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重难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紫藤萝瀑布一、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二、学习重难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四、教学内容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

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

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

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五、自学设计(一)整体感悟①精心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

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

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a.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b.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

问题组:a、学习什么内容?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表达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拟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拟灵敏自由。

〕二、表达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表达。

顺叙型的构造形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展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开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结束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表达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表达的主体局部,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假设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化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好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好,构造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表达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024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部编模板

2024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部编模板

2024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部编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寓意。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学会仿写、续写、改写等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寓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部分课文内容较深,理解难度较大。

写作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安排第一课:《秋天的怀念》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意境。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

第二课:《济南的冬天》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济南的冬天。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感受济南的冬天之美。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家乡的冬天景色。

第三课:《雨的四季》1.导入:通过音乐渲染,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美。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雨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以“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第四课:《济南的春天》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济南的春天。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感受济南的春天之美。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景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0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学习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三、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列表法五、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释题,并朗读课文补充资料:“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二)整体感知:云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如文中所说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试着填空找出中心句,最基本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是:“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领会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用了常常,往往,表示不是绝对化的,是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如此。

(三)课文研讨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列表:云的种类形状位置天气情况2、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谚语:“云交云,雨淋淋”“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棉花云,雨快临”“天上灰布悬,雨丝定绵绵”“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山戴帽,大雨到”“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试着用科学现象解释你所知道的一两句谚语。

(四)、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六、总结课文,延伸探讨:今天需要看云识天气吗?七、布置作业: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3、课文作业本八、教学反思:云和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科学知识是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加以掌握的,但最好的效果是放在具有文学性欣赏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纯科学的学习,可在提问的方式上多样化,用文学的形象化充实科学的东西,这样驾驭语文教材的能力会提高的更快,除了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外,也不应忘了对其表达能力的提高。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掌握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隐喻和象征意义。

准确把握课文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或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生平,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 预习检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新课的初步理解和认识。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释疑。

3.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通过小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深入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小组讨论、提问、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课堂练习设计针对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和评价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检测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2年新编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2年新编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2年新编教案五篇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

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随心所欲,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狼》〈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知识点一、重点字词例如:分歧(qí)、蹲(dūn)下、瘫痪(tān huàn)、侍(shì)养、诀(jué)别、憔悴(qiáo cuì)、仿膳(shàn)、豌豆(wān dòu)、匿(nì)笑、嗅(xiù)、膝(xī)、犄(jī)角、怦(pēng)、寒颤(zhàn)、攥(zuàn)等。

二、文学常识1.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2.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3. 《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4.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5.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6.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7.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9.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10.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三、古诗词名句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目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的教学内容已经被广泛采用,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这些内容中难点并不少见。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内容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解决生字难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新学的生字比较陌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1、启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生字。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玩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字的乐趣。

2、悬挂生字卡片老师可以在教室里悬挂生字卡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几眼,增加记忆深度。

3、结合课文在教学生字时,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情境和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

4、形成互动人际互动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循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形成更加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解决课文理解难点除了生字难题之外,课文的理解难点也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加深对语文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我们可以设置问题来考验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人物形象与场景的描写,往往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使用辅助材料通过使用图表、图片等多种辅助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比如,我们可以用图片来展示某个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情感。

三、解决文言文难点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中,涉及到了文言文的学习。

而对于学生而言,文言文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们可以:1、抓住例课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具有良好冲击力、不失权威性的文言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注重积累语言材料,灵活使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语言风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

第1課在山的那一邊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癡chī想誘yòu惑喧xuān騰點撥:不要把"誘"誤讀成xiù。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huàn)幻想(shùn)瞬間(níng)凝成3.解詞。

(1)隱秘:隱蔽,不外露。

(2)一瞬間:一眨眼之間。

4.詩中的"山"指的是困難、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點句子1.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幹的心靈。

三、文學常識1.《在山的那邊》的作者是王家新2.從表達方式和內容看,詩歌分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三種,《在山的那邊》屬於哲理詩。

第2課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啜chuò泣納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顫chàn抖悶mēn熱屢lǚ次。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訓(jiè)誡瘦骨(línxún)嶙峋小心(yìyì)翼翼(sǒng)聳立3.解詞。

(1)納罕:驚奇,詫異。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點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麵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

(點撥:本句是主旨句,含義深刻。

)三、文學常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

第3課生命生命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tà庸碌lù小憩qì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sāo)騷擾(gū)辜負3.解詞。

(1)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肅然起敬:由於受感動而產生恭敬和欽佩之情。

(3)庸碌:形容人平庸,沒有作為。

(4)應許:答應。

二、重點句子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於我們自己掌握。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册课本中,我们将学习汉字、古诗、文章阅读等各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1. 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必要的汉字。

在学习汉字时,我们需要注意字形的书写、笔画的顺序、读音的正确发音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汉字,在写作和阅读中灵活运用。

2. 古诗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为优美的诗歌之一。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诗歌。

在学习古诗时,需要了解诗歌的韵律、意境、语言等方面。

通过阅读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体验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文章阅读文章阅读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文章阅读时,我们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阅读文章,学习如何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阅读技巧。

4. 交际用语交际用语是在日常交流中常用的基本语言表达方式。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交际用语,如问候语、道歉语、感谢语等。

在学习交际用语时,我们需要注意学习标准的语法、语音,学会如何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5.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写作技巧时,我们需要了解写作的基本规律,如结构、语言、用词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多练习,学会如何写作,如何发掘写作素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提高写作技巧。

总而言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词汇、古诗、文章阅读、交际用语、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通过学习,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生字词、重点课文、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生字词、重点课文、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

七年级上册重难点第一单元一、生字1、散步信服xìn fú相信(并)佩服。

敬佩。

嫩芽nèn yá嫩绿的枝芽,形容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

霎时shàshí霎,短时间;一会儿。

霎时,极短的时间。

拆散chāi sàn 分开委屈wěi qū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水波粼粼shuǐ bō lín lín 形容水面明净。

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2、秋天的怀念瘫痪tān huà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暴怒bào nù:大怒;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沉寂chén jì:非常寂静;杳无音讯。

捶打chuídǎ:用拳头或锤子敲打。

憔悴qiáo cuì:黄瘦;瘦损。

形容人脸色不好。

央求yāng qiú:恳求,乞求神色shén sè:神情面色敏感mǐn gǎn: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诀别juébié: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烂漫làn màn:色彩鲜丽;坦荡,无做作絮絮叨叨xùxùdāo dāo:形容说话啰嗦淡雅dàn yǎ:(颜色花样)素净雅致;(花草等的香气)清淡深沉shēn ché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

喜出望外xǐchūwàng wài: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qù: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3、羚羊木雕抹mǒ 逮dài 攥zuàn怦怦pēng pēng:模拟心跳声。

《春》重点难点指导(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重点难点指导(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重点难点指导1.精讲导读要点: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委婉细致,层次清楚。

(总分顺序)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

2.精讲导读方法:读中导,读中讲、读中练,读后比较综合,读后发挥想象。

(一)读中导1.听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了解内容,进入意境,初步感受。

2.通读全文,熟悉内容,理清层次,思考问题:(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文章可分几个部分?标题、开头、结尾之间有何联系?(2)第二部分是重点部分,作者采取怎样的顺序描述的?•?(3)作者是怎样经过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生动而逼真地描绘了这万姿千态的“春”的?他写这篇文章主要抒发哪些感情呢?以上导读安排仅是让学生了解阅读这一类文章如何着手及必须抓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读中讲1.精读重点部分(第二部分)。

教师讲析三个问题:(1)结合课后“思考和练习三”分析几个画面、层次的安排,讲清描述景物采用“总分顺序”的方法和作用。

(其他几种记叙顺序也宜点明)(2)读“春草图”的四句话,从“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春草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春草有何特点”等方面分析。

(3)再读“春风图”有关内容,讲清作者怎样借助其它事物写出无形无色的温暖、芬香、和悦等特点的。

2.细读关键部分。

(第三部分)讲析两个问题:(1)作者在这部分运用排比句式,连设三个比喻,这“三喻”中的联系和区别,春天的三个特点及为何按这样的顺序排列。

(2)这部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以上精讲内容安排的依据是:一从本单元“共性”和本文“个性”出发,二从“举一反三”的需要出发,三从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三)读中练1.练朗读。

朗读是本篇的重点训练项目,要反复吟诵,在吟诵中理解作者的感情。

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

2.练字、词、句。

(1)正音:涨藏散酿巢晕蓑(2)辨词:朗润赶趟儿酝酿呼朋引伴卖弄宛转应和黄晕舒适花枝招展(3)散文十分讲究词语锤炼,本文有不少特别凝练、形象的“字”,找出来指出其妙处。

如“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字,“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字等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目录:一、第一单元教案二、第二单元教案三、第三单元教案四、第四单元教案五、第五单元教案一、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四首》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十九首》、《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第三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重点知识点编辑短评语文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知识点总结,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和总结中积累相应的知识。

下面提供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重点知识点给教师和学生,仅供参考!前言下载提示: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Download tips:Chinese is a key teaching subject in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ntent of its teaching is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 form of its operation is also language and culture. Language ability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sciences.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重点知识点第1课.散步莫怀戚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 蹲dūn下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 bi? qiáo cuì fáng shàn wān d?u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课文写了四件事:(1)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2)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 母亲的临终嘱托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二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二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二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篇四一、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

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

每个单元后都有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第一、四单元后各有一个写字训练,第二、三、五单元后各有一个综合性学习。

课本最后还有几个附录,供学生自读与参考。

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

2、在各课时中,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3、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

(2)课后复习习惯。

(3)课文背诵习惯。

(4)及时完成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5、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的办法。

6、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作业与考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篇五第十周10.30——11.05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第十一周11.06——11.12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第十二周11.13——11.19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2)第十三周11.20——11.26风筝(2)羚羊木雕(2)散步(2)第十四周11.27——12.03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第十五周12.04——12.10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皇帝的新装(3)第十六周12.11——12.17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第十七周12.18——12.2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第十八周12.25——12.31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第十九周01.01——01.07元旦放假第二十周01.08——01.14期末复习第二十一周01.15——01.21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篇六一、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重难点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重难点

20、虽有嘉肴
一、教材分析
《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
第三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与对美好人生的礼赞,前面几篇文章分别利用叙事或抒情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感悟,这篇文章从学习的角度理性思考人生的意义。

文章选自《礼记·学记》,主要讨论教与学的关系。

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
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
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
提高。

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实词“旨”、“困”、“反”、“强”、“长”、“学”的含义;
2.理解句式“虽有……”“其……乎?”
3.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实词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教与学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难点: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
朗读领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虽有嘉肴
一、教材分析
《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与对美好人生的礼赞,前面几篇文章分别利用叙事或抒情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感悟,这篇文章从学习的角度理性思考人生的意义。

文章选自《礼记·学记》,主要讨论教与学的关系。

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

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实词“旨”、“困”、“反”、“强”、“长”、“学”的含义;
2.理解句式“虽有……”“其……乎?”
3.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实词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教与学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难点: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
朗读领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预习学案(见后面附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先跟大家讲个故事:上帝让人带蜗牛去散步,并规定人与蜗牛要并肩行走,人觉得这事不难,就一口答应了。

人带着蜗牛散步在林中小道,可是没走几步就犯难了,蜗牛与人的步伐总是不一致,人总是昂首阔步地走,蜗牛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人觉得不耐烦了,跑去和上帝抱怨说:“蜗牛实在太慢了,我无法和它一起散步。

”上帝回答说:“你试着以蜗牛的速度行走,看看这样与人的行走有什么不一样。

”人接受了上帝的建议,改变了以往的速度,与蜗牛一起慢条斯理地走着,他发现,平时由于走得太快,没怎么留意沿途的风景,原来路边的小树长高了,长出了嫩芽,小花灿烂地绽放着,还有小鸟轻快地歌唱……这事都是人紧绷神经松弛下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人发现:其实不是我在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带着我散步。

这个故事里到底是人带着蜗牛,还是蜗牛带着人呢?
其实,学习有时是相互的,你在教会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

这就是教和学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更加详细地探讨一下教与学的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文言文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

(二)读清句读
学习文言文,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读通句读,虽然文章已经有了标点,不过有些句子之间还需要再次停顿,请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设计意图】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刚刚开始教文言文朗读要教会学生拉长语调,将停顿的地方表现出来。

(三)解读文本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结合学案理解词句
解释重点实词虚词
旨:甘美善:好处虽:即使
翻译句子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不知道它的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不知道它的好处。

(2)仿写句子“虽有……弗……不知……”
参考句子:虽有异香,弗闻,不知其妙也;虽有万卷书,弗读,不懂其道也。

作者采用同一句式从嘉肴到至道,是一种类比的方式,我们刚才的仿写就是将类比拓展开来,这么做可以将道理形象化,人们对至道难以理解,但对嘉肴这类常见事物非常熟悉,将深奥的道理赋予简单的生活现象当中。

【设计意图】仿写句子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直白地了解类比的妙处,直接讲解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如果学会了仿写,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1)结合学案理解词句
解释重点实词
困:不通反:反省强:勉励长:促进
翻译句子
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

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2)请大家完成下面的填空,用箭头表示“教”与“学”的促进方向。

(3)说说自己身边“教”和“学”的故事。

教师分享故事:
事例一、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老师平时教你们知识,不过有时候同学们的精妙回答也会提醒老师,让老师拓宽思路,这就是老师在教你们的同时也学到了方法。

事例二、老师平常为了教好大家,上课之前要进行备课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读懂要教的内容,老师查阅大量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吸取营养,所以当我教遇到困惑的时候,我还是回到学习中去,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完成教的任务。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习的难点,所以设置两个活动来强化,第一个活动是理论上的理解,用直观的方式画出“教”与“学”的关系;第二个活动是将这种关系生活化,带到自己身边来,通过列举事例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教”与“学”的关系。

分享的事例分别从一个人和两个人的角度来阐释“教”与“学”,具有代表性。

3.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结合预学案明确第一个学的读音(xiào)、含义(教),明确“其……乎?”的意思(大概……吧?“
(2)翻译句子:《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学”(xiào)与“学(xuė)”其实就是一个字?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下面两个字——。

比较这两个字的不同。

明确:这是《说文解字》中“教”与“学”的写法。

前面这个是“教”,后面这个是“学”,不难发现这两个字的写法非常相似。

其中表示算筹,指的是孩童,表示手持鞭子、棍杖。

学字多了几个形状:像爪一样,表示的是手,突出“手把手”教的含义,即庐,表示房屋。

其实教与学在古文中属于异体字,即音义完全相同,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

也就是说,教与学原本在古文中意思是一样的。

大家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所以教是学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加深学生对教与学的理解,通过构字来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古文知识。

(四)指导背诵
本文主要讲述“教”与“学”的关系,从什么地方开始引入的呢?(嘉肴)对于嘉肴美味,我们首先要吃,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请背诵第一句。

学习是为了懂得更多的道理,跟吃美食一样,要懂得最好的道理,必须要学习。

背第二句。

学习有了体会,就要与人分享,这就是教。

学习有了困惑,就要学会反省,然后继续学习;教别人遇到了困难,要学会自我勉励,然后也要继续学习。

所以说教学相长。

背诵第三、四、五句。

文章最后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相长的道理,应用了《兑命》中的一句话,请背诵这句话。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当堂落实文言阅读背诵问题,梳理文脉。

尤其是从至道的学习如何转到“教”与“学”的关系。

可以理解为“教”是学习之后的一种分享过程。

(五)拓展延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训。

”根据《虽有嘉肴》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
【设计意图】引入陶行知先生的话是希望将古今的教育教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陶先生的话是对“教学相长”的一个有力佐证。

结束语:如果说学是一支红烛,那教只是红烛上的火苗;如果说学是一只春蚕,那教只是春蚕嘴里吐出的一根丝线。

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多的感想与别人分享。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少年时。

少年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们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不断反省。

八、作业布置
搜集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背诵其中自己认为感悟最深的五句。

九、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