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作业课件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A.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
C.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
5.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黄巾军建立新的政权
D( )
B.东汉政权在黄巾起义打击下迅速灭亡
C.东汉政权镇压了黄巾起义,巩固了统治
D.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释放奴婢
减轻负担、 减轻刑法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 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减 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汉光武帝刘秀统治初期为了巩固统 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 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 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B (赵忠)乃我母。材料反映了( ) A.秦代外戚专权 B.东汉宦官专权 C.唐代宦官专权 D.明代宦官专权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49张PPT)

刘秀建东汉
公 元 9
公元9 公
年,外戚 元
王莽夺取 西汉政权,
25
公元25年,西 汉宗室刘秀称 帝,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刘
年 建立新朝, 年 秀就是光武帝。
西汉灭亡。
刘秀 建 东汉
刘秀(公元25-57在位):字文叔,汉 高祖刘邦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 他父亲这一辈,已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 官员了。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 汉宗室拨款。王莽建立新朝后,刘秀成为 了一名庄稼汉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 走向衰亡。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想一想:“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根源在哪?
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 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 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和皇位世袭制。
统治的黑暗加剧了阶级矛盾,地主阶级争 权夺利,遭殃是老百姓。外戚、宦官——地主 阶级中最腐朽的势力交替专权100余年,人民被 逼向死亡的边缘。东汉后期,又恰逢灾荒连年, 真可谓是雪上加霜,广大老百姓再也无法活下 去,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新朝末年,刘秀加入绿林义军,在昆
阳一战中一举歼灭王莽政权的主力。公元 25年,在河北登基称帝,沿用“汉”的国 号,不久定都洛阳,因为洛阳在西汉都城 长安的东面,故史称东汉。东汉建立后, 又陆续平灭了诸多地方割据政权,使得新 朝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20余年的中国再 次归于统一。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会唯一的“一姓之再兴” 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 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 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 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 立东汉的过程叫做“中
人的陈景亮象赞。:“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兴”,即这不是刘氏江
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黄 巾 起 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三、黄巾起义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 灾害频发。 2、黄巾起义的爆发时间和领导人:184年 张角 3、宗教:太平道 4、黄巾起义的特点和性质:
间生活和地方风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文化昌盛的东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汉朝五贤帝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击鼓说唱俑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高56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 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 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 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 夸张,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 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 表。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后裔。
新莽末年,刘秀与其兄在家乡乘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人物: 张角 光武帝纪》,西汉皇族后裔,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九世孙。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 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 这是因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态,对社会、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 1、东汉建都于: ( )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后汉书·皇后 纪》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 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 用渐大,而其员稍增。…手握王爵, 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牗 房闼之任也。…迹因公正,恩固主心, 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 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 兴于当今。虽时有公忠,而竟见排斥。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 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矣。
——《后汉书·宦者列传》
东汉从和帝开始,皇帝即位时的年纪都很小, 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便 依靠父兄,协助处理朝政,于是就形成外威专权。
待小皇帝渐渐长大成人,不再甘心当傀儡,便 依靠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夺回政权;宦官由 此得到皇帝重用,又形成宦官专权。
因此,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他们横征暴敛,卖官售爵。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 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 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 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 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8年, 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 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
结局:被镇压而失败
太平道教创始人
影响: 打击了东汉腐朽统治,加速东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黄巾起义的特点
张角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以宗教为形式,以免 费行医治病为手段,组织了义军三四十万,编成了36方, 各设统帅,在衙门上标记“甲子”,作为将来的攻击目标 和进攻时间,并向群众广为宣传黄巾军的预言:“苍天已 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有组织; 有准备
州牧割据: 为了镇压黄巾起
事,朝廷改刺史为州牧,令各地 州牧掌握兵权,州牧拥兵自重。 此后各州牧又互相兼并,已形成 州牧割据局了 东汉统治,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 地方的统治,改刺 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王朝瓦 解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 国。东汉灭 亡。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 联合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 宦官专权。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外 戚宦官專权的事件重演。
四: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1、成由简、败由奢;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 者要顺应民心; 3、要善于调整政策;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 献帝,东汉灭亡
开动小脑筋: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标志着东汉朝廷 转危为安?
五:黄巾起义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 害频发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元184年
张角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织 发起的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群 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现
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习与
探究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 均寿命是多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合作探究五:黄巾起义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 害频发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元184年
张角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织 发起的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群 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 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西汉后期政局——政治腐败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人物: 外戚王莽建立“___新__”_朝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王莽被杀)
2、东汉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减轻负担 减轻刑法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 制。 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允许内迁 缓解矛盾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 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19张PPT)

东汉的建立
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 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澜,战 胜王寻等百万之众,统一天下,重新恢复汉室 政权,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都城:洛阳
措施:
正是广1大.多的人次民创下造令了历释史,放奴婢 汉文帝2、.减景帝轻:以农德民化民负担,减轻刑罚 汉这光首武 童3帝谣.合,反刘映并秀了,当郡汉时县景什帝么,后样裔的裁。政减治状官况?员 A外.戚地宦4方官.豪加交强替强独专霸权对一对方官东汉吏王朝的造监成了督什么,影惩响?处贪官污吏 王莽开5始.允进行许的全北面方社会少改革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B统.治朝腐汉中朽大不光将堪篡武,夺社帝皇会位不刘公秀、混统乱,治人初民遭期殃。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 王东莽汉改 兴施制于又光。称武到王帝莽柔光新术政治武,国帝是;新统朝皇治帝后王莽期为缓,和经西汉济末年得日到益加恢剧的复社和会矛发盾而展采,取的社一系会列出新的现措施了的比"托古较改安制"。定的 (汉成局帝的面母,亲、史汉元称帝“的皇光后王武政中君的兴侄子”)。。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光武中兴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西汉末年的外戚。(汉成帝的母亲、汉元帝的 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 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 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 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始进 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 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 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 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 代的周礼模式。 公元17、18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 乱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1张PPT)

C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D 2.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 )
A. 汉武帝 B. 王莽 C. 汉景帝 D .光武帝
C 3.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 皇后的家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饰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 人。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旁落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二、东汉衰败
原因: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表现
1、土地兼并严重 2、著名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3、大地主富有、拥有私人武装 4、农民起义爆发(黄巾大起义)
A 4.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3)公元纪年法: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目的: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
十二生肖
天干 地支 属相
12::出它现是的汉朝族代和:部分东少汉数民 甲乙 子丑 鼠牛 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族的记岁方法 寅 虎 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提倡节俭 丙 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卯 兔 2)东汉建立: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与古代十二地支相对应, 丁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2张PPT) 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2张PPT) 优秀课件

03 即时训练
2. 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D ) A. 社会比较安定 B. 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 人口增加 D. 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03 即时训练
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D )
A.皇帝专权
B.外戚专权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
替专权
03 即时训练
4. 下列有关东汉中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出现官僚贵 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西汉灭亡
一、光武中兴
①灭亡原因: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②灭亡时间:公元9年。
③灭亡标志: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 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 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 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 政大权。王莽谦恭俭让, 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 威名。西汉末年,帝国 日衰,社会矛盾空前激 化,王莽趁机夺取了西 汉政权。
03 即时训练
5.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 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 错误的一项是( C )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 :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 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 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 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 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 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有 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 行程。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 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 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 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 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 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你指路, 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 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 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 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 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17张PPT)

一、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1、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背景: 2、王莽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 3、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时间:
建立者: 都 城:
公元25年 刘秀(汉光武帝) 洛阳
东汉初期社会概况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 …… 父子流亡, 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
思考: 1.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2.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力重新兴盛?
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释放奴婢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减轻农民的负担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 在逃犯,政府公告免罪, 放心回家。 减轻刑法 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贪赃 1000 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民族整体迁入内地;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 首领迁入内地。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影响: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
帝,独揽朝政20多年。他
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各
地上贡朝廷的物品要先送
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
权,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居然令人下毒,毒死
了汉质帝。
跋扈将军梁冀
黄 巾 军 预 言
岁苍 在天 甲已 子死 ,, 天黄 下天 大当 吉立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经济稳定,社会发展
文帝、景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1张PPT)


东汉中期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年迈幼,导致外戚
金 权力膨胀,后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走向衰
睛 亡。
东汉后期,天灾人祸,时局动荡,184年,经过
精心策划,陈张胜角吴广领导的大黄泽巾乡起义爆发了,
使东汉一蹶不振。
谢谢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 认为,青 铜器在 商周时 期被视 为“政治 的权力 ”。可 推断,商 周时期 青铜器 主要用 作(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西汉
公元前202年
文汉 昭 景武 宣 之盛 中 治世 兴
元成哀平 帝帝帝帝
一、光武中兴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元成哀平子 9 帝帝帝帝婴 年
文汉昭

景武宣 之盛中
戚 王 莽
治世兴


想一想: 什么叫“外戚”?
一般情况下,皇帝年 幼时,太后会怎么做? 外戚会怎么做?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天下出现兴盛局面


材料3:夷宾服,家给人足

——《后汉书 光武帝记》

一、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文化昌盛的东汉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即位年龄和平 均寿命。
当小皇帝逐渐长大后,最想摆脱 谁?最能依靠谁?
1、成由简、败由奢;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应民心; 3、要善于调整政策;
兴 亡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 帝,东汉灭亡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 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这是极为难得的……中 国的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与国家统一的发展 和巩固是有密切关系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6张PPT)

新朝
9 年


王 想一想:
莽 篡
什么叫“外戚”?


材料一:

“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
斤,易粟(小米)一斛(hú,计
量单位)”
—《后汉书•光武帝传》
物价腾贵,米价由汉文帝时的 每石数10钱涨至2000钱。
西汉
公元前 202年
新朝
9 23 年年
一、光武中兴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背 景: 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 东 汉 时 间: 公元25年 的 建 立 都 城: 洛阳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 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欺世盗名之徒,反倒被封侯拜相, 享尽荣华。)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 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术 治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 固统治,简化了政务;
天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整治了官场风气 下
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加强了民族团结
一、光武中兴
影响: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 面,经济得到宅 院 画 像 砖
材料二: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房舍)丘墟,
田畴芜(荒芜)秽(杂草)”,以致“匹夫僮 妇(儿童妇女),咸(都)怀怨怒 。
—— 《后汉书·冯衍传》
材料反映了东汉初年怎样的社会景象?
经济凋敝,百姓心怀怨恨
一、光武中兴
措施: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增加了劳动力,
以 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 (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 (共32张PPT)
的农民大起义,头裹黄巾。区别于之前的陈胜吴广起义。
黄巾起义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 灾害频繁,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 繁发生,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张角 创立太平道,经过十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众 多达数十万。
时间:184年 地点:邢台巨鹿 人物:张角等领导太平道信徒 口号:“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性质:一场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三、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 • 材料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黄天”各代
表什么? • 这一事件有哪些特点? • 黄巾起义;领导人是张角。
• “甲子”指184年。“苍天”指汉朝。“黄天”指黄巾军。
• 教师强调起义的特点:借助宗教太平道,有组织、有准备
——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
想一想: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形成
皇帝早逝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君权旁落 外戚专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帝,独 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当官封侯,横 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 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 帝。8岁的质帝接见大臣时提到梁冀,说他是 “跋扈将军”。梁冀得知后,令人在饼里放 毒药,害死了质帝。
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课导入
西汉简介
时间:前202~公元9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早期政策:休养生息 初步繁荣:文景之治 鼎盛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23张PPT)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3.“光武中兴”与下列哪
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C
D.汉明帝
板书设计
东 汉 的 兴 亡
东汉的建立 东汉的衰败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 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
措施: 民族矛盾。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
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结果: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
“光武中兴”的局面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 岁,岁 平均寿命24。即位的皇帝比较年幼。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东汉王朝走向衰败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跋扈将军”把持朝政,京都流传着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 的政治状况是( )
课堂导入
右图刘秀公园,又名“千秋台”。设立该公园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刘秀 登基”。据史料记载,公元25年,刘秀于此千秋台登基称帝,欲开创其千 秋霸业,故曰:千秋台。那么刘秀建立东汉后,是怎样巩固其千秋霸业的 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部编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讲授新课
,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人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
——《后汉书如•冯果衍你列传是》刘秀田,地面荒临芜如。此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困境,你会怎么做?
社会混乱
【小组探究】问题2:光武帝统治的措施?
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 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 如旧制。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 回家;在逃犯,政府公告免罪, 放 心回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PPT)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在逃犯,政府 公告免罪,放心回家。
③减轻刑法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 贪赃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材料一: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歌谣:“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出现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
外戚跋扈控制皇帝
宦官掌权迫害官僚
封这建两则皇材权料反的映专了当制时和什么皇样位的政世治袭状况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看图读史
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族的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透露出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 动乱的情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东汉陶院落(模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母后临朝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君权旁落
外戚专权
后果: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宦官得宠 东汉王朝诛走杀外向戚衰亡。 皇帝长大
把持朝政
夺回君权
依靠宦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兴衰(共20张 PPT)
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2张PPT)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 繁荣局面。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家民负担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等等
启 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 使社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光武中兴
隐患: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原先的社会问题并 未根本解决。
铸成大错:这个成语来源于司 马光的著作《资治通鉴·唐 纪·昭宗天佑三年》中的“合 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 也”,这里的“错”,指的是 指古代的货币——“金错刀”, 也就是西汉时王莽推行的一种 刀形铜币。
光武中兴
绿林赤眉起义
互动探究(一)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绿林、赤眉起义
前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 地农民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稳定政局。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 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反击匈奴等 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西汉面临着怎样的命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自主学习: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东汉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 2、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了哪些稳定社会局面 的措施? 3、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的原因及造成的恶果是什么? 4、找出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时间,领导人, 简单经过及历史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 (共23张PPT)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 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
外戚
权利落入辅政外戚手中, 他們控制朝政,专横跋扈。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联合 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 宦官专权。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外戚宦官專权的事件重演。
东汉安帝至灵帝统治时期,有史可据的农民起义多达41次, 其中安帝统治的19年中,一共发生了4次农民起义。顺帝 统治的19年中,发生了13次;冲、质帝在位总共不足2年, 却发生了4次,桓帝统治21年,发生了14次,而灵帝统治 时,168到180年,发生了农民起义4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阅读课文,结合下图,讲 学习与
光武中兴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 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 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学习与 探究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家民负担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等等
启 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 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光武中兴
隐患: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原先的社会问题并 未根本解决。
学习与 探究
光武中兴
奖赏闭门人 郅恽(恽音yùn)是管洛阳城门的小官。有一次,汉
光武帝带了一批人,到洛阳郊外去打了一天猎,回城的时候, 已经是晚上。皇帝的车驾到了上东门,城门早已关了。随从 打猎的侍从叫管城门的开门,郅恽拒绝了。汉光武帝亲自来 到城下,吩咐郅恽开门。不料郅恽说: “夜里看不清楚, 不能随便开门。” 汉光武帝碰了个钉子,只好绕道到东中 门进城。第二天,汉光武帝正想找郅恽责问,不想郅恽的奏 章已经送上来了。奏章上说:“陛下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 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 么办?”汉光武帝看了奏章,就赏给郅恽一百匹布,还把那 个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