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
新闻采访笔记
新闻采访笔记一,决定成败的非智力因素1.不怨天尤人,从自身找原因2.善于理解别人的难处和苦衷3.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4.不人云亦云,有主见和独立判断力5.不为表象迷惑,不见证据不轻信的怀疑精神6.善于有选择的听取别人的意见(直接引语)7.不斤斤计较眼前小利,有远见8.舍得投资,舍得付出代价9.肯下笨功夫,善于学习新知识(自学)10.知识面广,精于某一领域11.吃苦耐劳,不惧艰苦12.迎难而上,设法克服困难13.执行力,拿得起,嚼得烂,不折不扣(给加西亚的信)14.有组织纪律性,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15.符合他人意识善于与他人合作16.打心底尊重他人,看得起,不鄙视,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
17.不过分依赖别人,自己解决问题18.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19.敢于进入陌生领域,开拓新领域20.肯从最基层最艰苦回报最少的岗位做起21.不走寻常路22.定位自己的能力,个人品牌意识23.懂礼貌,行礼仪二、导语的20种方法1.一语破的——开门见山2.设置悬念——事情不宜先说3.欲擒故纵——言犹未尽4.化静为动——(化物为人)5.拟人修辞6.数字对比7.速写勾画8.巧用背景9.古诗名句10.烘云托月11.抑扬顿挫12.特写镜头13.曲径通幽14.一张一弛15.小中见大16.先声夺人(直接引语)17.拉近时间18.提问作答19.有意重复20.化整为零三、讲座新闻报道的手法四、消息写作基本技巧1.基本结构:倒金字塔2.写出吸引人的导语,尽量出现人物3.有细节和背景4.行文像讲故事5.有观点,但要用事实作证6.尽量直接引述7.注意报道平衡8.多分段落“短平快”五、直接引语的用法:1.xx说:“、、、、、”。
2.“、、、、、、”xx说。
3.“、、、、、、”,xx说,”、、、、、、“。
4.”、、、、、、“六、消息、通讯:文体特征区别:1.通讯事实完整丰富,富于情节,可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容量大,详细,篇幅长;消息短简洁。
《新闻采访方法论》笔记
《新闻采访方法论》笔记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新闻采访方法论概述1 采访定义、目的、任务、方式2 独立性和舆论监督以及对记者的要求考点 1: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采访方法论是研究新闻采访活动中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科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闻学中的应用基础理论。
材料与事实采访与事实角度与事实立场与事实取和矛的矛盾新闻采访方法论概述记者和采访对象生和熟的矛盾说和做的矛盾十条基本采访方法考点2:采访1。
采访实质上是人的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
贯穿于采访活动的主要矛盾:认识主体记者同被认识的客体事实之间的矛盾,即主体同客体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矛盾。
被认识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记者必须在社会活动中,同采访对象发生一定交往,才能完成采访活动.2. 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报道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社会活动. 采访的四个要点:谁—-主体,为什么—-为新闻报道,做什么——了解客观情况,范畴-—社会活动(区别于私人活动)。
采访与一般的了解事物就有很大的区别,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何和要求的、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
这类认识事物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调查研究。
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特殊性体现在:采访的目的——传播特殊的目的,传播(为了进行传播),不仅“传”,而且“播",传播的对象广泛。
向大众传播,大众和传播是两个制约因素.1、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采访就要猎取哪些内容上重要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大众关心的、有一定趣味的事实。
2、为了向大众传播,不仅要在采访中“沙里淘金”,把那些没有新闻价值的,大众不关心的东西筛选掉,有时还要做更加广泛的调查,“旁征博引",向传播对象提供更多的资料, 以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新闻事件本身的意义。
3、为了向大众传播,记者的采访有极大的伸缩性和灵活性.可以对大量的社会现象做广泛的调查研究,也可以对一个完整的事件做全面或者片面的调查。
新闻采访笔记
一、中国新闻采访学形成于何时?以哪本著作为标志?答:起源于近代报刊时期,以邵飘萍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为标志。
二、专业记者怎样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怎样培养专业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此题自己整理,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欢迎专业人士补充)答:1)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某一领域的记者。
①首先要非常熟悉所报道领域的专业情况、专业知识和专业政策。
实际操作才能使研究的问题更深,见解更独到,有更多发言权,且文字更加漂亮。
②专业记者不要局限于所报道的领域。
一方面必须研究全国的政治东线和中央的方针政策,开阔眼界。
另一方面,必须广泛涉猎,从多角度思考,提高理性认识。
2)需要有热爱新闻工作的敬业精神,还需要有勤奋学习的精神,深入采访,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还要新闻单位的用心培养。
三、机动记者的作用答:直接受总编辑部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
完成重要的报道任务和调查任务,参与突发事件的报道。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四、记者的职责答:1.采写新闻报道,这是记者的首要职责;2.反映情况这里所指的反映情况,是指以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3.做群众工作。
记者做群众工作,一般只限于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者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或报道组、作者积极分子)的工作。
五、对记者反映情况写“内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要及时反映情况;2)要如实反映情况;3)要贯彻全面反映情况的方针;4)对工作中一些带试验性的做法,因为尚不成熟,记者可先写成“内参”,供领导机关参考;5)记者经过调查研究,对某些问题形成一些新的看法,为慎重起见,也可以先作为内参稿,供领导机关参阅;6)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被反映对象的变化;六、记者修养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记者的修养:指记者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方面的综合水平1. 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a 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c 相关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政策法规2.知识方面的修养:3.新闻业务方面的修养:a 要有敬业精神;b 要有单兵作战的能力;c 要有写作的能力七、记者工作中容易出现道德与法律的边缘问题有哪些?怎样正确对待?答:1.诽谤坚持正当的舆论批评监督,批评报道一定要把事实搞清楚,连细节也不能疏忽,以免授人口实。
新闻采访笔记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基本概念一、新闻采访的定义是什么?新闻的定义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News gathering)与采访对象的“访问”(News interviewing)的合称。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材料的采集、采访对象的访问都有别于诗人、画家、作家这些人的采风和访问。
新闻采访是特指记者的采集和访问。
目的是为了在媒体上进行披露报道,而并未为了其他目的。
二、新闻采访的四要素:媒体、记者、新闻素材、采访对象媒体以20世纪的标准来看,一份真正的报纸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它必须是定期出版的,每日一期或每周数期它必须诉求读者的普遍兴趣,而不是某种特殊的兴趣它必须提供及时的新闻。
记者(Reporter、Newsman、Journalist)是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
新闻记者的分类:专业记者(专版记者)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这类记者一般情况下都有固定的报纸版面,固定的频道或栏目,像娱乐版、IT版、经济版、社会版。
专业记者对自己分管领域的人和事都比较熟悉,长期采访报道这个领域的新闻,自身就成为半个专家,采访报道也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
机动记者(记者部记者)机动记者又称“满天飞”的记者,多是报社记者部的记者,或总编室派遣的记者。
他们的任务不固定,主要担任突发事件的采访;编辑部策划的系列报道;重要的社会调查性采访。
专业记者专业知识强,熟悉业内情况机动记者:宏观把握能力和新闻敏感性强。
地方记者地方记者是媒体长期建立的外埠记者战中的记者。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本部在北京,但在全国各地都有记者站。
一般报社的规模越大,记者站越多,越能全面的反映全国新闻记者站的功能---新闻报道、培养通讯员驻外记者驻外记者是受媒体派遣常驻国外采访报道的记者。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特派记者是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媒体特别派遣的记者,像大型体育运动会、重大国际会议、重大事件等。
笔记新闻采访学笔记
精品行业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栽并修改后使用!笔记新闻采访学笔记绪论概念: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记者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社会活动。
记者《==》采访对象记者认识(==)新闻事实两对矛盾。
地位基础和前沿,属于应用新闻学。
第一章新闻记者一、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我国古代:唐代邸报、进奏院状宋代小报,内探、省探、衙探最早职业记者:16世纪威尼斯一一威尼斯新闻,近代最早的报纸二、现代职业记者的发展《申报》外勤记者一一访事梁启超《清议报》“记者”出现法国哈瓦斯社,法新社前身,世界第一家通讯社中国民营通讯社,广州骆侠挺黄远生一一报界奇才《忏悔录》邵飘萍一实际应用新闻学,第一部专著三、无产阶级记者的成长第一个社会主义刊物,马克思和卢格《德法年鉴》第一家马克思主义日报《新莱茵报》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瞿(《晨报》《时事新报》特派记者赴苏维埃,《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四、记者的基本任务1、采写新闻(天职)2、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3、群众工作A通讯员工作B了解群众要求和反映C组稿约稿D群众采访五、记者的条件黄远生:四能一一能想、能走、能听、能写邵飘萍:品性、知识与经验、身体健康邹韬奋: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2、要有较强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修养和政策水平3、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4、要有广博的知识5、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6、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第二章采访的基本要求一、采访的地位与作用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
理解采访与新闻本源的关系。
2、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决定写作3、采访是新闻事业存在的基础。
二、采访的性质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特殊性在于1、特殊的目的一一向大众传播新闻2、特殊的活动方式一一社会活动。
主要不靠行政的手段进行工作,而是主要依靠社会交往和个人交往,靠独立活动和朋友式的平等交谈。
新闻采访笔记
新闻采访笔记采访包括:如何发现新闻(新闻敏感)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了解索要采访对象的背景)进行采访(提问技巧)写作包括:新闻写作的规律——真实公正新闻体裁消息深度报道通讯推断结论材料的核实第一章:新闻采写概述一·采访的历程1.采访,3000多年前叫“采风”,诗经就是由此汇编而成的2.邸报,写皇帝的言行。
文武百官的动向,也就是采访的开始。
(唐朝)3.16世纪,《威尼斯公报》采访的真正开始也是最早的职业记者的诞生。
中国的新闻采访活动是从19世纪初西方报纸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4.20世纪初,中国人自办的报纸进入高潮。
上海的《大公报》《晨报》都有优秀的记者范长江、胡证之。
二·对新闻采访的认识:新闻采访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采集和访问的专业活动。
1.新闻采访时记者的专业活动(记者为了写新闻才进行的活动)——真实性、权威性、专业性。
2.新闻采访是为了了解掌握客观事实而进行的(以事实说话)想象自己是一张白纸,不要先入为主三·新闻采访的特征1.新闻采访的目的的公众性【还你公众一个真实,绝大数公众的兴趣所在,公众兴趣有公众意识】2.采访对象的新鲜性【时间新——最近事内容新——角度新】如果采访对象不是新鲜的人物,但是有新闻价值也是可以采访的。
3.采访过程的快速性【掌握好时间,在第一时间所报道出来才是媒体取胜的重要因素。
如凤凰网对“911事件的报道”4.采访双方角色的平等自由【记者首先要尊重采访对象,愿意倾听,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态度要是平等的】四·新闻采访的重要性1.新闻活动中的基础环节【完整的新闻作品经过采访写作编辑审稿印刷发行的环节】2.菜饭决定新闻写作【新闻的深度广度决定采访的是否深广扎实,“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五·新闻采访的形式1.个别访问:如面对面的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2.现场观察::用眼睛细微的观察,捕捉瞬息万变却能打动人的细节。
3.开座谈会:就某个专题,邀请专业人员4.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主要通过这个采访方式采写。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四、新闻采访的涵义: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
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
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
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
新闻采写的第一次作业(10月25日)一,采访一位记者,谈谈他们的采访报道技巧基于条件限制,我采访的是校内校园媒体的记者,虽然他们是业余的校园记者,但是丰富的采访实践也给了他们很多深刻的感受。
我参与了很多校内媒体,也做了很多校园采访,对他们的采访感受也是有所体会。
就日常的采访量考虑,我选择的是学校红帆网的日常新闻记者,红帆网作为我校学生处的官方网站,承担着第一时间反映西大的任务,而校园资讯栏目又是最贴近地气,最能真实反映校园生活,任务量最多的栏目,所以他们的采访机会更多,经验也更为丰富。
梁子倩是网站的一名普通记者,也是我采访的对象。
她曾经参加了不止一个校园媒体,并且侧重点不同。
后来她又在红帆网站做了组长,在第一线采访的基础上,承担了编辑和采访安排的任务,日常审稿改稿和采访活动安排以及上传稿件都一力但当,而新年还要带新生,非常忙碌。
虽然忙碌,虽然辛苦,但工作依旧做的有声有色,并十分乐于这个工作,稿件也做的十分精致,因此我就专门采访了她关于这一年多来记者实践的种种感受和收获。
她说自己当初是怀着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加入这个网站并成为一份子的。
可以看得出来,这是用一个十分热爱生活,喜欢挑战和未知的女生,也是一个心思缜密满腹才华的女生,而最终要的是,她的负责和认真,让我深深感动。
她说一个记者如果不认真的去采访报道,不用事实说话,那一切都是贫瘠的,空洞的。
的确,这是她给我的第一个信息,却也是我能体会到的,最重要的。
做了一年多的稿采访,她提到了最初的胆怯和陌生。
刚开始稿子经常写得问题百出,要点不全,信息也没有提供多少,更没有体会到采访的乐趣,只是个不自信和浅显。
经过一年的体验,每周都要经历的采访给了她十分丰富的资源以提升自己。
她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校园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总的经验有三条,一是提前做好和活动组织者和主体的联系,了解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办什么样的活动,是为了什么。
从而判断这个新闻有没有价值,而这就牵扯到一个新闻敏锐度的问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 笔记
又称子题,位于主题之后,主要作用是补充、说明、解释主题。
主引副题关系
1、引题、主题关系
除短化主题功能外,引题功能相当于主题状语。
引题的作用在于引出主题:交待主题内容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背景情况;烘托和渲染主题所表述内容的气氛;揭示主题内容的作用和意义,评价主题;以设问提出问题,为主题作铺垫;说明主题内容的原因、目的;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短化主题。
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置于正文之前。
一、标题作用
1、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欲望
2、介绍新闻内容,向导受众
3、评价新闻内容,阐明意义
二、标题演变小史
1、无标题时代 2、分栏目标题时代 3、单一标题时代 4、现代标题时代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一)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及其意义
1、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
近代报纸产生之前,新闻体裁和其他文章没有什么区别
电报和战争偶然从进了新闻报道结构的变化
人类对自身传播和接受信息活动规律的一种发现和把握
2、倒金字塔结构的意义
(1)给新闻报道反映事物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文本形式
4、表明稿件的重要性
有无消息头并非消息的绝对标志
某些描写性消息,也不一定加消息头
美国报纸,加本报消息头标志不明显
日报报纸国内自采消息一般不标注?°本报讯?±;发自国外报道文前标注国家,发稿时间,记者姓名;采用通讯社稿件标注稿件来源
消 息 的 导 语
二、 导语的作用(Lead)
☆ 各行标题内容在语义上、逻辑上应该是连贯的。
☆ 引题、主题、副题内容不能重复,避免出现重复词语。
新闻采访完整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完整复习笔记新闻采访(保持冷静又充满关切)重点:材料准备提问观察采访提纲采访思路新闻价值、敏感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一.何谓新闻采访学(一)新闻采访学在新闻学体系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学是整个新闻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沿2.采访是整个新闻活动的开端3.新闻采访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基础(二)新闻采访学的定义1.以新闻采访活动、新闻采访规律、新闻采访对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2.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记者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
二.如何认识记者(一)记者与公众之间有一份心照不宣的协议(二)记者的素质要求1.新闻传播者的整体素质=长(业务专长)*宽(知识面)*高(思想境界)业务专长: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调查研究的基本功;特殊的新闻敏感;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
知识面:记者的知识结构是“专”上的“杂”。
第一层:基础层知识(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与普及教育知识)第二层:以社会科学知识为主的百科常识。
第三层: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
第四层:与担负报道任务相关的专门知识思想和精神境界1.人格境界: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道德修养:要严格地、自觉地遵守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规范3.社会责任:敢于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充当社会公理的代言人。
4.思想理论: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优秀记者的必备素质坚持不懈的品质、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等品质。
三.如何学习新闻采访(一)学科性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二)学习方法:理论+实践,尤其要重视实践。
新闻采访的基础性知识一.新闻采访的地位与意义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惟一桥梁;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新闻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二.新闻采访的性质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向大众传播新闻;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既要排斥不是事实的“新闻”,又要排斥不是新闻的事实;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新闻采访学(课堂笔记整理)
新闻学课程新闻采访学——课堂笔记整理(仅供交流)新闻采访概述一、什么事新闻采访1.该说2.“采访”该说二、新闻采访要素1.媒体分平面媒体(传统)和立体媒体(现代)报纸的条件:(1)定期出版(2)固定名称(3)读者规模较大(4)及时新闻2.记者(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发行人的总称)(也指专跑外勤的新闻记者,即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分内勤和外勤,梁启超为首人,被称作是无冕之王分类(方式一):(1)专业记者(专领域,固定,频道,栏目)(2)机动记者(随时待命)(3)地方记者(记者站记者,驻地,中央大报)(4)驻外记者(中央大报)(5)特派记者(本单位)(6)特约记者(临时,邀请,临时聘任,非本单位)(7)通讯员(临时供稿,成本低,非本单位)分类(方式二):(1)新闻型记者(写“豆腐块”记者)(2)学者型记者(3)文学型记者(4)技术型记者讨论——优秀记者的标准1.写作:(1)对公众负责的心(2)准确信息:普利策——“准确,准确,在准确”(一要核实,核实,再核实人名、地名、职务等名称类信息,年龄、百分比、价格等数字类信息,各类术语和专业名称,二要溯源)(3)简介文字(4)公正态度2.公正的态度(1)中立(①不含本人情感②事实——能够证明出真假③意见——个人看法无真假之分,仅有有效与否只说;有致,权威,可行)(2)平衡(各方平等陈述事实、发表意见的权利)3.简洁的蚊子(不意味着信息量少)4.朴实的文风(非华丽,从读者角度,人情味瞬间)5.其他:(1)正义感(李大钊——肩膀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使命感(记录今天,书写历史——灾害类)(3)责任心(舆论监督为己任;反映问题,做群众工作)寻找新闻线索一、开掘“会议富矿”二、拼抢“第二落点”潜在重点,再做报道1.更好的方法2.被淹没的主题更具价值丰实3.非重点和侧面可为重点4.结局、角度、方式偏颇,倾向性,不公正5.反常性6.答案不值商榷看报比较新闻“五法”(1)将原稿与见报成品比较(编辑环节;为什么;经验)(2)将自己报道与名媒体同一事实报道比较(特色;差异;角度;经验)(3)当某事自己未报,他人报道了(比较;寻近路径、方法)(4)将中央与地方——角度(专业报与综合报比较——各眼光不同)三、留心日常生活四、注意民间传播什么是合适的消息源:1.知名度高的人2.名人3.新闻发言人等4.权威人士5.观察、知识强者五、简报六、“内参”藏有公开报道七、首长行不厌其烦八、参加社会活动九、关注“读者接待窗口”新闻来源(1.个人观察;2.与他人交流;3.阅读)一、多问为什么二、换角度三、换角色四、拓展、联想五、社会趋势个案化,个案综合化六、全国新闻地方化,地方新闻全国化七、按公众设置议程八、炒冷饭1.随时记录想法2.收集感兴趣话题3.“信息中介”保持联系4.了解受众新闻敏感一、好奇心1.来自于探索事物本身的欲望2.来自对生活、生命的热爱3.来自对自己无知的自知之明二、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新闻1.新闻在哪里?故事在哪里?2.发生了什么事?谁负责?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促使他这么做寻找新闻点的思维套路一、意外二、反常三、各人效应四、关键词——最、第一个、最后一个五、具体——一般六、价值词语(开始、开张、批准、增多、太多、计划、公布、成功、对比、关闭、结束)信源一、新闻源(新闻就是“他说”)提供消息的人或物1.培养信源(人脉)(1)尊重对方(2)建立长期关系网(3)陌生人——名片、联络方式(4)建立自己的通讯录2.什么是信源(1)眼线(2)人物(对象)(3)评论员(赋予意义)二、信源级别:(注:真实、客观、公正)事实性:(谁?发生什么?时间、地点、怎样)一级——当事人,目击者二级——调查者,直接相关的机构组织和政府部门评论性:(态度,如何看待事件、人物)一级——权威调查机构,政府主管二级——专家学者三级——普通人分析性:(为什么发生?意义?)一级——第三方专家学者二级——新闻评论员三、引用信源注意事项1.最好指名道姓——不要神秘,不要据……2.以下需指出(来历背景)(1)不是名人的言论——指责、控诉、赞扬等,要指出头衔等(2)无法判断对方的话真假(3)言论巨大冲击性,让人吃惊、愤怒3.告知采访对象其姓名身份被报道4.无法指出信源姓名就不能引用5.匿名信源只能提供引索,不可引用6.只有受法律保护、道德保护的人——可匿名(即使信源不介意)(1)犯罪受害者,未成年受害者、疑犯、罪犯(2)一些疾病感染者、患者、家属,自杀者及其家属(3)同性恋及其家属(4)国家安全人采访方法、技巧一、有关采访的“为什么”1.记者为什么要采访?2.人们为什么要接受采访?(客观原因、心理原因、隐蔽原因)3.人们为什么拒绝采访?(1)不了解,不感兴趣(不可控)(2)不信任记者(可控不可控之间)(3)不信任媒体(可控不可控之间)(4)太忙(可控)(5)怕说错话(可控不可控之间)(6)不喜欢记者(可控不可控之间)(7)过分紧张(可控)二、进入采访天地1.是沟通的过程(记者、采访对象、信息、反馈、渠道、噪音、环境)2.好采访者画像(强烈的好奇心,移情能力-换位思考,礼貌友好人情味,控制采访局面)三、采访前1.策划,确定目的——准备一道菜2.文献研究,搜集背景信息(对象、背景、特点、性格)3.争取机会(1)给对方一个接收你采访的充分理由(2)尽早联系(3)自报家门、姓名、目的、时常(4)不一定提“采访”二字(5)多尝试(6)亦可熟人介绍(7)保持自己良好的信誉4.策划全过程(1)时间、地点①非(吃饭、马上上下班、马上开会、午后欲睡-可深度报道)②1小时左右(可多次,但需不同地点)③地点——对方应熟悉④可揭示性地点——了解性格,例如农业专家在田地采访⑤避免外界干扰⑥不要有对象亲友在场(2)交流方式①审问自己有无偏见②提醒自己哪些方面注意重点倾听③思考如何聊天,而不是审犯人④第一次,如何缓解僵局(热场)⑤微笑、诚实、谦卑(3)采访内容1.按信息块来设计问题——分解为几个方面(简单 6要素)信息块——假设对方在,知道,做了,怎样了2.从简单问起,从简单到复杂(凭记忆)3.采访提纲计划(步骤,方式,部门,人,顺序)纲目(大体信息块)(1)采访目的(2)采访目的(3)采访对象(4)采访提纲(问题)(5)采访步骤(顺序)(6)可能——问题(7)设想解决方法(8)采访——器材备注4.采访笔记(现场笔记)四、采访中1.感谢接受2.再次解释目的3.名片4.询问是否指名道姓5.弄清对方名字念法,准确职务6.如对方还紧张,可先聊一两句7.轻松气氛——心里话8.倾听——对方愿意说9.精心——对方觉得值10.设计好问题——引出11.回答不全——重新组织问12.问题越简越好13.一次一个问题14.原材料——事实、轶事、例子、引语(情节)五、采访的类型(一)按渠道分有面对面、视频、电话(不可长,核实情况)、电子邮件、短信(QQ)、传统书信(二)按记者对回答问题的控制程度高控制采访(随即拦截采访);低控制(人物专访)(三)按目的、态度1.显性:(1)中性采访(事实型、求证型、平衡型)(2)正面采访——正面宣传,将好的(3)负面采访——不友好,有攻击性的态度2.隐蔽采访:暗访、秘密采访、私访、偷拍偷录*不公开记者身份;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采访*观察式、体验式、诱导式*存在的理由:(1)媒体的职责要求(2)新闻本身,市场竞争(3)受众好奇,探究心理(4)微服私访,传统文化*隐形采访的危险(1)客观危险——对象或背后组织,自然危险(2)心理危险——强制性的精神压迫,软性的精神压迫*道德困惑:(1)带着镣铐的舞蹈(2)吸着鸦片的戒烟者——恶性循环(不愿走但又相当依赖的路)(3)不知不觉的老师和不健康信息的传播者*三公原则(暗访,偷拍)(1)公共场所(除了医院、学校、法院)(2)公务员*四原则条件(1)明显侵犯公众的利益(2)除此以为的无他途径(3)暴露身份难以了解真实情况(4)经制片人、编辑同意提问一、准备提问(记者以提问为生)■提问时注意1.不要让对方紧张2.问题让对方感到公正(中立)3.让对方感到一些荣誉感(适当恭维)■为题通常具有1.与目的、主题有关2.有针对性,有意义3.读者、公众关心4.对方有资格、能够回答■不问的问题1.浪费时间,无意义的2.可轻易获取答案的3.有成见偏见的4.在提问中就含有答案或暗示答案的5.太复杂,无关信息太多的■准备1.调整态度(偏见)2.列出你想问的3.判断每个问题值不值得问,删除无用无意义的4.把问题根据采访内容和性质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排列5.设计转换问题的过渡6.检查语言是否清晰、准确、偏见7.预测可能的回答并做好相应准备二、问题的组成1.假设(隐含在问题中没说出来,但有暗示的意思)——问题本身的假设——提问者抱有的假设(态度)2.问题(1)词语(敏感的人)越抽象,涵盖可能性越多,离真相越远——要尽量用具体的词,用抽象的词,必须确保对方理解(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和记者采访的出发点、态度密切相关如:你们村今年小学失业率多少?——我们村今年有多少孩子没上小学?3.回应与回答(1)回应:采访对象沉默或拒绝回答(2)非回答回应:采访对象对提问有反应但没有回答问题;通过开玩笑恐吓或反问等转移话题(3)回答回应:正面回答、直接回答,回避关键信息,质疑动机,问题复杂化三、问题的类型1.按信息分类的类型基本信息问题(基本事实,除了为什么之外的五个要素)深度信息问题(本质、发展)背景信息问题(大环境)意义信息问题(事件影响)个人信息问题(采访对象、报道人物)2.回忆型问题与思考型问题*简单会议,索取事实*进行一定逻辑思考,索取观点3.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型*预先设定回答的框架,不许思考易出新闻;回答者易说谎。
新闻采访笔记全
新闻采访笔记全新闻采访笔记1、新闻采访的内涵2、新闻采访的性质新闻采访的性质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特殊性在于(1)特殊的目的—向大众传播新闻(2)特殊的活动方式—社会活动。
主要不靠行政的手段进行工作,而是主要依靠社会交往和个人交往,靠独立活动和朋友式的平等交谈。
3、新闻采访的方法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是指记者为完成采集新闻的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及表现出来的形式。
(1)个别采访:概念:指记者选准某个具体的采访对象进行相互交谈从而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
优点:1)采访方式十分灵活方便,只要被采访对象合作,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采访,时间上也可长可短,比较自由。
2)一次采访不成功,还可以进行重复采访或者补充采访,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找不到某知情人,还可以设法采访另一知情人。
3)记者可以根据采访的需要和可能,与被采访者建立经常的联系,随时随地观察,了解被采访对象,掌握比较生动、具体的材料。
4)个别采访在没有第三者参加的情况下倾谈,能敞得开,谈得细。
记者如能获得对方信任,谈话就能够比较深入。
难点:要能抓住关键和要害的问题。
要求:在采访之前作大量的、细致的准备工作(2)现场观察:概念:指记者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观察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
个别采访主要通过口头提问,现场采访则主要依靠眼睛观察。
优点:1)有利于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第一手材料指直接来自原始来源,不经过中间环节得来的材料。
2)有利于增强记者的现场感受,获得切身体会,是新闻报道具有真情实感。
3)有利于采写“视觉新闻”,克服新闻“假大空”的弊病。
4)有利于鉴别新闻事实的真伪,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5)有利于缩短采访的认识过程,利于记者用通俗、形象的语言报道深奥、抽象的专业领域的复杂知识。
6)用眼睛进行观察,是记者不可剥夺的“采访武器”。
(3)召开座谈会:概念:指记者通过座谈的形式,同时向多个人了解情况,搜集和核实新闻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一、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二、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2.时间的限制性3.项目的突发性4.需要的广泛性5.知识的全面性6.活动的艰辛性三、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形式上分1.个别访问2.开座谈会3.现场观察4.参加会议5.蹲点6.查阅资料7.改写8.问卷9.电话采访注意:准备充分提问凝练记录及时10.网络采访主要形式:1)直接转载信息2)组织网络调查3)通过e-mail、博客、MSN交流4)查阅资料真实性性质上分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2.突击采访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4.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5.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6.异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新闻报道策划一、缘起1.1993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2.1993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1993年11期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3.1994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4.1995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研讨开始集中5.1996年;“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6.1997年;新闻记者连续9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研讨全面展开;“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二、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三、作用3“是”、2“标志”、3“有利于”三个“是”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2.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3.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两个“标志”1.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2.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2.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3.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四、分类两类: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含义: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五、流程(一)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1.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A.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B.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2.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报道时机、方式、人员组成三方面3.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何种体裁或手段(二)就媒介实践而言;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分解为若干次小策划..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3.人物典型报道注意:①选题准、选位低、切口小②采访的时间、报道的密集度、时段的分布务必谋划有度③谨防过度介入④不能滥用到新闻活动报道的一切方面⑤必须符合实际(三)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流程1.目标锁定2.制定方案3.落实措施4.目标校正新闻采访前期活动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第二节新闻价值的感知第三节新闻政策的遵循第四节报道思想的明确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第七节对方心理的明晰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新闻采访中期活动第一节提问技能的掌握第二节调查座谈的主持第三节现场观察的注重第四节听觉功能的协调第五节当场笔录的强调新闻采访后期活动第一节深入采访的细致第二节验证材料的严密第三节笔记整理的迅速第四节剩余材料的积累新闻采访前期活动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一、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的受众3.迅速透过一般规律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4.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5.迅速在对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二、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2.立足全局看问题3.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4.事实广博助敏感三、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第二节新闻价值的感知一、含义: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二、新闻价值的诸要素1.重要性2.显着性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3.时新性4.接近性5.趣味性第三节新闻政策的遵循一、新闻政策: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二者辩证同一;我国常常先服从新闻政策..第四节报道思想的明确一、新闻采访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二、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一、重要作用:为记者指明的哪里采访、采访什么的大致方向和范围;为记者提供感知直至认识整个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新闻线索: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二、获取主要渠道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3.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4.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积累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三、注意事项:1.注意验证;不硬顺藤摸瓜2.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3.讲究时宜;不大材小用4.合理安排;不齐头并进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烧香”;提倡“平战结合”一、平时准备1.理论准备2.政策准备3.情况的准备留意于采访写作有关的各种情况4.知识的准备1)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2)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价值3)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二、临时准备1.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2.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3.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4.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第七节对方心理的明晰一、掌握采访对象心理的必要性:更有针对性和更趋完善二、访前心理分类性质内容:1.先期性心理2.临访性心理对象“新闻位置”+临访心境表现形式:1.积极配合型2.一般协作型3.蓄意应付型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条件:1.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约定、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2.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外宾、普通群众3.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4.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5.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不卑不亢;谦虚庄重;以礼相待;以诚相处6.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7.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强调采访意义约束神情语态排除外来干扰变换活动方式新闻采访中期活动第一节提问技能的掌握提问:运用谈话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一、提问的三种形式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1.正面提2.侧面探启发引导原理和技能;循循善诱:接近性相似性对比性启发引导3.反面激激问错问二、注意事项提问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第二节调查座谈的主持一、效果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二、技能1.事先通知对方2.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3.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4.不轻易下结论5.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第三节现场观察的注重一、原因:1.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依靠感觉开始2.感觉是由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3.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二、具体功能:1.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2.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3.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4.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谈性5.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三、注意事项:1.明目的2.多请教3.抓特点4.选地点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5.善用脑第四节听觉功能的协调注意:1.悉心闻取线索2.适时调节音强3.着力训练听力专心虚心耐心第五节当场笔录的强调一、记录以笔记为主;心记为辅二、主要范围:有所侧重和选择1.记要点2.记易忘点3.记疑问点4.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5.记观察所得6.记记者的联想三、注意事项:行与行之间空白留宽、字迹工整新闻采访的后期活动第一节深入采访的细致一、悉心抓特点1.看准形势抓特点2.通过比较抓特点顺序比较法对照比较法3.选择角度抓特点二、悉心抓本质1.对问题想得宽一点、远一点2.对问题钻得透一点、深一点三、自觉克服有碍深入采访的思想障碍具体有:1.盲目自满2.忽略质量3.怕苦畏难4.先入为主5.轻视理论第二节验证材料的严密方法:1、投入记者智力 2、直接通过采访实践第三节笔记整理的迅速步骤:1.通读笔记;回忆整个采访过程;将心记的内容迅速用文字插入同类的笔记材料旁;并纠正修订难以辨认清晰的笔记内容2.通读初步整理的笔记材料;标出页码;并在可能用的材料旁边做标记3.根据确定的新闻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分门别类;着力是笔记变为写作提纲第四节剩余材料的积累新闻写作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表明的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一、原则:1.一篇新闻一个主题2.在采访同时将主题确定好;或是边采访变选择、提炼主题处理不当:主题选择偏杂、议论成分偏多..二、选择主题:1.来源于生活2.有强烈倾向性:政治上重要、为受众所注意、涉及最迫切问题三、提炼主题:1.依据两个因素:对全局的清晰度、对材料的认真有序的综合分析2.注意事项:不要强行“硬化”、不要分散空泛、不要雷同浅薄新闻材料新闻材料: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第一手材料: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所得的材料..第二手材料:记者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第三手材料:记者通过知情者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提倡记者抓第一手材料;但绝对不忽略第二、第三手材料的价值..采访阶段:材料多多益善..写作阶段:材料的选择在紧紧围绕主题、保证真实和显现价值、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以少胜多..新闻角度新闻角度:指新闻事件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一、比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个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较;看哪个最能体现特色和主题..二、小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三、异为避免雷同、效仿;要精于避熟;要敢于独创、标新立异..新闻语言新闻语言:指适合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主要特征:准确、通俗、简洁一、准确1.叙述信息尽量量化2.语言要有分寸感3.新词使用要讲规范二、通俗1.多动词;少形容词2.多细节;少议论3.多比喻;少笼统4.多解释;少晦涩5.多白话;少文言6.多具体;少抽象三、简洁新闻结构新闻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队材料组合与段落安排的特定方式..常见四种: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悬念式、并列式一、倒金字塔式结构含义: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主要特点:1.打破叙事常规2.呈“头重脚轻”之势二、时间顺序结构含义:指消息写作中按新闻事件发生、结局的原来时序和过程选择材料及安排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又通常称为编年体式结构..三、悬念式结构含义: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剖解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四、并列式结构含义:指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和段落为同一主题服务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新闻导语新闻导语:指消息的开头段落;也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一、导语的特征与作用特征: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议论组成新闻的开头段落作用:导读、导听二、导语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沿革1.第一代导语: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19世纪60年代并延续20世纪40年代..2.第二代导语:部分要素式导语..20世纪30年代至今3.第三代导语:丰富型导语或延缓式导语..少于规范与限制;讲究新奇、丰富和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追求最佳表现角度和手法;获得最佳报道效果..三、导语的主要类型1.叙述型导语直叙式概括式2.描写型导语运用白描式描写手法;集中、简洁再现事件最具特色的现场情景;以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吸引人的导语形式3.议论型导语概述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记者直接出面予以评议的导语形式..四、导语写作的主要要求实、简、活1.实1)事实2)记者写新闻、写导语的态度要扎实、朴实2.简3.活讲究艺术;要产生活力和吸引力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一、新闻背景的作用与类型1.衬托性2.解释性3.启示性运用时;只需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灵活穿插即可..背景材料要精炼;点到为止..新闻结尾新闻结尾:消息最后的自然段落..一、结尾若好;当然需要好的结尾要求:1、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2、寓意深刻;回味无穷..二、结尾不好;宁可不要新闻体裁新闻体裁:一般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一、消息含义: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体裁..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洁的文字向受众传播最大量的信息;报道的主角..两类: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报道二、通讯含义: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到时间的新闻常用体裁..特点:在叙描结合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当使用抒情和议论等表现手法和相关修辞手段;使受众产生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深切感受..主要题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人物专访、新闻小故事、特写等..三、二者异同1.新闻属性相同;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及表现手法共同遵循..2.表现对象不同3.表现手法不同4.人称不同消息:三人称通讯:一三并用5.结构布局不同消息:倒金字塔通讯:自由灵活创新6.篇幅长短不同新闻编辑新闻编辑第一节新闻编辑工作地基本属性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采写与编辑是主要环节和基本业务1.主要体现在报道的定位..总体的规范..定位与相应的调整..2.其次体现在报道的策划..深、活、优3.最后是报社的编前会制度..二、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选择、修改、标题、配置、合成..三、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全程性、综合性、终审性..第二节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一、编辑环境的复杂化编辑环境: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编辑工作既作用于编辑环境;又受到编辑环境的制约..二、编辑取向优质化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成为我国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在操作层面上;编辑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注重深加工和精加工..三、编辑工具电子化电脑辅助新闻学:1.电脑辅助报道..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报道思想和灵感..2.电脑辅助参考..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事实的交叉验证..3.电脑辅助研究..利用在线资料开展与新闻报道有关的调查研究..4.电脑辅助聚会..利用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定期与世界各地的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职业的人们进行访谈和讨论..--据认为是新闻工作者运用互联网最激动、最有潜力的一个方面..第三节新闻的确认一、新闻确认的重要意义新闻的确认:确定哪些新闻可以录用..它决定着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在新闻工序上是第一位;而就其重要性来说也是居于首位..1.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报道宗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的手段是通过新闻的选择..2.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3.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证二、新闻确认的基本依据“双重评价论”: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的新闻..“八看说”:八个“是否”..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通俗易学;还能为选择非新闻稿件所用..具体要求:社会规范:遵守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实事求是;清正廉洁1)受众需要A.受众需要具有某种一致性..即;含有重要性、新鲜性、社会性、知识性、接近性的新闻是受众普遍关心的..B.不同的受众在需求方面也有差异性..可以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上进行划分..三、注意事项1.要有全面的观点2.要有平衡的观点既要突出报道的重点;又要兼顾报道之间的平衡..它最终是通过版面和节目体现出来..第四节新闻的梳理一、新闻梳理的下限新闻的梳理:对新闻的一次全面的细致的再检验..首要任务是纠正新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问题.. 这种着眼于补偏救弊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保护性梳理”..1.纠正各种差错1)事实性差错违反常识;不合情理;主观想象;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以偏概全2)政治性差错3)知识性差错4)文字性差错2.避免各种不当1)内容不当提法不当;做法不当;泄露内情2)用词不当二、新闻梳理的优化在纠正差错和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善新闻的表达;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种着眼于扬长求精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提高性梳理”..1.凝聚主题1)一线串珠..一篇新闻只有一个中心;并一贯到底..2)削去枝蔓..为了主题的集中;还要舍得忍痛割爱;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3)以少胜多..材料不是越多;主题就越突出..不说明问题的材料越多;主题会越模糊4)精简过程..对事物进行必要的压缩和概括;使新闻短而精..5)详略得当..与主题关系直接的、重要的内容应当展开;写得具体详细;不足的还应设法补充..与主题间接的、一般的内容应当压缩;写得概括;简略;可有可无的还应删去..2.凸现精华1)改变体裁;调整结构..如将通讯改为消息;可突出精华;直接、简练..2)取其一点;独展所长..将精华部分分离出来;独自成篇..3)化零为整;各显其要..将篇幅长的新闻分成若干篇;组合刊播..三、新闻梳理的准则1.有稿必检2.有错必究..必须要有乐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3.有改必慎..修改必须有据..第五节新闻的标题一、新闻标题与新闻媒体1.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两导”1)导受作用..导受: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视的总称..标题受众:新闻数量与日剧增;人们不可能兼收每一条新闻;于是出现了以接触标题为主的“标题受众”..标题可以方便受众接触、了解、选择新闻;引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2)导向作用..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就事论理;借题发挥..它更多的是通过词语的褒贬和语气的强弱来显示..2.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区别1)不同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标题的要求不尽相同..报纸:注意辞句的修饰;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和凝练..广播:注意音韵的优美和响亮;上口顺耳;要便于受众听清听懂;尽量口语化;通俗化..电视:简明扼要;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2)同一载体的媒体对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有区别..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受众对象和所属地区等因素的不同所决定..二、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1.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2.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三、新闻标题系统的结构1.主体类标题基础部分;运用最为经常和广泛..包括主题和辅题引题+副题..两种类型:1)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用于信息单一的新闻..广播与电视的标题;以单一型居多..2)复合型标题..主题+辅题;用于信息比较重要而又复杂的新闻..多见于报纸..2.从属类标题附属部分;是对主体类标题的补充..包括提要题和分题;主要用于报纸..1)提要题:比较详细的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的概要题..2)分题:插在新闻或文章中的小标题;或称插题..3.整合类标题最高层次的部分;统领主体类和从属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主要用于报纸..1)栏题:为一个专栏或一组稿件所加的总标题..2)类题:以归类为主要目的的综合题..栏题表某种意向;类题主要起分类和显醒的作用..四、表现方法1.态度层面的方法1)客观性方法:标题只叙述事实;不发表议论;不加渲染烘托;采取白描手法..2)主观性方法:标题对事实进行议论、渲染烘托;明显的体现出倾向性..2.修辞层面的方法1)形象方法..2)强调方法..加强语气;突出内容;多重复词语、变换语序和设置悬念..3)蓄意方法..曲陈其事;隐含其意..可巧用双关语和巧用标点符号..4)齐整方法..特指对偶方法;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层次清晰..5)引用方法..借用他人的话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6)简练方法..炼意、炼句、炼字第六节报道的配置报道配置: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好的配置;可以使报道显得有序易读;使报道得到强化和。
新闻采访笔记2
上篇新闻采访第一章新闻采访综述第一节采访的性质及特点一、关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说他是学问,是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应用学科,它是研究如何通过调查和访问活动采集事实进行新闻报道的学问;说它是艺术,是因为新闻是我们时代的记录,是传播信息的手段,引导舆论的工具。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性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
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三、新闻采访的特点: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共同点:.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规律;.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弄清事务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特殊性:.新闻性:也称专业性,记者采访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并有其明显的公开性和普遍意义。
.突击性:要求快采快写,迅速传播。
.广泛性:涉及面广,接触范围大。
.灵活性:通常只是集中一点,致力于发觉精彩的新闻素材,不必拘泥事情的全过程,也不必一味追求材料的系统化。
.持续性:反应准确,把握时机,讲究社会效果,注意引导舆论。
第二节采访的目的、任务和作用一、采访的目的新闻记者采访的目的,简言之,就在于获得新闻。
二、新闻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解和选择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
一次比较完整的采访,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全面情况;.主要事实;.有关背景;.典型实例和细节三、采访的作用、发现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加感性认识;.核对新闻事实。
第三节采访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
(最新整理)复旦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七讲)
23
2021/7/26
(五)报道手法与注意事项
讲座新闻的报道手法
新闻标题
标题应当告诉读者报道的精华,一般以导语的内容为基础 标题要有适当的长度 标题要清晰明了,并使用生动、鲜活的词语
新闻背景和补充信息的丰富
如有可能,尽量采访一下主讲人和发言者
结合新闻写作,补充一些主讲人和发言者的背景知识
(1)对党和政府的机构部门、职能、结构有充分的了 解
(2)避免政治新闻的枯燥、呆板的报道方式
上半身“着中山装”,下半身“穿休闲裤”(《合肥晚报》 副总编辑甄奎(2005))
重庆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栖伟被查
昨天是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个休息日,但中纪委官网没
13
休息。昨日11:40分,中纪委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重庆市人
(最新整理)复旦新闻采访与写作(第源自讲)2021/7/261
一周一议:鸟巢超跑车祸的采访
《新京报》:《手记:超跑车祸现场扮圈内人 套出关键信息》
第一步:外围
赶到现场是在晚上12点多,此时摄影浦峰已 先到一步,并拍下了不少照片。
绕着车祸现场走了一圈,记下了法拉利的车 牌号。
2
2021/7/26
一周一议:鸟巢超跑车祸的采访
第二步:打探
我当时一身运动服,戴了个鸭舌帽。接着我开始演 驾驶员的朋友,先从远处清理撞毁护栏的工人开始下 手,一个个询问,慢慢掌握了事发后的一些情况。
这时,我看到警车旁一个披着毯子的男子不断和车 内的警察交流着什么,疑似肇事司机之一。
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我开始跟周围人装熟,一路
爆粗口靠近该男子:“你XX怎么这么开车,人没事
牢记一个问题:“报道会怎样影响读者”
25
2021/7/26
新闻采访笔记整理
新闻采访笔记整理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人孙处玄“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一句。
另一说出自于南朝宋泰始三年左右朱昭之撰写的《难顾道士夷夏论》两种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表达新闻的形式)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表达新闻的实质)“采访”始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中。
我国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有名《新闻采集法》。
名考在前,实考在后实考:1、70万年前北京人——群居活动部落首长巫师2、3000年前周朝时期——采诗官3、春秋时期——史官4、唐代时期——邸报5、宋代时期——民闻小报6、明、清朝——民间自设报房(太平天国1851~1864,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大大促进中国新闻采集的发展。
实考:(一)记者的前身官方记者:封建王朝的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草根记者:中国的邸报始于唐朝,宋朝还出现了一种民间小报,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这种小报之中,有专门从事新闻采集的人。
(二)近代职业记者的诞生:从15世纪起,“手抄新闻”就在威尼斯盛行不衰,早期记者由此诞生。
(三)现代职业记者的发展与演变:●1815年由外国人创办的《察世俗每日统计传》中梁发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记者之一,出现了邵飘萍、黄远生、胡政之等著名记者。
●胡政之本人就是《大公报》第一个去国外采访的记者,同时也是当年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
●1925年前后,名报社有了内外勤之分,外出采访记者初称为“外勤记者”记者的职责:即职业的责任,是从事某项社会职业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记者的职责包括:采集新闻信息(有意采集和无意采集两种)筛选新闻事实解释新闻事件制作新闻作品积极反映情况做好群众工作记者的使命:坚持真实、坚持真理、引导舆论、讴歌光明、伸张正义、鞭挞丑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新闻职业道德:1、坚持真理,忠于事实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3、深入实际,体察民情4、互敬互学,积极竞争5、摆正位置,不谋私利6、甘为人梯,严禁剽窃新闻采访定义的总结: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
资料简介:
一章
一、采访任务与对象
新闻采访学: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新闻采访学的任务: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揭示新闻采访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科学地概括出反映这一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并确定实施这一活动应有的行为规范,更好地指导新闻采访实践。
新闻采伐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要素:1、作为采伐活动主体存在的采访者。
2、做为客体存在的各种客观现象。
3、作为连接采访活动主体与客体的采访关系。
采访学的研究对象:"主体--采访关系--客体"三位一体"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新闻采访的沿革
国外的新闻教育以新闻研究始于19世纪初,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败涂地部新闻史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
1895年,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科赫在海德堡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研究所。
人们把德国视为理论新闻学研究的摇篮。
美国是应用新闻研究的开船者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组织。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教育,始于1939年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创办的新闻系。
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历程,经过了:一、表层研究阶段、二、里层研究阶段。
三、立体研究阶段。
立体表现在(1)在研究的基点上,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变封闭研究为开放研究。
(3)在研究角度上,变微观研究为宏观研究。
总之,新闻采访学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由平面向立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