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教案 (32)

合集下载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的心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心声,学会倾听他人的内心世界。

(2)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感受作者的心声,培养同理心。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2)如何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

(2)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作者的心声。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4. 情感教育:(1)教师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意义。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他人的短文。

2. 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

(2)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关爱彼此。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同理心。

初中语文心声教案

初中语文心声教案

初中语文心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心声》,使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声吗?你们有过心声想要表达的时候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心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背景知识。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主题和作者情感。

2. 提醒学生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关爱他人。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心声”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3.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享和总结。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进行分享和总结。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心声》的内容,编写一篇读后感。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分析与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评估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心声》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3. 修辞手法的参考资料和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七年级语文教案 《心声》

七年级语文教案 《心声》

七年级语文教案《心声》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李亡国的内心世界。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2.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心声》全文。

2. 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心声》,提问:“心声”是什么意思?2. 学生分享对“心声”的理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心声》。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分析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李亡国的内心世界。

2. 学生分享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理解。

四、讨论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分享对课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声的文章。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学生分享对角色朗读的理解和感悟。

七、写作练习(15分钟)1. 请学生以主人公李亡国的角度,写一篇关于他内心世界的故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九、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十、课后作业(回家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心声,试着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心声》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心声》的内容和主旨。

2.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主旨,分析文学作品的特点。

2.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自己的心声。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和主旨。

3. 分析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和主旨,分析文学作品的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五、作业与评估2. 评估:通过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心声》主题的思考与探讨。

2. 提升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情感共鸣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加强学生对个体差异和多元文化的认识,培养尊重与包容的态度。

七、教学内容1. 课文《心声》深层主题的探讨。

2.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共鸣与批判性思维。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差异和尊重包容。

八、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促进思考与交流。

2. 写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课文情感的共鸣和批判性意见。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共同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问题。

九、教学步骤1. 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对《心声》的理解。

2.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针对《心声》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鼓励提出不同观点。

3. 情感共鸣与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从不同文化角度分析课文。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2)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努力追求梦想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把握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提炼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一部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寓教于乐的经典故事,《心声》是我们中学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境,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宝贵人生价值,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修行,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

本文所提供的《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旨在通过情境导入、知识疏导、操作演练等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心声》中所蕴含的智慧,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教学背景《心声》是著名作家梁实秋所著,讲述了一个少年经历了磨难和成长的故事。

通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成长的坚定,同时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二、教学目标1、理解《心声》中所蕴含的智慧,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其中的深意。

2、通过故事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3、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

三、教学流程1、热身——情境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次困难或挫折,用三个词来形容当时自己的感受是否可以将自己当做一个顽强的人?如何才能变得顽强?2、导入——主题引入(5分钟)让学生看一张《心声》的封面,观察封面上的图案和文字,然后由教师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知晓故事的基本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3、阅读——展开故事(30分钟)让学生阅读故事的内容,并让他们找出故事中集中反映主题的片段或语句,并向全班展示。

4、疏导——帮助学生理解主题(10分钟)针对学生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展开解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并对其中涉及的生命、信仰等概念进一步探究。

5、拓展——延伸思考(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如:人的生命有什么意义?信仰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变得顽强?6、掌握——综合运用(30分钟)通过细致的设计,让学生认真思考并尝试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写作训练,体现《心声》中所倡导的信仰和顽强意志。

《心声》教案范文

《心声》教案范文

《心声》教案范文教案:《心声》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讨论诗歌《心声》,使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己内心感受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2.通过自由写作,培养学生对内心感受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表达内心情感。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引入:1.导入学生的思考:孩子们有没有过自己无法表达的内心感受?例如,当你开心时,有时又感到难以言喻的喜悦;当你生气时,有时只能默默地流泪。

那么你们又是如何表达这些感受的呢?2.引出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诗歌《心声》,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五、教学过程:1.学习诗歌:(1)让学生阅读诗歌《心声》。

(2)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请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并与他们熟悉的歌曲进行比较。

(3)梳理诗歌的情感表达。

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并解释为什么诗人选择了这种表达方式。

2.学习写作:(1)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请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段特殊的经历,例如,一个让自己难忘的瞬间,一个让自己伤心的事情,或者一个让自己感到幸福的时刻。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段经历,并强调他们应该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比如:“当我……的时候,我感到……”,“我觉得……”等等。

(3)分享写作:请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听取其他同学的反馈和意见,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六、巩固和拓展:1.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加强表达和声音的修饰。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家人或朋友,让更多人理解和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3.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机会,培养他们持续表达自己感受和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心声》这首诗歌的学习,学生在韵律和情感表达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写作环节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并通过适当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心声教案(5篇)

心声教案(5篇)

心声教案(5篇)《心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展示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弄清“心声”含义;难点: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的心理描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听音乐情境导入创造情境,展示课件,播放欢快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课前休息时间得以放松身心。

大家刚才听到的这首节奏欢快的音乐,名字叫《校园中的喜悦》。

一片片草如茵,一阵阵花儿香,凉爽风吹过来,在大树下乘凉。

一片片读书声,一阵阵嬉笑声,构成一部乐章,在校园中飘扬……从歌声里我们感受到校园里充满了快乐和欢笑。

今天我们要学习文章《心声》同样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不同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李京京却遇到了成长过程中困惑和挫折。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和挫折的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黄蓓佳的《心声》--二、读读课文感知情节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

2.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故事,有谁能说给大家听听?请学生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师生共同指出其不足。

引导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或者场景变化来概括课文的故事梗概。

公开课前,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次日放学,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心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1.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短文。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能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1.3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关爱。

培养对自己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培养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心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教材:《心声》短文。

故事情节:一个内向的男孩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亲,被送到一所孤儿院。

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位温柔的老师,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他逐渐打开心扉,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2.2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节的图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释义。

教学视频:关于《心声》的朗读或表演视频。

讨论问题:关于故事情节、情感和价值观的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播放《心声》的朗读或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经历过什么让自己感到伤心或开心的事情?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心声》短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师提问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3 词汇和短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复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题来巩固所学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3.4 情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情感的理解。

4.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4.3 口语表达和写作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展示他们对故事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5.2 创作短剧学生分组创作一个小短剧,表现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心声初中课文教案

心声初中课文教案

心声初中课文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心声。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心声及其意义。

2.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情感,理解心声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感。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心声,提问:“心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重要?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声。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社会现象,讨论其背后的原因和危害。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声音。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3.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声的短文。

2.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心声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关注社会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心声的重要性,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确保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充足,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心声》教案范文

《心声》教案范文

《心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述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树立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2. 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树立信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心声》。

(2)提问:你们曾经为别人倾听过心声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李鸣的心声。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

(2)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4.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 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主题,关注李鸣的心声。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作文。

2.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作文、预习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精选《心声》教案三篇

精选《心声》教案三篇

精选《心声》教案三篇《心声》教案篇1七年级语文教案:《心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__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能力目标⑴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⑵通过复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⑶通过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__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⑵培养学生对理想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⑶通过师生互吐心声,让“心声”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

六、教学及活动流程1、教学准备阶段⑴在设计好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素材,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⑵指导学生预习,包括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等。

二、课堂教学活动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契诃夫《万卡》中万卡的图片,并配有《万卡》中的相应文字,提问学生。

2、导入:契诃夫的《万卡》曾感动过许多人,一个小男孩儿读了《万卡》,勾起了他对往事深深地怀念,也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进入情境。

(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梗概。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发窘抽噎撇嘴道歉琅琅过瘾簪子窸窣恍惚2、指名2人复述故事梗概,教师根据复述情况,指导学生复述的技巧。

3、师生共同总结。

(出示行文脉络)公开课前( 读课文)→回家路上( 读课文)→次日放学( 读课文)→公开课上( 读课文) 1、齐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快速浏览课文,复述课文。

3、同桌讨论,填空,巩固对__脉络的理解。

加强基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巩固心理描写写法,理解“心声”的含义。

1、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

2、与学生共同总结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1、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京京心理的各种描写语句,感情朗读并在小组中加以讨论分析,在班上交流。

2、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李京京的“心声”。

《心声》教案9篇

《心声》教案9篇

《心声》教案9篇《心声》教案篇1教案:《心声》课题:心声(义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课型:品读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梳理情节、感知人物;学习和体会小说心理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中探究心声内涵,明确写作目的,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主人公执着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促进健康师生关系形成。

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探究心声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心声内涵、挖掘作品主题、获得人生启示。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唱“心声”同学们好,喜欢唱歌吗?我也很喜欢。

今天我给大家唱几句怎么样?“无论在天涯无论在海角,我的心会陪伴在你身旁。

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方,我都为你祝福快乐健康!”无论天涯海角无论何时何方,我都祝你们快乐健康,这就是我的心声。

今天大家还会听到另一个人的心声,他是谁?他有着什么样的心里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心声》。

(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整体感知听《心声》1、咱们先来听听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播放课文朗读片)2、谁能告诉我故事一直围绕一件什么事在写?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教师点评总结。

要点提示: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

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

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

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3、老师来画一画好不好?(画简笔画)这就是正在读课文的李京京。

三、读思结合悟“心声”(一)学习故事开端1、京京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他是怎样实现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事的“开端”。

请同学们把书合上,认真听我读课文。

(跳读1——10段程老师的话。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懂得珍惜亲情。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心声》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心声》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标记。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分享自己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关爱他人,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进行课堂反馈,提出问题和建议。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心声》的内容和所学的亲情价值观。

(2)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作文,进行情感表达。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是否到位。

2. 教师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亲情价值观。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

《心声》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感。

3.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心声》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心声》文本及配套音频。

2. PPT课件。

3. 相关教学道具。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课文配套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境。

2. 学生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学习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心声。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心声”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心声?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心声》,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中的“心声”指的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学习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

2. 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言表达练习。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心声》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声》教学设计作者: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一中廖维林【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辩证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对矛盾冲突的分析,运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3、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4、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1、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标题的深刻含义和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感谢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幻灯片一、二)同学们,这是教师节来临之际老师收到的一份节日的礼物,同学们的这段心声的流露让老师很感动,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心声》,看看文中的学生是如何向老师表达心声的,我们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幻灯片三)二、整体感知课文同学们,你们预习了吗?你们说小说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板书:李京京程老师三、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及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1、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阅读课文,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可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几个词语概括,并说出你这样概括的依据。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幻灯片四:我从()那里学到了()。

⑴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要给自己一个机会,要勇于展示自己的优点)。

执着、倔强。

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11~17段比如:第13段举了举手第15段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第17段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举了举手语言描写──老师,我能……念一段吗?神态描写──结结巴巴心理描写──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11~17段)。

(李京京程老师叙点评朗读情况: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①李京京的语气:渴望小心翼翼的(声音轻一点)②程老师的语气:不耐烦分析:语言描写──老师,我能……念一段吗?神态描写──眼巴巴(李京京渴望老师关注他,能给他一个朗读的机会)结结巴巴(李京京害羞、鼓起勇气说、小心翼翼的)皱起眉头(老师不了解李京京的内心世界、不耐烦)语言描写──两个“不行”(老师不耐烦)老师不让他朗读,他不记恨,也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行为(比如与老师顶嘴,说老师偏心等),只是在心里犯嘀咕,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心理描写──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有点不满)什么句式?(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的语气更加强烈。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和语言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语气,体会的非常准确。

(如果学生第一次读得不好,点评以后再读一遍。

)在这里除了从李京京身上得到启示,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又能学到明确: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丰富人物形象,并且各种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

⑵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要铭记亲情和友情。

)执着、自信。

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20~24段第20、21段──想起爷爷、爸爸妈妈对父母的不满意和对乡下爷爷的思念(铭记亲情)第23段──想起妮儿──对小伙伴的怀念(铭记友情)第24段──对朗读课文的极度渴望,对能读好课文的自信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⑶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做人要直率、坦诚、善良、执着)。

遇到挫折,不要轻言放弃。

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33~44段不是这样的──直率、坦诚固执地嘟囔──执着可是他一点儿也没想到妒忌别人──善良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分角色朗读:先揣摩一下人物的语气,利用前面分析人物语气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

李京京的语气有没有发生变化?通过什么词语来体会?终于──有点儿发窘──嘟嘟囔囔──嘟囔(声音由高到低)赵小桢的语气呢?奶声奶气──惊讶──尖起嗓子(语气从反问──指责)⑷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宽容)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49段可怜起他来──李京京没有因为赵小桢先前对他的奚落而怨恨他,可见他的善良和宽容。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⑸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做人要勇敢、关键时候不要躲避,即要勇于追求,不怕失败)。

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51~52段第52段:咬紧了嘴唇──勇于追求,不怕失败(动作描写)郑重地举起右手──(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眼睛一眨不眨地望──(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第51段:动作描写──扭动着身子(文中用了两次“扭”可见渴望之强烈。

)心理描写──真实自然“不是要出风头,是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憋了很久的感情”指什么?幻灯片六:1、指盼望在课堂上能有一个回答问题或朗读课文的机会,这种感情在心中已经压抑很久了。

2、指心底那种对亲情和友情的渴望已经太久了。

⑹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诵读课文要投入、专注)。

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57段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而都抓走了──诵读课文投入、专注(动作描写、侧面描写)惊慌、想跟程老师道歉──纯真、坦诚(神态描写)⑺我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态度认真、尽责、自信、处事果断)。

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5~6段“处事果断”从哪里看出来?斩钉截铁第6段──态度认真、尽责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⑻我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勇敢、随机应变、处事果断)。

从哪里看出来?依据;第53段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勇敢、随机应变、处事果断“只好能删掉吗?表明老师心理有一个斗争的过程。

她想用种方式表现对李京京的重新认识,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歉意。

⑼我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勇敢、知错就改)依据;第58段程老师从讲台上走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其中“发颤”和“请”能否删去?(幻灯片七)“发颤”和“请──表明程老师意识到什么,她决定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感动,她决定改变预定计划,丢掉表演意识,不顾后果,勇敢地让李京京把课文读完。

此时如果这样有一个机会给李京京,让他真实地道出他的心声,他会对父母、对同学、对老师说些什么?明确:老师,谢谢你让我把文章读好,你的信任将是我最大的学习动力。

明确:①老师,我们不喜欢拖堂,我知道你这样做是想提高全班的考试成绩,但效果并不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课间得不到休息,我们不喜欢。

②老师,我觉得你开公开课前叫学生预先作准备,预先指定朗读学生,提前让他们坐准备,举手顺序也预作排好,这不对,把公开课变成表演课,有点弄虚作假的味道,应该公开课和平时一样,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不要做秀!③老师,你应该给每一位同学相同的关心和发展的机会。

④老师,我渴望得到你的理解和肯定。

⑤老师,我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⑥老师,请你离我们近些吧,请弯下身子来倾听我们的心声吧!⑦老师,我们之间不仅需要知识的传递,更需要感情的交流。

⑧老师,请不要因为我们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我们,我们需要的是您无私的帮助!⑨爸爸、妈妈,请你不要再吵架了,让我们成为和睦的一家人好吗?同学们,人无完人,老师也不是圣人,有时也会被名利困扰,犯下一些错误,甚至急功近利,忽视同学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宽容和真诚的理解是最好的药方。

我认为程老师作为教学战线上的新兵,她还缺乏经验,但她负责、勤奋、努力,也愿意改正自己不恰当的做法,我相信经过工作的磨练她会成为好教师的。

四、知识迁移下面请大家读一段课外材料:天使⑴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

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

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⑵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

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悄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⑶玛丽亚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

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

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

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⑷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

”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⑸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⑹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

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⑺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祈()祷污垢()淹没()2、第⑴段的描述对下文进一步展示“我”是一个铺垫。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时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3、玛丽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作出“热情,机灵,具有号召力”的评价?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⑹段对“我”的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本文人物描写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6、本文为何以“天使”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祈(qí)垢(gòu)没(mò)2、“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内心深处非常渴望上进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