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报告上册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实验要求: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铁架台、摆锤质量不等的摆、计时器等等产。
实验方法:
①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个摆锤,让摆小幅度的自由改动,观察摆30秒摆动的次数。
②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
实验注意点:
本次实验中,会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质量分别是原来的质量两倍质量、三倍质量。
不会改变的条件:摆长度不变、30秒时间不变、摆动幅度不变。
实验现象:
不管摆锤的质量是多少,30秒时间内摆支动次数是一样的。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
实验目的
探究水的沸点和冰的融化点。
实验材料
-电磁炉
-温度计
-水
-冰块
实验步骤
1.将电磁炉插入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并确保温度计底部完全浸入水中。
3,将水烧开,同时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
4.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即水的沸点。
5.将温度计拿出水中,将其底部擦干净。
6.放入一块冰块,观察冰块的融化情况。
7.当冰块完全融化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冰的融化点。
实验结果
-水的沸点为100o Co
-冰的融化点为OC。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得知水的沸点为100℃,冰的融化点为O o Co这些数值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出的。
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电磁炉时要小心,避免触电。
2.温度计底部必须完全浸入水中,以确保准确测量温度。
3.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确保记录准确。
实验展示
我们通过实验展示了水的沸点和冰的融化点。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电磁炉和温度计来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冰的融化点为这些实验数据对于我们理解水的性质和相变过程非常重要。
实验延伸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压力下水的沸点和冰的融化点是否会发生变化。
同时,我们也可以研究其他物质的沸点和融化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参考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2024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第5课我们的营养★1、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实验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香米饭上滴2-3滴碘酒。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点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焰上烧,会闻到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2、实验名称:面粉变蓝实验实验材料:碘酒、面粉、小碗、筷子、盘子、开水实验步骤:1、把少许面粉放在小碗里,加一点水用筷子搅拌。
2、再倒上开水搅拌。
3、待冷却后,取一点放在盘子里,再滴上几滴碘酒。
实验现象:面粉变成蓝色了。
实验结论:这说明面粉中有淀粉4、实验名称:提取面粉中的蛋白质实验材料:面粉100克、粗布一块、面盆、水实验步骤:1、在面粉中加水,和成面团。
2、双手揉搓面团约10分钟。
3、用粗布包起面团,浸在水中不断揉搓,实验现象及结论:白色的面粉从布中渗出,最后留下的面筋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
第六课食物到哪里去了5、实验名称: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实验步骤:1、去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
2、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3、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液变蓝。
实验结论:加入唾液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第七课我们的呼吸8、实验名称: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方法一:实验材料: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实验步骤:1、手机自己呼出的气体。
2、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实验原理: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
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完整版)(2024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长度
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原理
1. 长度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可用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来表示。
2. 直尺、卷尺等工具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实验材料与工具
1. 直尺
2. 卷尺
3. 铅笔
4. 实验记录表
5. 实验对象(如书本、桌子等)
实验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实验对象。
2. 组长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其他组员进行测量。
3.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长度。
4. 将测量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5. 各组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测量时,直尺或卷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
2.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直尺或卷尺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3. 测量数据要准确,避免误差。
实验拓展
1. 尝试使用其他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毫米、分米等。
2. 探讨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实验评价
1. 实验报告(30%)
2. 实验操作准确性(30%)
3. 实验数据记录完整性(20%)
4. 实验拓展思考(20%)
实验报告模板。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将砝码4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和毛巾上拉一拉,比一比
3、将砝码6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拉一拉,与在桌面上拉4个砝码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 )和( )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反射的光也是沿( )传播的。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和热
实验目的: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
观察到的现象:一次照射的温度比( )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观察到的现象: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是( )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中午( ),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1、将气球吹气,并用笔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
3、将笔棒取下。
观察到的现象:
小车朝( )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五年级科学实验记录(上册)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实验原理】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
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二)检验脂肪实验把花生、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在白纸上留下了淡黄色、半透明状的油渍。
【实验结论】花生、瓜子中含有脂肪。
(三)检验蛋白质实验把瘦肉切成条状,用镊子夹一细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过一会儿闻一闻,会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
【实验结论】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是蛋白质被烧的气味。
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说明】区分油渍和水渍油渍:发黄、半透明;水渍:原纸色、不透明。
【注意事项】在做脂肪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水滴到纸上的特点,以便区分油渍和水渍。
【注意事项】: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2.加入碘酒后摇匀。
【链接】:1.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
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2.如果时间不够,淀粉没有完全反应,则会显蓝色,但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淡。
方法二:【实验步骤】1.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现象。
3.对比两种石灰水的颜色变化,说说发现。
【实验现象】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我们吸进的气体是空气,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气体。
【实验原理】:1.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
待瓶内氧气消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2.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1.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2.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用时较多,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深入进行,可直接用嘴向保鲜袋中吹气来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燃着的火柴分别放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保鲜袋中,观察现象。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
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研究如何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并理解重量的概念。
实验材料:
- 天平
- 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天平处于水平状态。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使其保持平衡。
3. 读取天平上指示的重量数值,并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得到了不同物体的重量数值,并将其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重量。
- 重量的单位是克。
- 天平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也加深了对重量概念的理解。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使我更好地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记录数据的方法。
参考资料:
无。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
)
(
)
(
)
(
)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越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良好实验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良好实验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水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良好实验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了解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
探究的问题:将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这一杯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吗?
实验预测:
预测1: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预测2: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实验材料:一杯水、实验记录表、激光笔等等。
实验方法:
关好门窗,保持实验室的黑暗,让激光成为实验室的唯一光源。
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果发生变化,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实验注意点:
本次实验要保持实验室的黑暗,让激光成为实验室的唯一光源,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实验效果。
不要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实验现象:
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其传播路线会发生了变化。
实验结论:
光透过空气斜射进水中,其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红苹果实验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红苹果实验
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
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的难点在于创造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没有光能够进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1: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预测2: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见这个红苹果。
预测3: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模糊的影子。
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
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
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改变试验1 模拟火山喷发试验(第2课火山)试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试验步骤:1、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态。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试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试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
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留意事项:1、土豆泥尽量摊得薄一些。
2、加热时间须要10多分钟,引导学生耐性视察试验现象。
试验2 地震成因模拟试验(第3课地震)试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试验步骤:1、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改变?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视察发生的现象。
试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试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留意事项:运用的筷子韧劲不要太大,留意平安。
试验3 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第4课做一块卵石)试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试验步骤:1、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摆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视察。
试验现象:视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试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逝变得光滑起来。
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留意事项:1、砖块尽量要小一些,棱角显明一点。
2、要用比较长的时间。
试验4 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试验(第4课做一块卵石)试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4)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
动
口
表
达
实验
名称
风的形成
仪器名称
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动
手
操
作
方
法
步
骤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2)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4)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年级测量水温的变化
仪器名称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动
手
操
作
方
法
步
骤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7
动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实验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实验要求以及方法:
①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1/4、1/2、3/4处做标记。
②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③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实验现象: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实验结论:
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
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的,因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除了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蜡烛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一、太阳下影子变化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与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二、.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与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与黑夜交替出现。
三、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器材:平面镜及支架我的猜测: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步骤:1、给教师讲述“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把这些材料组装好并进行实验。
3、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通过镜面,能看到其它物体;镜子里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等)4、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你有什么发现。
(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像与物体左右相反,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结论: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四、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与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五、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实验器材:凸透镜我的猜测: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步骤:1、给教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教师讲述凸透镜的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3、做凸透镜放大的实验。
(把凸透镜对着要观察的物体,通过凸透镜进行观察)4、给教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
(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5、整理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二十四)
实验课题
电磁铁
实
验
目
的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因素。
实
验
器
材
电磁铁、电池、回形针。
实
验
过
程
1.先讨论如何控制条件,保证每次研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2.每组可以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在实验时,及时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
实验课题
太阳和影子
实
验
目
的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
验
器
材
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
验
过
程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7.用手电筒照透明纸,通过小洞观看。转动万花筒,改变图案。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十一)
实验课题
研究透镜
实
验
目
的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作用和特征
实
验
器
材
凸透镜、白纸、凹透镜.
实
验
过
程
1.观察它们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2.透过不同的镜片观察物体,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3.让阳光穿过透镜,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纸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
4.把凸透镜对着窗户外的景物,白纸放在凸透镜背后20厘米左右。调节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使窗户外的图像最清晰。
注意:千万不能用凸透镜看太阳,以防灼伤眼睛,导致失明。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十二)
实验课题
制作望远镜
实
验
目
的
认识透镜的应用,了解望远镜的结构。
实
验
器
材
凸透镜、凹透镜.
实
验
过
程
1.两手各持一种透镜。
实
验
结
论
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使水变浑浊。实验告诉我们:
实验记录报告单(二十七)
实验课题
测量肺活量
实
验
目
的
知道肺活量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实
验
器
材
大可乐瓶、水盆、吸管、尺子。
实
验
过
程
1.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做好刻度。
2.插入弯头吸管后,倒置在水盆里。
3. 吸一口气后,尽你所能向水里吹气。
实验课题
肺和呼吸
实
验
目
的
认识呼吸的作用
实
验
器
材
氢氧化钙溶液、食品保鲜袋。
实
验
过
程
1.用保鲜袋收集空气,倒入清石灰水,摇晃一下保鲜袋,观察袋里清石灰水的变化。
2.用第二只保鲜袋收集呼出的气体,倒入清石灰水,摇晃一下保鲜袋,观察保鲜袋里清石灰水有没有变化。如不明显,可改用吸管置入清石灰水中吹气。
食品盒中的干燥剂有的就是生石灰。
实
验
器
材
小灯泡、电池、导线、小电珠。
实
验
过
程
1.每组一个教师课前接好电路的暗盒。
2.按照一定顺序,一边检测一边记录,以免搞错。
3.检测过程中不能打开暗盒。
4.暗盒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可以是四个触点的,也可以是五个、六个触点的。
实
验
结
论
灯亮了———
灯泡不亮——
灯泡变亮——
灯泡变暗——
实验记录报告单(二十一)
注意:做检验水的导电性能这个实验时,一般的水在一节电池的情况下,是不能点亮小灯泡的,需要增加几节电池(四节以上为宜),同时导线的一端需要连接在铜片上。
往水中加盐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电解质质,凸显现象。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二十)
实验课题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
验
目
的
学会判断未知电路的方法,记录检测结果并画出电路图。
实验课题
研究磁铁
实
验
目
的
探究磁铁的性质。
实
验
器
材
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若干、小铁钉。
实
验
过
程
1.让吸起来的铁钉排成队。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铁。
3.看磁极怎样指示方向。把一块磁铁悬挂起来,或者浮在水面,观察静止的时候磁极指示的方向。
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实
验
结
论
磁铁的性质是:
实验记录报告单(二十二)
实
验
器
材
硬纸片、两片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镜子、胶布、剪刀。
实
验
过
程
1.用硬纸片做一个长方形的纸盒。
2.在一个面靠上的位置剪一个窗口,在相对的另一个面靠下的位置剪一个窗口。
3.在另外两侧对着窗口的位置剪开两个平行斜口。
4.在平行斜口插入两片镜子,使镜面相对。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十)
实验课题
照镜子
实
验
目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十五)
实验课题
滤光实验
实
验
目
的
认识到色光可以被过滤掉。
实
验
器
材
一支手电筒,以及红蓝绿黄四色玻璃纸。
实
验
过
程
1.将红、蓝、绿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分别罩在手电筒上。
2.桌上放一张白纸,分别用罩了不同颜色的手电筒照白色物体。
3.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课本P28的图案。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十六)
的
通过制作万花筒,进一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实
验
器
材
三片同样大小的长条镜子、胶布、剪刀、卡纸。
实
验
过
程
1.把镜子相互粘成一个三角形。
2.把镜子立在卡片纸上,沿着边画出线。
3.剪下画好的三角形,用铅笔在中间扎一个洞。
4.把三角形粘到镜子的一端。
5.把透明约粘在镜子的另一端。
6.从洞口放入彩色碎纸屑,万花筒就做好了。
2.把凹透镜放在眼前,再把凸透镜放在凹透镜前,对着无方的物体观看,移动凹、凸透镜,直到影像清楚为止。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十三)
实验课题
制作彩虹
实
验
目
的
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实
验
器
材
水盆、镜子、白色卡纸。
实
验
过
程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小盆,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实
验
结
论
注意:盛水的容器不能用铁制的或搪瓷的。
实验记录报告单(二十三)
实验课题
电磁铁
实
验
目
的
学会制作一个电磁铁。
实
验
器
材
电池、铁钉、电线、小铁钉。
实
验
过
程
1.导线按同一方向绕在铁钉上。
2.将电线的第二、三圈绕在第一圈上,然后接着绕。最后一圈在倒数第二圈下穿过,这样保证电线不会松散。
3.接通电路后,用铁钉去吸回形针。
实
验
目
的
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变化,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实
验
器
材
实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五)
实验课题
光的行进
实
验
目
的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
验
器
材
小孔板、手电筒。
实
验
过
程
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会有现象。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会有现象。
注意:电路的连接错误或接点接触不良引起小灯泡不亮,会造成检验失误。
实
验
结
论
实验记录报告单(十九)
实验课题
不同的液体导电性检验
实
验
目
的
了解不同的液体导电性能。
实
验
器
材
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糖水、电珠、电池、若干导线、接线座。
实
验
过
程
利用小灯泡、电线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各种液体能否使电流通过。
实验课题
制作指南针
实
验
目
的
制作指南针,试用指南针测方向。
实
验
器
材
磁铁、缝衣针、泡沫小片、盘子、回形针。
实
验
过
程
1.先用磁铁沿着同一方向在缝衣针上摩擦二十次以上。摩擦后的缝衣针用回形针试一下有没有磁性。
2.将带有磁性的缝衣针插上泡沫小片,放在盛水塑料盘子的水中央,缝衣针两头会在水中转为南北方向。
3.室外测方向时,在自制的指南针旁放一个真的指南针用来对照方向。
实
验
过
程
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用透明纸蒙住纸盒的另一面。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