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合集下载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临床观察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临床观察

Ac c o r d i ng t o s u r gi c a l me t hod s,a l l t he s e e y e s we r e s e p a r a t e d i nt o t hr e e g r ou ps whi c h we r e s i mpl e t r a b e c ul e c t o my gr o up ( gr o u p1), p ha c o e mul s i f i c a t i on wi t h po s t e r i o r c ha mbe r i nt r a oc ul a r l e ns
赵军, 陈尧 , 秦 建 民
摘要 : 目的 观察原 发性 急性 闭角型青 光 眼三种 手术方 式 的临床 疗效及 并发 症 , 探 讨手 术适应 证 的选 择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我 院收 治 的原 发 性 急性 闭 角 型青 光 眼患 者 1 9 2例 ( 2 0 0只眼 ) , 分 别

2 5 O ・
Qi n g d a o Me d J, 2 01 3,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5 5 7 L 2 O 1 3 . 0 4 . 0 0 4
三种 手 术 方 式 治疗 原 发 性 急性 闭角 型 青 光 眼疗 效 的 临床 观察
眼压控 制 率 分 别 为 9 0 . 2 、 1 0 0 、 9 4 . 6 ; 超声 乳化 组 与 联 合 手 术 组术 后 视 力 较 术 前 提 高 ( P<
0 . 0 1 ) , 前房 深度 较术 前 加 深 ( P< 0 . 0 1 ) , 小 梁 切 除术 组 视 力 、 前 房 深 度 较 术 前 变 化 不 明显 ( P>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江苏东台市五烈镇广山卫生院沈张凤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的急症之一,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致盲率很高。

传统的治疗方法,药物控制眼压。

角膜恢复透明后,行虹膜根切加小梁切除。

临床上因术后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以及眼压难以有效控制等不良反应,房水代谢障碍晶体混浊加重,加之此类患者老年人偏多,以50至70岁最多。

术后先后不同的时间内均需行白内障手术。

近年来,由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操作技术成熟,加之摘除了晶状体,分离房角的理论支撑。

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晶体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因此我院2015年至2017年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晶体,以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5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2例闭角型青光眼,病例均来自2015年至2017年我院门急诊,其中3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年龄50至80岁,其中男性18例,女34例。

患者视力光感-0.05者12只眼,0.03-0.3者34只眼,0.3-0.5者6只眼。

眼压24~30mmHg者6只眼,31~40mmHg者35只眼,40~60mmHg者11只眼,晶体核硬度II~IV级。

2术前准备急性发作期青光眼,入院后给予药物降眼压,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消炎药联合治疗,待角膜水肿消退,前房炎症反应减轻,高眼压状态缓解或眼压短暂下降时,前房角膜检查,如全身及局部用药治疗无效者行表面麻醉下前房穿刺减压术,术前把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并作规范的眼科术前的全面检查,包括视力、泪道、眼压、前房深度、角膜曲率、眼科A/B 超、UBM术前人工晶体度数测量等检查,明确房角粘连范围<180°,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房角粘连范围>180°,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联合房角分离。

3手术治疗本次的研究的所有患者用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手术中在术眼11点方位做3.2mm角膜隧道切口,在3点方位透明角膜做辅佐切口,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连续环形撕囊,做水分离晶体核和晶体皮质,用超声乳化吸除晶体核后I/A吸除晶体皮质,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用透明质酸钠及虹膜恢复器彻底分离房角,最后将残留的透明质酸钠用I/A抽吸干净,结膜涂典必殊眼膏,纱布包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6例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6例
维普资讯
2 38
施 瑚 l vs e d i ,u。0 7 ! ! : l l ai in Jn20 三 y n v Me c e 1

期间的应激激素水平 , 使心脑 血管系统 功能稳定 , 够在一 定 能
程度上抑制宫外 孕腹 腔镜 手 术引起 的应 激反 应 , 是妇 科腹 腔
b p r ep dt ie dc n H l e o e f l ii [ ] J y a a s y n e or ee e t f  ̄o C n n J . l o o a h r n i o a s. o d e
A C iC ri ,9 8,2 4 :39—19 . m o ado 19 3 ( ) 18 l l 3 6
6 W es ma Th t b l e p n e t h e: o e ve a d p a e is n C. e mea o i r s 0 s o s " a v ri w u d t c e n n
[ ] A eteilg ,9 0,3 1 :0 3 7 J . ns s oy 19 7 ( ) 3 8— 2 . h o
( 稿 日期 :070 - 收 20 -30 修 回 日期 :0 70 -0 9 2 0 -43 )
与全麻组相 比, 全麻 复合 硬膜外 阻滞 能 较好 地降 低麻 醉 手术
复合 式 小 梁 切 除 术 治 疗 原 发 性 闭角 型青 光 眼 3 6例
李 柏 坚
( 西桂 林 市人 民 医院眼科 , 林 市 广 桂 5 10 ) 402
在 两方面的 问题 : 是早期 滤过 过强 、 一 浅前 房及 相 关并 发症 ; 二是后期结膜滤 过泡 瘢痕 化致 手术 失败 。为 此 , 院对确 诊 我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疗及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疗及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疗及护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粘连,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

【主要表现】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为1:2。

临床分为6期。

(1)临床前期:双侧性眼病,当一眼被确认,另一眼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可确认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期。

(2)先兆期: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小发作,自觉轻微头痛、眼胀、视物模糊、看灯有彩虹圈,休息后缓解。

(3)急性发作期:突感剧烈眼胀、眼痛、头痛、恶心、视力下降或仅存光感或无光感,眼压急剧升高,指测眼压坚硬如石。

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可见角膜后色素沉着。

前房浅,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底视盘充血,静脉充盈,房角关闭。

(4)间歇期:急性发作后经过治疗,房角重新开放,眼压恢复正常,病情暂时缓解,充血消失,视力部分恢复。

(5)慢性期:多因急性发作期未能及时有效治疗而致,其症状与急性发作期相同,但程度较轻。

房角广泛粘连,眼底视盘苍白,视野缩小。

(6)绝对期:视力完全丧失,眼压持续在高水平,角膜水肿,虹膜萎缩,瞳孔散大,常并发白内障。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酌情住院治疗。

(2)紧急治疗:急性发作期应尽快降低眼压,使房角开放,以免发生永久性房角粘连。

可首先用药控制眼压,待眼压下降再考虑手术。

常用缩瞳药物为2%毛果云香碱及0.25%毒扁豆碱,交替滴眼结膜囊内,1次/15分钟,连续2小时;碳酸酰酶抑制药常用醋氮酰胺250毫克/次,2次/日,口服;高渗剂应用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30~60分钟内滴完。

同时酌情可口服镇静药物对降低眼压有协助作用,一般可用氯氮(利眠宁)20毫克,1次/晚,睡前口服。

(3)手术治疗:临床前期做周边虹膜切除或激光虹膜切除术;急性发作期先用药物控制,待眼压下降后行小梁切除术;慢性期行小梁切除术;间歇期酌情进行虹膜周边切除或小梁切除术;绝对期可继续应用缩瞳药,或行小梁切除术,必要时可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毛汇炎,熊琨,唐乐微,梁远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J].眼科新进展,2024,44(5):405 409.doi:10.13389/j.cnki.rao.2024.0079【文献综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毛汇炎 熊 琨 唐乐微 梁远波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毛汇炎(ORCID:00090009 6279 8867),男,1998年10月出生,湖北宜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青光眼。

E mail:1543013611@qq.com通信作者:梁远波(ORCID:0000 0001 9685 7356),男,1974年12月出生,四川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青光眼。

E mail:yuanboliang@wmu.edu.cn收稿日期:2023 07 04修回日期:2023 08 24本文编辑:臧赫△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0YFC20082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内课题(编号:KYQD20220304)作者单位:325027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毛汇炎,熊琨,唐乐微,梁远波);325027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医科大学青光眼研究所(毛汇炎,熊琨,唐乐微,梁远波)【摘要】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多个PACG治疗指南策略各有不同。

在治疗PACG时,应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策略,迄今仍没有相关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可供参考。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简称PACG,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的类型。

该疾病多数为慢性发展,患者常会经历多次急性青光眼发作,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活困扰。

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

本文将对PACG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治疗方式PACG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分为三种:虹膜成形术、激光治疗和手术切除。

1.虹膜成形术虹膜成形术是为改善PACG患者的前房深度而设计的,其通过缩小虹膜基部大小来达到目的。

虹膜成形术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疗效好的优点。

该手术适用于患者的深度角度浅、角度狭窄的情况。

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采用激光对虹膜射线周围区域进行切割,使得前房积液和眼房深度得到改善。

此种方法对于中度PACG患者的疗效良好,但对于重度病例效果并不理想。

3.手术切除对于PACG重度发作及经过两种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

手术切除方法分为小切口和大切口。

但采用大切口方法容易造成创伤过大、恢复缓慢的情况,现已较少使用。

相反,小切口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也短,因此成为目前手术切除的主要方式。

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注意事项1.饮食别太放肆手术后在三个月内,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食用海带、海鲜等食物,以免食物的高盐分和富含碘会导致眼压升高。

2.不宜太累在术后一个月时间内,患者应减少体力活动,不做剧烈运动,不提重物,以免引起眼压过高。

3.不宜洗澡在术后两周内,患者应避免游泳和洗澡,以免污染切口,引发感染。

4.用药要规范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消炎药水,用药要严格按照医生指令,以免药理“失灵”,导致病情反复。

三、手术治疗的风险1.手术后可引发更多并发症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视、角膜混浊等情况,需要即时就诊和处理。

2.手术后视力也可能下降虽然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眼压和疼痛等症状,但如果手术失败或并发症出现时,患者的视力可能也会下降。

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观察

[ 2 ] 杨锡强 , 易著文 , 沈 晓明 , 等. 儿科学[ M 】 . 第6 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 0 0 3 : 3 0 8 . [ 3 ] 黎嫒. 布地奈德及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
察们.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志 , 2 0 1 1 , 2 0 ( 3 2 ) : 4 0 7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5 — 0 7 )
者根本意识 不到 自己的病情 , 从而 失去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
会。 现代 医学认为青光眼只能被控制 , 而不能被治愈 , 因此一旦 确诊为青光 眼 , 就要 进行终身 的护理 , 对于该病 的治疗 一般是 药 物和手术 。 本文对手术治疗原发性 急性 闭角型青光 眼的临床 疗效进行了观察 分析 , 现报告如下。
得 到了明显控制 , 在随后的住院 治疗和 随访过程 中均未有严重 并发症发 生。 结论 手术治疗原次 } 生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可 以有 效控制 眼压 , 缓 解患者的病 痛, 有 良好的临床 效果 , 值得推 广。
能、 心电图、 胸部 x线等检查 , 并使用 乙酰唑胺降眼压和滴 眼液
散 瞳。
1 / 2巩膜 的巩膜切 口。于巩膜瓣下切除 3 1 / 1 1 / 1 ×1 mm的小 梁组
织, 提起并全层切 除周边 的虹膜组织 , 吸取残 留的粘弹剂 , 最后 进行缝合 。
原 发性 急性 闭角型青光 眼 由于发作 时 眼前部 位充血 又被
称 为急性充 血性 青光眼 , 主要 由房角关 闭引发的眼压急性升高
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 眼临床效果观察
夏 宏 涛
( 舞 阳县人 民医院 , 河南 舞阳 4 6 2 4 0 0 )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

除提供 检查 和治疗 的医疗服 务外 .更 重要 的是 提供 咨询 、 信息 教育等 保健 服务 , 并对各 单位 女 职 工的安 全 、 健执行 情况 进行 监督 , 保 从而 降低 女职工 宫 颈糜 烂 发病 率 。
保女 职工在 劳动工 作 中的安全 与健康 .同时加强 陶
瓷女 工卫生 知识宣 教工 作 .使 她 ̄ l 改掉 不 良的卫 fl l
维普资讯

69 ・ 8
江厦匡— 2o 一 复 童 篁 塑 — o8 一
表 4 宫颈 糜 烂 与 避 孕 方 式 的关 系
夫 妇 性 生活 频 繁 . 之 性 卫生 知识 ( 丈夫 包皮 垢 ) 加 如
较 缺 乏 . 宫颈感 染率增 加 . 使 且宫颈 糜烂 是引起 妇 女
展(  ̄ 生 育技术 咨询 .改变 目前 突击 式 的一窝 蜂式 - I I 的单 纯检查 的 服务模式 , 贯彻 从人 为 本的服 务模 式 ,
术 损伤 宫颈后 病原体 侵入 引起糜 烂 .与陶瓷 制作 业
无 一定 的 因素 关系 .更 不 是 陶瓷 女工独 有 的一种 疾 病 从 普 查 的结 果来 看 所查 7 9 5 6例 陶瓷女 T 就 有 30 7 9例 患 有 宫颈 糜烂 . 患病 率 4 . % , 88 3 因此我 们 有
不 孕症 的主要 原 因之一 。 因此 , 化普查 方案选 择 占 优
人 口 3 %的人 群至少 每二 年普 查一次 为佳 0 34宫 颈糜 烂 与不 同 的避孕 方 式有 关 : . 由表 3可见 , 口服避孕 药组 患病 率最高 .可能与避 孕药 对 内分 泌
经 X 检 验 P 00 < .1
必 要对 陶瓷女 工宫颈 糜烂 发病原 因进 行分析 ,贯 彻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武洪安;陶奕瑾;袁援生;魏嘉;范道青;杨文艳【摘要】目的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SMS治疗模式("手术-药物-二次手术")和LMS治疗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药物-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连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66眼行SMS治疗模式,B组146眼行LMS治疗模式.随访12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模式下眼压、杯/盘比值及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首次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成功率为84.9%,12个月时为80.1%;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6个月的眼压控制成功率为27.4%,12个月时为17.1%.SMS治疗模式组和LMS模式组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10.2%和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治疗至6个月和12个月时,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的垂直杯/盘比及视野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年期随访在控制视野及视神经进展方面效果相似,但从控制眼压方面SMS治疗模式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LMS模式.【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22【总页数】5页(P98-101,104)【关键词】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小梁切除术;药物【作者】武洪安;陶奕瑾;袁援生;魏嘉;范道青;杨文艳【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人民医院眼科,云南楚雄 675400;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5.2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为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常由于小梁网被周边虹膜阻塞引起房角狭窄或关闭,房水流出受阻,进而导致眼压进行性或急骤升高的一种眼病,中国6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属慢性型[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与治疗PPT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与治疗PPT

手术目的:降低眼内压,改善视功能 手术方式:小梁切除术、激光小梁成形术、房角切开术等 手术时机:早期、中期、晚期均可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效果:手术成功率高,可以有效降低眼内压,改善视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降 眼压药物,如前列 腺素类似物、β受 体阻滞剂等
激光治疗:使用 激光进行虹膜周 切术,降低眼压
手术治疗:进行小 梁切除术、房角切 开术等手术,改善 房水流出
汇报人:
CONTENTS
护理人员
原发性闭角型 青光眼的诊断
原发性闭角型 青光眼的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 青光眼的预防 与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 青光眼的治疗 效果与预后
PART Oபைடு நூலகம்E
PART TWO
眼压升高:眼压超过正常 范围,导致眼球胀痛、视 力模糊等症状
视野缺损:视野逐渐缩小, 出现暗点、暗影等现象
激光治疗原理:通过激光照射,使 眼内房角结构发生改变,增加房水 流出,降低眼内压力
激光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眼内 压力,缓解青光眼症状
激光治疗方法:选择性激光小梁成 形 术 ( S LT ) 和 激 光 周 边 虹 膜 切 除 术(LPI)
激光治疗注意事项:需要定期复查, 观察眼内压力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预后较好,视力可恢复至正 常水平
中期治疗:预后一般,视力可维持在 0.5以上
晚期治疗:预后较差,视力可能下降至 0.1以下
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但术后可能出 现并发症
药物治疗:效果较慢,需长期坚持使用
预后与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 方法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复发风险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治疗后,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用眼、保持良好的睡眠等,以降低复发风险

原发闭角青光眼临床路径

原发闭角青光眼临床路径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H40.2)/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H40.201)/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H4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2009年),《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2014年)及美国眼科学会2011版《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临床诊断治疗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1.定义: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PACG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2.筛查:建议针对高龄、具有浅前房、窄房角解剖特征的人群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

前期文献已证实房角镜检查和UBM检查的一致性在 80% - 90%以上,因此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建议优先考虑用房角镜,有条件的医院建议用房角镜联合UBM检查。

3.分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ISGEO分类系统分为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原发性房角关闭(PAC)、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按房角关闭机制分类为瞳孔阻滞型、非瞳孔阻滞型和多种机制混合型;按疾病过程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早期、进展期和晚期。

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

4.激发试验: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的激发试验,即监测短期房角闭合状态(采用明暗光UBM或3 min暗适应对房角进行评估),随后以l h的暗室试验判断眼压水平。

改良后的闭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以房角关闭及眼压升高两项指标为判断标准,从而决定是否对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危眼进行及时处理。

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ofe he op r i n. t r t e ato
Ke wor s:N d : YA G l s r;kr y d ae ypt an N d : Y AG l er om b n d;prm a y a elc o ur on d as c ie i r ng — l s e
( e Hos ia e z o e ia le e, e z u 3 5 0 Ch n ) Ey p t lW n h u M d c l Co l g W n ho 2 0 0, i a
Ab t a t To o e v he e f c a e rdot s r c : bs r e t f e tofl s r i i omy f i ar ge — l s e gl oma by us ng N d : or prm y an l c o ur ue i
be t r t r pe i f c o he pate t m or i o he i i har c e i tc o t e he a utc efe t f r t i n s, e ft f r t rs c a t rs i f Chi e e,e s c n s l s omplc ton ia i
疗 原 发 性 闭 角型 青 光 眼 的 疗 效 。根 据 患 者 虹 膜 情 况 选 择 不 同 的激 光 手 术 方 式 , 得 良好 效 取
果 。联 合 术 式 效 果 比 较 理 想 , 合 中 国 人 的虹 膜 特 点 , 后 并 发症 较 单 独 术 式低 。 适 术
关键 词 : Nd: YAG 激 光 ; 激 光 ; 发 性 闭 角型 青 光 眼 ; 光虹 膜 切除 术 氟 原 激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综述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的治疗

综述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的治疗
1体 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 1 与疾病 相关知识 讲解疾病的病 因、 发病过程 、 诱发 因素、 主要症 状、 治疗及护理知识 。皮肤疾病影 响人 的外观 , 患者常有 自卑心理 ,
要通过健康宜教消除患者 的紧张感 、 焦虑感 、 自 卑感, 使其对疾病 有 个正确 的认识 。了解如何避免疾病 复发 , 了解 如何应对疾病 突发
1 . 2 用药指导 皮肤病多使用外用药治疗 。如何正确使用 、 如何 自我
观察疗效与不 良反应就显得尤 为重要 。皮肤科疾 病病程较长 , 药 物 很难在短 时间内达到疗 效 , 有些 药物刺激性 及不 良反应 较大 , 应 在 工作 中向患者讲 明用药 的 目的、 方法 、 痊愈事项及 可能的不 良反应 。
【 4 】 孙建萍 , 老年护理【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6 . [ 5 】 江香娥 , 系统健康教 育对 中青年 高血压 患者遵 医行为的效果观 察Ⅱ J , 南华 大
学 学报 ( 医 学 版) , 2 0 0 8 , 3 6 ( 2 ) : 2 5 8 —2 6 0 .
参 考 文 献:
【 1 】 施丽华 、 谷娜、 于秀利等, 浅谈健康教育在皮肤科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硼, 中国
医药指南. 2 0 0 8 . 6 ( 2 1 ) : 2 0 2 — 2 0 3 . _ 2 ]韩 袁 芝 , 2 2 7例 皮 肤 病 患 者健 康教 育 效 果 的 评 价 【 J J ,世 界 医药 , 2 0 0 7( 1 ) :
响美观且易复发 , 患者心理 负担重 , 急性尊麻疹 发病时患者 还会有 紧张、 恐惧 心理 , 甚至窒息感。应指导和帮助患者舒缓 紧张情绪 , 避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与处理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与处理
术后首要的近期并 发症 。近年来 的研 究 表 明 , 对
房角关 闭范 围小 的 P C 单 纯 行超声 乳 化 白 内障摘 A G, 除联合 人工晶体植入 可取得很好 的疗效 。有学 者 认 为, 小梁切 除联合超 声乳化 白内障摘 除具有 相对 房角 开放 和 c值 改善以及视力 提高 等优势 , 是一个 较 理想 的抗青 光眼的手术 方式 。因 白内障摘 除后 , 眼前段 的
空间结 构增大 , 论 上可 能 减少 术后 浅 前 房 的发 生 。 理 为此 , 笔者对 2 0 0 8年 7 至 2 1 月 00年 6月在南昌大学第

1 2 手 术 方 法 .
12 1 复合 小梁切 除术 . .
() 1 以穹窿 为基 底作 结膜
瓣 ;2 以角膜 缘为基底 制作矩 形 的巩膜 瓣 , () 大小 约为 4m m× m;3 巩膜瓣完成后 , 5m ( ) 在结膜瓣和巩膜瓣下 放置丝裂霉素 C( 浓度 为 0 2m / L 棉 片 2—5m n . sm ) i, 然后用生理盐 水彻 底 冲洗 ; 4 作 透 明角 膜前 房穿 刺 () 口(0点钟方位 ) ( ) 1 ; 5 巩膜瓣 下切 除 2m m×3m m的 角巩膜缘组织 , 接着行 周边虹膜 切除 ; 6 缝 合巩膜 瓣 () 4针 , 可调 节缝 线缝合 巩膜瓣两顶 角各 1 , 针 必施 平衡 盐灌注液液形成前房 , 仔细观察巩膜瓣下渗液速 度 , 并
调整可调整缝 , 最后缝合结膜瓣 。
附属 医院眼科学 习及 2 1 00年 8月至 2 1 年 7月在 01
广东省廉 江市人 民医院眼科 工作期 间参 与 的复合 小梁
切 除术 与行复合小梁切 除联合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 除联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公开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完成、协作单位 2014 年 12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国中医药法监法标便函[2014]31 号“关于印发 2014 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的通 知”》,立项开展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项目制修订工作,其中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 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修订)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项目负责 人郑燕林。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并总体指导、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中华中医药学会 组织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及眼科专家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和项目执行督 导。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协作单位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 第二医院、中日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绵阳市中医院、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安康市中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见眼睑水肿,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 肿,角膜后色素沉着,前房极浅,周边前房几乎完全消失,瞳孔中等散大,光反 射消失。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没有眼压急剧升高的相应症状,可见前房变浅。视盘 在高眼压的持续作用下,逐渐萎缩,凹陷扩大。[4] -[5] 3.1.4 其他检查
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眼压常在 50mmHg 以上。慢性闭角型青 光眼眼压呈中等度升高。
PACG)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
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以眼胀痛、头痛、视力下降,眼压升 高为特征的疾病。[1]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其中,急性闭 角型青光眼分为: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慢性闭角型青 光眼分为:早期、进展期、晚期。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 键词] 原发性 青光眼 ; 关 急性 闭角型 f 高眼压 ; 周麻醉 ; 球 小粱 切除术
[ 中圈分粪号] R7 5 2 7 . [ 文献 标识码 ] B
原 发性 急性 闭角 型青 光 眼若 高 眼压 状 态持 续 时 间过 长 , 者视 功 能必 将 受 到严重 损 害 , 者 可导 致 患 重 失 明。9 4 1 9 , 仃采取 在高 眼 压下旆 行抗 青 1 9 ̄ 9 9年 我 丁 光眼 手术疗 效 满 意 。
法: 切除 小粱 组织前 在角膜缘处用剃须 刀尖 刺-d 切 E , , l使房水分次缓慢 渗出 , 压逐 渐下降后再接常规 完成手 术。 眼 结
果 t9只眼中 + 6其眼 压降至 2 mmHg以下 , 4 3 1 5只眼加用 0 5 的噻吗 心胺 眼水与眼球 接摩后 降至正常 , 出现严重 . 未 并 发症 。结论 : 药物 不能控制 眼压 的原 发性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及时手术治疗是十分 必要和有 效的 。
2 讨 论
地降 低 眼 压。但 对有 视神 经 严 重损 害或 晚期 青 光 眼 者 , 持 续 压迫 眼球 时 , 影 响视神 经 的血液 供 应 和 在 可 轴浆 运 输 以及 视 网膜 血 液 循 环 , 成 视 功 能 进 一 步 造 损害 0, ]甚至 可 以立即 出现 视 力丧 失 。所 以压迫 降压 时应 特 别 小 心 , 间不 超过 5 i, 力 适 中 , 间有 时 a rn 压 中 轻重 间 歇期 。眼 压暂 时下 降 后应立 即 手术 。 为 避 免 切 通前 房 时 眼 压骤 降 , 成 眼 内 组织 出 造 血 , 小梁 组 织切 除 之前 先 作一 穿 刺 小切 口 , 房 水 在 让 缓 慢渗 出 , 眼 压 降 至 正常 水 平 , 后 再 完 成 手 术 。 使 然 也 有 人 提 出 对 眼 压 不 能 降 至 正常 水 平 者 , 可在 切 开 前 房前 通过 睫状 体扁 平 部穿 刺 吸 出玻 璃 体 内积 液 来 降低 眼 压 。但 此 增加 了眼 球 的创 伤 , 发症 较 多 , ] 并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休息与观察: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休息和 观察,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碰撞。
用药指导:提供患者正确使用眼药的指 导,如滴眼药液的方法、频率和剂量。
术后护理
饮食建议:推荐患者饮食健康 ,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和咖啡因 。 定期随访:建议患者定期复查 和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紧急求助:当患者出现急性发作症状时 ,及时转诊至专业机构寻求紧急治疗。
早期护理
卧床休息:让患者卧床休息, 减轻眼部压力。
急性护理
急性护理
眼药治疗: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包 括降眼压药物和疼痛缓解药物。
熟悉阿技术:了解使用阿技术(角膜和 前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急性护理
定期测量眼压:监测患者的眼 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副作用:监测药物的副作 用,及时处理并与医生沟通。
原发性急性闭 角型青光眼患
者的护理
目录 介绍 早期护理 急性护理 术后护理
介绍
介绍
青光眼概述:原发性急性闭角 型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过高的 疾病,可能导致视力损害和失 明。
突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突发 性发作的疾病,需要紧急的护 理和治疗。
早期护理光 眼的症状,如眼痛、眼压增高、视力模 糊等。

60例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60例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2015.01临床经验132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据统计青光眼的总人群发病率为1%。

青光眼病症可造成持续的高眼压,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视野全部丧失或失明。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一种发病类型,有数据统计显示[1],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约占青光眼的79.6%~86.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由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引起,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在24h~48h 内完全失明。

因此对尚处于临床期的青光眼患者实施早期的防治治疗极为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效果,以期给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良好借鉴。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其中1眼被确诊患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258例,其中男性患者107例,女性患者151例,年龄37岁~78岁,平均年龄62.7±4.8岁;病程1d~33d,平均病程6.5±2.8d 。

手术前患者的视力正常,眼压在10mmHg~21mmHg,眼底正常。

1.2 治疗方法采用美国Coherent 氩激光机以及YAG 激光机。

患者手术前1h 给予1%匹罗卡品滴眼液2次缩瞳,给予3次~4次奥布卡因滴眼液,将仪器的瞄准光对准虹膜11:00处瞳孔边缘至周边部,现给予氩激光,降低虹膜厚度,60例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李晓青青海省乐都县中医院 青海省乐都县 810799【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其中1眼被确诊患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258例,对其实施氩激光联合YAG 激光虹膜周切术,手术后随访1年-5年。

结果:258例患者中有251眼眼压维持正常,占97.3%,患者的视力、房角以及眼底等与手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有7眼出现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占2.7%。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
毛汇炎;熊琨;唐乐微;梁远波
【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
【年(卷),期】2024(44)5
【摘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初始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多个PACG治疗指南策略各有不同。

在治疗PACG 时,应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策略,迄今仍没有相关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可供参考。

本文对国内外针对PACG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影响因素、并发症等研究进行回顾与讨论,以期为PACG初始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405-409)
【作者】毛汇炎;熊琨;唐乐微;梁远波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青光眼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5.2
【相关文献】
1.大型零售企业的初始国际化决策研究——关于大型零售企业初始国际化的时间及其市场和方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2.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六)(8)儿童初始治疗强力推荐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9)儿童初始治疗特殊情况下的使用;(10)儿童初始治疗不推荐;(11)儿童初始治疗推荐材料不足;(12)新生儿抗反转录病毒剂量问题
3.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
比分析4.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5.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9-13T13:20:06.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9期供稿作者:宋玉龙[导读] 绝对期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无光感时,即可诊断。

宋玉龙 (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人民医院 165200)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084-02
【摘要】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致盲率较高且常见的眼病,它已被公认为是一双眼性疾病。

本文统计:大多是两眼先后发病,两眼同时发病者极少。

一眼先发病者,即使治疗效果差,但有机会对未发病眼进行预防性治疗,很少双眼失明。

若两眼同时发病,虽然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

因此,应高度重视,对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检查了解房角状态,进行预防性治疗,是降低青光眼致盲率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在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生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渐老龄化,青光眼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据统计,在非选择性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为0.52%,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达1%~2%,至2006年全国以12亿人口计算,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已超出625万人,其中约有十分之一的青光眼患者丧失视功能,所以青光眼是一种常见致盲眼病,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一、临床表现 1.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见,情绪波动者易发病。

2.患眼一般具有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前房角窄、晶状体厚等解剖特征。

3.患眼常为远视眼。

4.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5.双眼可先后发病。

6.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临床前期:可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家族史,或对侧眼曾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眼前房浅、前房角窄,屈光度与对侧眼相似。

患者可无任何不适。

(2)前驱期: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虹视、患侧头痛、眼眶痛、鼻根酸胀等症状。

眼压升高。

眼部可有轻度充血或不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水肿,瞳孔可稍扩大,对光反射迟钝。

前房角部分关闭。

休息后可缓解,除浅前房外多无永久性损害。

可反复多次发作。

(3)急性期:眼压急剧升高。

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眼出现虹视,视力急剧下降。

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前房角关闭,虹膜脱色素;房水可有浑浊,甚至出现絮状渗出物;瞳孔中度大,对光反射消失,常呈竖椭圆形,可有局限性瞳孔缘后粘连;如可见眼底,可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视乳头水肿或出血。

(4)缓解期:急性期经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视力可部分或全部恢复;球结膜充血减退,角膜恢复透明,但角膜后可有色素性沉着物;前房角大部分或全部开放,但可发现周边部虹膜前粘连;虹膜呈现扇形萎缩,色素脱失;瞳孔无法恢复正常形态和大小;晶状体可有青光眼斑。

(5)慢性期:急性期未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可转为慢性期。

眼压下降,但未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球结膜可充血或不充血,角膜透明或轻度雾状水肿,前房角部分关闭,周边部虹膜前粘连,视乳头出现凹陷扩大、盘沿变窄和萎缩等青光眼性改变,视力下降,视野出现青光眼性缺损。

一些患者可不经过前驱期或急性期而直接进入慢性期,轻度眼胀或无任何症状,眼压升高,眼前节除前房浅、前房角窄之外无其他异常可见,视乳头和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改变。

(6)绝对期:无光感;眼压持续升高;自觉症状时消时现,有时会有剧烈疼痛;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浑浊,可有大泡性角膜病变;视神经已遭严重损伤。

二、诊断要点 1.临床前期和前驱期患者根据家族史、临床症状、前房浅和前房角窄的特点,判断是否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疑似者。

然后进行暗室俯卧试验或新福林一毛果芸香碱试验,如果为阳性结果,并除外引起眼压升高的继发因素,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眼压升高、前房角关闭等特征,即可以诊断。

3.慢性期患者根据眼压高、前房浅、前房角部分关闭、视乳头青光眼性改变、视野青光眼性缺损,可以诊断。

必要时应测量昼夜眼压曲线,以证实是否眼压升高。

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证实或发现前房角狭窄或关闭。

4.绝对期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无光感时,即可诊断。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 1.临床前期和前驱期患者应尽快进行激光或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

在手术之前应滴用缩瞳剂,如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小瞳孔,防止前房角关闭和急性发作。

2.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 (1)急性期时应采取紧急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应用各种药物迅速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

1)缩瞳剂:如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根据眼压高低增减用药次数,最频时可达每5~10分钟滴用1次,但应防止药物过量而中毒。

2)减少房水生成药物:眼部滴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日1~2次。

口服乙酰唑胺125~250mg。

3)脱水剂:可口服50%甘油盐水,1g/kg;或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g/kg。

(2)辅助治疗: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给予止吐、镇静、安眠药物。

眼部滴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眼部充血和虹膜炎症反应。

(3)手术治疗:应尽早手术,根据眼压和前房角关闭范围确定手术方式。

如果眼压稳定在21mmHg以下,前房角开放范围达1/2周以上时,应进行激光或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

否则应选择小梁切除术等眼外滤过性手术。

条件许可时,也可以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3.慢性期患者
(1)药物治疗:滴用缩瞳剂如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每日2~4次。

(2)手术治疗:与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的治疗相同。

4.绝对期患者以解除痛苦为主。

可采用睫状体冷冻或睫状体激光光凝术等降低眼压。

5.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都应定期复查,了解眼压、视乳头和视野状况。

四、预防措施
1、常有阵发性眼胀、头痛、视力模糊、虹视现象者,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听取医生指导,采取预防措施。

若医疗条件不允许病人可自己采取休息、轻度按摩眼球,促使症状缓解,待条件具备再行就医。

2、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或一眼已证明是青光眼,另一眼有青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预防急性发作和争得早期治疗。

3、避免情绪过分激动,或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及一次性大量饮水(500ML以上)等,以免房水过多,引起青光眼发作。

4、禁用阿托品类、肾上腺素类药,避免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禁烟、酒、浓茶及刺激性食物。

5、嘱病人不要在暗处久留,更不能在暗处阅读,衣领不要太紧,睡眠时以垫高枕头为宜。

6、经药物治疗症状减轻后,应考虑手术治疗。

出现眼红、眼痛、视力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与急性胃肠炎鉴别,避免误入内科就医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 张舒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诊高眼压时的手术技巧.眼科,2005;14(2):128.
[2]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1-392.
[3] 张久兴.药物不能控制的青光眼在高眼压时行抗青光眼手术的探讨.实用眼科杂志,1988;6(7):392.
[4] 龚启荣,胡楠.现代青光眼手术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