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
验报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9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9)。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2、用胶塞把集气瓶的口封住,再用滴管将集气瓶倒置放在水中,使集气瓶的口完全浸在水中。
3、将带根的植物插入集气瓶的胶塞中。
4、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现象: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并释放氧气。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吸水作用提出问题:根有什么作用?猜想假设: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器材:瓶子、水、彩笔实验过程:1、将瓶子中的水倒掉,重新加入适量的水。
2、在水面处用彩笔做一个标记。
3、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茎的作用提出问题:茎的作用有哪些?猜想假设:茎有输导和支撑的作用。
器材:烧杯、红水、一段新鲜芹菜实验过程: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是否会受到光的影响?猜想假设:植物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器材: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实验过程: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1、2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
2、1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3、一周后,观察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1组豆苗正常生长,2组豆苗偏向有阳光的洞口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性?猜想假设:植物可能有向水性、向地性。
器材:两种不同根的根系的植物标本、植物向水性实验装置实验过程:1、把筷子穿过纸盒,绿豆苗固定在筷子上,把一个盛水的盘子放入纸盒中,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株绿豆苗种在一个盛土的纸盒中,把一段海绵的一端与烧杯里的水连接,把海绵的另一端埋入盛土的纸盒,一周后,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XXX,绿豆苗的根都向着盛水的盘子方向生长,在XXX,绿豆苗向着有水的土壤方向生长。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
二、实验材料:水、烧杯、小锤子、保鲜膜、塑料袋、水果。
三、实验步骤:1.实验一:水的沸腾a.将水倒入烧杯中,放在燃气灶上加热。
b.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实验二:水的凝固a.向水中慢慢加入冰块,搅拌均匀。
b.观察水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凝固的情况。
3.实验三:水的蒸发a.将一些水倒入烧杯中,加入一片保鲜膜覆盖。
b.观察保鲜膜上是否会出现水珠。
4.实验四:水的降雨a.将一个塑料袋围住一棵果树的树枝。
b.观察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在塑料袋内出现水珠。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中,水加热后温度升高,逐渐沸腾,形成水蒸汽。
2.实验二中,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逐渐凝固成冰块。
3.实验三中,水的一部分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保鲜膜上形成水珠。
4.实验四中,果树叶子的蒸腾作用使得水分蒸发,与塑料袋接触后凝结成水珠。
五、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沸腾,形成水蒸汽。
2.水在冷却过程中会凝固,形成冰块。
3.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冷表面上形成水珠。
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的水分,在与塑料袋接触后会在袋内凝结成水珠。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不仅可以以液态存在,还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汽,通过冷却转化为冰块。
同时,水的蒸发和凝结也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实验,我能够观察到水的不同形态的转化过程,并加深了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此次实验还让我认识到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分,这部分水分会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汽,并最终凝结在冷表面形成水珠。
这让我对水循环过程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我能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对于教科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5、我们的营养【实验名称】:检验脂肪、淀粉、蛋白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
【实验步骤】(一)检验淀粉实验【实验原理】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
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二)检验脂肪实验把花生、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在白纸上留下了淡黄色、半透明状的油渍。
【实验结论】花生、瓜子中含有脂肪。
(三)检验蛋白质实验把瘦肉切成条状,用镊子夹一细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过一会儿闻一闻,会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
【实验结论】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是蛋白质被烧的气味。
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说明】区分油渍和水渍油渍:发黄、半透明;水渍:原纸色、不透明。
【注意事项】在做脂肪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水滴到纸上的特点,以便区分油渍和水渍。
1.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
待瓶内氧气消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2.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1.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2.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用时较多,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深入进行,可直接用嘴向保鲜袋中吹气来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燃着的火柴分别放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保鲜袋中,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注意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注意安全,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
2.取蒸发皿、干玻璃片要用试管夹。
【注意事项】1.烧杯中倒入水要适量,不可太多,注意放入食盐的量,既要多放,又要保证能够完全溶解。
2.加热坩埚注意安全,实验完毕待坩埚冷却后,再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食盐在水中可以溶解;通过给食盐水加热,可以使溶解的食盐重新析出,恢复原状。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如图1)。
2.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如图2)。
3.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4.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如图3)。
5.将两面平面镜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如图4)。
6.在镜子的反射面各开一个窗口,通过低处的窗口观察物体,并调整镜子的
角度,直到能看见高处的物体为止。
图1 图2 图3 图4
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本学期在实践教学中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验过程: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填在记录表内: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2、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支、第一课中已发芽绿豆种子10粒、黑色纸1张、透明一次性饮水杯2个、湿润土壤若干猜测:条件不同,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会有不同实验过程:1、把两个培养皿里,分别装上深约2厘米的土壤,2、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发芽的绿豆芽,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培养皿里,每个里面种植2--3棵;3、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养皿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在另一个培养皿上;4、这两盆培养皿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的水,每天定时观察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填入以下记录表: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芽在生长时,有阳光照射的,生长情况是正常,茎叶发绿,没有阳光照射的则茎叶发黄,生长不旺盛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评定等级:指导教师: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实验过程:室外的情况;2也开一个相同的口,然后在左右的面,和对角成片。
最后,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里(第一单元第4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用对比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
)
(
)
(
)
(
)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越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将砝码4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和毛巾上拉一拉,比一比
3、将砝码6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拉一拉,与在桌面上拉4个砝码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 )和( )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反射的光也是沿( )传播的。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和热
实验目的: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
观察到的现象:一次照射的温度比( )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观察到的现象: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是( )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中午( ),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1、将气球吹气,并用笔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
3、将笔棒取下。
观察到的现象:
小车朝( )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绿豆三粒、塑料杯、餐巾纸、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
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
绿豆芽的数量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影子的大小和()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小。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4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或玻璃棒
预测: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实验步骤:
(4)反复做三次,观察并记录。
(5)将小车的轮子用10CM透明胶固定在车架上,使车轮不能转动
(6)在地面上再次沿水平方向缓缓拉动小车,找到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并记录下弹簧秤上标明的读数。
(7)反复做三次,观察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小车滑动时,摩擦力( )。
小车滚动时,摩擦力( )。
实验结论: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 )的痕迹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现象:( )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实验目的: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实验器材:小车、线、小塑料袋、玻璃珠、秒表1只
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单1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一)
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种子(绿豆,黄豆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2.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直进小孔。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
4.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这时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
观察到的现象:光在物质中是( )传播
实验者
实验名称: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
实验目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滑动和滚动有关系吗?
实验器材:小车、绳子、弹簧秤、透明胶
实验步骤:(1)安装好一辆玩具小车,并在小车上放上10CM透明胶。
(2)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3)在地面上沿水平方向轻轻拉动小车,找到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并记录下弹簧秤上标明的读数。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缺一不可。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2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的实验
实验目的: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4.学生实验、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吸热的本领不仅和( )有关,还和物体表面的( )度有关。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9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
实验目的: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滴管、玻璃片、镊子、酒精灯、铁盘、石棉网、三脚架、一小块土壤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芽
45
茎绿色,叶也是绿色。
粗壮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黑暗处的绿豆芽
45
茎白色,叶嫩黄色。
细长
观察到的现象:绿豆芽的生长需要( )。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和影
实验目的: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手电筒1个,长方体木块3块
实验步骤:
2.用玻璃棒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观察到的现象: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 )冒出。
2.把烧杯里的土壤搅拌后,会发现土壤( )沉降,下层是( )的沙,上层是( )的黏土。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大,测力计的读数大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决定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长方形盒子、测力计、砝码、线、毛巾
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观察到的现象:影子的长短和()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
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就()
1、将小车安放在桌子上,用线的一端栓住小车,另一端拴上一个小塑料袋,小塑料袋悬空.
2、将玻璃珠逐颗放入袋中
3、记下每次起止距离的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拉力( ),小车运动( )。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
实验目的: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小孔,铁夹子4个,手电筒一个。
实验步骤:1,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硬币。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器材:小车、橡皮筋。
实验步骤:
1、将橡皮筋拴在小车的前后两端。
2、将橡皮筋绕在小车的前轴上。
观察到的现象:绕的圈数( ),小车行驶距离( )。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2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实验器材:科学实验袋、笔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6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目的:照亮目标
实验器材:手电筒、书本、镜子
实验步骤:1,打开手电筒的开关,让光从上往下照射桌子上的书,光是怎样照亮书本的?
2,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书立起来。这时,怎样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书本上呢?
3,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我们能想办法照亮阴影里的玩具吗?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目的: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各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纸、温度计。
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