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使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既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还是创新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那么,怎样在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使课堂教学成为新型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关键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想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唤起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想创新”的思维火花。
1.要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有人说:创新的灵性、创性的欲望,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不会创新而只会重复,那将是人类向动物的回归。
呵护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一堂创新型课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真正的呵护和调动。
有位美术教师的做法令人称道。
当他讲评学生“画苹果”作业时,发现有一位学生画的苹果是方形的,于是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烂了。
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下来了。
”教师听了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发明方形苹果。
”苹果本来是圆形的,画成方形的,似乎脱离了实际。
而这位教师的循循诱导,引导学生说画苹果的原因,并鼓励学生“早日发明出方形苹果”。
我不禁为这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的灵性的言行而喝彩,同时也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训练的主人,其认识的过程,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展,学法的领悟都不能越俎代庖。
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才能落实。
因此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要做到:(1)参与的时间要充分。
要切切实实地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提上去。
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说话、写字、作业。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实施创新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创新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创新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和创新中学习,把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创新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学生为中心。
创新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
2.以实践为基础。
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技能。
3.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特点。
创新教育拥抱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讲解、研讨、实验、讨论、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自由、灵活的学习。
4.以互动、合作为主要体现。
创新教育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交流。
二、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究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方法,以实现教育目标。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介绍多种创新教育实践经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也逐渐开始注重其应用。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为它可以提供多种支持教学的工具。
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它们任意的组合、运用,以帮助教师实施多种创新教育方法。
例如,通过电子白板、PPT和多媒体讲解等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多种探索和学习,获得更深入、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开发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资源,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如全息技术,虚拟现实等等。
小学教育中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小学教育中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实践研究研究方案:小学教育中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在小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教育中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1.研究领域:小学教育中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2.研究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研究对象: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和教师4.研究内容:探究小学教育中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包括合作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并总结其优势和实施策略。
三、方案实施1.确定参与学校和班级选择一所小学作为研究学校,并从中选择若干班级作为研究样本。
2.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将选取的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继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实验组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考虑各种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实施策略。
4.实施教学和数据采集实施教学计划,并跟踪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的数据。
5.数据分析和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差异,评估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和积极性的影响。
四、数据采集和分析1.数据采集方式通过定期考试、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数据。
2.数据分析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频率分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3.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成绩、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的差异,评估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五、结果与讨论1.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说明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和积极性的影响。
2.总结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实施策略。
3.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对小学教育中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推广提出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因王嫚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促进素质教育落实,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拥有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避免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应让学生具有探究学习意识,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知识理解,具有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继而使其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这便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教育理念,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丰富而鲜活的课堂。
为此,笔者依据执教经验,浅议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基于新课标理念指引下,为给予学生多元化感受,促进他们进行实践探索,需要教师加强创新引导。
只有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方式、促进自主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累语言与文字知识,使其形成感知能力,助力他们快乐学习。
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生成,使他们具有探究学习意识,彰显语言学科育人优势。
从而,加强师生联系,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必要性(一)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科素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为了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在课下能够展开广泛阅读与练笔,需要在教师的创新教育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进行快乐学习。
从而,提升课堂施教效率,助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小学语文有着基础性、综合性与人文性特点。
以往教师习惯先让学生齐读,然后进行重点教学,展开知识“灌输”。
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全程毫无惊喜可言,师生之间的教学角色也趋于固化。
即便教师对知识理解再透彻、讲述再精彩,因学生不感兴趣,也难以获得理想授课成效。
只有促进创新教育,灵活选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使其拥有人文素养、品鉴能力、思辨意识,他们才能展开深入学习,自主获取知识,体会语文学科魅力。
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围绕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展开阐述,并提出一些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
一、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时代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必要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的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以下是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1、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传统的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2、强化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教育教学领域的需求,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3、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方向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不是简单地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而是针对教育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
以下是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些探索方向:1、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思维能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例如在线教育、远程教育、虚拟仿真等,这些教育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多元化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问题解决学习等,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建议1、引导学生问题解决式学习。
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探索问题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推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实验和创造,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创造能力。
本文将针对创新教育的特点,给出一份实施方案。
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二、方案内容(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强调“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应用场景以及解决方法。
2、引导学生寻找独立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自行在实验与调研中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也能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
3、在课堂之外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例如提供网络支持,设定学习目标并检查平均水平,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花费时间和精力。
(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以达到发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1、在课堂设计上,注重“焦虑与探索”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开创自己的思路与方法,不怕错误与失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设计好学习的环节,展示现实中的好作品,及好作品的特点以及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游刃有余地面对挑战及思考新的方案。
3、创造有利的“观察环境”,像实验室和技术实训场所等,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以避免学生的安全问题。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

关于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摘要:教师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环节,唯有教师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和观念,实现创新教育进而培养创新人才。
而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实践中总结出这样一条真理——用于创新开拓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直接力量。
创新型教育的实施,创新精神的加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国国力和民族竞争力的基础问题。
由于创新教育处于战略性地位,如何实施好创新教育也成为国内教育改革以及近年来国际教育研究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教师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环节教师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环节,唯有教师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和观念,实现创新教育进而培养创新人才。
那么,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践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课堂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任课教师将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发散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将创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如何确定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标准呢?传统教育质量观往往以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的多寡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为标准,高则好,低则为不好。
创新教育观质量观则以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的思维能力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多寡为评价标准,多则好,少则差。
两种评价标准体现了不同教育理念在评价过程中所倾向的价值追求不同。
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将创新观念融入教学课堂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发展思维。
因此,通过动态的教学模式,结合先进的教学工具,搭建一个创新教育的平台,实践民主教学,营造活跃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从“教”转向“学”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环境的设置,教学课程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掠影。
教师的言行代表了权威,甚至被奉为“圣旨”,从而模糊了“教是为了学”这一基本的教育宗旨。
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法与课堂实践方案篇

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法与课堂实践方案篇导言:教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角色,创新教育教学法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应用、激发创造力等多个角度,介绍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法与课堂实践方案。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是创新教学法的核心。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小组活动、提供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也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工具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创造力是人们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创意活动、设计实践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四、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可以促进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将多学科知识整合,设计项目式学习和实践任务,促使学生学科之间的融通。
五、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潜能。
六、提高学习评价的多样化学习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活动应该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实践任务、实地考察等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八、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九、建设合作学习氛围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以下是一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材选择选择适合创新教育的教材。
可以从跨学科、综合性、动手能力等方面入手,选择有趣、开阔视野的教材。
以创新教育为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背后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过程。
在选用教材的同时,教师应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合作、互动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供多种思维工具和策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环境采用创新教育课堂环境。
构建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体现创新精神和开放性思维。
营造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在环境布置时应注重功能性和美感性的结合。
在课堂建设中,教师应重视教学媒体的利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意愿。
四、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综合性评价。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应在学生面对情境时,让他们运用多种思维方式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探究,从而摸索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思考落实为知识,然后从这个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总结。
评价和总结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案,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教 育 论 坛
2 ( ) 1 3年 第 3期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胡 洪
( 江 西省 新余 市渝 水 区南 安中学 , 江西 新 余 3 3 8 0 0 6 )
摘
要: 中 小 学 实施 素 质 教 育 , 主 要 途 径 是课 堂教 学 , 核 心 问题 是 提 高课 堂教 学 质 量 。 因 此说 , 课 堂 教 育 是
育 。创 新教育 要 求在 注重 基础 教育 的同 时 , 高 度重视 创 新能 力 的培 养 。创新 能力 不 是一 种具 体 的教 育模 式 , 而 是一 种 意 义 深 远 的教 育 思想 , 创 新 教育 思 想是 时代 发 展 的产 物 , 是 即 将 到来 的知 识 经济 时代 对教 育提 出 的必 然要 求 。 中小 学实 施
创 新 教 育 的 主 阵 地 。近 年 来 , 我 一 直 努 力 在我 的教 学 中 实验 和 研 究 “ 和谐教学” , 分 3个 阶段 8个 环 节 : 一 准 备 阶
段。 包括身心准备和知识 准备 2个环节 ; 二导 学阶段 。包括 出示 目标 、 自学讨论 、 艺术精讲 3个环节 ; 三是应 用评
生 面前失 了身 份 , 老 师一定 会不 高兴 , 甚至 斥责学 生 。 在课 堂
上教 师竭 力维 护 自己在 学生 面前 的尊严 , 不允 许 学生 怀疑 教 师 的言 行 , 教师 既使 是 错 误 的也 不 允 许 学生 提 出疑义 , 把 学 生 的思维 框定 在教 师 的教 案之 中 , 甚 至 引导学 生 一字 不 漏地 说 出教 师制 定 的问题 答案 , 学生 用 自己的话 或 同义词 来 回答 都 认 为是不 正确 的答 案 。 都不 予 以肯定 , 一 句话 , 还 是遵 循老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在当今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呢?一、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学习特点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例如,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
了解这些差异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关注学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也十分重要。
如今的学生成长在数字化时代,对于信息技术有着较高的熟悉度和依赖度。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这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沟通协作,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抽象的概念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于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可以运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问题导向学习法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将传统的讲授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效率。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精品范文】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世纪。
面对新世纪,我们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创新是新世纪的主旋律,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我们必须进行课题改革,进行创新教育,推进新课程顺利实施。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为推动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已呈现出可喜的一步,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如:(1)、现代化教学设备少,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不熟练。
(2)、教法生硬、不灵活。
(3)、平时教学仍主要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一块黑板。
(4)、学生仍靠听、记为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用的少。
(5)、忽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缺乏情感交流、主要以问答式解决问题等等。
为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品牌学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必须对现行的课题教学进行改革。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1、以“一切为了学生服务、一切为了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总目标。
2、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学习与探索的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3、坚持“民主”是基础,“人本”为核心,“创新”促发展的教育理念。
4、以开放性课堂教学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性。
5、探索具有特色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6、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等学习方式学习。
7、尽可能多的利用和变换教学方法。
如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式教法等。
8、面向全体教学,分层次辅导。
9、充分利用现代、直观的教学手段上课。
如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等,提高教学效果。
10、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创新教育观念。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4、探索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改创新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改创新课堂教学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
因此,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改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新课改给整个教学注入活力,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一、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和实施课堂教学创新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和主力军,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
要顺利实现课程改革,致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教育和教学观念,实施课堂教学创新。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是实行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和创新化,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长足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智能、精神素质,让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苦燥无味的“满堂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出色的完成新课标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任务。
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没有创新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使教育钻进了死胡同。
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实际生活,面向未来社会,要求教师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有创新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确立符合时代潮流和课改要求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充分发掘自己的创造力,主动吸纳新思想,并不断把新思想转化为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学行为,扎扎实实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灵感和创造火花,创设教学新思路。
同时,要以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部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甚至是过失、错误而过多的责怪和歧视、惩罚,应该以科学的教学观应对教学,要摒弃应试教育及精英培养的陈腐观念及做法,关注每个学生,不仅要让他们都能学好、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激励他们好学、会学,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创设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是互动各方的情感、体验、思考与发现共享,、共进的过程,体现了师生平等、尊重、互惠、互利的“学习共同体”关系。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创新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创新一、创新教育的内涵走教育创新之路,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前准备、铺设轨道的战略举措,也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课题和任务。
而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但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我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它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可解决问题。
然而,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以往社会大有不同。
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来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创造世界,创新生活可以说,创新性才能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通过创新才会使人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更快地作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并能在原有基础上,突破自我,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综合以上观点:创新教育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的教育。
创新教育评价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评价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获得幸福。
在平时的理想课堂研究实践中,探寻出自己的一套“理想课堂学生有效评价模式”,在努力实现高效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教学管理具体实施方法:(1)读名言励志,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上课前让几位学生读自己推选的名人名言或者是自拟的名言,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尽快的从松散的课间休息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中来。
大家可能觉得,上课之前推荐名言这个事情和课堂学习没有直接关联,但我觉得它的意义远远大于这节课所学知识本身,大家都知道每次战斗之前,都会有誓师大会,目的在于鼓舞士气、提高战斗的自觉性和战斗意志。
其实每节课又何尝不是一场战斗。
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对推荐名言的学生还是对于全班同学都会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
(2)抓好学生的课前准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准备。
通过对学生的有效监督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尽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物质准备的行为习惯;二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学习习惯;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能开拓思路、能增强记忆效果,同时预习能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有助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
(3)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建构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设置好激励学生知识技能建构的问题。
通过有效的学分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互助学习、合作交流,大胆表现。
对于原来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的捕捉他们想表现的契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样也是将后进生转化落到实处。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尝试。
本文将浅谈关于实施创新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效果;方法;措施;案例一、引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变化。
他们希望通过互动和实践来学习知识,而不仅仅是文本书本。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创新教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尝试。
本文将探讨实施创新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二、创新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它以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为主体:创新教育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创新教育注重多媒体、实践和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3. 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4. 应用型学习: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真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5. 自主学习和反思: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总结。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措施1. 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然而,在创新教育中,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转变。
教师应该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他们探索和发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教学内容的调整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
朱昌球
如果从1994年算起,创新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路程。
凭我个人的总结,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重创造技能阶段
原长沙市第九中学(现在的天心区第一中学)的《全方位创造教育实验》,虽然明确提出了“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实施创造教育”的口号,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知识教学为主,创新教育为辅”这样一种主次关系,创新教育停留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上。
二、重创造性思维阶段
创新教育的第二轮课题是《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中,虽然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但是,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还是重在“在知识教学中全面渗透创造性思维”这样一种渗透关系,创新教育局限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
三、重创新素质阶段
创新教育的第三轮课题是《中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各学科教学,都创建了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创新教育的教学程式,但是,都比较单一地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核心”实质上是拔高了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
创新教育一旦处于主导地位,势必将影响普通教育的普惠性和大众性。
四、重创新精神阶段
创新教育的第四轮课题是《创新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探索》,这轮课题虽然已经深入到了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甚至评价,但是,其教育视野还是囿于“事”上,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教育目标还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上。
五、重创新能力阶段
创新能力属于综合能力,创新教育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主要教育目标,是见“事”见“人”,顺“时”顺“势”的,新课程、新高考,需要我们明确新的课堂教学目标,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变革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总结以往的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在课堂教学上,课程开发中,课本编写里,加大综合创新、集成创新、特色创新的力度,势在必行,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