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临床分析
标签: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程度逆转
卵巢恶性畸胎瘤包括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和成熟畸胎瘤恶变两种,其中未成熟畸胎瘤约占卵巢畸胎瘤的1%~3%[1]。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213例,其中卵巢未成熟畸胎瘤1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分期采用2000年修订的FIGO分期标准。I期患者4例,Ⅱ期2例,Ⅲ期4例。组织学分级为1级4例,2级4例,3级2例。患者年龄21~39岁,中位年龄为3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1d,最长半年。肿瘤均位于一侧,其中左侧6例,右侧4例。伴发蒂扭转2例,分别蒂扭转1周和1.5周。出现腹水7例,6例出现卵巢外播散,分别转移至盆腔腹膜、腹腔腹膜、大网膜、肝表面、降结肠、回盲部甚至肺部。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6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2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有生育要求2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8例行PVB方案化疗:前2天使用长春新碱(VCR)1.5mg/d,前3天使用平阳霉索(BLM)10mg肌注。第2~3天使用顺铂(DDP)60mg/m2。平阳霉素每周一次至总量360mg即停药。PVB方案一月为一个疗程,共3~6疗程。2例行单一阿霉素化疗:60mg/m2,每三周1次,共8次。所有患者均未采用放疗。
2结果
随访5年,所有患者均存活。其中2例保留生育者术后化疗后受孕分娩,其中1例肿瘤持续,但不影响受孕,随诊5年仍健康。3例肿瘤复发均行再次手术,其中1例病理分化由3级向1级转化,1例病理分化不变,1例由2级良性转化为0级。1例III期患者,转移灶全部为神经胶质,术后残留的广泛小灶自行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且体健。
3讨论
3.1临床特点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好发于年轻患者,本组资料显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
中位年龄32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痛等。转移的发生率高,转移灶大多数为表面种植,近半数以上有腹水。大多数患者月经及生育能力正常。同时本组提示未成熟畸胎瘤有向成熟转化可能,其良性转化所需时间大约为1年,即恶性程度逆转现象。因此未成熟畸胎瘤完成化疗后不必行二次剖腹探查,一般生长速度不快,常常可经体检、B超等检查发现。同时由于良性转化时间大约为一年,可作为治疗的参考。成熟畸胎瘤对化疗不敏感,如估计已为成熟性畸胎瘤,则不再行化疗。
3.2病理特点
未成熟型畸胎瘤多为单侧巨大肿物,包膜完整,切面多以实性为主,伴有囊性区,实性区质软,细腻,有出血坏死。肿瘤由胚胎发生期来自三胚层的成熟和未成熟组织结构构成,未成熟组织主要是指神经上皮组织,可形成菊形团或神经管结构,也可弥漫成片。肿瘤的恶性程度根据未成熟组织所占比例、分化程度及神经上皮含量而定。
3.3治疗方法
对于未成熟畸胎瘤,首先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尽可能使残存肿瘤直径小于2cm。手术后必须及早采取有效联合化疗。对年轻未生育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可行单侧附件切除。由于肿瘤极少累及对侧卵巢,可不必将对侧剖视。国内文献报道,保留生育机能的手术适应证可不受期别的限制,Ⅱ期以上的患者可切除转移灶及腹膜后淋巴结,但仍可保留子宫及对侧附件。即使无正常卵巢组织亦可保留子宫,术后可予激素替代治疗及IVF。化疗对改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预后非常重要,同时有学者提出肿瘤逆转主要由于化疗抑制。即使临床I期,由于手术分期也不够准确,目前倾向于所有患者均统一进行术后化疗,方案以PVB 为优,配合腹腔化疗疗效更佳[2]。
3.4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全身及盆腔检查、B超,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同时测定AFP等肿瘤标志物。未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后应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对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指导作用。近半数以上甲胎蛋白增高,而良性畸胎瘤仅有4%AFP异常。本组患者中有6例AFP持续增高,AFP值在400~494pg/L,4例术后就降至正常。2例手术后AFP呈一度下降,但未降至正常,予以PVB方案化疗两疗程后将至正常。
3.5预后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程度高,20世纪60年代存活率仅有20%~30%[3]。现由于采用了及时、足疗程、足量的化疗,存活率可维持在90%左右,化疗对杀灭残留癌灶、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有很大作用。其次若转移灶病理组织类型为神经胶质瘤,则预后良好。手术将原发瘤切除以后留下的广泛散在小灶常可自行消失。虽未消失带瘤存活,预后也良好。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285.
[2]金福明,朱关珍,丰有吉.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与预后[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4):427-430.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05-2209.
[4]周莉,赵红琴.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5):507-508.
(编辑: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