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促进规范标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是一个引领我国今后五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近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也审查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为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各部门、各行业均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十一五”甚至更加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面对如此好的发展形势,作为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支撑性和超前性的标准化工作,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T),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跨学科的方法,讨论如何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以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来加快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二、标准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快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服务质量提高、安全卫生加强等的速度明显加快,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的生产过程,会涉及到众多行业、企业和技术。同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遵循WTO规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这些,都对我们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全新和更高的要求。为抓住和利用好未来十五年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通过体制创新,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科学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其他标准相配套,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国家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紧密结合的标准化实施机制;十年后标准化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再过五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创新思想的纲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以一种科学的、高效的、积极的、务实的方法来实施。

同期,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也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

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温总理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家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标准化工作则是其技术性、基础性、支撑性的工作,只有技术支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力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方可实现规范有序的跨越式发展。这中间,科学的管理,新技术的应用,将对标准化工作起到良好的推进和提升作用。

三、信息化对标准化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众多领域的各项工作中,标准化工作的深入也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作用。那么,信息化在标准化工作领域能够发挥仆么作用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有利于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国家标准达两万余项,地方标准一万余项,企业标准高达百万余项,内容涉及几乎所有领域,而标准化从业人员则数以万计。1989年4月10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立了标准的法律地位,调整了标准化工作的各方面关系,规定了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体制和制定标准的原则,明确了实施标准的方法以及违反标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而在新的规划纲要中更是提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标准体系和实施机制,管理如此庞大的体系,实现这些目标,如果继续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将会是困难和低效的。

信息化的推进,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先进的、高效的、可靠的技术平台,在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入其中,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参与度。必要时,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改变标准化工作管理模式来提高科学决策的有效性。积极开展事务处理、管理信息、决策支持和专家系统等的建设。如在标准的制修订、监督管理和推广应用二大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快标准的发布、检索、推广与信息反馈速度,缩短这一闭环的应用周期,使标准的使用、更新跟上生产技术和社会需求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有利于促进标准化工作的普及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规范化也由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主。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为社会所认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作用也显现。因此,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全民的宣传推广任务,努力加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和个人的标准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通过标准化活动,可以实现品质控制、质量保证、兼容互换、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提高效益。信息化则为完成这项任务提供了帮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型的、高效的技术平台,有了网络,有了先进的通信系统,有了呼叫中心,有了业务管理系统,有了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系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重要手段。社会各方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标准化信息,利用这些资源,实现现代化生产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打破技术壁垒,这对标准化工作的普及将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有利于深入开展标准化服务工作

随着全社会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标准在国内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标准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并且广度、深度也在提高。我们的工作原则是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贴近经济、紧跟市场,

服务社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我们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深层次的多样化标准信息服务工作。

在知识经济社会,标准涉及领域拓宽,标准修订周期不断缩短,数量却迅猛增长。面对如此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专业性较强的分类和检索体系的标准信息,科研、企事业单位很难及时跟踪、应用,信息技术则为这一工作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如可以研发定制与发送系统,开展标准信息定制服务,用户可按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中国标准分类法或ICS分类法等方式定制相关信息,系统以电子邮件形式自动发布使用户获取服务,也可以建立用户数据库,通过自动检索与伺服系统,完成当用户所用标准更新时,自动发送信息给用户,达到跟踪服务目的,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我们还可以通过抓住热点、难点问题,对各类标准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建立专题或专栏,提供特色服务,通过建立网上检索与下载系统,提供高效的服务方式。

4.有利于加快标准化的国际接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