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E2
收)光子的频率
可以由前后能级
的能量差决定:
1
E1
h Em En
针对原子光谱是线状谱提出
说明:a.原子从激发态回到基
5 4 3
E∞ 态,或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
E5 E4 E3
较低的激发态,库仑力对电子 做正功,减小电势能,原子能 量减小,原子要辐射光子
2
E2
b.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或从较低的激发态跃迁到较高
对氢原子:轨道最小半径r1 = 0.053nm
r2 = 0.212nm
r3 = 0.477nm
对氢原子:基态能量E1 = -13.6eV
其它激发态的能量E2 = -3.4eV E3 = -1.51eV
氢原子各定态的能量值,为电子绕核 运动的动能Ek和电势能Ep的代数和,因为 在选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的情况下,各定 态的电势能均为负值,且其大小总大于同 一定态的动能值,所以各定态能量值均为 负值。
(2)这里的电势能Ep<0,原因是规定了无限远处的电 势能为零。这样越是里面轨道电势能越少,负得越多。
(3)量子数n=1定态,能量值最小,电子动能最大, 电势能最小;量子数越大,能量值越大,电子动能越 小,电势能越大.
(4)跃迁时电子动能、原子电势能与原子能量的变化
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 Ep减小,电子动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反之,轨道 半径增大时,原子电势能增大,电子动能减小,原子 能量增大.
针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
对氢原子:轨道半径rn = n2r1 n=1,2,3……
氢原子的轨道半径满足的条件
轨道最小半径r1 = 0.053nm 则r2 = 0.212nm r3 = 0.477nm
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 运动,原子处于不同的状 态.玻尔指出,原子在不 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 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 量子化的。在这些状态中 原子是稳定的。
的激发态,电子克服库仑力做
1
E1 功,增大电势能,原子能量增
大,要吸收光子
c.无论是 吸收光子还是辐射光子,其频率都不是随意的,而都 是一定的,其频率由两个能级差决定 hν=Em-En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电子克服库仑引力做功,增大
基 电势能,原子的能量增加) 吸收光子 激
跃迁
发
态
态
辐射光子 (电子所受库仑力做正功,
减小电势能,原子的能量
减少)
h Em En
( Em>En )
【小组讨论】
➢ 巴尔末公式有正整数n出现,这里我们也用正整数n 来标志氢原子的能级。它们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
➢ 气体导电发光机理是什么? ➢ 原子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 ➢ 不同元素的原子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
二、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说明2:
1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发射光子 以光子形式辐射出去(原子发光现象)
2 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1) 吸收光子 对于能量大于或等于13.6eV的光子(电离) 对于能量小于13.6eV的光子(要么全被吸收,要么 不吸收)吸收满足 hν=Em-En
玻 尔 是 谁 ?
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 的轨道半径只能是满足一
定条件的不连续、分立的
数值。且电子在这些轨道 上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 不产生电磁辐射,也就是 说,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 的 即电子的可能轨道是
分立的、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
不同的轨道对应不同的状 态,在这些状态中,尽管 电子在做变速运动却不辐 射电磁波,因此,这些状 态是稳定的
第4节:玻尔的原子模型
汤姆孙发现电子 枣糕模型
否定
α粒子散射实验
为什么光谱是特征明线? 原子为什么会稳定存在?
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稳定性 氢光谱实验
由上节课的学习可知: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的谱线系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如下:
莱曼系 巴耳末系 帕邢系 布喇开系 普丰德系
1
R
1 12
针对原子的稳定性提出
➢能级:量子化的能量值。
➢定态:原子中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
定态 基态:能量最低的状态(离核最近) 激发态:其他的状态
5
4
3
量
2
子
数wenku.baidu.com
1
能级图
E∞
E5
EE34 激发态
E2
1 2
3
E1 ——基态
轨道与能级相对应
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
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
如何解释原子的发光呢?
针对原子光谱是线状谱提出
5 4
E∞
原子从较高的
E5 E4
能级Em跃迁到较
3
E3
低的能级En
2
E2
( Em>En )会发
出一个光子。即
1
E1
h Em En
针对原子光谱是线状谱提出
原子在始、末
5 4
E∞
E5 E4
两个能级Em和En ( Em>En )间跃
3
E3
迁时发射(或吸
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
轨道半径: rn = n2r1 (n=1,2,3……)
能
量:
En
1 n2
E1
(n=1,2,3……)
式中r1、E1、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
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rn、En 分别代表第n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
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1 n2
n=2,3,4……
紫外光区域
1
R
1 22
1 n2
n=3,4,5……
可见光区域
} 1
R
1 32
1 n2
n=4,5,6……
红
外
1
R
1 42
1 n2
n=5,6,7……
光 区 域
1
R
1 52
1 n2
n=6,7,8……
经 电子绕核运动将不断 典 向外辐射电磁波,电 理 子损失了能量,其轨 论 道半径不断缩小,最 认 终落在原子核上,而使 为 原子变得不稳定.
事 实
e
e +
e
F
r + e
经 由于电子轨道的变 典 化是连续的,辐射 理 电磁波的频率等于 论 绕核运动的频率, 认 连续变化,原子光 为 谱应该是连续光谱
事
原子光谱是不
实
连续的,是线
状谱
以上矛盾表明,从宏观现象总结出来 的经典电磁理论不适用于原子这样小的物 体产生的微观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1913年丹麦的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学说 的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 子系统上,提出了玻尔理论。
玻尔从上述假设出发,利用库仑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计算出了氢的电子可能的轨道半径和对应的能量.
rn n 2 r1
氢
(r1=0.053nm)
原 子 能
En
1 n2
E1
级
(E1 13.6eV )
n 1,2,3
说明1:
(1)这里的能量指总能量(即E=Ek+Ep) 例如:E1=-13.6eV 实际上,其中Ek1=13.6eV, Ep1=-27.2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