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顿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包含:各章名解
名词解释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存和秩序的原则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P39)4.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P46)5.社会互动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在这种交往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P98)6.主观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产生、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使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P102)7.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8.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P120)9. 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结合之上(P120)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第一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孔德,法国人,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社会学之父”2.孔德看来,“实证”一词的社会学含义包括: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3.孔德看来,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念、主要概念以及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乡侯经历三种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虚幻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利己主义情感 敬慕人性结构 活动 利他主义 崇敬才智 仁爱4.社会学注:孔德认为人性结构的“情感”决定社会的起源与性质5.孔德的学说是“唯心主义”思想第二节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蕴含明显的接收功能主义的系统论思想 社会进化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2.斯宾塞从结构-功能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的进化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历史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1.涂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学化的目标,应先确立: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相应的研究方法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其次,社会事实对于个人具有约束能力 最后,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 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而上学(解剖学)事实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 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 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5.涂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6.涂尔干认为,在各种比较法中,只有共变法是最具证明力的7.涂尔干强调,比较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合适、最重要的方法8.实证社会学在涂尔干这里开花结果,将社会学最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讲堂,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分析其功能的方法第三节 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1.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2.涂认为,要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的划分3.涂根据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类型划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邮寄团结的社会4.涂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5.涂认为,道德意识和社会规范化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基础: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精神基础:集体意识法律特征:压制性制裁基础: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物质基础:社会分工法律特征:恢复性8. 涂认为,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9.涂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常态分工常态分工: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10.社会分工 失范分工:角色与规范不同步根本 原因 强制分工:一种不平等的分工 人口增加 不协调分工:原因是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 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11.涂认为,社会分工要想产生有机团结光靠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各行其则还不够,他们之间的责任还必须相互适应和平均分配12.涂认为,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第三节自杀论1.实证研究的典范:《自杀论》2.涂认为,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原因:绝望的生无可恋分析方法: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两方面着手“过多的限制”所造成(压力过大)4. 涂概括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自杀主要为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多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而与自然环境和个人的心理生理联系较少。
西方社会学家及分类
西方社会学家及其分类1.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社会行动结构》(1937)《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1966)《社会体系》(1951)《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1951)《经济与社会》(1956)《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1960)罗伯特·金·默顿(1910——):《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1949年)迪尔凯姆(1858——1917):《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划》(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2.冲突理论学派米尔斯:《权力精英》(1956)科林斯:《冲突社会学走向一种解释的科学》(1975)科塞(1913——):《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年)达伦多夫(1929——):《工业与企业社会学》(1953)《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1959年)《马克思的观点》(1953)《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走出乌托邦》(1958)《社会人》(1958)《德国的社会和民主》(1967)《社会理论文集》(1968)《新自由》(1974)《生活机会》(1979)3.社会交换理论学派霍曼斯(1910——):《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社会科学的本质》(1967)《返回到人》(1964)《社会交换的性质》(1967)彼得·布劳(191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不平等与异质性》(1977)4.符号互动理论学派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布鲁默(1900——):《劳资关系中的社会理论》(1947)《工业化与传统秩序》(1964) 《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1969)戈夫曼(1922~198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6)《避难所》(1961)《邂逅》(1961)《公共场所行为》(1963)《污记》(1963)《互动仪式》(1967)《框架分析》(1974)5.社会批判理论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为主要代表)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理性与革命》(1941)《单向度的人》(1964)《文化与社会》(1965)《反革命和造反》(1972)阿多诺(1903——1969):《启蒙辩证法》(1947)《新音乐哲学》(1949)《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1955)《否定的辩证法》(1966)《美学理论》(1970)哈贝马斯(1929~) :《公开活动的结构变化》(1962)1962年德文版《理论与实践》(1963)《走向合理的社会》(1968)《知识与人的利益》(1968)《合法性的危机》(1973)《交往和社会的演变》(1976 )《交往的理论》(1981)马克斯.霍克海默(1895——1973):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链环的康德的断力批判》(1925)《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开端》(1930)《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1932)《朦胧——在德国的笔记》(1934)《真理问题》(1935)《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1937)《启蒙的辩证法》(与阿多诺合著,1947)《理性之蚀》(1947)《对西德社会科学的审视》(1952)《论自由》(1962)《工具理性批判》(1967)《批判的理论》(1968)《社会哲学研究》(1972)《转变中的社会》(1972)6 .芝加哥学派齐美尔(1858——1918):《历史哲学问题》(1892)《道德科学引论: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货币哲学》《康德〈在柏林大学举行的16次讲演〉》《宗教》《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库利(1864——1929):《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社会过程》(1918)杜威(1859~1952):《心理学》(1887)《应用心理学》(1889)《思维术》(1910)《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哲学之重建》(1920)《稳定性的追求》(Quest for Certainty 1929)《经验与自然》(1925)《艺术即经验》(1934)《逻辑──探究之理论》(1938)《认知与所知》(1949)7.现象社会学舒茨(1899~1959):《社会世界的现象学》(1932年)加芬克尔(1917~):《民俗学方法论研究》8.后工业社会理论学派丹尼尔·贝尔(1919——):《美国的马克思派社会主义》(1951)《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今日资本主义》(1971)《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1976)9.后现代理论学派布希亚:《消费社会》(1970)《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类象与拟象》(198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里比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1979)《公共游戏》(1979)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1981)《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德文化逻辑》(1984)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学的兴起》(1975)《后现代建筑的语言》(1977)10 风险社会理论贝克:《风险社会》(1986)《世界风险社会》(1999)芭芭拉·亚当《风险社会》11.经济全球化理论吉登斯:《现代性之后果》(1990)《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8年)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罗伯逊《社会学》(1999)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2000)12.实证主义孔德:著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主观的综合》等斯宾塞:《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年),《社会静力学》(1850年),《进化的假说》(1852年),《心理学原则》(1855年),《第一项原则》(1862年), 《生物学原理》(1867年),《社会学研究》(1873年)。
默顿的社会学理论
一是创新失范。是最常见的失范现象,这种行为虽然承认文化目标但却无法采取社会所承认的手段去到达目标。如为了富裕而挪用公款、卖淫等既是这类现象。
二是形式主义。指人们接受了正统手段但囿于缺乏教育机遇而没有接受社会认可的目标。
三是退却主义。背离并拒绝社会工人的目标和手段,是社会“异化者”。如无赖、流浪人、乞丐。
第四,提出了社会失范理论。默顿在1938年出版的《社会结构与失范》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失范理论。
默顿认为,当个人以正统的手段去实现目标时,个人行为是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要求的,但是目的与手段不一致时,失范现象便出现了。在他看来,失范可以被想象为文化结构中的一种断裂,这种情况在文化的规范和目标同该群体成员在社会结构层次上以符合这些规范和目标的方式行事的能力之间分裂时特别容易出现。为此,默顿列举了四种失范:
四是造反。则是企图以创新的目标和手段来取代原因的目标和手段。
总之,默顿讲的失范侧重于其积极的方面。另一方面他始终坚持失范的根源在于文化和社会结构。不能归咎于社会成员个人的缺点。因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和要求不一定出于人的本能。而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
根据迪尔凯姆和默顿对失范行为的论述,我们认为,失范行为是指个人、群体或组织所发生的偏离或违反社会社会规范的行为。这种社会失范主要是指社会整体为了其生存而实行的制度、思想和习俗等。并不是指个人或某个组织或群体的制度或思想。所以,在某个群体有所谓的“失范行为”,但到了另个环境或场所也许就不是失范行为。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15
续上页(2.默顿)
方法:用文献、数据等对假说进行验证
结论: 清教无意中刺激了新科学的兴起(潜功能), 科学既受社会政治环境影响,又受学术发展内在 逻辑支配; 科学研究内部自成体系,科学的ethos,具有相 对独立性。 视角:立足特定群体,寻求与整体的整合
1
作者介绍
默顿,Robert King Merton (1910. 7. 4~2003. 2. 23) 。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1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 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 位后留校任教 3年。1941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 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讲座教授(1963)。曾任美国 哲学、社会学、社会研究协会会员和主席(1968),美国科 学院院士,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主要著作有: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社会理论 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 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等。
4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范式框架和信息生产)
• • • • • • • • 社会结构与失范 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 科层结构与人格 知识分子在公共科层组织中的作用 对于参考群体行为理论的贡献 参考群体和社会结构理论中的连续性 影响的模式:地区性和世界性影响力人物 自证预言
16
中层理论的影响
• 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完善 理论融合的尝试; 对社会冲突和变迁的思考 •社会学后现代话语的滥觞 宏大叙事的解构,对多元社会的思考
17
反思:默顿对社会学做了什么?
结构功能主 义 VS 社会 冲突理论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一、关于社会的划分尽管许多经典社会学家都以对社会的划分来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但他们却从未在划分社会类型的方式上达成过共识。
而这些不同分类框架常常由于对划分出的社会类型所持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而带有缺陷。
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所有社会分成三组: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会(言下之意,非西方社会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原始、野蛮社会);孔德将社会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科学)阶段;而马克思则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波普诺在其著作《社会学》一书中则从社会成员如何生存(即他们的生存方式)为基础,考察了由伦斯基发展出来的分法。
即:狩猎采集社会(Hunting and gathering society)、园艺社会(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及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游牧社会(Pastoral society)、农业社会(Agrarian society)、工业社会(Industry society)、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并深受物种进化论的影响。
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
后来的追随者更坚持任何社会系统都回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实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涂尔干常常被视为当代功能主义的奠基人。
他把社会看做是一个由道德价值观上的共识来规范的特殊有机体。
他对以机械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和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做了区分。
第8讲 默顿的中层理论
• 3)功能的不可替代性观点 • 结构功能主义另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混淆 了功能性前提同某些虽然重要但并非必要 的社会制度的区别。功能性前提和社会制 度在逻辑上不是两个并列的相等的概念, 而是母概念和子概念的关系。功能性前提 指的是所有能够完成某些基本功能的社会 制度、形式或活动,缺少了它们,社会便 无法维持下去。
2. 对功能分析的新贡献
• 贡献主要有两点: • 其一是强调了负功能的存在;其二是区别了明显功能 • 和潜在功能。 • 1)负功能 • 帕森斯认为一切现有的制度都是天然地对社会具有 功能的。默顿则不同意这一点,他强调负功能的存在。 功能是社会项目(如角色或地位)对整个社会的生存、 持续、整合和稳定作出贡献的客观结果,而负功能则是 使社会或其某一部分解体或动摇,或者使社会生存和持 续下去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
默顿分析遵纪守法型是遵守规范者别出心裁和程式主义者则是典型的失范者逃避现实是对社会文化目标及制度化手段的摒弃革命造反则既否定文化目标及制度化手段又是用其他的目标和手段来代替正统的目标和手段结构功能主义 社会学家。他在帕森斯理论的基础上创立 了自成体系的社会学中层理论,成为结构 功能主义社会学的第2代大师。 • 其代表作是《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1949年),其他主要著作有:《当代社会问 题》(1961年)、《社会理论与功能分析》 (1969年)《科学社会学》(1973年)等。
1. 功能主义分析理论中的三个错误观点
• 1)功能的统一性的观点 • 所有的功能主义者,尤其是功能主义人类学家 一致认为,一切标准化的信仰(文化项目)或标 准化的实践(角色、制度、社会活动)对整个社 会系统或文化系统都具有功能。即,社会系统的 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会具有功能。 • 但默顿认为,这个公认的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 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部分错误的。有许多社会 制度、价值并不具有全社会的功能,而仅仅对社 会的某个部分具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 的社会功能也许仅仅是对社会的一项具体制度、 一个群体、一个家庭或一所学校具有功能。
默顿的紧张理论研究-默顿紧张理论
默顿的紧张理论研究:默顿紧张理论罗伯特.K.默顿是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之一,担任过美国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并曾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他接受了迪尔凯姆的理论并将其用于分析美国社会,于1938年在他的著名论文《社会结构与失范》中论述了他的失范理论。
他的失范理论在西方犯罪学中被视为最著名的紧张理论,有的学者把他的理论视为最早的紧张理论。
要搞清楚默顿的失范理论。
首先应了解他的理论基础。
默顿曾师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
帕森斯提出的结构功能主义曾在美国社会学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默顿受帕森斯的影响颇深,在帕森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经验功能主义。
被誉为最精致圆熟的功能主义。
以帕森斯、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深受迪尔凯姆学说的影响。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切生存功能的生命系统。
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的组合。
在社会系统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进行的。
这就是说,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系中。
每个成员都扮演者一定的社会角色。
这些角色的行动要受到社会规范的调节和制约,而这种规范体系又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和文化信仰。
因此。
一旦人们把这种社会规范内化了,就会变为人格系统。
影响着人们的需求结构,使行动者服从社会规范并产生最低限度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如果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规范失滴,就会引发各种越轨行为。
从而产生犯罪现象。
默顿对迪尔凯姆的失范观点有所修正。
迪尔凯姆认为,失范是社会控制个人本能欲望的能力的崩溃,并且认为文化有限制个人欲望的功能。
而在默顿看来,个人的很多欲望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文化引起的,他认为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有两个共同特征:(一)确立目标任何社会的文化都确立一些它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鼓励每个社会成员为追求这样的目标而奋斗。
在美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目标时获取财富。
人们通常把积累起来的财富看成是个人的价值观和长处,并且给那些大量财富的人以很高的声望和社会地位。
缺乏财富的人,即便有其他文化中推崇的个性,比如年龄和精神修为。
默顿的中层理论简述
默顿的中层理论简述所谓“中层理论”是指介于抽象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经验性命题两者之间的一种理论;其宗旨在于架设一条社会理论“实用化”的桥梁,指导人类的经验实践特别是调查。
默顿提出在对结论抽象的同时,也强调结论的实证性的中层理论,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以及学科对自身的认识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当今社会学研究重要的理论范式之一。
一、默顿中层理论产生的背景:默顿的中层理论主要是为解决在这之前社会学理论在宏观与微观方面极端化发展的困境应允而生的。
作为结构功能主义这样的宏大理论提出者帕森斯的弟子,默顿批评导师这种过于抽象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背离了社会学实证主义的传统,并认为当时社会学界对宏达理论的热衷是不切实际的,是对科学的误读,他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当回归经验实在性。
该理论仍然属于功能论的范畴,但它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它强调假定和逻辑推导,承认知识体系的不完备性;同时也指出了其与经验研究的区别:本身不是经验研究但可以为经验研究制定一套功能分析方案。
反思默顿提出中层理论的过程,他对理论解释力的重视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是其创新的动力源泉。
二、默顿中层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强调区分负功能(dysfunction)和正功能(positive function)的存在。
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和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个系统而言就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功能。
第二,区别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默顿认为,那些有意造成并可以认识到后果的是显性功能,而非有意造成的和不被认识到后果的是隐性功能。
默顿指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显性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未预期的或不为一般人所觉察的后果。
第三,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
默顿认为,要改变目前的社会学状况,就必须确立起一整套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
默顿以功能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他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精选文档
纳粹主义对科学的威胁(意识形态从属问题); 美国社会科学群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10
中层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定义:中层理论是由某些有限的假定构成的,可以逻辑地从 这些假定推导出可为经验调查所验证的具体假设。(s.S.85)
特性:1. 这一理论划清了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 Evaluation only. 之间的界限。每个中层理论的构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 ted with 2.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中层理论承认知识体系的不完备性,许多中层理论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与各种社会学思想体系是协调的,可以作为构建终极的完备体 系的过渡性工作
2
Contents
本书纲要,简明目录
1
论理论社会学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2 Copyright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5
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知识积累和舆论传播)
• 知识社会学 • 卡尔· 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 广播和电影宣传研究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与拉扎斯菲尔德合作)
7
本书关键词和相关范例
显功能 与潜功能 社会失范 研究 媒体影响 力研究 知识社 会学研究
社会学试题资料
判断题2’x10重要的社会人物以及其理论:斯宾塞组织的分类科瑟尔安全阀机制默顿(Robert King Merton 1910.7.4~2003.2.23),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理论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层理论、功能分析范式和科学社会学思想。
提出了反功能(或负功能)的概念。
查尔斯·霍顿·库利 (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08.17-1929.05.07),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先驱。
他提出了镜中我理论,初级群体的概念。
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并贯穿于他三部极具分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和《社会过程》(1918)之中。
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 1916.8.28~1962.3.20),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倡导社会学的想象力,强调社会学要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
米尔斯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并具有浓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主义色彩,对后来的冲突变迁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有《社会学的想象力》《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年)、《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年)、《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1年)、《权力精英》(1956年)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6.11~1982.11.19.),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他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学不是均质的。
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戏剧理论”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 1913~2003),社会学家。
导师是默顿。
主要理论社会冲突的功能和类型。
默顿的科学社会规范
默顿的科学社会规范—从“社会学的矛盾意向”到科学中的“规范与反规范”默顿很早就注意到规范冲突的问题,指出了科学的规范与其他领域如政治、宗教领域的规范的相容与不相容。
他说,对科学产生敌意的根源在于,“包含在科学的精神特质中的情感与存在于其他制度中的情感是不相容的”[1]。
后来他又发现在科学的规范系统的内部也存在着规范的冲突。
默顿认为:“我们必须考虑,首先,在一个社会制度中具有潜在的冲突性的规范是如何发展的;其次,科学制度中的冲突的规范是如何在科学家的生活中产生显著的矛盾心理的;最后,这种矛盾心理又是如何影响科学家之间的实际的(不是假设的)关系的。
”[2]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一文中,默顿强调了原创性的价值,“在这种科学制度中原创性非常受重视。
因为正是通过原创性,知识才会以较小或较大的幅度得以发展”[3]。
同时他又补充了“谦逊”(humility)这一规范。
“这种价值观(指原创性———引者)并不是孤立的,它只不过是构成科学的精神特质的一整套复杂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体系还包括:非谋私性、普遍主义、有组织的怀疑、精神财产的公有性,以及谦逊”[4]。
然而,在默顿看来,原创性的价值观与谦逊的价值观有着潜在的冲突。
“像其他制度一样,科学制度似乎糅合了潜在不相容的价值观:其中既有原创性的价值观,它驱使科学家要求人们承认他们的优先权;也有谦逊的价值观,它使得科学家坚持认为他们能够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小的。
”[5]默顿注意到,这两种价值观并非真的是矛盾的,但它们提倡的确实是相反的行为。
默顿认为,要把这两种潜在不相容的东西融入一个单一的取向中,并在实践中协调一致,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指出:“这两种价值观是同族的,就像该隐和亚伯是亲兄弟一样,而它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在那些内化了这两种价值观的科学家中间造成内在的冲突,并对优先权的主张产生一个明显的矛盾心理。
”[6]这种矛盾心理在一些伟大科学家的身上也体现出来,例如,为人谦恭、美名于世的达尔文,当得知华莱士会抢先发表其进化论时,他曾多次给赖尔写信,表达了自己对于可能失去优先权的担心和矛盾心理。
默顿 中层理论
默顿说,所谓的“中层理论”是指“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但又必须的研究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统一性理论之间的那类理论,统一性理论的目的在于试图解释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中一切可观察到的一致性。
”默顿在1938年出版的《社会结构与失范》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失范理论。
默顿认为,当个人以正统的手段去实现目标时,个人行为是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要求的,但是目的与手段不一致时,失范现象便出现了。
在他看来,失范可以被想象为文化结构中的一种断裂,这种情况在文化的规范和目标同该群体成员在社会结构层次上以符合这些规范和目标的方式行事的能力之间分裂时特别容易出现。
为此,默顿列举了四种失范:一是创新失范。
是最常见的失范现象,这种行为虽然承认文化目标但却无法采取社会所承认的手段去到达目标。
如为了富裕而挪用公款、卖淫等既是这类现象。
二是形式主义。
指人们接受了正统手段但囿于缺乏教育机遇而没有接受社会认可的目标。
三是退却主义。
背离并拒绝社会工人的目标和手段,是社会“异化者”。
如无赖、流浪人、乞丐。
第四是造反。
则是企图以创新的目标和手段来取代原因的目标和手段。
总之,默顿讲的失范侧重于其积极的方面。
另一方面他始终坚持失范的根源在于文化和社会结构。
不能归咎于社会成员个人的缺点。
因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和要求不一定出于人的本能。
而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
按照默顿的理解,他的中层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并且根据这一理论是可以通过经验加以验证的。
如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冲突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第二,它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一般由几组有限的假定组成,且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出能够接受经验调查证实的具体假设。
第三,它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成为社会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
第四,它能区分出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从而划清微观与宏观问题的界限。
第五,它承传了早期社会学家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
莫顿的科学社会规范
莫顿的科学社会规范科学规范的经典社会学表述是由罗伯特-K-默顿(Robert K. Merton)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这篇文章最初以 "关于科学和民主的说明"(1942年)发表,并在他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以 "科学和民主的社会结构 "重印,在《科学社会学》(1973年)以 "科学的规范性结构 "重印。
该表述有时以其首字母CUDOS而闻名,它代表了四种规范:共产主义、普遍主义、无利害关系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默顿对科学的规范性的表述被证明是所有社会学分析中最持久的一种。
批评者(提出反规范的概念)和同情者都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成为科学社会研究的 "默顿式 "方法的象征。
它也没有保持静态。
"复制 "有时被称为第五种规范。
约翰-齐曼(John Ziman)建议将 "原创性 "作为一个规范加入,在最近对CUDOS这个缩写的许多解释中,O被用来表示原创性。
在默顿的论文之前,在社会逻辑学传统中,还有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即马克斯-韦伯的一篇题为 "科学是一种使命 "的演讲。
韦伯代表作为其演讲听众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对科学有一种召唤?答案是使人能够正确履行科学家(或学者)角色的个人素质。
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解释科学的局限性,以及科学不能提供世界观。
韦伯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个人品质清单,而是谈到了 "智力完整性的朴素责任",谴责了科学中的 "个性 "观念,并说 "一个有用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他的学生认识'不方便的事实'"。
韦伯的评论可以与默顿的第一篇论文 "科学与社会秩序 "中的美德清单进行比较。
在这里,默顿列出的科学家的特殊美德是 "智力上的诚实、正直、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无私、非人格化"。
默顿的中层功能主义理论
默顿的中层功能主义理论内容摘要: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提出了中层理论功能分析范式。
他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
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
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
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
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满足社会的需要。
社会制度或结构对行动者的行为影响页是默顿的研究主题之一。
他还进一步谈到,社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
如果文化结构(目标)与社会结构(制度化手段)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关键词:中层功能分析范式正负功能显潜功能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
先驱孔德和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已经有所论述。
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但真正发展完善并使之得到弘扬的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提倡的是结构功能主义。
他认为,行动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社会系统,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
行动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需要:①适应②目标达成③整合④潜在模式维系。
而这四种需要的满足使得行动系统同时就具有了四种相对应的功能,这四种功能分别由相互联系的四个子系统所执行。
同时,这些子系统本身又可以作出如行动系统般的划分,并且也同样拥有类似的需要和功能。
因此,他认为这种AGIL的功能分析范式从微观到宏观都具有解释力。
帕森斯的这种理论批判与综合了经典社会学时期的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和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方法论【1】,建构了一个庞然巨大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考科目社会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整理版)
第一章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a)社会变革的需要(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c)社会经验的累积d)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a)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社会学之父”i.科学的序列。
ii.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iii.秩序和进步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b)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i.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c)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i.社会有机体ii.社会进化论3.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a)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事实,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
b)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i.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ii.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
4.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a)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b)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成就:(美国社会学最具影响力学派)i.芝力口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ii.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iii.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iv.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c)功能结构论:i.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AGIL功能分析图式ii.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显功能和潜功能d)冲突理论i.科塞的功能冲突论ii.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e)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f)符号互动论:布卢默、戈夫曼g)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观点h)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舒茨、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a)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b)历史条件:传统文化土壤、现实社会发展需要c)代表人物:谭嗣同、康有为、严复、章太炎6.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a)队伍和制度化建设b)社会调查的兴起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和实践7.节社会学本土化8.本土化: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
默顿的社会学理论
1、中层功能分析理论提出的背景我们都知道,从20世纪50年代起,默顿就开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学方法论著作,阐述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倡导建立社会学中层理论(the functional theories of middle range)以克服当时社会学界存在的缺陷。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理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第一,毫无疑问,包括默顿在内的所有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都针对了芝加哥学派。
众所周知,20世纪30年代以前,注重经验研究、强调社会调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社会学界长期处于正统地位。
这种过分重视经验与现实而忽视理论研究的倾向使得社会学出现了碎片化倾向,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不满。
默顿以及他的老师帕森斯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二,针对了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反对芝加哥学派基础上诞生的功能主义理论改变了美国社会学轻视理论的传统,在美国逐渐成为主流。
但是,帕森斯功能理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于抽象、过于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甚至拒斥经验研究。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部分学者包括他的最得意的学生——默顿的极大不满。
吉登斯也认为,“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的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第三,针对了美国动荡的社会现实。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动荡不堪,冲突不断,在社会危机面前帕森斯的宏大理论显得力不从心,帕森斯学说遭到了各方面的大量批判。
中层理论就是这样一种范围有限的理论,它不仅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以区分出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而且它本身构成了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指明了社会学研究的未知方面,从而大大增强了社会学的应用性、适应性和指导性。
社会学家莫顿
个人成就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默顿吸收了B.K.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 类学中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思想和É.迪尔 凯姆等人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理论。他把社会看 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各 部分之间依某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结成一 定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功能并对社 会现象有决定性影响。
两个假说: ①新教(尤其是清教)伦理精神的潜 功能促进了科学的兴起; ②经济、军事和技术的需要促进了科 学的发展。
研究内容 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科学 界的社会关系结构即科学共同体 (scientific community),而不是科学 家个人。他所确立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体 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科学 制度的规范方面,另一部分是科学制度 的运行方面(科学界的奖励系统、沟通 系统、评价系统等。
1939年至1941年 1941年 1979年 2003年
主要著作: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 《大众见解》(1946)、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 《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 《理论社会学》(196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学社会学》(1973), 与他人合著《住房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 《官僚制文选》(1952)、 《现代社会学》(1959)、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1978)等。
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 为经验功能主义,它有3个特点: ①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 次的功能分析; 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 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 方法; ③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默顿还提出了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范 式, 11个方面:①确定具有功能的各个 社会要素(如角色、制度、组织等); ②主观意图(动机、目的)的前因后果; ③社会结构运行的客观效果,并要区分 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④ 功能所影响的各个部分;⑤功能必要条 件;⑥满足功能的机制;⑦功能替代; ⑧结构约束条件;⑨社会动态过程与社 会变迁;⑩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功能分析 结论; 意识形态对功能分析的影响。
小述默顿的越轨行为理论
小述默顿先生的越轨行为理论社会学中所谓的越轨,包括违反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的所有行为。
默顿先生用一个社会结构功能失调的程度来解释越轨率的变化,并用社会结构功能失调引起的目标与手段的差距作为他的越轨行为类型说的基础。
他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他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
他认为,如果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结合黎立的案例分析,导致越轨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内容:(一)社会原因越轨行为的发生与其所处的社会宏观环境是分不开的。
首先,社会上存在着身份高低、贫富悬殊、阶层差距等客观因素,它们常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就如大学生黎立,虽是品学兼优,却由于家境差,为减家里负担,而不得不在求学期间,把大部分时间拿去打工,以致在正常毕业年份因无法修满学分而只能延期。
延期后由于还要解决自己的食宿和学费,他再次陷入打工的恶性循环而无法专心学习,最后六年的学习也只能拿到肄业证,最后导致他对社会、对前途产生怀疑乃至心生绝望,而踏上抢劫银行的不归路。
虽然他触犯了法律,但如果不是因为贫苦,以他以往优异的成绩,大可跟同年人一样,顺利毕业,踏入社会找份体面的工作。
但在他的大学六年中,却可以用“疲于奔命”来形容,有过什么时候,他能放松心情,安心坐下来好好读书?尽管他的父亲在出庭的时候,一味说儿子很优秀就是投错了胎。
但像黎立这样的状况,却没人问津,难道学校、社会就没有责任吗?一个社会共同体包含两种结构: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文化结构决定其要达到的理想与目标,社会结构决定其可接受的手段与路径。
越轨行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正是由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决定的。
当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出现不一致,即当文化结构决定的其要达到的目标与社会结构决定的可接受的手段之间出现不一致,那么,就会产生越轨行为,即个体会在文化结构的影响下采取违反社会结构的行为。
社会学基本理论各流派观点
1、社会学:是一种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科学.2、社会学理论:默顿: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从社会研究中得出的一般性原理,是一个总体概念,并不特指某一流派的理论观念.乔治瑞泽尔:社会学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够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解释社会世界,并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
3、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
4、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论:科赛、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行为主义,布劳—-结构主义,爱莫森;符号互动论:米德-—心灵、自我、社会,布鲁默—--定性研究,戈夫曼---戏剧理论。
1、功能主义或者结构功能主义孔德、史宾赛、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莫顿正功能: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潜功能:未曾预料到得客观后果.功能主义的相关特点:第一、社会每一要素都会对社会发展期作用,因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即'"存在的及是合理的“。
第二、关注系统稳定,协调及最大有效性条件。
第三、社会系统基本上处于动态均衡中。
第四、社会变迁是以渐进、适应的方式进行,而不需要贸然的革命方式进行。
第五、强调价值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作用。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指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规秩序,从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共存的秩序与原则。
特征:社会的协调、和谐、秩序是主题。
构成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有不同的功能。
研究对象有明显的共识性。
社会动力学:从社会纵向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特征:人类社会的变迁就是人类社会秩序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是人类智力或人性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实验观察为基础获得的知识与秩序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阶段。
观点: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认为智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默顿的社会结构明确化尝试
3 4 5
读《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报告
马振凯 2014级研究生 ma.zhenkai@
2014年11月23日
本书问题
• Q社会理论是什么? • Q社会学知识的定位? • Q 社会结构的分析如何应用于经验研究?
本书结构
• 四篇 • 1中层理论 2参考群体 2知识社会学 3科学社会学 • • • • 理论理论价值 第一篇 经验研究价值 第二篇 社会学价值 第三篇 科学的价值 第三篇
对我的价值
• 打破了我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刻板印象
让我的反思与问题
1
2 3
4
Men究生 ma.zhenkai@
第一篇 总体
• 区分社会学思想史和社会学理论 • 学术成果是用来交流的,而非构筑大厦的 • 很多研究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后来的遗忘
第一篇 中层理论
• 理论是逻辑上相互联系的一组命题 • 逻辑 系统 明确 • • • • 广泛微观和理论之间的 中层理论不是单一命题中出来的,不冲突 多重的角色和社会地位 人处于地位中而不是人有多个社会地位
第一篇 社会学帝国主义or自虐狂
• 认为一门学科必须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承 认知识中还有空白就等于承认全然无知。
第一篇 如何看待中层理论
• • • • • 社会学已经有很多刻板印象了 调查员VS思辨家 我们难以跟上所有的资料 我们互相藐视 定性和定量 我们或者彻底的折中主义 变节者
• 赞同 培根 柏拉图 曼海姆 涂尔干 • 反对 半途而废?但是我们的中层不排斥宏观探索
• 角色从理论P43-55落脚于社会结构的思考
第一篇 如何看总体系(大理论)
• 我们脱离于哲学,都尝试做这个总体系 • • • • • • 默顿的警告 1、不是大量观察就有创立思想,一套疾病理论 2、不是处于同一时期的成果就有同样的成熟度 我们先别希望爱因斯坦 开普勒还没有,更别提牛顿、拉普拉斯…… 3、物理学家也还没同一理论,同一场论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