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合集下载

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辩论辩题

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辩论辩题

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辩论辩题正方,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填满桶,而是点燃火焰。

”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教育可以提供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创新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支持,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取。

比如,学习科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学习艺术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

创新往往伴随着失败和挫折,而教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尝试和改进。

正如著名企业家迪士尼曾经说过,“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很多东西,而成功往往会让我们骄傲自满。

”。

综上所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这些都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反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一定依赖于教育。

首先,创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有些人天生就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即使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比如,乔布斯就是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成功企业家,他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来自于教育,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

其次,教育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死记硬背和标准答案,而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会让学生变得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

正如爱迪生曾经说过,“学校教育会让你相信,错误答案是致命的。

”。

最后,创新往往来自于实践和经验积累。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摸索,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能力。

比如,很多成功的创新者都是通过不断的试错和实践,才获得了成功。

教育只是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真正的创新能力还是要依靠实践来培养。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一定依赖于教育。

有些人天生就具备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来培养的。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通论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通论

第25卷第4期V ol 125 N o 14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 iv ersity (H 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2006年7月Jul 12006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通论向 燕(黑龙江鸡西大学西语系,黑龙江鸡西 158100)[摘 要]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

创新教育体现的是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探索精神所施加的引导和影响;教育创新则是对教育科学本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揭示。

社会需要和科技进步是实施创新教育和推进教育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必然要求。

[关键词]创新;促进;传承;突破[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6)04-0140203[收稿日期]65[作者简介]向 燕(56),女,黑龙江省鸡西人,黑龙江省鸡西大学副教授,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不断地传承、延续和发展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积累、总结和形成的科学理论和文化成果,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教学和认知是教育的基本属性,突破和创新是教育的主旨要求。

一纵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从中看出教育不仅由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生产实践决定,还要受到自身的矛盾运动规律及继承和突破关系的影响。

如此看来,在教育历史演变进程中创新扮演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构成了活的画面。

这里的创新意味着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关于教育的非选择性的命题,即隐含在教育本质背后结构形态之中又渗透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对被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科学品质、探索精神、潜移默化地施加引导和影响的创新教育以及把教育视为一门科学,就其发展规律、组织模式、课程体系和实施途径、方法、手段等诸方面因素不断加以探究,使之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价值取向,是教育发展的客观反映,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联系。

教育与创新研究

教育与创新研究

教育与创新研究教育与创新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教育是创新的源泉,而创新则是教育的目标和动力。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创新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重点关注教育对创新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一、教育激发创新潜能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仅是指新技术的发明或商品的研发,更是一种方式和思维方式。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和探索精神。

只有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才能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育提供创新平台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以成为创新的温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场所。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备、图书馆和其他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此外,教育机构和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和项目,为他们提供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三、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包括开放性思维、多元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

开放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元化思维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寻找不同的途径,而批判性思维则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合理评估和判断。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具备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四、教育与创新研究紧密结合教育研究和创新研究的目标是相似的,都致力于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和创新方法。

教育研究可以为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而创新研究则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者之间的互动促进了教育和创新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教育与创新研究相互促进和相互依托。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过程。

创新研究则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只有加强教育与创新研究的结合,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浅议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浅议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主 学 习 的引 导者 、 学生 能力 的培养 者 、 学生创 新 意识 的激 发
者, 从而 激发 学 生 的创新 激情 。
2深 化教 学 改革 .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 的桥梁 。
() 3 创新 能 力 的培养 。 创新 能力 就 是利 用 已积 累 的知识
和经 验经 过科 学 的思维加 工和 再造 , 生新 知识 、 思想 、 产 新 新

创 新 教育 的 内容
1 新 的本质 . 创
创新 的本质 是什 么 ?创新 的本 质就 是进取 和超 越 , 就是
“ 再次 发现 ” “ 新 组合 ” 创 造前 所 未有 的事 物 。 新 作为 、重 和 创

教 育应 以学生 为 中心 , 培 养 学生 自我 生存 能力 、 应 促进 学 生 个 性 的全面 发 展 , 把这 作 为 当代 教 育 的基本 宗 旨。 并 学生 的 个 性差 异 是客 观存 在 的 , 性 差异 是创 造性 发展 的依 据 , 个 没 有 个性 难 以培 养创 造性 。因此 , 新 教育 要 以学 生为 主体 , 创 着 眼于 学 生 的全面 发展 , 视个 性发 展 , 调个 性教育 。这 重 强 种 人性化 的教 育服 务 , 就要 改变过 去那种 整齐 划一 的教育模 式, 从学 生差 异入 手 , 重 个性 , 尊 因材 施教 ( ) 新教 育观 念 。 新教 育要 求教 师 不能 满足 于传 统 2创 创
() 2 创新 思 维 的培养 。 创新 思 维就 是指 对 已知 或未 知事 物进 行 前所 未 有 的思考 过 程和 有 所创 新 的 一种 思维 能 力 。
变 。教 师应 在 继承 教育 优 良传 统 的基础 上 , 立创 新 意识 , 树 探 求创 新 学 习的方 法和 途 径 , 改变 “ 言堂 ”“ 堂灌 ” 要 一 、满 的 弊病, 形成 以学生 为 中心 的生 动活 泼 的学 习局面 , 学 生 自 做

教育与创新的关系

教育与创新的关系

教育与创新的关系教育与创新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

教育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动力,而创新则为教育注入了活力和前进的方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对二者的互动与影响进行分析。

一、教育促进创新的发展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与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习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们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另外,教育还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搭建了平台。

此外,教育还通过传承和积累知识,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支持。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其中蕴含着前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历史上的创新成果和经验教训,从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创新。

教育的积累作用使得创新不再孤立,能够与前人的成果相结合,形成更加持久和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二、创新推动教育的发展创新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引擎,它不仅赋予人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创新教育通过引入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此外,创新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和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现代教育借助科技手段,开展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使得教育更加灵活多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教育与创新的互动与影响教育与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与影响。

教育促进创新的发展,为创新提供了人才和基础;而创新则推动教育的进步,为教育带来新的需求和挑战。

二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和创新之间的互动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创新教育从属于“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从属于“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从属于“教育创新”朱昌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2010年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全方位开展“教育创新”吹响了号角,同时也给“创新教育”定了位。

从“教育创新体系”来看,其内容应包括“教育体制创新”、“教育制度创新”和“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等三大部分。

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展的全国性的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创新教育主要是“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它应是整个“教育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创新教育应从属于“教育创新”。

1、创新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大方面。

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格特征,是主体创新的内部态度与心向,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毅力三个方面。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体追求新知的内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一旦稳定化,就成为个体的精神与文化。

经验性的研究表明,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常常是不满足于现实,有强烈的批判态度;不满足于自己,有持续的超越精神;不满足于以往,有积极的反思能力;不满足于成绩,有旺盛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怕困难,有冒险献身的精神;不怕变化,有探索求真的精神;不怕挑战,有竞争合作的精神;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等。

这些品质都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重点予以关注的。

——创新情感。

创新情感是个体追求新知的内部心理体验,这种体验的不断强化,就会转化为个体的动机与理想。

经验性研究也表明,有创新情感的人常常是情感细腻丰富,外界微小的变化都能引起强烈的内心体验;人生态度乐观、豁达、宽容,能比较长时间地保持平和、松弛的心态;学习和工作态度认真、严肃,一丝不苟,有强烈的成就感,工作的条理性强;对世间的所有生命都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愿意为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而尽心尽力等,这些也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予以优先关注的。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新 的关 系 以及两者 的重要性 。

的 新学 科外 , 包 括科 学 、 术 、 还 技 哲学 、 学 、 文 艺术 、 法律 、 会实 践 等 等 , 人 类 物质财 富和 精 神 财富 社 即
的总 和 。因此综合 的智 慧构 成了 创新教 育 的主体 。 途径 之二 是兴趣 的激 发 , 孔子 日 : 知之者 不 如好之 “ 者 , 之者 不如 乐 之者 。这 句 话 告诉 我 们 , 对所 好 ” 人 学 习的知识 产生 了浓厚 的兴趣 , 才有 可能 进一 步地 击研 究 , 探索 , 击 才有利 于达 到创新 的 目的 。 刨新教


要: 创新教 育是 一种 新的教育模 式 , 教育 创新为 其提 供 基础 、 方法和 动 力。 者蚺调 :
致 , 素 质 教 育 的 核 内容 。 是
关键 词 : 创新教 育 ; 教育 创 新; 实现途 径 创新 教育 与教育 创新二者 是协 调一致l , 的 相互 工作者 在这方 面肩 负着 神圣的使 命 . 扮演 着创新 育 人的重要 角色 。因 此 , 推进 创新教 育是 各 类教育 改
生 的创 新 精神 和 实践 能 力为 重 点 , 就 有理 想 、 造 有
其三是 想象 的智 慧 , 想象 是 创 造的 基 础 , 仓造 的 是 ! I 源泉 , 了丰富的想象 , 上科 学的论断 , 有 加 才有新 的 变更 。 另外分 析和解决 问题 能 力的形成 和发 展是 想
象智慧 有效。爱 因斯 坦 说过 :想象 力 比知识 更重 “
要, 因为知 识是 有 限 的 , 想 象 力概 括 着世 界 上 的 而

道 德、 有文 化 、 有纪律 的 , 德智 体美 全面发 展的社 会

浅析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浅析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7 9 2 0 1 —0 — 1 1 7 — 8 4( 0 8) 2 0 5 0
障。本 文浅析 了教 育创新的涵义 、 内容及 目标 , 并阐述 了为实现培 养创新 型人 才这一 目标 应积极 开展 的创新教 育。
关键词 教 育 创 新
中 图分 类 号 : O G4
创新 , 为二十一 世纪 的主题 , 作 已成为 国家 、 民族 进步 的主要 标志和增强国家 、 民族综合 竞争力 的首要 因素 。国家 的创新 能力主 要体现在 理论创 新 、 度创新 、 技创新 、 识创新 和教育 创新等 制 科 知 方面。提 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的源泉是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 的基础是 知识创新 , 知识创 新 的关键 是人才 , 而人 才 的培 养离不开教 育 。因 此, 教育创 新是 国家创 新体 制 叶重 要 的组 成部 分 , 是理论 创新 、 I 它 制度创新 、 科技创 新 、 知识创 新 的前捉 , 它为各 个方 面的创新 工作 提供 知识 基础和人才保 障。 江泽 民同 志在 北京 师 范大 学一 百 周年 校庆 上 的讲话 发表 以 后, 全国掀起 了教育 创新热 。江泽民 同志指 出 : 创新 是一个 民族进 步 的灵 魂 , 是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 , 是一 个政党永葆 生机 的源 泉。当今世界 , 综合 国力 的竞 争越来越 表现为经 济实力 、 国防 实力和 民族凝 聚力 的竞争。无论就其 中哪一方面实力 的增强来说 , 教育都具有 基础性 的地 位 , 教育是 知识传播 、 应用 和创 新的主要 基 地, 也是 培养创新精 神和创新人才 的摇篮 , 无论 在培养 高素质 的劳 动者和专 门人才方面 , 还是在提高 创新能力 和提供知识 、 技术创新 成果 以及增强 民族凝 聚力方面 , 都具有独特 的重要意 义。这些论 断 不仅从 民族 、 国家 、 政党 的前途命运 的高度 阐明了创新 的极端重要 性 ,更深刻地指 出了教育创新 的本 质 ,把教育 创新科学 地定位在 “ 培养创新 精神 和创新人 才 、 提高 整个社 会的创新 能力 、 强 民族 增 凝 聚 力 ”方 面 。 教 育 创 新 的 涵 义 1 育创新的涵 义。教 育创新这一 概念 , . 教 在开展创新 教育和教 育教学 的改革中已经引起 了人们 的广泛关注。从 词义上分析 , 教育 创新 就是用 新的思 想 、 的技 术 、 的手段 使教 育得 到发展 , 新 新 相对 于教育改革来 说 , 加强调与 时俱进 的开拓与首创。教育创新是当 更 前我 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 最迫切 的呼声 , 是对 传统教育 反思 的结 果 , 是现代教育进一 步深化的体现 。 2教育创 新的必要性。首先 , . 从社会方面来 看, 教育创新是 我国 社会发展 到今天对教育 提出 的必然 要求 ,因为我们原 有 的和现 存 的教育 中存 在许 多缺 陷 ,并且这些 缺陷 已使 我们 的教 育不能 与整 个社会 的发展 情势相 吻合 ; 其次 , 从人 的全 面发展 角度来 看 , 有 原 的教育在对 人的发展上 因其基 本矛 盾的加剧 导致大量 的异化存 在 且有 向纵深发展 的趋势 , 构成 了对人性 和个性 发展 的威胁 , 背离 了 教育促进人 性构成和人 的全面发展 的宗 旨,因此教育创 新势在 必 行; 最后 , 从教 育 自身 的发展 状 况来看 , 教育 创新是 对我 国教育 现 代化的价值定 向和对世界 教育改革经 验的借 鉴与综合 ,教育创新 是教育功能上 的重新定位 ,其 实质就是 传统教育 与现代 教育 山冲 突走 向整合 的过程和结果 。

本质教育,创新的探索——威海紫光实验学校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

本质教育,创新的探索——威海紫光实验学校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

47本质教育,创新的探索——威海紫光实验学校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文 | 李凌己2017年,威海紫光实验学校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建成。

建校三年,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2018年暑假,学校第一批学生中共有288人次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其中123人次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019年,在教育部只承认29项比赛的情况下,学校 249名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其中超过97人次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2020年高考,学校64.6%的学生达到本科线,其中超过25%的学生达到一本线——三年前,这批学生中95.5%中考成绩没有达到公办高中录取线。

紫光实验学校在创造竞赛和高考升学率佳绩的同时,还成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几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Global Schools计划签约学校”之一、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第三批新样态学校”、由9所双一流高校组成的“卓越大学联盟”授予的“优秀生源基地校”等。

一所成立三年的新学校,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学校的答案是“创新”,即面对学校的“教育创新”和面对学生的“创新教育”。

理念创新:本质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视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他强调,“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

基础教育该如何落实与推进“创新”呢?我们的答案是:基础教育的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从多层次入手。

紫光实验学校首先从理念层面做好学校顶层设计——第一,从两个方面为学校定位:一是“平民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立足于为普通家庭培养精英人才、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新型教育;二是“基于未来能力的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第二,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会规划人生、能实现自我幸福的孩子;培养有爱心、有社会责任心的孩子;培养会发现问题、能协作解决问题的孩子。

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

上述情 况的普遍存在表明我国传统教 育观念根深蒂 固, 教育结 构和教 育体 制不尽合理 , 有待完善 , 教育教学评价 方式过于单一 , 旧落后 的教 学 陈 方 法 亟待 创 新 , 使 不 能 彻 底 清 除 阻 碍 教 育 改 革 创 新 的 障 碍 。 好 地 开 展 致 更 所 谓创 新 教 育 , 指 运 用 教 育 技 术 , 化 组 合 教 育 资 源 , 人 才 学 、 创新 教 育 。 就是 优 把 教育学、 创造学 、 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 结合起来 , 通过学校课 堂 二 、 育创 新 促 进 创 新 教 育 教 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 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 向。 发展创 新思维 , 培养创 新 创新教育绝不是独立单列的 专项教育 , 培养创 新素质 的任务 , 要靠 整 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 育。创 新教育 已成 为教 育改革 的核心。而教 育创 新 个教育体 系以积极 自觉的努力来承担 。从根 本上说 , 以培育创新精神 为宗 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 的观 念、 制或方法 , 进教 育发生进 步性 的 旨, 体 促 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 , 才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 , 高民族创造力 1 提 结 果 的过 程 。 教 育创 新 是 国 家 发展 的 基础 。 1 教 学 内 容 的 创 新 . 创 新 教 育 呼唤 教 育 创 新 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 明显过于 陈旧 , 利于学 生接受新 的信息 。 重 不 严 《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 教育具有培 养创造精 神和压抑创 造精神 的 阻碍 了学生在新的领域的开 拓意识和 能力。这就 要求我们在教育 内容 上, “ 双重 力量” 。好 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 培育创新 的力量 , 提升 受教育 者的创 要 把 最 新 的 科 学 研 究 成 果和 科 学 概 念 及 时 编进 教 材 , 助 学 生 建 立 一 个 发 帮 新素质 , 而不应该是对创新意识 的打压 和抑制 , 因此 , 加强创新教 育必先审 展的而不是滞后的客观世界 的概念 , 引导他们 去探 索新 的知识 , 高创新 提 视教育 自身 , 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 , 改革现 有的滞后的课程教材 、 教学方法 能力。但同时 , 要破 除对 书本 的迷信 , 反对本本 主义 , 倡独立 思考。 提 学会 及评价方式等 , 确立学生 自主学 习的地 位, 保障 创新教 育健康发 展。但十 质疑 , 探究新知 ; 要学会抽象思 维 , 利用 抽象思 维捕捉新 的创意 , 拓展思考 分可 惜 的 是 , 们 一 直 忽 略 对 教 育 进 行 经 常 性 的 反 思 和 调 节 , 一 味 追 求 的自由度 , 我 而 要打破 常规 的思维 , 培养创造性的思维 方式。

教育与创新的联系的总结

教育与创新的联系的总结

教育与创新的联系的总结教育与创新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

教育可以作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促进人们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和新的方法,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也可以很好地帮助教育领域获得发展和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响应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

从教育角度来看,创新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激励学习者动脑思考,帮助学习者把学习方式从理论转变为实践,从而形成具体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只有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学习者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走得更远。

从创新角度来看,教育是创新活动的基础,能够为教育提供新颖的思维方式,激发人们发明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投入各种创业项目,研究前沿领域,并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更多的创新教育改革,将帮助个人和社会在面对复杂环境和挑战的时候更有效地发展和进步。

总之,教育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可以为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创新可以为教育提供发展和改进的可能。

只有将教育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改善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教育与创新的联系,首先要有教育改革。

在现代教育中,要注重实际应用和多学科融合,将技术、人文与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以综合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各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将学习成果反馈到社会环境中去。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

要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使教师成为社会的传播者和航行者,对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进行传播,扶持学生创新发展。

同时,还需要改造教学环境,让创新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促进学生在创新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此外,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如创业及创新实践项目,参与到社会合作项目中去,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技能。

研究生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研究生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就是要 培养具 有为真理献 身的精神 , 具有 以继承为基础 . 以发展 为 目的 , 以培养创新 型人才为价值取 向 过研究生创新教育 ,
具 具有创新思维方 的新型教育 显而易见 , 一种观点把创新教育定位于一 种教 高度社会责任感 。 有坚忍 不拔 的奋斗精 神. 第 育的根本性转变 。 是从 客观的角度 , 从教育 的理论视角对创 新 式和具有鲜 明的创造性行 为个性特 征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教 主要 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 教育的探 索。第二种观点把创 新教育定 位于一种教育理论 流 育有着 不 同于传统教育 的不 同特征 ,
生教育创新工程” 把创新教育 当作 目前研究 生教 育改革 的重 向 、 . 根本性变革 、 新质的理论 以及操 作层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提
才 较 较 要 方 面 。 与此 同 时 实 施 研 究 生 创 新 教 育 需 要 大 力 推进 研 究 生 炼 , 能 较 为 准确 、 为 全 面 、 为 充 分 地 反 映 出 创 新 教 育 的
教育创新 . 推动教育观念 、 教育体 制 、 育方法 、 教 教育方式 的改 实 质 。
革 。创 新 教 育 与 教 育 创 新 相 辅 相 成 , 互 促 进 , 能 促 进 研 究 相 才
创 新教 育的价值取 向是 它 的发展性 , 即创新 教育 是一种 发展性教育 , 持续 不断的教育革新 。 是 创新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研 究生创新教 育与教 育创新
武汉理工大学 张 开 鹏
摘要 : 通过分析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质、 特征和制约因素, 提出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与内容. 即推动教
育思 想和 观 念 、 制 、 式 、 机 方 手段 、 理 目标 、 程 设 计 、 维模 式和 环 境 的 创 新 。 管 课 思

听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讲座学习笔记及感悟

听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讲座学习笔记及感悟

听“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讲座学习笔记及感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涂艳国教授给我们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讲座。

讲座分:创新国家、教育问题、素质教育、教育创新四个方面给我们进行分享,受益匪浅。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经济转型,这个阶段我们的成就是巨大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部分地区人均经济总量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大而不强!我国虽然已是经济大国,还不是经济强国。

我国的发展路径是速度优先型赶超战略,经济发展呈现出“规模大、人均低,消耗高、技术低,积累高、消费低”的阶段性特点,不平衡、不均衡、不持续、不经济的粗放特征非常明显,在诸多方面显示出“大而不强”。

我国“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技实力较之美国等先进国家还有差距,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技创新的后续力量靠教育,中国教育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方面很有效,使得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比较高。

用统计学的语言叫做“均值”较高,意思是“平均水平”较高。

这是指同一学习阶段的横向比较而言,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

这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优势,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记得我加外甥,因为他妈妈要到美国交流,因此也要在美国上半年的初一,他当到班上,那些学生就过来询问是哪个国家的?当听到是来自中国,美国学生都异口同声说:你是中国学生,那么你的数学不用学了,一定很棒!事实证明,我外甥在那里的数学就是最棒的,他的数学在那个学校直接可以修初三的课程。

再以2009年和2012年上海参与的PISA测验PISA测验为例,非常有说服力。

所谓PISA测验是在15岁的中学生中3年一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

什么是创新教育,为什么它很重要?

什么是创新教育,为什么它很重要?

什么是创新教育,为什么它很重要?创新教育正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呢?本文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此做出解答。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教育新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启发思想、激发潜能和培养创新意识等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创新教育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自由发挥空间,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创新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这样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人生规划都非常有帮助。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将创新视为一种能力和意识,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构思和实践出新的解决方案。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教育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

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三、创新教育的实践方法1. 建立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注重发扬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通过建立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主、自学、自助的感觉,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实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倡导跨学科、跨专业融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科技、艺术等多种手段,将不同学科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跨界别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创新科技的运用创新教育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接触新兴科技和工具,用现代科技手段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教育与创新的演讲稿

教育与创新的演讲稿

教育与创新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教育与创新的话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创新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育与创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教育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不仅仅是指科技创新,还包括思维方式、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

创新需要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尝试新的事物,敢于面对失败。

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教育与创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而创新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枯燥乏味的,没有教育的创新是盲目的。

我们需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与创新的融合,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创新教育,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教育创新青岛太平路小学苏婷在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合作意识将会增强,人们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实惠,一方面要参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

其实质是民族素质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日本提出要培养21世纪世界通用的日本人。

新加坡教育部在颁给校长委任状上定的一段话是:“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

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

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和更有用的公民。

”走教育创新之路,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前准备、铺设轨道的战略举措,也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课题和任务。

而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

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

因此,全面提高我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它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可以解决问题。

然而,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以往社会大有不同。

教学创新与教育创新心得体会5篇

教学创新与教育创新心得体会5篇

教学创新与教育创新心得体会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教学创新与教育创新心得体会5篇写心得体会是心灵之旅的导航,是在文字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动力,每篇心得都是情感智慧的舞台,演绎着我们内心世界的深邃变化,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学创新与教育创新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姜玉波创新是一个广泛的范畴。

其内涵和本质特征大概有五个方面:(1)创新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2)创新是运用知识或相关的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物的过程;(3)创新是对一个组织或相关环境变化的接受;(4)创新是指相关使用部门认定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新的实践或新的创造物;(5)创新是产生新思想到行动的过程。

创新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怎样进行创新活动。

其中,包括创新本质、创新目标、创新方法、创新评价等。

教育学生如何根据这些原则进行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就是人们根据“创新”的基本原理,遵循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出许多弊端和局限性,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使教育得以更新和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当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准确的理解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之间关系,推动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进行。

1、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比较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并非“创新”与“教育”两个字眼的前后颠倒,更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截然不同的概念。

创新教育是针对守成教育、接受教育或传统教育提出的,正像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一样,是着眼于教育目标层面的教育。

创新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创新教育是指把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

它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而教育创新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教育改革相近,但相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更强调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

教育创新主要是指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它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战线的长期任务2、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基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重守成轻创新,形成了我们的一种社会遗传。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处充满了创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教育发展固有的滞后性和难以缓解的考试压力,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把创新性培养目标明确地提出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提高,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彻底改革。

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新理念,冲击了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这必将直接引发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次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和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学术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这将极大地冲击师道尊严的旧传统,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时代。

第三包括创造教育在内的创新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加速我国教育相应的创新。

相对于应试教育倾向提出的素质教育可以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创新,而相对于守成教育特性提出的创新教育则可以称之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次教育创新。

如果说第一次教育创新确立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那么第二次教育创新就能够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并成为真正的“兴国教育”3、教育创新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通过不断的改革,已取得巨大的成就。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是:传统的教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育观念落后,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模式单一,有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导致我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不多,人才培养上的平而不尖状况,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上的发展。

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重视,教育实践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呈现出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苛严管束式等几个明显特征,在片面地高度强化传承功能的同时,构成对创新的阻滞和压抑。

注入式的特点是教师主宰,大量注入,学生被动地接受。

它对“创新”的阻滞作用非常明显:一是长期的被动状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二是一味地注入,反复强化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却因没有得到开发训练而趋于萎缩。

教条式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

教条式的危害一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动辄得咎,畏首畏尾。

二是在远离生活实际、略去知识生产过程的情况下,学生们面对的是一堆僵硬的条条,由此无可避免地引发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消解了学生追求知识的激情。

单向纵深式集中力量“深挖洞”,求深求难,重纵向深入、轻横向发散,满足于单一方式、单一角度的正确而不思变换。

它对创新素质的负面影响,一是使学习背景狭窄化,二是忽视发散性思维训练,因而不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流畅性和变通性,不利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理性泛化式重逻辑、轻直觉,重理性、轻感受。

理性被片面强调和过分泛化,则可能造成对悟性、直觉和灵感的抑制,对培育创新思维不利。

苛严管束式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

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时间、空间大部分被强制性的“苦学”所占领。

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做事、游戏的余地。

4、教育创新的目标与实施。

(1)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性人才的前提。

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说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但二者并不是并列的,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

因此,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的,也即以“知识为中心”。

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教育从一次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已经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已把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能力上,因此,我们也必须确定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观。

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

传统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的。

这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固然有利于在班级教学中对学生大量传授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教学进行改革。

而活动教学体现了这一改革趋势,它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因为活动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力和丰富个性,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建立必选与自选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学校的教材建设总是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必须拓展课程结构,建立必选与自选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一是教学内容的背景化。

教材要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宽。

二是教学内容的过程化。

要注意在介绍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是教学内容的新颖化。

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四是教学内容的应用化。

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应用价值。

(3)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等。

2)开放性原则。

创新性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二是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三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四是教学结果不能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结论和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等。

3)过程性原则。

即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的简单做法,把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引导学生探索上来。

4)挑战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三个挑战:一是要提倡学生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提倡学生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等。

5)差异性原则。

学生具有差异性和个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总体而言,创新教育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只有教育创新才能把创新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落到实处,教育创新作为创新教育的载体必将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