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合集下载

《墨子》

《墨子》

《墨子》墨子亲士【原文】入国〔1〕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2〕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3〕;桓公〔4〕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5〕。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6〕而大丑也。

太上〔7〕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解】〔1〕入国:治理国家。

〔2〕缓:怠慢,耽误。

〔3〕文公:晋文公,名重耳。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出走:逃亡。

〔4〕桓公:齐桓公,名小白。

春秋时齐国国君。

〔5〕遇:遭遇,遭受。

吴王:名夫差。

春秋时吴国国君。

摄:震慑。

〔6〕抑:容忍,忍耐。

〔7〕太上:最好的。

【译文】治理国家,如果不体恤爱护有才能的人,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看到贤能的人不立即亲近,那么这是对国君的怠慢。

没有贤才就不能应付急难,没有士人就无法考虑国家大事。

怠慢贤才,忘记士人,而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从来不会有这样的事。

从前晋文公重耳逃亡国外,而后匡正天下;齐桓公离开国家,而后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遭遇吴王夫差灭国的耻辱,而后成为震慑中原诸侯国的贤君。

三人之所以能够扬名天下,取得成功,都是由于对治理国家能够忍耐奇耻大辱。

最好的是不要失败,其次失败了而能够成功,这叫做善于用人。

【原文】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1〕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君子进不败〔2〕其志,内〔3〕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4〕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5〕,上必有谘谘之下〔6〕,分议者延延〔7〕,而支苟〔8〕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注解】〔1〕足:充足,满足。

〔2〕败:衰败,丧失。

〔3〕内:退。

〔4〕逼臣:宠爱的臣子。

〔5〕弗弗之臣:直言进谏的臣子。

〔6〕谘谘(zīzī)之下:敢于争辩的臣子。

墨子【古籍精品原文】

墨子【古籍精品原文】

墨子《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目录∙01章亲士∙02章修身∙03章所染∙04章法仪∙05章七患∙06章辞过∙07章三辩∙08章尚贤(上)∙09章尚贤(中)∙10章尚贤(下)∙11章尚同(上)∙12章尚同(中)∙13章尚同(下)∙14章兼爱(上)∙15章兼爱(中)∙16章兼爱(下)∙17章非攻(上)∙18章非攻(中)∙19章非攻(下)∙20章节用(上)∙21章节用(中)∙23章节葬(上)(亡) ∙24章节葬(中)(亡) ∙25章节葬(下)∙26章天志(上)∙27章天志(中)∙28章天志(下)∙29章明鬼(上)(亡) ∙30章明鬼(中)(亡) ∙31章明鬼(下)∙32章非乐(上)∙33章非乐(中)(亡) ∙34章非乐(下)(亡) ∙35章非命(上)∙36章非命(中)∙37章非命(下)∙38章非儒(上)(亡) ∙39章非儒(下)∙40章经(上)∙41章经(下)∙42章经说(上)∙43章经说(下)∙44章大取∙45章小取∙46章耕柱∙47章贵义∙48章公孟∙49章鲁问∙50章公输∙51章囗囗(亡)∙52章备城门∙53章备高临∙54章囗囗囗(亡) ∙55章囗囗囗(亡) ∙56章备梯∙57章囗囗(亡)∙58章备水∙59章囗囗(亡)∙60章囗囗(亡)∙61章备突∙62章备穴∙64章(亡)∙65章(亡)∙66章(亡)∙67章(亡)∙68章迎敌祠∙69章旗帜∙70章号令∙71章杂守原文01章亲士作者:佚名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墨子的发明

墨子的发明

墨子的发明一、墨子的背景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墨子,又称墨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和教育家。

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出生在中国东部的墨家家族。

墨子不仅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发明家。

他的发明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墨子的发明1. 墨子的光学发明墨子在光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发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并提出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概念。

墨子还发明了“墨子镜”,这是一种用来观测天空的仪器。

墨子镜采用了反射原理,通过镜面上的刻度来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运动。

这项发明对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墨子的防御发明墨子非常关注战争和国家安全问题,他发明了许多防御性的武器和工具。

其中最著名的是“墨子连弩”,它是一种多弩机构,可以同时发射多支箭矢,有效地增强了军队的火力。

墨子连弩的发明使得战争中的射击更加迅速和准确,对于保卫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墨子的音乐发明墨子也对音乐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发明了一种名为“墨子琴”的乐器。

墨子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它的设计独特,音色柔和悦耳。

墨子琴的发明丰富了古代音乐的形式,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墨子的教育发明墨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并建立了一所以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墨子开设了各种课程,包括音乐、舞蹈、军事、道德等。

他还提出了“尚贤使能”的观点,强调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墨子的教育理念对于古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三、墨子的影响墨子的发明和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工程、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科学领域,墨子的光学原理和发明为后世的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的发明不仅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光学仪器的制造提供了参考。

其次,在工程领域,墨子的防御发明为古代战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墨子的名词解释

关于墨子的名词解释

关于墨子的名词解释墨子,古代中国的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文化名人。

他是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墨子以其创新的思想和广泛的影响力而闻名,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和科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对一些与墨子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

一、墨子思想墨子思想是指墨子所倡导的一种思想体系,它包括道德哲学、政治哲学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墨子的思想核心是以兼爱为纲,提倡和平、反对战争。

他主张人人平等,反对等级制度和社会不公。

墨子认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着兼爱的原则对待他人。

这种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对后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墨子学派墨子学派是以墨子为核心的一批学者和理论家组成的学术团体。

墨子学派对中国古代的哲学、科技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子学派的特点是强调实用主义和实践性,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他们提倡实践和经验,反对抽象和理论。

墨子学派对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他们致力于研究光学、力学等自然科学问题,并从实际出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术和工具。

三、墨子兼爱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他提出了"兼爱"的概念,即对所有人均给予关怀和爱护。

墨子认为,不分亲疏、不分贵贱,所有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和善待。

他反对尊卑之分,反对等级制度的存在。

在墨子看来,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都是不道德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和平、公正和互助的基础上。

四、墨子工名墨子工名,即墨子书中记载的各种实用技术和发明。

墨子工名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墨子书中记录了光学、力学、测量等许多领域的重要原理和方法。

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提出了反射定律、光的传播速度等重要理论,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墨子工名的传承也为后世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五、墨子伦理墨子伦理是指墨子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墨子的名词解释

墨子的名词解释

墨子的名词解释墨子(Mozi)是古代中国的一位哲学家,他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活动并创立了墨家学派。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一种代表着理性、审慎和勤奋的象征。

本文将对墨子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加深对他思想的理解。

一、墨子的忧患意识墨子提倡“兼爱”(jian ai)的思想。

所谓兼爱,即平等地关心和爱护所有人,不仅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要关心陌生人和敌人。

墨子认为,人们之间的争斗和战争源于利益的冲突,而兼爱可以减少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

墨子的这种忧患意识与当时战乱频发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思想来缓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墨子的反对纵火的思想墨子主张“非攻”(fei gong)的理念。

所谓非攻,即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反对使用武力和战争。

在当时战国时期,战争是许多国家解决矛盾的主要手段,而墨子的非攻思想是对战争的坚决反对。

他强调道德和理性,认为只有通过道义的约束和理性的思考,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墨子的技术创新思想墨子提出了“明窗”(ming chuang)的观念。

所谓明窗,即透明的采光窗户。

在当时的建筑中,多是采用木质或瓦片搭建的窗户,采光效果较差。

墨子认为,使用透明的窗户可以增加室内的采光,提高生活质量。

这个观念可以视为墨子对技术创新的一种贡献,他关注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墨子的反对迷信思想墨子主张“明命”(ming ming)的思想。

所谓明命,即批判和反对迷信的种种行为。

在当时的社会中,迷信现象盛行,人们常常陷入盲目的信仰和崇拜中。

墨子认为,迷信是对理性和科学的背离,对人们的思维和实践产生负面影响。

他强调倡导理性思考和实证主义,反对迷信的蔓延。

总之,墨子作为古代中国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名字代表着兼爱、非攻、明窗和明命等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全文及译文

墨子全文及译文

墨子全文及译文
《墨子》全文如下:
末学纷纷自有师,能言兼爱我独疑。

定知已驾云梯后,却悔初心泣染丝。

译文如下:
末学纷纷自有师,能言兼爱我独疑。

定知已驾云梯后,却悔初心泣染丝。

《墨子》的赏析:
《墨子》的创作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战争频繁。

墨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和补充。

他主张“兼爱非攻”,认为人人应该平等、互爱、互助,反对等级制度和阶级压迫。

同时,他也反对过度奢侈和浪费,主张节俭、勤奋、诚实等品德。

在墨子的思想中,这些品德和价值观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墨子》的语言简练、意蕴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墨子的论述方式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使得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同时,墨子的文学风格也非常独特,他的文字简洁明了、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但却能够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名人故事】墨子的故事

【名人故事】墨子的故事

【名人故事】墨子的故事墨子(Mozi),名瑶,又名瑶仲,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工程师和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改革者。

他是中国古代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奠基者之一。

墨子出生在战国时期的国际燕国的学徒家庭。

他天资聪颖,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种学问。

在幼年的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虽然是个木匠,但却为墨子奠定了好好读书的条件。

父亲为了儿子上学,将手里工作是所有的钱都给了他,告诉他这是为了将来创出一番事业.墨子因此由此得到了一片木头,可以去出来读书,所以墨子很爱写学习。

他在充满争端和战乱的战国时期,目睹了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这使他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于是,他开始研究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主张。

墨子主张以"兼爱"来裨益人类,强调不分族群、不问利益、无私无己地去爱所有人。

他以兼爱为基础,否定了儒家的等级观念和家族伦理,提出了废除贵族制度和重视人民利益、平等的主张。

他主张“尊王攘邪”,即尊崇君王,但也主张消灭野心家。

认为士人应该自己直接从事生产和劳动,并批判了儒家的“千金之家”以及兼爱的家庭伦理。

墨子是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他认为战争是社会的毒瘤,造成人民痛苦和财富的浪费,应该设法消除战争。

他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主张使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争端和冲突。

墨子主张消除仇恨,以互利互惠和平交往的方式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达到社会和谐。

他认为政府应该倡导爱心和公义,利用儒家的“仁”、“义”的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墨子对自然科学也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国最早的科学实验家之一。

他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说,认为光是由于物体散发出的光线传播到人们的眼中。

墨子还设计了一种能够测量距离的“测距车”,可以用来计算城墙的高度。

他还在声学、光学、天文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墨子对于工程技术也有很多建树,在战国时代,城市之间的交通不便,墨子用几年的时间,研制发明出了一种环形车。

【名人故事】墨子简介

【名人故事】墨子简介

【名人故事】墨子简介墨子个人资料中文名:墨翟别名:墨子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鲁国所处时代:战国时期出生地:宋国或鲁国出生日期:公元前468年逝世日期:公元前376年职业: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成就:墨家思想及学派创始人;著《墨经》代表作:《墨子》墨子简介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dí),汉族,鲁国人(今山东滕州),墨子出身低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

其主要思想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生平简介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

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作为一个平民,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鲁班还要高明。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

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墨子的人物简介

墨子的人物简介

墨子的人物简介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初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军事家,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墨子的人物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墨子的人物简介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

墨子有著作传世,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的有《尚贤》、《兼爱》、《非攻》。

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

墨家在战国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其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墨子的生平简介墨子的出身微贱,曾经学习过儒家的儒术,后来由于不满儒家烦琐的礼乐制度和学说,于是就自己创立了墨家学派以抗衡儒家学派。

墨子曾经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墨家学说,有《墨子》一书流传于世。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甚至和儒家学说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墨子出生在以木工为生活手段的家庭。

墨子从小就学习了家里的木工制作技术,由于聪明又善于思考,他成为杰出的木匠工程师,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墨子曾经做宋国大夫,觉得"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以看出墨子是一个体察"农与工肆之人"苦难的士人。

墨子"好学而博",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爱民者。

墨子可能是察觉到了人性薄弱的地方,他的著作《天志》《明鬼》宣扬要敬重天道和鬼神,用来威慑当时权力不受约制的皇帝,逐渐的形成了墨家宗教观。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收门徒,将自己的学说宣传出去;二是积极地反对兼并战争。

前376年,墨子卒,墨家弟子将他的遗体安葬在狐骀山下中。

墨子【古籍精品原文】

墨子【古籍精品原文】

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目录
∙01章亲士
∙02章修身
∙03章所染
∙04章法仪
∙05章七患
∙06章辞过
∙07章三辩
∙08章尚贤(上)
∙09章尚贤(中)
∙10章尚贤(下)
∙11章尚同(上)
∙12章尚同(中)
∙13章尚同(下)
∙14章兼爱(上)
∙15章兼爱(中)
∙16章兼爱(下)
∙17章非攻(上)
∙18章非攻(中)
∙19章非攻(下)
∙20章节用(上)
∙21章节用(中)。

墨子的全文和译文

墨子的全文和译文

墨子的全文和译文1. 墨子的概述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墨子,又称墨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和教育家。

他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墨子是儒家学派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理念,主张以仁爱为核心来解决社会问题。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并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墨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墨子全文以下是《墨子》全文:墨者,齐人也。

其先汤之苗裔也。

庄王之时,有孔丘焉。

孔丘将使于齐而适庄王。

庄王曰:“孰可使者?”孔丘对曰:“臣闻齐有圣人者,名曰墨子。

”庄王曰:“然则可以使者。

”乃遂使之。

既至于齐,庄王乃问曰:“何以名墨子?”墨子对曰:“臣闻之:圣人者,岂有所名?然有所言。

言不称其实,则民莫之信;言不信其事,则民莫之行。

故圣人者,无以自名也。

”庄王曰:“善哉!是亦圣人之言也。

”庄王曰:“吾闻齐有天下第一工匠者,名为鬼谷先生。

今欲以吾所贵宝与墨子赴之。

吾欲观其能否也。

”乃遂与墨子俱往。

既至于鬼谷先生,庄王乃请曰:“吾有宝物,愿先生观焉。

”鬼谷先生曰:“愿闻其名。

”庄王曰:“此物可使天下安宁者也。

”鬼谷先生曰:“愿得而观焉。

”庄王乃呈墨子所贵宝物于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视之而笑曰:“此何为物!”庄王怒而请出之。

墨子进前而请曰:“臣闻古之贤人尊道德而轻利欲,故能弘道义于天下;今世俗以利欲为先,而道德日以衰微。

臣愿得以此物观之。

”庄王许之。

墨子乃取庄王所贵宝物,对鬼谷先生曰:“此物何为?”鬼谷先生曰:“此乃能使人无有疾病者也。

”墨子曰:“然则可使天下无有疾病乎?”鬼谷先生曰:“不可。

”墨子又问:“然则可使天下无有死者乎?”鬼谷先生曰:“不可。

”墨子曰:“然则此物安能使天下安宁也?”鬼谷先生默然不语。

庄王闻之,心中大怒,欲杀鬼谷先生。

墨子急进前而请曰:“臣闻古之君子重信义而轻言辞,故能保全其身;今世俗以言辞为重,而信义日以衰微。

《墨子》课文

《墨子》课文

《墨子》课文
《墨子》是一篇文言文,下面是其中一篇课文,供您参考:子墨子言曰:“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左仁义而右利者,不少生而贵尚有义;其所以相死而致死乎人者,毋多天下。

子墨子言曰:“且以厚葬久丧者为政乎国家,国家必贫,赋税必重,民力必竭。

是大不韪也。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墨子的思想和主张。

墨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互助,认为这是避免祸患和怨恨的关键。

他还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厚葬久丧的现象,认为这会加重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是不明智的行为。

墨子主张国家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实行有利于人民的政策。

在这篇课文中,墨子的思想和主张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互助,以及实行有利于人民的政策。

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墨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之一。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墨子》的名词解释

《墨子》的名词解释

《墨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墨子的著作总集,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涵盖学科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典著作。

它主要是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

书中记载了墨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包括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等。

墨子的基本主张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儒家和墨家为代表的“儒墨显学”的局面。

自19世纪以来,《墨子》成为世界汉学界研究的对象之一,出现了多个《墨子》全译本或节译本。

墨子简介

墨子简介

生卒年月不能确定,其活动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以内。

姓墨名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

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另一说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生卒考】钱穆墨子生年,自司马迁已不详,仅附著于《孟荀列传》,云:“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二说相较,后者为是。

《汉志》云:“墨子在孔子后,”《后汉书·张衡传》注云:“公输般与墨翟并当子思时,出仲尼后,”皆是也。

余考墨子止楚攻宋,在楚惠王四十四年后,五十年前。

时墨子年三十余,下逮周安王十年,墨子当死于其时,年寿盖逾八十。

(葛洪《神仙传》:“墨子年八十有二,入周狄山学道。

”孙诒让《闲诂》谓其说虚诞不足论。

然墨子年寿必逾八十,余尉或可墨子寿八十二,后世遂谓其入山学道也。

然既不得定其生卒的年,则此事无足深论。

)上推墨子生年,当早周敬王之末年,或犹及孔子之未死也。

(孔子卒,至安王十年共八十七年。

)近人梁启超《墨子年代考》颇精密,然谓墨子生于周定王初年,(元年至十年之间。

)约当孔子卒后十余年,卒于周安王中叶,(十二年至二十年之间。

)约当孟子生前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王雨墨\中国墨子学会理事自二00二年开始在网上宣传墨学以来,相识墨学界朋友无数,但如陈伟兄这样还是不多。

同样是民间墨家学者身份,他却研究墨学早了许多年。

几年前我DIY了一个“墨子世界网”,最近也申请了国际域名。

他在上面留言,后来发邮件来询问一本书的出处。

最近终于相见,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从谈话中才得知他多年前就已经出过一本《墨子清谈》,相形之下我对墨学还迟迟不能提笔成书,不禁非常感佩。

我四处搜罗墨学的书比较多,里面就有《墨子清谈》。

感觉此书很有新意,后来还专门推荐给我的一位学生并送给了他。

历史人物之八:墨子

历史人物之八:墨子

节用节葬
首先,节用的根基是民利。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节用上》) “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节用中》)
其次,“为彼犹为己”。“爱人者,人 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 从而害之。”(《兼爱中》) 最后,“兼相爱”不能离开“交相利”。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 下之害。《兼爱下》
其次,战争是“利少弊多”之举。“计其 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 所丧者之多。”《非攻中》
最后,非攻不等于非战。“彼非所谓攻, 谓诛也”。《非攻下》
纽约市长: 请为我们的冷漠交10美元罚金
1935年纽约市长拉瓜迪亚 旁听一桩庭审: 一老妇为孙子偷面包被 罚10美元。审判结束后, 市长脱下帽子放进10美元 ,说:“现在请每个人交 50美分罚金,为我们的冷 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 在一个要祖母去偷面包来 喂养孙子的城市。”
孟胜殉城

墨者巨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 符,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于丧所 ,阳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 受人之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 可。”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 。无益也,而绝墨者于世,不可。”孟胜曰:“不然。吾于 阳城君也,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 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 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我将属巨子于宋 之田襄子。田襄子贤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徐弱曰: “若夫子之言,弱请先死以除路。”还殁头前于。孟胜因使 二人传巨子于田襄子。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二人以 致令于田襄子,欲反死孟胜于荆,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 传巨子于我矣,当听。”遂反死之。

墨子PPT课件

 墨子PPT课件

▪ 战争的罪恶
荒废生产 残害生命 破坏生活
.
10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一)非攻 ▪ 战争是最大的不义: 偷窃桃李——偷窃牛马——拦路抢劫——战争 战争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墨子的药方理
论。
.
11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一)非攻 ▪ 止鲁阳文君攻郑:别人家的孩子不听话不用
你管,郑国人不尊敬国君只有天来惩罚。 ▪ 止楚攻宋:劝说公输班,劝说楚王,以暴制
.
22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六)非乐 ▪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
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 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 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
——《墨子·非乐中》 从乐器制造,演奏,欣赏三个方面非之。
.
23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七)天志
▪ 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於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 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然则我何欲何 恶?我欲福禄而恶祸祟。若我不为天之所欲,而为 天之所不欲,然则我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於祸祟 中也。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 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 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 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 也。——《墨子·天志上》
第三讲 平民圣人墨子
2011年9月27日
.
1
提要
▪ 一、墨子生平 ▪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 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 ▪ 四、墨子与墨家的影响
.
2
一、墨子生平
(一)生卒年与籍贯 (二)墨子的学术来源与特点 (三)行大义于天下 (四)墨子“十语” (五)《墨子》与《墨经》

墨子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一:兼相爱,交相利。

翻译一:互相爱护,互相利益。

墨子认为,天下之人皆应互相爱护,追求共同的利益。

这种兼爱思想打破了当时诸侯割据、相互攻伐的局面,倡导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原文二:非攻,兼爱也。

翻译二:非攻,也是兼爱的体现。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非攻。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破坏社会稳定。

因此,非攻也是兼爱的一种表现,即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原文三:尚贤,使能者居上,不贤者居下。

翻译三:崇尚贤能,让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让无才能的人居于低位。

墨子提倡尚贤,认为贤能之人应该担任重要职务,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种思想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四:节用,去奢泰,俭约自守。

翻译四:节俭使用,摒弃奢侈,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墨子主张节用,反对奢侈浪费。

他认为,节俭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这种思想对后世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

原文五:非命,天命不足信。

翻译五:反对命运,认为天命不可信。

墨子反对天命观念,认为命运并非不可改变。

他主张人们通过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原文六:明鬼,祭祀之礼不可废。

翻译六:信仰鬼神,祭祀之礼不可废弃。

墨子认为,鬼神是存在的,祭祀之礼不可废弃。

这种思想反映了墨家学派对鬼神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墨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原文七:天志,天下之事皆由天命。

翻译七:天志,天下之事皆由天命决定。

墨子认为,天命决定天下之事。

这种思想与儒家、道家等学派有所不同,反映了墨子独特的宇宙观。

总之,墨子思想内涵丰富,涉及政治、道德、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其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墨子名言的翻译和解读,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墨子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墨子的历史故事

关于墨子的历史故事

《关于墨子的历史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讲墨子的故事。

墨子呀,是个很聪明很善良的人。

有一次,两个国家要打仗啦。

墨子知道后,赶紧跑去劝他们。

墨子跟两个国家的国王说:“打仗会让很多人受伤,很多房子被烧掉,大家都会很可怜的。


国王们听了墨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不打仗啦。

小朋友们,墨子是不是很棒呀?
《关于墨子的历史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墨子还很会做东西呢。

有一回,一个地方的城门坏了,敌人可能会打进来。

墨子就带着他的小伙伴们,用很短的时间把城门修好了。

大家都夸墨子聪明能干。

墨子总是想着帮助别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关于墨子的历史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墨子。

墨子有很多学生。

他教学生们要善良,要帮助别人。

有个学生学会了墨子的本事,去帮助一个村子赶走了坏人。

墨子知道后,可高兴啦。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墨子一样,做个善良又聪明的人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圣王之道?墨子论曰,“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所谓圣王之道,就是所作所为都要服务于百姓的利益,对外则不以大国自居与邻邦和睦共处,然后带领百姓奉祀山川鬼神、发展生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大家都得到利益,自然功劳也就大了,于是四面八方都是拥护的声音,大家也就敬奉他“贵为天子,富有天
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分别吗?
点评:墨子对于打着“义”的旗号侵略他国的战争行为的非正义性予以抨击。 墨子问道,偷窃他人桃李、猪羊等损人利己的事情,大家都认为应该给于惩罚,但是发生进攻他国的事情,大家却跟随、响应,而且谓之“义”,这是什么意思啊? 墨子又问道,杀一人是不义,定死罪,杀人越多罪也越重,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对于大不义的侵略他国,大家为什么却拥护、支持呢? 墨子质问:对于小事,大家知道是非。可是对于侵略他国的大事,大家都犯糊涂了。这种所谓“义”和“不义”的辩论是不是胡扯?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德,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德,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德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大的错事如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与不道德上是多么混乱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