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备使用润滑脂的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础知识1.润滑脂的组成润滑脂主要是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及填充剂组成。
其中基础油占85%-87%,稠化剂占10%-13%;剩下的是添加剂和填充剂。
(1)基础油:润滑脂的基础油主要是矿物和合成油两大类。
合成油是用于制造特种用途的润滑脂。
在润滑脂的组成中,基础油所占的比例最大。
润滑脂的许多重要性质,都是所用的基础油性质决定。
(2)稠化剂:润滑脂的稠化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皂。
(3)添加剂:润滑脂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润滑脂的某些特性,提高其使用性,延长使用寿命。
(4)填充剂:为了提高润滑脂在使用时的机械强度,有时添加某些填充剂,最常用的有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等。
2.润滑脂的分类(1)按组成分类:润滑脂按其所含稠化剂的组成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
其中皂基脂又分为单皂基脂、混合皂基脂和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分为巨脲、膨润土和凡士林。
(2)按润滑脂的用途分类:润滑脂按用途可分为:车用脂、工业用脂、其他用脂。
其中车用脂可分为汽车轮用脂、汽车万向用脂、汽车轮注脂、火车轮脂、火车牵引电机脂、火车制动脂、火车芯盘脂等;工业用脂分为治金工业、纺织工业、轴承工业等。
(3)按牌号分类:润滑脂按牌号可分为:000#、00#、0#、1#、2#、3#、4#等牌号。
数字牌号越大,脂的锥入值越小,脂就越硬。
3.润滑脂的专业术语锥入度--润滑脂的锥入度表示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锥体刺入试料的深度,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越高,稠度越小,反之,稠度越大。
锥入度的大小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浓度和分散状态,而与基础油粘度无直接关系。
滴点--润滑脂规格中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润滑脂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半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就是它的滴点。
滴点越高,其耐热性越好。
稠度--润滑脂触变性的传统指标,它是一个与润滑脂在润滑部们保持能力和密封性能以及脂的加注和输送方式有关的重要指标。
抗水性--指在水中为溶解、不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份和不被水洗掉等的能力。
润滑脂的基本知识(钢铁行业)解析

二、润滑脂常见的质量指标及其含义
1.滴点 2.锥入度 3.机械安定性 4.胶体安定性 5.抗水性 6.极压抗磨性
1.滴点
润滑脂从不流动态转变为流动态的温度, 这个温度就叫做滴点。润滑脂的滴点主要 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及含量。从滴点大致 可以了解润滑脂的类别、组分和使用温度。 一般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比其滴点低20~ 30℃,实际最高使用温度比滴点低得多, 如果润滑脂使用温度达到或高于其滴点时, 便会熔化流失。
2.要有好的耐热性
钢铁设备高温部位的润滑,一般摩擦滑
动部位的温度大多超过100℃加热炉等各 种炉周围的轴承或连铸设备的轧辊轴承 等处,温度在120~180 ℃,炼钢取锅铸 口或滑动铸口的润滑部位,温度在250 ~ 350 ℃。为了保证高温运转部位的润滑, 必须使用耐热润滑脂,而且要求具有高
2.锥入度
锥入度是润滑脂稠度的常用指标,锥入 度值愈大,就表示这个润滑脂体系的结构 力愈弱,即稠度愈小,反之稠度愈大。
常见的润滑脂锥入度的范围对照表:
牌号
000
00
0
1
2
3
锥入度 (25℃) 445~475 355~385 265~295 310~340 265~295 220~250 0.1mm
润滑脂的抗水性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抗 水性和性能 测定法。
此外,还有使用GB/T269中延长工作锥入 度测定法。在工作器中加入10%的水, 工作10万次后以锥入度值的变化来衡量 润滑脂的抗水性。
6.极压抗磨性
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与润滑脂的组成 有关系。涂在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的润 滑脂所形成的脂膜,能承受来自轴向和 径向的负荷。金属表面的相对运动时, 由于摩擦表面金属自本体分离,而使运 动部件失去部分重量或体积尺寸发生一 定的变化称为磨损。脂膜承受负荷的特 性,叫做润滑脂的极压性。目前普遍使 用四球试验机来测定极压抗磨性。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产中,在许多工况下添加剂使用可以使润滑油的性能大大改善,使用寿命也可成 倍的提高。
1、润滑理论基础:
1.3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观 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稠度、杂质、均匀性等方面。一般在洁净、无色 的玻璃上涂一薄层1~2mm润滑脂,对光检查。 针入度 表征润滑脂稀稠程度的指标,标志润滑脂内阻力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强弱。 针入度愈小,润滑脂愈稠,承载能力强,密封性能好:反之则流动性愈强, 承载能 力则相对较弱,密封性能也相对差一些。 滴点 表示润滑脂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从标准测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时的温度, 它表示润滑脂耐高温的能力。选择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上限时,一般滴点应高于实 际工作温度20~30℃以上为宜。 皂分 在润滑脂的组分中,作为稠化剂的金属皂的含量。皂分高,机械安定性好, 但起动力矩增大。 机械杂质 润滑脂中机械杂质的来源包括金属碱中的无机盐类,制脂设备上磨损的 金属微粒和外界混入的杂质(如尘土、沙砾等)。润滑脂中的决不允许含有机械 杂质,它往往会造成设备的严重磨损和擦伤。 其它 包括抗水性和机械稳定性等。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工况下添加剂使用可以使 润滑脂的性能大大改善,使用寿命可成倍的提高。
混合摩擦(混合润滑):既有边界摩擦又有流体摩擦(即半流体摩擦)的混合 状态。摩擦系数一般为0.1~0.01,能较有效的降低摩擦阻力,减轻磨损。是一 般机械设备在实际工况下最为常见的摩擦方式,尤其是在设备开停车的阶段时 通常会发生此类摩擦。
1.2 润滑油
1.2.1润滑油的组成
炼厂 化工厂
矿物基础油
85-90%
1.1.1边界膜按结构形式
润滑脂基础必学知识点

润滑脂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润滑脂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润滑剂,通常为半固态或全液
态物质。
2. 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负责润滑和冷却作用,
添加剂用于改善润滑脂的性能。
3. 基础油可以根据粘度来分类,常见的有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
不同粘度的基础油适用于不同工作条件。
4. 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抗氧化剂、防锈剂、消泡剂、抗腐蚀
剂等。
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脂的性能和稳定性。
5. 润滑脂的选择应考虑工作条件、温度、负荷、速度等因素。
适当的
润滑脂可以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效率。
6. 润滑脂的使用方法要遵循生产厂家的建议,包括涂抹方法、涂抹量、润滑周期等。
7. 润滑脂的存储和使用要注意防潮、防尘、防杂质等。
长时间不使用
的润滑脂可能会失效,需要定期更换。
8. 润滑脂的性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实际工作验证。
常见的性能指
标包括滴点、凝固点、极压性能、抗磨性能等。
9. 润滑脂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可以通过震动分析、油液检测和外观
检查等手段进行。
10. 润滑脂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注意正确处理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精选课件
2016年11月3日
1
主要内容
一、润滑理论基础 二、润滑剂选用原则 三、设备润滑方式及标准 四、设备润滑故障分析 五、设备润滑常见误区
精选课件2Fra bibliotek1、润滑理论基础:
1.1磨擦按润滑状态分类:
干摩擦:既无润滑又无湿气的摩擦,金属间的摩擦系数达0.3~1.5,磨 损严重,发热很多,寿命相对很短。 流体摩擦(流体润滑):两相对运动表面间被一层具有压力的流体完全隔 开的摩擦。它的摩擦阻力很小,只与流体内部的分子运动阻力(即黏 度)有关。摩擦系数约0.01~0.001或更小,摩擦损耗功率小,几乎没有 磨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摩擦状态。 边界摩擦(边界润滑):在摩擦表面间存在一层即具有润滑性能,又 能吸附在表面上的极薄的边界膜(一般在0.1um以下),使其处于干摩 擦和流体摩擦的边界状态。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取决于润滑剂的黏度, 而与表面的吸附性质和边界膜有关。摩擦系数一般为0.15~0.3,能比较 有效的降低摩擦阻力和减轻磨损。
精选课件
3
1.1.1边界膜按结构形式
a、吸附膜: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靠分子力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定向排列 的分子栅,亦称为物理吸附膜。形成膜即可以是单分子层,也可以是多分子层。 分子间的内聚力使吸附膜具有一定承载能力,能有效的防止两摩擦表面直接接 触,构成吸附膜之间的摩擦。这种边界膜的润滑性能通常称润滑油的油性,在 温度、速度和载荷不太高的情况下极易形成并起作用。 此外润滑剂中的活性分子靠离子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另一种熔点低、剪 切强度小的化学吸附膜,可防止粘着和降低摩擦力。 在重载、高温时吸附膜很容易破裂,使金属摩擦面直接接触。 b、反应膜:在润滑剂中添加硫、氯、磷等与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膜, 称为反应膜,它的熔点高、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较低,主要用在重载、高滑动 速度和高温作条件下。
润滑脂知识及润滑脂的正确使用

润滑脂知识及润滑脂的正确使用润滑脂是一种在机械设备和工业制造中广泛使用的润滑剂。
润滑脂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机械运动部件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润滑脂的成分主要包括基础油和增稠剂。
基础油的选择取决于润滑脂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润滑脂的基础油可以是矿物油、合成油或动植物油。
而增稠剂则用于使润滑脂具有一定的黏度和凝固性,以便于润滑脂在机械设备运转时保持在机械部件表面。
正确使用润滑脂可以帮助提高设备的维修保养效果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正确使用润滑脂的建议。
1.选择合适的润滑脂: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脂。
例如,高温环境下需要使用高温润滑脂,耐水环境下需要使用防水润滑脂。
2.清洗机械部件表面:在使用润滑脂之前,先清洗机械部件的表面,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污垢等杂质。
这可以提高润滑脂的附着性和渗透性。
3.适量涂抹润滑脂:使用刷子、喷雾或润滑脂枪等工具适量涂抹润滑脂到机械部件表面。
过多或过少的润滑脂都会对设备产生负面影响。
4.定期更换润滑脂:润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污染、氧化等失去润滑效果。
因此,定期更换润滑脂是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5.注意润滑脂的储存和使用条件: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温度,避免润滑脂变质和结冻。
6.根据设备制造商的建议使用润滑脂:不同的设备制造商对于润滑脂的使用和更换有着不同的建议。
因此,建议根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手册和使用说明书来选择和使用润滑脂。
总之,正确使用润滑脂是保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润滑脂、清洗机械部件、适量涂抹和定期更换润滑脂等措施,可以确保机械设备的高效工作并减少维修保养成本。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1. 润滑的重要性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良好的润滑。
润滑是减少摩擦、抑制磨损、降低能耗的关键措施。
合适的润滑能够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成本,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 摩擦和磨损摩擦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摩擦造成能量的消耗和设备表面的磨损。
磨损是材料表面与其他材料接触时的物理现象,它会导致设备的寿命缩短和性能下降。
3. 润滑剂的种类润滑剂是用于减少摩擦和抑制磨损的物质。
常见的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通常用于高速和高温的设备,润滑脂通常用于低速和高负荷的设备。
不同种类的润滑剂具有不同的润滑性能和适用范围。
4. 润滑膜的形成润滑剂在设备工作时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物体表面的接触。
润滑膜可以降低摩擦和抑制磨损,保护设备表面。
润滑膜的形成受到润滑剂的黏度、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5. 润滑方法常见的润滑方法包括润滑油注油法、润滑脂涂抹法和油脂自浸润滑法。
润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设备的工作条件和润滑剂的特性。
正确的润滑方法能够保证润滑剂充分润滑设备并形成稳定的润滑膜。
6. 润滑周期不同设备的润滑周期不同,一般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剂。
润滑周期的确定可以根据设备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润滑剂的性能来进行。
过长或过短的润滑周期都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7. 润滑剂的质量控制润滑剂的质量对设备的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
合格的润滑剂应满足国家标准和设备制造商的要求。
对润滑剂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8. 润滑维护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润滑维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适合设备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定期检查润滑剂的质量和润滑膜的形成情况; - 严格按照润滑周期进行润滑剂的更换; - 遵守设备制造商的维护要求; - 保持润滑部位清洁,避免杂质和污染物的进入。
9. 总结设备润滑是设备维护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润滑能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润滑脂基本知识

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提高润滑脂的粘附性和润滑效 果,减少摩擦和磨损。
节能环保要求
环保型润滑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润滑脂被开发出来以满足环保要求,如生物可 降解润滑脂、低挥发性润滑脂等。
节能型润滑脂
节能型润滑脂能够降低机械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减 少排放。
高性能需求
高温性能
随着机械设备运转温度的升高,需要开发出高温性能更好的润滑脂,以满足高温环境下 的润滑需求。
低温性能
在低温环境下,润滑脂需要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和粘附性,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添加剂
极压添加剂
提高润滑脂在重载或高温下的油膜强度,防止金属表面磨损。
防锈添加剂
防止金属表面生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抗氧化添加剂
延缓基础油氧化,提高润滑脂的稳定性。
稠化剂
类型
不同类型的稠化剂对润滑脂的稠度、稳定性、 滴点等性能有不同影响。
含量
稠化剂的含量对润滑脂的稠度和粘度有直接 影响。
结构
稠化剂的结构决定了润滑脂的稠度、滴点和 稳定性等性能。
防腐性
考虑润滑脂对金属表面的防腐作用,选择能够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润 滑脂。
使用方法
涂抹润滑脂
将润滑脂均匀涂抹在需要润滑的部位,如轴承、链条、导轨等。 涂抹量要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
定期添加润滑脂
根据设备的工作情况和润滑部位的要求,定期检查并补充润滑脂。
更换润滑脂
对于长期运行的设备,需要定期更换润滑脂,以保证润滑效果和延 长设备使用寿命。
在日常生活中,润滑脂也用于门窗、家具、玩具等物品的润滑,以提高使用舒适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设备使用润滑脂的基础知识
一、润滑脂基本概念
(1) 什么是润滑脂
NI.cl (National Lubricating Grease Institute 美国国家润滑脂协会)最新定义:润滑脂是将一种或几种稠化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液体润滑油中形成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的产物。
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加入一些其它组分(添加剂或填料)。
(2) 润滑脂的组成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包括填抖)组成。
基础油是液体润滑剂,有矿物油和合成润滑油之分。
稠化剂是一些具有稠化作用的固体物质。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脂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二、润滑脂的优点和缺点
(一)、润滑脂的优点
1、润滑脂润滑无需复杂的密封装置和供油系统,可以降低设各的维护费用:
2、润滑脂的粘附件使其在摩擦表面上的保持力强,因而润滑脂抗水、密封性和抗漏失性能突出,可以在密封不良甚至敞开的摩擦部件上使用。
3、润滑脂使用寿命长,供油次数少,无需经常添加。
4、润滑脂的油膜厚度比润滑油的油膜厚度厚。
5、润滑脂的摩擦系数比润滑油低,节约动力消耗。
6、润滑脂承载能减震能力和降噪能力更好。
7、润滑脂的使用温度范围比润滑油更宽。
(二)、润滑指的缺点
1、润滑脂是半固体,常温下不流动,所以摩擦部件上加脂、换脂和清洗比较困难:
2、混入的水份、灰尘、磨屑难以分离出来。
3、润滑脂的润滑方式决定其冷却效果较润滑油差。
4、对高转运不大适用。
一般来说,普通的矿油润滑脂只允许仅用的转速为DN
值(轴承内径m m×转速r/min) 小子300,000 mm r/min。
随着润滑技术的发展,合成润滑脂可以使用到DN 值50万~60万,甚至100 万。
三、润滑脂的选择
(一)、润滑脂的选择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 使用润滑脂的目的:减摩、防护、盛封
2 、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
3、润滑部位的负荷
4、润滑部位的速度
5、润滑部位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介质
6、润滑脂的加注方式
7、从综合经济效果考虑
8、详细参看说明书,对老牌号润滑脂应仔细辩别
(二)、润滑脂选择代用程序
搞清楚设备工况
子解原用脂(或说明书推荐用脂) 的情况
了解代用候选脂的性能和使用实例
选定或委托研制合适的代用脂
使用试验
确定纳入润滑管理程序
(三)按照使用要求选用代用脂
1、温度
轴承运行温度每升高10~15℃,润滑脂的轴承寿命就降低一半;
选择高温用脂并重点关注脂的滴点、蒸发度、氧化安定性、高温烘烤试验等件能。
选择低温用脂应该注意低温下的相似粘度、低温转矩。
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滚动轴承按照温度选用的润滑脂类
按照温度选择润滑脂
2、速度的影响
五种脂的实验说明:转速增加2000rpm,轴承寿命减少一半;lgLs=3.73-0.00016n 通常用的速度因素dN表示脂的速度极限;dN值是随着轴承、润滑脂的发展水平而变化的。
据DN 值、温度、以及润滑方式选择脂的稠度
针对集中润滑系统用润滑脂,一般选择1#稠度润滑脂,但有时也可以根据供脂管线的长短,以及泵送系统性能的差异选择2#或0#润滑脂
3、负荷的影响
对子重负荷设备轴承,必须关注润滑脂的极压润滑性能,说明润滑脂极压润滑性能的最常见招标就是四球试验数据
PB:此指标测量值越高,说明润滑脂润滑性能越好
PD:烧结负荷越高,说明润滑脂的极匹负荷能力越高
d:墨迹越小,说明润滑脂的抗磨损能力、润滑性越好
4、环境的影响
火、化学介质、安静、防尘都对脂提出特殊要求:
脂的性能指标会反映出适应这些环境要求的能力;
四、市场上常见的润滑脂品种各有哪些特点?
1、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好,但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60℃。
2、钠基润滑脂:抗水性极差,耐热性和防锈性一般,一股使用在80℃左右。
3、铝基润滑脂:防锈性好,耐热性和抗水件差,最高使用温度50℃。
4、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最高使用温度120℃。
5、极压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性120℃,适用于负荷较高的机械设备和轴承及齿轮的润滑。
6、二硫化钼极压锂基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丁,通用于负荷较高或有冲击负荷的部件。
7、膨润土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较好,防锈性差,最高使用温度在130℃左右
8、复合钙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好,机械安定性(抗剪切性) 较好,最高使用在130℃左右。
9、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机械安定性. 极压性好,最高使用车160℃.
10、聚脲脂:耐热性好、抗氧化性好、抗水性好、极压性好、有较长的铀承寿命,还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性,是一种新型润滑脂产品,目前国内还没有国栋和行业标准。
五、根据工作温度选用润滑脂
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是选择润滑脂的重要依据。
使用润滑脂的典型部件是滚动轴承,就有关轴承温度和润滑脂的寿命的关系来看,轴承温度每上升10-15℃,润滑脂的寿命要降低约1/2。
一般来说,铀承外圈温度比内圈温度低15C左右。
在中低速(3000-5000r/min)工作的轴承温度与内部介质的温度近似。
对于在室内使用的机器轴承,如机床、间断启动的电机、手动工具、仪表和精密机械等,一般工作温度范围为10-50℃。
对子运输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等室外工作的机械轴承,一般工作温度随大气温度变化而变化,我厂地区大气温度变化从-40-40℃,增大负荷、加快速度、环境温度升高、润滑脂装得太满以及长期连续工作等因素都使滚动轴承温度升高。
例如,在径向负荷为1470N (150kgf)、转速8000r/min 条件下工作的240 轴承,温度可达40-70℃。
对于2—4极运转的电机轴承、温度可达40-80℃,大型发电机,温度可达80-90℃,高温电机等滚动铀承温度可达150-200℃或更高。
考虑润滑脂的耐温性能,不仅是看润滑脂的滴点的窝低,而且还应考虑其基础油的类型、抗氧化性能、蒸发性能等等。
最高温度40-50C应选用矿油钙基脂或锂基脂:最高温度100-120℃应选用矿油锂基脂或矿油复合皂某脂:最高温度150℃应选用矿油或合成烃油的复合钾基、铝基或钡基脂:最高温度180一200C应选用能类油、合成烃、烷基硅油的复合锂基、聚厥、膨润土或酚胺脂:最高温度250'C应选用苯基础油、全氟聚醚的脲基脂或含氟脂:最高温度300C 应选用苯基硅油的氮化硼脂或硅胶脂等。
以上说的是高温情况,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有些情况下处于较低温度,一般来说-30℃以下,必须使用合成油的润滑脂,特别是一些仪表用微型轴承,启力矩小,选用润滑脂时要特别注意,合成油润滑脂的最低级限温度是-80℃。
六、润滑脂混合时的性能变化
润滑脂使用中不同润滑脂的混合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混合后性质变化不影响使用,密土封式轴承采用高级长寿命嫡滑脂一次封入时,可以延长润滑脂寿命脉而且防止染,而且免除了定期加脂的麻烦,这是最理想的。
但有些轴承还必须采用开放型的,而且必须按规定补充润滑脂,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润滑脂的混合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由于混入不应按规定补充润滑脂而发生事故的情况也是屡风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