 g / 16.04 g/mol = 6.23 mol)。

4. 确定生成物的摩尔比例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我们可以确定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在甲烷与氧气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摩尔比例为1:2。

5. 计算生成物的质量根据生成物的摩尔质量和摩尔比例,可以计算生成物的质量。

在甲烷与氧气反应中,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物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01 g/mol,水的摩尔质量为18.02 g/mol。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在化学和物理学中,质量守恒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质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相等的,无论反应过程如何变化。

这一原则由18世纪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首先提出,并成为现代化学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质量守恒的概念、实验验证、实际应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1. 质量守恒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系统内的总质量不会因容易辨识的化学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意味着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相同的。

例如,在一场简单的反应中,如果你把氢气与氧气混合并点燃,生成水,虽然氢气和氧气都转变为水,但如果你测量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你会发现它们是相等的。

这一概念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来表示:[ m_{} = m_{} ]其中 (m_{}) 是反应前的总质量,(m_{}) 则是反应后的总质量。

无论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这一等式始终成立。

2.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这一理论。

以下是一些经典实验示例:2.1 拉瓦锡的燃烧实验拉瓦锡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

他将密闭容器中的铅加热并观察其变化。

由于铅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铅,而反应前后容器内的质量保持不变,证明了质量守恒原理。

他还通过称重这些物质在燃烧前后发生变化,即使产生了新的物质,该系统内的总质量依然保持不变。

2.2 硝酸钠与氯化铵反应另一个常见的实验是将硝酸钠与氯化铵混合。

如果将这两种固体混合并求取其初始质量,然后加入水,使其溶解后形成溶液,再将溶液蒸发以得到固体残留物。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化合物之间发生了反应,并产生了新的状态,最终得到固体相时,所得到的新固体总质量仍然与最初混合物的总质量相等。

3. 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实践中,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于进行各种化学过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其重要性的一些方面:3.1 化学计算在进行化学计算时,例如计算反应所需药品或生成物时,我们必须基于质量守恒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规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③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①适用范围: 化学变化②守恒的方面: 质量,不是体积③“参加化学反应的”----真正参与化学反应的那部分质量(注意过量的情况)【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二.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化学方程式。

实例:C+O2 CO2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例:C+O2 CO2 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端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等式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2)注:在短线上注明条件。

常见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3)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总数相同。

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4)标: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①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②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5)查:检查是否写对了。

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不变例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等于镁条质量B.小于镁条质量C.大于镁条质量D.与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例3.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B.4P和5P等于2 P2O5C.在点燃条件下,4个磷和5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D.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例4.在X+2O2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H4B.C2H5OHC.CH3OHD.CO例5.已知R+2O2 =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恰当的是()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例6.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B.7克C.8克D.6克例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 g B.11 g C.8 g D.5.5 g例8.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1) C2H2 + O2CO2+H2O (2) 2HgO 2Hg + O2(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4) Zn + CuSO4 === Cu↓ + ZnSO4例9.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u + O2 CuO Al + O2 — Al2O3 Fe + HCl — FeCl2 + H2HgO Hg + O2↑ KMnO4 K2MnO4 + MnO2 + O2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①⑥D.①③⑥2.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②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本文将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分析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并探讨其重要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分析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分析化学反应是通过基于各种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分析和确认样品中物质成分的反应过程。

在这些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溶液中的化学反应,还是气相反应或固相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始终成立。

质量守恒定律在分析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来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必须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的质量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生成物的质量。

这种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我们能够确定反应中产生的物质的量,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其次,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反应物的浓度计算。

在分析化学中,测量反应物的浓度对于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含量至关重要。

通过测量反应物质量、体积和密度,我们可以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反应物的浓度。

这种计算方法对于分析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并支持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决策。

此外,质量守恒定律对于理解分析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计量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比例关系。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化学比例。

通过研究这种比例关系,我们能够确定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反应的机理和性质。

最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反应的平衡态。

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和质量保持不变。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出在特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控制和调节化学反应的平衡态非常重要,以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总之,质量守恒定律在分析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摘要: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质量守恒定律是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的基础规律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体现,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原子数目和质量必须保持平衡。

这种平衡形式的表达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化阐释。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则,也是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然而,质量守恒定律并非没有例外或局限性。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核反应、放射性衰变等,会出现质量变化的现象,这是因为核子的转化和能量释放导致了质量的变化。

此外,质量守恒定律只针对封闭系统成立,无法涵盖开放系统中的质量变化。

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其他守恒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如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这样可以建立更全面的理论框架,促进对化学反应过程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方法分析引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得化工过程更加高效和可控,例如在合成反应和催化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稳定和节能的生产流程。

在环境保护方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可以帮助解决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问题。

此外,质量守恒定律在生命科学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新陈代谢过程和食物消化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对物质转化进行精确计算和理解。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表述,并介绍实验验证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表述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始终保持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基于原子理论。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高清课堂《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要点诠释】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高中化学原理规律

高中化学原理规律

高中化学原理规律高中化学原理规律是指在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规律。

这些规律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出来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中化学原理规律。

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例如,当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2. 摩尔守恒定律:摩尔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是固定的。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是守恒的。

例如,当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例是2:1。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可以释放能量(放热反应)或吸收能量(吸热反应),但总能量不变。

例如,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它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4. 气体的压力和体积关系:根据查理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成反比。

这意味着当气体的体积增加时,压力减小;当气体的体积减小时,压力增加。

5. 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关系: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当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成正比。

这意味着当温度增加时,气体的压力也增加;当温度减小时,气体的压力也减小。

6. 摩尔体积定律: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等量的气体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占据相同的体积。

这意味着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数成正比。

7. 溶解度规律:溶解度规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些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固定的。

溶解度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曲线上的点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饱和溶解度。

8. 化学平衡定律:化学平衡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平衡常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

9. 元素周期表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是两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反应的性质和效果。

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在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是相等的,没有任何物质可以消失或产生;反应物的质量总是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这条定律的实质就是化学反应中质量永远不会消失或增加,只是在反应过程中被重新分配。

换句话说,它是质量不灭的基本规律。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基本规律可以很容易地解释为物质的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物=生成物,那么每一种物质贡献的质量都是守恒的。

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描绘了反应物未发生变化,但是在发生反应时,化学方程式会升级成一个新的状态。

而这个新状态所表示的之是反应物的再生,以及反应物失去一些原子去创建新的物质被称为生成物。

举例来说,在氢氧化钠和盐酸之间的反应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过程如下:HCl + NaOH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左侧的HCl和NaOH是反应物,右侧的NaCl 和H2O是产物。

反应前后,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

在这个反应中,1分子的HCl和1分子的NaOH反应生成1分子的H2O和1分子的NaCl。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只能在物质之间转移或转化。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它表明在任何系统中,能量总是存在的。

能量可以被分为两类:热能和化学能。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可以发生转换。

例如,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化学键被打破并形成新的键,能量就会被吸收或释放。

当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它们会把一部分能量从原子或分子中释放出来,被称为放热反应。

当形成一条新的化学键时,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被蓄积,这种反应被称为吸热反应。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1、质量守恒定律适是解释于化学变化的,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生成物的总质量中还应包括这些气体或沉淀。

(不要误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个数不变。

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2H2+O22H2O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质的方面)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数量关系(粒子个数比)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量的方面)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五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一个可能变——分子总数可能变如:2H2+O22H2O;H2+Cl22HCl例1、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

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A.H2O B.SO2C.CO2D.CO1、下列装置不能用做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2、a 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 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3、将mg硫放在ng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A.=(m+n)g B.>(m+n)g C.<(m+n)g D.≤(m+n)g5、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4CO2+ 2X + 6H20,则X 的化学式为()A.SO3 B.SO2 C.CO D.H2SO46、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7、手电筒中使用的锌―锰干电池,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NH4Cl+2MnO2=ZnCl2+2NH3+X+H2O,则X的化学式为()A. MnOB. Mn2O3C. Mn3O4D. HMnO48、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

化工三大平衡定律

化工三大平衡定律

化工三大平衡定律
化工三大平衡定律是指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组分守恒定律。

1. 质量守恒定律(Mass Conservation Law):在化学反应或物
质转化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即,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总和应相等。

2. 能量守恒定律(Energy Conservation Law):既是两个封闭
系统之间的热力学能量交换数量相等,也是反应或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守恒。

即,在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 物质组分守恒定律(Component Conservation Law):在化
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组分保持不变。

即,反应前后,各个组分物质的质量百分比或摩尔百分比的总和应相等。

这些平衡定律为化工工程的设计、分析和优化提供了基本原则,可以帮助化工工程师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控制。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发生改变。

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子是物质质量的最小承担者。

故在化学反应中,只要各种原子总数保持不变,则总质量保持不变。

所以,质量守恒定律也就等价于元素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阐明的就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动量。

物体体积不一定动量;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同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出席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同于反应后分解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表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高确认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3)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成正比,推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4)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有关高中化学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阿伏伽德罗定律只对气体起至促进作用,采用于任何气体,包含混合气体。

方法与技巧:“三同”的定“一同”(温度、应力、气体体积、气体分子数);“两同”的定“比例”。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或其变形形式(pm=ρrt)推出,不用死记硬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c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大。
学习任务二:复习探究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学习活动3、阅读P104页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一)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选择,请推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时间:分钟】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的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二)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变化,原子的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_________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必然相等。
第四板块:课堂小结【时间:分钟】
讨论交流下列各题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及其实质
本节课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请大体总结一下:
第五板块:当堂作业【时间:10分钟】
2.(2012•重庆中考)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3.磷在耐高温的容器(内含空气)中密封加热燃烧,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够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是( )
6.下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的组成、质量守恒等方面各说出一种观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铜丝加热后质量增加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水受热蒸发
D.长时间放置的过氧化氢,质量会减少
5.(2011•淄博中考)在化学反应A+B C+D中,若12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8 g B.18 g C.28 g D.30 g
第二板块:预习检查,探究新知【时间:分钟】
学习任务一: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活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是否与燃烧的镁条的质量相同?
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现在要表示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你认为下列图是哪个更好?
(1)、你认为是哪个图,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2)根据此图,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预习
作业
1、参加______________各物质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的________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变化,原子的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_________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必然相等。
3、活动天地5-1甲乙丙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教学板块
学生活动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时间:分钟】
一天,福尔摩斯像往常一样滋滋有味的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你能告诉我你吐出来的这些烟有多重吗?”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丝和烟斗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丝和烟斗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吗?”让学生试着回答福尔摩斯的方法对不对,福尔摩斯的方法对不对呢,学了本节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课题: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型:复习课
学习
目标
A类: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量和质量不发生变化,初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B类: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C类: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使学生感受化学规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