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国号年代和分期

合集下载

元代历史概括

元代历史概括

元代历史概括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传五世十一帝。

其前身是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的大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9年,元朝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在政治方面,元朝保留了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加世俗化。

此外,元朝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也较为繁荣,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

然而,元朝中期开始,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

元朝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和上都,元廷退守漠北,史称北元,成为与明朝对峙的政权。

北元汗统一直持续到1635年,为后金所灭。

总的来说,元朝的历史充满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性,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深刻的教训。

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 蒙古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以东地区。

唐代蒙古之名始见于史籍。

蒙古族后西迁至蒙古高原,从事游牧畜牧业。

金泰和四年(公元 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

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

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

至蒙哥汗时,已先后灭亡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多次攻伐南宋。

蒙哥(元宪宗)死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位。

随后战胜了争夺汗位的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平息了汉人李叛乱,巩固了统治。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正式改国号为大元。

次年,建都于大都。

自成吉思汗(元太祖)建国起,历史上泛称为元朝。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南宋恭帝赵及谢太后。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流亡官员和宋军残部所重建的新朝,南宋灭亡。

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凡九十八年。

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

元朝的军、政体制与前代相比是较为健全的。

中央政府的军、政统治机构,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构成。

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

地方行政机构,分别为行省、路、府、州、县。

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

以后行省由中央临时派出机构转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除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和宣政院管理吐蕃以外,元朝在全国设有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云南、甘肃、江浙、江西、湖广等十个行省。

行省握有很大权宪,统辖路、府、州、县的政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事等等。

元代行省制度是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

元朝军事制度是蒙古旧制和中原王朝军制的结合体。

元朝简明史

元朝简明史

元朝简明史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是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国号大元,1279年灭南宋。

统治大致范围西到新疆东部,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东到鄂霍次克海。

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推翻。

其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与明军对峙,史称北元,直至1402年才去国号。

金朝逐渐衰落时臣服金朝的蒙古开始壮大,其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成为大汗。

此后与南宋屡次联合打击下,1227年西夏灭亡,1234年金朝灭亡。

1251年蒙哥即位后下令攻打南宋。

1259年蒙哥在进攻四川时去世,身在中原的其弟忽必烈与留守蒙古的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

1260年阿里不哥在正统派的支持下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支持下自称大汗。

经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

然而,忽必烈的自行即位与“行汉法”导致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和独立,忽必烈的政权只包括中国大部与蒙古高原。

1271年忽必烈称帝,国号为“大元”。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继续伐宋。

时南宋谢太后垂帘听政,实际军政大权掌握在右丞相贾似道之手。

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杭州),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

元朝遂控制全中国,结束了中国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改都大都(今北京)。

统一中原后,元朝统治阶层出现了以许衡为首的儒臣派与以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之争。

儒臣派认为应节省经费、减免税收;理财派认为应没收南人财物解决朝廷财政。

这个问题在元朝没有停止。

1294年元世祖驾崩。

由于太子真金早死,其子铁穆尔即位为成宗,在位停止对外战争,整顿军政,减免赋税。

1307年成宗崩,海山即位为武宗,驾崩后由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为仁宗,1315年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及其后朝代的官方思想。

关于元朝的国号、年代与疆域问题

关于元朝的国号、年代与疆域问题

前言: 问题的提起
近三十年, 我国的元史学科有了长足发展 , 各方面的专题研究日益深入。但与此相背戾的是, 元朝史的一些基本观念在人们头脑中却仍存在着混乱现象。几位喜读历史书的各界朋友询问我有 关元史的几个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 , 元朝的历史究竟有多少年? 有些历史书或历史年表写的 是 1271 年到 1368年 ( 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明军占领元大都 ) , 还有从 1279 年算起的, 而 !中国大 百科全书 ∀的 元朝 条说应从 1206 年成吉思汗称帝建国算起, 如何解释? 另一个问题是 , 通常都 说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 地跨欧亚 , 事实是否如此? 究竟元朝的版图有多大? 这两个问题的确在社会上甚至在历史学界 , 都存在认识混乱的情况。因为问题比较复杂, 要多费些 笔墨来说明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元朝 条主张的理由以示负责 , 并就教于方家。
[ 2]
)。到 1234 年太宗窝阔台灭金朝, 已经统治了中国淮河、 汉水以北, 向西包括今新疆全
境的大半国土。经过五十多年的向外扩张 , 到 1260 年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次子忽必烈 ( 元世祖 ) 成为第五位大汗时, 大蒙古国统治的地域扩展到北包西伯利亚, 南抵淮、 汉及云南、 西藏全境 , 东及 高丽, 西达黑海南北之地。忽必烈以前, 有太祖 (成吉思汗 )、 太宗 (窝阔台 ) 、 定宗 ( 贵由 ) 、 宪宗 ( 蒙 哥 ) 四代大汗 , 史家称为 前四汗时期 , 政治中心在蒙古本土, 太宗建国都哈剌和林 ( 今蒙古国哈尔 和林 )。 1259 年 , 宪宗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病死, 二弟忽必烈正统兵攻南宋 , 留守国都的幼弟 阿里不哥谋取汗位, 忽必烈赶紧从鄂州 (今武汉 ) 撤围, 回到其漠南的王府开平城 ( 故址在今内蒙古 正兰旗东 ), 单方面召开选汗大会 (蒙古语 忽里台 qurilta i), 宣布即大汗位。阿里不哥也依样画葫 芦 , 在和林宣布即位, 于是大蒙古国出现了两汗并立的局面。忽必烈凭借漠南汉地的经济、 军事优 势战胜其弟后, 把国都从哈剌和林移到开平城 (不久升号上都 ) 和燕京 ( 不久升号大都 , 今北京 )。 1271年 , 忽必烈采纳谋臣刘秉忠的建议, 采用 !易经 ∀乾卦 大哉乾元 卦辞 , 另建国号为 大元 。 其 !建国号诏 ∀中说: 诞膺景命, 奄四海以宅尊 ; 必有美名, 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 , 匪独我家。 意思是 : 我上承天命, 拥有四海之地而居尊位 , 必须取一个美名 , 显示继承历朝帝王的正 统, 这是 ( 中原 ) 自古以来的规矩。后元文宗官修 !经世大典 ∀, !序录 ∀称: 世祖皇帝初易 %大蒙古 & 之号而 为 %大元 & 也 , 以为昔之有国者或以所起之地、 或因所受之封为不足法也, 故谓之 %元 & 焉。 %元 & 也 者 , %大 & 也。 %大 & 不足以尽之, 而谓之 %元 & 者, 大之至也。 此文应出自总裁官虞集手笔, 把取国号 大元 的意义说的很清楚 , 鄙见以为它就是以前使用的汉文 大朝 之号的提升 (从中原权威经典 中找到依据 ) 。但虞集竟说成了 易大蒙古之号为大元 , 后之史家遂谓忽必烈 改国号 , 更有甚 者 , 竟把 1271 年说成元朝建立的年代。实际上 , 建 大元 国号后 , 原来的 大蒙古国 国号并没有 取消, 元朝的蒙古文文献中 , 全称是 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 ( Dai O ' n kem eku Yeke m ongghol U lus, 见 1338年 !达鲁花赤竹温台碑 ∀ )或 大元大蒙古国 ( Dai O ' n Y eke M onggho l U lus , 见 1362 年 !追封西 宁王忻都碑 ∀ ) 。出现在蒙文碑刻上的这种双重国号 , 表明忽必烈建号的 大元 , 既继承了成吉思 汗以来的 大蒙古国 , 又按照中原皇朝更替的传统立一符合古制的国号 , 将本朝与历代皇朝的统 绪接续起来。 大元 与 大蒙古国 是同一皇朝的延续, 并非改朝换代; 在 1271 年建大元国号之前 , 这个皇 朝已经统治中原大地五十多年 , 而且此后一直把大蒙古国号与 大元 并列使用。可见把元朝起始 年代标为 1271 年 , 将同一皇朝截断 , 是完全不确当的。根据双重国号特点 , 一些学者使用 蒙元 朝 的名称, 在学术著作这样用是恰当可行的 , 不过我以为通常称 元朝 就可以了。按照史书传 统 , 元朝 一名是可以涵盖 大蒙古国 时期的 , 毕竟在元朝直接统治的汉族为主的大多数人口中, 只使用 大元 国号。

元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

元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

元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元朝(1271年—1368年),是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

自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始为162年;自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起为98年。

一、元世祖忽必烈(1271-1294),年号:中统和至元,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推行了一些汉化政策,消灭南宋和大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统一全国首创的行省制度,办理学校,使得社会的经济得以发展。

开凿大运河,击败西北诸王叛乱,维护了统一。

二、元成宗铁穆耳(1295-1307),年号:元贞和大德,谥号:钦明广孝皇帝。

铁穆耳在位期间停止了对外发动战争,专注于开始整顿国内的军政事务,采取了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和新编律令等措施,使得社会的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与此同时,他还发兵平叛了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元朝,使得西北长期动乱的局面有所改观。

三、元武宗海山(1308-1311),年号:至大,谥号:仁惠宣孝皇帝。

海山在位时间不足四年,仍然实行了诸多改革。

他封官大赏,又另设了尚书省,兴建了元大都。

在文化方面,在自己尊信藏传佛教的同时还允许宗教自由的政策。

四、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2-1320),年号:皇庆和延祐,谥号:圣文钦孝皇帝。

元仁宗在位期间,大力支持进行改革,进一步选用汉族文臣为官,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实行科举制度,推行了“以儒治国”的政策,复兴了元朝的局面。

五、元英宗硕德八剌(1321-1323),年号:至治,谥号:睿圣文孝皇帝。

元英宗继位后,继续推行了“以儒治国”政策,并实行了一些新政,监督了官员的不法行为,颁布法律减轻了人们的负担。

虽然使得元朝的局面有所缓和,但触动了旧阶级的利益,最终爆发了“南坡之变”。

六、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4-1328),年号:泰定和致和。

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法,崇奉佛教,广建佛寺,沿海共造浮图二百一十六座。

七、元天顺帝阿速吉八(1328),继位一个月后被杀,无庙号、谥号等。

【记忆口诀】元朝的建立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记忆口诀】元朝的建立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朝的建立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蒙古的兴起1、建立政权蒙古高原多民族,兴衰迭起多风云。

(1206年)十二世纪蒙古兴,乱世英雄铁木真。

草原一统立功勋,斡难河源政权兴。

成吉思汗为尊称,蒙古汗国频远征。

2、征伐战争西征中亚俄罗斯,南攻印度及夏金。

一二三四①初灭金,吐蕃大理皆称臣。

二、元朝统一与中央集权1、元朝建立蒙古大汗忽必烈,国号为元都燕京②。

(1271年)统治中心为大都,统一全国又南征。

2、元朝统一元军攻宋占临安,南宋灭亡续抗争。

(1276年)世杰秀夫③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都就义文天祥,崖山投海宋君臣。

3、中央集权措施元朝疆域超前人,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控制中央中央机构四典型,执掌行政中书省。

执掌军事枢密院,宗教宣政④来统领。

监察百官御史台,各司其取权归君。

②控制地方元朝地方设行省,中书直辖冀鲁晋。

东北辽阳北岭北,省制影响到如今。

管辖琉球⑤巡检司⑥,海峡两岸联系紧。

管辖西藏宣政院,蒙藏关系超前人。

册封国师八思巴,国师创制蒙古文。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疆域辽阔元朝疆域超前人,西伯利亚亦统领。

新藏台滇今犹在,南海诸岛属国人。

2、民族关系元朝一统疆域广,多族国家大促进。

①各族互迁汉族离乡到边疆,开发边疆技术新。

中原江南多民族,杂居融合似亲人。

②“汉人”契丹女真迁中原,民族融合成“汉人”。

③回族形成波斯大食民迁华,定居通婚成回民。

④初辖藏台藏台中原渊源远,吴国使台有卫温。

千年交往本一家,元朝机构初施政。

辖台澎湖巡检司,管辖西藏称宣政。

[注释]①一二三四:指1234年。

②燕京:今北京,元定都后称大都。

③世杰秀夫:指张世杰陆秀夫。

④宣政:指宣政院。

⑤琉球:今台湾,元朝称琉球,明朝称小琉球。

⑥巡检司:指澎湖巡检司。

元朝

元朝

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6月灭西夏, 1234年灭金,1246年招降吐蕃, 1253年灭大理,1276年灭南宋, 1279年消灭南宋流亡政权。 成吉思汗时,蒙古没有固定的首都。 1235年,窝阔台汗建都哈尔和林( 今蒙古国境内)。 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 (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 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
元帝国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内地、满洲、新疆、西藏、内蒙古、外蒙古、澎湖, 济州岛及南海诸岛,都在蒙元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东西伯利亚大部分, 东到白令海、锡金、不丹、库页岛, 克什米尔东半部、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朝鲜半岛北部,。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帝国, 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北巡,元帝国退出中原,与明帝国对峙,汉人史称“北元”。
元朝的前身为蒙古帝国,1206年元太祖成吉 思汗成立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今贝加尔湖一带) 。经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诸汗的经营,以及三次西征之后,蒙古帝国东达日本海与 高丽、北达贝加尔湖、南与南宋对峙、西达东欧、黑海与伊拉克地区。成吉思汗 时期分疆裂土给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大多分封 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很高。西道诸王是成吉思汗的儿子,独立 性很好,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 里海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成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 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 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蒙古本部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蒙古大汗直辖。 至于又称汉地的华北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 伊朗地区与吐蕃由蒙古大汗直辖。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又称大元,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 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中国历史简表-元朝

中国历史简表-元朝

忽必烈、兀良合台三路攻南宋,攻合州暴亡。
拖雷次子。八思巴任帝师,在西藏设总置院。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行汉法,伊尔
8 忽必烈 1260-1271
汗国支持,蒙古帝国完全解体,引发窝阔台系海都争夺汗位,造成漠北地区动荡不 安——海都之乱。1267创八思巴文(元亡后基本被废弃)。1267-1273与宋襄阳之战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6
1323-1328
真金长孙,铁失等人拥立。即位后诛杀铁失叛党。丞相倒剌沙专权。
7 天顺帝阿速吉八 1328
泰定帝子,倒剌沙等上都拥立,九岁。两都之战,倒剌沙败于燕铁木儿。
8 文宗图帖睦尔 1328-1332 武宗次子,武宗旧臣燕帖木儿大都拥立。燕铁木儿专权。明宗即位后欲让位,明宗 暴亡,复位。欲传明宗长子,燕铁木儿却立明宗次子。
6 海迷失 1248-1251
皇后,称制。混乱。
拖雷长子,(术赤子)拔都拥立。打击窝阔台系。1252八思巴协助,正式管辖西藏。
7 宪宗蒙哥 1251-1259
1254忽必烈灭大理。1258高丽成为藩属国。1253-1260弟旭烈兀消灭木刺夷国(伊 朗)、黑衣大食巴格达-阿巴斯王朝、大马士革-阿尤布王朝,建伊尔汗国。1258与
阿里不哥后裔,瓦剌(卫拉特),与乌格齐杀天元帝。瓦剌贵族把持朝政,乌格齐 任太师。执政后蒙古再无汉文年号和庙号。卫拉特部正式与蒙古本部分裂,争斗半 个世纪。传子。
5 恩克 1391-1394
1394瓦剌乌格齐、浩海达裕内乱,恩克汗被杀。
6 额勒伯克 1393-1399 尼古埒liè苏克齐汗
昭宗子,明史-买的里八剌,瓦剌蒙古与东蒙古正统派妥协后被拥立。封瓦剌绰罗 斯部浩海达裕为丞相,后杀之,封其子马哈木为相。残忍,好色。被乌格齐和坤帖 木儿袭杀。西部卫拉特蒙古“瓦剌”与东部蒙古“鞑靼”彻底决裂。

中国历代纪元表帝王更替表二十三元朝

中国历代纪元表帝王更替表二十三元朝

中国历代纪元表帝王更替表二十三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于太祖铁木真,终于元顺帝,共15帝。

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宽广,但统治残暴,致使王朝短命。

元朝皇帝谱1,太祖铁木真(1162年-1227年)1206年丙寅年称汗,在位22年,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

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

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2,太宗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29年己丑年即位,在位13年,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1228年戊子年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

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

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3,昭慈皇后1242年壬寅年-1246年称制,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

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4,定宗贵由(1206年-1249年)1246年丙午年七月即位,在位3年,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

1246年即位,1249年死,时年43岁。

5,钦淑皇后1249年己酉年三月-1251年称制,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6,宪宗蒙哥(1208年-1259年)1251年辛亥年六月即位,在位9年,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

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

时年52岁。

7,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1260年庚申年五月即位,年号(中统5),1264年甲子年八月改元(至元31),共在位35年,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

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

改国号“元”。

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8,成宗铁木耳(1265年-1307年)1294年即位,1295年乙未年年号(元贞3),1297年丁酉年二月改元(大德11),共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

元朝年份表

元朝年份表

1320年——1328年8岁 泰定
图贴睦尔(武宗次子) 1304年—1332年28岁 致和
元明宗 元宁宗 元惠宗 (元顺 帝) 北元 元昭宗 元益宗 兴原帝
和世剌(武宗长子)
懿麟质班(元明宗次 1个月 子) 妥欢贴睦尔(元明宗长 1320年——1370年50 至顺、元 1333年—1368年36 鲁班天子、北元第一位皇帝 统、至元 年 子) 岁 、至正 爱猷yóu识理达腊 1338年——1379年41 宣光 (子) 岁 脱古思铁木儿(元昭宗 ?——1388年 天元 之弟) 1358年——1392年34 思克卓里图(子) 岁 额勒伯克(兴原帝之 弟) 坤帖木儿(子) 1370年—1378年8年 1379年—1388年9年 1388年遭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 1388年—1392年4年 1393年—1399年6年 1400年—1402年2年 1402年被鬼力赤所杀,国号改称鞑靼
1300年——1329年29 天顺 岁 1326年——1332年6岁 天历
8个月
被文宗毒杀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共89年,5代11个皇帝。 北元1368年—1402年共34年,4代6个皇帝
人物
周亚夫
铁木迭儿、铁 失
脱脱
1246年招降吐蕃
1208年——1259年51 岁 1215年——1294年79 忽必烈(拖雷二子) 岁 1265年——1307年42 铁木耳(忽必烈孙子) 岁 海山(忽必烈曾孙) 1281年——1311年30 岁 巴颜图(元武宗的弟 1285年——1320年35 弟) 岁 硕德八剌 là(仁宗嫡 1303年——1323年20 子) 岁 也孙贴木儿(忽必烈孙 1276年——1328年52 子) 岁 蒙哥(拖雷子) 阿速吉八(子)

元朝年号对照表

元朝年号对照表

元朝年号对照表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蒙古族建立。

元朝使用了多个年号,以下是元朝各年号及其使用的时间对照表:1.至元(Zhìyuán):1206年- 1294年2.至治(Zhìzhì):1295年- 1307年3.至大(Zhìdà):1308年- 1311年4.治平(Zhìpíng):1312年- 1313年5.英宗至治元年(Yīngzōng Zhìzhì Yuánnián):1314年6.至治(Zhìzhì):1315年- 1316年7.宝祐(Bǎoyòu):1317年- 1319年8.至治(Zhìzhì):1320年- 1320年9.泰定(Tàidìng):1321年- 1328年10.至治(Zhìzhì):1329年- 1329年11.天历(Tiānlì):1330年- 1331年12.至治(Zhìzhì):1332年- 1332年13.至和(Zhìhé):1333年- 1334年14.至治(Zhìzhì):1335年- 1337年15.顺治(Shùnzhì):1338年- 1339年16.至治(Zhìzhì):1340年- 1340年17.永乐(Yǒnglè):1341年- 1368年其中,"英宗至治元年" 是为了纪念英宗复辟而设立的年号,但仅使用了一年。

在元朝末期,明太祖朱元璋发动靖难之役,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

元朝的统治于1368年结束。

元朝年号对照表

元朝年号对照表

元朝年号对照表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该朝的年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历史文献、碑刻和史书中。

了解元朝的年号对照表,对于研究该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元朝年号对照表,并简要介绍每一年号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一、 1. 元好问元年(1271年):元好问,字伯温,元朝重臣、理学家。

他于此年开始主持编纂元和正仪,被赐“学官”之号,因此成为元朝的第一个年号。

2.至元元年(1271年):至元意为至尊元首降世之年。

这一年号标志着忽必烈成为元朝的建立者,统一全国。

3.至元二年(1272年):意指忽必烈继位的第二年。

4.至元十年(1283年):这一年号是指元成宗至元十年即位。

5.至元十七年(1290年):元成宗至元十七年即位。

6.元光元年(1293年):元世祖元光元年即位。

7.元光三年(1295年):元世祖元光三年即位。

8.元光四年(1296年):元世祖元光四年即位。

9.元光十一年(1303年):元聖宗元光十一年即位。

10.成祖文皇帝元贞元年(1308年):元成宗废黜,元聖宗元贞元年即位。

11.成祖文皇帝元贞五年(1312年):元聖宗元贞五年即位。

12.元定宗至治元年(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即位。

13.元定宗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即位。

14.元定宗至治五年(1325年):元英宗至治五年即位。

15.太和元年(1326年):元皇宗太和元年即位。

16.天顺元年(1330年):元仁宗天顺元年即位。

17.天顺二年(1331年):元仁宗天顺二年即位。

18.天历元年(1333年):元英宗天历元年即位。

19.天历三年(1335年):元英宗天历三年即位。

20.至治元年(1335年):元幼主至治元年即位。

21.至治三年(1337年):元幼主至治三年即位。

22.至治四年(1338年):元幼主至治四年即位。

23.至治五年(1339年):元幼主至治五年即位。

24.康兴元年(1340年):元武宗即位,改元康兴。

元(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

元(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

元(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

明初官修《元史》,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退出中原(1206——1368),通称元朝。

元朝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

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凡九十八年。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

蒙古之名始见于唐代史籍,其祖先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以东地区。

蒙古族后西迁至蒙古高原,从事游牧畜牧业。

后在辽朝统治下,与中原地区联系日益紧密,这促进了蒙古各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通过征战和兼并,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

1206年,铁木真被蒙古贵族奉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

1235年,窝阔台建哈剌和林城(即和林)为国都。

至蒙哥汗时,已先后灭亡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多次攻伐南宋。

通过不断的征战,大蒙古国统治了亚洲和欧洲广大地区。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尊用汉法,改革旧制,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

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正式改国号为大元。

蒙古国从此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为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

次年,升中都为大都。

1279年,元军在厓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流亡官员和宋军残部所重建的新朝,南宋灭亡。

元世祖在位的三十余年里,几乎每年用兵,灭南宋以后,对临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论者称其“内用聚敛之臣,外兴无名之师,嗜利黩武,并不能在文治上树立基础”(《国史大纲》)。

此下十代,因无定储位之制,帝位的继承,均由诸王大臣拥戴,是以屡起纷争。

元朝末年,特别是1340年代至1350年代期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

与此同时,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

郭菩萨、刘福通等相继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

到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

元朝的国号年代和分期

元朝的国号年代和分期

元朝的国号年代和分期第一节国号和年代元朝的历史,从成吉思汗建国漠北算起,到元顺帝退出中原、大都被明朝占领为止,首尾163 年(1206—1368),历14 帝。

1206 年,金朝封授的“诸乣总帅”①、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在兼并漠北各部后,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称帝建国。

铁木真受群臣所上尊号,称“成吉思汗”(Chinggis-qan),国号为“大蒙古国”(Y eke Mongghol Ulus)①。

元朝人把这一年视为本朝肇建之始。

成吉思汗建国后,就开始进行征服邻国的战争,占领了中原和西域广大地区。

1229 年,窝阔台继承帝位。

这时,成吉思汗子、弟诸支宗王各有封国(Ulus),封国之君皆称汗(qan)号,于是共尊窝阔台为“合罕”(qaghan),即大汗。

此后,元朝每代皇帝都拥有这一尊号。

1235 年,窝阔台在斡儿寒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旁兴建哈剌和林城(简称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

1260 年,忽必烈即帝位于漠南开平城(其王府所在地,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

他采用“汉法”,对蒙古国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以前,蒙古诸帝都未立年号,只用十二生肖纪年(汉文文书中或直译鼠儿年、牛儿年..,或改为干支),忽必烈参照“前代之定制”建元纪岁,以即位当年为中统元年。

中统四年(1263),升开平城为上都,次年,以燕京为中都(1272 年升为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从漠北转移到中原汉地。

至元八年(1271)采纳刘秉忠等汉人文臣的建议,建国号为“大元”。

《建国号诏》中说:“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

肇从隆古,匪独我家。

”表明建号是遵循中原“古制”行事,进一步确定本朝的正统地位。

诏书又称,本朝“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像汉唐那样以初起之地或始封之邑为名,都不足以显示其盛大,于是取《易经》“乾元”之义,以“元”为国号。

“元也者,大也。

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①元朝建号以后,大蒙古国之名在汉文文书中不再使用,但并没有废除,蒙文文书中仍用此号,通常是与汉名国号并称,写作Dai’on yekeMongghol ulus(大元大蒙古国),或Dai’onKemeku Y eke Mongghol Ulus(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②。

文档:元朝社会概况

文档:元朝社会概况
青 衣
元朝的文化科技
→元曲:元曲四大家,即四位著名的散曲作家-关汉卿、马 致远、郑光祖、白朴,又称“关、马、郑、 白”。 →音乐:元代,民族乐器三弦出现 →绘画:绘画脱离了宫廷气氛,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 文人画多取材山水、花鸟,借以抒发“性灵”和个人抱负。
青 衣
青 衣
青 衣
青 衣
宋辽金元之总结
→政治制度:本阶段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统一—
—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 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直至 1279 年,元政权凭借其强大 的武力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
→科技: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 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政权的边境 上,还兴起了“榷场”贸易。 青 衣
2、设立劝农司,后又更名为司农司、大司农 司,分赴各地整顿农桑 3、推行了军屯、民屯及军民和屯等屯田措施 4、兴修众多水利工程 5、逐渐推行棉花的种植 6、土地兼并趋势继续发展
青 衣
元朝的经济发展
→商业的发展:1、运河和长江沿岸的商业城市进一步发展 2、沿袭前代的专卖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1、官营手工业作坊,生产规模大 2、实行匠户制度 3、棉纺织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 4、制瓷业有新的发展
青 衣
宿卫军
元代中央禁军称为宿卫军,宿 卫军又分皇帝亲自掌握的“怯薜 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 元朝的军队主要有宿卫诸军、镇 戍诸军和屯田诸军这三大部分。
青 衣
元朝的文化科技
→工艺:元代是景德镇真正驰名的时期,最著名的瓷器即为 青花瓷和釉里红。 →地理:《大元一统志》开蒙古官修地理总志之先河,也是 中国古代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地理志书;元代编修的 方志达到160种,数量超过了宋朝。 →印刷术:在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大元发明了金 属活字、转轮排字法和套色印刷术。

关于元朝历史的简单概述

关于元朝历史的简单概述

关于元朝历史的简单概述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

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国号大元,同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元朝历史简介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

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

造成了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

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后期因统治腐败和民族压迫,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元朝(1271年-1368年)全称大元或蒙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也是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

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国号大元,同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6年灭南宋,1279年控制全中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国。

当时蒙古的宗主国为金朝,由于金朝与其盟国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1227年八月攻灭西夏,1234年3月攻灭金朝,完全领有华北。

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人称霸欧亚大陆。

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

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即元世祖。

这场战争让蒙古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

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征服全中国地区,使中国又一次陷入异族的统治之下。

中国元朝历史简介

中国元朝历史简介

中国元朝历史简介元朝(1271年—1368年 [1] ),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

定都大都(今北京),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元朝历史,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元朝历史蒙古统一蒙古人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系的室韦各部落。

隋唐时,他们分布在契丹之北、鞑靼之西、突厥之东(洮儿河以北,东起嫩江,西至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域。

曾受突厥的统治,突厥人多称之为达怛(鞑靼)。

唐朝贞观年间,突厥势衰,后室韦人臣服于唐。

继突厥而起的回鹘政权崩溃后,室韦—达怛人大批进入大漠南北。

大约在9元太祖成吉思汗至11世纪,其中的一支蒙兀室韦,从望建河下游之东逐渐西迁,到了斡难河、克鲁伦河和土剌河三河的上源一带,分成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两大支,合称为合木黑蒙古,其中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

合木黑蒙古之外,当时在蒙古高原活动的,还有蔑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斡亦剌等部。

所有这些氏族部落,先后都受到辽和金的统治。

蒙古部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到12世纪时,大部分从事狩猎游牧,只有少数部落经营农业。

不过这时,他们通过同中原的贸易获得了大量铁器,从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

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各个部落的奴隶主互相展开战争。

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朝的臣属。

随着金的衰落,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政权的统治。

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诸部领袖铁木真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

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蒙古帝国成立,国号大蒙古国。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扩张分裂主词条: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蒙金战争、钓鱼城之战大蒙古国成立后,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扩张其疆域。

1218年,蒙古灭西辽。

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去世。

元朝(蒙古)共历十五帝享国98年建都北京(大都)历史疆域最大的帝国

元朝(蒙古)共历十五帝享国98年建都北京(大都)历史疆域最大的帝国

元朝(蒙古)共历十五帝享国98年建都北京(大都)历史疆域最大的帝国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

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巅峰时期的蒙古,北边可以在北冰洋上钓鱼划船,东边可以在朝鲜半岛、库页岛上喝酒猜拳,南边可以在中南半岛体验热带风情,西边可以到波斯湾、到多瑙河、到如今的波兰等地,是名副其实的古今第一巨国。

就算和历史上有过辉煌成就的日不落帝国,算上他全世界的殖民地,和蒙古帝国相比也要屈居第二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以总数才30多万人的军队,在50多年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中,先后灭了40多个国家,征服了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总数达六亿之多,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疆域最辽阔的国家----蒙古帝国。

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在北纬15°~60°,东经15°~13°之间。

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四倍还多,占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还多。

而现在整个亚洲的陆地面积(包括所有岛屿)不过4400万平方公里。

一、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公元1189年,铁木真被拥戴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先后击败塔塔儿、乃蛮、克烈等部,统一了漠北。

1206年在斡难河畔被蒙古各部推为蒙古大汗,尊号为成吉思汗,大蒙古国正式诞生。

建国后,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大扎撒》。

经过多次的对外战争,他占领了东亚金朝的大片领土,并灭亡西夏、西辽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迹远抵黑海海滨。

1227年,铁木真在西夏投降前夕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临终前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

元朝编年史

元朝编年史

元朝编年史>元王朝:(公元1206~1368年)蒙古汗国时期:(公元1206~1271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执政时期:公元1206年:丙寅,成吉思汗元年,金章宗完颜·泰和六年,宋宁宗赵扩开禧二年,蒙古汗国建立。

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即位公元1207年:丁卯,成吉思汗二年公元1208年:戊辰,成吉思汗三年公元1209年:己巳,成吉思汗四年公元1210年:庚午,成吉思汗五年公元1211年:辛未,成吉思汗六年公元1212年:壬申,成吉思汗七年公元1213年:癸酉,成吉思汗八年公元1214年:甲戌,成吉思汗九年公元1215年:乙亥,成吉思汗十年公元1216年:丙子,成吉思汗十一年公元1217年:丁丑,成吉思汗十二年公元1218年:戊寅,成吉思汗十三年公元1219年:己卯,成吉思汗十四年公元1220年:庚辰,成吉思汗十五年公元1221年:辛巳,成吉思汗十六年公元1222年:壬午,成吉思汗十七年公元1223年:癸未,成吉思汗十八年公元1224年:甲申,成吉思汗十九年公元1225年:乙酉,成吉思汗二十年公元1226年:丙戌,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1227年:丁亥,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宋理宗赵昀宝庆三年,末帝李宝义二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四年,蒙古汗国灭西夏。

灭西夏(1032-1227);长春真人(丘处机,1148-1227)逝也客那颜汗(元睿宗)孛儿只斤·拖雷监国时期:公元1228年:戊子,监国元年,宋理宗赵昀绍定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五年,蒙古汗国继承人孛儿只斤·尚在远征西域途中,由孛儿只斤·拖雷监国木亦坚汗(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执政时期:公元1229年:己丑,木亦坚汗元年,宋理宗赵昀绍定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六年公元1230年:庚寅,木亦坚汗二年公元1231年:辛卯,木亦坚汗三年公元1232年:壬辰,木亦坚汗四年公元1233年:癸巳,木亦坚汗五年公元1234年:甲午,木亦坚汗六年联南宋(1127-1279)灭金(1115-1234)公元1235年:乙未,木亦坚汗七年公元1236年:丙申,木亦坚汗八年公元1237年:丁酉,木亦坚汗九年公元1238年:戊戌,木亦坚汗十年公元1239年:己亥,木亦坚汗十一年公元1240年:庚子,木亦坚汗十二年公元1241年:辛丑,木亦坚汗十三年,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乃马真皇后称制时期:公元1242年:壬寅,乃马真皇后称制元年,宋理宗赵昀淳二年公元1243年:癸卯,乃马真皇后称制二年(1189-1243)逝公元1244年:甲辰,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公元1245年:乙巳,乃马真皇后称制四年库裕克汗(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执政时期:公元1246年:丙午,库裕克汗元年,宋理宗赵昀淳六年,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五年,公元1247年:丁未,库裕克汗二年公元1248年:戊申,库裕克汗三年海迷失皇后称制时期:公元1249年:己酉,海迷失皇后称制元年,宋理宗赵昀淳九年公元1250年:庚戌,海迷失皇后称制二年蒙哥汗(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执政时期:公元1251年:辛亥,蒙哥汗元年,宋理宗赵昀淳十一年,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三年公元1252年:壬子,蒙哥汗二年公元1253年:癸丑,蒙哥汗三年公元1254年:甲寅,蒙哥汗四年公元1255年:乙卯,蒙哥汗五年公元1256年:丙辰,蒙哥汗六年公元1257年:丁巳,蒙哥汗七年公元1258年:戊午,蒙哥汗八年公元1259年:己未,蒙哥汗九年,宋理宗赵昀开庆元年薛禅汗(元世祖)孛儿只斤·执政时期:公元1260年:庚申,薛禅汗元年,宋理宗赵昀景定元年公元1261年:庚申,薛禅汗二年公元1263年:癸亥,薛禅汗四年公元1264年:甲子,元至元元年,宋理宗赵昀景定五年,孛儿只斤·阿里不哥战败,蒙古汗国结束“两个大汗”并立的局面。

中国历史王朝––元朝

中国历史王朝––元朝

中国历史王朝––元朝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统治达98年,传五世十一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鼎盛时期的元朝国土面积达到1372万平方公里。

成吉思汗为大元朝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公元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消灭西辽,西夏,金朝等政权。

后来因为汗位之争,忽必烈在1260年继位,创立大元。

在1279年彻底灭了南宋,结束了自唐朝以来的长期混乱。

蒙古人是鲜卑人的后代。

唐朝之后,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

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高原先后臣服于辽朝和金朝。

至公元1200年左右,蒙古势力逐渐强盛。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

此后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率领蒙古大军不断扩张领土,其中以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广大地区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征战,即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拔都西征(1236 -1242)和旭烈兀西征(1253-1260),影响历史发展,特别是东西方交往的发展最巨大。

之后不断对外扩张,同时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

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

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的国号年代和分期
第一节国号和年代
元朝的历史,从成吉思汗建国漠北算起,到元顺帝退出中原、大都被明朝占领为止,首尾163 年(1206—1368),历14 帝。

1206 年,金朝封授的“诸乣总帅”①、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在兼并漠北各部后,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称帝建国。

铁木真受群臣所上尊号,称“成吉思汗”(Chinggis-qan),国号为“大蒙古国”(Y eke Mongghol Ulus)①。

元朝人把这一年视为本朝肇建之始。

成吉思汗建国后,就开始进行征服邻国的战争,占领了中原和西域广大地区。

1229 年,窝阔台继承帝位。

这时,成吉思汗子、弟诸支宗王各有封国(Ulus),封国之君皆称汗(qan)号,于是共尊窝阔台为“合罕”(qaghan),即大汗。

此后,元朝每代皇帝都拥有这一尊号。

1235 年,窝阔台在斡儿寒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旁兴建哈剌和林城(简称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

1260 年,忽必烈即帝位于漠南开平城(其王府所在地,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

他采用“汉法”,对蒙古国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以前,蒙古诸帝都未立年号,只用十二生肖纪年(汉文文书中或直译鼠儿年、牛儿年..,或改为干支),忽必烈参照“前代之定制”建元纪岁,以即位当年为中统元年。

中统四年(1263),升开平城为上都,次年,以燕京为中都(1272 年升为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从漠北转移到中原汉地。

至元八年(1271)采纳刘秉忠等汉人文臣的建议,建国号为“大元”。

《建国号诏》中说:“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

肇从隆古,匪独我家。

”表明建号是遵循中原“古制”行事,进一步确定本朝的正统地位。

诏书又称,本朝“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像汉唐那样以初起之地或始封之邑为名,都不足以显示其盛大,于是取《易经》“乾元”之义,以“元”为国号。

“元也者,大也。

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①元朝建号以后,大蒙古国之名在汉文文书中不再使用,但并没有废除,蒙文文书中仍用此号,通常是与汉名国号并称,写作Dai’on yekeMongghol ulus(大元大蒙古国),或Dai’onKemeku Y eke Mongghol Ulus(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②。

元朝建号后五年(1276 年),占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宋恭帝降;又三年,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完成了全国统一。

①《圣武亲征录》作“察兀忽鲁”,《元朝秘史》作“札兀惕忽里”。

按:察兀(■a’ut~ja’ut)即辽、金用以概称北边诸属部人之“乣(音札,兀ut 为蒙古语复数字尾);忽鲁(quru-quri),《金史·百官志》释云“犹总帅也”。

可知察兀忽鲁即“诸乣总帅”之意,当是临时授予的非正式官衔。

参见蔡美彪:《乣与乣军的演变》,《元史论丛》第2 辑。

①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九载:“蒙人既侵金国,乃自号大蒙古国。

”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大元辛未年(1211)下记云:“大蒙古国号始建。

”按:蒙古侵金始于1211 年,在此之前,对金仍奉岁贡为属部,金朝亦以一部族视之,故其国号不闻于中原。

及大举攻金,始以敌国身份相交涉,遂用大蒙古国号,并非此年才“始建”国号。

元欧阳玄《高昌偰氏家传》(《圭斋集》卷十一)1209 年畏兀儿国相劝其主挈众“归大蒙古国”,说明1211 年之前已有此号。

元初汉文史科中尚有“大朝蒙古国”、“蒙古大朝国”(或仅称“大朝国”)等名,都是同一蒙文国号的不同汉译。

参见萧启庆:《说“大朝”:元朝建号前蒙古的汉文国号》,(台北)《汉学研究》,第3 卷第1 期,1985 年。

忽必烈以后,又经过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其前有明宗,后有宁宗,但在位时间极短)、顺帝诸朝的统治。

元顺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端尖锐化,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元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府(后改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同年闰七月,明军逼近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八月,大都被明军占领。

两年后,元顺帝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退到和林。

他和他的继承者们仍称大元和大蒙古国号,明人称之为“北元”。

名义上,元朝还没有亡,但从全国范围看,元朝的统治已在1368 年被推翻,由明朝取而代
之。

①《经世大典叙录·帝号》,《元文类》卷四○。

②参阅柯立夫:(FrancisW.Cleaves)《1362 年的汉-蒙文忻都公碑》,《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2,1949年。

第二节分期
元朝一百六十余年历史,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特点。

一、前四汗时期(太祖、太宗、定宗、宪宗,1206—1259)。

(1)这个时期,蒙古统治者不断地进行大规模的征服战争,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地域从朝鲜半岛直到东欧,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世界帝国。

(2)大汗的政令、军令行于全境,整个大蒙古国基本上维持着统一局面,但西北各汗国逐渐出现分裂的倾向。

(3)政治中心在漠北,保持以蒙古本土为主体、对辽阔的被征服地区实行统治的体制;其统治方式和剥削方式虽因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而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上是推行蒙古制度。

二、忽必烈时期(1260—1294)。

(1)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帝位之争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西北各汗国进一步独立化,原属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西域各地区也分别被他们所控制,大汗只能统治蒙古本土和原金、宋、西夏之境以及大理、吐蕃、畏兀儿诸地区;尽管忽必烈的大汗地位最后得到了各支宗王的承认,但大蒙古国实际上已分裂了。

(2)忽必烈推行“汉法”,改革旧制,立年号,置省部,定都邑,建国号,确立了以中原封建王朝的传统制度为主干的中央集权体制。

忽必烈的政治、经济改革,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中原社会经济逐步恢复。

但为了保证蒙古贵族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和经济上的特权,又保留了不少蒙古制度,两种制度的矛盾冲突,使得采用“汉法”的进程出现起落反复现象。

(3)灭南宋后,忽必烈继续进行野心勃勃的海外远征,又多次出兵讨伐北方蒙古诸王的叛乱,征调频繁,军费浩大,不得不增加剥削,因而未能在大统一后给人民以较长期的休养生息机会,影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三、元代中期(包括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诸朝,1295—1332)。

(1)成宗时期,内外战争基本停息,政治上继续奉行忽必烈的采用“汉法”政策;仁宗、英宗进一步实行改革,如广用儒臣,恢复科举,颁布《通制》,经理田赋,限制投下权力等。

虽然改革屡遭挫折,但终究造成不可逆转的趋势。

(2)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的争权夺利和行“汉法”与反“汉法”的斗争交织在一起,每一次的皇位的交替都伴随一场激烈的政治上甚至军事上的争斗,到文宗即位初竟发展为大规模内战。

政局不断动荡削弱了元朝中央政府的统治地位。

四、元代末期(顺帝朝,1333—1368)。

(1)统治集团的腐败日益严重,军政废弛,吏治败坏,脱脱当政时虽然力图更新政治,但已难于挽回颓势。

(2)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极端尖锐化,终于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元朝统治土崩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