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
易象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审美意象的源头。
伏羲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仰观俯察,探索出了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取万物之意,创制出了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图,以象喻意。
八卦如此,审美意象的创构同样如此,两者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说法。
这种游目骋怀,正是在俯仰体悟之间获得审美的愉悦。
通过仰观俯察,主体在立象尽意之中进行审美的体悟和创造。
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体验方式和创造方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其观其取,都体现了古人的尚象精神。
立象尽意乃以象见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
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观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构艺术意象。
《周易·系辞上》所谓“制器者尚其象”,《左传·宣公三年》所谓“铸鼎象物”,说的都是尚象制器。
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中国的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都体现了尚象的精神。
象是感性生动的,以其张力不断生成和创构。
观物取象本身不仅是一种感悟方式,而且还借助想象力进行意象创构。
同时,象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借助于虚实相生等手法,使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得以呈现。
汉字中包含着尚象的特征。
汉字如诗如画,是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文字,包含着意象的形态及其组合,体现了审美的思维方式。
汉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象表意,是观物取象的产物,从自然和社会中提取物象和事象,充满着情趣和意味,借以表意,具有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在用字的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
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
这种审美特点,尤其表现在作为文字运用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pdf

地预防
的发生;铁强化酱油的推广使儿童 发病率明显下降。
第3节 合理的膳食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D 5.D
二、非选择题
6.(1)糖 (2)IV (3)II、 III、 IV
7.(1)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抑制细菌繁殖 (3)蛋白质(4)地方性甲状腺肿、贫血
净含量:150g
地址:XX市XX路XX号(1)在购买该火腿肠时,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应
首先关注包装说明上的
。
(2)为了防止食品腐败,火腿肠一般都采用真空包装,原因是
(3)从配料中看出,火腿肠含有比较丰富的 ,它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为了增加营养在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可以预防一些群体性疾病的发生,如在食盐中加碘可以有效
(填标号)。
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下面某优质火腿肠包装上的部分说明,请分析解答下列问
题。
品名:XX火腿肠
生产日期:2005.05.22
配料:精肉、大豆蛋白、鸡蛋、淀粉
保质期:25℃以下6个月
白砂糖、食盐、食用香精、磷 储存指南:避免日晒,置阴凉干燥处
酸盐酸、山莉酸钾、亚硝酸钠 生产厂家:XX食品有限公司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谷类
每日摄取相对量
果蔬类
肉类
奶制品
油脂类
V
IV
III
I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食物种类
第3节 合理的膳食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饮食习惯中,合理的是
A.因贪睡而经常不吃早餐 B.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C.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D.合理营养,平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N

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⑵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⑶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⑷__________,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⑸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⑹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充分表达作战目的和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
1.阅读《一个走运的人》,完成小题。
(10分)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编辑推荐]高三是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三,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I卷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克扣旖旎扛鼎大笔如椽B.殷红绯闻通缉金蝉脱壳c.铜臭佣工巷道拾级而上D.奇葩谂知喘息解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贯例哈蜜瓜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延袭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宣泄扫描仪不容置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B.任何科学,都是人类长时间共同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
颠扑不破的保存下来,是非难定的暂时存疑,不符实际的一概剔除。
c.已经有过四次合作并饰演了三次夫妻的张嘉译与颜丙燕,对彼此的性格和习惯都相当了解,所以在《借枪》中再度合作起来更加默契,演起对手戏来驾轻就熟。
D.一个多月前还叫嚣在南海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惜与中国动武;一个月后却率领近300人的政商代表团,浩浩荡荡到北京访问,临行前更公开承认,中国有13亿人,只有9500万人的菲律宾是打不过中国的。
前倨后恭,莫此为甚,这就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命题人:罗时来胡敬明熊名甲袁若民周庆阳谭立义何筠生审题人:胡敬明2009.11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鱼鳔.(biāo)圩.(wéi)田胴.(tóng)体怏怏..(yàng)不乐B.啮.(niè)齿沏.(qì)茶偈.(jié)语大大落落..(lào)C.挑剔.(tì) 镌.(juàn)刻太监.(jiān)量.(liàng)体裁衣D.浸渍.(zì) 叶.(xié)韵晃.(huǎng)眼流水浅浅..(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凑和坐阵综合征手屈一指B.震憾搏弈金钢钻看风使舵C.门弟九洲泊来品一幅对联D.装帧涵概订书机惊皇失措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界。
②一道银光灿烂的天河,横贯在深蓝的天空,好像今晚的光色鲜明,牛朗星织女星也格外耀眼。
③大家地伸直了腰肢,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倔强的精神,还看见重新萌芽起的将来的希望。
A.专程特别不约而同B.专诚尤其不谋而合C.专程尤其不谋而合D.专诚特别不约而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A.要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不可以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呢?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B.采茶戏演员李亚鹏解放前一直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D.日前我国“德新海”号货轮被劫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能否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救船员,关系到船上二十几名船员的前途命运。
2010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3分)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2)修改:。
(2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4、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高三语文期中参考答案2009.11 1.D(A项:鳔-biào ,胴-dòng;B项:沏-qī,偈-jì,落-luō;C项:剔-tī,镌-juān,监-jiàn)2.C(A项:和-合,阵-镇,手-首;B项:憾-撼,搏-博,钢-刚;C 项:弟-第,洲-州,泊-舶,幅-副;D项:概-盖,皇-惶)3.A[专诚:特地(表示顺便)/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①“特别”,可表示与众不同或程度超过一般,相当于“格外”或“非常”。
“尤其”没有这种用法。
②“特别”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是专门为某一目的或对象而发生的,意思相当于“特地”“特意”或“着重”,多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
“尤其”没有这种用法。
③“特别”除作副词外,还可作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或谓语。
“尤其”仅是副词,只能在句子中充当状语。
“不谋而合”偏重在相谋,“不约而同”偏重在相约;“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见解、意见、计划、理想等的相同,决不能表示不同人的相同动作,“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的人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相同;“不谋而合”常用作谓语,很少用作状语,“不约而同”常用作状语,很少用作谓语。
]4.D(A项:答句只能回答后一问;B项:将“温情”改为“冷暖”;C项:有歧义)5.D(A项:将“分工”“分离”后的顿号改为逗号;B项:三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将冒号改为破折号。
)二、(9分)6、D(A项尘埃拦截的是太阳光中的“较短光柱”;B项水分子中没有尘埃;C项太阳本身的颜色不会因地球空气中的尘埃而发生变化)7、A(B项一要“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那里”,二是使肺部发炎;C项是“加速”游离基的产生;D项“尘埃”只是污染物的一种,并非唯一。
)8、B(只能是“可能发生爆炸”。
)三、(12分)9.D(如果)10.C(A.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补语的标志。
B.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结果。
D.①助词,表提顿;②助词,“……”的梅C.①②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2019-2020学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今天,我们面临着文学的困境。
身处全球化背景之下,面对浪潮般前行的市场经济,以及难以抗拒的数码时代的来临,文学不能不被裹挟其中。
虽然文学市场上的出版数字每年都在递增,为读者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海量阅读机会,但其社会影响力却日渐式微。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使文学的价值标准被扭曲被市场标准牵制和左右。
于是,快餐式、娱乐式以及渲染感官刺激的文学产品,因其可以满足阅读者最直接的需求,很快成了市场宠儿,而传统文学板块则不断遭遇冲击,生存空间受到压逼,不再占据主流地位。
传统文学逐渐成为小众型的读物,迎合市场意味着彻底或者部分放弃文学的理想,而背离市场又很容易陷入自呓式的写作,这种尴尬的境地也是令文学在当下无所适从的重要原因。
现在,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承认一个事实,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已经拥有了传统文学无法替代的读者群,并且,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未来会有更多的阅读者选择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阅读的主要平台。
当下,中国作家曾经具有的使命感、群体意识日趋淡化,文学越来越私人化,这削弱了文学的厚重感和时代感。
作家们对技巧的追逐远胜于对思想的挖掘,有的甚至放弃了重大题材的创作,而那些轻浅的、快餐式的内容却被不厌其烦地复制着。
同时,边缘状态下的文学令大多数作家失去了对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其作品失去了直达心灵的力量。
在消费主义统治的时代高唱理想,的确显得奢侈,任何一个生产部门或者学科门类,或许都可以放弃这样一种情怀和追求,但是,文学不行。
文学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她的生命力来源于对理想、崇高的描画与歌颂。
即使作家描写的是多么绝望和惨淡的人生,但优秀的文学总是能够从绝望和惨淡中创造希望,而这份希望恰恰是支撑人类精神世界的信念。
无论是何种时代,无论科技进步到怎样的程度,无论大众的需求发生什么变化,文学都不能也不应该抛弃自己的内在属性和精神承担。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卷

【精品】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命题人:胡敬民熊名甲袁若民周庆阳谭立义何筠生罗时来审题人:熊名甲2009.10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钟鼓馔.(zhuàn)玉荆杞.(qǐ)觳觫.(sù)便嬖.(bì)B.商贾.(gǔ)云集干瘪.(biē)纰缪.(miù)联袂.(mì)C.清风夜唳.(lì)朝暾.(dūn)欢谑.(xuè)聚讼.(sòng)D.扪.(měn)参历井詈.(lì)骂莅.(lì)临愆.(qiān)期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招摇撞骗一望无垠妄费心机肆无忌惮B.蓬荜生辉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动辄得咎C.惨绝人寰缄口不言磬竹难书心怀叵测D.望风披靡脍炙人口蜂涌而上短小精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B.新加坡政府未雨绸缪....地采取行动,抑止了房产业价格的飞涨。
C.罗浮宫里那些琳琅满目....的旷世奇珍,无不记载着艺术家的成功与荣誉。
D.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怎样衡量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呢?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记忆的广度,记忆的速度,记忆的长久性,记忆的准确性。
B.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任何人,无论他头上“光环”多么耀眼,在法律面前,也是一个“普通公民”。
C.他写一个人物,常常要一年、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完成。
D.朱老总最爱兰花,有人说他平生两大爱好——一是篮球,二是兰花。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香山老人的传说里,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香山。
B.为了掌握修理国产和进口家用电器的技术,他钻研了几十万字的学习资料,并四处拜师求教。
C.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pdf

考点 5 物态变化与生活 【例 5】(2012 年天门)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 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 0 ℃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 的凝固点为 0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利用了水升华会吸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凝 固会放热思维点拨: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并且小于 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能将水烧开. D (2012 年泰州)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 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播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为气体,并 从周围__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为小水 滴或__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升华 吸收 液化凝华 1.(2012 年广州)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 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 1.80×105 Pa,锅内 P/(× 105 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5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1 水的最高温度( ) A.可达 100 ℃ C.可达 121 ℃ B.可达 117 ℃ D.取决于加热时间 B 2.(2012 年梅州)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 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 涂在该处会发生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 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而制成的. ) 3.(2011 年湛江)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汽化(或蒸发) 热胀冷缩 A 4.(2011 年肇庆)2011 年春季,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大 面积旱情.抗旱指挥部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 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很快从固态________成 气态,并从周围空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 热,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 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并降落到地面.(第一 空和第三空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升华 吸收凝华 5.(2011 年广州)在广州的春季, 每当“回南天气”到来 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 (2)提出一个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答案:(1)春天到来,气温上升较快,墙壁、地板、黑板温 度上升较慢,南风吹来的暖湿水气在墙壁、地板、黑板上遇冷 液化成小水珠. (2)可以关闭门窗,开空调抽湿.(不能打开门窗,合理即可) 6.(2010 年梅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 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4-9 所示 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 ℃,在第 2 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 (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 温度________. (3)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完共用时间为________分钟. 图 4-9 0 固液共存状态 不变 4 7.(2010 年汕头)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 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 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行 工作的.如图 4-10 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 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___(填 “液化”或“汽化”)现象,并________(填“吸收” 或“放出”)热量,从冷冻室出来的环戊烷到达 冷凝室后,发生________(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这样就可以使冰箱内的食物温度逐渐下降,起到保鲜的作用. 图 4-10 汽化 吸收 液化 放出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知识点 要求 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跟生活的联系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认识 固、液、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 水的三态变化,能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理解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操作 固体熔化的规律,理解熔化、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水沸腾时的规律,理解沸腾图象 探究 ℃ 0 100 热胀冷缩 量程 分度值 完全浸没稳定 相平 细缩口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不变 放 温度 体积 固 液 吸 液 固 放 不变 不变 相同 升高 降低 直接吸 致冷 放 一、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 (1)概念: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单位:________,符号为____. (3)规定:1 个标准大气压下,将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 为 0 ℃,将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 冷热程度 摄氏度 ℃ 冰水混合物 沸水 2.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2)正确使用: ①选择: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和_______. ②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且玻 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③读数:要等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读数时温度计 __________待测液体;视线应与温度计内________________. ④记录:记录____和____. 热胀冷缩 量程 分度值 完全浸没 稳定后再读数 不能离开 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数值 单位 3.常见的三种温度计: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测温 液体 体温计 玻璃泡与直玻璃管间有缩口 35 ℃~ 42 ℃ 0.1 ℃ 可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一甩 水银 实验室 温度计 玻璃泡与直玻璃管相连 -20℃~ 110 ℃ 1 ℃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煤油 寒暑表 玻璃泡与直玻璃管相连-30℃~ 50 ℃ 1 ℃ 直接读数 酒精 相同点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①已知温度计量程,被测温度应在其量程内. ②不知量程,被测温度应在所选温度计的液体的沸点和凝 固点间的温度范围内.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 液态 气态 吸热 (1)概念:物质从_____变为_____的过程,汽化需要_____.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探究水的沸腾: ①现象:沸腾前,液体内部形成气泡并在_____过程中逐渐 _____,以至未到液面就消失了;沸腾时,气泡在_____过程中 逐渐_____,到达液面后破裂. ②规律: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③沸腾图象(如图 4-1 所示): 图 4-1 变大 上升 变小 上升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能使液体变为气体,都吸收热量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面 内部、液面同时进行 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程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 降低 不变 影响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面气压的高低 (5)沸点跟大气压的关系: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2.液化:(1)概念:物质从_____变为_____的过程,液化需要放热. (2)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常见的液化现象: ①烧水时,壶嘴上方出现 “白气”. ②夏天自来水管、水缸和玻璃上会“出汗”. ③雾与露的形成.④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⑤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气态 液态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生活中看得见的“白气”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 三、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_______变为_______; 凝固:物质由_______变为_______. 液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1)规律: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凝固时,放出热 量,温度不变. (2)常见晶体:海波、冰、各类金属、萘等. (3)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象(如图 4-2 所示): 图 4-2 (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其液态凝固 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3.非晶体:熔化时,______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1)规律: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2)常见非晶体:松香、沥青、玻璃、蜡等. (3)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象(如图 4-3 所示): 没有 图 4-3 ①熔化不能写成“溶化”和“融化”. ②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 (1)概念: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的过程,升华需要____. (2)常见的升华现象: ①灯泡内的钨丝变细. ②冰冻的衣服变干. ③樟脑丸会渐渐变小甚至消失. ④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⑤碘容易升华. 固态直接 气态 吸热 2.凝华: (1)概念: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的过程,凝华对外____. (2)常见的凝华现象: ①钨蒸气在白炽灯内壁凝华形成黑色小颗粒. ②霜、冰花和雾凇的形成. 五、物态变化与生活 1.物质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图(如图 4-4 所示): 气态直接 固态 放热 图 4-4 2.自然现象中的水循环: 自然 现象 形成原因 物态变化 雾、露 水蒸气液化成为小水滴 液化 霜 气温急剧降到0 ℃以下时,水蒸气凝华成冰花附在物体上 凝华 雪 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 凝华 云 水蒸气一部分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 液化、凝华 自然 现象 形成原因 物态变化 雨 水蒸气不断液化成水,云中的小冰晶也熔化成小水滴 液化、熔化 冰雹 小水滴不断凝固成冰块 凝固 冰花 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冰花附着在窗子玻璃上的内表面 凝华 雾凇 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挂在树枝等物体上 凝华 3.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1)高压锅:利用_________,提高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2) 电冰箱:冷冻室内,制冷剂_________ ;冷凝器内, _________. 增大气压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考点 1 温度和温度计 【例 1】图 4-5 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 是________ ,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 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 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 a 为向外凸起的弧 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__(填“A ”、 “B ”或“C”)方向观察, 这是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 图 4-5 思维点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做成三棱柱体,正面呈圆弧 形,其作用相当于放大镜,能将里面的水银柱放大,使观察者 看得更清楚些. 答案:35 ℃~42 ℃ 0.1 ℃ A 放大镜 考点 2 汽化和液化 【例 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 的纸板外,主要器材还缺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 4-6 所示,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图 4-6 (3)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沸腾的图象,其中正确的 时间/min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 …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 是 ( ) 思维点拨:(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要研究水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需要测量时间和温度;(2)水在沸腾之后,气泡由下至上是逐渐增大的;(3)水的沸点就是水在沸腾时 保持不变的温度;(4)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在沸腾时温 度保持不变,不再上升. 答案:(1)钟表 温度计 (2)甲 (3)98 小于 (4)B 考点 3 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例 3】(2011 年广东)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如图 4-7 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 或“非晶体”) ,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熔化的时间是 ________min.图 4-7 思维点拨: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水平线,此水平 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这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从而判断出它 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水平线对应的纵坐标为 340 ℃,即为它 的熔点.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从第 6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14 分 钟刚好熔化完. 答案:晶体 340 8 考点 4 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 4】(2012 年广州)(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 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 4-8 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图 4-8 (2)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 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时________(填“会吸热”、 “ 会 放 热 ” 或 “ 不 会 吸 热或 放 热 ”) , 水 珠 出 现 在 车 窗 的 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思维点拨:铝罐里的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罐外的水蒸气 遇到冷的罐壁凝华成霜;寒冬,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 玻璃,在玻璃内侧液化形成水珠. 答案:(1)水蒸气 凝华 (2)会放热 内侧。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命题人:黄翠审题人:陈学敏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本题三篇阅读,共36分)(一)一般论述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之所以微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那些个诗人文士写给美丽的歌女去唱歌的歌词,没有想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
他最初本来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
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
可是,奇妙的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说,无论是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
微妙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呢?就是在这些个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为了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在不知不觉之中,隐意识的,自己完全都不知道的,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中去了。
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们有一句俗话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
我们要观察一个人,看他揖让进退,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当然,因为那是要给大家看的。
可是,当他游戏的时候,因为不用端着架子,不用装腔作态了,所以,不知不觉反而把他更真的自我表现出来了。
词就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
就是说他本来没有要写自己理想志意的用心,只是给美丽的歌女,写一些漂亮的爱情的歌词。
可是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这不是拿腔作调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不注意之间就流露表现出来了。
词既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因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宜修”。
“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10.10.14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6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填补下列诗句或按要求填空(11分,每空1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边疆将士壮志未酬、思念家乡的情感。
(3)。
鬓微霜,又何妨!(4),西北望,射天狼。
(5)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抒发自己无尽的愁苦时用,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形象化了。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7)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选出下列加点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亵.渎(xiè)睿.智(nuì)恼羞成怒重蹈复辙B.谀.词(yù)繁衍.(yǐn )怒不可遏一杯黄土C.忐.忑(tǎn )扶掖.(yè)涕泗横流恪尽职守D.陨.落(yùn )灵柩.(jiù)断章取意强聒不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读《致女儿的信》,使我非常感动。
B.傅雷和傅聪两父子,虽然是生活中的朋友,但是是艺术上的知音。
C.全场人员大部分都一致的经久不息的欢呼。
D.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禽流感”下定义(不超过40字)(2分)①禽流感是一种禽类的传染病。
②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③染上禽流感的禽类会出现呼吸系统病症。
④严重的禽流感甚至会引发禽类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
禽流感是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B.雨果,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他的长篇巨著。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4.11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质论陶东风“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
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
“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
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
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
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
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
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
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
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命题人:罗时来胡敬明熊名甲袁若民周庆阳谭立义何筠生审题人:胡敬明2009.11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鱼鳔.(biāo)圩.(wéi)田胴.(tóng)体怏怏..(yàng)不乐B.啮.(niè)齿沏.(qì)茶偈.(jié)语大大落落..(lào)C.挑剔.(tì) 镌.(juàn)刻太监.(jiān)量.(liàng)体裁衣D.浸渍.(zì) 叶.(xié)韵晃.(huǎng)眼流水浅浅..(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凑和坐阵综合征手屈一指B.震憾搏弈金钢钻看风使舵C.门弟九洲泊来品一幅对联D.装帧涵概订书机惊皇失措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界。
②一道银光灿烂的天河,横贯在深蓝的天空,好像今晚的光色鲜明,牛朗星织女星也格外耀眼。
③大家地伸直了腰肢,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倔强的精神,还看见重新萌芽起的将来的希望。
A.专程特别不约而同B.专诚尤其不谋而合C.专程尤其不谋而合D.专诚特别不约而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A.要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不可以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呢?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B.采茶戏演员李亚鹏解放前一直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D.日前我国“德新海”号货轮被劫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能否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救船员,关系到船上二十几名船员的前途命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金属工具和技术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脑、体劳动分工、城乡分离、贸易发展。
B.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C.在全国第10届发明展览会上,长沙九中的展品:三角函数作图器、带镜子的安全帽、记事发卡、锄头紧固器……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
D.“年年种树年年光,年年种树老地方”,“造林——毁林——再造林——再毁林”的故事还是一再重演。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不容忽视的微细尘埃尘埃无处不有,虽然它们的个体很小,但汇聚起来的威力却不小。
据记载,北美大陆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地一次尘暴中,狂风将美国平原的泥土大量向东吹去,有难以估计的子,能够将太阳光中的较短光柱拦截,使其进行有规则的发散,这样,才会使天空呈现蔚蓝。
太阳升起和降落时,由于阳光穿过较低层空间,空气中尘埃密度大,并伴有水汽,可以吸收反射阳光中的黄色和红色部分,因此,这时看到的太阳呈现橙色、红色和黄色。
气象学家指出,在降雨时,每一个雨滴都必须有一颗尘埃参与,以它作为核心,水汽在其周围凝结,形成云、雾,再由云层形成雨点。
若是纯净的空气中没有尘埃的存在,水分子无所依附,就不能形成雨滴降落。
此外,阳光在射向地球的时候,因受到尘埃的吸收和反射,能使地球上的生物得到适量的光照,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
现代科学发现,有的尘埃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被称作“尘炸”。
据分析,能够产生尘炸的物质有粮食粉尘、砂糖、奶粉、咖啡、金属粉末等。
物质发生爆炸,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
而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
物质分散的越细,颗粒越小,它的表面积就越大。
与具有固定面积的物质相比,接触空气、吸附氧分子多,氧化和放热的过程都很快,反应性能就更活泼。
当其中的某一质点被火点燃,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产生爆炸。
此外,易爆尘埃的颗粒越细、浓度越大,它所产生的爆炸力就会越强。
当粉尘含量低于大气含氧量一半时,就不会引起爆炸。
物质形成“尘炸”,还和诱因、速度等因素有关。
产生“尘炸”的诱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摩擦冲击以及电器设备或静电产生的火花。
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尘埃已经成为一种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
流行病学家对尘埃进入人体后的机理进行研究后指出,人们在呼吸时,每次大约要吸入50万个浮游微粒。
这些微粒进入人的身体后,可以一直进入肺部深处,并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那里,它会导致发生炎症,产生粘液,使人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
除此之外,浮游微粒还可以向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而且在传送过程中,可以加速一种叫做游离基的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加剧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进入人体的浮游微粒尘埃,主要来源于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及建筑、装饰材料中的化学成分。
资料表明,在我们生活环境内排放的浮游微粒70%来自人为因素。
另据调查,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都与浮游微粒的增减有关。
6.下列对尘埃的积极作用的理解,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天空呈现蔚蓝是太阳光中的光柱受尘埃拦截的结果。
B.每一个水分子中有一颗尘埃,才能形成云、雾,最后形成雨滴。
C.空气中的尘埃密度变化使太阳颜色发生变化。
D.尘埃能够吸收和反射射向地球的阳光,使地球上的生物得到适量的光照而成长。
7.下列对第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们生活环境内排放的浮游微粒70%来自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等人为因素,因而可以采取措施,加强治理,减轻浮游微粒的危害。
B.空气中的浮游微粒进入人体肺部后,就使人体发生炎症,甚至导致生命的终结。
C.浮游微粒在向人体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的过程中会快速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游离基。
D.人们发现,在现代城市中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就是尘埃。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加强电器的维护保养,防止摩擦起火是防止“尘炸”的一种有效方法。
B.只要粉尘含量超出大气含氧量一半时,就会发生爆炸。
所以,我们要随时测量粉尘含量是否超出大气含氧量的一半。
C.在容易产生“尘炸”的厂房车间内,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可以降低尘埃的浓度,从而防止“尘炸”的发生。
D.如果我们通过治理,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浮游微尘的含量,就能降低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墨妙亭记苏轼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
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
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
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
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
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
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
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
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
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于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
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
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
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
此之谓知命。
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
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田皆不登.登:(谷物)成熟,引申为“收成”B.躬自抚循劳来.来:回来的灾民C.朝廷方更化立法.法:王安石的变法D.今.乃于此托于彼今:现在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虽金石之.坚②不若长安君之.甚B.①皆争出谷以.佐官②越国以.鄙远C.①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①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知命”的一组是()①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②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③自莘老之至,……出于至诚④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⑤又以其余暇,……又皆集于此亭⑥物之有成必有坏,……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文中可知,墨妙亭系莘老知湖州时所建,收藏湖州境内古代石刻,以求长存。
B.苏轼在熙宁四年十二月因事来到湖州,莘老请苏轼为他写一篇记述文章。
C.“记”中借作者之言立为反论,然后引出己论,阐明了自己关于知命的观点。
D.作者认为,尽管万物有成必有坏,但不能在天命面前无所作为,而应当极尽人事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这才叫知命。
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3分)译文:(2)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4分)译文:(3)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3分)译文: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2分)答:(2)诗家认为全诗中间两联最令人动情,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赏析其独到之处。
(4分) 答: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8分)(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的这首诗中的“李杜”指的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风骚”是指《诗经》里的“”和《楚辞》里的《》。
(2)中国文学史上称为“传奇”的有两种,一种是唐宋的,如李朝威的《柳毅传》,一种是元代以后的,如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3),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4)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或植杖而耘耔。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向西,。
(苏洵《六国论》)(6)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7)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六朝旧事随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