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初中语文升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语文(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语文(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语文(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狼径去(离开)惟危楼一座(高)B.选贤与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点)C.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D.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惠子相梁(做宰相)2.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

(3分)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1)福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2)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

我选句,修改后的句子:3.综合性学习(8分)【小题1】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

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小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

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

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小题3】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动力。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卷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卷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试卷

湖南省邵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30分)1.名句积累:古诗文默写填空。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诚子书》)(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5)文大祥用鲜血和生命奏响的壮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至今仍可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文天祥《过零丁洋》)(6)根据关键词写诗句。

关键词:泥、奉献、花;诗句:,。

(龚自珍《己亥杂诗》)关键词:愿、思念、月;诗句:。

(苏轼《水调歌头》)1.(1)长河落日圆(2)非淡泊无以明志(3)曲径通幽处(重点字:幽)(4)谁言天地宽(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字:碾)2.古诗阅读。

(2-3题,共5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①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2.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诗,《南征》押韵工整,押韵。

(2分)3.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3分)2.五言律诗 in。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五言律诗,又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全诗共8句,每句5个字,三四句、五六句均为对仗句。

这两首都是五言律诗。

结合《南征》一诗中“林、襟、心、音”可知,压“in”韵。

3.同: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自己日渐衰老(伤时、悲己)的感伤。

异:《春望》一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南征》表达出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在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赏析作者情感。

初升高中考试题库及答案

初升高中考试题库及答案

初升高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fēi)蓦然(mò)恣意(zì)拈轻怕重(niān)B. 踯躅(zhú)缜密(zhěn)瞠目(chēng)揠苗助长(yà)C. 缄默(jiān)恻隐(cè)睥睨(pì)锱铢必较(zī)D. 桎梏(gù)砥砺(dǐ)蹉跎(cuō)稗官野史(bài)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再接再励一愁莫展B. 汗流浃背声名狼藉偃旗息鼓C. 黄梁美梦金榜提名风声鹤唳D. 脍炙人口出奇制胜礼上往来答案:B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平民)B.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卑鄙:地位低下)C.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败军:战败的军队)D.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愚笨)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A.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B.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C.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答案:A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3x+2)(3x-2) = ______答案:9x^2 - 4(2)(a+b)^2 = ______答案:a^2 + 2ab + b^22. 解下列方程:(1)2x - 3 = 7答案:x = 5(2)3x + 4 = 2x + 8答案:x = 4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1)I don't know _______ he will come tomorrow.A. ifB. whetherC. thatD. what答案:B(2)She is always the first _______ to school.A. getB. getsC. to getD. getting答案:C2. 完形填空:One day, a poor farmer was working in his field. He found a _______ gold coin.A. realB. trueC. rightD. good答案:A四、物理试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水B. 空气C. 铁D. 木头答案:C(2)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它的质量是?A. 10kgB. 5kgC. 20kgD. 1kg答案:A2. 计算题:(1)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它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

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6分)(一)积累(共11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安徒生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幼年的穷困,青年的自卑,成年的孤独,幸福只是偶尔点zhuì其间。

经过苦难的过lǜ,流淌在安徒生童话中的是那浓重的忧yù,使他的作品获了一种高贵的格调。

“拇指姑娘可以坐在这花bàn上,用两根白马尾作桨,从盘子这一边划到那一边。

”2、古诗文默写。

(6分)(1)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2)在你的阅读积累中,寻找两句表现江南迷人春色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3、名著阅读。

(3分)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

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

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书名、书中一个人物、作品的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4个方面向他作些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运用(共10分)4、按下面语段的内容及句式仿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原句构成排比句。

(2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多情的雨丝,诉说你心中的爱;,。

历年初中语文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年初中语文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4分) 全卷书写分二、(22分) 完成下面1—8题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

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

揉()碎了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

2. 根据课文意思和拼音提示在括号中填写词语。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shūchàng()的气。

那拱桥的强劲的大húxiàn(),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xiānxì()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xiāohún()!3.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汉字。

同舍生皆被()绣,()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艳意。

4.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名。

①《窃读记》:②《人的高贵在于灵魂》:③《岳阳楼记》:④《我的叔叔于勒》:5.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

行至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

①本段描写突出了景物的一个特点:。

②本段描写的词运用很有特点,如“”句中的“”就写出了。

6.由荆州市旅游局、荆州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推出的“一句话叫响荆州”荆州旅游宣传语有奖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请你也参与其中,拟一条荆州旅游宣传语。

7.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升学初中考试答案语文试卷

升学初中考试答案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沉浸(jìn)C. 沉重(zhòng)D. 沉着(ché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B. 由于天气太热,他中暑了,所以我们决定去医务室找医生。

C. 他的勤奋刻苦,使得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要努力奋斗,不断进取。

3.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举世闻名B. 眼疾手快C. 鱼贯而出D. 一鼓作气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B.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C.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D. 鹿死谁手(lù sǐ shuí shǒu)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以108位好汉为主人公,描绘了他们反抗封建统治的英勇事迹。

B.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为线索,讲述了他们一路上的艰辛历程。

C.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7. 下列对联中,符合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要求的一项是:A. 青松挺秀迎春早,碧水潺潺送暖来。

B. 碧波荡漾映晴空,绿柳垂丝舞春风。

语文近十年内的中考试卷

语文近十年内的中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伏(qián)神秘(mí)奔腾(bēn)B. 拘束(jū)峰回路转(fēng)振奋(zhèn)C. 调剂(jiè)赋予(yǔ)纯洁(píng)D. 调和(tiáo)惊愕(è)奔腾(bēn)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雕梁画栋C. 欣喜若狂D. 翩翩起舞(应为“翩翩起舞”)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他每天都会坚持学习。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图画精美。

C. 她不仅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D. 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雪花飘飘,飘飘雪花。

C. 他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

D. 这朵花真美,像一颗小小的宝石。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总是默默地帮助别人。

改句:他默默地帮助别人。

B. 原句:这本书很有趣,大家都喜欢看。

改句:这本书很有趣,大家都喜欢看。

C. 原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改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D. 原句:这个花园真漂亮,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改句:这个花园真漂亮,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静静矗立在荒野中,它没有同伴,没有水,没有阳光,但它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风吹过,树摇晃着身体,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孤独;雨滴落下,树挺直腰杆,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坚强。

岁月流转,树逐渐长大,它的枝叶繁茂,它的树干粗壮。

有一天,一位行者路过这棵树,被它的坚强所感动。

他拿起笔,写下了一首诗:一棵树,孤零零,矗立在荒野中。

无水无阳光,却顽强地生长。

行者把这首诗贴在了树上,然后继续前行。

初三升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升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欢腾漫步恰到好处毕恭毕敬B. 踟蹰蹒跚琳琅满目精疲力竭C. 赋予融化融会贯通毕恭毕敬D. 纷扰累赘碧波荡漾毕恭毕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B.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C. 这场演讲比赛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演讲能力,还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

D.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B. “你看过《三国演义》吗?我知道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D. “他最近在学吉他,每天都要练习很长时间。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夜空中。

B. 那朵花红得像火焰,美得让人陶醉。

C.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让人心旷神怡。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让人羡慕。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热情)地接待了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B. 他的演讲(生动)有趣,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C. 她的画(美丽)动人,让人过目难忘。

D. 这场篮球赛(激烈)异常,双方队员都拼尽全力。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片绿洲沙漠边缘,有一片绿洲。

绿洲里有一棵古老的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

这棵树见证了绿洲的沧桑变迁,也见证了这里的人们。

从前,绿洲的人们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他们辛勤劳作,自给自足。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围坐在树荫下,谈论着白天发生的事情,分享着快乐和烦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洲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水源也变得稀缺。

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来到了绿洲。

他看到了这里的困境,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历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一及答案(参考)

历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一及答案(参考)

历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一及答案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考试时刻:150分钟满分:150分)讲明:1.本试卷分第I卷(挑选题)和第Ⅱ卷(非挑选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并且将本人的考试证号、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在试卷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3.第I卷上挑选题的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在第I 卷上答题无效;非挑选题部分在第Ⅱ卷相应的位置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含作文答题纸)与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挑选题共l4分)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倔强(jiàng) 膝盖(xī) 惊诧(chà)B.解剖(pōu) 停泊(pō) 粗犷(kuàng)C.迸溅(bìng) 褴褛(lǔ) 汲水(xì)D.湛蓝(shèn) 阔绰(chuō) 裨益(bì)2.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

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洁白婆婆。

”这首诗描摹了琼花的形之漂亮,色之___________,香之清淡,晶之高洁。

(2)1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的公布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______,扬州成为入选的l35个都市之一。

(3)一具人_____可以经过读书充分领会心灵的开心,形成丰富的心里世界,他______拥有了一具永别枯竭的开心源泉。

A.素雅举办即使/也B.素雅进行倘若/就C.文雅进行即使/也D.文雅举办倘若/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刚才结束的第49届世乒赛中,中国军团别负众望....,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睥。

B.这次考试,大伙儿的成绩都非常好,别及格的不过风毛麟角....。

C.由于气候变暖,夏季气温特殊高,各大商场的空调销售川流不息....。

D.他的这篇小讲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摊....,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初三语文升学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升学考试卷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瑰宝(guī bǎo)珍惜(zhēn xī)崇高(chóng gāo)B. 沉着(chén zhù)留恋(liú liàn)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C. 索引(suǒ yǐn)突兀(tū wù)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D. 调皮(tiáo pí)竭尽(jié jìn)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做事总是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B. 他在学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C. 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瞩目。

D.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球人民陷入恐慌。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篮球比赛中,凭借出色的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一跃成为球队的核心。

B. 她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称号。

C. 那个国家政局的动荡,让许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D. 在这次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国选手表现突出,勇夺冠军。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位老人一生勤劳善良,深得邻里喜爱。

B.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堪称一部佳作。

C. 他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人交往。

D. 为了实现梦想,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我正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D. 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答案:B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试卷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试卷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2023年邵阳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题卷及答案一、语言综合运用(共18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2小题。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

不应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liào望者的志趣。

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

”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

要在花繁柳茂中bō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______”的眼界,也需要“______”的思考,唯如此,“______”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萦绕yíng雨骤风狂zhòu瞭望拨开B.萦绕yín雨骤风狂zòu瞭望拔开C.萦绕yín雨骤风狂zhòu嘹望拔开D.萦绕yíng雨骤风狂zòu嘹望拨开2.下列句子出自上文语段,将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B.展望未来,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时间的画布上描绘精彩人生。

C.我国5G用户的快速增长,5G网络的加速覆盖,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D.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决定了我们有没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端午节到了,人们通过插艾叶、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重温传统习俗。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寒舍”“惠存”都是谦辞,“赐教”“垂问”都是敬辞。

升入初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升入初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升入初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届(yīng)蹒跚(pán)应接不暇(yìng)B. 迸溅(bèng)箴言(zhēn)缄默(jiān)C. 镌刻(juān)缄默(jiān)筵席(yán)D. 迸溅(bèng)箴言(zhēn)筵席(yán)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都还没有完全理解。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C二、填空题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答案:孟浩然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总是那么洁白,那么轻盈。

它们在蓝天上自由地飘荡,仿佛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

每当我抬头仰望,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云,是故乡的使者,它们带着家乡的气息,飘过千山万水,来到我的身边。

5. 短文中提到的“云”象征着什么?答案:云象征着家乡的气息和对家乡的思念。

6. 作者在看到云时,心中涌起的感觉是什么?答案: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一股温暖的感觉。

四、作文题7.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略(由于作文题需要根据个人经历和想象力来创作,这里不提供具体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来完成作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试题目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语文近十年中考试卷

语文近十年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矍铄恣意妄为漫不经心B. 比翼双飞面面俱到源远流长C. 恍若隔世惊心动魄妄自菲薄D. 唯妙唯肖眉清目秀满载而归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我市将投资20亿元建设地铁。

B. 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比赛被迫取消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举两得一丝不苟一日千里B. 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天一色C. 精卫填海悬梁刺股画蛇添足D. 鹏程万里风和日丽举世闻名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株树仿佛在向太阳微笑。

B. 星星点点的灯光像闪烁的钻石。

C. 那条河像一条绿色的飘带。

D. 那本书像一位智慧的导师。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问:“你昨天去哪儿了?”B.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C. 我喜欢听音乐,喜欢看书,更喜欢旅游。

D.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有花有草,有山有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矍铄恣意妄为漫不经心B. 比翼双飞面面俱到源远流长C. 恍若隔世惊心动魄妄自菲薄D. 唯妙唯肖眉清目秀满载而归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我市将投资20亿元建设地铁。

B. 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比赛被迫取消了。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举两得一丝不苟一日千里B. 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天一色C. 精卫填海悬梁刺股画蛇添足D. 鹏程万里风和日丽举世闻名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株树仿佛在向太阳微笑。

升初中考试卷子语文

升初中考试卷子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huàn)B. 鸡鸣狗盗(dào)C. 欣欣向荣(yíng)D. 眉开眼笑(y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

B. 我非常喜欢看书,特别是历史小说。

C. 由于天气太冷,所以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3. 下列诗句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下列词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走马观花B. 杯弓蛇影C. 塞翁失马D. 画龙点睛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像个小机灵鬼。

C.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D.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

6. 下列成语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一项是()A. 日月如梭B. 风驰电掣C. 一日千里D. 一眨眼7. 下列词语中,属于“ABB”式结构的一项是()A. 绿油油B. 白花花C. 红彤彤D. 金灿灿8.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改句: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B. 原句:他写得一手好字。

改句:他写的一手好字。

C. 原句:我看了这部电影。

改句:这部电影,我看了。

D. 原句:我们学校的环境很好。

改句:我们学校的环境,很好。

9. 下列词语中,属于“ABAC”式结构的一项是()A. 自言自语B. 自由自在C. 人才济济D. 自作自受10.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B. 那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C. 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初中语文升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升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迸发(bèng fā)恣意(zì yì)叱咤(chì zhà)B. 蹒跚(pán shān)迸发(bèng fā)恣意(zì yì)叱咤(chì zhà)C. 蹒跚(pán shān)迸发(bèng fā)恣意(zì yì)叱咤(chì zhà)D. 蹒跚(pán shān)迸发(bèng fā)恣意(zì yì)叱咤(chì zhà)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4.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空缺部分。

“______,必有一失。

”(人非圣贤)答案:人非圣贤三、阅读理解(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5. 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作者不以物质条件为重,而以道德修养为荣的思想感情。

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描绘了陋室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苔藓爬上台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草色映入帘中,显得清新宜人。

升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升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升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瞠目结舌(chēng)B. 缜密(zhěn mì)迥然不同(jiǒng)C. 恣意(zì yì)蹉跎岁月(cuō tuó)D. 踽踽独行(jǔ jǔ)咄咄逼人(du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非常好。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往。

B.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缺乏果断。

C. 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D. 他总是喜欢吹毛求疵,对别人要求很严格。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

B.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从不认真。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往。

B.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缺乏果断。

C. 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D. 他总是喜欢吹毛求疵,对别人要求很严格。

6.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

B.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从不认真。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往。

B.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缺乏果断。

C. 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D. 他总是喜欢吹毛求疵,对别人要求很严格。

升中考往年试卷及答案语文

升中考往年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融会贯通(ruò)B. 鸿毛(hóng)碧空如洗(jǐ)C. 红颜薄命(yán)谈笑风生(shēng)D. 雕梁画栋(diāo)眉开眼笑(máo)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原因,原定于明天的比赛被取消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善于交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我昨天在图书馆看书,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D.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精美精致B. 欢乐快乐C. 坚强坚定D. 慷慨慷慨大方答案:D二、填空题4.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范仲淹5.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屈原6. 《阿Q正传》中,阿Q的绰号是______。

答案:阿Q7.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凤雏”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答案:诸葛亮、庞统三、阅读题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尔言尔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1)这段文言文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答案:《论语》,孔子。

历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十套

历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十套

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位才情出众、性格独特的女子。

她聪明伶俐,多愁善感,对人生有着独特的见解。

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成因。

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好帮手。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二、古诗文阅读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词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父亲的爱,如山一般沉稳,如海一般深邃。

在我心中,父亲始终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式家长》中国式家长的教育方式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会束缚孩子的天性。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式家长教育方式的认识。

四、作文1. 题目: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 题目: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五、综合运用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实现目标,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

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修养。

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通过以上十套中考语文试卷真题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会有所收获。

初中升中考试卷语文

初中升中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B. 沉鱼落雁C. 沉着冷静D. 沉浮不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这次考试失败,他感到非常沮丧。

B. 这次比赛,他不仅参加了,而且还获得了第一名。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还会唱歌跳舞。

D. 我们班上共有50人,其中有30人喜欢打篮球。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斗(fèn zhòu)B. 沉浸(chén jìn)C. 荒谬(huāng miù)D. 悲壮(bēi zhuàng)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成绩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盛开。

C. 这条河流弯弯曲曲,像一条巨龙。

D. 他的笑声清脆悦耳。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成绩优异,堪称全班之冠。

B. 这位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让人百听不厌。

C. 她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D. 那位同学平时很文静,但在关键时刻却表现得非常勇敢。

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顿时(立刻)B. 轻盈(轻快)C. 沉重(沉重)D. 丰富(丰富)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B. 雨后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

C. 那个女孩,美丽、聪明、善良。

D. 这本书,语言优美、情节动人、寓意深刻。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草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B. 雨滴在窗户上敲打着,好像在唱着一首悲伤的歌。

C.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微笑。

D. 这本书里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世界。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高得像天一样。

B. 他的嗓门大得能震塌房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4分)全卷书写分二(22分)写成下面1-8题1.根据文章与拼音在括号中填写常用字。

它没有(pósuō)()的姿态,没有(qūqǔpánxuán)的()(qiúzhi)()。

也许你要说她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pángyìxiéchū)()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予独爱莲之( ) ,( ),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焉。

3.在下面句子中适当的地方分别加上书名号、引号。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愿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品析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续写一个句子。

如同赞美每一个温馨的早晨,我赞美太阳递给我的第一缕晨曦。

借助晨曦,我看见庄严上升的国旗,看见大海激动的波涛,。

我要给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以衷心的祝福:早安,中国。

5.读下面文段,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6个字以内)在提高天津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天津市有关部门每年都要投入相当的经费用于节水科技攻关。

目前,天津自主开发研制的连续微滤设备、膜生物反应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装置、集装箱式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等多项节水科技成果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6.从下面的描写段中找出两出表现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细节。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细节一:细节二:7.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摆脱现实处境。

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①哲理类:入则无法家拂士,也则无敌国患者,国恒亡,②勤学类:天大寒,,,。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③豪情类:李白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④思念类:,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

(8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9.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1.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2.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四(12分)阅读选文《美丽乌龟》,完成13-18题。

美丽乌龟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

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

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一眨也不眨。

是在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看见那美丽的乌龟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有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几张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行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想到世界上有这么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

但是用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三十公斤,怎么带回来呢?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繁复检验,才从海运用货柜托运回来。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死掉了,就作成标本。

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我一大跳。

”朋友说。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乌龟。

万万没想到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牠的壳,我留下来做纪念。

”航行过万里,在木箱子靠着一息都能尚存的乌龟,怎么会死呢?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龟却死了。

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巳。

在极度的黑暗中饥寒交迫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乘法说明本文的写法。

(10字以内)14.从情节梳理的角度,概括本文中的故事。

(20字以内)15.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析。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的感情。

16.从构思技巧的角度,在文中找出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17.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说本文的“对比”。

18.从“忧患与安乐”的角度,写一句话表达你读了乌龟的故事之后的感悟。

五、(12分)阅读选文《茶马古道》,完成19-24题茶马古道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运送茶、马的“古道”。

“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以茶易马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注:换取)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名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人非常喜欢饮茶。

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

尤其是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

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共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汉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从唐、宋一直延续到元、明、清。

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

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

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

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19.文意把握――根据全文内容,简洁说明什么是“茶马古道”。

20.作品感受――试写出表示本文说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21.要点概括――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22.段落分析――第四段中说明元代在“茶马古道”发展史上重要举措的句子是:23.文句理解――文中点明“茶马古道”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句子是:内容探究—根据文章有关内容证明:“茶马古道”的说法不应该早于唐代。

六、(12分)阅读选文《江山之助》,完成25-30题江山之助据记载,隋代僧人智永,“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得《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

所退笔头五簏,埋作笔冢”。

智永历来被视为勤学典范,尤其是心如古井的寺院生活,使他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沉浸在青灯黄卷、晨钟暮鼓的事佛环境里。

古今确有一些书法家,适应于室内的寂寞生活,离不开邮票般大小的家园。

书法本来就是寂寞之道,临摹古帖,遥追古人,都是独自在静谧中进行的。

室内的苦练遂成美谈,似乎,书法学习就是室内的产物。

其实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面是游山玩水。

山水之乐同样是书法家的本性,“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是何等的。

山水之乐洗去了书斋枯坐的寂寞,场景转换了,心境也为之一变。

老子曾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山水间徜徉和在书斋中勤奋,感觉是不一样的。

山水对学书者好像是无所言无所教,但人在周游目览中“以悦为安”。

王徽之称:“散怀山林,萧然忘羁”,山水美景洗去了杂念琐碎,使人进入其中,有回归天性的精神自由。

像著名的竹林之游、兰亭修禊、西园雅集,文人都带有休闲交流的宽松。

走出书斋,优哉游哉,一些佳作也在游山水间产生了。

山水无语,处处都有玄机,试探着书法家的性灵。

譬如荷池萧然远俗之美,在书法家眼里,构成了清幽脱俗的韵味。

书法家对于景物有着天生的喜爱。

王羲之爱鹅,支道林爱鹤爱神骏,王徽之爱竹,都钟情于清洁高雅的审美性格之物,它们传递着鲜活的信息,足以引发书法家遐想神游,使人脱略形迹而重精神享受,联系到书法之理、之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