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4单元 第10课 第1框 市场配置资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第10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性作用的经济。
ppt课件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不能 没有,并非“画蛇添足”,而恰 恰相反,是“画龙点睛”,就是 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江泽民
ppt课件
材料1:2000年全 社会固定资本投放总 额比情况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ppt课件
忆一忆: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优点有
哪些?
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 的手段.
通过价格的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 实现资源配置。
推动科技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 利用。
ppt课件
ppt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ppt课件
想一想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需要国家 宏观调控
ppt课件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 不足;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 富裕目标的要求
ppt课件
1993年,我国“万燕”VCD首先上市,当时 每台售价在2700元左右,每台利润高达800— 1000元。
②实现共同富裕为 ———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思考: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ppt课件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和人民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先富 带动 后富 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先富是共富的必由之路 共富是先富的最终目的
特征之二——以共同富裕 为根本目标
课堂新坐标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0课第1框

(2)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 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 值观念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 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比较系统全 面,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特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则比较抽象概 括,具有高度凝练性、简洁性的特点。
当
堂
即
知
时
识
(j
点
ís
一
h
í)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达 标 学
业
第一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x
知
u
识
éHale Waihona Puke 点y二è)
分
层
测
评
第一页,共34页。
学习目标
核心速览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
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
1.知道思想道德 建设的地位,学 会分析道德模 范的作用。 2.把握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的内容、重要 性。 3.掌握如何全面 提高公民道德 素质。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 主义荣辱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 接。其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1)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上学期课时授课计划第四单元第十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教版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上学期课时授课计划第四单元第十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Ⅰ部分教材分析一、本课地位本框选自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中的第四单元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第二框。
从理论上说,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为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内容上说,本框内容是《经济生活》第一模块的落脚点。
我国的任何经济生活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具有缺陷和不足,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并为我国的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体制保障;从作用上说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认识公有制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的能力与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三、学情分析:本框理论性较强,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
面对的是高一年的学生,从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经过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所以讲课时要尽量直观,避免一些深奥的概念,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应学会如何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记忆接受式的学习向理解领悟式的学习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本框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高中政治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10课第1框

设疑激趣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江苏省试点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农村“五保”对
象、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人员等15类人员不需提供特殊身份证
明和经济困难证明,可直接获得法律援助。这样做
设疑激趣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①原因: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 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 是诉讼法中规定的 ___回__避___制度。 ②作用:该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 ___公__正___审理,消除当事人的 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思想政治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2.寻求法律援助 (1)内容:在 ____民__事__和__行__政____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 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 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2)主体: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在 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 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 __法__律__援__助__机__构__ 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同步提升
提示:①聘请律师行使了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②保留上诉权利, 说明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10课 第1框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小康社会时间表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导学线索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主干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居民收
入倍增,既要做大 “ 蛋糕 ” 又要分好 “ 蛋糕 ” ,选项①②正 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
(2) 近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3% ,城乡居
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 8.8%和 9.9% ,翻一番的目标是可 行的。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 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1)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规定。要实行 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凡不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 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 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 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 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 失信可耻的氛围。
(2)市场运行如果没有“游戏规则”,就会处于 无序、混乱状态,市场机制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 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的保障。
(3)如市场上的假酒、假药、劣质食品。之所以 存在这些现象,是因为:①制假售假能带来巨大利润; ②生产者、经营者法治意识淡薄;③地方和部门保护主 义作祟;④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思维提升] 辨一辨: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又是法治经济。 提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 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又需要靠法制来维护。 三、市场失灵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市场难以完全解 决,有些物品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思维提升] 辨一辨: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市场调 节的盲目性。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3.影响:(1)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 率低下、资源浪费。(2)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 和混乱。(3)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 严重的两极分化。 提示:市场调节的弊端是其自身固有的,靠其自身也无 法克服和解决,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
3.市场调节 (1)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 济就是市场经济。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关系的 变化,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 全社会的配置。 提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三种手段。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4-10-1市场配置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回答本题的关
键是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不同点。①是针对总体小康
而言,而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故排除①,②③④是对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正确理解。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 B
【练习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指
知识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
远景。 (2)知道总体小康的不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平衡的。
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热爱 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
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
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 城乡差距明显减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1)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指针。 (2)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 会生产力。 (3)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重
要目标。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加强
制度建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第十课 第一框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情景导入]
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市场配置资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市场配置资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市场配置资源逻辑脉络:资源配置体制: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宏观调控。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际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知识结构:本单元从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活动,更加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地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认同我国的发展理念;认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认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科学精神: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缺点;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客观评价对外开放。
法治意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在对外开放中,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积极参与对外开放活动。
以“规范市场秩序”为议题,探究良好的市场秩序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手段。
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议题,探究新时代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
2.解析与论证: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作用。
3.预测与选择:理解完善市场秩序的要求。
4.辨析与评价: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材料,理解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后果。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弊端,正确认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2.法治精神: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法律法规引导,良好市场秩序需要规则和法律来维护。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第10课:《市场配置资源》课件 新人教必修1

教学原则和方法
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本框题的教学内容,从高一学生生理 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在本框题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教学原则和 方法: 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在组织课堂教学、落 实教学内容时,能密切结合和联系当前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 一些具体的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 解和运用。 2,教学方法。①本课教学内容中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 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等,适宜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讲授、点拨,突破重点、难点。②一些现 实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等,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积极性。③另外,教材在讲述每个知识点时,都是按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 顺序,所以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这一特点,将情景材料与问题 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十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55.doc

学案2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坚持新发展理念1.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试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
( ) 提示F。
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内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请思考:如何坚持协调发展?提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措施(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请思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探究点一坚持新发展理念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材料一2012~2017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
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中政治 491 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有序性是现代市场的特征之一。下列起到维护市场秩序作用的是 ( )。
削弱,效益不高,政府管得太多,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经济的健
康发展,不利于改革深入进行。 (2) 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得不到保护,企业生产无序,假冒伪劣产 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污染社会风气,导致经济活动无法正常进 行。
(3)不遵守市场规则的现象很多,如“三鹿奶粉”事件等。
3.教材P80“探究问题”
提示: (1) 如果缺乏必要的信用制度,势必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为维护我国和谐、稳定、健康的互联网社会,打造安全、诚信的 网络交易环境,共建综合力日益强劲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2011 中国诚信网络峰会于3月12日在杭州召开。本次峰会的召开,将开 启互联网“诚信教育”的先河。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
育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提示:(1) 市场经济的运行要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交 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原则。诚实守信是现代
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认识到必须加强诚信
教育是正确的。 (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以 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 本之策。题目观点只看到加强诚信教育的作用,忽视法律、道德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前三个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 三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介绍了我国经济活动中有关交换、消 费、生产、分配的基本内容。如果说前三个单元介绍的是我国 经济生活的具体内容,那么第四单元介绍的就是经济生活的背 景与舞台,即从资源配置体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国际经济 发展趋势等角度,全面介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是在什 么样的舞台上展现自己风采的。
高中政治 第4单元 第9课 第1框 市场配置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政治教案

《市场配置资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明确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市场调节的优点;理解规X市场秩序和建立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措施;体会并能区分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看问题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外卖订餐看市场配置资源,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学习课本知识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优缺点及理解规X市场秩序和建立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措施,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看问题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资源的有限性有明确的认识,树立起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过学习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使学生明确市场竞争的常态和科技进步重要性,体会到重视自身素质提升的使命感;通过剖析规X市场秩序和建立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措施能够自觉树立市场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规X市场秩序和建立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措施2. 教学难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三、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分笔记本的经济学思考:笔记本数量有限: -------资源〔人、财、物〕是有限的同学们都想得到:--------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如何分发笔记本:----------对资源进行配置随机分配抽签法;先到先得排队法老师指定计划法--------------------- 指令----计划经济价高者得拍卖法----------- 竞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方式课堂表现优先法导入本课-------学习新课:一、市场调节〔一〕合理配置资源1、必要性:需求多样性、无限性VS资源有限性——需要合理配置资源那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有哪些?让学生阅读课本79页之后回答2、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计划经济;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那么是市场经济。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之《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课件 新人教必修1

市场对它们能否起调节作用?
国
家
毒
消
品
防
国
防 设
枪
施
支
二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有些行业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
如: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国防、治安、 消防等公共物品生产的行业和部门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 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结论一: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结论二: 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
国家宏观调控
+ (优化资源配置) (克服市场缺陷)
(基础)
(3)滞后性—— 原因: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
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 节有一定的时间差;
后果: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表现: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
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 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 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
市场调节局限性的后果:
一 哄 而 下
(2)盲目性—— 原因: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分散的,各自独
立,不能全面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 后果: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表现: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
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 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
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七) 市场配置资源
A组学业水平层次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人类必须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组合的原因是( )
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②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③配置资源的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④为了解决资源的短缺和人类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由于资源有限,需求无限,因此需要合理配置资源,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是原因。
【答案】 D
2.《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指出,要优化资源配置,让城镇化成为新经济增长极。
下列属于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的是( )
①价格机制②竞争机制③供求机制④监管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实现的,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不选。
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 A
3.从经济学角度看,漫画《平安无事》中的假冒伪劣产品( )
平安无事
A.只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忽视了商品的价值
B.片面强调了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违背了市场交易中的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D.符合自愿、平等的市场交易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对假冒伪劣商品现象的认识。
假冒伪劣商品损害了消费者及其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是违背市场交易规则的行为,故本题应选C。
【答案】 C
4.目前我国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标准数千项,制定了《食品卫生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11部法律22部法规,基本建立了食品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认证认可体系。
这些措施有利于( )
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②优化外贸结构③维护中国产品的信誉④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分析,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D
5.要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 )
A.完全依靠市场调节
B.取消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C.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D.加强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引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依据教材论述可知,D正确。
【答案】 D
6.漫画中两条害虫之间的对话讽刺了那些制假售假者坑害农民的行为。
这些企业的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__________的弱点。
( )
A.自发性B.盲目性
C.滞后性D.灵活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漫画信息的能力,制假售假坑害农民的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故应选A。
B、C、D排除。
【答案】 A
7.一直以来,养蜂采蜜被视为“甜蜜的事业”。
然而,有消息称,造假已成为蜂蜜行业潜规则。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此事再度引发人们对蜂蜜质量的质疑和忧虑。
这启示我们( )
A.企业要以社会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诚信经营
B.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
C.要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D.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解析】企业的根本出发点是追求经济效益,A错误;题目问的是“启示我们”,应着重从“怎么办”的角度回答,B是蜂蜜行业存在造假现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蜂蜜造假启示我们,要注重诚信经营,加强市场监管,C符合题意;D强调了国有经济的作用,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8.食品安全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良商家的黑心,加之监管缺失,正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说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②要提高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意识③必须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③中“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的说法错误,不选;①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②④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都符合题意,均入选,应选C项。
【答案】 C
9.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出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有些地方酝酿水价上调方案。
而水价上涨,使一些商家从中看到了无限商机,纷纷研发生产节水型器具,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
(1)你如何评价水价上调现象?
(2)你如何评价生产节水型器具的商家?
【答案】(1)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自发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适当提高水价,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产节水型器具的商家通过把握市场需求,研发生产节水型器具,既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满足了市场需求,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B组高考水平层次
10.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
这是因为( )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使经济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②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③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④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优点。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所以②观点错误,故选A。
【答案】 A
11.口岸均价为17元的进口红酒,在国内零售市场上平均价格高达562元,进口红酒批发价约为口岸价的20倍,零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7.5倍,零售均价是批发均价的1.8倍,从“地板价”涨到“天花板价”。
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 )
①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政府协调经营者的利益分配④国家制定商品价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表现,这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良好的信用制度,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答案】 A
12.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 ( )
A.价格涨跌→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不择手段、两极分化
B.利益驱动→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经济波动
C.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欺行霸市、分配不公
D.信息不灵→一哄而上→可能导致供求失衡、资源浪费
【解析】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生产者往往会一哄而上,这会导致供求失衡、商品价格下降,造成资源浪费。
A、C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B为滞后性表现。
【答案】 D
13.漫画《脱节》说明( )
脱节
①广告能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生产者应重视产品的使用价值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脱节》讽刺一些厂家的产品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这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同时也揭示出诚信的重要性。
因此,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B
14.随着天气的变冷,煤炭日益成为紧俏品。
煤炭既是市场中的商品,又属于公共资源中的国资品。
在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个别煤矿主不顾政府的三令五申,私自开采,瞒报煤矿事故,挥霍浪费国家公共资源,迅速积累个人财富。
国家在关闭非法煤矿、打击“官煤勾结”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对公民宣传节约和保护公共资源的意识,尤其是要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实现公共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从经济生活角度,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国家应该如何规范煤炭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从“国家”的角度组织答案,同时又要对材料进行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如煤炭既是“商品”又是“国资品”,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瞒报煤矿事故”既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缺陷,又需要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答案】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
国家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凭借政治权力尽可能地保障煤炭安全生产。
②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③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国家应该健全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规范市场行为。
④国家应该引导公民树立绿色消费的消费观,科学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