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变差动保护CT极性的讨论

合集下载

变压器差动保护CT接线方式的探讨 (

变压器差动保护CT接线方式的探讨 (

变压器差动保护CT接线方式的探讨(2007-06-04 21:00:30)分类:学术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电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和数字式变压器差动保护CT接线方式问题的讨论,分析了各种型式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不同的测量原理及其对单相接地故障灵敏度的差异。

关键词:CT接线;变压器差动保护;讨论近年来,计算机和数字处理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应用,基于微处理器的数字式保护装置已经成为各个保护制造厂家的主导产品。

微机型装置所带来的绝不只是在元件品质和工艺水平上的进步,而且还使得许多新颖和完善的保护原理应用于实践成为可能。

这一点可以从如下对各种型式变压器差动保护CT接线方式的讨论中得到印证。

1一次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的分析某电厂启动备用变压器采用全星形接线(Y0/Y/Y)方式,22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侧双绕组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

该变压器配置集成电路差动保护装置,由于变压器各侧电流同相位,无需相位补偿,所以变压器三侧的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均为星形。

该变压器在投运初期,曾发生高压侧区外单相接地故障时差动保护误动事故。

经过对录波数据和事故过程的分析,误动原因是: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在电网发生任何接地故障时,将成为零序故障分量的通路,在变压器零序励磁电抗中产生汲出电流[1]。

这一电流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最大可以达到0.46倍变压器额定电流。

因为该启备变低压侧是不接地系统,无零序电流通路,所以此零序故障电流仅能在高压侧存在。

当变压器三侧差动保护的CT二次电流回路都接成星形时,高压侧的零序电流便全部成为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其数值达到差动保护的动作值就会造成误动。

2电磁式保护的测量原理及其对CT接线要求电磁式变压器差动继电器,无论是带制动绕组的BCH-1型还是带短路线圈的BCH-2型,都是根据中间变流器铁芯“磁通平衡”原理测量变压器各侧电流差值的,并且采用中间速饱和变流器来防止变压器励磁涌流导致的差动保护误动[1]。

浅议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浅议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浅议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成因及解决办法摘要:介绍了主变差动保护原理,从新建变电站、运行中变电站、改造变电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分析了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差动保护主变压器成因对策由于各种类型的差动继电器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所以广泛地应用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上,但由于某些原因将会导致差动保护在外部故障时误动,在内部故障时拒动或灵敏度降低,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分析主变差动保护误动成因,探讨解决措施,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力措施。

1.主变差动保护原理简介主变差动保护一般包括:差动速断保护、比率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不管哪种保护功能的差动保护,其差动电流都是通过主变各侧电流的矢量和得到。

1.1比率差动的原理及动作特性(见图1)。

比率差动动作特性方程:式中:Iqd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Id为差动电流动作值,I1、I2的矢量和;Izd为制动电流、K为比率制动系数;Ie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即:当IzdIe时,比率差动有较大的制动作用。

1.2差动速断的作用差动速断是在较严重的区内故障情况下,快速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切除故障点。

2.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下面按新建变电站、运行中变电站、改造变电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这种分类方法并不是绝对相互区别,只是为了便于同行在分析问题时优先考虑现实问题。

2.1新建变电站主变差动误动作原因分析新建变电站的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在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但这种情况的误动作绝大多数在主变投运带负荷试运行的72小时就会被发现。

根据现场经验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定值的不合理造成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值选择不正确造成误动作差动速断是取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和最大运行方式下穿越性故障引起的不平衡电流两者中的较大者。

定值计算部门往往根据运行经验将差动速断定值取为5~6Ie。

这样,就会造成主变在空载合闸时出现误跳闸。

浅谈CT极性错误对主变差动保护的影响

浅谈CT极性错误对主变差动保护的影响

浅谈CT极性错误对主变差动保护的影响摘要:CT极性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正确性,本文通过一起主变差动保护异常实例,结合主变高、低压侧电流向量图的分析,得出问题原因,进而提出CT极性错误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最后,针对此安全生产运行中的隐患,提出主变投运前必须进行带负荷测试,并指出应从哪些方面对测试数据进行判断及分析。

关键词:CT极性;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0引言变压器差动保护按照有关的规定在保护投运前要严格检查输入保护装置的电流互感器的相序和极性,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

但在电力生产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场经常有接错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接线,导致相序和极性错误的情况发生,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异常或误动。

本文结合一起因CT极性错误引起主变“差流越限”频繁告警的实例,通过分析、查找原因,判断为CT极性接反引起,进而提出主变投运前带负荷测试的重要性。

1差动保护异常实例分析1.1问题简述某变35kV 1号主变技改完成投产后,差动保护装置一直发“差流越限告警”信号,Id达到0.47A,由于此变压器目前只带部分负荷,还未达到额定电流值,在负荷达到一定水平时,可能导致比率差动误动,影响主变正常运行及片区供电质量。

为消除差动保护误动风险,进而对主变高低压侧电流相位进行测量、分析,发现主变低压侧CT极性接反。

1.2 差动保护采样值分析现场保护装置实际采样如下图所示:图1:现场保护装置高、低侧实际采样由图1可看出,主变高压侧ABC三相电流三相采样幅值大小相近,相位互差120度。

低压侧ABC三相电流也应呈现幅值大小相近,相位互差120度的情况,同时低压侧I2a相位超前高压侧A相电流I1a电流相位205度,I2b相位超前高压侧B相电流I1b电流相位223度,I2c相位超前高压侧C相电流I1c电流相位212度,#1主变差动保护装置显示电流向量图如下:图2:实测高低压侧电流向量图1.3 CT极性分析35kV 1号主变接线形式为Y/△-11型,该接线形式的变压器,高低侧CT极性端均安装在靠母线侧,二次电流从s1端子引出进保护装置时,△侧电流相位超前Y侧电流相位角度30度。

在实际工作中主变差动保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主变差动保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主变差动保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它的工作情况的好坏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关系极大。

要想使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或在变压器外部故障时,差动保护可靠不动,区内故障时差动保护正确动作,在现场实际工作中,以下现场中作中应特别关注。

标签:差动保护;变压器;问题一、差动保护CT接线方式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接线方式有四种,选CT变比时每侧就有两种;一种是星型接线,一种是三角型接线。

如果用第一种接线方式接,对两卷变压器来说,高压侧CT接成星型,低压侧接成三角型。

对三卷变压器来说,高中低三侧CT中有两侧的CT接成星型,只有一侧接成三角型,接线较为简单。

这种接线方式在非微机保护中广泛应用。

而在微机保护中目前普遍采用高中低各侧CT星型接线,补偿通过微机保护进行。

当然无论采用那种接线方式,效果都一样,为使差动保护不致因CT接线错误造成保护误动,最好选其中一种接线做为典型设计,避免在现场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对设备不熟悉造成的事故。

二、差动保护动作电流能否躲过励磁涌流我公司所属XXX变电站新投运时,发现主变低压侧断路器合闸时,出现合闸瞬间就跳闸,经多次操作仍出现此情况。

在认真检查变压器后,断路器还出现一合闸即跳闸的现象,后对变压器进行分析,是由于励磁涌流的影响,微机差动保护软件设置不合理,引起保护误动,致使断路器无法合闸,经过厂家修改程序,故障消除。

1 励滋涌流对变压器切除外部故障后进行空载合闸,电压突然恢复的过程中,变压器可能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其数值可达额定电流的6~8倍,将这个电流称之为励磁涌流。

产生励磁涌流的原因是变压器铁芯的严重饱和和励磁阻抗的大幅度降低。

2 励磁涌流的特点励磁涌流数值很大,可达额定电流的6~8倍。

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及高次谐波分量,其波形偏向时间轴一侧。

励磁涌流具有衰减特性,开始部分衰减得很快,一般经过0.5~1s后,其值通常不超过0.25~0.5倍的额定电流,对于大容量变压器,其全部衰减时间可能达到几十秒。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手表回收摘要:母线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元件之一,母线一旦故障,接在母线上的所有电气设备都要停电,从而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母线保护方式。

本文主要针对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进行分析。

为双母线接线,如主接线二次母线差动回路的接线时,必须有相应的开关,母线差动保护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母线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开关电路元件母线过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开关。

另一种方法是手动切换到相应的母线差动电路开关元件母线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过程。

切换,以确保在正常操作期间,接收基回路差动电流接近零[1]。

1 220kV的母线差动保护当220kV总线耦合器开关,开关220kV或110kV旁路工作母线,备用总线或110kV母线,备用母线分成不同期的独立系统时,母差保护应停用;当利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对母线电气设备零升压或用电源开关向空母线冲击合闸时,母线差动保护应停用;母线差动保护交流电流回路的操作应该是短期的,母线差动电路的工作或检查应停用母线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失灵时,应停用。

新的线路在进行第一次送电前要注意停用母差保护。

快速阻抗母差保护动作,有以下几个特点:1)双总线并行运行,一组总线上的故障,在任何情况下,有选择性的保护。

2)双总线并行运行,两组母线连续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能相继跳开两条母线上所有连接开关。

3)双总线并行操作可以自动适应的总线连接元素的位置,保护误动的变化过程中的变化,不会造成的电流互感器开放。

4)充电合闸保护改正总线上的故障,考虑安装一个专门的母线充电保护。

5)交换总线故障保护的过程中,可以纠正行动。

6)适应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不一致[2]。

2 220kV变电站母线差动保护的CT极性(1)单母线完全差动保护。

母线完全差动保护是母线连接元件的所有访问的差分电路中,与母线连接的每个元件上都装有变比相同的电流互感器,按环流法原理将其连接起来。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手表回收摘要:母线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元件之一,母线一旦故障,接在母线上的所有电气设备都要停电,从而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母线保护方式。

本文主要针对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进行分析。

为双母线接线,如主接线二次母线差动回路的接线时,必须有相应的开关,母线差动保护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母线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开关电路元件母线过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开关。

另一种方法是手动切换到相应的母线差动电路开关元件母线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过程。

切换,以确保在正常操作期间,接收基回路差动电流接近零[1]。

1 220kV的母线差动保护当220kV总线耦合器开关,开关220kV或110kV旁路工作母线,备用总线或110kV母线,备用母线分成不同期的独立系统时,母差保护应停用;当利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对母线电气设备零升压或用电源开关向空母线冲击合闸时,母线差动保护应停用;母线差动保护交流电流回路的操作应该是短期的,母线差动电路的工作或检查应停用母线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失灵时,应停用。

新的线路在进行第一次送电前要注意停用母差保护。

快速阻抗母差保护动作,有以下几个特点:1)双总线并行运行,一组总线上的故障,在任何情况下,有选择性的保护。

2)双总线并行运行,两组母线连续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能相继跳开两条母线上所有连接开关。

3)双总线并行操作可以自动适应的总线连接元素的位置,保护误动的变化过程中的变化,不会造成的电流互感器开放。

4)充电合闸保护改正总线上的故障,考虑安装一个专门的母线充电保护。

5)交换总线故障保护的过程中,可以纠正行动。

6)适应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不一致[2]。

2 220kV变电站母线差动保护的CT极性(1)单母线完全差动保护。

母线完全差动保护是母线连接元件的所有访问的差分电路中,与母线连接的每个元件上都装有变比相同的电流互感器,按环流法原理将其连接起来。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

X3端子
UG2A UG2B UG2C
11a 10a 10b
IGTC
3a 2a 1a
3b 2b 1b
UG1C
10b IAT2A
IGTB
励磁变
UG10 UG10N
X4端子
UG20 UG20N
8a 8b
IGTA
9a X4端子 9b IE2C 6a 5a 4a 6b X12端子 IE2B 5b 4b X11端子
现场CT极性及变压器差动校正
2004.04
主要内容
一.CT极性接法介绍
二.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CT极性接法共识
1、外部CT为Y接 2、相位校正由装置内部完成 3、发电机差动0º 接线 4、变压器差动180º 接线
CT极性接法介绍 1、接入变压器保护装置的CT以母线侧为极性端,
也可以理解为远离变压器为极性端。 2、接入发电机保护装置的CT以电流的流向为极性 端。 3、上述极性的正确与否将影响方向保护的动作范 围?比如:变压器方向指向变压器还是系统,发 电机的功率测量、阻抗保护、匝间保护等。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ic
IA
I A (I A I B ) I ) I (I
B B C
I ) (I IC C A
3 3 3
ib
IB
除以√3是因为相电流转换为线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Y/Δ-1接线推导方法 IC ic
为使差动电流为零,由于差动值是 相量相加,所以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一:幅值为零 二:幅值相等,方向相反
X12端子
11a 10a 10b 11b 9a 9b

CT极性问题探讨

CT极性问题探讨

CT极性问题探讨
近来由于验收工作的增加,对CT的极性问题也关注多了一点,以下是一点心得:
我们在考虑CT绕组极性接法时,都是假设被保护对象故障后,其电流的走向(一次电流),然后确定其二次电流的走向。

如图所示:高压侧CT一次极性端P1在母线侧,P2在主变侧。

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其一次电流从P1流向P2,规定这个方向为正方向,而对于保护来讲,其二次电流正方向为A1流向N1。

1、主变差动保护、后备保护用的CT极性接法是:CT一次极性端P1在母线侧,P2在主变侧时,CT绕
组采用正极性接法;反之则采用反极性接法。

2、主变测量、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法与变压器差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法一样。

3、线路电流互感器用于线路保护、测量、计量、录波时的极性接法是:CT极性端P1在母线侧,P2 在线路侧时,CT绕组极性采用正极性接法;当CT极性端P1 在线路侧,P2在母线侧时,CT绕组极性采
用反极性接法。

4、线路电流互感器用于母差保护时,要求所有母差CT绕组极性接法统一,即全部正极性接法或者全部反
极性接法。

关于主变差动保护CT极性的讨论

关于主变差动保护CT极性的讨论

关于主变差动保护CT极性的讨论摘要:主变压器作为电站的输变电设备,是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差动保护为变压器主保护,在电站变压器投入正式运行之前,调度要求必须对差动保护CT极性进行校验,确保其极性正确后才能投入使用。

如果其极性得不到正确校验,在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如果变压器内部有故障,差动保护拒动,可能会导致变压器烧毁事故发生,同时可能会对电网造成巨大危害,甚至会导致局部电网崩溃。

本文介绍了如何简单实用的分析CT极性,探讨了在现场常用的判断CT极性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主变压器;差动保护;CT极性在我们进行现场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主变送电过程中,由于差动CT 极性有误而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事情经常发生。

不光是对差动保护CT的极性,凡是牵扯到方向的保护尤其是主变的接地零序保护都要注意CT的极性。

所以有必要把有关CT极性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再强调一下。

1 、如何简单实用的分析CT极性单相CT一次侧输入端子一般按习惯标记为“L1”、“L2”;二次侧输出端子标记为“K1”、“K2”。

按照减极性原则确定的同名端一般是L1和K1(同名端端子上会加*号标示)。

同名端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们电势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一次L1端为高电势时,它的同名端也处在高电势。

即一次侧电流从L1流入,二次侧电流相应从K1流出。

从工程上你可以直接理解为它们电位“相同”(当然这个“相同”是指它们在各自所处的那一侧里电位的高低是相同的,不是指数值相同)。

以下图为例,高压侧CT1一次L1端子接母线侧,L2端子接变压器侧,电流由L1流向L2,作为负荷L1的电位要高于L2电位。

K1是L1的同名端,所以在二次,K1是高电位,K2低电位。

对CT二次输出应该看作一个电流源,(从工程角度出发,你就认为它是个电池就行。

对电池而言,其内部电流流向,肯定是从低电位(负端)流向高电位(正端)。

所以CT二次电流的流向是从K1流出,K2流回。

对主变低压侧CT2来说,正常负荷电流从L2流入L1流出,L1是低电位;那么相对应的K1也是低电位,所以CT2的2次侧电流从K2流出,K1流回。

浅谈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分析

浅谈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分析

浅谈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的扩大,影响变压器正常运行的事故常常发生,例如区外故障、CT开路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变压器区外故障误动具有重要意义。

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它们和二次测量仪表一起,时刻在监视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针对电流互感器(CT)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并阐述一些处理方法。

关键词: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一、CT二次开路原因和处理方法根据CT的基本原理知道,在正常工作情况时,CT的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没有电联系。

因此,互感器以及与之相连接的二次测量仪表是电力系统的耳朵和眼睛,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CT二次开路原因和处理方法:1、二次开路的原因(1)、室外端子接线盒受潮,端子螺丝和垫片绣蚀过重。

造成开路;(2)、二次线端子接头压接不紧。

回路中电流很大时,发热烧断或氧化过甚造成开路;(3)、由于电流回路中试验端子压板的胶木接头过长,旋转端子金属片未压在金属片上,而误压在胶木套上致使开路;(4)、检修调试人员工作中的失误,如忘记将继电器内部及表计内部的电流回路接头接好,或接头脱焊的等造成二次回路开路。

2、二次开路产生的后果(1)、CT的主绝缘如果击穿,一次高电压就会进入二次回路,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保护可能闪无电流而不能反映故障,对于差动保护和零序保护,则可能因开路时产生不平衡电流而误动作,所以《安全规范》规定.CT在运行中严禁开路;(2)、使用中的CT不允许二次侧开路,如果二次线圈开路一次电流变成激磁电流,其数值比正常的增加数两倍,铁芯中的磁能中由正常的数十毫特斯拉剧增到饱和时的至特斯拉,感应电压峰值可达几千伏,危机设备与人身安全。

3、CT二次开路时所发生的现象(1)、认真听CT本体有无噪声,震动等不均匀的声音,这种现象在负荷小时不太明显,当发生开路时,因磁通强度的增加和磁通的非正弦性,硅钢片震动力加大,将产生较大的噪声;(2)、检测CT二次回路端子。

关于500 kV主变压器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与CT极性问题的探讨

关于500 kV主变压器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与CT极性问题的探讨

关于500 kV主变压器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与CT极性问题的
探讨
宋小欣;魏艺君
【期刊名称】《江西电力》
【年(卷),期】2022(46)6
【摘要】500 kV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作为枢纽站汇集主干线路,与电力网关键点连接构成电力网的主要骨架,其中变压器作为承担电压变换、电能分配和传输的关键设备,一旦发生主变跳闸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文中通过分析一起因主变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动作致使500 kV变电站主变跳闸事件,从源头对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原理进行剖析,结合主变低压侧套管CT极性的展开研究,进一步综合性总结和归纳主变保护调试或验收注意事项,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现场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4页(P13-15)
【作者】宋小欣;魏艺君
【作者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11
【相关文献】
1.500kV主变低压侧电抗器保护配置方式的探讨
2.一起500kV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抗器保护误跳事件的分析及对策
3.500KV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回路两点接地引起保
护动作事故分析4.500kV自耦变压器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分析与探讨5.500kV自耦变压器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分析与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压器差动保护CT极性相量分析

变压器差动保护CT极性相量分析
反 了。 3 . 3 各侧 电压 电流 之 间的角 度
1 )二 次线 经 Y / △变换 的变压 器差 动保 护
( b ) 图2 Y N . d l 1接 线 方 式 相 量 图
两侧 电 流 相 量 应 该 差 1 8 0 。 。如 果 偏 差 大 于
l 0 。 。则有 可 能 :
相别 弄错 ,比如 Y N . d l 1 变 压器在 组合 Y型侧 C T
中图分 类号 :T M 4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 0 0 6 — 7 3 4 5( 2 0 1 3 )0 3 — 0 0 9 6 — 0 2

日 I J昌
c T接 线方 式 都 为 Y形 .因 此 在 保 护 端 子 排 处 测
量 的 电 流 相 量 未 经 校 正 的 相 量 ,变 压 器 各 侧 A 相 、B相 、C 相 电 流 幅 值 基 本 相 等 ,相 位 互 差 1 2 0 。 ,A相 电流超 前 B相 1 2 0 。 ,B相 电 流超 前 C
要 :分 析 了 Y N . d l 1变压 器差动 保护 各侧 电流 相量 在不 同负荷 下 幅值和 相位 特 点及 其规 律 .提 出了
差 动保护 C T极 性是 否正 确接 线的 方法 ,并通 过 实例 以与说 明 。 关 键词 :变压 器
1 )各 侧 流人差 动保 护 的二次 电流 是与 一 次对
应 的正序 电流 。
所 示 ,Y形 侧 电压相 量超 前 △形侧 电流 相量 6 0 。 。
2 )二次 电流 满 足 变 比关 系 ,且 经 Y / △变 换
的星形侧二次 电流在幅值上是未经 Y / △变换的同
侧 二次 电流 的 倍 ,并 超前 其 3 0 。 。

一起CT极性反接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影响的分析和处理

一起CT极性反接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影响的分析和处理

一起CT极性反接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影响的分析和处理发表时间:2016-12-12T14:31:38.5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作者:赵一凡余思思[导读] 在电力系统生产中, 由于接线错误、极性接反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的事故时有发生, 给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陕西延安 727307;2.陕西电器研究所陕西西安)摘要:在电力系统生产中, 由于接线错误、极性接反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的事故时有发生, 给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从电流互感器极性对差动保护影响入手,对黄陵矿业发电公司1#机6KVⅠB分支临时系统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整改方案,为电力行业内出现类似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差动保护 CT极性差流0 引言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三期电厂采用上海汽轮发电机厂生产的2×300MW发电机组,启备变采用新疆特变电生产的有载调压分裂变压器,型号为SFFZ—60000/330。

启备变采用南瑞继保电气公司的RCS—985T微机型保护装置。

差动保护为变压器主保护,在实际生产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变压器每次上电之前,必须对差动保护装置极性进行校验,确保极性正确后才能投入使用。

若差动保护极性不正确,则会导致投运后差动保护启动,高压断路器跳闸,影响发电厂稳定运行。

1 事件经过2016年6月20日,1#机6KVⅠB分支临时系统准备带电。

首先将启备变差动保护压板退出,后进行临时系统带电,带电无异常后启动设备使系统产生电流回路。

此时启备变保护柜发差流报警,ⅠB分支差流Id达到0.25Ie,由于系统只启动个别设备,还未达到额定电流值,故此差流已相当大,远高于正常数值。

进而对ABC三相电流相位进行测量,发现AB、AC、BC均不等于120°。

由此判断该临时系统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

2 极性分析差动保护装置电流互感器极性离不外乎以下三方面:(1)差动保护差流的计算公式。

主变差动保护CT报警故障分析及对策

主变差动保护CT报警故障分析及对策

冶金动力2018年第10期总第期主变差动保护CT 报警故障分析及对策刘希银,成奕佳(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动力能源分公司,云南昆明650302)【摘要】变压器两侧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因准确级不匹配产生不平衡电流,造成保护装置频发“CT 告警”信号,通过对二次回路及一次设备试验、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并实施了整改。

【关键词】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准确级【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764(2018)10-0005-02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CT Alarming Fault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and CountermeasuresLIU Xiyin,CHENG Yijia(The Energy and Power Company of Kunming Iron and Steel Co.,Ltd.,Kunming,Yunnan 650302,China)【Abstract 】The current transformer fo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voltage transformer generated unbalance current due to unmatched accuracy level,causing the protec-tion device frequently gave out CT warning signal.Through test and analysis of the secondary circuit and the primary equipment,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nd rect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Keyword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current transformer;accuracy level引言差动保护是利用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向量和来计算电流差值而动作的,一旦CT 二次回路开路,将会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所以设置CT 报警功能。

CT极性对主变保护的影响

CT极性对主变保护的影响

CT极性对主变保护的影响摘要: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作变压器的主保护,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危。

差动保护正确动作与否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系,更和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有关系。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不仅仅牵涉到其本身的小极性,差动电流回路的大极性才是真正影响差动保护的根本原因,正确测量电流回路的大极性,提前避免因cT极性接错导致差动误动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CT极性对主变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CT极性;主变保护;影响1、前言在一个变电站中,当一个元件(线路和变压器)由两台断路器接入系统时,该元件的二次电流回路应当同时从两台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引入,而且对互感器的变比、极性和二次回路连接方110kVII母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满足这些要求,将造成电测仪表指示不准、电能计量出现差错、保护装置误动拒动,使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不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2、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主变压器高压电流互感器(CT)至其低压侧断路器之间为差动保护范围。

差动保护装置是依据上述两侧电流互感器所测量的参数相量差来反映动作,在差动保护范围以外出现各种过负荷、短路情况时,由于实时电流同时流经差动范围内的两电流互感器,差动两臂的相量数值同时出现增大或减少的趋势,两臂相量差仍保持平衡,差动继电器不动作。

当差动保护范围内出现短路时,短路电流仅通过主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由于短路点在两电流互感器之间,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没有短路电流流过,因此两差动臂反映的电流值不平衡,一旦不平衡电流超过整定值时,差动保护装置便会不延时地动作,使高压侧断路器跳闸,切断短路电流,从而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目前,国内采用的差动保护装置大都配置了比率电流差动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3、大极性测试方法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变压器差动保护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更与电流的极性有关。

如果极性接错,则会导致差流增大,差动保护误动作。

关于220kV变电站CT极性检查分析 黄华锡

关于220kV变电站CT极性检查分析 黄华锡

关于220kV变电站CT极性检查分析黄华锡摘要:以差动保护装置为主的继电保护设备在利用差动保护原理运转的继电保护设备大批量使用的影响下,提高了对CT极性一致性的要求。

关键词:220kV;继电保护;极性一、引言由于继电保护中的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都需要确定功率正方向(也就是电流正方向),做到可以正确区分区外、区内故障,准确无误的计算差流,确保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动作。

而对于主变间隔和出线,国内大部分的继保厂家都对CT的极性一端必须靠近母线做出了要求,以此来规定功率的方向,使差动保护、方向保护能够正确动作。

大多时候如果只计算差流,看其是否为0,那么在负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是不能完全正确的判断CT极性的[1]。

二、母线差动保护在220kV变电站时的CT极性母线是发电厂和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母线又称汇流排,是汇集电能及分配电能的重要设备,下面介绍下母线差动保护在220kV变电站时的CT极性:第一,母线差动的保护。

如果母线与元件不平衡的电流相连,便会很容易引起故障的保护,通过对电流相位的比较,根据每个连接元件不同的电流相位变化来辨别外部和内部故障的总线差动保护。

无论母线连接多大的元素数,在正常操作中或外部短路时,电流差动继电器会以180º流出和流入电流相位差,当内部出现故障时,几乎全部电流相位的每个元素都是一样的。

相比较,能够减小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影响,提高母线在差动保护时的灵敏度。

第二,单母线的完全差动保护。

在母线上所连接元件的全部访问的差分电路中,以及变比相同并且每个元件上都装有的电流互感器就是母线的完全差动保护,连接时要按照环流法的原理,所有极性相同的端子都要与相应的电流互感器的次级彼此连接,接入到差动继电器中[2]。

在母线外部出现故障时或正常运行时,流出电流的母线电流与流入总线的电流和为零,因此差动继电器将不能正常启动,当总线出现故障时,差动继电器流入的电流是所有元件短路电流之和,与此同时差动继电器会发生动作,切断母线上的所有元件的连接。

某变电站CT极性接反引起线路差动保护动作分析

某变电站CT极性接反引起线路差动保护动作分析

某变电站CT极性接反引起线路差动保护动作分析发表时间:2018-01-19T21:43:04.6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作者:查力嶂李升葵[导读] 摘要:介绍了某110kV施工变电站改接线工程(增加线路侧变电站电气间隔和线路保护)完工后,第一次线路投运线路差动保护动作情况。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介绍了某110kV施工变电站改接线工程(增加线路侧变电站电气间隔和线路保护)完工后,第一次线路投运线路差动保护动作情况。

通过现场接线检查和保护动作波形分析得出事故原因:新安装的线路差动保护装置内部差动保护用的交流头CT极性接反;同时因投运瞬间冲击合闸电流过大,超出差动电流整定值,从而造成了线路差动保护跳闸事故。

关键词:变电站;差动保护;极性;分析处理3.3 问题处理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此次线路差动保护动作原因为CT二次绕组接线接反。

只需要对应调整一个CT二次端子即可。

为了保证线路侧变电站接线统一性,决定对施工变侧二次绕组接线对调。

调试人员将110kV施工101断路器CT二次绕组引出线3S1与3S3对调,将原来顺接方式改为反接。

通过改变接线来统一两侧CT电流的基准点。

完成以上两个缺陷处理,现场检查情况汇报地调。

地调于21:30 再次下令“用110kV线路侧101断路器对110kV 施工变1号主变进行三次冲击,每次冲击间隔5分钟,第三次冲击正常后保持空冲击状态。

”现场值班人员使用110kV线路101断路器对110kV 施工变1号主变充电正常后,每间隔5分钟对1号主变进行冲击,每次冲击后对主变检查未发现异常。

完成3次冲击后,对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监控数据检查一切正常。

投运正常后,调试人员与运行人员使用10 kV线路带小负荷的方式做CT极性试验。

最终确认CT极性接线正确,满足线路保护动作需求。

4 总结分析通过此次线路差动保护动作是一起因CT极性接线错误引起的典型事件。

浅析变压器差动保护CT的接线问题

浅析变压器差动保护CT的接线问题

变压器差动保护为变压器的主保护,保护工作原理决定了CT接线的正确性十分重要,实际工作中不乏由于差动回路接线错误造成保护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CT接线的正确接法,找出规律,为现场施工和施工后的接线调整提供依据。

以下讨论基于如下前提:①变压器极性正确;②CT本身极性正确,即L1同名端为K1;③CT二次回路接线相别正确,即在转接端子上无A、C相接错的情况。

变压器差动保护一种正确的接法的接线图如图1所示:用I AY表示变压器星形侧A相一次电流,I ay表示A相二次电流,I ay’表示流进差动保护继电器的电流。

用I a△表示变压器三角形侧a相一次电流,I a△’表示a相二次电流。

按图1所示电流方向,则有:I’ = I by–I ayayI’ = I cy– I bybyI’ = I ay–I cycy相量图如图2所示,从图2中看出,三相两侧电流均反相,即有I CD=I ay’+ I a△’=0。

当然如果变压器星形侧流进继电器的电流方向取反方向,三相两侧电流则均同相,而此时仍有I CD= I a△’- I ay’ =0。

第一种情况。

将变压器星形侧CT接法反出,如图3(a)所示。

则有I ay’ = I ay–I cyI’ = I by– I aybyI’ = I cy–I bycy相量图如图3(b)所示,可见将A相与另一侧c相、B相与a相、C相与b相连接,则仍有I=0。

CD第二种情况,将上面三角形接法反接(引出端也反过来),如图4(a)所示。

则有:I’ = I cy–I ayayI’ = I ay–I bybyI’ = I by–I cycy可见,与第一种情况比较刚好反相。

第三种情况,CT接法反出,如图4(b)所示。

则有:I’= I ay–I byayI’= I by–I cybyI’= I cy–I aycy可见,与上文介绍的正确接法反相。

总结出的规律如下:反接相位反(引出端同时反过来);反出需调相(A与c,B与a,C与b)。

CT断线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方法

CT断线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方法

CT断线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方法程相金【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年(卷),期】2015(000)021【摘要】Although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ut some of the technolog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technology performance is not mature. CT (current transformer) is a cause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c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not mature enough.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ction caused by CT are described, with a view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wor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一些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性能还不成熟.CT(电流互感器)断线引起主变差保护动作的事件不断出现,这说明我国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通过阐述CT断线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进而推动这方面技术的发展.【总页数】1页(P160)【作者】程相金【作者单位】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乐东供电局,海南三亚 5725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73+.4【相关文献】1.CT安装位置错误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J], 王睿博2.CT断线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方法 [J], 程相金;3.CT修试引起500kV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分析及对策 [J], 崔勇;张英磊;朱宝;陈湘华;刘东海4.一起保护装置内CT极性接反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分析 [J], 付丽梅;程悦贤;袁文嘉;李敏霞5.CT断线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分析与处理 [J], 李敏霞;袁文嘉;姬希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主变差动保护CT极性的讨论
摘要:主变压器作为电站的输变电设备,是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差动保护为变压器主保护,在电站变压器投入正式运行之前,调度要求必须对差动保护CT极性进行校验,确保其极性正确后才能投入使用。

如果其极性得不到正确校验,在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如果变压器内部有故障,差动保护拒动,可能会导致变压器烧毁事故发生,同时可能会对电网造成巨大危害,甚至会导致局部电网崩溃。

本文介绍了如何简单实用的分析CT极性,探讨了在现场常用的判断CT极性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主变压器;差动保护;CT极性
在我们进行现场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主变送电过程中,由于差动CT 极性有误而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事情经常发生。

不光是对差动保护CT的极性,凡是牵扯到方向的保护尤其是主变的接地零序保护都要注意CT的极性。

所以有必要把有关CT极性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再强调一下。

1 、如何简单实用的分析CT极性
单相CT一次侧输入端子一般按习惯标记为“L1”、“L2”;二次侧输出端子标记为“K1”、“K2”。

按照减极性原则确定的同名端一般是L1和K1(同名端端子上会加*号标示)。

同名端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们电势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一次L1端为高电势时,它的同名端也处在高电势。

即一次侧电流从L1流入,二次侧电流相应从K1流出。

从工程上你可以直接理解为它们电位“相同”(当然这个“相同”是指它们在各自所处的那一侧里电位的高低是相同的,不是指数值相同)。

以下图为例,
高压侧CT1一次L1端子接母线侧,L2端子接变压器侧,电流由L1流向L2,作为负荷L1的电位要高于L2电位。

K1是L1的同名端,所以在二次,K1是高电位,K2低电位。

对CT二次输出应该看作一个电流源,(从工程角度出发,你就认为它是个电池就行。

对电池而言,其内部电流流向,肯定是从低电位(负端)流向高电位(正端)。

所以CT二次电流的流向是从K1流出,K2流回。

对主变低压侧CT2来说,正常负荷电流从L2流入L1流出,L1是低电位;那么相对应的K1也是低电位,所以CT2的2次侧电流从K2流出,K1流回。

判断方法简单归纳起来就是:1)把CT一次看作负荷,根据电流从L1和L2哪个端子进哪个端子出的流向来判断端子的电位;2)把CT二次看作电源,根据L1、L2的电位判断K1、K2的电位,电流由高电位端子流出,低电位端子流入。

上面讲的是“一次”CT的极性,保护装置输入回路里也有电流变换用的小CT (交流头),它也存在个同名端的问题。

好多厂家在这方面标的很乱,您没必要深究它哪是同名端,只要明确电流从哪个端子进哪个端子出,这一点就足够了。

对我们现场工作中只要电流从I进,I*(I撇)出即认为这就是正方向。

对CT的极性,电力系统的习惯,是以母线侧为正(流出母线)。

这个对出线好理解,对主变低压侧进线,同样以低压侧母线为正,那么电流的正方向就是指向变压器,这跟主变差动保护强调的CT极性都指向变压器是一致的。

对主变低压侧进线大家有时会感觉跟习惯正好反着“明明是电流流进母线,正方向却要指向变压器”(特别是很多开关柜厂家,主变低压侧进线CT很多时候都接反了)。

其实,电流的正方向就是一个预先的假定,跟电流实际的流向是没有关系的。

对主变差动保护的极性,我们平时所说的指向变压器。

从工程上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一次电流按照这个指向的方向流动,反映到二次的保护装置输入电流也要是正方向。

这就说明CT极性接对了。

以上图为例,指向变压器,对高压侧而言就是如果一次电流从高压侧母线流进主变,那么流进保护装置的电流也应该是正方向的(即从I进,I*出);对主变低压侧,如果一次电流从低压侧母线流进主变,流进保护装置的电流也应该是正方向。

实际正常情况,一次电流是从主变流进低压母线的,同正方向相反,那么平时装置的输入电流也应该是负的(I*进,I出),如图中所示低压侧电流方向)。

习惯上我们规定了CT的L1和K1是同名端,但从同名端的定义来说,L1和K1是同名端;L2和K2也是一对“同名端”。

另外,从上图中大家也可看到,L1和L2接的位置的不同(谁接母线谁接变压器?);CT是高压侧的还是低压侧的?;K1、K2谁接保护的I进端子谁接I*出端子;这几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电流方向(极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上图中主变低压侧进线CT2的L1接在母线侧,如果用户接在了主变侧.那么我就让K1接在Ial’上,还是能保证CT的极性是对的。

在现场讨论CT极性时,我们只要能明确以下2点即可:1)CT一次侧怎么接的(L1和L2谁接母线,谁接线路);2)CT二次侧怎么接的(K1和K2谁接保护装置的I端子,谁接I’端子)。

明确了这两方面,根据上面提到的“等电位”判断方法。

即可判断出现场CT的极性接的是否正确。

2、在现场常用的判断CT极性的几种方法
在现场施工阶段常用电池组打CT极性;在主变送电后,要测六角图。

打极性所用工具主要包括对讲机、电池组、指针式电流表。

电池组一般都是用户自制的,用4-8节1号电池串联而成,甚至我还见过有用汽车电瓶的(如大容量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用CT)。

其实用什么倒无所谓,只要保证有一定容量电压在6-14V 之间即可。

当然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判断起来越明显。

指针式电流表接于保护设备电流输入端子排上(一般断开装置电流输入,让电流全部流经电流表),因为电流比较小,一般用mA档测量。

测试接线图如下。

一组测试人员在主变CT处,按照某个电流方向(一般按正方向来)用电池组一极固定,一极间断点击的方式(如果直接接上,会马上把电池电放光的)给CT一次施加电流。

另一组测试人员,通过步话机在一次加电流的同时,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

反复几次,即可判断出CT的极性。

实验时应注意:1)在CT一次加电流时应注意CT的实际流向。

对某些GIS(组合电气)开关及某些10KV中置式开关柜,
CT安装的位置很不利于观察,有时候你从外面加电流,你感觉电池负极夹在CT 靠近主变侧,正极点在母线侧,施加的电流是从母线侧流向主变侧,实际上一次母线排在柜内打了个U型弯,方向和理解的恰好反了。

如果是这样,你据此作出的CT极性的判断肯定是错了。

2)在保护侧观察指针偏转方向时,要注意电流表的夹子不要插错电流表的输出插孔。

比如正极夹子一般是红色的,你光注意到夹子的颜色认为是把正极夹子夹到保护屏电流输入端子上了,却没注意到这根正极测试线却插到电流表负端了,这样得到的结果也就全错的。

另外要注意,如果一次施加的是正方向电流,电流表指针会先正偏,马上打回,因为CT电感线圈有个储能后反向放电的过程,指针会反偏。

所以观察时一定要和一次加电流配合好,特别是电流较小时,一定要注意。

总之在现场一定要细心,上面列举的问题在现场都是我们实际碰到过的。

现场主变送电,冲击变压器后,最后的一个步骤就是测六角图。

所谓六角图,就是以某个量(一般用UA)为基准,测出UB、UC、IA、IB、IC这些量相对基准量的相位和各自幅值,并据此画出矢量图。

因为3个电压、3个电流共6个向量,如果把它们的顶点连起来,恰好是6个角,故现场对此形象的称为六角图。

结合已知的该侧功率方向,根据六角图即可判断出该侧CT极性正确与否。

参考文献:
[1] 李建明,朱康.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M].(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