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 第4节 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教科版重力
G
G
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 重力方向跟线的方向一致。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垂线及应用
重 垂 线 重垂线 水平仪
四、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
1.位置: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 它的几何中心上.
G
G
G
2.重心的应用—稳度: 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物体越稳定
起重机工作时,重心位置 不合适,就容易翻倒;
实验结论
二、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并用 g 表示,
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g =10N/kg (3)公式:
G
m
= g
或 G=mg
(4)g =9.8N/k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5)物体重力大小与形状无关,物体重力大小与位置有关。
高速旋转的轮子,若重心不 为什么交通法规禁止货 在转轴上,就会引起剧烈的 物超高呢? 振动;
赛车车身很低,轮子相距 尽量远,在快速行驶时不 易翻倒;
冲浪者弓着腰,叉开腿, 更有助于在惊涛骇浪重 保持平稳;
课堂小结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①.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 2 3
质量 m (kg)
0.05 0.10 0.15
物重 G 物重跟质量的比 (N) (N/kg)
0.5 1 1.5
10 10 10
画出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象(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1.510.5源自分析论证0.050.10
0.15
实验表明,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 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重力》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
4.提交作业时,请附上作业解答过程,以便教师了解你的思考过程。
3.应用与拓展:
(1)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重量、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2)探讨重力对建筑、桥梁等结构的影响,了解重力在工程中的应用。
4.总结与反馈: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解答。
5.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内容:
(1)重力概念:介绍重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来源和作用。
(2)重力方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掌握重力公式G=mg。
(4)重心的概念:介绍重心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二)讲授新知,500字
1.重力概念:介绍重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重力方向:通过实验(如悬挂小球),让学生观察重力的方向,总结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得出重力公式G=mg。
4.重心的概念:结合具体物体,让学生了解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2)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缺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4节《重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4节《重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2.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3.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 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可以用公式G=mg 表示,其中 G 为重力,m 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5. 重力的测量: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重力的概念、作用点、方向和大小,能够运用公式 G=mg 计算物体的重力。
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 能够运用重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作用点、方向和大小,以及重力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重力作用点的确定,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重物、绳子、桌子。
学具:学生手册、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重物,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
(2)提问:为什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化?这个力是什么力?2. 知识讲解:(1)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2)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可以用公式G=mg 表示,其中 G 为重力,m 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3. 例题讲解:(1)例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答:G=mg=2kg×9.8m/s²=19.6N4. 随堂练习:(1)练习题: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答:G=mg=5kg×9.8m/s²=49N(2)提问:你们能用重力知识解释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吗?5. 重心演示实验:(1)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不规则物体,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
教科版物理八下第七章第4节重力课件
物重跟质量有什么 关系?
注意视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一个
质量为50g的钩妈时,弹 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
质量为50g时: 重力约为0.5N。
注意视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两个
质量为50g的钩妈时,弹 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
质量为100g时:
重力约为1N。
注意视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三个
质量为50g的钩妈时,弹 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
重力的方向
用一根线把物 体悬挂起来,物体 静止时,线的方向 跟重力方向一致, 这个方向叫做竖直 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的.
想想议议在:图中,地球上
几个地方的苹 果都可以向“ 下”落,但从 地球外面看, 几个苹果下落 的方向显然不 同。那么,我 们所说的“下 ”指的是什么 方向?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 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 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 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 很稳呢?
质量为150g时:
重力约为1.5N。
实验表明:
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 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质量成正比,比值9.8N/kg,是个 定值.
如果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 物体的质量,g表示比值 9.8N/kg,重力 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
G g 或 G mg
m
粗略计算时,g的值也 可以取做10N/kg.
2.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 之一.重为98N的金属块,若把它搬到 月球上去,它的质量是__1_0___kg,重力 是_1__6_.3__N.
四、 重力
重力的由来
思考
熟了的苹果总 是向地面落.
衣服上的水总是落到地面上.
原因
一切物体在失 去支持的时候都要 向地面降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章节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学问点第七章力一、力力的描绘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变更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变更〔速度大小的变更〕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变更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假如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需有互相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两物体互相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复原到原来的形态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复原原来形态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及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互相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运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假如不是,那么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运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留意防止指针、弹簧及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及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试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干脆视察的,但它变更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更却简单视察,用简单视察的量显示不宜视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4节 重 力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4节重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4节,具体内容包括: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作用点和大小,能用重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动手实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 重力的作用点及重心。
3. 重力的大小及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模型、悬挂重物的绳子、测力计。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学生为什么扔出去的物体最终会落回地面?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存在。
2. 知识讲解:(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
3. 例题讲解:运用重力知识解释为什么抛出去的物体最终会落回地面?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六、板书设计重力1. 概念: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4. 大小: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mg。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4节《重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会用公式G=mg对重力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现象观察和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体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意识;通过利用重力方向进行准直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这一节的重点。
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带细线的小球、直尺。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引出重力的概念,学生感觉自然熟悉,易于理解接受。
二、新课(一)什么是重力教师指导学生观察7-4-2图片。
学生思考: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听讲、仔细观察并思考。
教师:不管这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最后它们都回到了地面,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教师: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
(二)重力的大小: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师:我们学过力有三要素,同学们还记得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吗?学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师:正确。
重力是一种力,所以重力也应该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师演示: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大小两个钩码。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弹簧伸长不同,是不是地球给钩码的重力不一样呢?教师指导学生思考重力的测量方法,思考: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质量大的,受重力大;质量小的,受重力小。
进行实验。
教师:我们如何研究它们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14页实验探究部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提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解释学生的疑难问题。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4节 重力
m/ kg
针对性练习
1. 一个南瓜的质量是3kg,它所受重力是多少?
已知:m 3kg,g 10N / kg 求:G
解:根据公式 G mg
得:G mg 3kg 10N / kg 30N
2.一个南瓜的重量是50N,它的质量是多少?
重力的 方向
竖 直 向 下 G
演示:重力方向
针对性练习
推出手的铅球 在空中飞行时, 画出铅球所受 重力的示意图
G
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
重 心 越 低 越 稳 定
课堂小结
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万
G=mg
有 引
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力
G 作用点:重心
动手动脑
笔答题: 课后习题.
动手制作:用鸡蛋壳、细沙、蜡烛做一 个不倒翁。
科学空想:假如地球上没有了重力,我们的生活 会变成什么样子?(阅读课后“物理在线”)
我 们 想 一 想
你来试一试
拉力万有引力Fra bibliotek在地面附近:
熟透的苹果会落地,
蹦极者快速下落… …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瀑布飞流直下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G
重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探究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你的猜想是:重力的大小可能跟 __ __ 有关, 理由是: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
我们最近学过的物理量:质量、体积、密度、 长度、时间……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质量m(kg) 0.05 0.1 0.15 0.2 0.25 0.3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七章 力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1力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 力的描述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01页 0128页 0154页 0209页 0276页 0350页 0398页 0414页 0447页 0492页 0565页 0583页 0633页 0679页
第七章 力 2 力的描述 4 重力 第八章 力与运动 2 力的平衡 第九章 压强 2 液体的压强 4 大气压强 1 在流体中运动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2 滑轮 4 机械效率 1 机械能 3 水能与风能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3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4 重力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5 摩擦力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各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课文目录
一、部编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乐音三、噪声与环保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第五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光的折射五、物体的颜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三、生活中的透镜四、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力二、弹力力的测量三、重力*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五、二力平衡六、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七、牛顿第一定律第八章压强与浮力一、压强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三、连通器四、大气压强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物体的浮沉条件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二、滑轮三、功四、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二、内能三、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三、电荷四、电流五、电压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八、变阻器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能和电功二、电功率三、学生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流的热效应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第十四章磁现象一、简单磁现象二、磁场三、电流的磁场四、电磁铁及其应用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六、直流电动机七、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二、广播和电视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二、浩瀚的宇宙三、能源:危机与希望三、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3 活动:降落伞比赛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 认识运动2 运动的描述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4 能量第三章声1 认识声现象2 乐音的三个特征3 噪声4 声与现代技术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1 光源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定律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4 光的折射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 神奇的眼睛7 通过透镜看世界8 走进彩色世界第五章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与温度2 熔化和凝固3 汽化和液化4 地球上的水循环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 质量2 物体的密度3 测量密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1 力2 力的描述3 弹力弹簧测力计4 重力5 摩擦力第八章力与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2 力的平衡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九章压强1 压强2 液体的压强3 连通器4 大气压强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1 在流体中运动2 认识浮力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4 沉与浮第十一章机械与功1 杠杆2 滑轮3 功功率4 机械效率5 改变世界的机械第十二章机械能1 机械能2 机械能的转化3 水能与风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 分子动理论2 内能和热量3 比热容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1 热机2 内燃机3 热机效率第三章认识电路1 电现象2 电路3 电路的连接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第四章探究电流1 电流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五章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2 测量电阻3 等效电路第六章电功率1 电功2 电功率3 焦耳定律4 灯泡的电功率第七章磁与电1 磁现象2 电流的磁场3 电磁铁4 电磁继电器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1 电磁感应现象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 电话和传感器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1 电磁铁及其应用2 电磁继电器3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 磁能生电吗5 电话和传感器第九章家庭用电1 家用电器2 家庭电路3 安全用电与保护4 家庭生活自动化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 神奇的电磁波2 电磁波的应用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第十一章能源利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2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足迹3 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四、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1走进神奇1.2探索之路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2.1动与静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3快与慢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声音的特征3.3超声与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4.1光的反射4.2平面镜成像4.3光的折射4.4光的色散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4.6神奇的眼睛第五章质量与密度5.1质量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5.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5.4密度知识的应用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6.1力6.2怎样描述力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6.4来自地球的力6.5科学探究:摩擦力第七章力与运动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7.2力的合成7.3力的平衡第八章压强8.1压力的作用效果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8.3空气的“力量”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浮力9.1认识浮力9.2阿基米德原理9.3物体的浮与沉第十章机械与人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2滑轮及其应用10.3做功了吗10.4做功的快慢10.5机械效率10.6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11.2看不见的运动11.3探索宇宙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1温度与温度计12.2熔化和凝固12.3汽化和液化12.4升华和凝华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13.1物体的内能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3.3内燃机13.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四章了解电路14.1电是什么14.2让电灯发光14.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4.5测量电压第十五章探究电路15.1电阻和变阻器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5.3“伏安法”测电阻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5.5家庭用电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16.1电流做功16.2电流做功的快慢16.3测量电功率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7.1磁是什么17.2电流的磁场17.3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18.1电能的产生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8.3电能的输送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19.1感受信息19.2让信息飞起来19.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二十章能量、材料与社会20.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3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五、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二、乐音的特性三、噪声及其控制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小结与评价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汽化和液化三、熔化和凝固四、升华和凝华五、水循环小结与评价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二、人眼看不见的光三、光的直线传播四、平面镜五、光的反射小结与评价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二、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五、望远镜与显微镜小结与评价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速度三、直线运动四、运动的相对性小结与评价附录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厲性一、物体的质量二、测量物质的质量三、物质的密度四、密度知识的应用五、物质的物理属性综合实践活动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二、静电现象三、探索更小的微粒四、宇宙探秘第八章力一、力弹力二、重力力的示意图三、摩擦力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一、二力平衡二、牛顿第一定律三、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气体的压强四、浮力五、物体的浮与沉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 杠杆2 滑轮3 功4 功率5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 动能势能机械能2 内能热传递3 物质的比热容4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电路初探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 电阻2 变阻器3 欧姆定律4 欧姆定律的应用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一、信息与信息传播二、电磁波及其传播三、现代通信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转化的基本规律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设计:第7章第4节重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课设计设计:第7章第4节重力第四节重力1.知识与技术(1) 经过察看剖析平时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培育学生察看、思想、联系生活实质等能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那么物体的重心;(3)经过实验研究 ,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办理能力和初步的剖析归纳能力;(4)能用公式 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过参加研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拟订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案,能利用表格的形式采集实验数据;(2)经过剖析实验数据 ,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办理数据的方法。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经过察看和实验,使学生建立以察看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2)经过联系生活实质 ,使学生领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3)经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 ,使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弹簧测力计、50g钩码4个、铁架台一个、带有细线的小球、水平仪、一把直尺课时教课过程一情形导入以下列图是一个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的情形。
针对以上信息,请提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教课过程二讲堂导学一、什么是重力导入(由平时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引出重力的观点 ,学生感觉自然熟习,易于理解接受)1.教师:在讲新课前,我们来看几个录像。
在观看录像时 ,请同学们思虑两个问题:你察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色?2.教师播放录像:运发动高台跳水、踢飞的足球最后落到地面、飞流直下的瀑布、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发射出去的炮弹等。
1/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课设计设计:第7章第4节重力3.教师:你们察看到了什么现象?找到它们运动的共同点了吗?4.教师:不论这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长仍是短,最后它们都回到了地面,因为它们都遇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就是因为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在平时生活中,有许很多多与重力有关的现象 ,你们能举出这些现象吗?大家先不要议论,自己好好想想 ,能够在纸上写出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4节重力教案(新版)教科版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重垂线的应用;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2.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教学难点】重心、重垂线的应用.【教具准备】重心、重垂线的应用【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课件视频:①苹果下落;②水往低处流;③抛出的球落地.引导大家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就学生举例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生:不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它们最终都落回了地面.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由于物体都受到了重力作用.什么是重力师生活中,同学们可以随处发现像上面视频中的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物理学中把地球的这种吸引作用叫做引力.总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师既然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那么地球以外的太空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吗?生:没有.师为什么?生:因为几乎不受到地球的吸引.师由此可见,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吸引.那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地球.总结:(1)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重力的大小师我们知道,凡是力都有大小,那么重力的大小如何呢?重力的大小通常叫重量.我们有这样的体会,有的物体所受重力大,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小.请大家猜想,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发表看法:生1: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生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生3: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生4:可能与它相对地面的位置有关;生5: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师请大家设计实验探究.2.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将好的实验方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教师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教师总结:(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为9.8N),这个定值用g表示.(3)用公式表示为:G/m=g(或G=mg)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注意:g是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就地球上某一点而言,它是一个常数.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并不是不变的,因为g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g值最小,在两极上g 值最大,g=9.8N/kg是个平均值,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g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也不同,如在月球上,g月=1/6·g地.重力的方向师好,我们再来探究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如何呢?请大家猜想.生:向下,向上,水平方向……教师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总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教师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理解为垂直于支持面向下.所谓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方向垂直并大致指向地球中心.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其方向与支持面的情况有关,而竖直向下是唯一的、确定的方向,不随支持面的情况而变化.注意不要把竖直向下等同于垂直向下.师重力的方向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教师演示实物).请同学们说说它有什么特点?生:重垂线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师请大家说说重垂线的应用在哪些方面?生:建筑工人砌墙时用重垂线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即是否与水平地面垂直.师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示用“水平仪”)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平仪”,并讲解“水平仪”的工作原理.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师最后,我们来研究重力的另外一个要素: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好,先看一个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教师在刻度尺的重心处标上记号,引导学生理解刻度尺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对重心的6点认识”,并讲解.①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②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铅球的重心就在球心;关;④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图甲所示,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⑤薄板重心的求法(悬挂法):薄板的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求出,如图乙所示.先在A 点把板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理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O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⑥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内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如一个充气的篮球,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处,若将篮球内充入一半体积的水,则球(含水)的重心将下移.增大物体的支撑面,降低它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总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教师结束语】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重力.知道了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个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重垂线.还知道了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位置.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教材习题解答家庭实验室这是因为物体的稳定程度与物体的重心有关,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定程度越高.在小丑的两只手背上用橡皮泥固定两个金属螺帽时,小丑的重心在绳的下方,重心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力的作用使他回到平衡位置.因此,来回摆动小丑时,小丑不会掉下来.自我评价1.小明的体重为392N,小聪的质量为45 kg.【解析】小明的体重:G1=m1g=40 kg×2=G2/g=441N/(9.8 N/kg)=45 kg.2.用细绳拴好一块石头,做成重垂线,用重垂线检测冰箱的一条棱,这条线与重垂线平行,则冰箱水平,否则不水平.【解析】冰箱的棱与地面垂直,重垂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若重垂线与棱平行,则冰箱地面水平,否则不水平.3.因为过重的车辆通过桥时,会把桥压塌196000 N【解析】此限重标志牌的物理含义是:此桥允许通过车的最大质量为20 t.G=mg=20000 kg×9.8 N/kg=196000 N.4.如图所示.5.地面等.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与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对部分猜想假设进行筛选,找出共同的研究目标,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2.在解决重力的方向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重垂线、水平仪,使学生体会到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3.在“重心”教学过程中,由于重心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的几何中心处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是集中在物体上的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真正做到了感知——分析——再感知,具体——抽象——具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宏生重力
0.5 1.0 1.5
10 10 10
结论: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 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 关系是 G=mg .
公式G=mg,g表示物体 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之 比,约等于9.8N/kg,在不 要求精确的情况下,可取 g=10N/kg.
说一说
你知道g=9.8N/kg的物理意义吗?
在地球附近质量为1千克的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重力的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六、重力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水轮机发电
打桩机能将桩打入地下
•重力的含义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三要素
•重力的作用点
•重力势能
想一想:1、重力与质量的区别联系
2、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情 景?请你设想三个情景,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二、重力的方向:
如右图(a) ,将勾码悬挂 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待勾码 静止时观察细线的位置。
如右图(b),将铁架台倾斜 一个角度,观察勾码静止时 细线的位置。
两图中细线都处 (a) 于 竖直向下 位置,这说明什么? (b)
重力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判断:重力的方向是相同的。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A.人无法将水喝入肚中; B.悬在空中的人不会落下来; C.水不会往低处流; D.人轻轻一蹬地面就可匀速飞往太空; E.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不需要推力巨大的火箭,等等.
探究影响物体所受 重力大小的因素
4.探究步骤:
(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结论: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探究影响物体所受 重力大小的因素
4.探究步骤: (2)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四节重力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一个鸡蛋受到重力约为5N B. 一名中学生正常步行1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C. 一名中学生爬楼的功率约为120WD. 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1m32.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B.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 物体的重心与物体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D. 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B. 汽车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C.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 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道理制成的||。
4.关于一本八上的物理课本||,下列估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 平放在课桌表面||,它所受到的重力约为2NB. 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课本重力做的功约1.5JC. 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则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约2.5×10﹣3ND. 若今天的气压约为105Pa||,空气对课本上表面的压力约为450N5.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 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 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 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6.如图所示||,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A. 重力小||,可以忽略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重心低||,不易倾倒D. 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7.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小东取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等不同物质进行实验||,而没使用多个钩码进行实验.你认为他的做法()A. 不合理||,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B. 合理||,得出的结论更可靠C. 不合理||,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D. 不合理||,收集的数据没有规律8.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重力也越大||,所以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B. 利用重力垂直向下的方向可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 根据g=9.8N/kg可知:1kg=9.8ND.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9.我国将在2019年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届时将有宇航员长时间驻留太空||,宇航员在完全失重的空间站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A. 举哑铃B. 在跑步机上跑步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 做引体向上10.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C. 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D.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二、填空题(共4题;共7分)11.墙体的竖直性是房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是运用了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图中所示的墙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12.实验用的托盘天平的底座做得又大又重||,这是用了增加支撑面和________的方法来使天平稳定||,天平使用时要放在水平桌面上||,是因为重力方向是________.13.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________的性质.14.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的情景||,他的画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正的||,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特点.三、计算题(共1题;共5分)15.一个最大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最多能称质量为多少g的物体?(g取10N/kg)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6.如图||,质量为50kg的小明从地面上跳起||,画出小明受到重力的图示.五、作图题(共1题;共5分)17.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请你作出小球经过B点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六、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2分)18.在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的重力.实验中测得了几组重力和质量对应数值||,并将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G﹣m图象.(1)利用图象||,本次实验物体的实际重力与该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式为:G=________(2)图象没有经过坐标原点.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复核||,发现测量和记录均正确无误||,同学们又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形成以下四种观点:A.物体的质量的变化不均匀所致B.可能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所致C.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所致D.坐标单位选的不合适所致请你结合数据和图象||,判断上述四种观点中________ (填写选项前字母)观点比较符合实际.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1.2m/s左右||,正常步行1min=60s通过的路程约为s=vt=1.2m/s×60s=72m.故B 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体重在600N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上一层楼的时间在15s左右||,爬楼的功率约P====120W.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kg/m3左右||,体积大约为V===0.05m3.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答案】A【解析】【解答】解: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该选项说法正确;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圆环状和空心状的物体的重心就不在物体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与物体所在的地理位置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若球的质量分布不均匀||,重心会偏离球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悬挂法确定物体的重心.3.【答案】D【解析】【分析】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解答】A、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B、汽车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C、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C错误;D、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重垂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因为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深入理解重力的概念以及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故A符合实际;B、课本的重力在2N左右||,课桌的高度在0.75m左右||,课本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重力做的功约W=Gh=2N×0.75m=1.5J.故B符合实际;C、课本的长26cm、宽18cm、厚1cm||,体积约V=abc=0.26m×0.18m×0.01m=4.68×10﹣4m3||,受到空气的浮力在F浮=ρ空气gV=1.29kg/m3×10N/kg×4.68×10﹣4m3≈6×10﹣3N.故C不符合实际;D、课本的上表面面积在S=ab=0.26m×0.18m=0.0468m2左右||,空气对课本上表面的压力约为F=pS=105Pa×0.0468m2=468N||,接近450N.故D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5.【答案】C【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检查墙上挂的画是否挂正等;为了把年画贴正||,通常做法是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年画的边长也竖直向下||,此时年画就挂正了.故答案为:C.【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6.【答案】C【解析】【解答】解:稳度就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也就是物体放在支撑面上会不会倒下来.要使物体更稳定些||,一是要增大物体的支持面||,二是要降低物体的重心||,而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原因就是不倒翁内放有密度较大的铅粒||,重心下降||,增大稳度||,不易摔倒.故选C.【分析】要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什么叫稳度||,其次是怎样才能使物体更稳定.不倒翁内放有密度较大的铅粒||,重心下降||,增大稳度.7.【答案】B【解析】【解答】解:A.物体所受重力跟是不是同种物质无关||,故A错误;B.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只要得出这结论即可||,故B正确;C.做这个实验跟质量是不是成倍数变化无关||,故C错误;D.数据有规律不能代表物理规律||,故D错误.故选B.【分析】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与使用何种物质、质量是不是成倍数、收集数据是否有规律无关.8.【答案】D【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重力也越大||,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但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C、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D、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重力也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分析】①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个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所处状态或位置无关;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③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G=mg.9.【答案】C【解析】【解答】解:A、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起不到锻炼的作用;B、没有重力时||,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C、没有重力时||,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行锻炼;D、没有重力时||,身体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引体向上||,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选C.【分析】宇宙飞船中是失重状态||,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根据活动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选择正确答案.10.【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A错误;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故B错误;C、对于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能作用在物体上||,也可能作用在物体的外边||,故C正确;D、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故选C.【分析】(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3)对于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能作用在物体上||,也可能作用在物体的外边.二、填空题11.【答案】竖直向下;左【解析】【解答】解: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重垂线上端与墙紧靠||,下端垂线的位置在墙的左侧||,故墙向左倾斜.故答案为:竖直向下;左.【分析】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12.【答案】降低重心;竖直向下的【解析】【解答】解;(1)实验用的托盘天平的底座做得较重||,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稳度;(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答案为:降低重心;竖直向下的.【分析】(1)物体的稳度与物体重心的高低和支撑面的大小有关;(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13.【答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解析】【解答】解: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如果墙和重锤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墙和重锤线平行||,即墙壁就是竖直的||,所以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原理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答案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力方向的应用.14.【答案】不是;竖直向下【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他的画与重垂线的竖直方向不平行||,所以他的画不是正的.重垂线的方向始终是竖直方向||,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特点.故答案为:不是||,竖直向下.【分析】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与重垂线平行的线或面都是竖直的||,与重垂线垂直的线或面都是水平的.三、计算题15.【答案】解:测得的最大质量:m= = =0.5kg=500g【解析】【分析】本题的目的是根据重力计算出质量||,根据G=mg可得出结果.四、解答题16.【答案】解:根据小明的质量||,先计算出其重力G=mg=50kg×9.8N/kg=490N||,确定标度||,由小明的重心竖直向下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如图所示:【解析】【分析】根据G=mg可求得其重力||,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五、作图题17.【答案】解:如图:【解析】【解答】小球经过B点时所受重力示意图应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重力符号G||,如图:【分析】作出重力示意图||,首先要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其次会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六、实验探究题18.【答案】(1)G=(10N/kg)m﹣0.1N(2)C【解析】【解答】解:(1)读取图象可知||,当质量m为0.01kg时||,其重力为0||,则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出=10N/kg||,则G=(10N/kg)m﹣0.1N;(2)从图象中没有经过坐标原点可知||,物体有质量时||,却没有测出重力||,说明弹簧测力计一开始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故选项C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G=(10N/kg)m﹣0.1N;(2)C.【分析】(1)从图象中读取数据||,求出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关系||,再整理得出二者的关系式;(2)从图象中没有经过坐标原点可知||,物体有质量时||,却没有测出重力||,说明弹簧测力计一开始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