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法律法规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权益,维护劳动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劳动活动的劳动者,包括城镇和农村所有劳动者,都享有本法律规定的职业卫生权益保护。
第三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加强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推动职业卫生工作的持续发展。
第四条国家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劳动安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类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监管和服务。
第六条国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职业病预防和治疗水平。
第二章职业卫生工作责任第七条国家领导干部是劳动安全和健康工作的责任人,应当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权益保护负有直接责任。
第八条各级应当加强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工作责任制度。
第九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劳动安全和健康工作的责任人,应当制定和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对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负责。
第十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机制,对劳动者的劳动环境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职业卫生管理第十二条单位应当根据本法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和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职业卫生工作计划、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和控制、职业病预防和治疗等内容。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记录和保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信息,包括职业暴露情况、健康监护记录等。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劳动者的劳动环境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设备,并对劳动者进行正确使用和保养的培训。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正式版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正式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正式版引言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及相关保护设施的建立和使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的一系列措施。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介绍我国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卫生领域的基本法律,于2002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责任分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治的措施和职业病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
1.1 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分级管理、责任落实和公开透明等。
这些原则有效地指导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1.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的要求,企业必须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并评价其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
这有助于发现并及时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1.3 职业病防治的措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立与使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
企业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1.4 职业病监督管理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监督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职业病监督机构的职责、监督检查的方式和频率、职业病鉴定与赔偿等。
职业病监督管理的实施,确保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于2004年颁布实施,为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权益提供了更具体的法律依据。
2.1 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包括定期体检、健康档案管理、职业病检测等。
用人单位有责任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2.2 劳动者职业病防护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的要求,包括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控制等。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清单一、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中国职业卫生法规中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的基础。
该法规对职业病预防、诊断、治疗和赔偿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规定。
1.1 职业病的定义与范围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引起的、以慢性发病特点为主的疾病,包括职业性肺尘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皮肤病以及其他职业病。
1.2 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该法规规定了雇主和劳动者的职责。
雇主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安排职业卫生培训等。
劳动者则有权要求雇主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保证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1.3 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职业病防治法》要求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和鉴定。
一旦确诊为职业病,雇主应当及时报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4 职业病的赔偿该法规明确了职业病的赔偿责任和赔偿的范围。
劳动者若因职业病导致损害,有权要求赔偿。
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补助、抚恤金等。
二、职业卫生管理办法《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安全而制定的。
2.1 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雇主应当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为劳动者提供咨询和培训。
2.2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估雇主应当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若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当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2.3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雇主应当采取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购买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改善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等。
劳动者在工作中有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同时要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
2.4 职业卫生知识宣传雇主有责任向劳动者宣传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健康保护意识。
劳动者也应该积极配合雇主的宣传工作,提高自身的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职业卫生是指以保障职工安全健康为目标,通过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为了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国纷纷制定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以规范和指导相关工作的进行。
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是国家对于职业卫生工作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
不同国家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内容相似,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会明确规定雇主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与义务,要求雇主建立并执行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2.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职业病是特定职业场所或工作环境中所引起的疾病,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会对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提出具体要求,包括识别和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施防治措施、监测职业病患病情况等。
3. 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还会要求对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病危害问题。
这包括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测量和评估,对职业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等。
4. 职业卫生培训为了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能力建设,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还会对职业卫生培训提出要求。
这包括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对于职业卫生工作的具体技术要求和指导,用于衡量职业卫生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根据不同的职业卫生风险,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标准,以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1. 职业卫生检测标准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是衡量职业卫生风险的重要指标,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将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化学、物理和生物三个方面的检测,确定职业卫生风险的程度。
2. 职业卫生防护标准职业卫生防护标准是指针对不同的职业卫生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要求。
包括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要求、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要求等。
3. 职业病阈限值标准职业病阈限值标准是指对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允许接触量进行限制,以确保职工不受其危害。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培训课件
第一章 我国职业病防治体系的 发展及其法律框架
Page 2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 准
2
我国职业卫生发展简史
初创时期
(1949-1966年)
属于“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学”阶段,本阶段 主要是照搬苏联的模式和做法,以学术讨论 和积累经验为主。 1950年《工厂卫生暂行条例草案(试行)》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56年《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保险法
劳动法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工伤保险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
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所劳动保护条例
尘肺病防治条例
Page 7
放射卫生配套规章:
职业卫生配套规章: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相关卫生标准
··· ···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
Page 12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 准
12
Page 13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 于2011年12月31日审议通过。 ➢2016年7月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2016年9月 1日起施行。 ➢2017年11月4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2017年11 月5日起施行。
目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
管理办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职业卫生法准律法规和标•·职·业·卫7·生·标·准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职业卫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保护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国家法律法规1. 《劳动法》:这是我国职业卫生管理的核心法律,它规定了雇主的职业卫生保护责任,并确立了职工的权利和利益。
在劳动法中,关于职工职业健康方面的规定有助于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
2. 《职业病防治法》:该法规定了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的要求。
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是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个法律可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3.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个法律规定了对企业和雇主负有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行业标准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这是一项重要的标准,用于对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及确认。
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和评估职业卫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和监测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工作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并采取措施保护职工的健康。
3. 《职业病防护设施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要求,例如通风设施、防护设备等。
企业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职工的健康。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了有效实施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应制定适当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2.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制度: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和评估职业卫生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职业卫生培训制度:提供相关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技能。
4. 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建立定期的职业卫生监测机制,对工作环境和职工的健康进行监测与评估。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指以保护职工的生命、身体和健康为目的,规范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的安全、卫生行为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我列举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律规定了劳工在工作场所的基本权益和义务,包括保障劳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并规定了用人单位应提供的劳动保护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律明确了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和个人防护用品,保护劳工的身体健康。
3.《职业病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和相关救助的措施,要求用人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管理规定》:该规定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规定了他们必须接受的安全培训内容和标准,确保他们在特殊工作环境中的安全。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法规明确了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搬运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保护劳工和环境的安全。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指的是旨在保护环境资源,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几个相关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同时要求企业和个人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意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排放标准的制定和监测、大气污染物治理等方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鼓励和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要求,包括废物的分类、处置和监管。
这些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工的权益和环境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遵守,提高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现代社会对于职业安全与健康以及环境保护重要的法律体系。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目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6.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9.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10.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11.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12.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13. 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1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15. 建设项目职业宾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版)16.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17.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18. 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19.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1. 职业病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前期预防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保护和促进工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和标准。
为了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受职业病的侵害,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中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该法律法规规定了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行政职责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是中国的劳动基本法律,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职业卫生的规定。
该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劳动者有权拒绝存在职业危害的工作岗位。
3.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条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条例》是中国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具体指导。
该条例规定了企业职业卫生的组织管理、职业卫生检测和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等内容。
企业必须按照该条例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
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了实施职业卫生管理,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监测和控制,以及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1. GBZ2.1-2007《职业卫生技术规程》《职业卫生技术规程》是中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中的核心标准,是指导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规范。
该标准从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和控制、职业卫生检测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
2. GBZ 2.2-2014《职业性化学物质接触限值》该标准规定了常见职业性化学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以及工作场所中化学物质的空气浓度监测和评价方法。
3. GBZ 2.5-2006《职业性噪声危害防护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中噪声的危害防护要求,包括噪声测量、防护设施的设计与选用、劳动者个人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卫生主要法律法规(全文)
职业卫生主要法律法规(全文)职业卫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主要法律法规,并对每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细化说明。
一、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卫生领域的基本法律,其目的在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该法分为九章,涵盖了职业卫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诊断和评估等内容。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是职业病防治法重要的配套法规,用于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归类和编码。
该法规涵盖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是卫生监督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规定。
该办法对职业卫生监督的组织与实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与咨询、监督检查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四、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是对从事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的机构进行管理的法规。
该办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与评估、人员资质要求、服务内容与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五、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管理办法是对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规定的法规。
该办法明确了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发布、使用与更新等方面的规定。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办法是为了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理而制定的法规。
该办法规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程序、调查处理程序、隐患排查与整改等方面的要求。
七、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办法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是对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进行管理的法规。
该办法规定了个体防护用品的分类与标准、质量监督与检验、销售与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八、职业卫生技术标准与分类职业卫生技术标准与分类是对职业卫生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法规。
职业卫生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目录清单
职业卫生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目录清单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改通过,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修改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三、部门规章(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2013年4月10日起施行)。
(2)《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2014年4月1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2006年7月27日起施行)。
(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家卫计委、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6)《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7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
(7)《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8)《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布局与管理规范》(2015年9月1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5〕93号)(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管理规范》(2015年9月1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5〕93号)(10)《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0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1)《卫生部卫生立法工作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号,1999年10月13日起施行)。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培训
人员培训记录第页;共页培训内容2016年2月,评价部培训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培训时间培训地点主讲人参加人员培训要点记录参加培训人员签到备注人员培训记录(续表)第页;共页培训要点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5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2]第73号修正);第8条、第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卫疾控发[2015]第92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5]第5号);《高毒物品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卫疾控发[2013]第48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3]第5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4]第69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76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ZW-JB-2014-004);002 00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人员培训记录(续表)第页;共页培训要点记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一)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一)背景介绍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预防、监测、评价、控制因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引起的职业病和相关健康影响的科学和技术。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本文将重点介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一部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中国职业卫生领域的核心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于2002年实施,为预防、控制和治疗职业病提供了法律依据。
根据该法,雇主有责任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权益,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以及对职业病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了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和报告制度,强调雇主和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明确了政府职责和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加强了对违法单位和个人的法律制裁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劳动领域最重要的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于1994年颁布,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中也包括职业卫生方面的保护。
根据该法,雇主有责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无害的工作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职业卫生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和拒绝权。
劳动者有权知道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风险,并对其工作环境提出合理要求。
雇主不得违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指南》国际劳工组织(IL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致力于改善全球劳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指南》是ILO制定的一项重要指南,旨在帮助各国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
该指南强调将职业卫生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中,以确保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一、简介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对工作场所及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管理和监护,保护从业人员健康和预防职业病发生的一门科学。
职业卫生培训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对职业卫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培训。
二、职业病概述职业病是因为工作环境和从业行为导致的一类疾病,其中包括尘肺病、放射病、中毒、嗜铬病等。
这些疾病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学习职业卫生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律明确了企业和从业人员在职业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这份目录对不同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类,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使其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
四、职业卫生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程等方式,向从业人员传授职业卫生的基础知识,包括职业病的预防、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等。
2. 实操训练: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场景,让从业人员亲自参与职业卫生控制措施的实施,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职业卫生培训内容1.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了解不同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学习如何进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有效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
2.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了解各种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让从业人员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防护用品。
3. 职业病的早期识别与监测:学习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检测方法,及早发现职业病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职业卫生培训的价值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职业卫生培训,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减少因职业病引起的健康问题,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企业形象:企业通过积极参与职业卫生培训,能够加强与从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3. 促进员工福利:提供职业卫生培训,可以让从业人员更好地认识到企业对其健康的关注与关怀,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相关法律法规规章ppt课件
5种
10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按来源分为三大类: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1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 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 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 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 些生物性致病因素。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令第 352 号,二○○二年五月十二日发布实施)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令第619号 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卫生知识讲座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1
职业卫生法律体系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以国家主席令发布) 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以国务院令发布)
--地方性法规(省级或者较大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定,以部门令发布)
--政府规章(省级或者较大城市政府制定,以政府令发布) 标准--国家标准(GB)
3
职业病危害 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 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 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 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 者健康的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 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 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有害因素。)
7
法定职业病:
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2002年4 月18日由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 联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的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共规定了10大类115种 职业病。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职业卫生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预防职业病和保护工人健康的一门学科。
而职业卫生培训就是为了提高职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理解,掌握预防职业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正确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职业卫生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培训的首要内容是让职工了解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让职工知晓自己的权益和职业病防护的基本要求。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培训需要告诉职工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以及这些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3. 职业病的常见类型:职业卫生培训还应当介绍职业病的常见类型,如尘肺病、噪声聋、中毒等,让职工了解各种职业病的症状、特点以及可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培训还应当向职工介绍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如通风设备、防护口罩、防护服等。
5. 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职业卫生培训还应当向职工介绍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让职工了解如何监测和评价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还应当向职工介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让职工了解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职工个人在职业卫生方面的权益和责任。
7. 职业卫生教育和宣传:职业卫生培训还应当向职工介绍职业卫生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让职工了解如何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职业卫生意识,培养正确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职业卫生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职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掌握预防职业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职业卫生培训,职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身心健康而采取的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职业卫生工作。
本文将介绍我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1.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的出台可以推动企业以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生产,预防和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2.1 职业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卫生法律体系的核心。
这部法律规定了职业卫生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措施,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管理和监督等内容。
根据这部法律,用人单位有责任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使用安全的设备和工具,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提供相关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等。
同时,用人单位还需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2.2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除了职业卫生法之外,还有一系列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
其中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条例》、《职业性病害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工人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定》等。
这些管理规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职业卫生管理条例》对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卫生设施和设备、职业病防护工程等进行了具体要求。
《职业性病害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则对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进行了规定。
这些管理规定的出台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2.3 职业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在职业卫生领域,还有一些职业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各种职业卫生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这些标准和规范是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和实施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主体责任
➢ 用人单位是职业卫生培训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保障职业卫生培训所需的资金投入,将职业卫生培训费用在生产成 本中据实列支。
目
录
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其它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职业防治十三五规划》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 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紧迫感 和责任感
➢ 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是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 命为代价这一安全红线的内在要求;是增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 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 和劳动者自我防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督促用人单位自觉履行职 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安 全健康的源头性、基础性举措。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 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 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 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 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 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 起的疾病。
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目
录
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其它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职业防治十三五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共七章90条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二次修正。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三次修正。
➢ 用人单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劳动 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变化的,应对劳动者重新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将职业病危害作业整体外包或者使用劳务派遣工从事接触 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应当将其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对其进行职业 病防治知识、防护技能及岗位操作规程培训。用人单位接收在校学 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卫生培训,提供必要的 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培训 开班方式
2018.9.5
煤矿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云南煤矿安全技术中心职业危害检测所 编 2018年 昆明
培训背景
• 近年来,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
治业后 卫果生培
劳动者(农民工)
大量劳动者
用人单位问题
① 重视不够
➢ 用人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培 训不到位就是隐患”的观念,把职业卫生培训摆上更加重要的位 置,切实把工作谋划好、部署好、落实好。
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 (一)总体思路。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职业健康”为工作主线,以 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要内容,实施分类培训,突出重点行业、 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 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 人员的法治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升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为防 治职业病危害提供保障与支持。
第七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 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第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 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 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 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 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粉尘
放射性物质
有毒有害因素
患病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构成该法所称
的职业病,必 须具备四点: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必须在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中。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 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 职业卫生保护。
•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 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 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 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 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
第九条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 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 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 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①不了解职业病 职业健康受 危害对自身健 到严重伤害
② 责任不落实
康的损害
③ 投入不足
② 自我防护意
④ 培训针对性和 识和防护能
实效性不强 ⑤ 培训率偏低
力差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数据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数据
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