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曼战役的经过简介 历史背景是什么

合集下载

二战中的非洲战场

二战中的非洲战场

二战中的非洲战场二战期间,非洲战场成为了各大战略集团争夺的焦点。

在此期间,联盟国和轴心国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对整个战争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二战期间非洲战场的背景、重要战役以及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背景二战初期,轴心国控制了北非一大部分领土,这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地中海航线与其盟友意大利保持联系,并从北非向地中海和欧洲派遣军队和物资。

然而,这一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也引起了盟国的关注。

同时,两个重要的将领,德国的隆美尔将军和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分别指挥着他们的部队,为争夺非洲战场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重要战役1. 图尼斯战役1942年,德军与意军在图尼斯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是非洲战场上的关键战役之一,也是德军阻止盟军向突尼斯推进的最后机会。

然而,在英国迅速调集援军并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情况下,德军最终被迫投降。

2. 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间,是一场英军与意军和德军之间的激烈战斗。

在这场战役中,英军通过巧妙的包围战术成功击败了德军,收复了该地区的控制权,并迫使德军开始在北非撤退。

3. 埃尔阿拉明战役埃尔阿拉明战役是在1943年5月至11月期间进行的,是非洲战场上最大规模和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

这场战役标志着联盟国将轴心国军队逐出非洲的转折点。

在英美军队的协同作战下,德意志军队最终被迫投降。

影响非洲战场的结果对二战的整体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削弱了轴心国的实力,并在精神上给予了盟国士气的提振。

此外,非洲战场也为盟国提供了宝贵的战斗经验,并为他们在进军欧洲大陆之前的准备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通过对德军的持续压力,展现了坚决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为他在后来的诺曼底登陆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此外,非洲战场的胜利也为盟国掌握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权提供了支持,这对于盟军在后续的欧洲战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至关重要。

结论二战期间的非洲战场是联盟国与轴心国展开激烈争夺的地方。

沙漠之狐的悲歌——阿拉曼战役

沙漠之狐的悲歌——阿拉曼战役

沙漠之狐的悲歌——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是1942年10月23日在北非沙漠地区,英军对德意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规模较大的坦克会战,德意军惨败,英军大获全胜。

在阿拉曼之战中,后勤保障占有突出的地位。

双方都强调,后勤是北非之战的决定性因素。

北非德意军的最高指挥官是以闪电式的装甲战闻名于欧洲战场的隆美尔。

1914年初,隆美尔奉命率部进入非洲沙漠地区后,使意军的处境迅速转危为安,先后三次自西向东进击英军,战绩颇丰,但就是这个被誉为“非洲之狐”的常胜将军,最后在阿拉曼之战中受到蒙哥马利的致命打击。

主要是由于弹尽油绝,败在后勤上。

西方许多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都把阿拉曼战役作为说明后勤保障在现代作战中地位与作用的一个典型战例。

(1)战区的基本态势和战役简要经过北非包括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地,是欧洲主战场的南翼。

英军控制北非,可确保大西洋通往印度洋、太平洋这条地中海上交通线,保持两洋的战略联系,并得到中东重要战略物资——石油的不断供应,以支撑长期战争。

德意军控制北非,可确保对南欧的占领,切断对方地中海交通线,进而夺取中东,获得石油的源源供应,直接配合苏德战场作战。

因而,北非战区在交战双方的战略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北非战场是当时世界上最荒芜、最干燥的沙漠地区之一。

气候、天象、地理等因素对作战及后勤影响很大。

北非英军在开罗有经营多年的后方基地,还可得到自英国经海实用文档上运输线的增援。

德意军在北非则没有补给基地,全靠由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港海运人员、物资到利比亚的黎波里港,再用汽车向前线转运。

马耳他岛驻有英空军,是支援北非英军运输线的坚强堡垒,对德意军地中海上运输威胁破坏极大。

英军在开罗有铁路经阿拉曼,还有一条滨海公路和沿海航线,地面补给距离近,并可得到空、海军支援,保障充分、及时。

德意军则自的黎波里港以东有一条凸凹不平的临海公路,交通运输线漫长,而且穿越沙漠,困难较大。

如供水任务繁重,在运送作战物资的同时,还需向前线运水;沙漠中风暴大,影响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暴雨后,有些沙漠地段变成沼泽,机械化部队失去机动能力。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杰出的军事家, 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 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 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 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 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集结中的盟军
一、基本情况
战役概况 战役序幕 作战计划 双方兵力对比
(一)战役概况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交战双方为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 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统领 的英联邦军队。这次战役从1942年10月23日一直持续 到1942年11月3日,以英国为首的盟军胜利而告终。
始准备迎击蒙哥马利派来反击的部队。经过
六个多星期的集结后,第八集团军已经作好
了出击的准备。
(三)作战计划
盟军作战计划:在“轻足行动”的名义下, 蒙哥马利计划用两支突击队穿越德军在北部 布设的雷场,之后装甲部队会经过这里去打 败德军装甲部队。同时一些部队会在南方佯 攻,这样剩余的轴心国部队就不会北上增援。 蒙哥马利计划用12天的时间分“闯入,混战, 击败”这三步来取得胜利。
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 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 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这次战役结束 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 战略撤退运作。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 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 段的开始。
估战役形势。他发现意军的特兰托师损失了一半步兵, 第164轻装师损失了两个营,其他大部分部队也经过 了高强度的战斗,所有人都只剩下了一半口粮,一大 群士兵生了病,而且整个轴心国部队剩余的油料储备 仅够用三天。

阿拉曼

阿拉曼

阿拉曼位于埃及北部,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北非地区的主战场

1942年10月23日,在 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 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 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 德、意联军“非洲军团” 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 二天,英军获胜,德、 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 境。
如果德军突破阿拉 曼防线,冲入埃及, 占据苏伊士运河, 意大利和德国的舰 艇就可以自由出入 红海,进而控制南 非战线,渗入到印 度洋。这样一来, 纳粹德国与日本会 师的计划将会成为 现实。

10月23日晚,蒙哥马利下令英军从南北两面同 时发起猛烈进攻。北面英军凭借优势兵力很快 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乘胜进攻。正在休假的隆 美尔接到报告后火速返回阿拉曼前线,并立即 组织兵力全力防守。他孤注一掷,调集一部分 南面部队投入到北面。战场形势一时僵持下来。

10月30日,英军从已经打开的缺口沿海向北发 起进攻,一直打到地中海边。此时,德军只剩 下 90辆坦克,而英军还有800多辆坦克。隆美 尔已经没有实力同蒙哥马利拼消耗,只能把有 限的力量集中到北面,企图死守。当德军全力 照顾北面的时候,蒙哥马利又在南面发起了攻 击。隆美尔顿时陷入首尾难顾的窘境。面对日 益恶化的战场局势,隆美尔决定殊死一搏。

11月4日,英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纵深推进 了8公里,控制了整个阿拉曼北部地区,眼看 就要完成对德军的包围。犹豫不决的隆美尔再 也顾不上元首的命令了,终于下定决心撤退。 蒙哥马利指挥英军一路穷追猛打,给德军重大 打击。由于担心隆美尔惯用的“回马枪”,蒙 哥马利行动十分谨慎,最终没能完成对德军的 包围。11月6日,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 英军大量坦克和装甲车顿时陷入泥潭。隆美尔 见状命令德军扔掉武器装备,得以轻装逃脱。 11月7日,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追击。至此,阿 拉曼战役以英国的最后胜利而告终。

阿拉曼战役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的激战

阿拉曼战役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的激战

阿拉曼战役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的激战公元3世纪后期,罗马帝国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外部威胁不断,日耳曼部落成为罗马边境的长期困扰。

阿拉曼战役便是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的一场激烈对抗。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阿拉曼战役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一、背景1. 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在公元3世纪后期,面临着政治腐败、经济危机和军队疲软等严重问题。

这导致罗马帝国的边境防线薄弱,无法有效抵御外部威胁。

2. 日耳曼部落的崛起与罗马帝国内忧外患相对应,日耳曼部落逐渐壮大。

这些部落以勇敢善战著称,对罗马帝国的边境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经过1. 罗马边境的日耳曼入侵日耳曼部落开始频繁进攻罗马帝国边境的城市和居民。

他们抢劫财物、掳掠妇女,并向罗马帝国勒索巨额赎金。

2. 克劳狄乌斯二世的对策面对日耳曼部落的威胁,罗马帝国的皇帝克劳狄乌斯二世采取了积极行动。

他加强了边境军队的训练与装备,修建边境堡垒,以应对日耳曼部落的入侵。

3. 罗马帝国的反击克劳狄乌斯二世亲自带领军队对付日耳曼部落。

在阿拉曼战役中,罗马帝国军队与日耳曼部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4. 战斗的结果由于罗马帝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以及克劳狄乌斯二世的英明决策,最终罗马帝国成功击败了日耳曼部落。

这场胜利恢复了罗马帝国的边境稳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内外交困的局面。

三、影响1. 增强了罗马军事威望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增强了罗马帝国军队的威望,使得周边国家对罗马的军事实力产生了一定的畏惧。

2. 促进了罗马帝国边境的稳定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使得罗马帝国边境的安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确保,带来了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

3. 日耳曼部落的削弱虽然在阿拉曼战役中失败,但日耳曼部落并未被彻底摧毁。

然而,他们的威胁程度得到了一定的削弱。

4. 对后世的影响阿拉曼战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它成为了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斗争的一个缩影,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结:阿拉曼战役作为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对罗马帝国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公元1942年)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第8集团军于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北非实施的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使纳粹德国丧失了对北非和地中海的控制权。

“沙狐”势如破竹英军临阵换将德国纳粹著名将领隆美尔有“沙漠之狐”之誉。

这个希特勒麾下的得力干将,以“速度第一”为宗旨,在1940年五六月间,率领装甲部队紧追溃退的法国军队不放,并大胆地孤军深入,连续作战,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重大战果,仅俘敌军人数就达9.7万余人。

1941年春季,隆美尔又率部同英军在北非地区交战。

他不顾己方兵力尚未集中完毕,便抓住战机向正在换防的英军发起突然进攻,边打边追,一鼓作气挺进500余公里,几乎把装甲部队开到埃及首都开罗。

若不是邱吉尔震惊之余及时换将,英国第8军团将彻底崩溃无疑。

新上任的第8军团指挥官是英军中将蒙哥马利,后来英军士兵都亲切地称之为“蒙特”。

这个小个子将军能指挥第8军团说来也是机缘凑巧,因为邱吉尔原先任命的指挥官并不是他,而是资格较老的英军将领戈特。

但是就在他即将走马上任之时,其座机被德军击落,不幸殉难,这才使蒙哥马利有了指挥第8军团的机会。

蒙哥马利一上任,迎接他的是一片败军的悲观、沮丧气氛。

因此,蒙哥马利认为,若想使这支昔日的作战劲旅从战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首先是要恢复他们的信心。

为此,他一面召开各种会议,以坚定、沉着、充满信心的话语鼓舞官兵士气,一面彻底废除了原指挥官制定的继续撤退的计划。

“蒙特”沙漠筑铁壁“沙孤”攻势受钝挫蒙哥马利认为,部队不能再继续撤退,而必须坚守,阻止隆美尔的进攻!他拟定了在阿拉姆哈勒法地区建立新防线,以挫败隆美尔进攻的计划,并提出了落实计划的具体战法,如,陆、空军指挥机构必须配臵在一起,以提高指挥协同作战的能力;劣势装甲部队必须构筑工事坚守,在未削弱敌坦克兵力之前不得出击。

蒙哥马利不愧是帅才,短短的十几天,就在第8军团中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气氛,部队按照蒙哥马利的布臵,迅速做好了防御准备。

阿拉曼会战

阿拉曼会战

帷幄与决胜——阿拉曼会战阿拉曼会战上帝总是站在物质力量强大的一边作战。

——拿破仑1、战争之神降临北非1940年夏秋之际,德国已将英法两个老牌帝国打翻在地,一个朝不保夕,一个屈膝投降。

这时,意大利法西斯魁首墨索里尼以为重温2000多年前罗马帝国旧梦的时机已经到来,决定乘英国本土岌岌可危,无暇顾及海外领地之际,夺取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成为北非的主人。

当时意大利在非洲的军队已达50万人,而英国只有5万多人。

1940年9月13日,在意大利北非最高指挥官格拉齐亚尼率领下,6个师的意军向沙漠进军,但只前进了50英里,就在细第巴拉尼停止不前。

英国中东军总司令魏内尔认为敌人既然不前进,就应发起主动攻击。

12月7日夜里,英军前线总指挥阿康纳将军率3万英军,在275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意军发起勇猛进攻,一路势不可挡。

12月11日,英军攻克细第巴拉尼,俘获意军官兵4万人,火炮400门。

这是英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大胜。

1941年:月3日,得到增援的英军在阿康纳将军指挥下,于3天内攻克巴地亚这个地中海海岸要塞,乘胜再克军事重镇多布鲁克。

2月6日夺取班加西,俘虏2万人,此时,格拉齐亚尼在北非的主力部队已全军覆没,剩下的黎波里这个北非最后的海岸据点,要不是丘吉尔为把部队调往希腊而命令魏内尔停止进攻,英军完全可将意大利人逐出北非。

丘吉尔这一决定给北非的英军种下了灾难性的种子,以后隆美尔在北非登陆,正是利用了的黎波里这个立脚点,在北非形成燎原之势。

由于意大利军队在非洲迅速崩溃,墨索里尼向希特勒呼吁帮助。

1941年2月6日,希特勒召见埃尔温•隆美尔,任命他为非洲军军长,去救援意大利人。

这个非洲军实际上只有2个师,即第5轻快师和第15装甲师,但意大利在非洲所有的部队都归他指挥,为顾及意大利人的面子,隆美尔又归意大利北非军总司令巴斯蒂科埃尔温•隆美尔指挥,这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1941年2月12日,隆美尔到达的黎波里。

两天后,一艘德国运输船避开英国海军监视,运来1个战防营和1个搜索营,这是第一批到达非洲的德军。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六:原因类材料题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六:原因类材料题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专题:原因(背景)类材料题解题模板题型分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来源、回答方式以及核心知识点。

1.知识来源方面,主要有“根据材料”“依照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种规定;2.回答方式方面,需要具体回答与详细分析的关键词有“说明”、“分析”等等,而一般可以简单分析的关键词是“指出”、“概述”、“简析”等;3.知识点方面,往往选取比较重要的考点,或者是上课的重难点。

解题方法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外因方面,或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方面去思考。

1.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1)涉及政治史问题时,可以从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事件、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

(2)涉及经济史问题时,可以从经济政策、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去分析,或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

(3)涉及文化史问题时,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政策、政治背景、理论体系等角度去思考与分析。

2.内因与外因(1)对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一定要弄清楚问题考查的历史对象的内涵与外延。

(2)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人物,那么内因就是历史人物的性格、意志品质与个人经历等,而外因就是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3)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事件,那么内因往往是该历史事件的主观条件与直接原因,以及该历史事件策划者、组织者的历史活动;而外因往往是导致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间接相关事件,以及客观的外在条件。

(4)如果题目问的是国家或重要社会组织的因素,那么内因就是这个国家与组织内部的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等,对于国家而言,其外因是国际局势、对外关系;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其外因是不同社会组织间的联系,以及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等。

(5)有时题目会要求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两个角度去分析,其实这与内因、外因的分析方法大致相同。

3.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1)对于深度层次分析,往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社会理论,譬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诸如此类。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阿拉曼战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阿拉曼战役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阿拉曼战役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阿拉曼战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阿拉曼战役的背景1942 年7 月,包括了非洲军团,意大利与德国的步兵与机械化部队在内的非洲装甲军团,在埃尔温·隆美尔将军的率领下已经深入埃及,威胁着英联邦军队的重要的跨苏伊士运河补给线。

在己方的补给线拉得太长且缺乏支援,而盟军的大批援军即将到来的情况下,隆美尔决定向盟军发起进攻,尽管当时他的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

1942 年8 月30 日,进攻阿拉穆·哈尔发的德军被打败,于是非洲军团开始准备迎击蒙哥马利派来反击的部队。

经过六个多星期的集结后,第八集团军已经作好了出击的准备。

蒙哥马利指挥着200000 人和1000 辆坦克去攻击非洲军团的100000 人和500 辆坦克。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阿拉曼战役的结果1942 年11 月7 日,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追击,阿拉曼战役宣告结束,英军取得了胜利。

德军4 个精锐师、8 个意军师被歼,伤亡2 万,被俘3 万,损失坦克450 辆、大炮数千门。

英军也付出沉重代价,伤亡1.35 万,损失坦克500 辆、大炮400 门。

此次战役,英军以其海空优势,封锁和破坏对方后勤补给线,使德军难于在沙漠地区机动兵力和持久作战。

英军根据地形、敌情、及时改变部署,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正面进攻,以德意步兵阵地和有生力量为打击重点,使德军坦克部队因缺乏步兵支援难以固守阵地只得退却。

德军则利用沙漠草原地带布雷迅速的特点,广泛设置雷区,依托高地进行防守,以近战火力重创英军(杀伤英军1.3 万人,击毁坦克500 辆),对阻止英军集群坦克进攻起了很大作用。

但由于德意联军兵力、兵器、油料、弹药、粮食和饮水都得不到补充,终于被英军击败。

阿拉曼战役,英军歼敌5.5 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 辆。

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资料

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资料

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资料
推荐文章
秋季防御作战相关资料热度: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热度:古印度的历史发展热度:近现代历史知识点热度:法国贝洛森林战役热度: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的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的战役。

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

这场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

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这里每年都会举行战役纪念活动。

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资料翻开中国近代历史,国共合作是最能振奋人心的事件之一。

说到国共合作,就会想到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何时呢?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北伐战争的时间介绍,希望你喜欢。

北伐战争的时间北伐战争,是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阿拉曼战役简介

阿拉曼战役简介

阿拉曼战役简介阿拉曼战役是发生在二战中北非战场上的一场大战。

此战以英国为首的盟军获胜告终。

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此后轴心国在此战场上转为战略撤退阶段,盟军的士气大振。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阿拉曼战役简介,希望你喜欢。

阿拉曼战役分析中文名称:阿拉曼战役参战部队:纳粹德国,意大利,以英国为首的盟军战争结果:以英国为首的盟军取得战争胜利时间: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3日地点:非洲北部,埃及阿拉曼人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埃尔温·隆美尔阿拉曼战役详情阿拉曼战役一般被分为5个阶段,包括闯入(10月23日-24日),分散(24日-25日),反击(26日-28日),增压行动(11月1日-2日)和突破(3日-7日)。

轻足行动在一个平静而晴朗的月圆之夜,“轻足行动”以882门炮连续五个半小时的炮击拉开了序幕,在炮击结束后每门炮都已经发射了大约600发炮弹。

在那段时间里,一共有125吨炮弹落到了敌人阵地上。

关于这次炮击有这样一种传说,就是说盟军炮手的耳朵在炮击时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中流出了血。

“轻足行动”这个名字是有来源的。

首先出击的是步兵,他们不会触发反坦克地雷,因为他们的重量太轻了(所以整个计划叫做轻足行动)。

在步兵向前推进的同时,工兵会为随后的装甲部队开辟一条安全通道。

这条通道会有24英尺宽,刚刚好能让坦克以一路纵队前进。

工兵需要在“恶魔的花园”(轴心国布设的反坦克地雷的外号)中开辟一条5英里长的通道。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由于轴心国雷场的面积很大,这个任务实际上失败了。

英国第13军团会在南方进行佯攻,它会与德国第21装甲师和意大利阿利埃特装甲师交火,与此同时,北部的英国第30军团会在德军雷场中为英国第10军团的装甲师开辟道路。

在晚上10点,第30军团的步兵开始推进。

他们的目标是一条假想线,德军在这条线上投入了最多的部队。

当步兵前进到第一片雷场时,工兵开始为装甲部队开辟通道。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
推荐文章
阿拉曼战役的分析热度: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热度: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热度:北非阿拉曼战役简介热度:阿拉曼战役的过程介绍热度:
战役影响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德军阵亡6000人,意军阵亡4000人,英军阵亡7000多人。

这次战役从1942年10月23日一直持续到1942年11月3日。

在轴心国于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取得胜利之后。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在1942年8月取代了克劳德·奥金莱克,成为了由英联邦士兵组成的英国第八集团军的总指挥官。

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使纳粹德国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和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了。

此战役结束了非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在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一举浇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捍卫了祖国城池的安全,提升了部队的抗战士气,坚定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

台儿庄战役的意义是什么?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台儿庄战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 格式。

北非阿拉曼战役简介

北非阿拉曼战役简介

北非阿拉曼战役简介推荐文章阿拉曼战役的分析热度: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热度: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热度:阿拉曼战役的过程介绍热度:二战中阿拉曼战役热度:1942年10月23日,英军集中1300门大炮向德军阵地猛烈的开火。

经过12天恶战,英军取得胜利,德意军队被驱逐出埃及,退守突尼斯。

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场的转折之战。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非阿拉曼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北非阿拉曼战役一、作战的背景。

1941年2月,隆美尔指挥的德军非洲军团前来支援意大利军队的作战,在德军的支援下,英军节节败退,包括托布鲁克在内的大批城镇失守。

1942年7月,德意军队进攻埃及。

为了防守埃及,英军迅速加强了防卫力量,总兵力集结了12个师,23万人。

为了把敌军赶出非洲。

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制订了作战计划,收复利比亚,配合北非登陆的盟军部队将德意军队赶出非洲。

这一作战计划代号为捷足,也就是北非战场转折点的阿拉曼战役。

二、作战的大致经过。

蒙哥马利的军队有1000门大炮和1000辆坦克,23万人。

总兵力和武器的比例超过敌人的2倍。

10月23日,英军对德军展开猛烈的炮火打击。

炮击过后,英军对德军的雷场展开艰苦的扫雷作战。

英军第13军在南线进行佯攻,和德军第21装甲师作战。

北部的第30军则在德军的雷场当中为英军第10军部队开路。

在北线,英军集中500辆坦克投入作战,很快突破了德军的阵地。

但是雷场并没有清除干净。

在10月24日早上,德军出动的坦克部队进攻英军第51师。

下午4点,英联邦澳大利亚军坦克部队在基德尼山脊和德军展开坦克战。

澳大利亚军队的坦克部队和德军反复冲杀,双方的进展不大。

就在澳军坦克部队和德军激战的同时,英军第51师也粉碎了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

很快,英军突破了基德尼山脊。

10月25日,英军到达米特里亚山脊。

德军部署坚固的工事防御以逸待劳。

很快,德军的第15装甲师对英军展开反击。

英军损失500多人。

这一天的激战,双方互有胜负。

阿拉曼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阿拉曼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阿拉曼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推荐文章淮海战役的战术是什么热度:渡江战役的背景是什么热度:克里特岛战役的背景是什么热度:突尼斯战役影响是什么热度:突尼斯战役历史背景热度:阿拉曼战役是一场属于同盟国和轴心国德国的战争。

那么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阿拉曼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二战时候世界各地都没有绝对的安宁,对于埃及这片土地也毫不例外。

在1942年的7月份,隶属于非洲的装甲军团已经攻入埃及这片土地,这其中包括了意大利还有德国的兵甲,在将军埃尔温·隆美尔的领导之下,这个实力强大的军团也威胁到了英联邦军队。

因为对方的兵力和支援并不是很雄厚,所以将军决定对这些盟军进行攻击,这便是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

1942年8月30日,进行攻击的德军没有取得胜利,被打败后,非洲的德国军队也开始攻打蒙哥马利的部队,在四十多天的集结之后,第八集团已经完全准备好进行战斗。

所以蒙哥马利带领着二十万人和一千辆坦克对非洲的军团进行了强大攻击。

上面就是关于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

阿拉曼战役的发生在根本上对北非的战场情形进行了扭转,盟军在这片土地上取得了胜利之后,德国和意大利都开始着手对苏伊士运河进行大范围的控制,阿拉曼战役的历史背景也为这场战役埋下了伏笔。

阿拉曼战役简介关于阿拉曼战役简介,这场战役指的是在二战进行中期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年10月13日,之所以叫做阿拉曼战役,是因为在埃及的阿拉曼北部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德国意大利进行这场战争,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在阿拉曼战役简介中曾提及,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盟军有希望结束了德军北非装甲军团的攻势,因为在这场战争后轴心国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与运作阶段,阿拉曼战役一共分为三部分,1942年的6月阿拉曼战役正式打响。

英国集中了1000门野炮和中型炮开始对德军实行日夜轰炸,10月份英国首先发起进攻,第二天凌晨德国第15装甲师反击英国人。

阿拉曼战役的概况

阿拉曼战役的概况

阿拉曼战役的概况阿拉曼战役(The battle of El Alamein),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二天,英军获胜,德、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境。

阿拉曼在埃及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地区的主战场。

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英国军队在此给德意法西斯军队以沉重打击,史称阿拉曼战役。

这次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1942年7月,德意联军自利比亚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拉曼地区。

但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驻北非德军因兵力及装备补给不足而无力继续向前推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与此同时,英国在美国的支援下不断加强其在北非的军事力量,积极备战。

经过周密的准备,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决定10月下旬发动代号为“捷足”的反攻,在突破德意军的防御地域后,迅速向西挺进,占领利比亚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全境,配合即将在北非登陆的英法美联军,将德意军全部逐出北非。

1942年10月,德意军队在北非共驻军12个师,10万余人。

他们防守在阿拉曼西南从地中海沿岸至卡塔拉盆地之间的地带。

而英军此时在北非已拥有11个师和4个独立旅,总兵力达23万。

10月23日夜,英军向德意军阵地南北两翼发起进攻。

25日,英军在战线北部突破敌军防御阵地。

28日,英军调集主力在北部战线继续猛攻,迫使南线德军增援。

德军北上增援后,英军立即集中兵力在1942年11月2日凌晨在南线发动代号为“增压”的战斗,攻击德意军结合部,并突破敌方防区,向西挺进。

11月4日,隆美尔在战局不利的情况命令向西撤退,并带走了淡水和食物,留下意大利军队进行抵抗,4个师的意大利军队在抵抗过后仅余百人,随即向英军投降。

至此,阿拉曼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二战中阿拉曼战役

二战中阿拉曼战役

二战中阿拉曼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这两员赫赫有名的二战名将,在北非的大漠深处各显神通,分别统帅着他们各自的精兵强将,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血战,从而演奏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漠进行曲”——阿拉曼之战。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二战中阿拉曼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二战中阿拉曼战役“沙漠之狐”苍茫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在北非静静地躺着,并且散发着使人烦躁的阵阵热浪。

1941年 2月12日,在的黎波里意军司令部里。

一个白白胖胖的意大利人正在气急败坏地对着话筒里大声喊道:“你们一定要给我守住,组织部队反攻,夺回阵地,这是领袖的命令,必须坚决执行。

” 喊完后,他放下了话筒,无力地瘫软在身后的大木椅子上。

这就是意大利的北非军总司令——加里波第。

就在他被英军打得节节败退、束手无策的关键时刻,希特勒给他派来了“大救星”。

这就是曾经统率“魔鬼之师”在法国所向披靡的埃尔温·隆美尔。

这位素以阴险、狡诈而闻名的“沙漠之狐”果然是名不虚传,他一到任即率领他的北非军团取得了赫赫战功,并很快从旷日持久的被动“拉锯战”中反过手来,使英军第8军团节节后退,夺得了战场主动权。

1942年的夏天,对于英国人来说局势日趋严重。

隆美尔率领他的北非军团步步紧逼,而英军则是毫无还手之力。

德军的装甲部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使英军根本不可能期望做丝毫的抵抗,德军一直把战线推进到距离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仅有 150多公里的阿拉曼地区。

这里离尼罗河三角洲还不到 100公里。

此时,古老的金字塔已是遥遥相望。

隆美尔激动地给他的娇妻露茜写信说道:“离亚历山大只有 100多英里了!” 这一天是1942年 6月30日。

隆美尔的信发出的傍晚,他的军团又向前推进了60多公里。

现在,只要他的装甲部队再向前稍微推进一些,占领了亚历山大港,就能拿到通往埃及的最后一把“钥匙”。

就好像上帝有意要成全隆美尔的功名一样,此时的英军第8军团司令奥金莱克为了保存实力,正准备撤出埃及。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阿拉曼战役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new)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阿拉曼战役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new)

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及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

这次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

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阿拉曼战役的经过简介历史背景是什么
关于阿拉曼战役简介,这场战役指的是在二战进行中期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
一场大规模战争,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 年10 月13 日,之所以叫做阿拉曼战役,是因为在埃及的阿拉曼北部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德国意大利进行这场战争,战争最后
的结果是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在阿拉曼战役简介中曾提及,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盟军有希望结束了德军北非装甲
军团的攻势,因为在这场战争后轴心国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与运作阶段,阿拉曼
战役一共分为三部分,1942 年的6 月阿拉曼战役正式打响。

英国集中了1000 门野炮和中型炮开始对德军实行日夜轰炸,10 月份英国首先发起进攻,第二天凌晨德国第15 装甲师反击英国人。

德国15 装甲师反击的同时,德国第16 装甲师也在旁边策应,由于英国不敌德国和意大利人的双重打击开始渐渐撤退,这时候法国带兵前来阻挠,激战数日后,双方伤
亡惨重,最后经过惨烈的较量德国只剩下200 辆坦克,而英国还有800 多辆坦克在战线北段没有投入战斗。

阿拉曼战争后期,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埃及阿拉曼地区签订了和平协议。

希特勒命令
德意志军团全线撤退,10 月下旬的时候,英国停止追击,阿拉曼战役到此完全结束,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对埃及地区的统治,也标志着同盟国开始打响了对轴心国战略反击
的第一枪,扭转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使得第二次大战的天平开始渐渐向正
义的一方倾斜。

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是什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有许多的战役爆发在不同的战场上,其中北非战场上的阿拉
曼战役就是一场殊死决斗的战役。

这场战争作为一场著名的战役,经过了十二天的殊
死斗争之后,最终在英国取得全部胜利的局面下,战役结束了。

这是一场属于同盟国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