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文档 (2)

合集下载

苏武传 精全版

苏武传 精全版

• 卫律见苏武不为所动,面目又变得凶恶起来, 对苏武说: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我就和你结 为兄弟,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哪 有那么容易啊? • 苏武听到“兄弟”一词,对卫律这种卖国求荣、 唯利是图的小人忍无可忍。愤怒的骂道:你本 是汉朝臣子,不顾恩义,背叛主上,离弃双亲, 在异族那里做奴隶,我要见你干什么?单于信 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 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 祸。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 打,匈奴的灾难,就要从我苏武开始了。
受审讯
第 四 段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介宾倒置 即使活着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 拔、拿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卫律惊, 抱住 自抱持武,驰召医。凿 置:放; 地为坎,置煴火,覆武 覆:使…覆 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来 抬,扛 武气绝,半日复息。惠 意动,认为…壮 等哭,舆归营。单于壮 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而收系张胜。 逮捕监禁
情节一:召武受辞
• • • • • • 人物:卫律、苏武、常惠 道具:剑 地点:汉使帐下 卫律受单于之命审讯苏武 卫律小人得志,趾高气昂的准备审讯苏武。 苏武还没等卫律开口,就对常惠说:屈自己节 操,辱国家使命,即使活着,拿什么脸面再回 汉朝呢!” 拔出佩剑,向颈欲挥。 常惠:“将军!” 卫律大吃一惊,慌忙抢过苏武佩剑。可颈上已 着剑锋。 苏武倒在地上,浑身是血,脖子已受了重伤。 卫律紧抱苏武大喊:“来人!快请内医来!”
适逢
第 三 段
揭露,暴露 只有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 准备动手 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 夜里跑 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 出来 派 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谈话 被活捉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 审理这个案件 牵连到 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 把情况告诉 受到侵犯、侮辱 武。武曰:“事如此,此 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 更加 国!”欲自杀,胜惠共止 招供 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 假如 介词宾语 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 前置 使者。左伊秩訾曰:“即 “以何”用什么 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 使…投降 降之。”

高二语文《苏武传》课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苏武传》课文及翻译

《苏武传》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苏武传(节选) (2) - 副本

苏武传(节选) (2) - 副本

苏武传(节选)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

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

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
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

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

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掘野鼠、收草实来吃。

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
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传节选原文

苏武传节选原文

苏武传节选原文苏武传节选原文《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

这篇文章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武传节选原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苏武传节选原文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死。

单手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日: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翻译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

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

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

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苏武比划,苏武岿然不动。

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

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的坚贞呢!苏武毫无反应。

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即使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汉书·李广苏建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汉书·苏武传》

《汉书·苏武传》

《汉书·苏武传》苏建,杜陵人也。

以校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封平陵侯。

以将军筑朔方。

后以卫尉为游击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

后一岁,以右将军再从大将军出定襄,亡翕侯,失军当斩,赎为庶人。

其后为代郡太守,卒官。

有三子:嘉为奉车都尉,贤为骑都尉,中子(苏)武最知名。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苏武传 精全版

苏武传 精全版

第二年 访求 一向关系很好
尊称,你 状语后置 受苦
同“现”表 现 弹劾 上船 追捕
去世 妻子
第 七 段
精神恍惚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 妹妹 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 何必久久的 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 痛恨自己 超过 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 年纪 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 消灭,全家杀尽 还 说 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 宾语前置 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 希望 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被动句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 栽培,提拔 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 亲近之臣 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 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 牺牲自己报效朝廷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 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 侍奉 复再言。”
适逢
第 三 段
揭露,暴露 只有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 准备动手 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 夜里跑 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 出来 派 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谈话 被活捉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 审理这个案件 牵连到 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 把情况告诉 受到侵犯、侮辱 武。武曰:“事如此,此 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 更加 国!”欲自杀,胜惠共止 招供 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 假如 介词宾语 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 前置 使者。左伊秩訾曰:“即 “以何”用什么 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 使…投降 降之。”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 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 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 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 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 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 沟通中原的飞虹。
两千多年来,苏武 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 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 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 素,可以说苏武是我们 民族的脊梁。

苏武传2

苏武传2

卫律其人的情况:
• 《汉书》“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 右校王,卫律为丁灵王,皆贵用事。 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 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匈 奴。使还,会延年家收,律惧并诛, 亡还降匈奴。匈奴爱之,常在单于左 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
李陵其人的情况:
• (?~公元前74年),字少卿,陇西 成纪(现在的中国中西部陕西静宁南 边)人,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 8年)的著名将军。长大后,李陵做了 皇帝卫队的军官,擅长骑马和射箭, 对士兵非常爱护。
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 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 卑不亢 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卫律和李陵对表现苏武的作用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 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 不渝,坚韧不拔,无怨 无悔
第四课时:
听“苏武牧羊”的民歌,体会苏武 精神在民间的传诵
解读苏武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用现代的眼光解读苏武,品味中 华民族精神: • 苏武精神就是一种民族精神。 • 苏武精神在历史上的流传发扬: (学生举例) •
解读苏武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如:岳飞抗金 • 文天祥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屈 服壮烈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 • 杨靖宇在东北寒天雪地中坚持抗日 • 民族精神在各个国家的体现,民族精神 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抗战八年,爱国的精 神不倒,终于赶走侵略者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 马迁《报任安书》)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 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 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 画· 竹石》)

苏武传原文及注释

苏武传原文及注释

《苏武传》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

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

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

《苏武传》

《苏武传》

小结:在多种人物旳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种丰满立 体旳苏武,他有清醒旳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 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旳坚韧不拔。苏武 旳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旳人物旳对比下,愈加具有勾 魂摄魄旳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自然环境烘托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 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为苏武出使旳背景
本文共写了苏武几件事?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 缑王谋反,殃及汉使 张胜语武,恐负国 ,欲自杀 卫律审武,引刀自刺 卫律劝降,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幽禁窖中,饮雪吞毡 牧羊北海,持节不渝 汉匈和亲,请还汉使 历尽艰难,白发归汉
梳理清人物旳关系
主人公:苏武 主要人物:张胜、卫律、单于、 汉使者
作品---- 史书:
辞赋: 诗:
《汉书》 《两都赋》 《咏史诗》
<汉书>(<前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逝世后,由
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毕.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
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 录了西汉大量旳辞赋和散文,有总集旳 性质.
内容---统计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
拔……
对比映衬
(1)张胜 急功近利、贪生怕死
苏武 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 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 面对匈奴旳劝降一直保持着可贵旳 民族气节。
(2)卫律 苏武
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 一世 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 正气,光明磊落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顺序地记载史事旳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旳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苏武传》

《苏武传》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 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 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第 坎:坑 四 置:放 段 煴火:无焰的火
覆:使…覆
蹈:踩
复息:又能呼吸 舆:车,名词作动词,用车载送 壮:形作意动,认为…豪壮 候问:问候 收系:逮捕监禁
译文: 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放进无焰的火,使苏武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 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第 会:恰逢。 二 素:平素、一向。 段 相知:相熟识,有交情。
私:私自。
候:拜访。
幸:希望。 蒙:蒙受,得到。 其:代汉天子,皇帝。 以:把。 货物:指一般财物。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 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 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 应。
第 前:先前 五 负:背叛 段 归:投奔
幸:幸运地
蒙:受到,蒙受
弥:满 复然:也会这样 空:白白地 以:用 膏:使动,使…滋润
译文: 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
阏氏归汉。
第 发使送:派遣使者送。 二 会:恰逢 段 ...者...也,判断句式
没:陷没 阴:暗中 相与:一起 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
译文: 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适逢缑王与长水人
虞常等人在匈奴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 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没在匈奴, 连同卫律带领的那些投降匈奴的人,暗中一起策划 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第 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一 以:凭借(因为) 段 任:被任用

苏武传(经典完美实用)

苏武传(经典完美实用)

1、出使原因? 2、扣留原因?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 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3、谁劝降?
6、归汉经过? 羁留历程 4、不投降,怎样对 待苏武? 5、谁又去劝降?
第一段重点词句
判断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介词,表原因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 · · · 归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 · · · · 身份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以· 定语后置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5、置币遗单于 赠送
模拟,做……样子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
第 五 段
背叛
幸运地
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
也会这样
白白地
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使动,使…滋润肥美
苏武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 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使苏武投降。用剑斩 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 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募投降的人,赦免他 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 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 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 属,说什么连坐?”卫律又举剑做样子要杀苏武, 苏武一动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 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 爵号称王;拥有数万手下、马和其他牲畜满山, 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会这样。白 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谁又知道你呢!”苏
被任用
因为
赞许 以…的身份 出使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第 一 段
使者 趁机 好 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
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 招募 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

《苏武传》

《苏武传》


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
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
二 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
段 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平时“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
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
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
许之,以货物与常。

希望得到
适逢 投降汉朝
匈奴的起源和族属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学者 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 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控制着从 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 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 诸侯后,犬戎部落入侵,迫使平王东迁。
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 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
介宾倒置
受审讯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即使活着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
第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拔、拿
引佩刀自刺。卫律惊,
抱住

自抱持武,驰召医。凿 地为坎,置煴火,覆武
置:放; 覆:使…覆

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来 武气绝,半日复息。惠 等哭,舆归营。单于壮
抬,扛
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意动,认为…壮 而收系张胜。
逮捕监禁
会同判定…的罪
渐渐痊愈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通知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因:趁;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
第 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降:使…投降

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

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武曰:

苏武传ppt59

苏武传ppt59

-3-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 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 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 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 《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 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断代史书,《汉书》不 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 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 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17-
布置作业
1.再读《苏武传》,品味平凡人的不凡人生。 2.搜集一些外交官(古今中外皆可)的资料,为他们写 一篇传记,要求兼顾历史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可适当运 用《苏武传》里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800字左右。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3、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4、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苏武传》ppt课件(2)完美版共85页文档

《苏武传》ppt课件(2)完美版共85页文档

END
《苏武传》ppt课件(2)完美版
6









风景ຫໍສະໝຸດ 澈。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苏武传 整理

苏武传  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同“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氈”,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jǔ)”,收藏。

(4)女为人臣子女:同“汝”,你。

(5)蹈其背以出血蹈:同“搯”,叩,轻轻拍打。

(6)前以降及物故以:同“已”,已经。

(7)驰召毉毉:同“医”,医生。

二、一字多义因因厚赂单于趁机君因我降依靠,凭借欲因此时降武趁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此、因而(连词)因笑迈曰于是,就(连词)于今无会因机会因利趁便,宰割天下趁机因击沛公于坐趁机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靠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动词)以少以父任介词,表原因以货物与常把、拿(介词)前以降及物故同“已”,已经。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在(介词)如惠语以让单于来(表目的,连词)以何知之凭借(介词)始以强壮在(介词)会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正遇上,恰逢会武等至匈奴中正遇上,恰逢会论虞常会同,一起单于召会会合假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临时、代理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借助、利用、凭借引引佩刀自刺拔出虞常果引张胜牵引,指供出左右欲引相如去拉引次江北退却、避开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率领引领西望延长、伸长箜篌引乐府诗体的一种绝绝不饮食跟外界隔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独特猿则百叫无绝断绝、停武气绝断绝至绝壁下陡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幽乃幽武囚禁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昏暗、幽深身幽囹圄之中囚禁长夏江村事事幽幽静、幽雅俱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一起出发(作动词)常惠请其守者于俱一道去(一道去)野径云俱黑一起坐副有罪,当相坐连坐判罪,株连受罪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项王、项伯东向坐古人席地而坐,双膝跪地臀部靠在脚后跟上但坐观罗敷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谢罪谢汉使者曰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告诫阿母谢媒人谢绝让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拒绝即昭帝即位就位(指做皇帝)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假如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假如、倘若须行即骑访名山立即、马上、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则可望而不可即靠近若即若离靠近当当是时处在,在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面对曲终收拨当心画对、向副有罪,当相坐应当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判罪三、古今异义(1)我丈人行也。

高二语文人教版《苏武传》课文解读(2)

高二语文人教版《苏武传》课文解读(2)

⾼⼆语⽂⼈教版《苏武传》课⽂解读(2)罪⼤⾂及其眷属之处。

有⼈说,李陵母系保宫不是因为犯罪,⽽是因为李陵带兵出征,系保宫以作⼈质。

)⼦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你不想投降的⼼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且陛下春秋⾼①,法令亡常②,⼤⾂亡罪夷灭③者数⼗家,安危不可知,⼦卿尚复谁为乎?(并且皇上年纪⼤了,法令随时变更,⼤⾂⽆罪⽽全家被杀的有⼗⼏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①春秋⾼:年⽼。

春秋,指年龄。

②亡常:⽆常,没有定准。

③夷灭:消灭。

这⾥指全家杀尽。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李陵的说辞涉及的内容很多,先晓之以利害,他替单于传话,表达单于对苏武“虚⼼欲相待”的诚意,指出苏武不可能再回到汉朝,唯有投降⼀条路。

继⽽明之以理,诉说苏武⼀家⼈的悲惨遭遇,⾔下之意是汉武帝刻薄寡恩,你苏家已经为国尽忠,对得起皇上,但是皇上对不起你苏家,你现在投降,⽆愧于国,⽽且你已经家破⼈亡,没有牵挂,⼜何必执着⼀念呢。

接着兴之以叹,“⼈⽣如朝露,何久⾃苦若此”,悲叹⼈⽣短暂,宣扬及时⾏乐。

继则动之以情,掏出肺腑之⾔,讲述⾃⼰思想转变的过程,⾔下之意是,时间久了,负罪感便会被时间冲洗⼲净,妄图现⾝说法,打消苏武的顾虑。

最后,析之以势,指出“陛下春秋⾼,法令亡常,⼤⾂亡罪夷灭者数⼗家”,这是说,你苏武即使能够回去,也是存亡未⼘,⽣死难料。

既然如此,“⼦卿尚复谁为乎?”你还为谁尽忠呢?李陵的这⼀席话,表⾯看句句有理,字字归真,⽅⽅⾯⾯,论述周详,情真意切,娓娓动听,极易摧毁⼀个⼈的意志。

纵便铁⽯之⼈,也难免不泪下霑襟,为之所动。

]武⽈:“武⽗⼦亡功德①,皆为陛下所成就②,位列将③,爵通侯④,兄弟亲近⑤,常愿肝脑涂地⑥。

(苏武说:“我苏武⽗⼦⽆功⽆德,都受到皇帝亲⾃栽培,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都是皇帝的亲近之⾂,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切。

①亡功德:没有功德。

亡,wú,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

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

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教学过程(一)传记写作的要点(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苏武活了80岁。

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写了19年。

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没有。

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

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

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

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

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

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板书: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A.讲解“自杀”情节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我们先找到文中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

齐读3、4两节)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1)欲自杀(2)引佩刀自刺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

(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

我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他只讲了一点是为自己,所以,请注意,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

)国家利益至上。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所想的行为。

所以,副手出了问题,我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不是我干的,我们汉朝也没有这样做,我不能接受屈辱的审问,要自杀。

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

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

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

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

(板书:忠贞)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觉得苏武应该会投降,遇到一点变故,我赶紧举起了双手,跪下了两腿,所以,你苏武也应该这样,你怎么会想到死呢?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

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

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B.讲解“反劝降”情节请饰演卫律的同学说说卫律是从什么角度劝降的。

对苏武进行威逼,又以利诱惑苏武,他先讲自己归降匈奴后封王受赏,得到了富贵这是威逼利诱相加。

之前还有“举剑欲击之”“复举剑拟之”的举措,结果是“胜请降”“武不动”。

卫律的劝降分为三部曲:1、恐吓: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当这个行为不奏效的时候,他就2、威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副有罪,当相坐。

苏武的回答非常地清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和我没有关系,更和国家没有关系,他参与阴谋是他个人的问题。

所以,本句中“本无谋”这三个字的言外之意一定要读出来,把汉朝的利益始终放在最高。

你不要牵扯得太多,我主帅不知,也就是和我们汉朝没有任何的关联,汉朝是清白的。

接下来又用了3、利诱的伎俩,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劝降的过程当中,卫律是用了威逼利诱的方法。

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

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

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

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

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

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

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

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这一段描绘苏武行动的文字极为简洁,仅有六个字,即“武不动”,“武不应”,极为传神地勾勒出苏武的形象。

当这次劝降不成的时候,他们就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由两个字可以看出来:幽,徙。

一个是幽禁,一个是流放。

孟子说过: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苏武做到了)“幽”和“徙”是从什么角度来折磨苏武啊?威逼利诱不行,就从精神上摧挎你。

把你幽闭起来,把你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更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耐力了。

他受贫穷,没有吃的,他就吃毛毡,吃雪,抓老鼠充饥,吃野草。

按照孟子的话说,就是“贫贱不能移”了。

思考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请学生讨论。

参考:并不矛盾。

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

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

可见,他的求死求生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此处插入C、有关“北海牧羊”情节的讲解问:最能体现他气节的一句话是什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体现了苏武怎样的品质?坚忍。

(板书:坚忍)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时的威逼利诱无法实现,就从精神上来摧挎,精神上能不能摧挎呢?还是没有摧挎,这时候就要换人了,换李陵了。

李陵在劝降上又不一样了,齐读李陵劝降一段。

在长期的精神折磨没有得逞的情况下,派来了一个和苏武关系很好的人来劝降了,李陵又是怎样劝降的呢?看李陵的劝降又能分成几个小层次?三层。

每一层至“信义安所见乎”,讲的是苏武在这里,他对汉朝的效忠是没有人会知道的;第二层至“何久自苦如此”,说他在汉朝的亲人或是去世,或是离散了,在汉朝已然没有牵挂了。

第三层讲汉武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

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

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

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

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

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

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

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

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

人可能过得了刀山火海,可能有刚铁般的意志,但不一定能忍受孤独寂寞,不一定能过得了感情关。

你要我屈服,我就不屈服,铮铮男子汉的气度。

但是人往往会倒在一种长期的孤独、寂寞,精神的百般折磨当中,这时,哪怕一丝的温情,又是多么地令人渴望啊。

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

就在这种渴望当中,面对李陵的肺腑之言,苏武不为所动,看他是怎样反驳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我愿“肝脑涂地”。

即使遭受酷刑,我也心甘情愿。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这里有没有提到个人的恩怨啊?个人的恩怨在他面前毫无办法。

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

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

(板书:坚定)我们可以看出,卫律威逼利诱、李陵感情渲染、北海苦寒孤寂,用暴力的手段,用精神孤立的方法,现在匈奴对苏武已经完完全全地做到了。

当这次劝降完全失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苏武在面对劝降时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

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