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下

合集下载

中职高职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案

中职高职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案

一.五代和北宋的政治、经济
1.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中原乱。

2. 北宋建立
后周时期是五代中最强大的,周世宗在位期间,发展生产,整顿军事,南征北战,统一趋势加强。

可惜世宗英年早逝,七岁的儿子继位,太后临朝,这种孤儿寡母的局面不能维持多久……北宋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建立起来了。

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960年,赵匡胤,开封(东京)。

赵匡胤就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政权的,那他会不会担心别人仿效他呢?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措施将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都收归了中央,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还和他的弟弟宋太宗先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注意:北宋结束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成国家完全的统一,而只是将汉族生活的大部分区域统一进来,所以,这一时期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中职历史 第9课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课件)

中职历史  第9课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课件)
天之内发了十二道撤兵的金子令 牌,岳飞愤怒惋惜地流下眼泪, 向东拜了拜,说:“北伐十年的 成果,一天就毁废了。”并以 “莫须有 ”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父子。
• 岳飞
1130年,韩世忠在镇江
与兀术(zhu)军会战,世忠妻 梁氏亲自击鼓助战,宋军大 败金兵,金军被堵截在黄天 荡四十八天。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排 等 第四等 级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 他各族
贵 族
实质
阶是 级民 压族 迫形
式 划 分 下 的
元朝灭亡 1351年,刘福通起义。 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元亡。
农民起义的结果 1.被镇压 2.改朝换代的工具 3.推翻封建政权取得成功
3、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 之下 ,便 于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了 族融合。
三、元朝的建立
3、元朝的治理—民族杂居
元朝划分的四等人
等级
名称
民族
目的
按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的为
征 服 的 先 后
第二等 第三等
色目人 汉人
包括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 等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 女真等族
统了 治巩 地固 位蒙
积极?消极?
澶渊之盟对北宋的消极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历史事实证明: 既不穷兵黩武,又注重加强国防,增强国力,
这才是强国卫邦之道。
化干戈为玉帛是民族交往的智慧
北宋与辽并存 165年
960
北宋建立
1005 澶渊之盟
1125 金灭辽
主流 和平交往 120年
3、宋与西夏的“和战”
和是民心所向
二、宋金对峙 1、女真族的名称
陈桥驿
东京
北宋
1、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单元分析】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可分三个阶段: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元朝的统一。

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也取得突出成就,但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劣势。

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

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突出两个方面:一两宋在政、经、文、军等方面的变化;二是各民族之间相关方面的交融,进而突出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时空坐标】【依据时空坐标建构知识体系】(1)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政治方面(2)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实现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深化探究】一、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

后内地刺史加授节度使衔。

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

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思维导图)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思维导图)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政治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建宋,定都东京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二府三司、三衙,扩大科举地方:文臣出任地方长官,转运司,通判王安石变法富国:青苔法、寡役法等强兵:“兵农合一”,征兵制民族关系:宋辽、宋夏、宋金通过和议维持边疆稳定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金朝灭,史称“靖康之变”。

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宋金之战:岳飞抗金、南宋偏安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南北面官制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族;仿宋制,有本民族称谓的官职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猛安谋克制元建立:1271年,忽必烈,蒙古族巩固统一地方:行省制边疆:吐蕃(宣政院);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台湾(澎湖巡检司)民族:四等人制交酒:修驿站,设驿道经济社会农业:一年两(三)熟的复种制:宋朝内地开始植棉,元朝南方普遍;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边僵农业进步手工业制瓷:宋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和釉里红采矿:北宋开采煤,东京居民已用煤作燃料商业及城市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官方在边境设榷场:出现纸币;海外贸易繁荣经济中心南移进程: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北宋灭亡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影响:”苏湖熟,天下足”;南北分卷制度社会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放松文化儒学复兴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主张: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公的根本原则,称“天理”;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文学艺术文学:宋词、元曲,话本艺术:书法追求个性;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科技宋朝:毕昇活字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元期:郭守敬天文学和《授时历》;王祯《农书》文字辽(契舟小字,大字)、金(女真文),西夏(西夏文),元(八思巴文)。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3.金朝——猛安谋克
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仿郡县制方式进行管理,将过去领兵打仗的千夫长猛安,百 夫长谋克,改革为受封的地方领地、领户之长。
思考:猛安谋克有什么职能? 猛安谋克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便于国家管理。
二、元的制度建设
1.巩固统一的措施
(1)驿站制度: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 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第十二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儒学复兴
1.儒学复兴的背景: 佛道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受到冲击
宋代加强集权,要求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 同时,重文轻武的政策(如书院的交流) 提供了文化环境。
江南春
杜枚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程朱理学的内容
宇宙观
理先于气,“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第十一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农业 (1)复种制:宋朝时,一年两熟的 稻麦复种制 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 可以一年三熟。 (2)经济作物: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 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 宋朝 ,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 棉逐渐普遍。 (3)边 疆 地 区 的 开 发 : 在 辽 夏 金 元 统 治 之 下 , 漠 北 、 东 北 、 西 北 、 西 南 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二、唐三省六部制与宋二府三司制分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分散相权的方式:唐:决策流程分权 宋:行政、经济、军事三大专业领域分权
三、边防压力
北宋与辽 : “澶渊之盟” 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1)积极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 了 内部动乱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消极影响:影响了 行政 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 治风气。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宋辽议和。 ①背景:辽朝占领了北宋的 燕云十六州 并大举南下,北 宋面临巨大压力。 ②内容:宋辽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 每年送给辽“ 岁币 ”。 ③影响: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但加重 了财政负担。
——《中国大历史》 (2)试举两例北宋创设的新组织,并说明其职能。 【教你读史】 材料二主要说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的 行政体制相较以前既有继承也有发展。
【我的结论】 枢密院、三司等。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 掌财政。
论从史出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但造
【我的结论】揭竿而起的人民群众。官僚地主兼并土地。
材料二 介甫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如此,则百姓 困穷,流离为盗,岂国家之利耶?” 介甫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传家集》卷四十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 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 东京 ,史称北宋。 (2)相继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结束了 五代十国 的分裂局面。 (3)吸取了唐朝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 长官知州 ,节度使逐渐 变为虚衔。 ②设诸路 转运司 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 分上缴朝廷。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 禁军 ,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 期更换驻地。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难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2)王安石变法1、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④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2、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利:①防范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弊:①行政效率低下,因循保守;②"三冗”,,积贫(内),, 积弱(外)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1)背景:①"三冗两积”,内忧外患,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失败。

(2)主要内容:①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②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3) 影响①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②消极: A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B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弓|起激烈争议。

C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1)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2)元朝的民族关系难点:无突出难点一、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蒙古族--元二、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

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时间:1271年建立 都城:大都(今北 京) 建立者:忽必烈
2.元朝的统一过程:1218年 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 1234年灭金国,1246年招降 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6 年灭南宋,1279年消灭南宋 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 国。
1.澶渊之盟的的盟约双方是( B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2.金朝的建立者是( A )
A.阿骨打
B元昊C宋太祖D来自保机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名族建立的王朝是(C)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Thanks
3.宋太宗时期(和):与辽数战,结果败,采取防 御措施 4.宋真宗时:先战后和
主要内容:
辽军撤回,宋给 辽岁币(银10万两, 绢20万匹。 宋辽约为兄弟之 国
“澶渊之盟”的影响:辽宋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 和平局面
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两国交战
宋夏议和
主要内容: 1.西夏向宋称臣,宋册封元昊为西夏国主 2.宋每年赐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 茶两万斤,节日另行赏赐 3.两国重开沿 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贸往来
第五单元 宋元时期民族关 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第9课 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
2.辽国的建立
耶律阿保机照片
时间:10世纪初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国号:辽(也称契丹)
民族:契丹族
辽与北宋的和与战
1.辽太宗时(战):辽占领燕云十六州
2.宋太祖晚期:和

2025年高中历史高考精品备课教案: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2025年高中历史高考精品备课教案: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1.政治上: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宋朝崇文抑武并不断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对峙,但以和平交往为主,各民族互相交融,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4.思想文化上:理学产生,儒学走向思辨化、哲理化;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走向成熟并外传;以宋词、元曲、风俗画为代表的市民化、多元化的文学艺术繁荣;少数民族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受汉文化影响创制出新文字,促进了文明交流与借鉴。

5.社会关系上:与前代相比,宋代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情况,进入本课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时空定位
【问题】请在空白处填出相应政权和首都的名称,并说出其兴亡之际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展示示意图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北宋(汴京)——陈桥兵变、靖康耻,灭于金
南宋(临安)——赵构应天称帝,灭于元
西夏(兴庆)——李元昊称帝,灭于元
辽(五京制)——五代十国时建国,灭于金
教学难点 整体上分析这一时期社会发展中“多”与“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以问题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知识学习
教师活动 1.展示图片 2.展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1.观察图片,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齐声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课堂导入 设计意图:
揭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从整体聚焦到局部,关注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发展
【总结归纳】结合所学知识,请同学们从疆域、政治、经济、思想、民族等角度概括辽宋夏金元时 期的阶段特征,进一步阐释“多”和“一”的关系。
第三部分:习题演练(略)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掌握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论证了“多”与“一”的辩 证关系。在以后的课上,我们将进一步围绕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发展、理学体系构建及其社会 文化生活发展等角度进一步讲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金(燕京)——完颜阿骨打称帝,灭于元
元(大都)——蒙古人征服欧亚,灭于明
设计意图:
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讲解政权更迭的过程,树立学生的时空观念。
第二部分:阶段特征
【问题 1】对比三幅地图,说明辽宋夏金元各政权的领土范围发生了怎出示地图: 图片一:辽西夏北宋对峙图 图片二:金西夏南宋对峙图 图片三:元朝统一图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练习(含解析)新人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练习(含解析)新人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对地方采取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措施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宋太祖,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体现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选D项。

2.《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A.三司B.政事堂C.门下省D.枢密院,与宋朝枢密院为军事主管机构相符,故选D项。

3.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 )A.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B.削夺朝中大将兵权C.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D.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从而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故选A项。

4.中国古代吏治腐败会出现花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最早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宋太祖在地方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故选D项。

5.在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北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B.契丹、鲜卑、匈奴C.女真、鲜卑、匈奴D.匈奴、鲜卑、契丹;南朝齐政权统治时期,进入中原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北宋建立之前,北方的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

故D项符合题意。

6.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

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事权的过分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的加强D.皇权专制削弱,从中央到地方均存在分权,如中央的军权和地方的行政权。

这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央集权,但也存在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7.面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为改革时弊,X仲淹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 )A.严肃政令,取信于民B.整顿官僚机构C.减轻徭役,缓和矛盾D.加强国防军备,X仲淹为改革时弊,发起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

故选B项。

8.北宋为应对边疆战事,供养了大批招募的军队,但多而不精,战斗力弱,为此王安石变法实行了( )A.专职从事军事的募兵制B.工匠源于民间的雇募制C.“兵农合一”的征兵制D.自愿加入的志愿兵役制,为了加强军队战斗力,王安石变法规定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宋代,在州一级所设的通判,有权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还有权弹劾州府所有官员,因此有官员提出外放的条件是“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

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制集权的强化 B.政治制度的僵化C.官员生活的腐化 D.崇文抑武的固化2.淳化三年(992年)正月,有诏书称某地方机构:“外分主计之司,虽曰传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平反狱讼,漕运金谷”。

该地方机构是( )A.转运司 B.枢密院C.三司 D.提点刑狱司3.宋代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强化的重要阶段。

为加强对州的控制,北宋政府( )①设置转运司②增设通判③设立御史大夫④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 B.①④C.①②③ D.②③④知识点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4.在宋辽交往中,《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这体现榷场的设置( )A.主要服务于辽国文化需求B.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C.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认同D.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5.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6.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

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 A.触动了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C.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失去支持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7.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 249.63万贯石,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 513.8万贯石多出1 700多万贯石。

【专题说课】《辽宋夏金多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

【专题说课】《辽宋夏金多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元丰改制
国富兵弱 晚期党争 南宋偏安
三、教学过程2.“内”部政权对“外”部的影响——不同程度汉化下的民族政权
契丹族
(游牧草原民族)
党项族
(游牧草原民族)
女真族
(渔猎农耕民族)
蒙古族
(游牧草原民族)
916年 南北面官 辽国 四时捺钵
1038年 南北面官 西夏 四时捺钵
1115年 沿袭唐宋 金朝 猛安谋克
从横向看,我们会发现历史内在演变逻辑, 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中,随着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内在合力加强,蕴含和催生 统一融合的新局面,横向看,展示了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内在发展关系。
一、前期分析——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
认知上 :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过辽 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基本史实,因而可以从已知 推向未知。但容易孤立看待并立 政权,忽略彼此间的关联,缺乏 整体的全局认识。
情感上:
学生对历史中的并立统一 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还 需要认识到蕴含统一中的 合力,以及统一多民族国 家形成中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运用唯物史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梳理这一时期发展脉络; 在时空框架下把握这一时期辽宋夏金和元朝两大阶段时序脉络和空间关系; 通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涵养家国情怀。
在 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密切, 合 实现不同程度发展
辽 夏 金
4.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1.取士更加公平
2.身份趋于平等
部落贵族制走向瓦解,
3.管理相对松弛 4.生活丰富多彩
文化艺术
等级观念文逐渐化淡艺化术
5.民族交融明显
大统一
……
元朝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仲 淹
整顿官僚机构
思考2:“庆历新政”的结果如何?
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 很快归于失败。
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 ①目边的疆危机:政权并立内容,(北部宋分同)辽和西夏作战屡吃 效果
败仗 青苗法:在每年2月、5月青黄不接时,由官
内容 ②胀财,政财危政府 方机负给 田农 均:担民 税军沉贷 法队重款 :庞、清大贷丈粮土,地军,费核开实支土地大所;有官者僚,队伍达兵膨到的富效国果的不目明的显,;但强
辽:岁币 夏:岁赐 金:岁贡
1、南宋抗金 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但岳飞
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2、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划界;南宋对金称臣;
“岁贡”。
3、南北对峙 此后,又发生几次宋金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
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局面
1、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一级行政策位,每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
改革触及到了大地主、
材知识,分析 王安石变法的
强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按保甲编制,农闲时集 中接受军事训练
大商人、大官僚的利 益,遭到阻挠和破坏
效果和影响。
兵 裁兵法:士兵50岁后退役,禁军不合格者改 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 益严重】
知识归纳:变法失败的原因
原因: 1、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执行不善,加重人民负担,引起民间不满。 2、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3、宋神宗后期动摇及其去世,使变法失去支持。 4、变法操之过急,涉及面广。 5、根本原因:封建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没有从根本上变 革生产关系。
分散中央机构权力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一、宋初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2.分散机构权力(分化事权) (2)分散地方机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一轮复习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轮复习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⑴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⑵枢密使与“三衙”分权;
⑶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⑷实行更戍法
抑武
“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 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罢宿将兵权
有握兵之重 无发兵之权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 常在一处。”
4.辽夏金的政治制度建设。
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元朝的统一与制度建设。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民族政权 并立,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是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辽 916-1125年
西夏 1038-1227年
1115-1234年 金
1206-1368年
比较辽、西夏、金制度的相同之处。
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吸收汉人王朝先进政治制度。 治理过程实行双轨制,因俗而治。
这样做带来什么效果?
有利于巩固政权,而政治文化制度的趋同, 进一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翰林院(仿唐制)
沿用部族 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仿唐州县 制
藩汉分治 因俗而治
一、宋辽夏金元的政权更迭、政治建设
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
政治生活:皇帝宫廷保持草原习俗,随季节定成期的迁生徙活,习行惯营,居为处政无治常中,心四时
制度建设:(2) 四时捺钵制度
转徙。辽设有五京,但严格来说
史料: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 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汉人枢密院、 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承旨二员,令 史十人,御史台、大理寺选摘一人扈从。每岁正 月上旬,车驾启行。宰相以下,还于中京居守, 行遣汉人一切公事。

第9课 两宋政治和军事 (8)

第9课 两宋政治和军事 (8)

《北宋、辽、西夏形势图(111年)》
特别提醒:
2、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庆历和议(1044) 1、注意两次和议的区别:
宋辽和议一兄弟之称一北宋送“岁
内容:①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
币”(币:平等之意)。
持帝号,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 宋夏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一北宋送“岁
“岁赐”。
赐”(赐:君臣之意)。
兵无常帅 帅无常师
宋朝对待文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一、防弊之政---加强中央集权
(三)影响
思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 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1)原则: 加强国家对经济、军事等的管理与控制。
(2)目的: 富国强兵
(3)内容: 富国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款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 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
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三、解弊之法——王安石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 3、影响: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947-
前代之弊 何解9?50 后周 郭威 天雄节度削使弱地95方1-
方镇太重 集权中9央60
君弱臣强
分散权力 集权君主
武将势大
抑制武将 崇文抑武
一、防弊之政---加强中央集权
(二)措施 1、方镇太重 ——削弱地方
(1)设“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 (2)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2)

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2)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加强地方控制: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 中央:二府三司、三衙、台谏
分散机构权力 地方:四监司、通判
抑制武将权力——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特点及影响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边防压力 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 财政危机——三冗二积
王安石变法
背景 主要内容(富国强兵) 评价、败因、启示
隆兴 和议
1164年
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 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 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 两州给金
嘉定 和议
1208年
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 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原来边界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课堂总结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王安石变法
【课堂探究】王安石变法缘何失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1)失败原因:
①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立场动摇,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且变法过 程中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 ③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最大利益,因而不可能 获得农民的支持,更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2)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革除社会弊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 要手段。 ②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要体现 百姓利益,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要注意用人。
◎岳飞《满江红》今人书法作品
南宋的偏安
2.宋金之战 (2)偏安局面的形成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 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社会人身束缚减 弱
宋朝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
国家控制适 受官府干预;对于百姓迁移住所、 适应社会经济的
当放松 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 变化
府的限制也更为松弛
-22-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时空坐标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典例3(2020·宁波北仑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北宋丝织业逐 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河南、河北、 江西造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 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 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 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 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的支柱

地位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 生了深远影响
-25-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时空坐标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二、文学艺术
项目 原因
特点
代表作家
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 豪放派苏轼、
宋词 城市经 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 辛弃疾,婉约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时空坐标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典例2(2020·浙江9+1高中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议成,立 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下列项中与该盟书签订时的政治形势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 蕃 诸 部
古 金
大理



西夏
元统一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灭大理(1256)
古 金
南 宋
大理

1271年改 国号为元



元统一过程
灭南宋(1276)
南 宋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元军南下进攻临安 时,文天祥组织军 队抗元,他兵败被 俘,囚禁在大都, 始终坚贞不屈,表 现出崇高气节,最 后被杀害。
如何理解元朝统一战争与文天祥抗元斗争?
——进步战争: ①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奠定长期统一; ②扩大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中 西交通的发展 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 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 ——正义战争:①反抗压迫,保障百姓利益; 痛苦 ,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 ②崇高的气节和精神……;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第三等 汉
包括原西夏人和畏 兀儿人等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 人 和契丹.女真等族
第四等 南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 族和其他各族
元朝灭亡 1351年,刘福通起义。 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元亡。 农民起义的结果 1.被镇压 2.改朝换代的工具 3.推翻封建政权取得成功
第五单元 宋元时期民族关 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第9课 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
第三阶段
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兴起
12世纪的蒙古草原状况: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渴望
只有互相杀伐.”
统 一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元朝 的统治
1、 元 代 疆 域
东欧 钦察汗国 中亚 察合台汗国 西亚 伊尔汗国
北亚
窝阔台汗国
元本部
中国
史载“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2.行省制度的建立
内 容 目 的 澎 宣行 中 为 湖 政中 书 了 巡 院书 省 巩 检 (省 ( 固 司 西( 中 元 ( 藏地 央 朝 台 )方 ) 湾 ) 的 ) 统 影 响
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1、统一了蒙古并建立了蒙古政权。 (重要时间:1206年) 2、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元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 2、元朝的统一过程
蒙 西夏
元统一过程
灭西夏(1127)
吐 蕃 诸 部
古 金
大理


蒙 西夏
元统一过程
灭金(1234)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 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 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元《醉太平小令》
阶级矛盾尖锐
元朝划分的四等人
按 征 服 的 先 后 排 等 级 等级 名 称 民 族 目 的 实 质 的为 统了 治巩 地固 位蒙 古 贵 族 阶是 级民 压族 迫形 式 划 分 下 的

1、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 分奠定了基础。 2、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 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3、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 政府 之下,便 于民族之间的 友好交流,促进了族融合。
三、元朝 的统治
——是继秦朝后我国政治制 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四、元朝的灭亡
思考: 强大的蒙古帝国(元朝)为何会在百 年内迅速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