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摘
教育学文摘
教育学文摘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领域。
它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政策、教育方法、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通过对教育的研究,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政策、教育方法、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
一、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政府实施教育管理和组织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深化阶段。
在这个背景下,教育政策的准确把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热点问题如下:1. 教育投入和财政保障教育投入和财政保障是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需要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当前我国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平衡、公平性存在不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2. 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随着教育理念和时代的变化,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需要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强调跨学科、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
3. 教育质量和评价体系教育质量是评价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教育政策中关注的重点。
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从课程规划、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方面入手。
二、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指导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方式。
它涉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有一定的教育方法,对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当前,教育方法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多元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的阶段。
主要研究课题如下: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采用共同学习和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它采用从学生自己的生活、问题和利益出发,搜集、整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教育文摘五十则
教育文摘五十则∙(1)我国高考改革的困境傅维利∙(2)关于新课改高考命题工作的几点思考陈最华∙(3)论高考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刘海峰∙(4)高考改革的制度变迁和路径李涛陈玉玲∙(5)教师课程理解:现实问题与应然取向李树军∙(6)后现代教师权威的解析白艳∙(7)认知工具:“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潘庆玉∙(8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陈学飞展立新∙(9)论我国教育知识生产谢延龙王澍∙(10)现象描述分析学:一种质的研究与评价方法论吴维宁∙(11)不可“定义”的教育郝德永∙(12)论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冲突王正青徐辉∙(13)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宣勇凌健∙(14)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改革取向徐沁∙(15)当代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计依据及课程学习阶段探析徐向平∙(16)新形势下职教中心存在的问题分析叶通贤周鸿∙(17)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及建议陈立鹏罗娟∙(18)渐进改革: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路向的理性选择林丹柳海民∙(19)论“新基础教育”之“新”庞庆举∙(20)社会生活、儿童经验与课程选择王永红∙(21)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辨证吕林海∙(22)对“教材”的“文本”化解释——教育中可能的颠覆与反颠覆毕世响∙(23)博弈论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李志超朱成科∙(25)论教学论的学科认同危机及其根源金志远∙(26)民办学校教师权益保障的地方政策创新及反思吴开华∙(27)教师教学权行使的边界陈亚东∙(28)“正视”教师情绪--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曾文婕∙(29)课程能力:一种构建教师“教育眼光”的专业整合能力张烨∙(30)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科研的现实与修正沈佳乐∙群体同化、疏离与自我同一性发展安秋玲∙(31)朋辈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蔡莹杨雪龙∙(32)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梅萍∙(33)学校德育之“德”如何适应社会之“道”沈兆乾∙(34)“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德育改革的合理性诉求严从根∙(35)对校长公选的思考和建议李霞∙(36)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楚江亭∙(37)论学校的治理庄西真∙(38)我国教育督导工作专业化的现状与反思于慧∙(39)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何克抗∙(40)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三种力量:互补还是冲突?张振改∙(41)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征比较研究--以美、德、日三国为例李均赵鹭∙(42)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荆德刚∙(43)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集体谈判程序研究2010年第02期目录∙(3)《规划纲要》与教育协调发展袁振国∙(4)从《规划纲要》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范文曜∙(5)《规划纲要》与教育信息化王珠珠∙(7)教育公平:新中国60年的求索之路朱永新∙(9)课程理论研究六十年——基于概念史的研究田正平刘徽∙(11)新中国60年高等教育发展观变迁:均等化·省域化·均衡化陈上仁谢玉华∙(13)自由教育的价值和实现方式郝文武∙(15)艺木:成人教育的间结构戴宏才伍叶琴∙(17)论职业教育学科的要素周明星∙(18)学科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骆四铭∙(20)全球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毛亚庆蔡宗模∙(22)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几点思考柳士彬∙(24)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贾建国∙(26)专业共生的协作伙伴:教育研究者在学校改进中的角色分析徐志勇∙(28)应试教育背景下几项微观制度分析熊和平∙(30)审视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低龄化”现象王卉周序∙(31)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丛立新∙(33)对讲授法的反思与超越张华∙(36)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郭华∙(38)因材施教的困境及成因张旸∙(39)高中实际课程中学科地位的异化和对策分析陈明龙傅敏∙(41)论课程与教学的内在整合靳玉乐董小平∙(42)课程文化再造中现代教育的文化自觉王一军∙(44)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引入案例式研修的几点思考陈向明∙(46)教师激励的偏失与匡正胡永新∙(47)新中国农村教师培养制度:历史、现状与未来阮成武李子华∙(50)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高小强∙(52)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戚万学∙(54)教育伦理实践效益的反思与优化糜海波∙(56)美德观与德育范式转换范树成∙(58)协商对话式德育的时代意蕴严从根∙(63)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郅庭瑾∙(65)班主任职能定位的问题检视张世辉∙(67)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梁秋英孙刚成∙(69)清未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批评与建议摩罗∙(70)西方教育公平实践的历史演进华桦∙(73)西方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研究评析朱炜∙(75)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李学书∙(77)美国四大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张治国∙(79)耶鲁大学的战略目标周雁奚丽萍∙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特点与编制技术戚业国∙(5)《规划纲要》视野中艺术职业教育需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于平∙(7)论《规划纲要》制定中的质量观李家成∙(9)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公平郑新蓉∙(11)论教育学的科学化熊和平∙(13)论后现代成人教育的教育图景胡娇于伟∙(15)教育现象学的提问方式与致思路径莫丽娟王永崇∙(1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刘新成苏尚锋∙(19)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翟博∙(20)关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思考徐冬青∙(21)基于新制度主义的高考政策变迁分析李峻∙(23)我国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黄正平∙(25)高等院校成人教育亟需转型朱涛∙(27)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陈洪捷∙(29)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林崇德胡卫平∙(31)课堂评鉴标准的二维分析:一种元思考夏正江∙(33)课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与消解廖辉∙(35)论教学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何善亮∙(37)好课就是“完美无缺”吗?——谈“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改革陈平顾丽娟∙(39)道德成长:教师教育不能遗失的伦理维度唐爱民∙(41)论教师学习的潜层机制与实践框架龙宝新∙(43)教师政策体验的基本范畴祁型雨李腾达∙(44)教师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李清臣∙(46)从研究对象到研究主体的艰难转换——“教师研究”的意蕴柳夕浪∙(48)实践人:生活德育的人性之基冯建军∙(50)论德育制度的价值标准刘超良∙(51)主体间性:建构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吴岳军∙(53)德育中“内发论”与“外铄论”的背反与统一竭长光∙(55)学校改进中的抉择杨颖秀∙(57)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面临的问题苏君阳∙(59)可持续教育领导力:多元内涵及行动提升何华宇∙(60)大学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孙华∙(63)整体史观:重构教育史的可能性张斌贤王晨∙(65)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刘来兵周洪宇∙(67)理性设计的限度:民国大学院、大学区制设置回顾黄启兵∙(69)中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政策的回顾——基于1950年以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研究敖俊梅∙(71)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规约与超越范涌峰廖其发∙(73)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国际经验与特点管窥张伟江郭朝红∙(75)困顿中的摸索:解读日本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谭建川∙(77)新品格教育和关怀教育的差异范伟伟∙(79)美国公民教育鉴析孟宪霞2010年第04期目录∙(3)完善机制,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庞丽娟韩小雨谢云丽李琳夏婧∙(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问题探讨吴青云马佳宏∙(7)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胡耀宗童宏保∙(8)论教育民主的根本属性柳谦∙(10)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李忠∙(12)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于泽元∙(14)重建乡村文化:追寻乡村教育的文化之根陶圣琴∙(16)《规划纲要》网络舆情分析无∙(18)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研究高常水许正中潘海生∙(20)论教育局长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之道苏君阳∙(21)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杨振海∙(23)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辜胜阻洪群联∙(24)2009年我国基础教育若干政策评析范国睿何颖∙(26)教育学者如何面对“公共问题”许建美孙元涛∙(28)台湾教改与“我们的课改”王策三∙(30)新课程改革中的“知性文化”与“精神文化”万伟∙(33)课程改革:保持适度的文化张力肖正德∙(35)教学冲突: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王爱菊∙(37)从知识类型看数学教学设计及其应用赵兴龙张俊张雯∙(39)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苏尚锋刘爱华∙(40)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过程张园∙(42)教师信念的现实反思与建构发展李家黎刘义兵∙(44)教师资格的制度完善:从“终身制”到定期复审周兴国∙(45)教师假性成长及其克服:从教育行政角度的分析李斌辉∙(48)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季海菊∙(50)传统故事在现代德育中的理性诠释赵国栋易连云∙(52)现代德育教师角色实现条件研究陈正桂∙(54)提高大学德育有效性的途径探析翟安英眭国荣成建平∙(55)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境遇看教育创新困境沈蕾娜孟照海∙(57)对校车制立法必要性的思考段会冬∙(61)后高级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与管理包新中∙(63)论庄子对知识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的认识谭维智∙(65)民国时期建教合作职业教育研究张晓东∙(68)在国权与女权之间:近代中国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四次论争万琼华∙(70)学校特色创建的国际走向——基于美、英、澳相关实践的考察冯大鸣∙(72)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石伟平∙(74)日本学情卡:从评价方式到教学模式刘徽∙(76)欧洲学分制和终身学习王文礼∙(79)大扩张之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危机与反思徐高明∙(F0002)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最(率)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科期刊全文转载排名无∙(F0003)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率)高等院校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科转载量排名无∙(F0004)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率)高等院校二级院所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科转载量排名无。
蓝天,白云;书本,梦想_教育文摘
蓝天,白云;书本,梦想题记:在遥远的山村里,曾经有一个女孩,她生在普通家庭,生活平凡的如一粒沙,但在她的意识里,却从不甘于平庸。
她坚信,平凡定能伟大,从书本里,她一定可以发现她的王国,追寻到属于自己的梦想……“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当耳边想起这首歌的时候,小女孩总是幻想自己会是那匹马上的人,可以自由自在的追逐自己的梦想。
村子里的天很小,她看到的世界很小,所有一切,她只能凭借书本上看到的一些东西来想象……有蓝天,有白云,有书本,有梦想,在她看来,已经是很美……小时候的她爱幻想,每次听爷爷给她讲灰姑娘的故事,讲王子和公主,讲这个神奇的世界,她总是幻想自己在那个场景中,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变成公主,实现她的梦想。
那时候,爷爷告诉她,“美好的世界是存在的,童话里并不一定都是虚拟的东西,只要你好好读书,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最后考上大学,你一样可以走出这片小天地,到达更大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时候的她眨巴着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个天地,一副很疑惑的样子,但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要好好读书。
渐渐的,她上了小学,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当她拿着那本书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太多美好的东西了,每一天,在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念书,她就觉得很快乐,很满足。
对她来说,有蓝天,白云,书本,还有她的梦想,这一切,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她一定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这些,更努力的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寻找属于自己更广阔的天地……后来,她上了初中,再后来,她上了高中,她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见识到的天地也越来越大,当她回头看那些自己已经读过的书本时,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是啊,读书确实让她收获了很多,在书本的海洋里,她可以自由的飞翔,寻找自己想要的一切,有时候,她也可以用知识和老师、同学探索一些未知的东西,每每想到这些,她就很激动,自信也源于此。
她越来越相信,一定要好好读书,为自己寻找更大的舞台。
教育文摘摘抄
1.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
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2.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
3.教育的目的,决不单纯是让学生取得考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要培养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能创新的人。
4.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已生长。
5.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得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6.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爱德华兹7.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8.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那些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决不是好教师的做法。
教育,必须是终身教育。
学习,必须是终身学习。
教育与学习,不再是随着学校教育结束而结束。
9.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
让和煦的教育之光笼罩着人类,也温暖着一颗又一颗需要教育的心。
到那时,不必再强调学习型的家庭,也不必强调学习型的社会。
而教育如阳光、雨露、空气,笼罩着全人类。
10.教育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就是最为重要的。
11.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教师,便是他的父母。
当一个人过分溺爱孩子时,他的爱便是反人类的。
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12.所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是在循循善诱中让受教育者找到人生正路,并引导他们自觉地走正路。
13.真正的教育者不仅是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学生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培养他们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14.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2024年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教师。
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教育好他们。
《文摘》向我们揭示了思考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下面仅就我个人观点具体谈谈自己的收获和粗浅的想法。
一、常给孩子微笑,让孩子感知爱。
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
灿烂的笑容,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
当我们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我们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联系平时的工作实际,我想:工作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生当小助手,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都和他们商量,尽量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与他们共处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多一些笑容,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
学会“爱”学生,掌握爱的技巧。
而现实教育中,教师的“爱”往往有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
无庸质疑,我们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但学生是否能感受到师爱,能感受到多少。
曾经有人对某个直辖市的____名教师,____名学生进行过师爱现状调查,认为自己爱学生教师有____%,但感受到师爱的学生仅____%,何以差别如此之大。
我想,原因就1在于教师没有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所以说,爱学生,就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让他们感知到你的爱,除了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自然不能少。
二、多给孩子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当代学生尤其渴望理解,只有真正理解被爱者的困难,愿望与要求,对学生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
学生只要想学好,通过努力,肯定会学好的。
适时的找心理自卑的学生谈心,鼓舞他们的士气,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许就是因为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将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
所以,对于学生,应该有博大的爱,无私的爱,更应该去宽容他们,理解他们。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文摘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文摘在2014年的寒假里,我阅读了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
现摘抄部分理念与大家分享。
一、生本教育体系的若干理念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本体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同时也是天生的阅读者。
儿童人人可以创新。
儿童的创新是儿童学习的核心过程。
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创造机会。
儿童潜能无限。
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
你必须要从旁协助他们。
——克莱恩儿童的独立性。
尊重了儿童的独立性,就是保护着他们最大发展的可能性。
3、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
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
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最后动作者。
二、生本教育的课程观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也就是说,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
郭教授还提出,突出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这三大语言的前提下整合课程,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只有实现了大课程的整合,整个学校教育的生本化,即学生可以自主地学,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种整合不是那种简单的仅仅“作加法”(即原有课程不动,只增加一点课外活动,或用2-4节课做研究性课程)的校本课程,而是“做乘法”,即进行本质改变的课程整合,使“基础课程”本身就有活动性和研究性,通过活动和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
三、生本教育的方法论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
郭教授认为,儿童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
感悟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而且是重要的结果。
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
他主张通过“读和做,缓说破”这种方法去促进儿童的感悟。
生本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强调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实现“学生会的老师不教”。
做幸福的教师文摘
做幸福的教师文摘做幸福的教师文摘(精选6篇)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幸福的教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做幸福的教师文摘篇1国学大师王国维用宋词表达的人生三境: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式的明确方向,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执著追求,最后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终有所获,其实也就是追求做一个幸福教师,追求幸福教育过程的三种境界。
做一名教师,首先要知道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
让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这样,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的终极就是要让幸福伴随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
教育不是让人走向上流社会,而是获取智慧和心灵自立的力量。
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面对的永远都是活泼的生命,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份神秘,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和汇聚;没有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总有一种力量使自己前行,不是感叹蜡炬成灰的悲壮,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没有一种职业,耕耘的是荒芜的心灵,收获的是心灵的希望!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
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种态度,幸福感不是来自生活经历本身,而是来自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
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境遇都给了我们一个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机会,正是我们选择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在事情结束后,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和不幸福的程度。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教师除了较为洁净的心境,也是俗人,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也要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
也曾有历经心力交瘁的迷茫和失意,但有一个声音总是提醒着自己:你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勇敢地选择了艰辛。
经典教育文摘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我们不是人,不是自己。
而中国的教育,也根本不是教育,它是对这个词的玷污。
——生来成为一个中国学生,不失为人生一大悲剧。
——若是要用一句话来描述中国教育,我会用这句:它从未进行过教育。
——叔本华说“人生即痛苦”,中国教育则可以不折不扣当之无愧地称为“教育即痛苦”。
——“我没了想法”----这便是中国所有学生的真实写照。
我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在“说说你的想法”的题下默写出“标准答案”。
——中国教育要做的,就是活生生地灭绝你的天性,扼杀你的灵魂,就是把所有人变成一样的人、把学生变成机器人,变成纯粹的工具。
——就算你考了100分,也没有什么值得“喜”的。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一遍又一遍拿卷子看成绩吗?——中国的教育就像是八国联军在圆明园点燃的一把罪孽之火,呼啸而过,烧掉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把每个学生心中最美好的部分烧成灰烬,留下一片废墟,和无尽的叹息。
——中国学生的悲哀不在于被摧残,而在于是麻木地被摧残。
——王尔德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却在仰望星空”。
——在百度问问“现在什么人活着最累”,一种回答说中学生最累,另一种则说是小学生。
——为别人活着,这就是中国教育给我们精神捆上的第一根锁链。
——在教育中浪费一分一秒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小学拿走了独立价值观,中学拿走了自主思考,大学拿走了理想梦想,自此以后我们的脑子就像太监的内裤,里面什么都没有。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中国的老师家长最常用的“木桶原理”却说:“你要灌满一桶水呀,就得堤防那个短板……”——先进的教育制度促进一个健康的社会,健康的社会反过来又能推动教育的进步,反之亦然。
教育的问题是社会巨大问题的缩影以及凸显。
——“教育,应是帮助人自我实现,让人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这是自苏格拉底以来所有教育家们呼唤的,是所有学生企盼的。
——你走的是别人规定的路,却离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_教育文摘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弟子事师,敬同于父1文小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在教师这条从业的路上行走多年,我才真正懂得做一名教师的不易,做一名优秀教师更难。
教师节,当朋友圈刷爆了各类节日美文,当家长圈不断更替祝福的短信,当同行好友传来节日的问候,欣喜被尊重记住的同时,我想起了生命中的那些老师,在我不同人生阶段给予我深远的影响。
有的时隔多年,可只要一想来,恍如昨日,从未远离。
1小学时,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有三位,他们都是语文老师。
小学一到二年级,我是在我们的村小学读书。
记忆中那只是一排简陋的瓦房,每个年级只有两间教室,窗户没有玻璃。
除去校长和老师们的办公室,也就五个年级的教室。
没有圈画的操场,没有围盖的厕所。
一切是天然,一切都从简。
当时教我们一年级语文的老师,是我本家长辈。
他一直教一年级,后来我毕业多年后,他还是教一年级,庄上的家长说他只能教一年级,永远升不了级。
虽然如此,我还是要感激他。
我读小学的时候,正是八十年代初期,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好,更没有去镇上读小学的机会。
可就在我二年级毕业的那年暑假,我莫名其妙被通知要转到镇上的小学读三年级。
那么多年,我都忘记了当时的情形。
后来才得知,是我本家的长辈老师每次去镇上开会,软磨硬泡给我争取了一个中心小学读书的机会。
后来,我离开了村小学,离开了那个默默帮我转学的本家长辈老师。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外出读书,异地工作。
后来,回娘家的时候,在庄上的红白喜事上,见过他几次,始终没有机会向他致谢。
再后来,我永远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就是我说,他也听不到了。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这个小村庄的,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女孩子,就开始在镇上读书了。
这让村上很多和我同龄的孩子羡慕。
在中心小学,我看见了标准的操场,规范的篮球场,干净的男女厕所。
我体验了真正的音乐课,体育课,拥有了很多我以前不曾有的经历。
用心观察,用爱教育_教育文摘
用心观察,用爱教育陈蓉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入职仅短短半年,我很庆幸自己选择走入幼教这篇沃土。
在这里,我有机会了解单纯得如同白纸一样的孩子,我用心地观察,努力地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成长着他们的成长。
在这里,我把我的追求与梦想、痛苦与快乐都深深融入这片沃土之中,走进孩子们那个光彩陆离、充满梦幻的世界。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关心、爱护幼儿是我的责任,我始终用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位幼儿。
与此同时,也要用心观察每位幼儿,做到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尤其是那些胆小或体弱的幼儿,更需要老师用爱去消除他们的冷落感和孤独感。
然然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有着白白胖胖的小脸和圆圆的身材,凭借着呆萌可爱的形象一下成为了班里的“班宠”。
虽然大家都是小班的“小孩子”,但班里的其他孩子在他面前都扮演着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摔倒了有人扶,散步时有人牵,甚至吃饭时都有小朋友要主动喂呢。
可爱之余,然然也是我们老师的一个小小“烦恼”。
可能是年龄太小的原因吧,然然的语言和动作发展都比其他孩子慢一些,开展活动时总是茫然于状况外,游戏时不会主动参与,选择的玩具总是那一件,独立进餐、如厕也不太熟练。
这天早晨,户外分区活动时我们班进行跳跃区的游戏。
摆好游戏材料后,我先讲解示范跳跃的基本方法,在孩子们多次观察和尝试之后我们开始跳圈圈的游戏。
游戏过程中,大多数孩子都能按照规则排队参与游戏。
这时我注意到然然站在队伍旁边低着头攥着小手,时不时地看看我和其他活跃的小朋友,眼神中透露出他的茫然。
我拉着他的小手,问他:“你想试一试吗?去后面排队和大家一起玩吧。
”他抬起脑袋看了看我又低下了头,还是呆在了原地。
我叫一旁的小希:“小希,你去拉然然的小手,带他一起来玩。
”然然在游戏中对老师的要求不敏感,也不知道主动参与活动。
在观察中我发现了他的困难,我先用询问建议的语气邀请他加入游戏,可他还是无动于衷。
接着我请班里活跃的孩子把他带入游戏,这个同伴邀请的方式果然奏效。
让教育充满爱_教育文摘
让教育充满爱张秋艳我很喜欢这样一首诗:我不是迷人的桃花,无力为山川增添盛装;更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无力为城市带去芬芳美丽。
我愿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在广阔的大地上生根、发芽,留下一缕芬芳,一片翠绿……带着这样的梦想和希望,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人们有数不清的赞誉: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也有人说,教师是铺路石,粉碎自己,平坦人生。
还有人说教师是孺子牛。
这些溢美之词,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更充满了无限向往。
是啊,教师是知识的使者,爱的化身,既然我选择了做一名小学教师,我就要把全部的爱献给孩子。
工作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教师的不易,想要做一个兢兢业业,像慈母般充满爱心的教师更不容易,但我无怨无悔,我为我的选择而自豪,因为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还是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
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孩子贴心。
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工作十几年,我担任过多年的班主任,我爱着自己带过的每一个班集体,爱着每一个学生,在孩子们一双双纯洁的眼睛后面,闪烁着多少家长的期待!我回报他们的只有爱,只有努力。
记得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子,有一段时间一连几天上课都心不在焉,人也郁郁寡欢,作业写得一塌糊涂,后来经过了解,原来是父母离异给孩子留下了阴影。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心灵的创伤要用“心药”医治。
平日里,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她谈心,开导她,把她带到我家里,给她做好吃的,让我的女儿陪她玩。
在班里,我让班上性格开朗的孩子主动和她交朋友,渐渐地,笑容又回到了她脸上……现在,她已顺利地考上了初中,在给我的一封来信中她写道:“老师,你虽不是知识最渊博的老师,却是一个充满爱心,最让我尊敬的老师,在我无助的时候,是你在我心中播种了太阳……”每次读到孩子给我的信,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欣慰。
教育文摘
[标签:标题]篇一:教育文摘利用业余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教育文摘》这本书。
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也很大。
“亲其师,信其道”。
也就是说教师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敬慕感。
他们愿意与教师推心置腹的交谈,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教育。
假如教师对学生冷若冰霜,教师的表扬会被当作是讽刺,教师的批评会被当作整治,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窗户,拒绝教师的教育,纵使教师才华出众,招数高明,无济于事。
爱的付出是双向的,教师把爱献给了学生,学生也会爱着老师,再坚硬的冰也会融化,更何况是需要爱的学生呢?我相信捣乱的学生最想要得到的就是老师对他的关注,哪怕是老师批评他,他都会很开心,他认为,老师还是关心他的,还是看到他的存在的,就这样他们走上了误区,觉得捣乱才是引起老师注意的方式。
这样的情况我想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有没有想过自身的做法对不对呢?真正的关心他了吗?还是只知道一味的批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真正的感受到“爱”一种伟大的“师爱”,我想学生心中那尘封的心在爱的沐浴下慢慢地发光,发亮。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非常的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对于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教师应该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能够奉献自己的爱,奉献精神要常驻于心。
尽心的为学生讲授知识,是奉献精神;学生有困难而伸出援手也是奉献,就像汶川地震时牺牲的英雄教师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这都是奉献。
奉献是无私的,是教师站在这个讲台上所必须的,师爱与奉献,是教师心中恒久的旋律。
在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学无止境,教师永远要做一个有所准备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教育的潮流所淘汰,多读书,结合着教育理论,联系着教育实际,相信我们的教学会更好。
学校开展了让每一位老师读《教育文摘》的活动,我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教育文摘》,在读的过程中,我会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教育学文摘》总第121期
《教育学文摘》总第121期本期《教育学文摘》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技术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内容,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平台,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
在本期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教育理论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础,它不仅关注教育目标和方法,还涉及到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
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这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我们将关注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影响。
教育政策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涉及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我们将分析一些最新的教育政策,以及它们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和挑战。
通过这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教育政策,并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提供指导。
我们还将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和探索。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它涉及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评价的改革。
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新的教育实践案例,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实际效果和经验教训。
通过这些内容,希望能够激发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探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将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育技术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涉及到教学手段的改进,还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信息的传播。
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新的教育技术成果,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这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教育技术,并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本期《教育学文摘》总第121期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平台,同时激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教育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孩子教育每日文摘
《孩子教育每日文摘》孩子教育这事儿啊,可太重要啦。
就像种花,得精心侍弄,才能开得娇艳。
咱先说说品德教育。
孩子得从小就知道啥是对啥是错。
诚实那是必须的,就像做人的根基。
要是孩子撒个小谎,可不能不当回事。
得好好跟他唠唠,告诉他为啥不能撒谎,就像给小树苗扶正,不然以后歪歪扭扭可咋整。
善良也得培养,看到小动物受伤了,得让孩子有同情心,去帮忙。
这就像在孩子心里播下善良的种子,以后能长成参天大树。
学习方面也不能放松。
不是说非得让孩子考第一名,但得让他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每天读读书,就像打开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门。
书里有好多奇妙的故事、有用的知识。
可以给孩子弄个小书架,摆满各种书,让他自己挑着看。
写作业的时候,别老在旁边唠叨,让他自己先思考,这就像学走路,得让他自己先摔摔跟头,才能走得稳。
兴趣培养也关键。
有的孩子喜欢画画,那就给他画笔颜料,让他尽情涂鸦。
说不定以后能成个大画家呢。
喜欢音乐,就给他报个乐器班,让他在音符里畅游。
孩子有了兴趣爱好,就像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在里面能找到快乐和自信。
运动也不能少。
带孩子出去跑跑步、踢踢球。
孩子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那活力四射的样子,就像小太阳。
运动能让孩子身体棒棒的,还能培养他的团队合作精神。
要是孩子喜欢游泳,那就更好啦,在水里像条小鱼一样自由自在。
社交也得重视。
让孩子多和小伙伴们玩。
孩子之间的友谊那是很纯真的。
他们一起玩游戏、分享小秘密,能学会与人相处。
要是孩子和小伙伴闹别扭了,别直接插手,让他们自己解决,这就像小鹰学飞,得自己经历风雨。
再说说挫折教育。
孩子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点挫折是好事。
比如考试没考好,别光批评,得和他一起分析原因,鼓励他下次努力。
这就像爬山,摔倒了再爬起来,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还有安全教育。
告诉孩子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别跟陌生人走。
这就像给孩子穿上一层保护衣,让他在外面的世界能安全地探索。
孩子教育每日都有新的事儿要关注,就像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景。
得用心去感受,去引导孩子成长。
教育文摘分享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阅读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文摘,这些文摘不仅丰富了我的教育理论知识,也让我对教育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此,我将分享一些阅读教育文摘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阅读教育文摘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求。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育文摘中,我了解到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如“终身学习”、“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
这些理念使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作为教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在阅读教育文摘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
这些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互动交流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翻转课堂则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网络等渠道自主学习知识,课堂上进行讨论、答疑和拓展。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让我意识到,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
在阅读教育文摘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教师角色正在发生转变。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现代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具备以下素质:首先,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4年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范文教育文摘的主题是教育,围绕着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改革等方面展开讨论和探索。
通过阅读教育文摘,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对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阅读教育文摘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教育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阅读教育文摘,我了解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合适的课程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此外,学生的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以反映出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其次,教育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教育文摘,我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知识更新换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因此,教育要与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再次,教育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阅读教育文摘,我了解到教育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不论国家、民族、地区,都需要面对教育问题,探索教育的发展。
同时,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
最后,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
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阅读教育文摘,我了解到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动力。
教育改革需要改革教育的理念、制度和方法,推动教育的改革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阅读教育文摘,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
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教育文摘是一种反映教育研究和实践成果的文章。
通过阅读和思考教育文摘,可以拓宽教育知识和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个人经验和心得,分享我在阅读教育文摘中所得到的体会。
首先,教育文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
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但我们不可能一一阅读所有的教育书籍和论文。
而教育文摘则对这些重要文献进行了筛选和概括,提供了一个快速了解和学习的途径。
通过阅读教育文摘,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了解到国内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理论观点。
这为我在教育工作中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启发。
其次,教育文摘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本身就存在着多样性,不同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教育文摘收集和整理了这些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使我能够对同一个问题有更全面和多样化的认识。
这种对立观点的对比与碰撞,让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教育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
另外,教育文摘还可以帮助我提升研究能力。
教育文摘往往对研究方法和数据进行了简要介绍,我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开展教育研究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此外,教育文摘还介绍了一些研究的局限性和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这有助于我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借鉴教育文摘中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我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在心理层面,教育文摘给我带来了一种思想上的冲击和启示。
有时候,我会在教育实践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感到迷茫和无力。
而教育文摘中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为我打开了思维的扉页,重新认识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教育文摘,我会发现一些令人鼓舞的故事和成功案例,这些故事和案例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同时,教育文摘中的文章和观点也会给我带来一些反思和思考,使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
最后,阅读教育文摘也是一个积累教育知识的过程。
小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文摘
小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文摘1、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
——《鲁滨逊漂流记》2、水里照出的是自己的脸,内心反映的是自己的为人。
——《圣经.旧约》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4、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
——《荒原》5、感情有理智根本无法理解的理由。
——《月亮和六便士》6、起来,饥赛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国际歌》7、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
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傲慢与偏见》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9、挺起英勇的胸脯前进!看,无数的旗帜满天飞舞!谁在那里向右转?向左!向左!向左!——《马雅可夫斯基诗选》10、我一贯追求的是:在人的肉体与幻想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真诚和信任,以及对所有的一切尽可能长久的保证。
——《镜中微瑕》11、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
——《马丁.伊登》12、一个人哪怕只生活过一天,也可以毫无困难地在监狱里过上——百年。
《局外人》13、热爱书籍吧!请相信:它是一切大厦和纪念碑的基石,它是一切栋梁之材的根系。
14、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剪开蓝色的波澜。
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的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
15、梦中念知己,心里藏友谊。
天涯不觉远,告别暂分离。
童心依还在,你我相依依。
16、朝霞般美好的理想,在向你们召唤。
你们是一滴一滴的水,全将活跃在祖国的大海里!17、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信心是事业的起点。
18、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
愿你的明天无限美丽、无限灿烂、无限迷人!19、河流,愿你是一叶执著向前的小舟;假如生活是一叶小舟,愿你是个风雨无阻的水手。
第一个窗子_教育文摘
第一个窗子祝晓丹这世上值得写的东西还真多!比如,你散步时,偶然路过从前住过的窗子,心跳便立即加快了起来,深吸一口阴沉沉的空气,眼泪,落了下来,多少伤心愉悦的过往也落了下来。
我离开了大学那个地下室一般的宿舍楼后,便一直在不停地找一个窗子,我从未想过为什么非要找一个窗子,但人生不都是这样吗?从一个窗子走了,就得要找到下一个窗子。
华达花园7楼的窗子,是我谋生后寄居的第一个窗子。
那时年少人穷志也短,进了屋子后,便开始乐此不疲地布置每一寸墙,每一寸地。
仿佛一觉便能睡到白发苍苍一般。
人家都说,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会有一种别样的温暖和幸福,等有了房子后,你才恍然发现,有些话语,听听就罢了,不必当真。
有了房子,就会有家庭,有了家庭,就会有烟火,烟火里有多少红焖肉的香味,也就有多少辣椒的呛味。
我在这第一扇窗子里吃过最香的米饭,也流过最伤心的眼泪。
然而,谁不是呢?三年后,我背上行囊,关上了这里的窗子,去寻另一个窗子。
我是带着失落走向第二个窗子的。
窗子下的地板是凉凉的,墙是苍白的,一切都有人事先布置好,但却是一种不带任何情感的布置。
我常常坐在第二个窗子的前面思念我的第一个窗子,思念那里淡黄色的灯光,还有那些带着小流苏的碎花帘子,没有人真的懂我彼时的怀念,除了那第一个窗子。
一个人在一所装修尚未完工的新房里,带着口罩,扫着地板的灰,从清晨扫到日落。
她望着天边的夕阳,心里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想,她会在这里等着心爱的人,日日回家。
他们会一边吃饭,一边看阳台外的太阳渐渐西沉,不久他们会有孩子,孩子会带来许多欢笑,也会长大渐渐离去……最后又只剩他们自己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一起肩并肩地看夕阳……想着想着,她今天为房子添一盏灯,明日又为窗子挂上布帘,直到,从小商品市场亲手拎回一套碗碟。
那窗子终于飘出了烟火的气味,夜里也时时传出儿女情长的喁喁细语……然而,不过三年,这所有的情谊,也都随了时光,淡了。
窗子,成了一种物品,可以送人,可以换钱,可以随时让陌生人不脱鞋踩在仿木地板上进进进出出,最后,它被原先费尽心思装饰过的它的人,卖掉了。
教育的契机_教育文摘
教育的契机
没插图的课外书,孩子总是想让我睡前念给他们听,最近念的是《青铜葵花》。
当我念到葵花为了家里人不用考虑自己而专注给奶奶看病,故意考砸被老师和爸妈误解的时候,几度哽咽,念不下去,儿子问我怎么了,我说:“葵花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从小失去了母爱,到了七八岁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父亲,好在大麦地青铜一家收养了她,青铜一家人对她真的很好,生怕她受一点委屈。
可青铜家的条件却很差,葵花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为了给奶奶看病葵花主动放弃上学的机会。
其实她是非常渴望读书的。
这个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她的命运总让人揪心。
”
“我没觉得学习有啥重要的,有些东西学过也很快忘了。
有些人不读书不也过得挺好的吗?”儿子很随意地说。
“孩子,读不读书是不一样的,读书能让人看问题的角度独特,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好像是一个徒弟问自己的师父读书有何用?师父没正面回答,只是让他拿了一个沾满煤灰的篮子去河边提水,结果提了半天徒弟也没明白师父的意图,这时师父让他看手中的篮子,是不是干净了许多?师父说,用篮子提水看似什么也没留下,但篮子干净了,就像读书,也许读过又忘了,可它已融入你的内心,渗入了灵魂中。
你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洗涤!”
孩子很安静地听完了这个故事,要是搁在以前可能我讲不完他就
会觉得枯燥乏味,感觉我在说教了。
至此我想到了某位教育家说过的教育的契机,契机把握得好,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业余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教育文摘》这本书。
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也很大。
“亲其师,信其道”。
也就是说教师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敬慕感。
他们愿意与教师推心置腹的交谈,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教育。
假如教师对学生冷若冰霜,教师的表扬会被当作是讽刺,教师的批评会被当作整治,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窗户,拒绝教师的教育,纵使教师才华出众,招数高明,无济于事。
爱的付出是双向的,教师把爱献给了学生,学生也会爱着老师,再坚硬的冰也会融化,更何况是需要爱的学生呢?我相信捣乱的学生最想要得到的就是老师对他的关注,哪怕是老师批评他,他都会很开心,他认为,老师还是关心他的,还是看到他的存在的,就这样他们走上了误区,觉得捣乱才是引起老师注意的方式。
这样的情况我想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有没有想过自身的做法对不对呢?真正的关心他了吗?还是只知道一味的批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真正的感受到“爱”一种伟大的“师爱”,我想学生心中那尘封的心在爱的沐浴下慢慢地发光,发亮。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非常的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对于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教师应该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能够奉献自己的爱,奉献精神要常驻于心。
尽心的为学生讲授知识,是奉献精神;学生有困难而伸出援手也是奉献,就像汶川地震时牺牲的英雄教师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这都是奉献。
奉献是无私的,是教师站在这个讲台上所必须的,师爱与奉献,是教师心中恒久的旋律。
在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学无止境,教师永远要做一个有所准备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教育的潮流所淘汰,多读书,结合着教育理论,联系着教育实际,相信我们的教学会更好。
学校开展了让每一位老师读《教育文摘》的活动,我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教育文摘》,在读的过程中,我会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教育是事业,在其献身,教育是科学,在其求真,教育是艺术,在其创新。
我被这话深深地感动着,深深地吸引着。
当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宽容是老师应有的一种态度》时,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对一名老师来说,宽容、理解、与教育的机智会时刻影响着我们自己,会时刻影响我们的学生们。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希望我们进入教室上课时学生能立刻安静下来。
但有时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情况也是有的。
当班级中的纪律有些乱时,我们有些教师一进门,就开始要求学生们马上在学生乱哄哄的情况下立刻安静下来,一些小学生是不会在教师的要求下立刻安静的。
这时的有些教师就会对学生们进行批评。
点几个教师平日就认为比较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名字,再就是大声、再大声地批评其他学生。
对于我们作教师来说,宽容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面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达到有效性的前提,当没有各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已不再喜欢信任你了,这样的关系就是你说的再有理对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效果了。
读罢《教育文摘》第6期的《为师者请三思而言》一文,使我深受触动,并且也引发我的深思。
因为与我亲身经历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文中引用了两个事例:一个事例是讲述一位老师用她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名身有残疾的二年级学生对人生的看法,并从此鼓足勇气不懈努力,终于成了一名学有所成的人。
而另一个事例则是讲述一名校长在高中时因一位语文老师的话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刺痛,并导致他放弃了爱好的语文改修数学。
虽然他成为了一名校长,但他却对此事深表遗憾:“对那篇习作,我自感满意,可是,教师给的‘0’分以及拆下来在班上讲的话,把我对语文的自信全部摧毁了,使我完全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并因此改变了我后来的发展道路??”作者表示:“如果当初没有老师的那番评论,也许他会成为一名很出色的作家!”由这两个事例我们不禁要深思:“教育工作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工作,面对学生稚嫩而幼小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三思而言之。
因为,你的一句话,也许影响他们一辈子!”对此,我是深有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学生施以真情的爱,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真情的鼓励,哪怕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也能使学生觉得老师没有放弃自己。
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对你说句悄悄话”的活动。
说“悄悄话”就是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自然和孩子们进行真心的交流。
这“悄悄话”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式架起了一座由教师通向大朋友的桥梁。
每堂课开始之前,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高兴兴的来到微机室,我会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音容笑貌,不失时机的和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你今天真漂亮!”“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会很出色。
”诸如此类的话给孩子们信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迎接新的一课;每次在学生们进行练习时,我也会送上几句“悄悄话”:“进步了,继续努力!”“如果你的操作能像你弹琴那样熟练,那该多好啊!”恰当委婉的语气使孩子们受到莫大鼓舞,增强了前进的动力。
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春意融融的心灵土壤,关注每一颗心灵,使新型人才具备着健全的心理。
我们播种知识,我们播种希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为每一个学生种下一颗自信、自强的种子。
为了激发这颗种子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我想,任何一位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都不会拒绝这千百次的浇灌与耕耘吧!愿被誉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教师们都能将自己的语言化作滴滴甘露去浸润学生们那等待灌溉的心田。
多读书,勤学习,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基础,是教师充实内涵,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学校推荐一些教育报刊。
《教育文摘》以“关注教育热点,广采教育信息,传播教育理念”为宗旨,形成了专辑化的特色,既有“课题研究资料”、“教育文稿写作指导”、“教育科研方法指导”等专辑,也有围绕课程改革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校本课程资料”专辑,给教师提供大容量、专题性的学习资料。
通过认真自学,及时做好《读书摘要》,吸取先进的教育观念,获得前沿的教育信息,本人受益匪浅。
学习了《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触颇深。
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我常想,作为一个老师,我应该怎样去爱我的学生呢?“让我的爱渗透到他们心灵当中吧!”只有他们真正用心灵感受到了我的爱,他们才会成长,才会进步。
心灵的渗透需要我不断的付出,永不放弃。
用我的真诚,用我的真心来打动他们,让他们接受我,信任我,用心灵来交换心灵。
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追求的目标吧!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好:“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他只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有像父母那样对学生的爱,那么他也比读过许多书,但又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好。
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在工作实践中,我确实亲身体验到了以情育人的良好效果,感受到了师爱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项凝聚智慧和心血的高尚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一群特别需要我们付出情感的孩子,就让我们用爱心为学生筑就一级级台阶,帮助他们拾级而上,努力攀登到人生新的高度。
《教育文摘》是一本范围广泛、角度多样的文摘期刊。
这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更有指导意义。
通过书中的文章,使我了解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原则和外语教学的各种流派。
它可以使我的教学理念更加清晰,可以为我日常的英语教学找到切实的理论依据。
如:在英语教学中较常用的“全身反应法”即“TPR”活动,其优点是通过身体动作和其他直观手段语言情景,有利于语言教学,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说的表达能力,强调情意因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其缺点是忽视了“对话”这一交际活动的重要功能,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文摘中也明确指出:既要扎实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培养交际的能力;在处理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关系时,强调外语教学,适当利用母语;强调在情景中传授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从强调教师的教,逐步变为强调学生的学。
“英语教与学”这一章节中详细地罗列出了九项教育原则,如:兴趣性原则、交际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多样式变化原则、理解性模仿原则等。
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尝试过运用上述原则。
其中“兴趣性原则”尤为重要,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就可以使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并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的负担,表现出喜悦或求知欲望,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
情景性原则也是我在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这样就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情境化和形象化。
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操练英语知识,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上述的这些教学原则是通过长期以来对小学英语的总结、概括而制定的英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对小学英语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运用领会到的精神和涵义指导我的教学,同时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有选择地、有机地运用这些教育原则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我学习了《教育文摘》,让我爱不释手而又引发我深深思考的是每一期的开卷篇。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第2期的开卷篇《二十八张“留言条”》。
文章中教师用第11张留言条(这次数学考试你考了全班第一,大家都很羡慕你,也想向你请教问题,你愿意帮助他们吗?)换回了学生的第一张留言条(李老师,我明白您的苦心。
我虽然不爱说话,但心里早就充满感激之情,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直到后来,教师珍藏了学生的28张留言条,“换回”了一个孩子与老师的亲近,换回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与孩子的沟通。
因为,倘若没有了沟通,也便没有了教育。
与学生的沟通,与其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不如说需要教师的爱心——对那些个别的孩子,以平等的和平常的心态去尊重他们,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沟通则是最好的桥梁,它让教师与学生的心走的更近。
只有与学生成为朋友,平等的与他们交流,才会产生心灵的碰撞,激发出爱的火光,才会更加全面的了解他们,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打开《教育文摘》,《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触颇深。
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教师育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必须具备爱心和责任心。
一位名符其实的好老师必须具备这种良好的师德和优良的职业作风,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教育、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和熏陶学生,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