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
浅谈以人为本的管理班级新理念

浅谈以人为本的管理班级新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尊重个人权利、提高个人自我意识和尊严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在班级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因为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班级是一个小型社会,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发展。
因此采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将会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班级综合素质。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班级新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强调人性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而更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管理服务。
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应重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他们爱学习、愿意学习。
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性格、兴趣爱好等特征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与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家庭、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为不同学生提供灵活的教育和管理方案。
其次,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尊重,激发他们的自我潜能和创造力。
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反映了学生对自己情况和认识的深刻度,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鼓励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在班级管理中,要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鉴定能力。
最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和核心,班级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条件。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管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班级管理要注重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管理班级新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班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

良好的行为 习惯 对人的一生 发展起 着至关重 要的作
பைடு நூலகம்
用。为此 ,我每新 接一个初—班级 都会 针对学生特 点进
一
苏霍姆林 斯基说过 : “ 教育技 巧的全部 奥秘 也就 是 如何 爱护 儿童 ,爱是教 师最美 丽的语 言 。 多年 的班 主 ”
任工作,我紧紧围绕 “ 爱”字去苦心经营 ,让学生在爱 的环 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
进步的对象 ,相信他们 的潜 力是不百 量的 。 邗艮
闪光 。当然激 励不是 目的 ,而是给学 生一个 “ ”的理 拼
由 ,为他们搭 一个 “ ”的台阶 。我 相信教 育者对 “ 拼 潜
实地 考察 、文艺汇 演 、家校联谊等 活动形式 ,对学生 进 行 多方 面的 教 育 ,让 他 们在 活动 中成 长 ,在 实践 中成
熟。
二 、爱 心 滋 润 幼 苗 ,创 建 温 暖 集 体
每一位学生 ,给予每个孩子以充分的选择机会与发展空 圣 贤 ,孰 能无过 。 ”班主任 面对 的是 一个 个活生 生的 鲜
级管理的主 人 ,形成民主的 、和谐 、积极 向上的班 级氛
围。
一
、
注重养成教育 ,培养 良好 习惯
而要稳住 情绪 ,循 循善诱 ,以人 为本 ,用宽 容与理解 处 理问 题。我记得有一 个男孩喜欢 上了本班一 个优 秀的女 孩子 ,目光躲闪 ,上课 精力不集 中 。上 《 爱莲说》一课
为懂得欣赏 一个确实值 得欣赏的 人 ,证明你 是正直 、 健
班级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

管 理班 级 学 习 、纪 律 、文 体 、 卫 生等 方 主任 管 理 五 位 分 管 学 习 、 卫 生 、纪 律 、
应 的A 、B 、C 、D 组 的 五位 小 组 长 , 、E
1重 视 班 级 环 境 的创 造 。 教 室 是 师 . 具 有 鲜 明 的思 想 性 和 教 育 性 ,激 励 他 们
的 明天 而 不 断 努 力 。经 过 不 断探 索 和 自 体 育 组 长 每 周 的 一 、 三 、 五 课 问操 时 间
我 完 善 ,我 确 立 了 以 “ 以人 为 本 ” 的教 进 行 跳 绳 、 跳 远 训练 , 学 习组 长每 周 一
育理念 ,紧紧围绕 “自我管理 ,自我教 次 的 单 科 测 试 训 练 , 卫 生 组长 的双 周评
小 组长 管 理 本 组 的十 五位 同 学 ,组 长 任
的板 报 栏 中设 有 表 扬 栏 和 批 评 栏 。 为 使
班 学 生适 应 时 代 的 需 要 ,班 级 还 设 立 了信 学 生进 行 “ 兴 我 荣 ,班 落 我 耻 , 以 班
息 角 , 为 学 生 提 供 许 多信 息 。 随 着 他 们 为 家 , 荣 辱 与 共 ” 的教 育 思 想 , 以此 来 的 成 长 , 这 些 “ 件 ”环 境 逐 渐 被 学 生 增 强班 主 任 的 向心 力 、凝 聚 力 。 在 校 运 软
四 、给 学 生 以广 阔 的 宅 问 , 让其 获
学 习 、 纪 律 等 标 兵 ; 成 立 了 班 级 管 委 得成 功 感 班 级 应 为学 生 的 发 展 创 造 一个 良好 会 ,对 不 良现 象 批 评 教 育 。从 而 在 班 内 形 成 好 人 好 事 有 人 夸 ,不 良现 象 有人 管 的环 境 , 尊 重 他 们 理 解 他 们 ,鼓 励 他 们 独 立 思 考 , 敢 想 敢 说 ,质 疑 问难 , 有 自 的 讲 学 习 、 讲 正 气 、讲 文 明 的好 风气 ,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感觉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一个以目标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而美国的教育则基本上以人为中心。
”——这是一个留美博士的亲历感受。
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学校的班级管理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普遍实施了量化管理,量化下达到班级,班主任对学生必然实施量化约束。
笔者所在学校的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量化的内容是每个学生每月的德育得分情况记录,包括学生出勤、作业、仪表、好人好事、违纪等情况,涉及小项达20多项,增扣分的细则就更多了。
每月基础分为100分,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视学生的好人好事和违纪情况增减分数。
每学期初依照内容量化编印成册,每班一本。
这种做法不仅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且容易评价一个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看达标人数就是了,数据分明,目标明确。
但这种做法也存在许多问题:规定增减分的细则繁多,分值不一样;时限为一个学期,操作起来困难;记录的学生本身学业任务繁重,久而久之对记录厌烦,敷衍了事。
在现有的体制下,这种目标量化管理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也有利于学校各级的考核,但如果把握得不好,如果为了约束好学生而强硬使用规定、教条管理学生,也容易使制度规定细则成为条条框框,造成学生的反感。
循规蹈矩的优秀学生为了拿最高分终日小心翼翼,唯恐错失;反斗好动的顽皮学生最初能坚守堡垒,但由于长期扣分严重渐渐自暴自弃。
这些问题与富有人文情感的教育是很不相宜的。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还是应该以人为中心呢?多年的班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班级管理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选择,以人为中心,合乎学生意愿、通情达理的教育是最成功的。
案例1:一天,班上负责《德育量化记录》的同学告诉我刘xx迟到了,要扣除德育分2分。
该生是一个学业成绩全级第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是班长,从来没有出现违纪行为。
我想事情定有跷蹊,便找他来问个究竟,并且打电话询问家长。
原来他生病了,是因为服药后瞌睡造成迟到。
我了解了他的身体状况后,问他是否要回家休息,他拒绝了。
班级管理的“四大要诀”

班级管理的“四大要诀”班级管理是教师在学生日常教育上运用有效方法管理班级,并帮助学生合理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课堂的教育教学管理,还包括课外管理、学生活动管理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
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建立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实现教育目标,需要遵循四大要诀,即:以人为本,以情为纽,以信为基,以法为要。
一、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班级管理要注重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化解不同个性和背景的学生怨气和矛盾,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定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又尊重学生的个性,适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以情为纽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以情为纽。
教师管理班级时,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倾向,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心态,因材施教。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建立良好的情感教育关系,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意识,以期推动班级事业不断前进。
三、以信为基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以信为基。
教师在管理班级中应以谆谆教诲为手段,以言传身教为方式,诲人不倦,争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讲诚信,还要在表率上成为学生讲诚信的榜样。
相信和尊重学生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和认可,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
四、以法为要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以法为要。
教师在管理班级时,要遵循行为规范,坚持“法治中学”的管理理念。
班级做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单位,有效执行规章制度就像法律的适用一样。
教师可以制定合理的处罚措施,帮助学生严格遵守规定,维护班级纪律。
但是,在管理班级中不应只局限于惩罚,更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权益,在规定中体现人性化、合理化,做到行不规不以古。
班级管理是维护学生合理利益、推动班级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遵循讲人情、信他人、遵守行与法、尊重学生权益,教师可以达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推动有秩序的班级建设和进步。
班级管理论文[共5篇]
![班级管理论文[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fa1f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a.png)
班级管理论文[共5篇]第一篇:班级管理论文以人为本,促进班级和谐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管理好学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管理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依靠人的情感交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使学生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构建和谐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和谐班级的生存与发展,学生是根本。
班主任首先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发展。
1.班主任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心声,采用一些合理性建议。
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2.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管理。
学生心情愉悦,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班级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多为存在实际困难的学生考虑,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用一些奖励制度来代替处罚制度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以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创建文明班级的中心环节。
中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因此在处理师生间问题上,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
如老师能把握师生关系的尺度,师生间的隔阂就会减少或消失。
所以教师应努力做到以几个方面:(1)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
我们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
(2)建立亦师亦友的新颖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经常跟学生交换自己的看法,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教师不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级管理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1.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 强化班级管理,提升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3. 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4. 注重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坚持公平公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具体实施措施1. 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学生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2)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制定班级考核制度,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积极性。
2.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1)提高班主任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2)加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关心班主任工作生活,解决实际困难,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
3.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1)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强化家校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增进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共同解决学生问题。
(3)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增进家校感情,形成教育合力。
5. 创新班级管理方法(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预期效果1.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4. 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5.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所 ,亦 是 学 生 成 长 的 家 , 同 学 问 最 理 想 的 关 系 即 是 亲 如
每 一次 的班会 课 ,笔 者都 让 班 干部 主 持 ,把 一 周 内 发 生 的好人 好 事及 不 良现 象 在 大会 上 反映 ,并 执 行 学 生 自治 的奖 惩 措 施 ,且 提 出班 级 下 周 的 短 期 目标 ;同 时 , 让做 好 人好 事 的学 生 去讲 台上表 达 自己 的人 生感 想 、体
学 管 理 实 践 ,笔 者 认 为 需 做 到 如 下 几 点 。
一
、
尊 重 学 生 的 主 人 翁 地 位
这 种 尊 重 是 一 种 民 主 、公 正 、 公 平 。 《 氏 春 秋 》 吕
日 : “ 下 非 一 人 之 天 下 ,乃 天 下 人 之 天 下 。 班 级 管 理 天 ”
班 歪 T : }
毫
【 摘 要 】教 育是人 的教 育 ,召唤人 性 的 苏醒 、回 归 ,
管 理 也 应 是 人 文 化 的 管 理 。 作 为 班 主 任 . 管 理 班 级 并 非 一
人 之 力 ,要 善 于借 力 ,此 力乃 学生之 力 。本 文从 尊 重 学生 的主 人 翁地 位 、 尊重 学 生 的智 慧 、微 笑教 育 、平 视 学 生 、 身教 先 行 等 方 面 阐述 了如 何 借 助 学 生之 力 来 高效 管理 班
默 契 、 团 结 、和 谐 。 总 之 , 班 干 部 就 应 有 雄 狮 般 的 凝 聚 力 , 号 召 力 ,犹
现 的勇 气 ,教 师应 点 燃 其 热情 、激情 ,让 他 们 乐于 、甘
于 奉 献 自我 服 务 班 级 ,在 快 乐 中 学 习 、成 长 。
二 、 尊 重 学 生 的 智 慧
以人为本做好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诸多新理念中。
以人为本。
把学生当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来对待,是一种十分突出的变化。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我们也应该积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一切管理行为都要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标。
一、民主参与定班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一个由数十名学生组成的班级来说,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班级的各项工作也就没法运行。
在班级管理中。
我尽可能发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因此,本学期一开学,我就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利用班会课和学生一起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规则从学习、纪律、卫生和参加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凡是在某一方面表现积极、优秀的,即可奖励一颗星。
凡积满10颗星的学生,即可被评为一星级少年,获得相应荣誉的证书一张。
累计获得20颗星。
晋升为二星级少年。
依此类推,获得星星越多,星级少年的级别越高。
为了提高学生遵守班级规则的热情,同时在班内开展了与规则相配套的“星星擂台赛”活动。
让每个学生积极争取做星级少年。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多了,课下追逐打闹的少了,学生作业也越来越认真工整了。
学生没事时,总是爱趴在公开栏前,数一数自己的星星。
比一比谁的增加了。
自从开展“星星擂台赛”活动以来,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盼。
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二、以身示范做表率。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早上要求值日生早到校,我就每天和值日生来得一样早。
要求学生随手捡起纸屑。
我首先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
这样,无形之中就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一次。
学校给每位学生发了电影票,要求学生周日到电影院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飘扬的红领巾》。
我在发放电影票给学生时。
随口说了一句:“听说这部电影很好看,老师也会去看,”本来只是一句鼓励学生去看的随口之言,没想到当晚就有学生打电话问我第二天几点去电影院。
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所谓班级的“以人为本”,就是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和人格独立,通过引导和激励,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首先要牢固树立“服务”的意识,把“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当成我们班级管理的准则。
“管理”本身并不应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它只是教育的手段和过程。
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把学生,当成我们服务的对象,着眼于学生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如果学生不能肯定老师对学生个体的成长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学习、集体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甚至还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可以想象,这样的管理收效只能微乎其微,甚至连“管住”也难以奢求。
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应是学生中的一个成员,会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明白学生的心理情况。
走进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成长。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老师真的是全心全意在为自己服务。
其次,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管理。
我们很多时候认为学生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情形就会大不一样。
在制定班级管理方案时,班主任就应将班级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的头上,把组织纪律、学风学纪、清洁卫生、文艺体育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
这样,管理与被管理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他们就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
三是要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为班级管理筑牢制度保障。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乃不能成方圆。
国如此家如此,班级亦是如此。
班主任靠什么管理班级?一靠思想教育,二靠规章制度。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里中,应该贯彻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要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实施以下教育理论。
一、树立榜样,和谐相处班主任在进行对学生思想教育时,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
作为班主任,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在教育界经常会听说到“爱生如子”,笔者觉得非常有道理,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好、你的爱。
这样,学生才能认为你是值得信任的老师、是朋友知己,学生才会与你分享学习和生活。
这样,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目标,明确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作为班主任应当给学生拟定相应的目标。
“文明班”评选是衡量一个班班风、学风的一个重要依据。
为此,班主任可以利用“文明班”评选这个活动来给同学们制定相应的目标。
例如,我们可以跟同学们约定这个学期,我们班要获得多少次文明班称号、卫生清洁要达到什么要求、同学们的仪容仪表有些什么要求等等。
在学习上,我们各科考试要达到什么层次。
通过这些目标的拟定,可以给学生一个奋斗目标,同时也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同学们在奋进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品德,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在给学生拟定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拟定。
拟定目标有两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首先是近期目标要比长远目标更有激励作用,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帮助他们拟定好近期目标;其次是要注意目标的拟定必须要符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否则,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动摇了他们的信心,从而目标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了。
三、积极开展活动,陶冶学生的性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以人为本在通常情况下,老师们认为班级管理大都是班主任的事情,所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的联动作用。
同时又因为受地域、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差异还是很大的,这必然导致通过班级管理实现教育目标的难度增大。
现在对中小学生素质培养要求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极具挑战性。
所以我认为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人”。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育人观念。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多么宏伟、多么有担当的口号。
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没错,但不是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栋梁,就好像全世界能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人只有几百人一样。
现实生活中多数家长也只关心孩子跑得快不快,没有关注孩子跑得好不好、远不远,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孩子深层次的发展。
而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所以我们更应该切合实际地树立正确育人观念,制定有效班级管理方略,让每位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学为尽量多的考上重点初中,借第二课堂的名义实施所谓的辅导;中学为尽量多的考上重点高中,“狠”抓教学质量等现象仍不绝,小学中学各管一段,没有很好地衔接,这样势必造成有效班级管理的弱化。
再好的经验和方法在班级管理的小组建设、班委团队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中只能借鉴,无法复制,学得了一时,学不了永久。
因而有实际意义的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人的思想观念。
二、着眼未来,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离不开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公于私、于国于民所持的价值观,这种影响是深远的。
虽然只教孩子几年,但是我们应该为孩子至少十年后着想。
那就是走向社会是否具备应有的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自食其力的能力、独立创造的能力等等。
在班级管理中更应该以此为着眼点来设计,围绕核心素养要求,追求每一位孩子的优秀,更追求每一位孩子的进步,真正达到长远育人目的。
以人为本,加强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加强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改变传统的一手包办、学生放任自流的旧管理方式,新时期班主任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实行人文管理,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管理中来,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科学的班级集体。
在此观念指导下,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一、以人为本,播撒爱的种子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石,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
在教学工作中,我积积的向学生播撒爱的种子,喜学生之所喜,忧学生之所忧,毫不吝惜地把师爱播向每位学生的心田,把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位学生分享,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真正做学生的知心大朋友。
这样,学生有了进步,犯了错误,有了疑难,遇到开心或伤心的事时,他们最想倾诉的对象就是教师,学生们在班集体中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其生命感、价值感被“唤醒”,进而师生间建立了深厚情谊。
二、展示教师的魅力,感染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会有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氛围。
假如班主任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心灰意冷、无所适从,丧失上进心。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上、生活上不论是顺利,还是挫折,始终要一如既往地热爱学生、热爱工作,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感情用事,用自己活泼开朗的心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三、巧设班级职位,把主人翁地位还给学生根据班级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设立可变换的职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担责任,享受权利,学会合作,学会尊重,锻炼能力,展示才能。
四、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常言说得好,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主任的眼睛,耳朵和双手。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呢?第一步:面向全体,竞选自己的岗位。
“以人为本”管理班级

“以人为本”管理班级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活动和成长的主要园地,建立和管理好班集体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管理好班级体,方式方法很多,不过我认为“以人为本”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一、“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
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人个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1、人本性。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
“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题,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的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2、情感性。
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
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
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应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
,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组织。
以人为本 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一、以人为本是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本”思想,随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而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根本,办事情想问题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教育过程中必须确立“人本”思想,突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与根本,教育活动既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
教育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反思我们几十年的教育,过分地强调育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了培养人的主体性,使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见与创新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育呼唤创新,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同样也需要创新,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
班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用最大的耐心、最广的宽容和最高的热情管理班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尊重、合作、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让班级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让班集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以人为本是依法治班的基础1.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法制化社会。
社会的开放性和法制化必然影响着班级这个“小社会”。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自觉强化“法治”意识,让学生在班级“法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学会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培养依法办事的能力,做合格的社会公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开展法制教育,探索依法治班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发扬民主,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规范,使班级“法治”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传统教育中的“家长式教育”和“保姆式”管理早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班主任的个人意志代表不了每一个学生的意志,也左右不了每个学生的意志和行为。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了。
”这是我们大部分教师的感慨。
仔细琢磨、深入地思考,我们会觉得对学生实行“人本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就教师职业来说,有效的实行人本管理,就是把学生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来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挖掘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人本”管理,使管理真正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
不仅要学会运用权力因素进行管理,还要注重运用非权力因素去影响、感染学生。
作为教师,要树立威信,要做好表率,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一个勤学好问、足智多谋的老师,一个心里充满爱心的老师。
要时时刻刻“从我做起”,严以律己,以自身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
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
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品质。
每时每刻都无不在感染,影响,熏陶学生。
所以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做为教师,我们要“以身立教”,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身体力行。
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
如果教师口是心非,说得漂亮,做得却很差,就会给学生的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从而渐渐地失去威信。
这样在管理中,即使教师的权力再大,也将显得无力。
学生会离其越来越远,“南其辕,而北其辙”。
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
人民教师还要讲学习,不仅要精通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
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各方面的知识。
要不断地学习、充电。
加厚根基,扩大知识面。
使自己具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以至于无论在谈论什么学科,都能说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心悦诚服,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教官班级管理制度

教官班级管理制度一、教官班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官在管理班级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利益为首要考虑。
2.管理与服务并重:教官在管理班级的同时,应注重为学生提供服务,满足学生的需求,保障学生的权益。
3.科学管理:教官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应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管理,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民主参与:教官应注重班级成员的参与和建议,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班级共识和共同努力。
5.宽严相济:在管理中既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空间,又要严格执行纪律,保障学校的教育秩序。
二、教官班级管理制度的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康发展。
2.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4. 保障学校的教育秩序,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三、教官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设立班级管理委员会:每个班级应设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由教官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班级管理事务的具体落实和监督。
管理委员会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立多个小组,如学习小组、生活小组、文体小组等。
2.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教官应与班级管理委员会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的范围和内容,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纪律要求,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惩罚力度。
规章制度应公平公正,并且与学校其他管理规定相一致。
3.建立班级管理档案:教官应建立起学生的档案系统,定期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包括学习成绩、出勤情况、表现评定、奖惩记录等,并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做到信息透明。
4.加强师生沟通:教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相互信任和支持。
5.加强管理宣传:教官应加强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让学生了解班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管理自觉和遵守纪律的自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李彦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参加本次会议,我感到十分荣幸,衷心地感谢组委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课题是“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真正地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我们服务的对象,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和人格独立,通过引导和激励,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
我以为,首先要牢固树立“服务”的意识,把“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当成我们班级管理的准则。
管住学生,人人听话,不违纪律,好好学习,恐怕该是不少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吧。
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管理”本身并不应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它只是教育的手段和过程。
那么,“管住”就更不该是教育的目标了,它甚至连手段也算不上。
因为学生不是我们放牧的羊群,只需将他们圈住,安安分分地吃草就可以了。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当成人,当成我们服务的对象,着眼于学生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一位班主任这样训斥违纪的学生:“又给班里抹黑了吧?不打勤快不打懒,专打你这不长眼,旷课也不看时候,不知道学校查得正严吗?”另外一位班主任是这样教育的:“你怎么总是给我找麻烦呢?你就不能给老师争点光吗?”这样的管理只会强化学生的一种印象,那就是老师只顾自己的面子,只考虑班级的荣誉,我遵守纪律,那是给了老师莫大的恩惠。
事实上,很多违纪现象都源于教师只考虑了班级工作,很少注意到学生个体,“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把学生当做被管理者,把目
标定位于“管住”学生。
如果学生不能肯定老师对学生个体的成长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学习、集体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甚至还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可以想象,这样的管理收效只能微乎其微,甚至连“管住”也难以奢求。
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应是学生中的一个成员,会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明白学生的心理情况。
走进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成长。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老师真的是全心全意在为自己服务。
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教师要放下架子,破除过去那种师道尊严,把学生当作朋友,平等交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发自内心地对你佩服。
我们学校徐老师的班里,有一位上网成瘾的学生,经反复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有一次学生请了病假,两天没来上课。
他就和家长打电话,本想询问一下病情,结果还没等他说话,家长就开始感谢,说老师教育的好,孩子每天6:00就早早上学去了,不再上网,也不睡懒觉了。
徐老师感觉出了问题,可能是上网的毛病又犯了。
但他没有向家长告状,那几天,徐老师崴了脚,行走困难,但还是在早晨6:00前就步行两公里到学生家门口等他,然后拉着学生的手一同
到校。
一连几天,天天如此。
徐老师没有揭穿他,也没有责怪训斥,反而在班上当众表扬他带病坚持上学。
结果这个学生痛哭流涕,诚恳的向他承认了错误,发誓再也不进网吧,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徐老师凭借自己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宽容博大的胸怀,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以后一定会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教诲,自觉反省并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形成正确的自我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是反对老师一味的用“严禁”“不准”这样的否定句式去限制学生的,那样的话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造成师生关系对立,师生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中断。
发现
优势比指责弱点更为有效和积极,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和激励,让他们自己学会思考和选择。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
两个学生在操场打架,陶先生制止后对其中一个说,你一会儿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学生战战兢兢地来了,等着挨批呢,这时陶先生掏出一块糖说,我奖你一块糖。
学生很纳闷,老师,为什么呀?陶先生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我让你停手,你就不再打架了,应该表扬。
学生正感到迷惑和意外呢,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说,我再奖你一块糖,我让你来这儿,你按时就来了,你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学生心想,你让我来我敢不来吗?这时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说,我奖励你见义勇为,刚才你是在同坏人坏事做斗争呢,一定是这样吧。
学生这时非常羞愧,也非常感动,他说,老师,他不是坏人,就是我们同学,我错了,不该打架。
陶先生马上掏出第四块糖说,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已经知道错了,我奖励你。
陶先生步步引导,变批评为唤醒,变训斥为激励,变惩罚为呵护,给了孩子一片自省的蓝天,这是何等的教育智慧啊!在工作中,班主任有时可能觉得“好话一箩筐,不如一耳光”,批评和惩罚似乎更为直接有效,更为立竿见影。
殊不知,学生立竿见影地承认错误,极有可能立竿见影地再犯错误。
这种管理,究其实质是缺乏了人本的观念,缺乏了服务的意识,缺乏了引导的诚恳和耐心,因而也就不会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他们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
这不仅符合教育的规律,也适应了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班级就是我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围着老师转。
但现实却往往是班主任在唱独角戏,创建优秀班集体成了班主任一个人的战争,警察般严厉,保姆般勤快。
我并不否认广大老师的良好意愿和良苦用心,但管理往往事倍功半,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多年来,我在班里一直推行“值周官”制度,就是在班委和团委的统一组织下,每周由五名同学组成执行小组,负责班级的全面管理。
所有同学轮流值周,每周的检查、评比以及活动的开展情况记入班级日志,作为各小组的评比依据。
这样一来,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管理,极大的增强了责任心,班主任一下子就多了50多个得力的助手。
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每个同学、各管理小组积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主动开展工作。
同学们自发讨论订立了详细、实在的班规,由于是共同订立的,所以执行起来更为自愿、坚决和彻底。
他们自己组织并开展各种活动,像每周的班会、团员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每月一次的大型活动已经制度化、自主化。
在班里,她们自发组建了学习帮扶小组、文艺宣传小组、读书演讲小组等等等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学会管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锻炼,走向社会后他们就能自主、自立、自强不息。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那么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不就是让我们上升到了管理的最高境界了吗?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
创建优秀班集体,让学生沐浴着爱的阳光,在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展示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健康地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建设型人才,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
蔡其矫有一首小诗《祈求》,颇能反映青年学子的心声,那么就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内心的渴求和呼喊吧!
祈求
蔡其矫
我祈求炎夏有风,冬日少雨;
我祈求花开有红有紫;
我祈求爱情不受讥笑,
跌倒有人扶持;
我祈求同情心——
当人悲伤
至少给予安慰
而不是冷眼竖眉;
我祈求知识有如泉源,
每一天都涌流不息,
而不是这也禁止,那也禁止;
我祈求歌声发自每人的心中
没有谁要制造模式
为所有的音调规定高低;
我祈求
总有一天,再没有人
像我作这样的祈求!
最后,诚邀各位同仁驾幸武安品略太行山水,敬请所有老师光临敝校指导各项工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